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性质及定理物态与热能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能量的体现。

在物理学中,热能是我们研究热现象以及能量转化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学中与热能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涵盖热和温度、热传导、热膨胀、热辐射等内容。

一、热和温度1. 热:热是物体间因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方式。

热是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使得后者的温度升高。

热的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辐射和对流。

2. 温度: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的表征,反映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大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3. 温标:摄氏温标是以水的凝固点(0℃)和沸点(100℃)作为刻度标准。

开尔文温标以绝对零度(-273.15℃)为零点,单位与摄氏度相同。

二、热传导1. 热传导: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以分子、原子间的碰撞传递。

在固体中,热传导的速度与固体的导热性能有关。

2.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衡量物质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单位是热导率(W/(m·K))。

热导率越高,物质的导热性能越好。

3. 斯特莲-波尔兹曼定律:热传导速率正比于温度差和导热体的面积,反比于导热体和传热介质的距离。

可以用公式q=λA△T/δx 表示,其中λ是导热系数,A是传热面积,△T是温度差,δx是传热距离。

三、热膨胀1.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会发生体积和长度的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发生热膨胀。

2. 线膨胀:固体材料受热时,长度会发生变化。

线膨胀系数(α)是衡量线膨胀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的倒数(1/℃)。

线膨胀量可以用公式ΔL=L0α△T来计算,其中ΔL是长度变化量,L0是原始长度,△T是温度变化量。

3. 面膨胀:固体表面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面膨胀系数(β)是衡量面膨胀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的倒数(1/℃)。

面膨胀量可以用公式ΔS=S0β△T来计算,其中ΔS是面积变化量,S0是原始面积,△T是温度变化量。

四、热辐射1. 热辐射:热辐射是物体因温度而发射出来的电磁波。

初中物理热能考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热能考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热能考点总结归纳热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热能的性质和应用,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和归纳初中物理中的热能考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热能的概念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能量状态。

热能是一种动能,它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二、热与温度的关系热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而温度则是物体内部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热能也越高。

三、热的传递方式热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递:导热、对流和辐射。

1. 导热:是指热能在固体或液体中传递的过程,热能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

2. 对流:是指热能通过流体的传递方式,流体在传递热能的过程中发生循环。

3. 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方式,不需要介质。

辐射热能的传递速度最快。

四、热的性质1. 热的传递方向:热能会自然地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热传递的方向是不可逆的。

2. 热平衡:当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异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即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

3. 热膨胀:热能可以引起物体体积的变化,通常是使物体体积膨胀,这就是热膨胀现象。

五、热量和热容1. 热量:是指物体温度变化所吸收或释放的热能。

单位是焦耳(J)。

2. 热容:是指物体单位温度变化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单位是焦耳/摄氏度(J/℃)。

六、物质的相变与热能1. 相变: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 融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叫融化,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叫凝固。

3. 汽化和凝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叫凝结。

4.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叫凝华。

这些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能称为相变潜热。

七、热效应1. 热效应:是指热能对物体或物质所产生的效应。

2. 温度变化:热能会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加热物体温度升高,冷却物体温度降低。

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热能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

了解热能的性质和转化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物理九年级中的热能知识点,从热能的性质、传递和转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热能的性质热能是一种能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 量的性质:热能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于衡量物体中的热能大小。

2. 传递性质:热能可以通过传导、传导和辐射等方式在物体之间传递。

3. 转化性质:热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机械能、电能等。

二、热能的传递热能在物体之间的传递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1. 热传导:指的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能量传递过程。

热传导主要依赖于物体的导热性能和温度差异。

2. 热对流:是指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的方式传递热能。

流体的比热容和流速对热对流的传递速率有影响。

3.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热能。

热辐射无需介质,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三、热能的转化热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转化:1. 热机转化: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这种转化过程中,热能通过燃烧或其他方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物体运动。

2. 热电转化:热电效应是指在导体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导体内部会产生电压,实现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转化常用于温差发电、热电制冷等领域。

3. 热能辐射转化:热能通过辐射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四、热能的应用1. 生活中的热能应用:热能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加热水、热水器、暖气设备等。

2. 工业中的热能应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热能来进行加热、冶炼、蒸汽动力等工作。

3. 绿色能源:热能还可以作为一种绿色能源,通过太阳能、地热能等方式进行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总结:热能是物理九年级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了解热能的性质、传递和转化规律对于理解自然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热能是指物体内部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的一种有序运动,是物体内热分子运动的总和。

