10孤独之旅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一、导入
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
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
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预习交流
1.生字
2.解词
3.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问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孤独之旅”?
明确1.文学意味浓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孤独之旅”,实际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对杜小康放鸭生活的一个概括。
3.“孤独”充满字里行间,渗透了杜小康放鸭的全部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
三、明确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3.小说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四、研讨小说的三要素
(一)研讨情节
问题:小说中的情节可分为几个阶段?本篇小说的情节该怎样划分?
开端:交代背景,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跟随父亲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安了家
高潮和结局:在暴风雨夜,小康独自一人寻找鸭子,他感觉自己长大了。(二)研讨人物
问题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句,并在旁边标注:产生这种心理的时期及变化原因。
2.默读课文思考杜小康“孤独之旅” 时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每个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明确:刚刚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
芦荡安顿后:孤独单调
住段时间后:不再恐慌
狂风暴雨中:勇敢能干
雨后天晴时:坚强长大
3.文中杜小康感受到那些方面的“孤独”?孤独在人生历程中有什么意义?
4.本文的主人公是杜小康,作者为什么花较多的笔墨写杜小康的父亲和鸭子?
明确: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
(三)研讨环境
问题
找出本文的环境描写,划出波浪线,体会它的作用。
明确:
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渲染文章孤独的气氛,
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
推动情节的发展;
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恐惧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
环境(自然环境):渲染孤独的气氛,造就坚强的性格
五、归纳主题思想
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
六、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
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小结
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残酷又美丽的题目。
八、拓展练习
学了这篇文章后你对“孤独”一定会有新的认识,试以“我的孤独” 为题,写一篇短文。
九、送几句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马里欧特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怀特曼
十、结束语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