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全文
[游子吟 古诗全文意思]游子吟古诗意思
![[游子吟 古诗全文意思]游子吟古诗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115eaa58f5f61fb636666c.png)
[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游子吟古诗意思导语:《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下面是游子吟古诗意思,欢迎阅读。
游子吟唐乐府·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1】慈母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为将要出远门的儿子缝制衣服。
外出的行装,缝得密密实实,怕的是儿子短期内回不来,在外地没有人给他缝补。
谁能说细嫩的小草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恩情呢?孩子们同样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惠呀!【译文2】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译文3】兹母用手中的线,缝好了出门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
她在儿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了一针又一针,心上怕的是独生子迟迟不回家。
谁说小草的嫩茎,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恩德。
【诗意1】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诗意2】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
母亲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是无微不至的,诗人选取了一个看似平常而饱含深情的临行缝衣的场景,不仅写出慈母为将出远门的儿子细针密线缝制衣服的动作情态,显得十分真切感人,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
她之所以要细针密线,缝得那么结结实实,原来是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
游子吟 全文及注释
![游子吟 全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e8120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e.png)
游子吟全文及注释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1. 秦时明月汉时关: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秦国和汉国,暗指古代的边塞之地。
2. 万里长征人未还:意为千里之外的游子还未归来,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情感。
3. 但使龙城飞将在:指的是如果有能力的将军在龙城(指中国的边塞)防守,就不会让胡人的马步入中国境内。
4. 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示决不让胡人的马迈过阴山,即表达不让外敌入侵中国的决心。
这首《游子吟》是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通过表达游子旅途遥远、思乡之情,同时也蕴含着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下面是全文及注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抬头看着明月,诉说自己的心事。
2.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天上的宫阙(指的是神仙住的地方)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今天是什么年代。
3. 我欲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想乘着风浪,直接挂上云帆出海。
北海怀庙神,龙宫飞将欲何求?注释:1. 北海怀庙神:北海是指北方的大海,怀庙神指向北方神灵,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求。
2. 龙宫飞将欲何求?:龙宫中的将领们飞腾欲出征何处?表达对将领们的愿望和期待。
辩白狼烟,微火煈藟迟迟天未明。
注释:1. 辩白狼烟:狼烟是边塞上的警报信号,辩白指的是明光的辨析。
表示战场上的烽烟,代表了沙场惨烈的战争。
2. 微火煈藟迟迟天未明:微弱的火光在燃烧,天色还未亮。
描述军营中黎明前的状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只因美人把神州,云破处有见奇峰山。
注释: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下的花瓣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们融入泥土之中能够给花草提供养分,更好地保护鲜花的生长。
2. 只因美人把神州:美人指的是中国的女子,将她们珍视的国家称为神州。
3. 云破处有见奇峰山:当云雾散去时,会看到奇特的山峰。
形容大好河山、奇杰名胜的景色。
赤练筋骨消磨力,犹胜万夫蹴共摧难。
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ppt课件
![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5735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4.png)
绘画创作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鼓励幼儿们发 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母爱 形象。
2024/1/26
18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2024/1/26
19
了解其他表达母爱的古诗作品
《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的诗作,通过描述与 老母分别时的情景,表达对母爱
的感激和思念。
2024/1/26
《岁暮到家》
明代蒋士铨的诗作,写游子归家后 与母亲相聚的馨场景,展现母爱 的无私和伟大。
2024/1/26
《游子吟》的背景介绍
01
包括诗人孟郊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诗句解析
02
详细解释了诗中每个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
解古诗。
诗意概括
03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游子吟》所表达的母爱主题进行概
括。
24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听讲情况
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学
2024/1/26
组织幼儿参与感恩活动,如为 父母、老师等制作感恩卡、表 演感恩节目等,培养其感恩心 态和行为习惯。
引导幼儿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了解社会上互助互爱的正面事 例,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13
