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第七章同步习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管理学]《企业物流管理》教材配套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企业物流管理》教材配套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30ebd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d.png)
》教材配套习题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参考答案目录第1章企业物流管理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1)1.1 选择题 (1)1.2 简答题 (1)1.3 判断题 (2)1.4 思考题 (2)第2章企业物流战略与企业物流组织习题参考答案 (3)2.1 选择题 (3)2.2 简答题 (3)2.3 判断题 (4)2.4 思考题 (4)第3章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5)3.1 选择题 (5)3.2 简答题 (5)3.3 判断题 (8)3.4 计算题 (9)3.5 思考题 (10)第4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11)4.1 选择题 (11)4.2 简答题 (11)4.3 判断题 (14)4.4 计算题 (14)4.5 思考题 (15)第5章企业仓储与库存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16)5.1 选择题 (16)5.2 简答题 (16)5.3 判断题 (18)5.4 计算题 (18)5.5 思考题 (20)第6章企业销售物流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21)6.1 选择题 (21)6.2 简答题 (21)6.3 判断题 (25)6.4 思考题 (25)第7章企业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26)7.1 选择题 (26)7.2 简答题 (26)7.3 思考题 (27)第8章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28)8.1 选择题 (28)8.2 简答题 (28)8.3 判断题 (30)8.4 思考题 (30)第9章企业物流服务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31)9.1 选择题 (31)9.2 简答题 (31)9.3 判断题 (31)9.4 思考题 (31)第10章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32)10.1 选择题 (32)10.2 简答题 (32)10.3 判断题 (34)10.4 思考题 (34)第11章企业物流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习题参考答案 (35)11.1 选择题 (35)11.2 简答题 (35)11.3 判断题 (36)11.4 思考题 (36)备注 (37)第1章企业物流管理概论习题参考答案1.1 选择题(1)B (2)ABCD (3)ABCD (4)B (5)B (6)ABCD (7)B (8)C (9)ABCD (10)ABCD1.2 简答题(1)答: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基础 第1-7章 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应知目标考核题(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D5.B(二)判断题1. ×2.√3. ×4.√5. ×(三)简答题1.物流管理有哪些特征?答:(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2)现代物流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3)现代物流的对象除了物品还包括服务和信息;(4)现代物流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5)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2.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实物配送阶段;(2)综合物流阶段;(3)供应链管理阶段3.物流系统有哪些特点?答:(1)物流系统是复杂系统;(2)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而动态性强;(4)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
4.物流系统管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物流系统管理的一般方法有总成本法、避免次优化和得失比较法(1)总成本法。
总成本法应用的具体做法是,在试图保持一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对各备选方案的成本进行汇总分析。
不同方案的各项业务活动成本是不同的,在一些费用下降的同时,另一些费用会上升。
比较各备选方案的总成本,就能获得最佳的方案。
例如,在相同的服务水平下,方案A的成本要低于方案B的成本,那么根据总成本法,选用方案A。
(2)避免次优化。
在物流系统管理中,各项物流业务活动按他们各自所完成的一定管理目标来评价,而这些管理目标又相互矛盾时,就会发生次优化。
如运输部门和仓储部门,运输部门的管理目标是规模经济,期望运输量越大越好,而仓储部门为降低仓储成本,更倾向于保管合适数量的产品,而非越多越好,两者间存在次优化问题。
因此,为避免次优化问题发生,关键是企业各部门经理应避免隧道视野,即只关注本部门的目标和利益,而忽视企业整体目标和利益。
(3)得失比较法。
即在评价各方案时,忽略各方案的共同部分,只比较各方案不同部分的所得和所失,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条件下,选择得大于失的方案。
现代物流基础第七章 企业物流习题

第七章企业物流习题一、填空题1、企业物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大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的物料流动。
3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4、供应物流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5、库存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
6、生产物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7、MRP特点是需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8、现代企业的快捷能力体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9、企业销售物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环节实现物质的销售。
10、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企业生产物流的循环结束点。
11、废弃物流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二、单选题1、按物流的作用不同,可分为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和()等。
A 行业物流B 地区物流C社会物流 D 回收与废弃物流2、如果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对物流进行分类,我们又可以将物流分为()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三大类。
整理资料:《物流管理》 第七章

第七章搬运搬运是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是为运输和保管的需要⽽进⾏的作业。
然⽽运输具有地点功率,保管具有时间功率,⽽搬运却并不创造价值。
物品由⽣产到消费的流动过程中,搬运作业是不可缺少的,搬运的好坏影响着物流成本,搬运不好会把物品弄脏或造成破损进⽽影响包装成本。