在初中物理九年级的学习中,了解热能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热能的知识点。

一、热能的定义和单位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有序运动,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热能包括热容和热量两个概念。

1. 热容是指物体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时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其计算公式为:热容 = 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 温度变化量2. 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是热能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

其计量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和卡(cal)。

二、热传导和导热性质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导热性质是指物质对热量传导的特性。

1. 热传导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实现。

固体的热传导能力最好,液体次之,气体较差。

2. 导热性质受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热导率高的材料可以更快地传导热量,而热导率低的材料传导热量较慢。

三、热平衡和热不平衡热平衡是指两个物体之间没有温差,不再发生热传导的状态。

热不平衡则相反,存在温差,导致热量传递。

1. 热平衡条件下,两个物体间不存在热量传递。

这是因为两者温度相等,热量不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2. 热不平衡条件下,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差,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等为止。

四、热的传播方式热的传播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1. 传导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通过分子碰撞传递热量的过程。

传导发生在物体的接触面,受材料导热性质的影响。

2. 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异导致了对流现象,可以加速热量传递。

3. 辐射是通过热波的形式传递的热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的速度最快,不受物质介质的限制。

五、热量计算热量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计算题型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热量 = 质量 ×物质的比热容 ×温度变化量其中质量是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固有的热容量单位质量的大小,温度变化量为温度的改变。

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归纳总结热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与热值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热能和温度1. 热能:热能是物体的微观粒子运动的能量,是一种能量形式。

热能的传递是指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能量的过程。

2. 温度: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用来描述物体的热状态。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3. 热平衡和温度均匀:当两个物体接触后,它们的温度会逐渐趋于一致,称为热平衡。

达到热平衡时,两物体的温度均匀。

二、热的传递方式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热能通过直接相互碰撞的方式传递的过程。

导热物质(如金属)的热传导速度较快,绝缘物质(如木材、橡胶)的热传导速度较慢。

2.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的热能由流动物质传递的过程。

热对流需要介质的存在,热传递速度较快。

3.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而传递的过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是所有物体在一定温度下都会产生的,不需要媒质传递。

三、热量和比热容1. 热量:热量是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大小,它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2. 比热容: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四、热功与功率1. 热功:热功是由于温度差而转化的能量。

对于工作物理学中的热机、热泵和热力装置而言,热功是它们从高温物体吸收热量或向低温物体放出热量的能力。

2.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转化或传递的速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五、热膨胀热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过程中体积会增大。

热膨胀有线膨胀、表面膨胀和体膨胀等形式。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平衡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物体膨胀。

六、状态方程和气体定律1. 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状态的方程。

九年级物理热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热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热能知识点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形式。

热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对于我们了解和应用热能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的热能知识点。

1. 热传导热传导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之间的能量传递。

通过物质内部粒子间的碰撞和振动,热能从高温区传导到低温区。

热传导可以通过物体的导热性来判断,导热性较好的物质如金属,导热性较差的物质如木材。

2. 热对流热对流是通过物质的流动而传递热能。

液体和气体是热对流的典型载体,当部分液体或气体受热后,密度减小,上升,形成对流。

如在热水中加热,水底部受热膨胀上升,形成对流。

3. 热辐射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能。

无论在真空、气体还是固体中,温度高的物体都会发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出去的能量就是热辐射。

太阳的能量就是通过热辐射传递到地球上。

4.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物体传递热能的一种方式。

单位是焦耳 (J)。

温度是反映物体热运动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 (℃) 或开尔文 (K)。

5.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例如,当一杯冷水和一包热奶粉混合时,热奶粉的热能转移给了冷水,使得冷水温度上升,热奶粉的温度下降。

6. 热平衡热平衡是指两个系统之间没有热量交换,或者热量交换相互抵消,达到相同的温度。

当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它们的温度相等。

7. 热容和比热容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体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体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之比。

比热容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热学特性。

8. 相变相变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包括固体的熔化、凝固,液体的汽化、凝结,气体的凝华、沸腾等。

相变时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于改变物质的状态而非温度。

9. 热效应热效应是指热量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一、综述热和能是初中物理中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部分,当我们谈论热,我们是在讨论物体温度的变化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