家庭伦理观念树立
通过《游子吟》中家庭亲情的描 写,帮助幼儿理解家庭成员之间 的角色和责任,树立家庭伦理观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 组4-5名幼儿,各自准备 朗诵《游子吟》。
2024/1/26
朗诵技巧指导
教师向幼儿们讲解朗诵的 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 停顿重音等,并进行示范 。
比赛进行
各小组依次上台朗诵,教 师和其他幼儿共同担任评 委,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 组。
5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5朱德《回忆我的母亲》](https://img.taocdn.com/s3/m/6b90450dcc17552707220872.png)
1919年(10-11)
1924-1927 年(12) 1937年(12) 1944年(12)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86高龄仍“不辍劳作”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理解党的困难、期望 革命成功 热爱劳动
由此可见,文章的主 体部分是 时间 以为 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启示
在阅读写人的文章时,要通过具体的、 典型的事件来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 物形象;在写记人的文章时,要把人 物放到事件中去写,通过写具体的、 典型的事件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塑造 人物形象。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时
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养蚕,挑水, 有桐子榨油点灯,亲手纺线织布,不打骂孩 子,周济穷人,不许“我们”吸烟喝酒等事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根据现在—过去—现在把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 出回忆的内容。
寄其哀
总叙
第二部分(第2—13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 事迹,歌颂她的美德。
述其功 颂其德
分叙
第三部分(第14—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 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总叙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 担当、承受。 2、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3、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 迫穷人。 4、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5、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6、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7、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叙,谈。 8、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游子吟孟郊》全文带拼音
![《游子吟孟郊》全文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f72c75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0.png)
《游子吟孟郊》全文带拼音youzi yin meng jiao家國思園蔭 jia guo si yuan yin遍徵群念心 bian zhi qun nian xin四顧無人問 si gu wu ren wen愛誰秋草深 ai shui qiu cao shen萬里長江煙 wan li chang jiang yan浩渺意何極 hao miao yi he ji朝三暮四分 zhao san mu si fen天涯千里客 tian ya qian li ke游子心計窮 you zi xin ji qiong棲愁念何遠 qi chou nian he yuan寥落長云暮 liao luo chang yun mu惟有淚痕痕 wei you lei hen hen解析:这是孟郊的《游子吟》一首诗,描写了游子在他异乡漂泊的心情和思乡之情。
诗的第一句“家国思园荫”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他在异乡漂泊,思念故乡的园林和树荫。
全诗中使用了“家园思念”来表达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第二句“遍征群念心”说明游子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充满了思念之念。
无论他走到何处,都会四处寻找同样思念家乡的人。
第三句“四顾无人问”形容他在异乡没有亲人朋友的问候,无人关怀他的处境。
这句话中使用了寓言手法,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之状,来暗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四句“爱谁秋草深”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助和困境。
他思念家乡,却没有人了解他的情感,他用“秋草深”来形容自己的孤单和寂寞。
第五句“万里长江烟,浩渺意何极”形容了游子眼前的壮丽景色,长江的浩渺景色令他感叹万分。
他感叹江中的烟雾和浩渺洪流,表达了他内心的苍凉和无奈。
第六句“朝三暮四分,天涯千里客”描述了游子离乡已经很久,已经记不清离乡的时间和路程了。
他已经成为了千里客,漂泊在天涯异国他乡。
第七句“游子心计穷,栖愁念何远”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困境和无助。
他思念家乡,流离失所,内心充满了愁苦和思念之情。
《游子吟》全文与注释
![《游子吟》全文与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f23af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2.png)
《游子吟》全文与注释《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内容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两句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常见而又感人的场景:慈祥的母亲手拿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裳。
这里的“线”和“衣”,不仅是实物的描绘,更象征着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牵挂。
线连着衣,衣连着孩子,也连着母亲的心。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母亲的爱。
在孩子临行前,母亲一针一线密密地缝着,把对孩子的不舍和担忧都缝进了衣服里。
她担心孩子在外漂泊时间太久,衣服破损,更担心孩子不能早日归来。
