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与旅游法概述
2—1 旅游法概述
![2—1 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3e28e6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4.png)
第五章旅游法概述一、旅游法的特征及调整对象1、旅游法的产生原因——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法总是基于一定的原因或手段起源、演变和发展的”五月花号公约——“....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一个公民政治体。
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
...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1)旅游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发展带来的矛盾和纠纷)——景区开发与土地所有者、环境保护的矛盾——游客与驻地民众的矛盾(2013年,凤凰古城门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矛盾(旅行社、游客、景区)2)旅游的负面影响——经济影响(物价上涨,延边、大连)——冲击文化(拜金、黄赌毒,地区文化的仆从,妥协)——破坏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物种的消失)2、旅游法特征1)是一系列法律的统称2)调整旅游关系3)广义和狭义之分3、旅游法调整对象1)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产业发展政策与企业的矛盾)2)企业与旅游者的关系(利益关系)3)企业之间的关系(合作与竞争)4)旅游者与主管部门的关系(消费与保护)5)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上下级、横向)6)其他(对外交流)二、旅游法律关系由旅游法确认和调整的,在旅游活动中各当事人之间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适用范围:《旅游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旅游与旅游经营活动,包括在境内组织的出境旅游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1、特征1)受旅游法律规范调整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反映——内容广泛2)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民事关系3)产生、发展和变更是依据旅游法律、法规进行的——适时修订2、构成要素1)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主管部门:旅游局、旅游委旅游企业:旅行社、饭店、景区等等旅游者:游客旅游组织:协会、社团2)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资源、商品、设施行为——旅游主体行为(经营、消费、管理)智力成果——创意、专利3)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三、旅游法概述2013年4月25日通过,2013年10月1日实施,共10章112条1、意义五个有利于(P43)1)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第二十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安排资金,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宣传。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f2956d1ba0d4a7302763ae9.png)
二、旅游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旅游法概念
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旅游活动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促进旅游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2、旅游法的调整对象
3、作用
世界旅游立法概况
1.《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 规则的公约》 2.《国际航空运输协定》 3.《关于铁路旅客及行李运 (一)国际旅游公约、条约和协定 输的国际公约》 4.《关于旅行契约的国际公 约》 5.《国际旅馆业新规程》 (二)发达国家的国内旅游立法 6.关于制止在航空器内犯罪 等国际公约
出现(原始社会的末期) --- 初步发展(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 ---- 进一步发展(近代) --- 大 发展(现代) 现代意义的旅游业的诞生则是 19 世纪 40 年代旅 行社的出现(托马斯•库克)
2、旅游法的产生
旅游业发展导致旅游法的产生,而旅游立法则 是旅游业向前发展的迫切要求。
移的法律事实 (自然、社会现象)
[2]、法律行为
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意识的活动 它能引起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行为是最普遍、最广泛 的法律事实,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种。
四、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
概念:指国家机关监督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行使 权利 切实旅行义务并对侵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追究 法律责任的活动。
1第一章旅游法概述第一节第一节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一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法的产生一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法的产生11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出现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原始社会的末期初步发展奴隶初步发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近代进一步发展近代大大发展现代发展现代现代意义的旅游业的诞生则是现代意义的旅游业的诞生则是1919世纪世纪4040年代旅年代旅行社的出现行社的出现托马斯托马斯库克库克22旅游法的产生旅游法的产生旅游业发展导致旅游法的产生而旅游立法则旅游业发展导致旅游法的产生而旅游
旅游法的概念
![旅游法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2f0815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a.png)
旅游法的概念
旅游法是指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原则的总称。
它是旨在规范和保护旅
游活动中各方利益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书。
旅游法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可持
续发展,同时保护旅游者的权益和提高旅游体验质量。
旅游法包括建立和管理旅游目的地、规范旅游行为、维护旅游者权益、促进旅游业发
展等各方面的法律规定。