因此,合理搬运是提⾼物流效率的重要⼿段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物流中⼼的出现,与保管功能相⽐,发货和配送功能更加受到重视,因⽽搬运在物流系统中有⽇益成为主⾓之势。
7.1搬运的定义及分类搬运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货物进⾏装卸、搬运、堆垛、取货、理货分类等,或与之相关的作业。
搬运作业有六个⽅⾯:1)装卸--将物品装上运输机具或由运输机具卸下。
2)搬运--使物品在较短的距离内移动。
3)堆码--将物品或包装货物进⾏码放、堆垛等的有关作业。
4)取出--从保管场所将物品取出。
5)分类--将物品按品种、发货⽅向、顾客需求等等进⾏分类。
6)理货--将物品备齐,以便随时装货。
搬运形态按场所分,可分为⾃⽤物流设施中的搬运,如⼯⼚、仓库、配送中⼼等;营业⽤设施中的搬运如港⼝、终点站、机场等。
按运输机具分类,有卡车、货物列车、船只、飞机等的搬运。
按货物的包装形式、形状、式样分类有以下三种:1)个别搬运--将包装货物⼀个⼀个地单个搬运。
2)单元货载搬运--将货物装上托盘或装进集装箱搬运。
3)散货搬运--对于类似于⽯油⼀类的液体货物或⼩麦⼀类的颗粒状货物的搬运。
如果以使⽤的搬运机械进⾏分类,有输送机搬运、起重机搬运、叉车搬运和装料器、输⼊器(loader)搬运等。
7.2搬运机械现下使⽤的搬运机械⼤致可分为起重机类、输送机类、升降机类、提升绞车类、⼯业车辆类以及其它机器。
7.2.1起重机起重机是将货物吊起在⼀定范围内作⽔平移动的机械。
在采⽤输送机之前曾被⼴泛使⽤的具有代表性的搬运机械。
起重机按其构造或形状可分为天车、悬臂起重机、桥形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巷道堆垛机或库内理货机、汽车起重机、龙门起重机等各种悬臂(转臂)式起重机。
物流管理第七章同步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同步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仓储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为WIS。
()2、仓储管理是物流作业管理的核心,仓储管理系统的建设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3、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中心的灵魂,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是物流中心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 )4、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特例。
( )5、物流中心只能处于批发商的下游。
( )6、在流通阶段,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强调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如何组织货源、降低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快速响应。
( )7、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经营的物流中心特点是服务于多个货主。
( )8、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为了给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其信息系统更加强调与整个供应链上所有客户ERP系统的对接,强调与海关、金融、保险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
( )9、运输和搬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较大空间范围的活动。
( )10、运输是物流系统没计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常代表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可能占物流总成本的1/3~2/3。
( )11、射频技术RF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近。
( )12、EOS系统即电子订货系统。
( )13、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系统化、最优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过去物资储运的物品流通阶段的最大特点。
( )14、衡量系统质量的首要指标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1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在内部强调自下而上地分析和设计外部强调自上而下地实现整个系统。
( )16、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开发者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所提出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构想,编程不是系统开发的目的。
( )17、在程序测试时,测试人员应测试自己所编写的程序。
( )18、专业开发工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于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生成。
( )19、在程序测试时,除了要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做的工作之外,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应做的事情。
( )20、功能测试是指对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测试,确定其是否具备所规()21、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对程序和系统数据的精确性、时间特性、适应能力是否能满足实际要求进行测试。
物流学概论第七单元课后思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第七单元课后思考答案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流通加工:根据客户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的总称2、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流通加工的劳动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对比关系,在具体的加工部门可表现为流通加工实现的价值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对比关系。
3、流通加工合理化:为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现象,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4、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5、配送中心:系指专门从事配送工作的物流节点,指“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6、柔性配送中心:是为了适应精益化生产而服务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的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问答题1、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1)流通加工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生产环节的各种加工活动往往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2)流通加工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流通部门可以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将物资加工成可直接满足消费者使用的形式,这不仅缩短了使用部门与物资之间的距离,而且由流通部门统一进行,正好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3)流通加工为流通部门增加了收益。