而当我们谈论能,我们是在谈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热与能的神秘面纱,梳理一下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主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热量,热量是物体因为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当我们把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放在一起时,热量会从热的物体流向冷的物体,这就是热传递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温度、热量和物质状态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要了解能量,能量是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无论是我们日常看到的瀑布从高处流下,还是汽车发动机发出动力,背后都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在物理中我们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如热能、动能、电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然后我们会接触到热和能的转换,例如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会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再比如太阳能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通过学习我们会明白这些转换背后的物理原理。

我们还要了解热和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从气候变化到能源利用,从工业生产到家庭生活,热和能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还能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奇妙的物理世界吧!1. 介绍物理中热和能的重要性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的热和能知识点可是个重头戏。

说到热和能,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烤火取暖,那不就是热能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吗?或者夏天我们用电扇吹来凉风,那也是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给我们带来了舒适。

所以热和能在物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说到热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物体的冷热程度,而热量则是物体温度变化的幕后推手。

当我们说某个物体很热时,其实是因为它内部的粒子运动得很激烈,这就是热能的体现。

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物理九年级热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热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热知识点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了解热的性质和热传递的方式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九年级课程中,有几个热知识点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

本文将从热的性质、热传导、热辐射和热膨胀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的性质热是物体内部平均动能的表现形式,也是物质微观粒子之间相对运动的表现。

热的传递可以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热的性质主要包括热容、比热容和热与机械能的转换等。

1. 热容:热容是物体单位温度变化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Q = mcΔθ,其中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θ表示温度变化。

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

2. 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的热容。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它反映了物质对热的敏感程度。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3. 热与机械能的转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热可以通过热机、热泵和热管等转换为机械能,或者通过电热效应将机械能转换为热。

二、热传导热传导是热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可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1. 导热:导热是指热通过物质的传递方式。

在物体中,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直到两者温度达到平衡。

导热的速率与物质的导热系数、面积和温度差有关。

2. 对流:对流是指伴随着物质的流动而发生的热传递方式。

比如空气受热升温,密度变小,会上升,形成对流气流。

3. 辐射:辐射是指热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热辐射可以穿过真空,并且不受介质的影响。

辐射的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黑体是理想的辐射体,它能够将所有的吸收能量都以热辐射的形式重新辐射出来。

三、热辐射热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它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引起的,可以穿过空气、真空和介质等。

九年级上物理热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学知识点热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能量转换和热现象。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热学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九年级上物理热学的核心知识点。

一、温度与热量1. 温度: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用温度计来测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计的常见类型包括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2. 热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或转换的能量,通常用焦耳(J)来表示。

传热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

二、热力学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公式表达为:ΔQ = ΔU + ΔW,其中ΔQ代表吸热或放热,ΔU表示内能的增加或减少,ΔW表示对外做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为熵增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的熵在自发过程中不会减小。

这一定律可以解释热量的传递方向,即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3. 卡诺循环定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循环定理指出,工作于两个不同温度之间的可逆热机具有最高效率。

这一定理为热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物态变化1. 相变: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体熔化、液体沸腾、气体凝结等。

2. 熔化和凝固:熔化是固体转变为液体的相变过程,凝固是液体转变为固体的相变过程。

发生这两种相变时,温度保持不变,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

3. 液化和汽化:液化是气体转变为液体的相变过程,汽化是液体转变为气体的相变过程。

液化和汽化的热量也被称为相变潜热。

4. 升华和凝华:升华是固体直接转变为气体的相变过程,凝华是气体直接转变为固体的相变过程。

同样,升华和凝华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也是相变潜热。

四、热传导1. 导热:导热是指物质内部的热量传递,沿热量梯度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导热的速率与热传导系数、温度差、导热物质的截面积和长度等因素有关。

2. 热传导方程:热传导过程可以用热传导方程描述,常见的热传导方程为:Q = k · A · ΔT / d,其中Q表示传导热量,k表示热导率,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差,d表示传热距离。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热和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热的本质:热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能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程度。

2.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热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传热:热通过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对流和对流体与物体接触面的传热,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

-辐射:热通过真空或介质中的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的存在,适用于任何介质和真空。

3.热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子单位有千焦(kJ),焦耳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二、能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能的种类:能主要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运动能和位置能的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热能:物体内部由于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电能:电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包括静电能和动电能。

-化学能:物质分子间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

-核能: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

2.能的守恒定律: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被创造或销毁。

3.能的转化和转运: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转运。

三、热和能的应用:1.暖房与制冷:热传导、传热和辐射的原理用于加热和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暖气、空调等。

