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复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总复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c2f807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c.png)
相对原子质量是该物质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12C质量的1/12的比值。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组名词
化学实验中的计量
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
01
气体摩尔体积是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ol-1。 Vm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准状况(0℃、 101kPa )下, Vm约为22.4L/mol。
称量(托盘天平)或量取(量筒);
溶解或稀释(量筒、烧杯、玻璃棒 )、冷却;
移液(相应容积的容量瓶、玻璃棒引流);
洗涤 烧杯内壁、玻璃棒 2~3次;
定容(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
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摇匀(上下颠倒摇匀)⑻ 装瓶(贴好标签)。
实验步骤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时训练(五) P84 7、8、10
阿伏伽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是1 mol任何 粒子的粒子数(规定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为 1mol),是一个精确值。 02×1023 mol-1 是阿伏伽德罗常数在现有 条件的一个近似值。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为M ,单位g·mol-1 。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化学实验中的计量
※四组名词
1、物质的量与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 之一,符号为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使用“mol”为单位时, 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应指明粒子的种类或用化学式表示。
四组名词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ecceb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5.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火药的描述是“火药乃焰硝(主要成分为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遂铳机诸药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药发生爆炸时,“焰硝、硫磺、杉木炭”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焰硝中的KNO3易溶于水,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火药中的硫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铜化合生成硫化铜D.“木炭”是木材经过不完全燃烧所残留的黑色多孔固体燃料3.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Zn+2HCl=ZnCl2+H2↑B.2H2S+SO2=3S↓+2H2OC.H2+CuO ΔCu+H2O D.2H2O通电2H2↑+O2↑4.铬能慢慢地溶于稀盐酸得到蓝色溶液,若通入空气则溶液颜色变绿,发生的反应有①Cr+2HCl=CrCl2+H2↑、②4CrCl2+4HCl+O2=4CrCl3+2H2O,下述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B.HCl在反应①②中均发生还原反应C.反应①中HCl被还原D.溶液颜色由蓝变绿是因为Cr2+发生氧化反应5.在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Cl2+2KBr=Br2+2KClB.2NaHCO3Δ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7.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8.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 3+S +3C 点燃K 2S +N 2↑+3CO 2↑。
高一化学必修1_期末复习资料
![高一化学必修1_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63019b01a37f111f1855b60.png)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练习]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练习]2.请从上面选择下列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填序号)(1)食盐水与泥沙____________(2)海水晒盐__________(3)CCl4和水__________ (4)蒸馏水的制取____________(5)用CCl4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__________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ⅰ)Na2CO3在BaCl2之后;(ⅱ)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faf3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44.png)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选择题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需加热的是()A. 过滤B.分液C.结晶D.蒸馏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式是(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C. 进行多次过滤D蒸馏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式依次是()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份,所采取分离方式正确的是()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掏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式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取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式制取氧气。
咱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式从反映产物中取得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置方式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当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当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必然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二、填空题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2694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a.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态HCl 、固态NaCl 均不导电,所以HCl 、NaCl 均不是电解质B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化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C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D .NH 3、CO 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 3、CO 2均是电解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B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C .酸、碱和盐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 .NaCl 和HCl 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HCO 3=Na ++3HCO -B .KClO 3=K ++Cl -+3O 2-C .Ca(NO 3)2=Ca 2++2(NO)23-D .熔融状态下,NaHSO 4=Na ++H ++SO 2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 .盐酸是强电解质,所以导电能力比醋酸溶液强C .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氯化银是非电解质D .蔗糖溶液和熔融的蔗糖都不能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5.下列物质中,①碘化氢 ②KF ③液氨 ④KClO ⑤液氯 ⑥浓H 2SO 4 ⑦干冰 ⑧NH 4NO 3 ⑨澄清石灰水 ⑩CaCO 3 ⑪酒精。