流通加工使流通企业不仅能够获得从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一部分价值,而且能创造新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也是流通加工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刺激因素。
(4)流通加工为配送创造了条件。
从开展配送活动的配送中心看,它们把加工设备的种类、加工能力视为对物资配送影响最大的因素,随着我国物资配送工作的广泛开展,流通加工也必然会得到深入的发展。
2、谈谈流通加工在市场上的地位答:(1)流通加工与商流的采购、销售相比,具有明显的生产特征:(2)流通加工与物流的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相比,它改变了流通客休的物理形态,甚至化学性能。
现代物流基础3、7、9章答案

第三章运输管理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C 2.D 3.B 4.B5.B 6.D 7.C 8.B 9.A 10.B 11.A 12.B 13.D 14.B 15.B 16.D 17.D 18.A 19.C 20.D 21.C二、多选题1、ABC2、ABCD3、ABCDEF4、ABCD 5.ABCD 6.ABCD 7.ABCDE 8.ABCDE 9.ABC 10.ABCDE 11.ACDE12.ABCDE 13.ABCD 14.BC 15.AD 16.ABCD 17.ABC 18.BCD 19.ABCDE 20.ABCD三、名词解释1、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
它是在不同地点之间(如城市之间、企业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
广义的运输经营活动还包括货物集散、装卸搬运、中转仓储、干线运输、配送等。
虽然运输过程不生产新的物质产品,但它可以创造货物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物质产品增值)。
2、所谓物流运输合理化是指按照货物流通的规律,用最少的劳动消耗,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来组织货物调运。
即在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市场供应,有利于节约流通费用和节约运力、劳动力的前提下,使货物走最短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快的时间,以最小的损耗,花最省的费用,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3、运输系统作为物流系统的最基本的系统,是指由与运输活动相关的各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4、集装箱运输是指货物装在集装箱内进行运送的一种新颖的、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它冲破了过去交通运输中的一切陈旧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是最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5、多式联运是根据实际运输要求,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成综合性的一体化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张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6、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环节多,从而浪费运力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象。
物流管理第七章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配送与运输结合,把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统一起来,使运输系统更加完善。
( ) 2.由于交叉运输的存在,使输送路线短,规模效益差,运输成本高。
( )3.设置配送中心以后,将原来直接由各工厂送至各客户的零散货勿通过配送中心进行整合再实施配送,缓解了交叉输送,输送距离缩短,成本降低。
( )4.配送通过集中库存,在同样的满足水平上,可使系统总库存水平降低,既降低了存储成本,也节约了运力和其他物流费用。
( )5.采用配送方式后,用户需向配送提供商进行多次委托,从而得叫全过程、多功能的物流服务,进而简化了委托手续和工作量。
( )6.采用配送方式,配送中心比任何单独供货企业有更强的物流能力,可使用户减少缺货风险。
( )7.配送本质上是运输,但配送不同于运输,它是运输在功能上的延伸。
( )8.由于配送业务可以实现生产企业的“零库存”,所以今后的发展可以做到消灭库存。
( )9.配送实际是一个物品集散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集中、分类和散发三个步骤。
( )10.配装是配送的首要环节,是将分散的、需要配送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行分拣和配货。
( ) 11.成功的分拣,会大大减少差错,提高配送的服务质量。
( )12.分拣是配送系统中具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不同于一般送货的重要区别之一。
( ) 13.送货是将配好的货物按照配送计划确定的配送路线送达用户指定地点,并与用户进行交接。
( )14.配装既可应用于混装货也可应用于非混装货。
( )15.TSP问题一般可以描述如下:一个旅行者从出发地出发,经过所有要到达的城市后,返回到出发地。
要求合理安排其旅行路线,使得总旅行距离最短。
( )16.精确式优化方法和算法现在一般仅用于求解运输调度的局部优化问题。
( )17.精确式算法能同时满足详细描绘和求解问题的需要,较启发式算法实用。
( )18.所谓拣货,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作业计划,尽可能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的作业过程。
物流成本管理(第二版)第七章题库及答案

第七章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平衡记分法的要素( D )A、纬度B、目标C、绩效D、效率2.下列哪项不是顾客服务绩效评价指标( B )A、顾客保有率B、顾客流动率C、新顾客吸引率D、顾客满意度3.下列哪项不是物流活动的业务绩效指标( C )A、物流准时率B、物流准确率C、物流经济率D、物流安全率4.对( C )的正确理解,是企业信息化条件下有效管理采购的关键A、供应商B、财务指标C、信息流D、市场价格5.物流责任中心是指企业物流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的“总预算”的落实及其具体化过程,为整个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规定了总的目标和任务。
不包括下列哪项( D )。
A、物流核算中心B、物流成本中心C、物流利润中心D、物流投资中心6.下列哪项不是平衡记分法的内容( A )A、从财务绩效评估指标分析企业生存能力B、从客户子模块指标分析企业竞争能力C、从内部经营分析企业综合提升力D、从学习创新设计分析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劲7.被称为“无纸贸易”的EDI是计算机与( C )之间结构化的商务数据交换, A、企业 B、供应商 C、计算机 D、买方8.对( C )的正确理解,是企业信息化条件下有效管理采购的关键A、供应商B、财务指标C、信息流D、市场价格9.下列关于CP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它是最被全球认可的采购和供应管理专业的国际职业荣衔B、它是为资深供应管理经理设计的C、它专注于采购管理和专业领导才能的培养D、它的英文全称是Certified Purchasing Management10.在采购质量管理流程中,企业和供应商双方确认验收标准的工作属于( A ) A、事前规则 B、事中执行 C、事后考评 D、事后保证11.编制商品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基准是( B )A、商品代码B、商品分类标志C、商品条码D、商品目录12.商品的入库管理不包括( C )A、商品验收B、分区分类管理C、环境卫生管理D、商品堆垛13.