2.能源利用: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油、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人类提供能量。

3.温度测量: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和热敏性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如温度计。

初中物理性质及定理---物态与热能

初中物理性质及定理---物态与热能

初中物理性质及定理物态与热能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凝固知识点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2、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不断放热。

4、凝固放热: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到达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九年级上物理热量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量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量知识点热量是物质中分子的运动产生的形式之一,它在物质之间传递和转换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上物理学中与热量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热量的定义和单位热量是指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二、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递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常见的热传递方式包括:1.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的碰撞传递。

如金属导热。

2.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传递。

如水的烧开。

3.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不需要介质。

如太阳辐射热量。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在系统内的转换可以互相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Q = ΔU + ΔW,其中ΔQ表示系统所吸收的热量,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ΔW表示系统所做的功。

四、热膨胀和热收缩热量能引起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这就是热膨胀和热收缩现象。

当物体受热时,分子运动加剧,间距增大,导致物体体积膨胀。

相反,当物体冷却时,分子运动减缓,间距减小,导致物体体积收缩。

五、热容量和比热容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物体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吸收或释放单位热量所导致的温度变化。

常见的热容量和比热容单位包括焦耳/摄氏度(J/℃)和卡路里/克·摄氏度(cal/g·℃)。

六、相变和相变潜热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常见的相变有融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吸收的热量被用于改变分子间的排列和结构。

相变潜热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七、热传导性和导热系数热传导性是物质传热能力的大小,它取决于物质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通过物体的能力。

导热系数越大,物体的热传导性能越好。

八、温标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标准。

初中物理热能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热能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热能知识点详解热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能量形式,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热能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将详细解析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热能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热能的定义和基本特性热能是物体内部的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它的单位是焦耳(J)。

热能具有以下特性:1. 热能是一种传递性能: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在物体间传递。

2. 热能具有可量化性:热能可以通过热量计等仪器进行测量,用来表示物体所具有的热能大小。

3. 热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二、热传递方式热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

1. 传导:传导是热能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的方式。

在固体中传导能力最强,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弱。

热传导的快慢取决于物质的导热性能和温度差。

2. 对流:对流是热能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的方式。

冷热流体的密度不同,从而产生上升或下沉的运动,使热能得以传递。

3. 辐射:辐射是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方式,无需介质参与。

太阳的热能就是通过辐射方式传递到地球上。

三、热能的转化与利用热能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转化与利用,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

1.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机和内燃机等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例如,蒸汽机利用热能产生的高压蒸汽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机械能的产生。

2. 热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可以驱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例如,火力发电站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热能,再利用热能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3. 热能转化为光能:在物体受热时,会发出红外线辐射,这部分热能可以通过转化为光能来利用。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辐射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热水的设备。

四、热能的计量和热容我们可以用热量计测量物体所具有的热能。

九年级物理基本性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基本性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基本性质知识点物理是研究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它深入探索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现象。

作为九年级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基本性质知识点的介绍。

1. 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三种基本状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分子相对固定;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具有流动性;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最弱,能自由移动。

2. 质量和重量: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是物体内含的物质量的量度;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是由物体质量与地球引力加速度之积。

质量用千克为单位,重量用牛顿为单位。

3. 密度: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立方米或克/立方厘米。

密度大的物体通常比密度小的物体更重。

4. 电荷:电荷是物质中的基本性质,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C)。

5.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所在位置指向负电荷所在位置。

6. 电压:电压是电势差的形象描述,表示两点间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差。

单位为伏特(V)。

7. 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在电路中起到限制电流流动的作用。

单位为欧姆(Ω)。

8.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单位时间内转化的能量。

单位为瓦特(W)。

9. 热量:热量是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现象。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

10. 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粒子和波动性质。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约为3.0×10^8米/秒。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基本性质知识点的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电流电压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以及光的传播速度等内容。

掌握这些基本性质知识点将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物理热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热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热能知识点总结热能是指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能量,热能的传递使得物体的温度发生改变。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热能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热与温度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可以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

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热运动的强弱程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能可以通过传导、传热和辐射这三种方式进行传递。

- 传导是指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通过分子之间的直接碰撞传递能量。

例如,将一根金属棒的一端加热,热量会从加热端传导到另一端。

- 传热是指在不同介质之间传递热能,常见的传热方式有对流和对流的变形——辐射。

- 辐射是指物体通过发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方式进行热能的传递,无需介质参与。

