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圣才出品】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第5章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5.1复习笔记一、管理的定义法约尔对于管理的定义是通过将经营与管理进行比较并对管理活动的要素分析来揭示的。
他认为,“经营”的意思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
在他看来,“经营”包括六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作为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计划法约尔认为,管理意味着考虑未来,管理必须“对未来作出判断,并为未来的活动制定规则”,企业组织为了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则必须具有某种计划,而计划应具有统一、连续、灵活和精确的特点。
计划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1)把企业组织中的各种局部目标牢牢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以保证计划的“统一性”;(2)对未来作长期的和短期的预测,以保证计划的“连续性”;(3)能够对计划作不断的调整,使其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4)对企业组织的行动方向作准确的预见,以保证计划的“精确性”。
计划的本质是为了最有效地利用企业组织的资源。
法约尔认为,计划不仅是管理的首要因素,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且是一切组织活动的基础。
2.组织组织,是指确立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
而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建立一种组织,使其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事基本的活动,管理部门要完成这一任务,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确立企业的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则能够使企业的计划得到很好地制定和执行。
组织所应完成的管理任务有:(1)检查计划制定情况和执行情况;(2)注意组织活动是否与企业目标、资源和需要相适应;(3)建立一个统一的、有能力的、有效的领导机构;(4)配合行动,协调力量;(5)做出清楚、明确、准确的决策;(6)有效地配备和安排人员,每一个部门必须有一个能干而积极的领导,每一个职工必须安排在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7)明确地规定职责;(8)鼓励首创精神与责任感;(9)建立合理的报酬方式;(10)建立惩罚制度;(11)使大家遵守纪律;(12)使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13)特别注意指挥的统一;(14)维护物品与社会秩序;(15)进行全面控制;(16)与规章过多、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作斗争。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第1章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1.1复习笔记一、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1.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思想渊源从思想渊源来看,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受到了来自欧洲大陆尤其是来自德国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思想的影响。
2.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产生主要源自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反动。
民主主义者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变得越来越不能胜任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正是在这种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日益激化以及反映中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社会条件下,威尔逊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公共行政管理科学。
二、威尔逊公共行政理论的主要内容1.公共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必要性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在威尔逊所处时代之前的很长一个时期,对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系统研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谁也没有从作为政府科学的一个分支的角度来系统地撰写过行政学著作。
到了威尔逊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已进入了上升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增多,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大,而且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公共行政管理研究被提上议事日程以及公共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是和时代生活所提出的要求分不开的,因为当时“与制定一部宪法相比较,贯彻一部宪法变得愈来愈困难了”,政府的公共行政管理工作迫切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
2.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目标和任务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
威尔逊从公共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和具体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对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作了明确的界定。
(1)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研究首先要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什么职能任务,行政学应该以行政职能作为其研究的起点。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
西方行政学说史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
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产生背景)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多种分段方法: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 *,1960后);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5章 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圣才出品
第25章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25.1复习笔记一、对公共行政理论概念的后现代诠释1.后现代主义及其方法论功能(1)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的新变化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和理论(思维方式),其批判的矛头直指自启蒙运动以来直到20世纪现代主义的思想文化成果,倡导与现代性理论、话语和价值观相决裂,其矛头所向,都是要否定、反叛作为现代性传统的西方思想文化及其话语和理论体系。