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密密缝”这个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
儿女就像那小草,母亲的恩情就像春天的阳光。
小草微弱的心意,怎么能够报答得了阳光般温暖、深厚的母爱呢?这句诗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是无法完全回报的。
整首诗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却通过简单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把母亲对孩子的爱表现得真挚动人。
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对母爱的赞颂和传承。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从情感表达上来看,诗人孟郊通过对母亲为游子缝衣这一细节的刻画,将母爱这一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感是深沉的、内敛的,却又无比强烈。
母亲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孩子的牵挂和祝福,她希望孩子在外能平安顺遂,早日归来。
而孩子在感受到这份深情厚意后,内心涌起的是对母亲无尽的感激和愧疚。
因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难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价值观。
在古代,游子出行往往是为了谋求功名或者生计,而母亲则在家中默默守候,期盼着孩子的归来。
这种离别和思念的情感,是无数家庭的共同经历。
因此,《游子吟》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游子吟古诗全文
![游子吟古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b9ca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b.png)
游子吟古诗全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斑烟雨杏花冢,十里青山绿水间。
无尽思绪扑面来,思念故乡情更增。
游子难禁离愁泪,凝结成字血染墨。
挥泪告别亲朋好,踏上行程不停步。
孤舟戍楼铁索连,万里长江直下波。
嘶鸣寒鹭飞林间,江水涌动几穿船。
山川秀丽几事变,陌上离人各牵怀。
江南柳叶随风舞,潇洒野雁鸣高空。
烟波江上思归客,相思成虐被情困。
功名利禄心最浮,物欲横流堪唏嘘。
红尘中人皆匆忙,何处安放心灵苦。
归途漫漫无尽程,须尽遨游故乡梦。
贫贱别离俗不舍,远行寂寞最伤神。
山水画卷残笔墨,往事如烟已逝去。
游子魂醒归家路,追求永久心所愿。
游子吟咏情无尽,思乡苦痛泪无边。
愿得一心共寻觅,只愿平安归家乡。
5.《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5.《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d649fd0975f46527d3e150.png)
朱德图片展
红 军 时 期 的 朱 德
朱德和黄克诚
朱德年轻时代
1916年秋,
朱德在四川泸州
1937年,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在延安
朱
德
手
迹
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
:注意字词
思考: 1、全文一共有多 少个自然段? 2、可以分为几个 部分?
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祖籍( jí 溺死( nì 私塾( sī shú 横蛮( hè ngmá n 饱尝( bǎochá ng 和睦( mù 迁徙( xĭ ) ) ) ) ) )
5、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 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 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 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 后的悲痛表达得雨具 发深切。
阅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按要求答题。
1.选文的中心句是: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 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佃农( dià n ) 仪陇( lǒng ) 劳碌( lù ) 衙门( yá ) 不辍劳作( chuò ) 妯娌( zhó u lǐ ) 差役( Chāi yì ) 东挪西借( nu) ó
)
(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ò ):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è n yuà 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 承受。 ③宽厚仁慈(ré n cí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é i fù ):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⑥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uó ):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优秀课件(共48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优秀课件(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e13402964bcf84b9d57bc2.png)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 情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歌,有诗的 情绪和思想,给读者美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
在内容不像诗歌那样分行 和押韵,但不乏音韵美和节奏感。
“金色花”是印度字神圣之树,也正因为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2)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祷告:
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祷(dāo):祷告 涛(tāo):波涛 浴(yù):沐浴 裕(yù):富裕 峪(yù):嘉峪关 瓣(bàn):花瓣 辨(biàn):辨别 辩(biàn):辩护 辫(biàn):辫子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
一、齐读第1-3段,回答下面问题。
1、诗歌开头的“假如”一
词大文中有什么作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诗歌,诗中亲切真诚地赞
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全诗无华丽的语言, 亦无精巧的修饰,但在清新流畅的语言中,包含 着常有醇美的真实情感,千百年来,它拨动了多 少游子的心弦,引起了多少读者的共鸣!