3. 热平衡和热胀冷缩当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时,它们达到热平衡状态,热量不再传递。

而热胀冷缩是物体变化温度时的一种现象,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会增大,称为热胀;当温度下降时,物体的体积会缩小,称为热缩。

4. 热容和比热容热容是指物体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差时的热量变化,常用符号为C,单位是焦耳/摄氏度(J/℃)。

而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差时的热量变化,常用符号为c,单位是焦耳/克·摄氏度(J/g·℃)。

5.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作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的转化包括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等。

6. 热效率热效率是指能量转化过程中有用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热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热效率(η)= 有效能量转化/总能量转化 × 100%7. 热能与环境保护热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一方面,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热能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采取措施降低能源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通过学习热与温度、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平衡和热胀冷缩、热容和比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效率以及热能与环境保护等内容,对热能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

作为九年级学生,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有关热和能的知识,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进行一次归纳总结。

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之一。

从我们早上起床时热水器中的热水,到我们晚上吃下的热乎乎的饭菜,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然而,热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我们来探讨热的传播方式。

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热量在固体中传递的过程,其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用一根金属棒的一端放在火上,不久整根金属棒都会发热。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传递的过程,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水的沸腾、汤的煮沸等。

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比如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热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大小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时,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传递,即热量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为止。

这个过程被称为热平衡,热平衡是自然界中热传导现象的基础。

在学习热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能量的概念。

能量是物体改变状态或执行工作所必需的资源,没有能量,世界将一片寂静。

根据能量的存储形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能量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类型。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所具有的能量,比如抛出的石头在空中具有势能,并以重力的作用落回地面释放能量。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比如我们玩滑板时速度越快,动能也更大,需要更长的刹车距离来停下。

在能量和热的关系中,我们还要了解一个重要的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它表明,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量不变。

这个定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验证,比如我们用电磁炉加热水,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也是能量从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热性质的一些知识。

九年级 物理 热和能知识总结

九年级 物理 热和能知识总结

第三章热和能一、内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永远不等于零。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时内能越大)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1)机械能是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研究对象是宏观物体,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可以为零改变大小的方法是做功;相关因素: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量。

(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

内能的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不能为零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改变大小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

相关因素:质量、状态、温度。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课本P15图2-5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6、热量的单位:焦耳(J)(1)热量: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表达方式:吸收热量、放出热量(3)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而与传递内能的多少有关。

7、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归纳05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归纳05

第十五章热和能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热运动:(1)概念: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2)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发生的范围:固体、液体、气体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4.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少。

5.热传递:(1)概念: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3)热量:用字母Q 表示。

①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②单位:J。

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这一过程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改变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这一过程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7.比热容:用字母c 表示。

(1)物理意义: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8.热量计算公式:Q =cmΔt。

(1)吸热过程公式:Q 吸=cm(t —t0)。

(2)放热过程公式:Q 放=cm(t0 —t)。

9.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性质及定理物态与热能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凝固知识点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2、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凝固放热: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凝华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升华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

(冰升华成水蒸气)升华吸热: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液化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2.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⑴降低温度(遇冷、放热)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

(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

(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⑵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③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3.液化放热: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

(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②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

(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要放热)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汽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1.沸腾: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

-182℃时,氧为气态。

-184℃时,氧为液态。

-219℃时,氧为固态。

-183℃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水沸腾时,保持在100℃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气。

酒精沸点为78℃,高于78℃时为气态)2.蒸发:⑴蒸发现象: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②一杯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

(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

(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含义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与温度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水的密度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为1。

0×103kg。

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基本概念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密度单位:1g/cm3=103kg/m3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计算液体的密度:ρ=mv=m1-m2v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4、计算固体的密度: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质量概念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1kg=103g1g=103mg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初中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机械能知识结构图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1)做功角度: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该物体机械能守恒.(2)能转化角度: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和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则系统机械能守恒.3、表达形式:EK1+Epl=Ek2+EP2(1)我们解题时往往选择的是与题目所述条件或所求结果相关的某两个状态或某几个状态建立方程式.此表达式中EP是相对的.建立方程时必须选择合适的零势能参考面.且每一状态的EP都应是对同一参考面而言的.(2)其他表达方式,ΔEP=一ΔEK,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减少量.(3)ΔEa=一ΔEb,将系统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另一部分b的机械能的减少量,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初二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机械能的定义与理解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初中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能的定义与理解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热机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