它涉及的法律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经营、企业管理、环境保护、民事责任和消费者保护。
旅游法的要义之一是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安全、舒适和便利。
为此,该法设立了一系列
管理制度,包括旅游设施的安全规定、旅游企业的经营许可制度、旅游交通的安全监管
等。
除了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旅游法还强调了保护旅游者权益的重要性。
这包括旅游
价格透明化、旅游产品质量监督、消费者保护等方面。
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法在旅行过程
中享受到公平、合理的价格和高品质的服务。
旅游法也明确了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且承担起相关的环境保护责任。
旅游法旨在创造一个旅游活动中各方公平、公正、和谐的环境。
它不仅为旅游者提供
了法律保障,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最终,旅游法的实施将有助于促
进旅游业的繁荣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1章法律基础知识及旅游法概述
![第1章法律基础知识及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7f005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f.png)
(1)法本身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国家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法的性 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直接标志;
(3)法的作用和任务也是由国家的职能和 任务规定的;
(4)法的创立、存在的形式以及实施方面 9 的特点也直接受到国家形式的影响。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2)国家必须有法 (1)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需要以法律的
艺品
• (5)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游、行、食、住、购、娱
分属不同行政管理部门
• (6)外国旅游经营者、旅游者进入我国旅游市场所产生 的关系。
25
2.1 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
2.1.3 我国现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
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规; 2)旅游行业和企业管理法规; 3)旅游交通运输法规; 4)旅游者权益保护法规; 5)旅游市场管理法规。
1)国际旅游法 国际旅游法是调整国际旅游领域所发生的 各种社会关系的国际条约(或条约性文件)、 国际惯例和各国旅游涉外法律的总称,是 国际法的一部分。国际旅游法通常的表现 形式是条约、协定、公约等。它只对缔约 国和参加国有拘束力,不能侵犯未参加国
34 的利益。
2.2 旅游立法
主要的国际旅游公约和协定: ◇ 《国际旅馆业新规程》 ◇ 《关于旅行契约的国际公约》 ◇ 《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 《国际航空运输协定》 ◇ 《关于铁路旅客及行李运输的国际公约》 ◇ 《关于制止在航空器内实施犯罪的有关国
22 ◇ 广义的旅游法是一个法律规范体系。
2.1 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
我国广义的旅游法应当包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旅游法律; ○ 国务院制定的旅游行政法规; ○ 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 地方旅游法规; ○ 我国政府缔结、承认的国际旅游公约和 规章等。
旅游法知识点总结
![旅游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0fba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c.png)
旅游法知识点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旅游法是为了规范旅游行为、保护旅游者权益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以下是旅游法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旅游活动的立法基础1.《旅游法》的颁布背景和意义:旅游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法的制定有助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2. 旅游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
第二章旅行社和导游的管理1. 旅行社的资格条件和登记手续:根据《旅游法》规定,旅行社必须具备一定资金、场所和资格条件,完成登记手续。
2. 旅行社责任:旅行社需提供真实的旅游信息、组织旅游活动、保障旅游者安全和权益。
3. 导游的资格条件和行为规范:导游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有导游资格证书、在旅游活动中要服从旅行社的安排和遵守导游行为规范。
第三章旅游者的权益和义务1. 旅游者的权益:旅游者有信息权、安全权、文明旅游权、隐私权等,旅游法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2. 旅游者的义务: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合同,不损害他人利益,维护旅游景区环境清洁。
第四章旅游合同和旅游投诉1. 旅游合同的内容和解释:旅游合同应包括旅游产品、服务内容、价格、安全保障、投诉解决等条款。
2. 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旅游者有权了解旅游产品和服务内容,有义务按旅游合同履行支付费用、遵守旅游合同约定。
3. 旅游投诉的处理: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投诉渠道对旅行社、导游等提出投诉,并要求合理解决。
第五章旅游安全保障1. 旅游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旅行社、导游等旅游服务提供者有义务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2. 旅游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旅游服务提供者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安全保障措施。
第六章旅游行政管理1.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旅游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等工作。
2. 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旅行社、导游等旅游服务提供者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1章_旅游法概述
![第1章_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e771c0ffc4ffe473368ab28.png)
系。
思考与练习
1、旅游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是什么?
2、旅游法的作用是什么?
