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新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下册全书知识点总复习大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下册全书知识点总复习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海陆兼备的大国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读图认识我国陆上14个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朝鲜和越南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4.我国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行政区划1.我国实行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简称和行政中心。
3.四至点所在省区:最东端、最北端:黑龙江省、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海南省。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省区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
第二节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的1/5。
(不包括港、澳、台人数)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地理分界线:黑龙江黑河一一云南腾冲一线。
第三节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1.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民族文化:傣族一一泼水节、蒙古族一那达慕大会。
民族分布特点1.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主要分布地区:汉族遍及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五个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吉林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朝鲜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特征)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一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辽阔的陆地领土】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广袤的海洋国土】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三、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新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复习知识

新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复习知识1: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读课本P6图)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宁省3.长白山、小兴安岭环绕东北平原。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门江、鸭绿江。
4.夏季短促温暖。
5、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作,气候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6、位。
依托丰富的资源,形成了工业部门的比拟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辽中南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称谓: 2.、. ”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四大区域结合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4、黄土地貌景观: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农业较兴旺、人口集中地)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5、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6、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7、水土流失的危害(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8、水土保持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1.主要城市职能:我国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名胜古迹: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遗址、天坛、明十三陵。
(世界文化遗产) 3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渤海,与河北,天津相邻。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人教版

地理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成为我国的“南大门”。
2.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始了我国对海外开放的历程,其中深圳、珠海就位于珠江三角洲。
3.至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4.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一“前店【香港】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基本模式。
5.主要产业部门不同: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是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是以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和造船工业等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它是我国的侨乡,吸引了许多外资。
辽中南地区是丰富的自然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和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
7.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陆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8.西双版纳输出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9.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名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等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10.西双版纳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11.世界上最大的土堆积-黄土高原。
12.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说明黄土是在地形形成之后形成的,并且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13.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说明黄土分布与风向一致,带来黄土的风从西北向东南吹来,风力逐渐减弱。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天文地区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天文位置、自然和人文天文特点的分歧。
人文景观的差异作物熟制农耕制度耕地类型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经济作物传统民居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旱地小麦花生甜菜棉花、谷子、大豆等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一年两至三熟水田水稻油菜甘蔗棉花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气候差异原因气候气候、地形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1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1月平均气温低于°年降水量少(一般低于800毫米)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流量小河流有无结冰期有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2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高于°多(一般高于800毫米)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无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新人教八年级下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包括气温、降水、地势等的差异。
气温自南往北逐渐降低,(原因是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大兴安岭以北长冬无夏)。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因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
地势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人类活动的差异农业分布特点: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特点:东密西疏。
此外在饮食、交通方式、交通工具、民居等方面也在很大的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2)秦岭—淮河一线与一月份0°等温线大体一致(3)秦岭—淮河一线与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4)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的分界线大体一致(5)秦岭—淮河一线与亚热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体一致(6)秦岭—淮河一线与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的分界线大体一致(7)秦岭—淮河一线与中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大体一致(8)秦岭—淮河一线与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大体一致(9)秦岭—淮河一线与河流结冰、不结冰的分界线大体一致(10)秦岭—淮河一线与旱地、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大体一致4、比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400mm—800mm)多(大于800mm)主要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以平原、高原、丘陵为主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小大河流结冰期有无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油料作物花生、大豆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汽车船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3、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及确定的主导因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及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线大致接近。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 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城址在空间上由西 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 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 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tim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a 1、江海交汇之地 at 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 nly one thing 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2.“鱼米之乡”: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 著名的 “鱼米之乡 ”。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 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 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4、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 扬州等。(3)核心城市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综合型工业城市。对长江三角洲 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 增强。 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 地,港口众多。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优越性: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 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 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 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3.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4.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5.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雨热同期,水稻 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长;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利于淡水渔业 的生产,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 殖等。 7.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8.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 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9.上海的地位: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 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
