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通论第二章 翻译的历史
翻译概论一二
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一章总论一、我国翻译史的起始问题二、翻译与翻译学三、翻译标准之争四、“直译”与“意译”之争五、译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一、我国翻译的起始问题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最早的翻译文字作品是《越人歌》。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汉(公元1~2世纪)的佛经翻译才是中国文字翻译的滥觞。
佛经翻译(Sutra translation )始于何时,也有两种说法:一说始自公元67年(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始自天竺僧摄摩腾译的《四十二章经》。
另一种说法认为,佛经翻译始于公元147年(汉桓帝建和元年)。
我国的翻译史分期:1、东汉到宋代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夕西学翻译时期;4、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译介国外新思想、新观点以及革命文学作品时期;5、1949年至今。
二、翻译与翻译学(Transl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ology])何谓翻译?其定义不下数十种。
古时翻译或翻译人员被称作“象寄”“象胥”或“通事”“通译”。
《礼记.王制》上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狄鞮,古代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官)“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source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Translation, which is a very complex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such as linguistics, psychology, soci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communication theory, literary criticism, aesthetics, and semiotics. As translation study is a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e subject involving many aspects of human knowledge, the lack of a fully acceptable theory of translation should not come as a surprise.“翻译是一门科学”。
翻译通论第一章 概述
推语定言,学而以应及被应认 用定 语是 言2、一 学超个 的越心 过语理 程言语。层言对面的学这考、个虑社过会程 作详尽的科学描述困难极大。部分原因是, 翻译科学说到底是一个与别的学科交叉的科 学,其特点表现为描述、解释与规范的种种 问题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定义7除强调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之外,还 进一步提到翻译这个复杂过程可能要涉及的 几个方面,即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 应用语言学等。换句话说,译者走笔之时应 当要考到作者或者读者的心理活动、所处的 环境与一定的上下文等超语言的因素。唯其 如此,译出来的东西方可能真正达意,方可
孔雀的事。古越南越裳国(包括今越南、柬埔寨的临邑、扶 南等地)在交趾之南,于中国相距遥远,语言不通,所以与 中原只能通过“重译”,即多次翻译,才能够交流。上面, 越赏国使臣通过三位“象胥”多重翻译而说的那句话,是世 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了。
根据《礼记》记载,象胥是负责对南
方各地的翻译官的称呼,而周代对专管其 他各方面的翻译的人员,又有了不同的称 呼:
这个故事希望为世上出现的不同语言和种族提 供解释,也被看作是引发翻译需求的事件,是 翻译起源的神话,也成为了一个讲述翻译起源 的典故。后来人们说到翻译的起源是,总会提 到“巴别塔典故”,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公元 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掉犹 太王国,使犹太人沦为修建巴比伦城的奴隶。 亡国为奴的犹太人凭借自己的思想来表达愤怒, 因此巴比伦人的“神之门”在犹太人眼里充满 了罪恶,并遭到了诅咒。再加上当时巴比伦城 里的居民讲的远不止一种语言,《圣经·旧约》 的作者也就很容易把“语言混乱”于上帝对建 塔的惩罚相联系。
穿越一定的时间或空间,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
个地方,这个过程对搬运者而言是要经受痛苦 或磨难的。
翻译的历史
Chapter Two History of Translation1. Origins of Translation1. Bible Story of Noah2. Tower of BabelIn China: The first translated poemZhou Dynasty: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后来用象胥指代翻译官。
2. 中国历史上的翻译潮A. Beginning: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B.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C. Western leaning translation: The Opium War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D.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arxist works and Chinese leaders political essays, literary translation (1919-1966)E.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academic works and literature (1978 -)A. Beginning: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1)“三支”支娄迦谶(东汉,中国翻译大乘经典第一人,首次将“一切皆空”的思想传入中国,代表作:《道行般若经》)支亮支谦(三国时期, 代表作:《法句经》,《维摩诘经》)后人评论:“天下博知,不出三支”译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被视为最早的“直译”说)(2)道安(东晋)译作:《摩诃钵罗密经钞序》后人评论:“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
翻译概论
奈达 Eugene Nida: 读者反应论 使译文读者在读译文时,和原文读者在 读原文时有着大体相同的感受 natural / close; dynamic/functional equivalence
美国
苏联
费道罗夫:等值论 Equivalence 与原文作用相符(表达方面的等值) 译者选用的语言材料的等值(语言和文 体的等值)
翻译的定义
例子: 1. A watery place. And Henry feared water, could not swim. Again and again the father had broken his clenched grip and thrown him into pools, brooks, lakes and surf.