(2)两种后现代主义①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以“怀疑”和“否定”为特征,反对任何假定的“惟一中心”、“绝对基础”。
“纯粹理性”、“大写的人”、“等级结构”、“单一视觉”、“惟一正确解释”、“一元论方法”以及“连续性历史”,志在摧毁传统的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
②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建设性”为主要特征,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倡导对世界的关爱,对过去和未来的关心,提倡对世界采取家园式的态度等。
(3)后现代主义的特征①反对将所有复杂现象都万中取一地抽取本质的反本质主义。
②消解僵化话语并打破思想禁锢的反权威主义。
③强调以差异性去打破整体同一性并破除理性主义和惟我独尊之启蒙心态的反启蒙主义。
④将所谓神圣性绝对主体消解还原为凡夫俗子并透过他去对人间世界作出自己独特陈述的反主体性。
⑤抛弃所有形而上学大话和宏大叙事并从绝对理念和终极价值走向具体经验和个人独特阐释的反形而上学。
2.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行政理论法默尔将公共行政理论视为一种语言,认为公共行政领域更多的认识和努力应该致力于通过语言解释而不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发展。
公共行政理论必定是对真实信息的采集物,这种采集物至少应该包括一种理论。
对公共行政信息的整理和安排有部分是用日常语言表达,有部分是由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方式所创造的思想型式表达。
这些思想型式为公共行政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构成了语言游戏或公共行政理论化的游戏。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导言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圣才出品
导言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0.1复习笔记一、公共行政管理兴起的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时期过渡,由生产和资本集中所引起的垄断统治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②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带有公共性的社会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原有的公共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从理论上来指导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
于是,公共行政管理学便应运而生。
二、公共行政管理的发展1.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对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背景①资本积累的惊人增长与管理利用巨量资金的陈旧方式不相适应;②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传统的经验管理发生了尖锐的冲突;③工人的“有意磨洋工”,使劳动生产率低下;④劳资之间的对立情绪和“不融洽关系”严重地影响着生产和利润的增长;⑤缺乏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及专门化的管理知识和管理人才使专业化协作生产陷入混乱。
这些矛盾和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2)内容泰勒所开创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工厂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在泰勒看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在工厂企业推行“科学管理”。
包括:①实行预先计划;②用科学的方法挑选工人;③对工人进行科学教育和培训以使他们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作业环境中,完成经测算规定的工作定额;④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保持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等。
(3)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尽管科学管理理论最初是针对企业管理而提出的,但是它同时也为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了线索和方法。
正是在科学管理运动兴起之后,一些公共行政管理学家才开始重视通过科学管理来寻求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问题:①威廉·亨·莱芬韦尔就把科学管理的原则运用于机关办公室的管理;②莫里斯·卢埃林·库克也曾将科学管理运用到教育和市政机构;③伦纳德·D·怀特则进一步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政府行政管理。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精编版
西方行政学说史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
(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
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产生背景)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多种分段方法: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西方行政学说史 读书笔记 官僚制
西方行政学说史评述官僚制理论之读书笔记姓名:吴文才学号:2015201242读书笔记1.官僚制是什么官僚制的概念具有几重含义,在政治学中,官僚制一次指现代化国家条件下的专业化的行政人员为主体所构成的政府的一些列制度、体制、组织结构和原则的总和。
在管理学上,官僚制泛指以授权——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为特征的当代组织形态。
官僚体系早已存在,但现代官僚制理论的提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韦伯对社会结构及制度的理解是从人的社会行为入手的,他认为存在着三种形式的支配行为:理性及法理型的支配、传统型支配和个人魅力型支配,在这三种支配方式的组织中又存在着适当的权威与这三种支配行为相对应。
分别是”合理——合法“的权威,”传统权威“及”卡里斯玛“权威。
三种权位模型及对应的支配方式便是官僚制存在的理论基础。
现代官僚制根据合理性原则以及吸收传统官僚制存在的经验所作出的官僚制设计具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官僚制是法律化的等级制度,应当是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的命令——服从关系,任何官员的行动方向都是由处在更高一级的官员所决定的。
官员所受到是非政治化的管理,对官员的评价主要是技术性的。
第二,官员间的从属关系是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决定的,权力关系并不具有权力的个性特点,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所以,要求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
第三,消除了人身依附关系。
由于权力来源不是出自血统的或世袭的因素,而是源于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的形式法学理念和形式法律规定的制度,所以,官员的工作和利益不是由他的上司的个人好恶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制度所规定的行动的程序化、客观化,换句话说,他为客观的非个人的组织和组织目标服务。
