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古代花鸟画托物言志
![中国古代花鸟画托物言志](https://img.taocdn.com/s3/m/7f9edd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4.png)
中国古代花鸟画托物言志
中国古代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特色。
在古代,花鸟画往往是托物言志的重要载体,不仅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更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在中国古代花鸟画中,常常借助各种昆虫、鸟类、花卉等形象,来表达画家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
例如,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中,用青绿的色彩和严谨的构图,表现了皇家的威严和气势;宋代画家赵佶的《芙蓉锦鸡图》中,用生动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除了表现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中国古代花鸟画还具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
例如,在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花图》中,用各种花卉和笔墨技巧,表现了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
在中国古代花鸟画中,还有许多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代表作品。
例如,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用简约而富有变化的笔墨,表现了自然和人生的美好和沧桑;清代画家吴昌硕的《花卉册页》中,用浓重的笔墨和奔放的构图,表现了画家对自然和生命的热情和力量。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花鸟画不仅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重要载体。
通过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3e4c8be32cc58bd63186bd49.png)
松龄鹤寿图(中国画)现代 陈之佛
陈之佛先生创作的这幅巨幅工笔花鸟画,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 象征美好的题材,用喜气洋洋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以及 严谨的构图、精致的笔墨,精心描绘了十只仙鹤在青松之间自由自 在活动的神态。画家借这个题材,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 礼,抒发了艺术家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一只黄褐色的兔子停在草 坡上,仿佛听到什么声音,受 惊后回头,却看见株枯枝上有 两只鸟正鸣叫着飞下来。
仔细看,兔子的皮毛是用笔尖簇点层层积染而 画成的,毛茸茸的质感跃然纸上。请试着画一画。
胸有成竹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画家并不是像黄筌、崔白那样的 宫廷画家,而是能诗善文的文人画家。文同就是宋代的 位文人画家。 宋代的文人画家认为墨色里有很多变化,墨色的浓 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够和其他色彩一样 表现出丰富的情景,这பைடு நூலகம்叫做墨分五彩。
写生珍禽图(中国画)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是黄筌的代表作之一,上有黄筌的署 名及题记,题记注明此画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黄居宝也 是一名优秀的花鸟画家,只可惜英年早逝。黄筌的另一个 儿子黄居寀继承了黄家一派的绘画风格,并将此风格带到 宫廷中,成为著名的宫廷画家。而曾经名噪一时的徐熙可 惜没有作品传世。
墨竹图(中国画)宋代 文同
竹叶四面张开,浓淡相间。绢 本上只画了一枝竹子,向下倒长, 弯曲,到末梢再向上生长,看起来 充满了张力和韧劲。画家喜爱竹子, 因此平时就十分注意观察竹子的姿 态,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画 的时候就可以运笔成画,一气呵成, 真可谓胸有成竹。
画如其人
中国的花鸟画到了明代又发展出以徐渭为代表的写意派 更强调借物抒情,他们的花鸟画因此只有一定的象征性。 八大山人朱耷的花鸟画画得很简练,常常只用一两笔画 出一条鱼、一只鸟,姿态都十分怪诞,有的还翻着白眼,常 常使人觉得动物有了人的表情,好像孤独愤怒的人在冷眼看 着这个世界。
1用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1用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9b6c0a4431b90d6c85c798.png)
设色 浓丽 晕染 细致
崔白(约1004—1088年),中国北宋画家。
《双喜图》
《墨葡萄图》
半身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笑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代 徐渭 《墨葡萄图》
朱耷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一生 字、号、别号极多,尤以“八 大山人”最为知名。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作品 名称
作品基 本信息
绢本设色 立轴, 纵81.5cm, 横53.6cm。 北宋徽宗 赵佶绘, 故宫博物 院藏
绘画 内容
构图
用 笔
用 色
绘 画 特 点
自创 瘦金 体。 用笔 瘦劲 犀利, 独具 一格。
《 芙 蓉 锦 鸡 图 》
描绘金 秋景色 的花鸟 画作。
画幅左侧 芙蓉、锦 鸡,与右 双钩 上轻盈飞 笔法 舞的蝴蝶 遥相呼应, 线条 布局密中 细劲 见疏。
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 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猜一猜
你知道哪一张是工笔画,哪一张是写意画吗?
工笔画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 致典雅,浓淡相宜,注重动植物生命 特征的表现。
写意画笔墨恣意奔放,造型简约 洒脱,以意传神,托物言志。
你能分辨课本中哪些作品是工
笔画,哪些作品是写意画吗?