钱钟书:化境说—理想
sublimed adaptation 所谓“化境”,就是原作向译文的“投胎 转世”,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的思 想、感情、风格、神韵都原原本本地化到 了译文的境界里了,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 迹,让读者读译作就完全像在读原作一样。
泰特勒 Tytler --《论翻译的原则》 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相 当于“信”) 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 相同(相当于“雅”) 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相当于 “达”)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
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譬如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世 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剧本》(梁实秋译)和 苏联文学作品《死魂灵》、《毁灭》等。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 重点是译介西方的文学作品,译文质量普遍较 高,涌现出一大批名著名译。 20世纪70年代至今: 本次翻译高潮方兴未艾,在规模、范围、质量、 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 50年代。翻译队伍逐渐壮大,翻译领域百花齐 放。
翻译的历史概述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的⽂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了。
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
但⽐较⼀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年,即公元⼀四⼋年。
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
⼀ 东汉⾄北宋时期 这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时期,历时约⼀千四百多年。
后汉时安息国⼈安世⾼,他将梵⽂《安般守意经》等九⼗五部佛经译成汉⽂;过些时候娄迦谶来到我国,他也翻译了⼗多部佛经,他的学⽣⽀亮,⽀亮的弟⼦⽀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望的⼈;还有⼀个名叫竺法护的⼈,他也译了⼀百七⼗五部佛经,对佛经的⼴泛流传作出了贡献。
从隋到唐,是我国翻译事业发达的⼀个阶段。
隋代的释彦琮,梵⽂造诣深,并总结出⼀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实践。
释彦琮以后,出现了⼀个翻译巨星⽞奘。
⽞奘于唐太宗贞观⼆年去印度求经,⼗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七部,译出七⼗五部⼀千三百三⼗五卷;并将⽼⼦著作的⼀部分译成梵⽂,成为第⼀个把汉⽂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
⽞奘在翻译理论⽅⾯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须喻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定的指导意义。
北宋时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派⼈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来传法。
宋太宗还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盛况已不如唐初的极盛 时期,到南宋,则渐渐地⾛向衰落。
佛经的翻译 ,对中国影响的是思想和⽂化⽅⾯。
由于佛教思想是⼀种迷信思想,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如亚洲的国家和民族,迷信思想严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
在⽂化上的影响有语⾔、⽂学、学术思想等,尤其在语⾔⽅⾯,⾮常显著,不仅吸收了梵语词,还利⽤汉语构词法创造了许多词,如菩萨、刹那、因缘、天堂、地狱等,语法的长定语、倒装句也多起来。
其他的如⾳韵学、雕刻、建筑、⾳乐、绘画等都有佛教的烙印,敦煌艺术就是明显的例⼦。
⼆ 明朝⾄五四运动时期 这是我国翻译事业进⼊⼀个新的转折性阶段。
1中国翻译的历史
二、表达阶段 表达阶段就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 内容用本民族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表达的 好坏主要决定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 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
(一)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 的形式(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 地方色彩等) Word-for- word, literal translation…
南北朝 梁武帝 真谛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 译事业高度发展的时期。 代表人物:玄奘。 主要方向: 佛经的翻译 提出的主张:“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忠实、通顺)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在 佛经翻译呈现颓势时,出现了以徐光启、 林纾、严复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 文化、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德的《几何 原本》Elements 林纾翻译160多部作品。
3. 不断吸收和丰富各种基础知识。
After lunching in the basement of the Medical School, Philip went back to his rooms. It was Saturday afternoon, and the landlady was cleaning the stairs.