第四,拥有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在专家的指导下日常的工作大部分与信息、各种知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多个可行的决策力一案的提出以及论证等等,都会拥有技术性的支持。
同时孔繁斌对官僚制的体系结构做了归纳,认为其可以通过三个规范来加以解说,首先是机构规范,官僚制的规范指按照合理化生活准则和职业伦理所形成的一整套客观化了的法规体系,具体包括权限预先确定,职位的阶层化,职务的履行,职位,调节,专业训练,工作例行化和限制等。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重点笔记
❖ 世界上第一个 提出要建立一 门单独的行政 学科的人。被 誉为“行政学 鼻祖”。
1.2 古德诺的公共行政理论
❖ 生平著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政治学者,曾任中华民国的宪政顾问,著有《君 主与共和论》;代表作:《政治与行政》
❖ 主要观点:政治与行政两分法 ①提出和区分了政府的两种主要功能 ❖ 政治:国家意志的表达; ❖ 行政:国家意志的执行; ②主张政治与行政这两种功能间应该协调: ❖ 政治应保持对行政的适当控制; ❖ 行政应该适度集权; ❖ 认为当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很好的法外调节机制。 ③主张对当时美国的政府体制,包括三权分立体制和联邦体制进行改革,使 权力进一步集中于联邦总统。
③指出了行政的实质:行政中的政府,政府的操作与执行。 ④探讨了某些具体的行政问题:
❖ 关于人事行政:提出如何建设一个好的文官制度的若干建议,强调官员 素质的重要性;
❖ 关于行政监督:强调公共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 简评: 主要贡献: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公共行政研究的必要性,是公共行 政学鼻祖。
Thomas Woodrow Wilson
❖ 简评: 主要贡献:其对政府的政治与行政两种功能的区分及其定义比较准 确和规范,对后人影响巨大。 局限:政治与行政不可完全两分,也引起了后人的争论和误会。
思考: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含义?
1.3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生平与著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和实践家,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 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奠基人。
❖ 非人格化: 组织管理应避免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强调对事不对人;
❖ 职业化: 组织中是经过全面专业培训并经考试雇用的职业化人员, 人员的任用、升迁及工资等都按功绩制原则进行。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8章 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圣才出品】
第28章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28.1复习笔记一、企业家政府理论产生的背景1.政府的本质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奥斯本认为政府是用来作出公共决策的一种机制,不赞成历史上曾有过的一种把政府视作一种不得不忍受的邪恶的错误观点,认为政府是解决共同问题的方式。
对于一切文明社会来说,政府都是必不可少的。
2.传统的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与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出现(1)传统的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工业时代的政府官僚机构既庞大又集权化,提供的服务千篇一律地标准化而又不看对象,因而不足以迎接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挑战。
掌管公共服务机构,尤其是掌管政府机构半年以后,最有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人,其也会变得像官僚和争权夺利的政客。
(2)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出现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官僚组织产生的环境大不相同,要求体制必须是灵活的,适应性强的;要求产品和服务必须是高质量的,多样化的;要求政府能给予其人民更多的权利和利益。
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官僚体制显然越来越不适应了。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塑造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奥斯本提出了他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为了政府重新变得有效,必须重塑政府,亦即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宗旨就是试图把企业管理的精髓移植到政府中来,通过改变官僚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驱动力,来达到重新塑造政府形象的目的。
二、企业家政府的本质含义1.企业家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支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
换言之,企业家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实效。
2.企业家政府的含义企业家政府是指把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能像私人企业那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行政效率。
3.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区别(1)政府领导者与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动机不同。
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动机是获取利润;而政府领导者的行为动机则是再次被选上连任。
(2)政府与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方式不同。
企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顾客;而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其纳税人。
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
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导论第一节管理和管理学概述1.1 什么是管理1.2 什么是管理学1.1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同人类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管理第一次同科学发生联系,就对社会经济组织的层次结构加以变革,产生了传统管理方式根本无法比拟的巨大功能。
现代管理已是当今文明社会的三鼎足(科技、教育、管理)之一。
1.1 什么是管理英国政府一个委员会经过两年的调查,发表了《工程技术——我们的未来》这一长达160页的报告,结论是:在管理上,英国乃至欧洲同美国存在着差距。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生产力。