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的观念是( B)A、生产观念B、产品观念C、推销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14.相同产业的企业为提高物流效率而通过配送中心集中配送货物的模式是( D )A、第三方物流B、产业配送C、共同集配D、同产业间共同配送15.进行公司诚信评估的主体通常是( D )A、商业行会B、国内银行C、政府主管部门D、第三方专门信用评级机构16.分模块采购管理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最困难且最重要的一步是(A )A、需求分析和数据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17.在选择采购纠纷的处理方法时,最后选择的方法往往是( C )A、谈判协商B、仲裁C、诉讼D、调解18.在编制零部件订单计划时,下单数量的确定方法是( D )A、生产需求量减去计划入库量B、生产需求量减去现有库存量C、生产需求量减去计划入库量加上安全库存量D、生产需求量减去计划入库量减去现有库存量加上安全库存量19.供应商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复制的类似样品是( D )A、一般样品B、凭实物买卖C、凭标准买卖D、回样20.自利追求与道德操守协调契合的基本点主要是( A )A、交易双方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B、放弃自利追求,将经济活动交给道德规范来调整C、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D、以上都不正确21.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B )A、提高物流效率B、降低物流成本C、满足顾客需求D、服务的可靠性22.配货时,大多是按照入库日期的“( A )”原则进行。
物流管理基础各章习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习题第一章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 )2.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 )3.物流科学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 )4.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从属于物流。
( )5.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6.流通活动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
( ) 7.商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位置转移,而物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 )8.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 ) 9.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
( )10.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 )11. 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中,一般说来,我国货运量最大的是铁路。
( )12. 运输和配送长期以来被看成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
( )13. 仓储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使物资产生时间效果,实现其使用价值。
( )14. 装卸搬运过程中,活性化越高越好。
( )15. 包装可以看成是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流通的起点。
( )16. 按包装功能分类可以把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 )17.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四部分。
()18.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19.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过程。
()20.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参与商品的买卖活动。
( )21.第三方物流在合约关系上是一种一对多的形式。
( )22.传统物流在服务功能上与第三方物流相比非常单一。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课后答案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课后答案第一章物流和物流企业概述一、关键词物流、物流的七要素,物流企业、物流企业系统的合理化、第三物流、第四方物流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物流概念?答:(1)对于物流需求者而言,物流的各个环节不在独立面对物流需求,而是作为这个个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
(2)通过物流的信息共享,以消除原先物流过程的时滞现象和不增值的环节。
(3)完整的物流成本应该包括从原材料开始直到商品送达消费者的全部物流费用。
(4)借助于现代物流技术,使原先无法整合的物流的各个环节能够整合,实不仅现3PL、4PL等,而是借助于自己的拥有技术以及为实现所需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开展物流服务。
(5)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
2.物流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1)按物品运动方式分类:流通业物流、制造业物流(2)按地域范围分类: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3)物流系统按研究对象分类:微观物流(企业物流)、宏观物流(社会物流)(4)按照企业运营模式分类: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
3.企业为什么要重视物流管理?答:因为物流管理为企业能够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全方位需求、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更能整合、提升客户竞争力,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因此企业重视物流管理。
4.简述企业物流组织的演进过程。
答:物流企业组织的基本形态及发展阶段:传统的组织结构、功能集合的组织结构、功能独立的组织结构、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子公司制(集团制)的组织结构。
5.简述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
答:(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物流业的服务模式是通过使用现代技术和专业管理方法,在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的目标行业,在某一行业领域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全部或部分专业的物流服务模式。
电子课件 《物流管理》刘斌 第七章 自测题

第七章自测题
1、制定物流计划应遵循以下三个主要原则:承诺性、()、流动性。
2、物流计划是建立在物流调研及预测的基础上,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物流活动制定目
标和任务,是物流管理的首要职能。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策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3、编制商品运输计划的原则()和()。
4、货物养护的主要方法:加强货物入库验收、()、加强货物的检查和
异状的防治。
1.物流作业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
2.如何制定运输计划?