(二)意译 意译要求译文能够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但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sense-for-sense, lib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 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 不必担心太早(必自寻烦恼)
“翻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2)
“翻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翻译学院课程名称:翻译概论课程编号:223106英文名称:A Course on Basic Translation Theory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6 实验学时:10学分:2开设专业:翻译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翻译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学习和掌握翻译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翻译的本质、内在规律及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具备翻译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素养,培养其进行理论探讨与分析相关翻译领域问题的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 了解基本的翻译理论概念;2. 掌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3. 了解翻译及其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4. 能够运用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翻译中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翻译研究。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1单元翻译理论学习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 了解翻译理论在翻译学科的重要意义及其学习的基本要求;2. 重点掌握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展开今后的课程学习。
第2单元对翻译概念及其本质的认识1. 了解国内外不同时期对翻译的经典诠释;2. 重点掌握构成翻译概念的几个关键因素;3. 形成对翻译本质的全面认识第3单元翻译的价值与功能1. 了解翻译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内在价值;2. 重点掌握翻译在社会、文化、生产等方面的主要功能。
第4单元翻译的历史发展1. 了解国外翻译及其翻译研究的历史线索;2. 了解国内翻译及其翻译研究的历史线索;3. 重点掌握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或者翻译贡献。
第5单元翻译的过程研究1. 了解翻译过程涉及到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规律;2. 重点掌握奈达等学者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成果。
翻译通论第二章 翻译的历史
第一节 中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节 中国翻译史
本章将中国的翻译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佛经翻译时期;
西学翻译时期(明代至晚清); 文学翻译时期(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
1、佛经翻译时期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的翻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佛经的翻 译可以说是始于西汉末年。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 绸之路,使得中国与西域各国往来逐渐频繁,佛教于是传入 了中国。佛教的传入便引起了佛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正式 开始是在东汉时期,始于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当时 译者安世高将梵文《明度五十校计经》译成汉语,一般认为 这就是佛经翻译的正式兴起。 至符秦(公元351-394年)时代开始出现了译场,有官有私。 尤其是道安主持译场时,佛经的翻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阶段译家辈出,译经汗牛充栋。晋代以后,译场更加兴 旺。译场也逐渐正规化,组织周密。如东晋时期庐山之般若 台,建业之道场寺,在当时都颇负盛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文科学百废俱兴。翻译 研究的主调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主流是一致的,在这一阶段,中 国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中国翻译》杂志诞生 了,它系统地把西方理论和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读者,例如美 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英国纽马克的“语义翻 译和交流翻译论”等,促进了翻译在中国的发展。而在中国翻 译界,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是百花齐放。北大教授许渊冲先生提 出的翻译诗歌“三美论”,即翻译要达到“音美、意美、形美” 才是好的译文;北大教授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论” 等等,同时还有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把中国的四大名 著翻译成了英文,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国的翻译事业正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进。
4、新中国成立之后
翻译通论知识点总结
翻译通论知识点总结一、认识论1.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规律和方法。
其基本问题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规律以及认识的方法。
2. 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指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
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活动,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并改造的过程。
3. 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包括感觉和思维两个方面。
感觉是认识的最初来源,而思维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4. 认识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规律是指认识在历史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在认识的历史发展中,认识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全面向全面、从片面向深入、从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