1.1 什么是管理1.1.1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在特定的动态系统中能以其必然的规律性对社会劳动、生产能力起放大的作用。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知识体系,管理在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内可以起到“中枢”协调作用。
这就像无数个个体劳动的小系统构成大系统那样,管理就是联系这些小系统并使它产生巨大效能的纽带。
1.什么是管理1.1.2 管理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的概念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
生产力的传统说法是三因素,即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新的生产力的概念,还包括能源设施、科技、信息、教育和管理。
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经济的一切重大成就,对于企业来说也就不能发挥出技术、装备和人才的优势,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什么是管理1.1.2 管理是一种生产力管理与科学技术一起已成为推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车轮。
翻开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成功的管理作为基础,要想取得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1.2 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本身以及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
管理学是人类长期进行社会生产实践,对社会生产过程的活动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理论总结。
它作为一门综合研究的知识体系,根据社会组织结构内在的规律,考虑到人在管理活动中心的活跃地位,揭示了管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得出了现代管理的最优理论和方法。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
第24章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24.1复习笔记公共选择理论指旨在将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1.公共选择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即政府选择。
它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
2.经济人假定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极大化为最基本的动机,亦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当人们必须在若干取舍面前进行选择时,他们将更愿意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方法。
3.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要点布坎南认为,基于经济人假定,能够对集体选择的结构特征进行一些基本的预测。
国家(政府)不是神的造物,它并没有无所不在和正确无误的天赋。
必须从一方面是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利益所驱使的经济人,另一方面是超凡人的国家这一逻辑虚构中摆脱出来,将调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过失的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
二、政府的失败及其根源1.政府的失败政府的失败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是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保证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员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干预以前更高,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
但政府决策往往不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府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
2.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指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换言之,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
3.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1)缺乏竞争机制;(2)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3)政府机构自我膨胀,它包括人员增加和支出水平增长;(4)监督信息不完备;(5)政府的寻租行为。
寻租:即寻求租金,指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其本质在于获得更大的利润。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库珀的公共行政伦理理论)【圣才出品】
第26章库珀的公共行政伦理理论26.1复习笔记一、行政伦理及其重要性1.行政伦理的概念诠释(1)行政伦理是指公共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维持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相关各方之间合理和正当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库珀将其界定为:一个根据某一具体的行政决策将价值观进行整理排序的实际过程。
(2)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对伦理问题处理的四个思考层次①情感表达层次:即仅仅就一些问题或事情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既不想引起回应也不想劝阻别人,既不提供有关事态的证据也不提供详细的事态描述。
②道德规则层次:即涉及恰当行为的问题,并且开始对备选方案和后果进行评估。
人们往往要根据某些被奉为道德规则的准则、格言和谚语来思考行动步骤并预期后果。
③伦理分析层次:即当可利用的道德规则在特定情况下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时,就需要从根本上对所要遵循的道德规则进行再思考。
④后伦理思考层次: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我为什么应该遵守道德规范?”。
2.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1)公共行政人员必须同时在家庭、组织、社区以及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所扮演的每一种角色背后也都附带着一系列的义务和责任,夹杂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在具体的公共行政管理实践中,附着在公共行政人员身上的各种角色之间也经常会发生冲突。
(2)公共行政人员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也使得他们缺乏对行政伦理素质的修炼,进而降低了他们应对行政伦理困境的能力,公共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往往会看不到系统学习行政伦理知识的意义何在。
二、行政伦理的概念基础——公民权理念1.公民权公民权是指对一个社区中个体成员的权限和义务进行界定的身份和角色。
这种身份和角色可以是根据宪法、宪章和法律规定的资格、权利和义务正式编辑整理出来的,也可以是由价值观、传统和共识非正式决定的。
(1)从法律意义上来看,它主要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换言之,公民权被视为一种合法身份。