是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 .②④⑥⑧⑩B .①②④⑧⑩C .①②④⑥⑧D .①④⑥⑧⑩6.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2244H SO 2H SO +-+═B .44NaHSO Na HSO +-+═C .2233Na CO 2Na CO +-+═D .()22Ba OH Ba 2OH +-+═7.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石墨属于电解质B .实验可知NH 3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所以NH 3是电解质C .液态HCl 、固态NaCl 均不能导电,所以HCl 、NaCl 均不是电解质D .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不是电解质 9.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 -的是 A .KClO 3溶液B .MgCl 2溶液C .液态HClD .固态NaCl10.在以下各种情形下,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熔融状态下NaHSO 4的电离:NaHSO 4=Na ++H ++SO 24-B .水溶液中Ba(OH)2的电离:Ba(OH)2=Ba 2++OH -C .水溶液中NaHCO 3的电离:NaHCO 3=Na ++HCO 3-D .水溶液中Al 2(SO 4)3的电离: Al 2(SO 4)3=3Al 3++3SO 24-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Cl 、MgCl 2等物质熔融状态时都导电,因此它们都是电解质B .HCl 、H 2SO 4液态时都不导电,因此它们都是非电解质C .易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D .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12.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13.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附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c0580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4.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附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H2时,为防止H2逸出,待刚刚出现气泡时就在气体发生器出气口点燃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为更清楚地闻到化学药品的气味可使鼻子凑近药品2..实验时万一碰倒了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这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书本扑打C.用水冲灭D.用湿抹布扑灭3..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请从下列常见仪器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6)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欲除去CuSO4·5H2O中的沙子,必要的实验操作为()A.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加热溶解过滤C.溶解过滤蒸馏D.溶解过滤分液5.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方案为溶液KNO3溶液则X试剂为()A.Na2CO3B.K2CO3C.Na2SO4D.K2SO46.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甲:CaCO3(NaHCO3)乙:NaOH(Na2CO3)丙:KCl(KHCO3)丁:炭粉(氧化铜)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甲—②,乙—④B.乙—③,丙—③C.丙—①,丁—②D.丙—③,丁—④7.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A.①②③B.④⑤C.①④D.①③⑤8..可以用水、烧杯、玻璃棒、过滤器等在常温或加热下分离的物质是()A.CaO、CaCO3B.BaSO4、NaClC.Fe、AgClD.NH4NO3、K2SO49..氯碱厂的原料工业食盐因含CaCl2、MgCl2等杂质,使用前必须精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精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0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01)](https://img.taocdn.com/s3/m/71c42ac3a32d7375a51780de.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1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氯化钠和碳酸钠都能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错误;B.Na2CO3不和氢氧化钠的反应、Na2CO3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可以鉴别,B正确;C.氧化钙、碳酸钙均能和盐酸反应,因此稀盐酸不适宜除去CaO 中的CaCO3,C错误;D.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被吸收、一氧化碳不吸收。
因此,NaOH溶液不适宜除去CO2中的CO,D错误;答案选B。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B.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答案】B【详解】A.CaCO3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是碳酸的碱式盐,三者都属于碳酸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纯碱属于盐类,故B错误,符合题意;C.蓝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干冰是固态CO2,二者都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Ba(OH)2+Na2CO3═BaCO3↓+2NaOH,对溶液过滤可得NaOH 溶液,能够一步制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3.下列液体中,属于分散系,但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①淀粉溶液②乙醇③硅酸胶体④火碱溶液⑤Fe(OH)3胶体⑥肥皂水A.②④B.①③C.⑤⑥D.④【分析】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而常见的胶体有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血液、牛奶、豆浆、肥皂水、河水、大气、土壤等,据此分析。
【详解】分散系是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故为混合物,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50)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50)](https://img.taocdn.com/s3/m/29cdaf0e770bf78a642954da.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通常将__________称作标准状况,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_____________,若标准状况下CO 和CO 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07g/L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其中C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将0.1mol 该混合气体通入含0.1molCa (OH )2的澄清石灰水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101kPa 22.4L/mol 36 38.89% CO 2+Ca 2++2OH -=CaCO 3↓+H 2O【详解】试题分析:通常将0℃称作标准状况,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若标准状况下CO 和CO 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07g/L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7×22.4=36;则284436x y x y +=+,解答x :y =1:1,所以CO 的质量分数为2872×100%=38.89%;0.1mol该混合气体中CO 2是0.05mol ,通入含0.1molCa (OH )2的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Ca 2++2OH - = CaCO 3↓+H 2O 。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92.A 、B 、C 、D 、E 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 、BaCl 2、NaHSO 4、Na 2CO 3和AgNO 3中的一种。
已知:①A 与B 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 与C 反应有沉淀生成 ③C 与D 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 与E 反应有沉淀生成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填空:⑴在⑴和⑴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
⑴A是_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D是_______,E是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一章及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一章及第二章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01ef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2.png)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一章及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子(A)、原子核(B)、离子(C)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具有质子、中子、电子;B具有质子、中子;C具有质子