5. 认识的方法认识的方法是指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作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科学的认识方法包括实践、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等。
二、规范论1. 规范论的基本问题规范论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则的哲学学科。
其基本问题是道德、法律、习俗等规范的本质、来源、作用和特点。
2. 规范的本质规范是指约束人类行为的准则和规则,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习俗规范等。
其本质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规范性要求。
3. 规范的来源规范的来源包括宗教、伦理、法律、习俗等多种渠道。
宗教规范以神灵的旨意为根据,伦理规范以人类的道德自觉为基础,法律规范以国家政权的权威为依据,习俗规范以传统风俗为依托。
4. 规范的作用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约束人类行为、规范人类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等。
5. 规范的特点规范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相对性、变动性等。
规范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但对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规范也会有所不同。
三、价值论1. 价值论的基本问题价值论是研究人类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哲学学科。
其基本问题是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来源、价值的种类和价值的评判标准。
2. 价值的本质价值是指人们认为有益或有意义的东西,具有价值的事物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和要求。
第一课时 翻译的历史
一、中国翻译史概述 中国翻译史概述
总述: 据文字记载,早在周代就有了翻译活动。 从汉代起, “译”逐渐成为了总称。 从东汉起,“翻”字也开始使用。 在南北朝时期,佛经(sutra)译著中已开始使 用“翻译”二字。
四次翻译的重要时期
1. 东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2. 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 3. 近代的文学翻译(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4. 新中国成立后
翻译事业在“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沉寂之后, 翻译事业在 “ 文化大革命 ” 的十年沉寂之后 , 于改 革开放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革开放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 大大拓宽了翻译的范 提高了翻译的质量, 规模之大、 围 , 提高了翻译的质量 , 规模之大 、 影响之广不亚 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翻译高潮。 可以说, 没有翻译, 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翻译高潮 。 可以说 , 没有翻译 , 就没有新时期各个文化领域的大发展。 就没有新时期各个文化领域的大发展。
第一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东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西汉哀帝刘欣时期的《浮屠经》当为我国最早的佛 经译本。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大举兴佛,开启了佛教发展的 新高峰,佛经翻译也走入高峰期。 玄奘以后,佛教活动逐渐走向平淡,以潜在方式成 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佛经翻译日趋衰落。 北宋译经尚有余响,南宋已将近销声匿迹了。
近代时期( 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近代时期是西方翻译的黄金时期。 英国、法国等均有大量译作涌现。
翻译名家及理论: 翻译名家及理论: 英国 约翰·德莱顿 德莱顿: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必须掌握原作的特征,服从原作的意思, 约翰 德莱顿 翻译的作品要考虑读者的因素。同时还将翻译分为三大类,即:逐字译、意译和 拟作。 亚历山大·弗雷泽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制出原作的思想; 弗雷泽·泰特勒 1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保持一致,3.译作的语言应具备原作的通顺。 法国:夏尔·巴托 法国 德国: 德国 施莱尔马赫:1.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2.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施莱尔马赫 3.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辨证关系;4.翻译有两条途径,一是尽可能忠实 于作者,另一是尽可能忠实于读者。 施雷格尔 洪堡:语言决定思想和文化,语言差距太大则相互之间不可翻译,可译性与不可 洪堡 译性是一种辩证关系。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第2章 中国翻译史简介
▪ 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
❖“信”“顺”之争的影响:
▪ 标志着翻译观念的多样化,而多样化意味着成熟。
抗战时期的文学翻译
❖上海:
▪ 成为战争时期中国翻译文学出版的一个中心
❖翻译对象:
▪ 欧美名家名作是上海文学翻译出版界的重点 ▪ 莎士比亚、契珂夫、罗曼·罗兰、波德莱尔、高尔基等
❖ 成员:
▪ 大多在国外留过学,懂多种外语,受浪漫主义以及唯美主义的影响 较深
❖ 翻译主张:
▪ 不赞成翻译的功利性 ▪ 强调翻译应有主观感情的投入 ▪ 创作远比翻译重要。
❖ “媒婆与处女”之争
▪ 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 ▪ 翻译与创作的关系 ▪ 翻译的目的 ▪ 直译、意译与歪译
左联的文学翻译
❖时间:
▪ 1930-1936
起点。
《新青年》 的文学翻译
❖ 《新青年》倡导:
▪ 译介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也掀起了文学翻译的热潮。
❖时间:
▪ 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停刊
❖成果:
▪ 译介小说47部(篇),戏剧15部,诗歌195首。 ▪ 除欧美现实主义作品以外,《新青年》还把注意力转向
对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和俄国文学作品的译介。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 翻译活动,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翻译 时期。
佛经翻译的草创期
❖时间:
▪ 西汉末年至西晋
❖译者:
▪ 西域来华的僧人,或迁居汉地的西域胡人的后裔
❖ 翻译方式:
▪ 译主口诵,合作者笔受(记录成文),共同完成
❖ 著名翻译家:
▪ 大月氏僧支谶 ▪ 安息(即波斯)人安世高 ▪ 月支人支娄迦谶(娄迦谶)
(翻译通论课件)第三章翻译的标准
深入理解原文
查阅资料
在翻译前,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 解,确保对原文的意图和信息有准确的把 握。
对于一些专业术语或特定表达方式,需要 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专业人士,以确保译 文的准确性。
对比目标语言与源语言的差异
多次校对
了解并掌握目标语言与源语言的差异,有 助于避免因语言习惯不同而导致的误译。
在完成初稿后,需要进行多次校对和修改 ,以纠正可能的错误和疏漏。
01
02
03
信息完整性
确保原文中的所有信息在 译文中都得到完整、准确 的传达,没有遗漏或误解。
准确性
译文应准确反映原文的含 义,避免歧义或误导。
语言规范
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避 免使用不准确或不规范的 词汇和表达方式。
文化敏感性
文化背景
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确 保译文能够被目标读者理 解,避免文化冲突或误解。
推动翻译行业的发展
翻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有助于提高整个翻译行业的水平, 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
02
翻译的忠实性标准
忠实性的定义
忠实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准 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保持原文 的语义、语体、语域等方面的特征。
忠实性并不意味着机械地复制原文,而是在 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 改写,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 景。
语言流畅
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避免 生硬或过于直译的表达方式。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发挥创造性,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03
翻译的准确性标准
准确性的定义
准确性是指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没有遗漏、错译或歧义。 准确性要求译者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用目标语言表达出与原文一致的含义。
(翻译通论课件)鉴赏篇
理解原文意境
保持文化特色
在翻译前,应对原文的意境进行深入 理解,包括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
译文应能够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包括 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使读者能够更 好地了解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再现原文意境
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再现原文的意 境,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 与原文相似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翻译的分类
根据翻译的性质和目的,翻译可 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 翻译、法律翻译等多个领域。
翻译的历史与发展
翻译的起源
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希腊 罗马时期的文献翻译和中世纪阿拉伯 世界的学术翻译等。
翻译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语言学、文化学 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翻译逐渐成为一 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并出现了多种翻 译理论和方法。
(翻译通论课件)鉴赏 篇
目录
• 翻译通论概述 • 翻译鉴赏的基本原则 • 不同文体的翻译鉴赏 • 翻译鉴赏的实践方法 • 翻译通论课件中的经典案例鉴赏 • 翻译鉴赏能力的提高途径
01
翻译通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本转换 成另一种语言中的等效文本的过 程,涉及语言、文化、社会等多 个方面。
扩大知识面和阅读范围
01
广泛阅读
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专业书籍、新闻报道等,以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
提高对不同领域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02
深入了解专业领域
对于特定领域的翻译,如科技、医学、法律等,需要深入了解相关领域
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原文内容。
03
关注时事动态
了解国内外时事动态、社会热点话题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与时事
02
中外翻译简史第二章
D. 早期的理论家(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新大陆的发现影响了 社会文化观念,也影响了翻译功能的改变,形成较为严谨的翻译 理论);
E.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是国家大事、宗教大事,译者是革命 的活动者,不再是屈从于作者或原文的奴仆);
F. 17世纪的翻译(作家为了寻求新的创作模式而翻译、模仿
希腊的作品,译者与作者地位平等);
(4)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将古希腊、古罗马和近代意、法的学 术文学名著译成早期近代英语。
A.托马斯.诺斯爵士(Sir Thomas North)的《名人传》
A. 1579年转译阿米欧法语版《名人传》;
B. 诺斯的翻译不同于法语风格,均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创作;她
译笔优雅地道,人们常把他的译作当做原作。
学增长,翻译更加自由; C. 法国大哥命到二战时期: 1789年至1940年,教育普及、工6业
革命导致的贸易增长等因素促进翻译的繁荣,翻译成为一种职业, 翻译的标准不断推进);
D. 殖民解体到冷战阶段:1945年至1970年,技术,商业和科技 翻译成为主流,译者的地位和可见性显著提高;
三.文学翻译阶段
1. 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民族语言的形成到文艺复兴)
(1)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是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 “副产品”,同民族语言的形成与民族文学自身发展密切相关;
(2)翻译理论主要是围绕“直译”与“意译”的讨论;
(3)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翻译还是创作之余的“副 产品”,翻译质量不高,影响不大。
11
e. 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
f. 翻译分为三类:词译(逐词翻译 metaphrase),释译 (paraphrase),拟译(imitation);主张释译即过于随便与过分 呆板之间。
第二章 翻译是什么
3.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 Prod植uct于C 传统文化土壤当中
大量探讨翻译得失与困难的文字
1.