(2)从伦理角度来看,它涉及的是一些与一个人在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成员资格的特性有关的更为一般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诸如公民的权利和责任这样的伦理问题,而不管他们的合法身份怎样。
《行政学原理》复习重点----丁煌
行政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丁煌主编导论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通过运用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法来完成一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威尔逊和古德诺在对政治与行政加以区分中指出了行政活动的特征,表述了行政概念的基本含义。
威尔逊认为,与制定法律的组织、程序、过程相关的政治领域属于“国家意志的表达”,主要关注“重大而带普遍性的事项”,与执行法律政策的机构、程序、过程相关的行政领域则属与“国家意志的执行”,它主要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古德诺的表述是,“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在决定政策,行政在执行政策”;行政是“政府官员推行政府功能的活动。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4.新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也称为新公共行政运动,主要是针对传统行政学的理论而提出的。
新公共行政学提出了研究公共行政领域的一种全新的视角。
其基本思想是,以社会公平作为核心的价值,建构一种入世的、改革的、具有广泛民主的新行政学。
二、简答题1.行政学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行政管理实践发展的要求。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
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合理的分工。
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圣才出品】
第29章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29.1复习笔记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1.新公共管理(1)含义:推崇私营机构的管理技术,认为分权、放松规制、委托等是医治公共管理机制僵化痼疾的组织原则,以此为指导改善公共管理的实践。
(2)胡德对新公共管理特质的归纳①在公共部门中实施专业化管理,让公共管理者自己管理并且承担责任;②确立明确的目标,设定绩效测量标准并且进行严格的绩效测量;③特别强调产出控制,对实际成果的重视甚于对过程或程序的关注;④打破公共部门中的本位主义,对部门进行撤分与重组,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⑤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⑥强调对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和风格的吸收和运用;⑦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3)“管理主义”主要包含的核心观念①社会进程的主要途径在于经济学家意义上的生产力的持续增长。
②这种生产力能力的增长以“管理”功能对劳动力要素和复杂的信息技术、组织技术、物质形态商品的生产技术的有效组织为前提。
③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分离的和特殊的组织功能,在诸如计划、执行和衡量生产力的实质进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商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和职业化的管理者。
④为履行“关键作用”,管理者必须拥有合理的“管理权限”。
(4)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管理理念: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①管理的自由化。
公共官僚制的不良绩效不是缺乏管理能力和不履行职责的结果,而是“坏制度”的结果。
由于公共管理人员是“被制度束缚的人”,因此,为改进公共官僚制的绩效,管理者必须从政府的繁文缛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政治家和其他人必须“让管理者来管理”。
②管理的市场化。
市场取向的管理有两个基本概念,其一是竞争,其二是私营部门管理的普遍化。
在市场压力下的公共管理者可以提高其绩效水平。
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且可以用于公共部门,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
(3)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质疑①福克斯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内在地存在着矛盾。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丁煌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丁煌一、引言公共行政是指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的行为和活动。
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是指系统地探讨和解释公共行政管理实践现象的观点、概念、模式和规律的一系列学说。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以其严谨的逻辑、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对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首先简要介绍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方面对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进行阐释和分析,最后对当前西方公共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对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合法的政府机关和官员,管理共同利益的实体以及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公共行政管理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与企业管理等私营部门管理有着本质区别。
公共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强制性。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对公民和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其次,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
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公共事务、公共资源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再次,公共行政管理具有社会责任。
政府及其机构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和促进负有特殊的社会责任。
三、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斯密斯的行政管理学说、韦伯的官僚理论和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等。
在这些理论中,公共管理被视为一种规范性的活动,其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
斯密斯的行政管理学说认为,公共行政管理应该追求效率、经济性和效益性,并且应该遵循法治原则。
斯密斯认为,政府官员应该尽可能地遵循规则和程序,确保公共资源的高效使用。
