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有理数乘法1导学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法(1)导学案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目标:1、经历有理数乘法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了解有

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

力。

2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

算。

教学重、难点:正确确定积的符号。

课前预习

1、两数相乘,同号得—,异号得_________ ,并把绝对值相乘,零乘以任何数都得—。

2、给出下列运算:①(-5 )X 3;购(-1 )X(-6 ); 3( -2 )X 4;@( +5)X

(+2);⑤(-100) X 0;⑥0X 5。其中积为正的有____________ ,积为负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积为零的有__________ 。

课内探究

创设教学情景

1、请看下面问题

(1)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走向的跑

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3 X 2= _____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__________ 米处。

那如果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请同学们用数轴来表示这个事实。

(教学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该题与小学乘法紧密相连,简单而又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虫向西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2分钟,那么结果有何变化?

(—3)X 2=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______________ 方______ 米处。

思考:

比较上面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结论为: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____________ ,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 ____________ 。。(为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得出作铺垫)

对值相乘。)

5、议一议

(1)看看上题第(3)、(4)题的结论有什么共同之处?具有什么特征

2、 试■试

根据比较算式得到的结论,试计算下列两式。

(1) 3 X(-2) = __________ (2) (-3)X(—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学生灵活应用自己得出的结论。此两题重在尝试和探索,体会知识的产 生过程,教师可适时点拨。)

此外,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时,所得的积 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3)X 0= ____ ,0X 2= _____ 。

3、 概括

根据以上四个算式,请同学们总结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例如:(一5)X(— 3)

同号两数相乘

展开

(—5)X(— 3) =+(

5X 3=15

所以(一5)X(— 3) =15。

(—6)X 4 (—6)X 4=—()

6X 4=24

所以(一6)X 4=— 24

(1) (—5) X(— 6);

(2) (—-

2

(3) (--)

X(— 8);

(4) (—3)

8

3

(5) (--)

X 1; (6) (—7)

(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例题的解答。

得正

把绝对值相乘

异号两数相乘

得负

把绝对值相乘

有理数乘法运算分两步:确定积的符号;把绝

4、例题:计算下列各题:

5

X(- 3 );

X

( —

3)

的两个数结果为1?(通过有理数乘法计算结果的思考,为倒数

概念作伏笔。)

(2)做完第(5)、(6)题,能发现什么规律?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多少?

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多少?

巩固练习:

1. 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 1

(3)5X ( —3) ; (2)( —3) X 3; (3)( —2) X ( —7); (4)——

2 3

2. 计算:

(I)3X ( —4)=_; (2) ( —

5) X 2=_ ; (3) ( —6) X 2= _

(4)___________ 6X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6) X 0=_ ; (6) 0X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4) X = ; (8) ( — X ( —8)= _______ ;

2 3 1

(9) 2 3 = ;(10) 2 1 =;

3 4 2

(II)( —5) X 2= ____ ; (12) 2X ( —5)= _______

二、课堂小结:

课后延伸

1、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一定为正数

B、一定为负数

C、为零

D、无法判断

2、如果两个数的积为零,那么这两个数( )

A、都等于零

B、一个为零,另一个不等于零

C至少有一个等于零D、互为相反数

3、直接写出结果:

5 X() = _______ ; ()X 8= __________ ;

2

4 X() = ________ ; (-9 )X - = ________ ;

3

4、____________________ 1 X( -5) = ___________ ; -1 X( -5) = _______ ;0X( -5) =

丄X( - 8) = : - 5X(-—)=

4 9 6 10

3

5、计算:(1) (-12 )X( -3 ); (2) 32X(-_)

8

教(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