3、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1)必须进行一定的旅游 活动,从而履行自己应尽 的旅游责任; (2)当其不履行或不适当 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时, 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典型案例分析
• 2014年7月,某市旅游局接到游客余某等16人的投诉,称他 们与某旅行社签订了一份旅游合同,参加该社组织的“云 南昆明——大理——丽江八日游”。但在旅游过程中,该 社安排的服务项目,有的标准与原合同约定的标准不符, 如原定的三星级宾馆改成二星级宾馆,在昆明到大理的游 览时原定的豪华空调中巴变成了普通中巴,餐饮标准也低 于原来档次。经旅游局核查,不仅游客们反应的情况属实, 而且还发现该“旅行社”并未获得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的批 准,也未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而是由某公 司的几名业务员临时拼凑而成,属于无营业执照非法经营 旅行社业务。据此,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该“旅行 社”停止非法经营,没收了该“旅行社”的全部非法所得, 并处5万元罚款。 • 试分析: (1)本案中的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各是什么? (2)指出本案中的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加以分析。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旅游权利 和承担旅游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如果没有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旅游权利和 义务就无法体现,同时也无法衡 量其旅游权利和义务是否能实现。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最普遍的客体
物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 包括天然形成的和人工创造的
3
4 5
6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
主体
旅游法 律关系客体 Nhomakorabea内容
旅游法介绍
![旅游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728cd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4.png)
旅游法介绍
旅游法是一部规范和管理旅游行业的法律。
它规定了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旅游法常见的内容和要点:
1. 旅游合同:旅游法规定了旅游合同的内容和签订方式。
旅游者和旅游服务提供者在旅游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旅游项目、价格、服务标准、责任限制等重要条款。
2. 旅游安全:旅游法强调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旅游服务提供者有责任提供安全可靠的旅游服务,包括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告知旅游者有关安全事项、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
3. 旅游质量:旅游法规定旅游服务提供者应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高质量旅游服务。
如果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不满意,可以要求退款或索赔,并有权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
4. 价格透明:旅游法要求旅游服务提供者在旅游合同中明示服务价格和费用,并不得擅自增加或变相收费。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项目时,
应明确了解所需支付的全部费用。
5. 旅游广告:旅游法对旅游广告做出了规定,禁止虚假宣传、误导信息等不良行为,保护旅游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6. 投诉与赔偿:旅游法设立了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旅游者可以向该机构投诉旅游服务提供者的违法行为。
同时,旅游法明确了旅游服务提供者因违约或过失造成旅游者损失的赔偿责任。
总之,旅游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旅游者的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服务时,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基础知识及旅游法概述-精43页PPT
![法律基础知识及旅游法概述-精4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2d08cef18583d0496459ff.png)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第一章第一节旅游法概述
![第一章第一节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f7ba108cc17552707220894.png)
甚至是目瞪口呆的发展。 2012 年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显示 ,
2012年旅游业总收入约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国内旅 游达到 30 亿人次,同比增长 13.6% ,国内旅游收入约 2.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9.1% 。出境旅游超过 80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7% 。 入境旅游1.32亿人次,下降2.23%,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 期目标为旅游总收入2.85万亿元,增长11%。旅游外汇收入485 亿美元。
二、特殊旅游者享受便利和优惠的权利
• 《旅游法》第十一条规定: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 和优惠。
• 例如:有老年证、残疾人证的人员可以享受到门票的折扣
,未成年人身高影响到票价优惠等
• 这些优惠旅行社在与游客签订合同时要提前告知
三、旅游救助、保护和求偿权
旅游法的三大重点内容
• 一、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权益; • 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 三、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旅游法》立法宗旨与适用范围
• 《旅游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 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 《旅游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
5、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者
【案例】“900元昆明、大理、丽江双飞六日游,只有3个购物
点,绝不强迫消费。”面对诱人的广告,浙江的张某立即就 报了名,为了保险起见,他还与旅行社签订了合同。然而, 当飞机落地昆明,一切都变了样。旅行团坐着大巴车赶到丽 江,风景还没看到,又被拉回了昆明,购物行程也由此拉开 序幕。螺旋藻、银器、翡翠玉器、茶叶店、精油店……合同 上白纸黑字的 “3 个购物点 ” 却变成了 10 多个。导游还约谈
旅游法基本知识
![旅游法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2ba6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4.png)
旅游法基本知识旅游法是指为了保护旅游者权益,规范旅游行业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旅游法的实施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旅游法的基本知识进行探讨。
一、旅游合同的订立旅游合同的订立是旅游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旅游合同是指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为了明确权益、约定事宜而达成的协议。
订立旅游合同前,旅游者应当详细查看旅游服务项目、费用以及退改签等相关条款,并与旅游企业协商确定合同内容。
旅游合同应包含旅游行程、费用、保险、退改签等细则,并应保证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二、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措施,旨在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旅游者有权获得真实、准确、完整的旅游信息,包括旅游产品质量、价格、交通、住宿等相关信息。