韦伯的官僚理论则将公共管理视作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强调了组织结构、分工制度和权威等方面的重要性。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公共行政管理决策的过程,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化”等决策模式。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笔记(全)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导论:行政学作为额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所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产生在美国,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行**力的扩大,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通知的形成,一系列社会问题)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与发展(泰勒) 3、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残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一章⌝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城市化、工业化国家的迈进,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相继产生,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复杂的各宗矛盾使得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来指导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
人物:因发表现代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学研究。
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创始人的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和发挥的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倡导科学管理运动,使人们将政府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管理科学家泰勒以及被誉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奠基人并提出了一半管理理论的法国行政学家法约尔。
第一节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威尔逊行政学思想述要"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
行政的实质: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们,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
技术性职员的事情;公法的明细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行政学院就的方法论:历史比较法和比较方法人事行政思想、行政监督思想第二节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1900 《政治与行政》)主要思想内容述评"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与行政必须以某种方式取得协调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政党起中介作用):保持一宗恰当限度;控制仅限于对狭义的执行那个机构进行,其他诸如司法等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政党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1)监理行政集权体制是政党得以对政府负责、加强民族与效率协调的重要保证2)由于美国政府高度分权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矛盾并非是能够为一个弱小的、涣散的政党所解决的,因此需要性全国性的较大的政党,行为吸引到法律以内。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圣才出品】
丁煌《西⽅公共⾏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圣才出品】第3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3.1复习笔记⼀、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韦伯认为,权⼒是⽆视⼈们的反对,强使⼈们服从的能⼒,⽽权威则意味着⼈们在接受命令时是出于⾃愿。
可见,在权威制度下,下级把上级发布的命令看做是合法的。
正是根据这种权威合法化的⽅式,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了区分。
他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其中每⼀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
1.神秘化的组织这种组织形态⾏使权威的⽅式是基于领导者个⼈的⼈格,它以对个⼈的崇拜、迷信为基础,对这些⼈的超⼈能⼒、英雄主义精神、模范品格进⾏崇拜。
韦伯⽤“超凡魅⼒”⼀词来说明领导个⼈的⼈格,典型的“神秘化的组织”是以宗教或政治形式出现的⼩规模的⾰命运动。
在这⼀类型的组织中,由于领导的权威仅仅依靠的是领导者个⼈的⼈格,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便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的感召⼒和煽动⼒。
因此,这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常会出现“⼈存政举,⼈亡政息”的现象。
2.传统的组织在传统的组织中,⾏使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从前经常发⽣的事情被看作是神圣的东西,并由此确定了各种团体的权利和期望。
在传统的权威制度下,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种是“世袭制”,另⼀种是“封建制”。
在实⾏“世袭制”的组织中,官员只是领袖个⼈的奴仆,并从领袖那⾥获取他们的报酬;⽽在采取“封建制”的组织中,官员则拥有⾃⼰的收⼊来源,并对领袖保持着⼀种传统上的忠诚关系,他们⽐“世袭制”形式下组织中的官员享有更多的⾃主权。
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地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特点,世袭性即公之⼦恒为公,⼠之⼦恒为⼠;封建性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主⼈与⾂仆的关系,信奉家长政治和⽼⼈政治,整个组织如同⼀个家族;绝对性则意味着领导者的意志就是法律,权威不受限制,⾄⾼⽆上。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 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圣才出品】
第16章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16.1复习笔记一、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评论1.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一般特点(1)接受政治—行政二分法。
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政治应该与行政分离开。
(2)一般管理取向。
这种一般的管理取向假定私人(企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在公共(政府)部门中加以应用。
(3)通过科学分析来寻求一般原则。
传统公共行政学说所具有的不是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而是一种实用的价值取向。