这这节课我们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
色花》,聆听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歌。
金色花是印度的神圣之树。 木兰花科植物,开金黄色小花,
又译作“瞻波伽”。这里以
“金色花”为题,是用“金色 花”比喻儿童,点明作者写作 此诗的意象和内容,并借此赞 美母子之间相互的爱。
拟人。诗人首先反把自己比作金 色花,然后又赋予金色花人的感 情和动作。这样写可以使诗歌的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
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游子吟ppt课件幼儿
![游子吟ppt课件幼儿](https://img.taocdn.com/s3/m/c632c7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b.png)
指导幼儿根据各自的角色,表 演诗歌中的情节和动作,鼓励 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表演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 表达诗歌中的情感,让他们感 受母子之间的深情厚谊。
16
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母子情深
创设一个模拟母子相处的情景,如母亲为游子缝补衣裳、游子告别母亲等,让幼儿 身临其境地感受母子情深。
7
逐句解读,理解诗意
2024/1/27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பைடு நூலகம்
01
描绘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裳的场景,表现母爱的无私与伟
大。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02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与担忧,以及期盼儿子
早日归来的心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3
以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作比,表达儿子对母爱的感激与愧
在情景模拟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滴,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 经历。
2024/1/27
通过情景模拟和分享,增强幼儿对母子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 关爱之情。
17
PART 05
延伸活动:创意表达与手 工制作
REPORTING
2024/1/27
18
提供画笔、颜料等材料,鼓励幼儿创作《游子吟》主题画
2024/1/27
14
分配角色,如母亲、游子、旁白等
根据诗歌内容,将幼儿分成不同的角色,如母亲、游子、 旁白等,并为每个角色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服饰。
指导幼儿理解各自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 入角色。
2024/1/27
15
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诗歌内容
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诗歌,让他 们熟悉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游子吟 全文及注释
![游子吟 全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8a4ac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d.png)
游子吟全文及注释温庭筠的《游子吟》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之情的古文诗。
下面是《游子吟》的全文及注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慈祥的双手拿着针线,给游子缝制衣物。
临行前匆匆地缝制,表达着对迟迟归家的担忧。
有谁说一寸小小的草心,能回报得上三个春天的温暖光辉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只因有你,春天才会如此美好。
红色的花朵凋零并非无情,它们融化在春泥中,更好地保护花朵的生命力。
只有因为有了你,春天才会如此美好。
注释:1. 游子:指离乡背井在外的人。
2. 密密缝:形容缝制得又细又密。
3. 寸草心:用寸草来比喻游子微小的心意。
4. 三春晖:指春天的温暖阳光。
5. 落红:红色的花朵凋落。
6. 春泥:泥土中的养分,有助于花朵的生长。
7. 护花:保护花朵不受伤害,促进花朵生长。
《游子吟》通过游子离乡的情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慈母以自己的双手缝制衣物,寄托了对游子安全归来的期望和担忧。
诗中所言的“寸草心”是指微小的心意,而“三春晖”则象征着家乡的美好和温暖。
诗的末尾,通过对落红和春泥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家人的深深感激之情。
只有因为有了家人的关怀,春天才会变得如此美好。
《游子吟》字数不多,却能准确地表达出游子思念故乡、想念家人的心情,展现了家庭之间深厚的亲情和牵挂。
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春天的温暖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感人之感。
整首诗字句简练,意境深远,旋律优美动人,读来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生活中那些对我们关怀备至的亲人。
注:本文按照传统古文诗的格式以两句为一句进行排版,但未采用标题和小标题。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89fdc80f01dc281e43af01d.png)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出自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家孟郊。
其全文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前言】《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翻译赏析
![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a952726294dd88d1d26b11.png)
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翻译赏析《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全文古诗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前言】《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Org/b/760htm。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游子吟孟郊古诗全文
![游子吟孟郊古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f97b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b.png)
游子吟孟郊古诗全文序
天净沙•秋思
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对不起今夜我来迟,向前尘隔水迢递。
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
悬崖萧萧蔷薇,空山初雪松。
情思游子自多,将向青海烟波中。
四
夜照银烛秋至,梦萦杨垂帘外。
山水虚无子路远,惟愿归来安康。
五
翠虹网纹似洗,影踪行思几何。
空山神变月色满,秋风搔首孟郊饯别。
六
客路白云外,行舟蓑笠翁。
河间使者话,渔歌收古渔翁。
七
昨夜声吹萧萧,新登长空险峻。
今宵公子自有梦,应笑游子特自怜。
八
海棠芳菲尚存,山水春色须念。
流芳凋零多病情,一杯久别孟郊中。
九
短巷沉沉晓钟,微帆飞翻遥林。
君定归来更待时,花萼新岁未了春。
十
我来西洛游,遥瞩远山新秋。
多思异地少年郎,抽劝孤旅一言两。
十一
天台夕照犹揚,日出东海动烟蒙。
但看明月秋也思,玉阶台前水月中。
十二
寺寺敲月声长,历历夜灯影暗。
菩提池畔秋吟出,游子归去又一年。
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
![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3c1bc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6.png)
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今天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游子吟古诗全文意思,希望你喜欢。
《游子吟》古诗原文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古诗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古诗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古诗评析《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7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7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fc47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3.png)