全册复习 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400毫米
北方地区 800毫米 南方地区
东耕
北方地区:北麦 半湿润区为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00-800毫米) 旱地—小麦—面食
南方地区:南稻 湿润区为主 (>800毫米) 水田—水稻—米食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青藏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气候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温度带
西北地区: 中温带、暖温带
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1月0℃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暖温带、中温带、 寒温带(最北)
南方地区: 亚热带(主要) 热带(南部)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干湿区
西牧
西北地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 草本—畜牧业
青藏地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 草本—畜牧业
北方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于夏季。)
南方地区: 亚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形和地势
西北地区 地热:
主要位于第二级阶梯
地形: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青藏地区 地势:
位于第一级阶梯
地形: 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第一级阶梯
北方地区 地势:
跨第二、第三级阶梯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南方地区 地势:
跨第二、第三级阶梯
地形: 第二级: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第三级: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一、中国的交通1. 火车运输1.1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1.2 铁路货运的作用和现状2. 汽车运输2.1 自私、公交、出租车的特点2.2 道路网络、交通堵塞和解决办法3. 水运输3.1 河流运输的特点3.2 中国内河主要航道及其区位优势4. 管道运输4.1 中国的管道运输和石油化工业4.2 天然气管道和输油管道二、地球环境与资源1. 地球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1.1 能源类资源1.2 水资源1.3 矿物资源2. 地球环境的变化2.1 酸雨及其成因2.2 气候变化的影响2.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三、经济地理1. 城市与乡村1.1 城市的特征与分类1.2 中国城市化进程2. 产业和经济区位2.1 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2.2 中国行省间的产业区位优势3. 国际贸易3.1 贸易类型和概念解释3.2 中国的对外贸易四、地理综合实践1. 社区调查1.1 调查的目的、方法与组织1.2 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呈现2. 地图制作与使用2.1 制图的五个步骤2.2 地图的要素及其意义3. 旅游规划3.1 旅游市场的发展概况3.2 景点市场调查和旅游规划的制定五、地理科研1. 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围1.1 地球的构造特征和物理地理1.2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统计学2. 自然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2.1 灾害类型与特点2.2 灾害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技术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复习提纲,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回归,可以更好地复习和加深对地理课程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2023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2023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知识
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人教版2023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的重要知识点。
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 地球的运动与地球日、地球年的形成
- 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
2.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系和星空的基本概念
-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 地球上的特殊地理现象:极昼、极夜、日食、月食等
3. 第三章:中国的气候
- 气候和气候区划的概念
-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第四章:中国的水资源
-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
- 中国主要的河流、湖泊和水文特点
-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5. 第五章:中国的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地震、洪涝、旱灾等- 防灾减灾和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
6. 第六章: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严重性
-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 环保意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2023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的知识点总结。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要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应对相关考试。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1.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辽阔,疆域广大。
- 中国面积第三大,人口世界第一。
- 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特征。
2. 中国的四大自然地理区-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珠江等重要河流流域,经济发达。
-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下游,土地肥沃,农业发展重要。
- 西南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势较高,地震多发。
- 藏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地势高寒,气候严寒。
3.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包括寒温带、温带和热带等。
- 华北地区:四季分明,冷冬热夏。
- 华东地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 西南地区:气候多样,有高山雨林气候和云贵高原气候。
- 新疆地区: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
4.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以及水力资源、森林资源等。
- 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
- 中国还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大国,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等。
5. 中国的交通发展- 中国交通发展迅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方式。
- 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完善,方便人们出行。
- 高铁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提供快速交通服务。
- 中国航空业蓬勃发展,航线覆盖国内及国际。
6.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生态破坏等。
- 政府加大环保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
- 提倡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的简单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课本下册知识点整理(2023最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课本下册知识点整理
(2023最新版)
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课本下册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章: 中国的气候
- 介绍了中国的气候特点,包括我国气候类型和分布等内容。
第二章: 中国的矿产资源
- 介绍了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第三章: 中国的农业与农村
- 讲述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中国农村的地理特点和农民生活等。
第四章: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
- 介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包括中国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和工业产品的现状等。
第五章: 中国的交通运输
- 探讨了中国的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公路、铁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
第六章: 中国的河流
- 介绍了中国主要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等,以及这些河流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意义。
第七章: 中国的人口与发展
- 讲述了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人口问题,以及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八章: 中国的文化遗产
- 探索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及这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课本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
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三篇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人教版1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着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地形因素)(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海陆因素)(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分界线要清楚)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新课件

“进口——加工——出口”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电子工 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祖 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 外向型经济有利因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 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第七章 南方地区
• 区域特征
•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 高原以东,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 2、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地形 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沿江有平原和 三角洲。
• 3、本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主 要粮食作物;油菜、甘蔗、茶叶是主要经 济作物,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 1、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 海和黄海。
• 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 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黄土高原。