3.制定物流计划的原则是什么?
4.出现仓储事故,责任如何判断?。
物流管理第七章同步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同步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仓储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为WIS。
〔〕2、仓储管理是物流作业管理的核心,仓储管理系统的建立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3、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中心的灵魂,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是物流中心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 )4、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特例。
( )5、物流中心只能处于批发商的下游。
( )6、在流通阶段,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强调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如何组织货源、降低库存、降低物流本钱、实现快速响应。
( )7、第三方物流效劳商经营的物流中心特点是效劳于多个货主。
( )8、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效劳商的物流中心为了给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效劳,其信息系统更加强调与整个供给链上所有客户ERP系统的对接,强调与海关、金融、保险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
( )9、运输和搬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较大空间范围的活动。
( )10、运输是物流系统没计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常代表物流本钱中最大的单项本钱,可能占物流总本钱的1/3~2/3。
( )11、射频技术RF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近。
( )12、EOS系统即电子订货系统。
( )13、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系统化、最优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过去物资储运的物品流通阶段的最大特点。
( )14、衡量系统质量的首要指标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15、构造化程序设计方法在内部强调自下而上地分析和设计外部强调自上而下地实现整个系统。
( )16、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开发者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所提出的管理方法和处理设想,编程不是系统开发的目的。
( )17、在程序测试时,测试人员应测试自己所编写的程序。
( )18、专业开发工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于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生成。
( )19、在程序测试时,除了要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做的工作之外,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应做的事情。
( )20、功能测试是指对系统中的功能进展测试,确定其是否具备所规〔〕21、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对程序和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时间特性、适应能力是否能满足实际要求进展测试。
第七章--物流标准化同步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物流标准化同步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物流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2.物流标准化的效果可以不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标准而表现出来。
( )3.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 4.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一次系统。
( ) 5.物流标准化的国际性是其不同于般产品标准的重要特点。
( )6.专业计量单位标准属于基础标准。
( ) 7.气动式起重机属于分系统技术标准中的作业车辆标准。
( )8.物流设施、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属于物流标准中的工作标准。
( )9.物流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经济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我国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物流标准化工作已从“市场需求”转向“行政需求”,有需求的标准才有价值。
( ) 10.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形式。
( )11.在标准化形式中,统一化是人类对社会产品的类型及流通手段,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
( ) 12.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的目的是消除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 )13.在标准化形式中,标准化是系列化的高级形式。
( )14.在标准化形式中,系列化是使某一类产品系统的结构,功能标准化的最佳形式。
( )15.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是互换性的前提。
( ) 16.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适应性越强。
( )17.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 )18.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最低限度尺寸。
( )19.现代物流的特征之一是物料的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物流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 ) 20.物流信息服务标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企业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
( )21.物流标准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 )22.物流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将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保质保量并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
