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多元化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 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多元化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

发展多元化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食用菌是典型的循环农业,一方面利用农林业产生的废弃物生产食用菌,为人类提供可食用的优质蛋白与健康食品,一方面其培养基废料又可用作有机肥料、饲料及生物质能源等,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成为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的典型行业。发展食用菌产业,在推进形成“废弃物—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链条,实现农业产业大融合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及《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按照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近年来,中国食用菌协会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全国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加快开发农林废弃物等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积极鼓励和支持食用菌农业生产者采用节能、节水、节药的先进种植方式,建立健全食用菌菌糠等废弃料的回收及再利用机制,大力提升菌糠利用科技水平,并通过建立“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打造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引导各地方借鉴示范区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初步形成了各类示范区互为借鉴、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在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中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克服传统粗放经营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污染和损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我国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食用菌资源最丰富、品种最多、生产量、贸易量、消费量最大和从业人员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下,各级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可行性,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积极把食用菌列为主导产品,政策上大力倾斜,人力财力物力上积极扶持,使食用菌生产品种和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出现了特色品种家庭作坊式栽培、优势品种区域化种植、大宗品种工厂化规模生产的多元化现代农业栽培模式。

根据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要求,近年来,各省市县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菇农、科研院所等食用菌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提高,各地因地制宜,依靠科技,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循环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东宁县是我国的黑木耳生产大县,年产黑木耳15亿袋,干品总量6.2万吨,年产菌糠40万吨,其中直接还田5万吨、加工成有机肥2万吨,加工成活性炭产品3.0万吨,其他作为燃料供热;灵宝县利用果树修剪枝条发展食用菌,08年开始实施发展1000万袋香菇暨万吨生物菌肥项目,形成“果-菌-肥-果”一套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后,每年可消化废弃果树剪枝4000万斤,节约木材35万立方,菌袋废弃物全部生产生物菌肥,施用于果园,实现废物零排放。每亩可为果农节约投资300-500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二、我国食用菌循环利用模式特点

根据各地的农业生产和自然地理条件,我国在食用菌生产中出现了多种循环模式,包括:果、桑树剪枝—香菇—市场销售——菌糠废料—平菇、杏鲍菇、金针菇;果、桑树剪枝、农作物下脚料—香菇、平菇等—市场销售—菌糠废料—饲料——畜禽、水产;林业下脚料—香菇、木耳、灵芝—市场销售—菌糠废料—有机肥;农作物下脚料(棉籽壳、玉米芯)—平菇、白灵菇、杏鲍菇、金针菇—市场销售—菌糠废料—有机肥;果、桑树剪枝、农作物下脚料—香菇、平菇等—市场销售—菌糠废料—沼气—肥料—果园、农田、林地;果、桑树剪枝、农作物下脚料—香菇、平菇等—市场销售—废菌棒—无土栽培基质—花卉、苗圃;果、桑树剪枝、农作物下脚料—香菇、平菇等—市场销售—菌糠废料—燃料—供热取暖。

分析各地经验,重点是抓住了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最大限度抓好农林废弃物再利用;二是最大限度地开发食用菌生产废弃物再利用。

1、最大限度地抓好农林废弃物再利用

据调查,我国食用菌产业年平均消耗已占全国秸秆总量的8%。各主产基地的秸秆组成结构随着本地农业产业结构有较大变化,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主要利用稻草类秸秆为主,以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主要利用林木类资源为主。各地根据自身农业结构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把农、林、牧废弃物利用到食用菌的生产中,不但解决了当地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大大降低了

食用菌的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使食用菌生产成为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据统计,河南省稻草、小麦类秸秆消耗量最大,约为318万吨,占全部菌料用量的66%,麦麸、棉籽壳类秸秆消耗59万吨,占菌料的15%,林业的木屑消耗53万吨,占菌料的13.5%,各种粪便占3%;浙江淳安县利用生猪养殖中的发酵垫料废渣栽培鸡腿菇和大球盖菇3万袋,产值10万余元;江苏金坛市食用菌生产全年利用稻草秸秆达8万吨,使10多万亩稻草转化成1.46万吨鲜蘑菇产品,蘑菇栽培产值达1.01亿元,菇农获利5000万元。

2、最大限度地开发食用菌生产废弃物再利用

随着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加,废弃物不断产生,主要是每年约产生2000万吨菌糠废料。

经分析显示,菌糠的主要成分是食用菌的菌丝残体和经食用菌分解后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菌糠废料中含有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粗蛋白、磷、钾、镁、钙、硫、硼、锌、铜、铁、锰等营养元素,是一种养分齐全、利用价值较高的资源。为此,各地科研和生产部门采取了多种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1)用作二次栽培配料

通过一定手段的配料处理,经过科学测算按照一定比例添入新的栽培袋中,使其成为可持续利用的食用菌生产原材料,不但节约成本,还可以达到菌糠的循环使用。

(2)用作饲料

用稻草、麦秆、玉米芯等纤维材料为培养基生产食用菌获得的菌糠,原料中50%粗纤维和20%木质素被降解,而粗蛋白质含量由原来的2%提高到6%~7%,脂肪含量比种菌前增加1~5倍,且易于粉碎、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此外,菌糠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及铁、钙、锌、镁等微量元素。菌糠中还含有一些食用菌生长代谢产物,目前菌糠饲料已在我国许多地方推广使用。虽然饲喂效果有差异,但经过适当处理、科学配方,可全部或部分代替统糠、麦麸或精料制成配合饲料、饵料或其添加剂,用于畜禽和鱼类等动物的饲养。

(3)用作有机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