B.A具有质子、中子、电子;B具有质子、中子;C具有电子、中子
C.A具有质子、中子、电子;B具有质子、中子、电子;C具有质子
D.A具有质子、中子、电子;B具有质子、电子;C具有质子、电子
答案:A
2.以下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分子组成
B.分子由电子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分子由电子构成,原子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C
3.晶体的形成要求有()
A.离子形成的均一构象
B.原子的构型不定
C.分子形成的等距排列
D.原子均一构象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离子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用ν表示
B.原子用A表示
C.质子用e表示
D.电子用Xe表示
答案:C、D
2.下列有关分子结构的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结构是指分子中的空间关系
B.电子结构是指分子中质子和电子的空间关系
C.化学键是指分子中共有份子的空间关系
D.空间结构是指分子中质子、电子和共有份子的空间关系
答案:A、C、D
三、判断题
1.分子的原子排列形式主要受到原子的电子层次结构分布的影响。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8)](https://img.taocdn.com/s3/m/0721729f561252d381eb6ebb.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
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品未标出)。
(1)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___(填名称),Ⅱ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___(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NaClO2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是___。
②研究表明: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NaClO2+4HCl=NaCl+2ClO2↑+2H2O,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的含量越大。
请推测其原因是___。
【答案】亚硫酸钠ClO22ClO2+H2O2+2OH-=2ClO2+O2+2H2O 1:4 Cl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分析】根据流程可知,氯酸钠与硫酸、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与双氧水、NaOH反应生成亚氯酸钠和氧气。
【详解】(1)由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反应I中,亚硫酸钠中的S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反应II中,二氧化氯中的Cl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Ⅱ中2ClO被还原,则H2O2被氧化,故气体a应为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H2O2+2OH-=2ClO2 +O2+2H2O。
(3)①NaCl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其中1个NaClO2作氧化剂,转化为1个NaCl,4个NaClO2作还原剂,转化为4个ClO2,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为1:4。
②反应NaClO2+4HCl=NaCl+2ClO2↑+2H2O中,NaClO2作氧化剂,HCl部分作还原剂,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可能的原因是溶液酸性增强,导致ClO2的氧化性增强,Cl-的还原性增强。
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 第一章 对点复习(物质的量浓度问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 第一章 对点复习(物质的量浓度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aa374ca26925c52cc5bf42.png)
2019_2020学年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对点复习(物质的量浓度问题)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1、1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mol硫酸B.1L溶液中含有1mol氢离子C.将98g硫酸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D.1L硫酸溶液中含98g硫酸答案 D解析 1 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1 L该溶液(而不是1 L溶剂)中溶有1 mol的溶质硫酸,溶质的质量为98 g。
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A.将40g氢氧化钠溶解于1L水中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C.将1L10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D.将10.6g碳酸钠溶解于水得到100mL溶液答案 D解析选项A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一定为1 L;选项B中没有指明氯化氢处于标准状况下;选项C中两种溶液混合后的体积不一定是二者的体积之和。
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3.将4g氢氧化钠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0mol·L-1B.1mol·L-1C.0.1mol·L-1D.0.01mol·L-1答案 C解析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4.用胆矾配制50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需要胆矾的质量为()A.25g B.12.5gC.6.25g D.37.5g答案 B解析 硫酸铜的物质的量=0.5 L ×0.1 mol·L -1=0.05 mol ,胆矾的质量=0.05 mol ×250 g·mol -1=12.5g 。
5.标准状况下,5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1体积的盐酸,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500mol·L -1 B.50022.4mol·L -1 C .5mol·L -1 D .无法计算 答案 B解析 c (HCl)=n (HCl )V (溶液)=V V m V (溶液)=500L 22.4L·mol -11L =50022.4mol·L -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580e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9.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试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答案】B【解析】海水煮盐即蒸发海水得到盐。
2.下列有关仪器的运用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干脆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与容器内壁【答案】D【解析】给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
肯定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失火。
砝码的取用应用镊子夹取,以防止腐蚀砝码。
滴管的运用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3.(2010年湖北黄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臭氧和1.5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答案】C【解析】C项中的H34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4.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氦气中有2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个氮原子C.2 L 0.3 ·L-124溶液中含0.6 个+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答案】B【解析】因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 氦气含有个原子,故A错;B正确;C中含+应为1.2 ;D中18 g水为1 ,其电子数为10 ,故D错。
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gC.64 g D.32 g【答案】D【解析】n===0.25 ,M==32 g·-1。
6.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A.当某试验没有精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干脆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答案】D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运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答案】D【解析】杂质离子为2+,可用或,使之形沉淀除去,但不能引入新杂质,需用钾盐,过量的K23补加适量硝酸除去,而运用K24在后续步骤中无法除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9ce3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a.png)