(4)强调公共行政活动的集权化。
在传统的公共行政领域,一般的做法就是集权、简化和统一。
(5)对“民主”的基本承诺。
不过,这里的民主是从实质上而不是从程序上加以界定的。
民主应该是通过建立一个既强有力又负责任,旨在有效地满足人民需要并且能够关心人民意愿的政府来加以实现。
2.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思想框架和哲学基础(1)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价值取向①信奉个人主义、实利主义和平等;②喜爱和谐甚于喜爱冲突;③相信都市生活的优越性;④把献身科学当作进步的主要工具。
(2)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思想框架①它包含着民主使命的概念,它信赖基本规律,它信奉进步论与循序渐进论,它相信能够据以成立“民主统治阶级”的专门知识。
②如果政府不能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那么民主使命就难以完成。
③寻求行政“原则”就是信赖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因为行政“原则”理应反映“一种更高的规律和一种基本的道德秩序”。
④进步应该通过一种有计划的管治社会来予以实现。
“效率准则”表明人们试图将传统的民主制度与新行政技术的要求协同一致。
(3)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哲学基础①实用主义。
注重手段的效率反映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实用主义哲学基础。
②功利主义。
假定人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平等,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目标本身便是功利主义的体现。
③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表现在反对无形的标准并试图用“测量来取代形而上学”。
3.关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沃尔多认为,韦伯的官僚制概念是关于正式组织的惟一最重要的陈述。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黑迪的比较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第18章黑迪的比较公共行政管理理论18.1复习笔记一、公共行政及其比较研究的重要性1.公共行政的本质(1)黑迪认为公共行政是行政的一个方面。
行政一般指为了追求有意识的目标而采取的确定行动,它涉及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
行政活动在各种背景下都可能会出现。
公共行政是行政在政治背景下发生的那一部分,它是政府活动的一个方面。
(2)黑迪指出学者们在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些共识①公共行政人员的特点和行为,即行政过程参与者的动机和行为;②政府大规模行政活动的制度(机构)安排,即行政行动的组织;③行政的环境或生态,即行政子系统与作为其母系统的政治系统以及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
2.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性(1)从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发展方面来看。
行政科学的构建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就行政行为来确立超越国家边界的命题。
如果公共行政不具有比较性,那么行政科学就很难建立起来。
惟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从中找到对于公共行政科学的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2)从公共行政学的实践意义方面来看。
通过对跨国界的公共行政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不同民族国家的行政特点进而相互借鉴彼此的成功经验,也不无益处。
在某个或某些国家发展起来的行政手段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也可能会具有借鉴和采纳的价值。
二、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历史发展1.早期的比较公共行政比较公共行政研究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但随后的多数公共行政管理学者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地方公共行政上。
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学者们大多都不太重视公共行政研究的比较方法和历史视角。
2.近代的比较公共行政在美国独立后,也有一些政治家和公共行政学者涉及过比较公共行政方面的研究,例如,麦迪逊、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就曾经对外国的行政体系进行过一些零星的研究并从中借鉴了一些有益的东西;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也曾经常把美国的制度与欧洲国家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3.二战后的比较公共行政①在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比较研究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3.1复习笔记
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
韦伯认为,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是出于自愿。
可见,在权威制度下,下级把上级发布的命令看做是合法的。
正是根据这种权威合法化的方式,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了区分。
他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
1.神秘化的组织
这种组织形态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对这些人的超人能力、英雄主义精神、模范品格进行崇拜。
韦伯用“超凡魅力”一词来说明领导个人的人格,典型的“神秘化的组织”是以宗教或政治形式出现的小规模的革命运动。
在这一类型的组织中,由于领导的权威仅仅依靠的是领导者个人的人格,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便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
因此,这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常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
2.传统的组织
在传统的组织中,行使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从前经常发生的事情被看作是
神圣的东西,并由此确定了各种团体的权利和期望。
在传统的权威制度下,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世袭制”,另一种是“封建制”。
在实行“世袭制”的组织中,官员只是领袖个人的奴仆,并从领袖那里获取他们的报酬;而在采取“封建制”的组织中,官员则拥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并对领袖保持着一种传统上的忠诚关系,他们比“世袭制”形式下组织中的官员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地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特点,世袭性即公之子恒为公,士之子恒为士;封建性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主人与臣仆的关系,信奉家长政治和老人政治,整个组织如同一个家族;绝对性则意味着领导者的意志就是法律,权威不受限制,至高无上。
3.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在合理化—合法化的组织中,行使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