旅游者享有退改签权利,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取消或变更旅游行程,并有权获得相应的退款或赔偿。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特别保护,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企业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旅游企业的责任义务旅游企业作为提供旅游服务的主体,有责任履行其义务并确保旅游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旅游企业应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旅游产品信息,并保证所提供的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旅游企业还应当为旅游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如果旅游企业存在服务质量问题或者违反合同约定,旅游者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旅行社经营执照的规定根据旅游法的规定,从事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取得旅行社经营执照方可开展业务活动。
旅行社经营执照是旅行社合法经营的凭证,旅游者在选择合适的旅行社时,应当注意核实其是否持有有效的经营执照。
未取得旅行社经营执照的机构或个人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否则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非法旅行社及其风险预防旅游法明确规定了非法旅行社及其风险预防措施。
非法旅行社是指未取得旅行社经营执照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机构或个人。
1.1了解旅游法的基础知识 课件《旅游政策与法规》(江苏大学出版社)
![1.1了解旅游法的基础知识 课件《旅游政策与法规》(江苏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cf67f32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6.png)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3.非物质财富:
旅游法律关系中的非物质财富包括智力成果和其他非物质财富。 所谓智力成果,是指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非物质财富,如旅游企业的商标、品牌、发明专利、管 理方案等。
4.人格:
旅游法律关系的人格是指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且可以显现的利益,它一 般表现为生命、身体、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荣誉、肖像、尊严、 人身自由、隐私等。
况和实际需要而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法规。“法规”的法律效力次于“法律”,一般以“条
例”“规定”或“办法”等称谓,如由国务院发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
3 “规章”同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国务院直属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另一种是由地方政府制 定的地方性规章。“规章”的法律效力次于“法规”,一般以“规定”或“办法”等称谓(不 能以“条例”称谓),如由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导游管理办法》。
只有经过旅游法律规范调整之后的社会 关系,才具有法律的性质,才能构成法 律关系。
6
(一)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
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任何一个旅游
法律关系至少涉及两个主体。
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旅游法律关系的管理、监督主体:①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国家和地方旅游行政
4
二、旅游法的调整对象
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①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 ② 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③ 旅游经营者内部的关系。 ④ 具有涉外因素的关系。
5
三、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旅游法律关系是指由旅游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各方当事人享 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关系。
第1章-法律基础知识-《旅游法规教程》PPT课件
![第1章-法律基础知识-《旅游法规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74ef5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e.png)
旅影游响服社务会的舆 论人,员。
要求人们遵守法律。
2)5.法1 与导道游德人的员区管别理概述
5.1.1 导游人员的概念及分类
( 1导)游存人在员的的时定间义不:同 ( 2依) 照调 整《的导范游围人不员同管 理 条 例 》 的 规 定
(3)实施方法不同
取(得4导)游表证现,形 式接不受同旅 行 社 委 派 , 为 旅 游 者 提(供5向)导存、在讲的体解系及不相同关 旅游服务的人员。
意 志导的游体人现员,的它定是义国 家:特 定 机 关 按 特 定 程 序 制 定 或 认依可 、照由《国导家游强 制人力员保管证理实条施 、例规》定的人规们定权 利 取和得义导务游关 系证的,行接为受规旅则 的行总社和委,派其,目 的为在旅于游巩者固
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
提和供社向会导秩 序、。讲解及相关 旅游服务的人员。
1.35.1法导律游责人任员管理概述
5.1.1 导游人员的概念及分类
法律责任是指违法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
那 种导带游有 强人制员性的的定法义律 上:的 责 任 。
法律责任的概念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法律责
任 是 由依违照法《行 为导引游起人的 ,员两管者 之理间条存例在 着》因的果规关 系定; 第 取二得,导国 家游对证违,法 者接的受否 旅定 反行映社, 是委通派过,专 门为的旅国游家 机者关
旅游服务的人员。
1.2.52.1法导与游道人德员管理概述
5.1.1 道导德游是人关员于的善概与念恶 、及正分义类与 非 正 义 、 公 正
与 和
不。导公它游正是人、依员光据的荣社定与会义耻舆 辱论:的 和
观 人
念 们
的 内
第1章 旅游法概述
![第1章 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fa9dd676eeaeaad1f33009.png)
一、旅游法的概念 二、旅游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渊源 三、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四、旅游法律行为 五、旅游法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第一节 旅游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旅游法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 什么是旅游法? 一、什么是旅游法? 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 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条件
◆ 1、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 是指法律赋予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 是指法律赋予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 承担义务的一种资格 。 ◆ 2、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能力 是指法律规定或承认的, 是指法律规定或承认的,法律关系主体通过 自身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自身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旅游者
生命健康权 名誉权 财产权
财产权、商标权 财产权、 专利权、 专利权、名称权 名誉权 旅行社及其他经营者
任何一种法律关系的确立都必须有法律事实的 出现,旅游法律关系也是如此。 出现,旅游法律关系也是如此。
(1)法律事实
指由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足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 指由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足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