A. 是盐B. 是酸
C. 是电解质D. 是化合物
6.“纳米材料”(1nm=10-9m)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为
B.二者不发生反应,故无法证明质量守恒,故B不符合;
C.有空气中的氧气参与,无法称量参与反应的氧气的的质量,故无法证明质量守恒,故C不符合;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可证明质量守恒,故D符合;
答案为D。
3.A
【详解】A.水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故A符合题意;
B.碘酒是碘的乙醇溶液,属于分散系,故B不符合题意;
C.不能与盐酸反应D.一定是浊液
2.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水B.碘酒C.空气D.有色玻璃
4.分类学习是我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碱的是
A.NH3B.NaHCO3C.Ca(OH)2D.Cu2(OH)2CO3
⑨水的化学式为H2O,属于氧化物;
⑩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3,属于盐类;
(1)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⑤;
(2)属于单质的有②⑦;属于盐类的有⑧⑩;
(3)属于氧化物的有③⑥⑨;属于溶液的有⑤;
(4)属于有机物的是④。
11.B丁达尔效应NaCl溶液渗析电解质氯化铁使血液中蛋白质胶体聚沉电泳
【详解】(1)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将微粒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由分散质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可知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其具有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较稳定,不会分层。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故选B;
高一化学必修一经典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经典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d19b07ddccda38366baf5f.png)
高一化学必修1习题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Ⅰ典型问题研究题型一化学实验安全的注意问题例1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配置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在慢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例2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 燃着的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到桌面并且燃烧,为了人身安全,应立即逃离现场D. 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并缓慢旋进塞孔中题型二常用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例3 下列有关试剂的取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试剂B.无毒的固体试剂可用手直接取用C.制氢气实验时,多取的锌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D.取用固体试剂时,不一定要用镊子例4 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题型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例5 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B.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C. 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 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例6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②汞不慎洒落地面时,要先用硫磺粉覆盖,使其化合成硫化汞后扫除并妥善掩埋③将实验室的废酸与废碱中和后再排放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例7 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 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 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Ⅱ综合创新应用例8 (成都模拟)有一种工业废水,据检测其中含有较多的Fe、SO,还含有少量的Ag、Na和污泥。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1)(完整资料)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1)(完整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70a64176a20029bc642d81.png)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共60分)。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A.试管B.胶头滴管C.玻璃棒D.漏斗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6.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7.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9.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9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98)](https://img.taocdn.com/s3/m/1c822c2dd15abe23482f4dfd.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5℃、101kPa 下:℃2Na(s)+1/2O2(g)=Na2O(s) ℃H=-414kJ·mol-1℃2Na(s)+ O2(g)=Na2O2(s) ℃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 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 =-317kJ/mol【答案】D【详解】A、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B、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即消耗的Na的物质的量相等,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相等,故错误;C、温度升高,钠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错误;D、①×2-②得2Na(s)+Na2O2(s)=2Na2O(s) △H=(-414×2+511)kJ·mol-1=-317kJ·mol-1,故正确。
答案选D。
72.已知℃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3Cl 2+8NH 3=N 2+6NH 4Cl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 .NH 4Cl>NH 3>H 2B .H 2>NH 3>NH 4ClC .NH 3>NH 4Cl>H 2D .H 2>NH 4Cl>NH 3 【答案】B【详解】在反应△中还原性为:H 2(还原剂)>NH 3(还原产物),在反应△中还原性:NH 3(还原剂)>NH 4Cl (还原产物),即还原性:H 2>NH 3>NH 4Cl ,故选B 。
73.科学家首次用CO 2高效合成乙酸,其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HI 、LiOH 、CH 3I 、CH 3Rh*I 、CH 3COORh*I 为反应的中间产物B .第4步反应的氧化剂是CH 3COORh*IC .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不变D .催化循环的总反应为CH 3OH+CO 2+H 2*Li Rh 、CH 3COOH+H 2O【答案】C【详解】A .根据步骤反应知,HI 、LiOH 、CH 3I 、CH 3Rh*I 、CH 3COORh*I 都是先生成后反应掉的物质,则都是反应的中间产物,故A 正确;B .第4步反应为:CH 3COORh*I+H 2= CH 3COOH+Rh*+HI ,氧化剂是CH 3COORh*I ,故B 正确;C .碳元素在CH 3OH 中显-2价,在CH 3COOH 中显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根成键原子的非金属性有关,故C 错误;D .根据图示,CH 3OH 、CO 2、H 2反应生成CH 3COOH 和H 2O ,化学方程式为:CH 3OH+CO 2+H 2*Li Rh 、CH 3COOH+H 2O ,故D 正确;故选:C 。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0173b6b27d3240c8447ef74.png)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钾B.蔗糖C.金属铁D.酒精2.对硫元素讲,下列物质只有氧化性的是:A.S B.H2S C.SO3D.SO2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的是:4.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 + OH-=H2O表示的是:A.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B.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C.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D.