物流管理: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物流定义一: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定义二: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2.回收物流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3.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4.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5.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6.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7.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8.供应物流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9废弃物物流.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0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1.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2.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3.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4.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5.工业企业物流,商业企业物流6.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7.时间效用,空间效用8.物资实体流动的概念、理论、规律、技术和方法9.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10.依靠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人力消耗11.“效益悖反”学说12.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13.物流合理化14.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15.商物分离16.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17.均衡18.垂直,水平19.国际物流,国内物流20.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三、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A 2.BCDE 3.BCE 4.AB 5.E 6.BCE 7.BCDE 8.ABC 9.CDE 10.ABDE 11.ABCDE 12.DE 四、简答题答案1.简述物流的基本构成。
现代物流学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供应链管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请谈谈对供应链概念的认识。
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他们既向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又向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
2.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是什么?(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管理模式;(2)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3)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4)供应链管理以最终用户为中心。
3.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包括哪些?(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2)相关企业间共享利益、共担风险;(3)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4)信息共享。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信息共享。
4.如何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1)制订供应链战略实施计划;(2)构建供应链;(3)改造供应链流程;(4)评估供应链管理绩效。
5.如何用环节法和推/拉法分析供应链流程?(1)供应链流程的环节法分析。
环节法是将供应链流程分解为一系列的环节,每一个环节用来连接供应链中两个相继出现的阶段。
供应链流程环节法分析对提高决策的可操作性很有帮助,因为它清楚地界定了供应链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假定供应链由5个阶段组成,如图7-19所示。
图7-19 供应链阶段图所有的供应链流程都可以分解成4个环节,如图7-20所示。
环节阶段顾客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图7-20 供应链环节图(2)供应链流程的推/拉法分析。
推/拉法是根据其运营是响应一个顾客订购还是预期多个顾客订购,将供应链流程分为两个大类:拉动流程和推动流程。
拉动流程是由一个顾客订购启动的,而推动流程则由对多个顾客订购预期引发并运行的。
在拉动流程执行过程中,需求是已知的、确定的;而在推动流程执行过程中,需求是未知的,因此必须进行预测。
习题答案-物流管理基础(第二版)(李山赓) (6)[2页]
![习题答案-物流管理基础(第二版)(李山赓) (6)[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b35bf6584868762cbaed53f.png)
第七章习题与答案1. 什么是流通加工?答: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
2. 流通加工的作用和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流通加工的作用:1)商品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通过流通加工,优化物流系统,使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增强,能促进物流合理化。
3)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4)能改变功能,促进销售,提高收入,使物流系统可以成为“利润中心”。
5)通过流通加工,能提高物流效率,可以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1)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
2)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
3)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
3. 与哪些基本的流通加工形式?答:按加工目的的不同,有以下基本的流通加工形式: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
2)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
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
4)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
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7)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
8)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
9)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流通加工。
10)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4. 列举几种典型的流通加工作业。
答:1)钢板剪板及下料加工各种钢材(钢板、型钢、线材等)的长度、规格有时不完全适用于客户,如热轧厚钢板等板材最大交货长度可达7-12米,有的是成卷交货,对于使用钢板的用户来说,如果采用单独剪板、下料方式,设备闲置时间长、人员浪费大、不容易采用先进方法,那么采用集中剪板、集中下料方式,可以避免单独剪板、下料的一些弊病,提高材料利用率。
2)木材流通加工可依据木材种类、地点等,决定加工方式。
在木材产区可对原木进行流通加工,使之成为容易装载、易于运输的形状。
如磨制木屑、压缩输送,集中开木下料。
3)平板玻璃流通加工的主要方式是“集中套裁、开片供应”。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是指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企业物流管理所谓企业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流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3.准时采购准时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其目标是实现生产过程的几个“零”化管理:零缺陷、零库存、零交货期、零故障、零(无)纸文书、零废料、零事故、零人力资源浪费。