旅游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 旅游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 1、行为人要合格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自愿、真实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自愿、 3、行为人的行为内容要合法
旅游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 旅游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
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推定形式、默认 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推定形式、 形式四种
四、旅游代理行为
限制行为能力人
无行为能力人
(2)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 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作为大学生旅游法的基础知识
![作为大学生旅游法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1cb532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2.png)
作为大学生旅游法的基础知识
作为大学生对旅游有很多的好奇,但是对于大学生也需要了解有关旅游法的基本知识,我将由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科普一些旅游法的基础知识。
旅游法的概念
广义:指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狭义的旅游法,以及其他调整旅游活动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狭义:指调整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
立法目的
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本条的立法目的规定看,保障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是与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并列等重,但从法条内容看,对旅游经营者的约束规范更多更严,主要是平衡利益关系。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基本原则
1、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的原则
2、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的原则
3、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4、国家鼓励全社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原则
主要制度
1、旅游综合管理制度
2、旅游者权益保护制度
3、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制度
4、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制度
5、旅游服务合同制度
6、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制度
7、旅游安全保障制度。
01第一章 旅游法概述
![01第一章 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8a53df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9.png)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法的产生及世界各国旅游立法的基本情况2、掌握旅游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3、理解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4、理解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和保护等内容。
二、课时分配本章共有2节内容,安排2课时。
三、教学重点1、旅游法的概念2、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及旅游法律事实四、教学难点1、掌握旅游法体系的构成和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能举例说明和判断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法的产生及概念一、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法的产生当今,世界旅游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准确把握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是极其重要的。
(一)近年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特点1.世界旅游市场出现新格局2.度假旅游呈持续增长之势3.休闲度假与旅游体验逐步迈上大众化轨道4.旅游市场的供求内容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二)世界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市场细分化趋势市场细分化趋势2.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的度假胜地将成为主流产品和重要支柱3.旅游者追求更为灵活多变的旅游方式4.在旅游中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5.“银色市场”不断扩大6.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7.区域旅游势头不减二、旅游法的产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中的这些矛盾、冲突和纠纷日趋增多和复杂化,如何处理和解决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旅游经营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旅游活动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国际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到了一些国家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使他们已经认识到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调整上述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世界旅游立法概况世界旅游立法分为国际旅游立法和国内旅游立法。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三章 旅游法概述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三章 旅游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86f646c850ad02de804131.png)
三.旅游中的合法行为、无效行为、可撤销行为、代理制度54-56 四.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57
作业:案例分析
●案例一: 北京某公司和美国某公司合资兴建一座三星级饭店,双方签定了合同,但在建设中双方资金不足, 于是经协商决定接纳新加坡一家公司为另一合作者。为此,三方一起签定了新合作协议。请问: (1)原来的主体、客体及内容是什么? (2)如果合同能够变更,主体、客体及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 • •
—刑事责任: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最严厉。旅游业中少见; —民事责任:侵权,违约,是财产责任,有补偿和恢复原状的性质,处罚较轻。如赔偿经济、 精神损失,旅游业中常见; —行政责任:违反行政法规,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拘留、没收财产和非法所得、吊销 营业执照及许可证、责令停业、限期改正等,旅游业中常见。行政处罚机关有公安、工商、 海关、物价、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
美丽的泸沽湖
越南下龙湾的斗鸡石(水上污染)
旅游规模的扩大,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为了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旅游立法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旅游法的概念 • 定义:旅游法46 —狭义:旅游基本法; —广义:除基本法以外,还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法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等; 三.旅游法的国内渊源47 四.旅游法的国际渊源48
第三节 旅游法律关系
一.概念特征49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要素50-52 讨论1:一桩离婚案中的主体、客体、内容是什么?