• 3、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 4、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 被称为“黄土地”。
全国。
• 11、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粮棉瓜果之乡。 • 12、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塞外江南。 • 13、坎儿井:竖井为了方便人们挖凿、疏通暗渠。暗渠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 国最大的盆地。
•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 的河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成为我国极端干 旱的地区。这里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在塔里木盆 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于西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 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多台风和暴雨。河流短 急,水能丰富。
• 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亚洲天然植物园” 的美誉。樟树市著名树种,红桧市特有树种。
八年级下册地理
总复习资料
大家好
1
第五章 中国地理差异
大家好
2
•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 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 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 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 区、西北地区。
大家好
3
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和划分的主导因素
区域
界线
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与南 秦岭-淮河一线 方地区
大家好
27
大家好
28
第八章 西北地区
大家好
29
• 区域特征 •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 3、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 4、干旱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
• 3、本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主 要粮食作物;油菜、甘蔗、茶叶是主要经 济作物,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 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 5、“红土地”
大家好
19
大家好
20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 区
•1、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有“黄金 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濒临黄海和东海。
• 3、由于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 护区。
• 4、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资源。
大家好
11
大家好
12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 土高原
• 1、全球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 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 2、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千沟万壑。黄土质地疏松, 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再加上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
• 11、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粮棉瓜果之乡。 • 12、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塞外江南。 • 13、坎儿井:竖井为了方便人们挖凿、疏通暗渠。暗渠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大家好
30
大家好
31
大家好
32
大家好
33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 国最大的盆地。
•2、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长江中下游 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 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沿江分布的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
•4、著名景点: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浙江乌镇、西塘,江 苏周庄、同里。
气候
西北地区与其 大兴安岭-长城
他两区
一线
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其 昆仑山-祁连山 地形、地势
他三区 -横断山脉一线
大家好
4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比较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耕地 农作物 熟制
低于 小于 旱地 小麦、花生、甜菜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大家好
高于 大于 水田 水稻、油菜、甘蔗 一年两熟或三熟
• 五、主要表现:东中西不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 差距较大。
• 六、解决措施:大力实施西部发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 崛起、推 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 七、我国用占世界不到 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的人口。 • 八、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九、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大家念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46
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区等; • 5、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人口迅猛增
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 境污染等。
大家好
16
大家好
17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大家好
18
• 区域特征
•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 高原以东,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 2、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地形 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沿江有平原和 三角洲。
5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比较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特征
干旱
高寒
河流 牧业 农业
多为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 长江、黄河、澜沧江等 流河:塔里木河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三河 青海和西藏高寒牧场 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疆山地牧场(细毛羊)
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
大家好
6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大家好
候干旱。
• 5、草原与牧场: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分布区。 • 6、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7、蒙古包 • 8、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
溉农业区。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 9、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 • 10、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长绒棉享誉
• 20世纪50年代,台湾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60年代开始,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电子工 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祖 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 外向型经济有利因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 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位于我国 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 2、“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 之称。
• 3、“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山脉和山脉之间是谷底和盆地。
• 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 11、平顶碉房
大家好
40
大家好
41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 总称。
• 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5%。
•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 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的天然调蓄器。
•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 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人航天飞行③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 日本,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
• 二、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三、我国人口、资源 、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 四、我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 等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很不 平衡。
• 5、黄土“风成说” • 6、塬、梁、峁、川
大家好
13
大家好
14
大家好
15
祖国的首都——北京
• 1、自然环境概况: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气候为温 带季风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2、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 3、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
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4、现代化大都市:中央商务区(CBD)、金融街、王府井
7
• 区域特征
• 1、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 海和黄海。
• 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 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黄土高原。
• 3、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 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 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 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场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 显得尤为突出。
• 解决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
• 3、综合治理:(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 4、生机焕发的黄土地: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 境,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草)等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使得黄土 高原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束
大家好
47
• 4、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 被称为“黄土地”。
• 5、北方地区煤、铁大、家好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8
大家好
9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大家好
北方地区平原广 阔,土壤肥沃, 耕地集中连片。
主要种植小麦、 玉米、谷子等粮 食作物,及甜菜、 棉花、大豆等经 济作物。
降水较少,且集 中于夏季,灌溉 水源不足,春旱 严重,采取了南 水北调工程,从 长远看,发展节 水农业,才是必 由之路。 10
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大家好
42
大家好
43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