4.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个加工点和储存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储存的全部生产过程。
5.废弃物废弃物是指企业生产中不断产生的基本上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再重新利用的最终排放物。
当然,废弃物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只是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水平条件下暂时无法利用。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1.原材料供应,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2.供应物流,生产物流3.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物流4.供应物流5.物流成本高,供给和分拨路线长,要求快速、个性化的反应6.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7.准时供应方式8.生产工艺9.生产与库存管理,物料的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10.准时采购,电子采购,准时供应11.销售物流12.生产进度,相协调13.生产流程14.分销需求计划,供应商一直延伸至最终客户15.适时,适量,适度16.订单驱动,订单驱动,准时化,同步化17.能源,资源18.过程三、不定项选择题1.ABDE 2.BDE 3.ABCE 4.ABCE 5.BC6.BCD 7.ABC 8.ABCE 9.ABCE 10.AE11.ABCDE 12.ABCDE 13.ABCD 14.BCD 15.ACDE四、简答题1.按企业业务性质可将企业物流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企业按其业务性质不同可分为生产企业物流、流通企业物流和服务企业物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同步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仓储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为WIS。
()2、仓储管理是物流作业管理的核心,仓储管理系统的建设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3、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中心的灵魂,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是物流中心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 )4、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特例。
( )5、物流中心只能处于批发商的下游。
( )6、在流通阶段,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强调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如何组织货源、降低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快速响应。
( )7、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经营的物流中心特点是服务于多个货主。
( )8、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为了给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其信息系统更加强调与整个供应链上所有客户ERP系统的对接,强调与海关、金融、保险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
( )9、运输和搬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较大空间范围的活动。
( )10、运输是物流系统没计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常代表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可能占物流总成本的1/3~2/3。
( )11、射频技术RF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近。
( )12、EOS系统即电子订货系统。
( )13、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系统化、最优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过去物资储运的物品流通阶段的最大特点。
( )14、衡量系统质量的首要指标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1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在内部强调自下而上地分析和设计外部强调自上而下地实现整个系统。
( )16、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开发者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所提出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构想,编程不是系统开发的目的。
( )17、在程序测试时,测试人员应测试自己所编写的程序。
( )18、专业开发工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于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生成。
( )19、在程序测试时,除了要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做的工作之外,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应做的事情。
( )20、功能测试是指对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测试,确定其是否具备所规()21、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对程序和系统数据的精确性、时间特性、适应能力是否能满足实际要求进行测试。
( )22、黑箱测试即不仅要考虑程序内部是如何编制的,而且要依据外部结构和软件功能对模块进行测试。
( )23、穷举测试亦称完全测试,即程序运行的各个分支都应该调试到。
( )24、系统测试比模块测试更容易发现错误,能更有效地进行排错处理。
( )25、通常情况F,模块测试方案设计比较容易,发现的错误主要是编码和详细设计方面的错误。
( )26、子系统测试通常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测试方法。
( )27、在所用子系统都成功测试之后,将它们组合起来进行的测试就是系统测试。
( )28、DBase/FoxBase以及FoxPro等数据库系统功能齐全,容量巨大,适用于大型综合类系统的开发。
( )29、C语言、C++语言、BASIC语言等一般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是提供一般程序设计命令的基本集合,适用范围广,原则上任何功能模块都可以用它们来编写。
( )30、直接切换方式是指在某一时刻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工作。
这种方式最简单,也最省钱,风险性较小。
( )31、并行切换方式保持一段新老并存的时间,并存时问一般为3~5个月左右,在这段时间内,新老系统同时分别工作。
( )32、试运行方式又称为导航方式。
( )33、测试数据的选取,只需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不要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
( )34、测试时用不合理的或错误的输人数据,往往比用合理的或正确的输人数据能发现更少的错误。
( )35、系统测试应该保留全部测试用例,并且将其作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组成部分之一,以便在以后的系统维护时查阅。
( )(二)单选题l、仓储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
A、WMSB、WISC、CMSD、SMS2、按照HIPO图的要求用结构化的方法来分解内容和设计程序的方法是( )。
A、原型法B、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C、面向对象设计方法D、CASE方法3、对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测试试是( )。