主体-男女双方;客体-财产、子女; 内容-男女双方的权利义务;
讨论2:一个旅游者参加一旅行社的旅游活动,其主 体、客体、内容是什么?
主体-旅游者、旅行社、酒店饭店经营者、旅游汽车公 司、景区管理部门等; 客体-景点、酒店、商品、旅游车、旅游管理行为和服
旅游法规知识点
![旅游法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8c20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2.png)
旅游法规知识点旅游法规知识点一、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 旅游法旅游法是中国旅游业的基本法律,首次于2013年发布,目的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权益,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2. 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是对旅行社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法规,对旅行社的许可、责任、经营行为等进行规定,并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3. 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是为了规范旅游投诉处理工作,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对旅游投诉的受理、处理、调解等进行规定。
二、旅游市场秩序维护1. 旅行社的设立和经营1.1 旅行社设立条件包括注册资金、从业经历、经营场所等要求。
1.2 旅行社经营范围规定了旅行社经营的业务范围,如组织旅游团队、提供旅游咨询等。
1.3 旅行社责任和义务旅行社应当履行合同,提供安全、优质的旅游服务,保障游客权益。
2. 旅游广告管理2.1 旅游广告发布要求规定了旅游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要求,禁止虚假宣传。
2.2 旅游广告监管对违法广告进行处罚,并设立投诉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旅行社质量监督3.1 旅行社质量监督机制设立了旅行社质量监督机构,对旅行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3.2 旅行社违法行为处理对旅行社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公示处罚结果,提醒消费者注意选择。
三、旅客权益保护1. 旅行合同的签订和履行1.1 旅行合同的内容规定了旅行合同应包含的主要条款,如旅游行程、费用、旅游者权益等。
1.2 旅行合同的解除和赔偿旅游者和旅行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解除和赔偿问题。
1.3 旅行社责任和赔偿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事故或旅行社责任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2. 旅游质量监测和评价2.1 旅游质量监测机构设立了旅游质量监测机构,监测旅游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2.2 旅游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了旅游质量评价标准,对旅游景区、酒店、导游等进行评价。
2.3 旅游质量监测结果的公示将旅游质量监测结果向社会公示,提供参考信息。
旅游法律法规 重点
![旅游法律法规 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6b92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b.png)
旅游法律法规重点旅游法律法规重点一、旅游法律基础1.1 旅游法律法规的意义和作用旅游法律法规是指对旅游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旅游者的权益,维护旅游行业的良好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 旅游法律法规的法律地位旅游法律法规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次级地位,主要包括宪法、民法等一般性法律的补充和具体化规定。
1.3 旅游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旅游法律法规适用于旅游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包括旅游者、旅行社、旅游景区等。
二、旅游者权益保护法规2.1 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规定了旅游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原则,要求旅游从业者合法、合规地处理旅游者个人信息,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了旅游者享有合法权益,旅游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保护旅游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2.2 旅游者与旅行社合同法规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规定了旅游者与旅行社之间的权益和义务,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并履行各自的责任。
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社条例》该法规定了旅行社的资质要求、责任和义务,旅游者可以根据该条例要求旅行社履行相应的责任。
2.3 旅游者参观景区法规2.3.1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该法规定了旅游景区的质量评定标准和管理要求,旅游者可以通过景区质量等级来选择合适的旅游景区。
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该法规定了旅游者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行为规范,旅游者应当尊重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旅行社经营规范法规3.1 旅行社许可和备案法规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社管理条例》该法规定了旅行社的许可、备案和监管要求,旅行社经营者必须获得有效的旅行社许可证。
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社业务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该法规定了旅行社的具体经营事项,旅行社应当按照规定开展经营活动,并向旅游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法加以确定和连结; (3)国家职能需要借助法予以实现; (4)法可以进一步完善国家制度。
11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3.2 法与政策
1)法与政策的一致性 在阶级社会里,政策主要是指统治
阶级的政策。统治阶级的政党为维护其 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为处理一定的政治、 经济关系制定了政策。因此,法与政策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由相同的经济基 础所决定,并共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法有赖于国家
(1)法本身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国家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法的性 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直接标志;
(3)法的作用和任务也是由国家的职能和 任务规定的;
(4)法的创立、存在的形式以及实施方面 的特点也直接受到国家形式的影响。 10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2)国家必须有法 (1)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需要以法律的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社会主义法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