道安的“五失本”
“三不易”
2. 张思洁: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
四个阶段;具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根植于中国悠久 文化,以中国古典文论、古代哲学及古典美学为理论基础 和基本方法;相互独立,彼此联系
翻译的创造性
• 把翻译视作机械的语言转换行为的传统观点客观上遮蔽 了翻译的创造性,由此而进一步导致了翻译在实践中出 现的许多困难得不到妥当的解决。
• 从翻译全过程看,无论是理解还是阐释,都是一个参与 原文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消极的感应或复制 过程。
翻译的历史性
• 首先,翻译活动不能不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
2.3语言学视角下对翻译的认识
中国翻译界比较熟悉的下面几种翻译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 一中业已表达出来了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 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巴尔胡达罗夫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初近而又最自然的对 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
译者的 主观因素
影响翻译的 政治因素
语
际
语言转换中的
翻
文化移植
译
影响翻译的 社会因素
2.4 研究视觉的多元整合
• 语言学派 文艺学派
• 语言学派把翻译完全归结为语言活动,翻译追求的是等 值,等效;而文艺学派认为翻译是艺术活动,追求的是 再创造。
• 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译学界强调翻译活动的文化性。 如勒弗维尔指出:“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 而是在两种文学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定 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解, 是影响他们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
翻译理论 第二章
三、我国历史上翻译事业的发展
南北朝时梁武帝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 来到中国,译经49部,其《摄大乘论》 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隋代释彦琮《辩正论》中的“八备”、“十条”之说 从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对译者提出全面而 严格的要求,是道安“三不易”之说的展开。 • 返回
四、我国历史上翻译事业的兴盛
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 真谛,玄奘)之一 唐 玄 奘 翻译大量佛经;第一个将汉语译成外语 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 提出“五不翻”原则,是音译的开始 • 返回
一、我国历史上翻译事业的开始
约2000年历史 汉哀帝刘欣时代(公元前6----前1) 就有口传的简短佛经经句 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翻译正式出现,译者是波斯的安世高 三支:支娄迦谶,支亮,支谦 竺法护
返回
• •
二、我国历史上翻译事业的进步
主持并设置译场 释 道 安 请来鸠摩罗什 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 批评了翻译的文体, 检讨了翻译的方法
• 返回 • • 贞观元年(627)春,玄奘欲首途西行,虽
五、历史上明确的翻译标准的出现
信、达、雅 严 复 直承道安而出 (与道安“文”与“质”的关系)
严复翻译标准的影响 (统领中国翻译界长达一百多年) • 返回
六、我国历史上翻译标准的发展
陈西滢 1929年发表的《论翻译》是 挑战“信、达、雅”最有力度的文章 三似论 林汉达 林语堂 马建忠 • 正确论 忠实、通顺、美 鲁迅 朱生豪 傅雷 钱钟书 返回
• •
返回
七、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译坛 七、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译坛
一 九 八 四 年 1986年 1987年 • 谭载喜 张今 马祖毅 金隄 奈达 《奈达论翻译》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中国翻译简史》 《论翻译》
第一章 翻译的历史
The Tower of Babel
• Now the earth had one language and the same words. And as they migrated from the east, they came upon a plain in the land of Shinar and settled there. And they said to one another, “Come, let us make bricks, and burn them thoroughly.” And they had brick for stone, and bitumen for mortar. Then they said, “Come, let us build ourselves a city, and a tower with its top in the heavens, and let us make a name for ourselves; otherwise we shall be scattered abroad upon the face of the whole earth.”