A、功能测试B、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C、可靠性测试D、CASE方法4、穷举测试亦称( )。
A、不完全测试B、部分测试C、完全测试D、个别测试5、在某一时刻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工作的切换方式是( )。
A、试运行方式B、逐步切换方式C、并行切换方式D、直接切换方式6、对程序和系统数据的精确性、实际要求进行测试的是( )。
A、功能测试B、性能测试C、可靠性测试D、安全性测试7、分阶段交互使用新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
A、试运行方式B、逐步切换C、并行切换D、直接切换方式8、在新系统未开始工作时,先处理少量业务以检验新系统的功能,直到试运行达到满意后,再全面运行新系统,停止使用旧系统的切换方式的是( )。
A、试运行方式B、逐步切换C、并行切换D、直接切换方式9、不管程序内部是如何编制的,只是依据外部结构和软件功能对模块进行测试的是( )。
A、黑箱测试B、数据测试C、操作测试D、模型测试(三)多选题1、从广义上来说,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基本作业内容包括( )。
A、订单处理B、人出库作业C、仓储作业D、拣选作业E、配送作业2、与大多数的商品买卖不同,运输交易往往受到以F哪些方面的影响( )。
A、公众B、托运人C、收货人D、承运人E、政府、对于区域物流平台是否达到系统化的标准应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
A、网络的通达性B、物流活动一体化C、物流信息电子化D、物流信息网络化E、网络运行的高效化4、衡量一个程序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可维护性B、可靠性C、可读性D、实用性E、详尽性5、目前程序设计的方法主要有( )。
A、结构化方法B、原型方法C、面向对象的方法D、整体法E、自下而上法6、属于大型数据库系统的是( )。
A、OraCle系统B、Sybase系统C、FoxBase系统D、Informix系统E、DB2系统7、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功能测试B、冗余性测试C、性能测试D、可靠性与安全性测试E、代码测试8、系统测试的方法有( )。
A,黑箱测试B、数据测试C、穷举测试D、操作测试E、模型测试9、系统切换常用的方法有( )。
A、直接切换R并行切换C、逐步切换D、试运行方式E、不完全切换10、系统H常维护的内容主要包括( )。
A、程序维护B、数据维护C、代码维护D、功能维护E、设备维护(四)简答题1、从广义上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概念2、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类别及其特征3、简述运输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4、举例说明运输信息技术的应用5、简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6、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7、简述程序设计的性能指标8、简述程序设计的主要方法9、简述程序设计的步骤10、简述系统测试的原则习题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l、(B) 2、(A)3、(A)4、(A)5、(B)6、(A)7、(A)8、(A)9、(B)10、(A)11、(B)12(A)13、(A)14、(A)15、(B)16、(A)17、(B)18、(B)19、(A) 20、(A)21、(A) 22、(B)23、(A)24、(B) 25、(A)26、(A)27、(A)28、(B)29、(A)30、(B)31、(A)32、(A)33、(B)34、(B) 35、(A)(二)单选题1、A2、B3、A4、C5、D6、B7、B8、A9、A(三)多选题1、ABCDE2、ABCDE3、ABCDE4、ABCD5、ABC6、ABDE7、ACD8、ABCDE9、ABCD 10、ABCE(四)简答题1、从广义上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概念答:从广义上来说,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应包括物流中心业务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包括订单处理、人出库作业、运输、仓储作业、拣选作业、配送作业等,是一个由计算机设备、应用软件及其他高科技的物流设备通过通信网络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的动态互动的系统。
2、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类别及其特征答:(1)面向制造企业零配件采购供应物流中心信息系统。
集成制造企业位于供应链的起点或中间接点,其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顺利进行生产,对原材料、物料、日常耗用品等的采购时间、路线、存储等进行计划、管理、控制。
(2)面向制造企业产成品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
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入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接受各个分销商的订单,将商品分拨到各地去。
(3)面向批发企业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
面向批发企业的物流中心最为复杂,信息系统既要完成物流中心具体的物流运作管理,同时也承担着采购进货、销售出货业务的管理。
(4)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经营的物流中心特点是服务于多个货主企业。
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整个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如制造商、零售商)及相应的交通运输工具(承运人)链接起来。
4、举例说明运输信息技术的应用答:(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在道路货运行业,它实现了物理货物与相关数据的分离,大大提高了货物的分拣速度和效率。
(2)RF技术。
射频技术RF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
(3)EDI技术。
EDI JL乎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非常适合于运输行业。
在交通运输行业,它始用于集装箱远洋运输,后逐渐推广到其他运输方式。
(4)GIS技术。
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可以为运输管理提供数字化平台,如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运输企业可以对公司的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并根据专题地图的统计分析功能,分析客货流量的变化情况,制定行车计划。
(5)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和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的显著特点。
5、简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答:物流系统化是将一定范同的物流诸环节(或各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视为一个人系统,运用系统学原理进行整体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
区域物流系统化是区域物流平台构建的较高层次及理想目标,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系统化、最优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过去物资储运的物品流通阶段的最大特点。
对于区域物流平台是否达到系统化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①网络的通达性;②物流活动一体化;③物流信息的电子化、瓦联网络化;④网络运行的高效化。
6、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答:①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②程序设计和软件购置;③人员培训;④数据和系统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