总结全文
•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 了母亲勤劳俭朴、坚强不屈的优秀 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 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 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 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 的决心。
阅读12、13段回答以下问题
1、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 一样。
阅读文章第16自然段,谈谈如何理解 “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 “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 情和对母亲的无限热爱之情。
《回忆我的母亲》
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 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 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作者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 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一员。 母亲是伟大的,是 因为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 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 无限忠诚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用 转折复句进行强调。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支持革命 识大体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勤劳,热爱劳动
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 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从两个方面来写: 一、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 “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 “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 2、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识大体、耐大劳的高贵品德 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3、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加点的“竟”字有何深意?)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5dcc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5.png)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游子吟》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创作的一首诗歌,全文共计四十个字,通过抒发游子离乡之苦,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游子吟》的全文及其赏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游子吟》以海上明月为开篇,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景象。
明月高挂天空,照亮了远方的大海和天涯,也象征着游子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情人在遥远的夜晚对彼此的怨恨和思念之苦,两地相隔,只能夜夜难以入眠,彼此相思成灾。
第三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诗人借景抒怀,描绘了游子在夜晚中的情景。
灯灭之时,唯有丝丝微光留存,启示着温暖和思念,寓意着贺知章对亲人的深情厚意。
当游子披上衣服之时,能够感受到露水的滋润,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最后一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通过赠与物品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厚爱。
然而,物品不堪其手,充满了眷恋之意。
写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与盼望,以及对与亲人团聚的憧憬,更突显出游子身处他乡的辛酸和离愁。
《游子吟》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文字,抒发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诗中运用了以海上明月为开篇,来映衬游子离乡之苦,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展示游子的相思之苦,并通过最后一句表达游子对与亲人团聚的憧憬和渴望,将游子的心情淋漓展现。
以上是对《游子吟》全诗的赏析,这首诗以极为简练的文字展示了游子的孤独与思念,使人感受到离乡的辛酸和离愁。
贺知章以独特的表达方式描绘出游子与亲人相隔的苦痛,使人过目难忘。
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唐代爱情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描写春天的诗句大全
![描写春天的诗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988f6f30c22590102029dbd.png)
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27首关于春天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
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
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诗句如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游子吟古诗注释和解释
![游子吟古诗注释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8150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e.png)
游子吟古诗注释和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游子哭思几多愁,霜堂无计入扁舟。
留连海日生残照,回垄烟花间旧楼。
静夜思君独不眠,神秀云山留遗恨。
翔泉流止渭桥亚,何事双松葬衰柳。
游子哭思几多愁,霜堂无计入扁舟。
这首《游子哭》古诗,写的是游子思念故乡,愁绪纷扰的心情。
游子早已离家,而无法回家,只能在异乡悲哭,心情无法平复。
霜堂则表示古时游子所住的地方,没有了回家的方法,只能坐在扁舟上流浪。
整首诗情感激烈,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留连海日生残照,回垄烟花间旧楼。
这两句描述了游子在海边看着夕阳西下,思念家乡。
海日生残照,意味着夕阳,照耀海天,而游子却无法回家。
回垄则是古时用来指路的界石,烟花间的旧楼则是游子曾经居住或者常去的地方,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静夜思君独不眠,神秀云山留遗恨。
这两句描写了游子在夜晚思念心爱的人,无法入眠。
他所思念的人或者是故乡的亲人,眷恋故乡的山水。
神秀云山则是游子眷恋的故乡景色,他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翔泉流止渭桥亚,何事双松葬衰柳。
这两句描写了游子思念故乡的具体景物。
翔泉和渭桥则是故乡的一处名胜之地,游子想起这里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
双松葬衰柳则是形容了游子所思念的地方,松树豪迈挺拔,而柳树却凋零落寞,象征着游子心情的萧条。
整首《游子哭》古诗,通过描写游子离乡在外思念故乡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游子在异乡无法做到心无牵挂,无法忘记故土,就像是云中之鹤,无法回归故乡。
这首古诗展现了古时游子的生活困顿和内心的挣扎,饱含了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描绘,使读者感同身受,体味游子离乡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第二篇示例:游子在外漂泊,思念故乡的心情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情感。
古代诗人王昌龄创作了《游子吟》,通过这首诗反映了游子在外游荡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诗内容简短却深刻,感情真挚,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注释和解释。
诗中第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达了游子怀念母亲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吟》全文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