•
在二十世纪,有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 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来研究"、翻译理论由 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的观点;有雅克布逊的"语内翻译"、"语际 翻译"、"符际翻译"的三类别;有列维的"翻 译应为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种作决 定的过程"和加切奇拉泽的"翻译永远是原作 艺术现实的反映"、"文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 作"的文学翻译理论;有弗斯、卡特弗德的 翻译在于"语言环境对等"的语言学翻译理 论;有奈达的"等同的读者反应"和"翻译即 交际"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节 中国翻译史
本章将中国的翻译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佛经翻译时期;
西学翻译时期(明代至晚清); 文学翻译时期(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
1、佛经翻译时期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的翻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佛经的翻 译可以说是始于西汉末年。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 绸之路,使得中国与西域各国往来逐渐频繁,佛教于是传入 了中国。佛教的传入便引起了佛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正式 开始是在东汉时期,始于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当时 译者安世高将梵文《明度五十校计经》译成汉语,一般认为 这就是佛经翻译的正式兴起。 至符秦(公元351-394年)时代开始出现了译场,有官有私。 尤其是道安主持译场时,佛经的翻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阶段译家辈出,译经汗牛充栋。晋代以后,译场更加兴 旺。译场也逐渐正规化,组织周密。如东晋时期庐山之般若 台,建业之道场寺,在当时都颇负盛名。
这次佛经翻译高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诸方 面带来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简言之,经佛经翻译,佛教教义 传遍华夏。佛教的哲学思想、故事传说及文学风格也渗透进入 我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等中,如在老庄哲学的玄 谈、玄言诗以及唐代王维、白居易等人的诗、魏晋唐代后的变 文、小说、戏剧中都可看到佛经的思想和文学风韵。佛经翻译 还给语言文学等带来深远的影响。佛教的经论给人们的思想及 语言词汇注入新的内容,“四大皆空”、“万行无常”、“诸 法无我”、“涅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轮回”等均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语词汇中的“世界”、“刹那”、 “五体投地”均来自佛经,使用至今。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 影响,在今天仍可看到。另外,佛经的翻译,也使得翻译成为 一种职业,为后来专门化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光启(1562-1663),字子先,号玄扈,曾任东阁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他与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 原本》前六卷(即平面几何部分)及《测学法义》,编译 了《大测》二卷及《割圆八线表》即三角函数表,与意大 利人熊三拔(Sabbathinas De Arsis)合译了《泰西水法》六 卷。1607年刊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标志着这一翻译阶 段的正式开始。
3、文学翻译时期(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翻译的分水岭。“五四”之前的一个 时期,中国的翻译主要对象是一些学术名作或者文学作品。 而“五四”以后,中国的翻译界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著作和 无产阶级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翻译界出现了更多的杰出的 译者,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矛盾、朱自清、郭沫若、郁达夫、 闻一多、鲁迅、瞿秋白、林语堂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 迅,他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引导了国民的思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23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鲁迅”这一笔名。 鲁迅的翻译活动横跨启蒙与现代两个翻译繁荣时期,共翻 译了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余种作品。
鸠摩罗什(Kumarajiva)(344-413),天竺(今印度)人, 与弟子僧肇等翻译了大乘经典《金刚经》、《法华经》等共 74部,384卷,译文传神。
真谛(Paramartha)(499-569),印度人,译经以大乘瑜伽 宗为主。他所译经论及讲述疏记,据《历代三宝记》所载共 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内有重出和他家混入的)。《开 元录》刊定其译籍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其中主要有 《十七地论》、《金光明经》、《无上依经》、《仁王般若 经》、《广义法门经》、《唯识论》、《摄大乘论》、《摄 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等。真谛的翻译,由于译 处不定,所以译文不很统一。他的翻译,大都采用了直译的 方法,保存了原本的面目,因此文字多少有些艰涩,或杂入 他自己的解释,但从其师承来说,经文是正确的。
2、西学翻译时期(明代至晚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科技翻译阶段(明末至鸦片战争)
(2)、西学翻译阶段
(1)、科技翻译阶段(明末至鸦片战争)