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由社会主义国 家制定的社会规范。 2)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l)广泛的人民性 (2)广泛的社会性 (3)真正的民主性 (4)高度的科学性
9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3.1 法与国家
法和国家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关系可以
从两方面说明。
19
第1章之
旅游法规概述
2.1 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
• 2.1.1 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法的产生
1)旅游业已经真正形成了一个产业门类;
人类的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社会
推进到信息时代,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科技迅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旅游业的成长与世界经 济紧密相关。 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发。 客观原因:二战之后,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一方面人们生活的节 奏越来越快;另一方面,收入也随之提高,带薪假日延长。 主观原因:为了调节精神生活减轻心理负担,恢复体力和脑力,以便再生产出质量高的劳动力, 投入新的生产过程,旅游便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分。于是各种类型的旅游者纷纷加入国 际旅游的行列。
7
1.2 法的类型
1.2.3 资本主义法
1)资本主义法的本质
资本主义法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
上的上层建筑,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 的法律。
2)资本主义法的特征
(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确认契约自由
(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确认法制原则
8
1.2 法的类型
1.2.4 社会主义法
旅游法规教程
目录
第1章 法律基础知识
第2章 旅游法概述
第3章 旅游资源保护法规
第4章 旅游者权益保护与旅游投诉法规
第5章 旅游合同法律制度
第6章 旅行社管理法规
第7章 导游人员管理法规
第8章 旅游饭店管理法规
第9章 旅游交通运输法规
第10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11章 保险与旅游保险法律制度
第12章 税收法律制度
指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我国 的主刑有五种: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 无期徒刑 、死刑 。 (2)附加刑 附加刑是指既能附加于主刑适用也能独立 适用的刑罚方法。我国的附加刑有三种, 即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7
1.4 法律责任
1.4.2 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的概念 在民事活动中,因从事不法行为,或者不履行合同 义务,从而侵犯了对方的权利或者使对方的民事权 利得不到实现,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称为民事 责任。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3.3 法与道德
1)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 一方面,法律积极保护统治阶级道德,在 必要时把某些道德规范提升为法律规范加 以推行。另一方面,统治阶级道德又积极 地替法律作辩护,影响社会舆论,要求人 们遵守法律。
14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2)法与道德的区别 (1)存在的时间不同 (2)调整的范围不同 (3)实施方法不同 (4)表现形式不同 (5)存在的体系不同
12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2)法与政策的区别 (l)它们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统治手段 (2)它们的实施方式不同 (3)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 (4)它们的稳定性程度不同 3)正确认识法与政策的相互关系
法与政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由此也 就构成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政策是 国家立法的直接依据。另一方面,法是13
2)追究民事责任的要件 (1)行为的违法性; (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8
1.4 法律责任
1.4.3 行政责任
1)行政责任的概念 行政责任是指因行政违法行为而承担的法 律责任。
2)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1)行政处分 (2)行政处罚 (3)劳动教养
15
1.4 法律责任
1.4.1 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的概念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主体由于其行为触犯刑法,
构成犯罪而导致受刑罚处罚的责任。与其他 法律责任相比较,刑事责任具有严厉性的特 点。
2)追究刑事责任的要件
(1)犯罪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
16
1.4 法律责任
3)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 (1)主刑
第13章 公司法律制度
2
第1章
法律基础知识与旅游 法概述
1.1 法的本质
1.1.1 法的起源
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有 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
1.1.2 法的本质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 阶级的意志; 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 决定的。
4
1.1 法的本质
1.1.3 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特殊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调整社会 关系;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
1.2 法的类型
1.2.1 奴隶制法
1)奴隶制法的本质 2)奴隶制法的特征 (1)奴隶制法严格保护奴隶制生产关
系,特别是维护奴隶主对生产资料和奴 隶的占有权; (2)奴隶制法的惩罚措施极其残暴; (3)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地 位。
6
1.2 法的类型
1.2.2 封建制法
1)封建制法的本质 封建制法是封建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建立在 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封建制法的特征 (1)封建制法严格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 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2)封建制法积极维护封建等级制; (3)封建制法处刑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