此时的权威必须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质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在赢得服从这一点上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此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各自都要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
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官僚组织的形式出现的,而韦伯则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
4.三种组织的关系和比较
对于神秘化的组织而言,当那个对组织成员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死后,组织必将会失去其神秘化的形式,而变成其他两种类型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的组织”——中的一种。
假如领袖的继承问题是通过遗传的方式来解决的,那么“神秘化的组织”就会演变成为“传统的组织”;假如领袖的继承问题是根据已有的法则来决定的,那么
“神秘化的组织”就将发展成为“合理化—合法化的组织”,亦即“官僚组织”。
韦伯认为,在基于三种权威而形成的三种组织类型中,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类型效率较差,因为其领导者不是按能力来挑选的,其管理单纯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而行事。
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则过于带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其管理工作不是依据规章而是依据神秘或神圣的启示来进行的。
而只有合理合法的权威才能作为行政组织的基础。
所以,在韦伯看来,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这也是韦伯倍加推崇的组织形式。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
韦伯认为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
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是官僚制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无论是管理层次还是任务层次都有一种高度明确的分工。
工作的专业化便是这种高度明确分工的结果。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在这样的一个等级实体中,将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统一的指挥链条,沿着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由最高层级的组织指挥控制下一层级的组织直至最基层的组织,于是便形成了官僚制组织中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官僚制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韦伯认为,这些规则和程序是根据合理合法的原则制定的,它们具有稳定性,可以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具体说来,这些规则和程序所具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组织中的每个部门、单位、个人都具有法定的权力和责任;
(2)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使他(它)们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
(3)使那些只有具备法定资格条件的人才能被任用。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当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且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的这一特征使得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所下达的任务、规范要求和应履行的权责;而就上级来说,由于其对所属部门和个人的任务分配比较明确具体并且已经记录在案,因而也便于加强必要的控制,有利于组织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事和私事之间有一种极为明确的界线,公务活动与私人生活在关系和范围上是截然分开的,在公务活动中不得掺杂个人的情感、偏好等非理性的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人们在处理公务时只应考虑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而不应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官僚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专业管理人员的增加以及在各业务部门中专家人数的增加。
韦伯指出,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各个部门均有一套稳定且详细的技术规范要求,因此,组织在各个领域都必须配备专家和技术人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官僚制组织必须为其成员提供各种必需的专业培训,以便使其具备和增强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官僚制组织的人事行政具有以下特点:
(1)人员任用的根据不应是信仰、籍贯、关系和性别,而应是工作性质的要求以及人员本身所具备的资格条件。
(2)对于人员的职位应根据职位等级系统给予合理的安排,以使其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才能。
(3)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的,除非犯有重大过失并依照法定规则加以免职,否则组织不能单方面地随便结束这种契约关系,相反,本人则有权自由脱离组织。
(4)每一个职务都有一个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和应具备的学识、能力和经验。
(5)组织具有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基本上是根据人员在等级系列中的级别、职位的责任大小以及年资和社会地位来确定的。
(6)人员的奖惩应根据其工作的优劣来确定。
(7)人员晋升的根据应该是其工作成绩的大小和资历的深浅,而不应当看这个人是谁以及他有什么关系。
(8)任何人员不得将自己的职位私自转让或指定他人非法继承。
(9)行政人员不拥有任何获取其职位的手段并且不能滥用其职位。
(10)行政人员在行使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
三、官僚制的优点与缺点
1.优越性
(1)严密性
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2)合理性
由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显示出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等优势。
(3)稳定性
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使管理的任何步骤都源于法规,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了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普适性
官僚制组织适用面广,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各种企业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用。
2.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