这个时期的翻译也是以宗教(天主教)的翻译开始的,但很快 转以介绍西方自然科学为主。 最早的翻译者多为来华传教士,有数十人之多,译著成 书多达300余种,自然科学类占三分之一。这些翻译者中最为 著名者有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德国人汤若望(J 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意大利人罗雅各(Jacobus Rho) 及比利时人南怀仁(Ferdnand Verbiest)。 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翻译家是著名学者徐光启,其译作 与著述为中国引进西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严复(1854-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 人。1877年赴英留学2年,之后到法国游历。这不仅加强了他的 翻译能力,并且对他的一生的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英法两国在当时是西方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严复的思想 中于是就有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种子。他的译著主要收集在 《严复名著丛刊》、《侯官严氏丛刊》中,多为西方政治经济 学说,如赫胥黎(T.H.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原富》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孟德斯鸠(C.L.S.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 斯宾塞尔(H.Spencer)的《群学肆言》(The Study of Sociology) 等。他还翻译过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 欧克斯的《社会通诠》、耶芳斯的《名学浅说》等。严复将资 本主义的经典著作系统地引入到中国,于是成为了系统介绍西 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 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 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 长。他精熟于英、法、拉丁、德、意、西等国文字与艺术, 代表作有《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同时, 对翻译理论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在翻译学上的成就 只是其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雕栏”,但对译学界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钱钟书先生提出了“化境论”的观 点。他的这个观点是他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的。他 说:“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 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 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陈福康,2000,418)。他的这一理论在当时 乃至现在都受到了翻译界的普遍关注。
玄奘(600-664),本姓陈,名袆,河南人,十三岁出家, 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在中国家喻户晓,与鸠摩罗什 和真谛一起被誉为历史上的三大佛经翻译家(也有人将不 空大师和他们放在一起,成为四大“四大译师”),而玄 奘理所当然地推为大家之首。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 年),玄奘西去印度取经,到达印度之后多次参加有关佛 学的辩论,所向披靡。他留印十七年研讨佛学,成就斐然。 此后载誉归国。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林则徐,福建人,13岁郡试冠军起一直到54岁,仕途一帆风 顺。虽然他自己不懂外文,却精通满文,他曾将韩愈的《师 说》译成了满文,并因此名扬京城。在翻译史上,他的贡献 主要在于他曾组织人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历史、地理科技等方 面的书籍,使得关于外国的知识得以传播到中国来。他从事 翻译的意义在于想要把中国变成强大的国家,在当时,他的 主张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 年自号践卓翁。严复同乡。林纾本人不懂外语但是翻译了很多优秀 的作品。他的翻译是根据他人口授而来的,因此全部以意译译出。 尽管如此,他的翻译仍属上乘,颇得赞誉,他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其 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学的深厚功底是分不开的。他的译文深得读者的 喜爱,被后人广泛传阅。此外,他在进行外译中的翻译时,始终坚 持“原作如是,不能不存其真”(《鬼山狼侠传》),即忠于原著 的精神和情感的投入:“且泣且译,且译且泣”。严复曾赞其所译 《巴黎茶花女遗事》:“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氏翻译以速度见长,“耳受手追,声已笔止,日区四小时,得文 字六千言”,译作三十载,译出欧、美、日等国文学小说179种,字 数1200万,可称为近代翻译史之最。其中影响较大者有:《茶花 女》、《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Gusoe)、《海 外轩渠录》(Gullver's Traverls)、《英国诗人吟边燕语》(Tales from Shakespeare)、《块肉余生记》(Dalid Copperfield)、《贼史》 (Oliver Twist)、《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Babin)、《魔侠传》 (Don Quijote)、《亨利第五纪》(Henry V)等
(2)西学翻译阶段
与一百多年前的佛经翻译相比,这次翻译高潮有着明显不同 的特点:1、来势迅猛,发展强劲,影响深远;2、宗教翻译 退出历史舞台;3、科技翻译的内容逐渐倾向于政治思想及 文学、哲学等方面;4、曾有外籍人士参与译事;另外,这 次翻译活动中涌现了不少的翻译家,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是林则徐,林纾,严复等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文科学百废俱兴。翻译 研究的主调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主流是一致的,在这一阶段,中 国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中国翻译》杂志诞生 了,它系统地把西方理论和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读者,例如美 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英国纽马克的“语义翻 译和交流翻译论”等,促进了翻译在中国的发展。而在中国翻 译界,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是百花齐放。北大教授许渊冲先生提 出的翻译诗歌“三美论”,即翻译要达到“音美、意美、形美” 才是好的译文;北大教授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论” 等等,同时还有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把中国的四大名 著翻译成了英文,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国的翻译事业正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