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BaCO3 + 2H+=Ba2+ + CO2 + H2OB.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OH)3 + 3H+=Fe3+ + 3H2O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 + OH-=Cu(OH)2↓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 + SO42-=CuSO46.污染大气的SO2主要来自:A.天然气的燃烧B.煤的直接燃烧C.液化石油气的燃烧D.石油燃烧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8.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2F2 + 2H2O=4HF + O2↑B.2Na + 2H2O=2NaOH + H2↑C.Cl2 +H2O = HCl +HClO D.2H2O===2H2↑+O2↑9.下列各组离子因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 、Na+、CO32-、Cl-B.Fe2+、Fe3+、SO42-、NO3-C.Na+、NH4+、OH-、HCO3-D.H+、Fe2+、Cl-、NO3-10、对于方程式(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2Cl2↑+8H2O(2)2KI+Cl2=2KCl+I2(3)Na2S+I2=2NaI+S 关于物质氧化性的比较,正确的是:A.Cl2>I2>KMnO4>S B.KMnO4>Cl2>I2>SC.I2>Cl2>KMnO4>S D.KMnO4>Cl2>S>I21二、不定项选择(下列各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d9b3b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c.png)
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1.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豆浆、墨水、云、烟、雾、有色玻璃、水晶、土壤、血液2.Fe(OH)3胶体制备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3.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为4.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5.提纯胶体的实验操作名称为6.电泳现象证明(注意胶粒不带电。
)7.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中,能透过滤纸的有,能透过半透膜的有。
8.以下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胶体性质的原理是①河流入海口形成沙洲②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侧面有光亮通路③血液透析④工厂中常用静电除尘④“往伤口上撒盐” ④卤水点豆腐9.已知H3PO3与足量的KOH反应生成K2HPO3,则KH2PO3是盐,H3PO3是元酸10.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但是不能和水生成相应的酸。
只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它的碱性氧化物不能和水生成相应的碱。
11.下列物质中: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④碳酸钠粉末④蔗糖晶体④熔融NaHSO4④FeSO4·7H2O晶体④液氨④氢氧化铁胶体(1)属于电解质的是,该状态下能导电的是:,属于分散系的是。
(2)写出④在该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以及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12.(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
非溶液体系无法写成离子方程式。
如:NaHCO3受热分解不能写成写成:2HCO3- ≜CO32-+CO2+H2O。
(2)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类物质能拆成离子形式:。
(3)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④过量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④醋酸和氨水反应④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④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④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呈中性13.常见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考法:①反应是否符合事实?②拆不拆?③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14.写出常用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表:氧化性:MnO4-> Cl2 > Br2 > Fe3+ > I2 > S还原性:Mn2+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复习题
(从实验学化学)
班别 学号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
A .试管
B .坩埚
C .蒸发皿
D .烧杯
2.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 24m o lC H
B. 33m o lN H
C. 4molH 3PO 4
D.5mol H 2
3.气体体积的大小,跟下列因素几乎无关的是
( ) A .分子个数 B .温度 C .压强 D .分子直径
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碱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 3溶液
C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水扑灭,不能用水泼灭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5. 0.8g 某物质含有30110
22
. 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 A. 8 B. 16 C. 64 D. 160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阿伏加德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mol
C.1mol 碳-12原子的质量为12g
D.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克
7.等质量的下列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最大的是()A.氢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
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10.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 1mol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 在标准状况下,N A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g的N2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
1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概念,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表示物质的数量
B.物质的量表示物质的数量和质量
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g/mol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基本物理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C.以摩尔为单位时,可用来计量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
D.1molH2O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水分子
14.下列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的操作不会造成误差的是()
A、称量后转移固体时不小心把少量固体洒到烧杯外
B、干净的容量瓶又用蒸馏水洗涤了一遍
C、转移过程中不小心把几滴溶液滴在外面
D、加水定容时,加水过多,倒出后并恢复到刻度线水平
15. 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2molCO2
B、54g水
C、标准状况下,11.2LH2
D、1molSO42-
二、填空题
16.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B.蒸发法C.蒸馏法D.分液法17.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若从中取出50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含溶质质量g。
(2)若将这5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18.实验室用密度为1.19g/mL,质量分数为36.5% 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没有进行A操作;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定容时俯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将溶液冷却就转入了容量瓶;固体在称量过程中潮解了。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四.计算题:
19.配制250mL1.0mol/LH2SO4溶液,需用98%的浓硫酸溶液(ρ=1.84g/L)体积为多少?取25 mL1.0mol/LH2SO4溶液与锌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多少升H2;求硫酸锌多少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