写生珍禽图
41.5cm × 70cm
五代
黄筌
宋徽宗
秋劲拒霜盛, 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 安逸胜凫鹥。 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 和“天下一人”的签名花押。
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cm X 53.6cm
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
公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
![公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4379d2a4ff00bed5b8f31d65.png)
动静
• 《海棠蛱蝶 图》
• 宋 佚名
戏剧性
• 《疏荷沙鸟 图》
• 宋 马兴祖
• 此图原载 《四朝选藻 册》(见 《石渠宝笈 续编》)。 签题马兴祖 作
• 《红寥 水禽图》
• 宋 徐崇 矩 纨扇 设色
• 《碧桃 图》
•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4.8厘 米 横27厘 米 北京故 宫博物院 藏
• 此图绘碧 桃两枝, 枝上的碧 桃花有的 吐露盛开, 有的含苞 待放
• 《出水芙 蓉图》
• 宋 佚名 绢 本设色 高 23.8厘米 长 25.1厘米 北 京故宫博物 院藏
• 《绿橘 图》
• 宋 马麟
•
人物
山水
花鸟
中国画大致分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三大画科。在其长期的历史演绎进程中,花鸟 画出现最早,然而趋于成熟却最晚。
一、中国花鸟画萌芽
• 鹳鸟衔鱼图 •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旧石器到新石器 彩陶纹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二、花鸟画成熟期
• 一般说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
重视写生;
细笔淡墨勾勒轮廓,双钩 赋彩;设色华丽浓艳;用 笔精细;不见墨迹。
追求花鸟的自然情趣; 薄施丹粉; 不用线勾勒; 用笔清秀; 落墨较重,用墨色随意点染。
绘画技法 勾填法 社会评价 黄家富贵 后代名家 崔白、赵佶等
没骨法 徐熙野逸 梁楷、徐渭等
三、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高峰
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 有三十位花鸟画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画花卉 品种达二万余种。
四、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高峰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0713d377647d27284b7351fd.png)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教学课件《画外之意——中国花鸟画》
![教学课件《画外之意——中国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a41e25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1.png)
《宋芙蓉锦鸡图》,宋徽宗,绢本 设代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图设色 艳花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 微鸟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 扭画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 动进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这种表 现入形式,在宋代花鸟画中很是流 行成。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然 均不加线细熟阶段。为同以条致华于双工入丽一勾细微的般笔沉。题装力着锦材饰挺鸡;渲,,拔、染但而,花填如充色鸟色此满调、薄构了秀飞艳图活雅蝶娇便趣,,嫩。,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中国花鸟画
什么是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以花鸟,竹 石,鱼虫,兽畜为题材的 作品,都属于花鸟画的范 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 描绘对象的传统画科。
艺术特点
来源生活,加以艺术表现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的艺术传统
花鸟画分类
写意:大写意、小写意 工笔花鸟画:白描、淡彩、重彩
花鸟画分类
兰 花 幽 谷 长 风
宁 静 致 远
竹 子 高 风 亮 节 坚 韧 不 拔
菊 花 洁 身 自 好 寒 芳 自 赏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1、用笔方法:
中锋
侧锋
2、墨分五色:
逆锋
博茅树厘 本南
物竹叶米 ,宋
院杂色。 设李
。草染笔 色迪
用青力 ,,
双黄挺 纵《
189
勾,健 枫
填 色 。 现 藏
翎 毛 精 细 逼
结 实 , 苍 劲
厘 米 , 横
鹰 雉 鸡 图 》
209.5
故真有 。
宫,力 绢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二课时)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9ef8fe6770bf78a652954ec.png)
• 工笔画特点:勾线,填色,染色为主,造 型严谨,工整艳丽 • 写意特点:重水墨,重意境,超脱淡逸 • 没骨法特点: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 立骨的技法叫没骨法。特点:清新飘逸, 洁静淡雅
没骨法是介于工 笔和写意之间的 一种表现技法。 在南朝和北宋时 已出现,真正开 始的是清代的恽 寿平。直接用彩 笔取代墨笔,从 而产生了一种全 新的风格
抒 情 与 中写 国意 花 鸟 画 —
• 色彩:整幅画色彩艳丽,典 雅高贵。 • 构图:锦鸡形体斜穿画面, 成为画面的主体。锦鸡的视 线又把我们引向了右上角的 蝴蝶。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 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 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 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 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 不致显得突兀。 • 寓意:赵佶将自己比作“五 德”俱全的锦鸡,想要安逸 太平,却怎知会有“靖康之 难”!
唐宋——工笔
明清——写意
小结和思考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 写生为基础,以工笔和写意为主的花鸟 画传统。在摹刻客观对象的过程中,画 家们移注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所 以,花鸟画便成了拟人化的观照,审美 化的再现,而花鸟画也有了象征寓意、 遣兴抒怀的功能。
纸本 132.8厘米× 58.5厘米
中国古代花鸟画——群峰竞秀
泼墨晕渗——壳的质感
《螃蟹》 明 徐渭
廖廖几笔——毛茸茸爪子
中国古代花鸟画——群峰竞秀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墨葡萄图》 明 徐渭
中国古代花鸟画——群峰竞秀
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表现手法别出 心裁,水墨酣畅。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 神似,代表徐渭大写意花鸟的风格。 《墨葡萄图》 明 徐渭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7ec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d.png)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名称:《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技法和艺术表达,通过欣赏和学习经典的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学习欣赏名家的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5.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第一课: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1.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经典作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2.分析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取材广泛、形象逼真、用色鲜明、重视意境;3.学习用毛笔勾勒和填充的基本技法。
第二课:中国花鸟画的写意表现1.欣赏中国花鸟画中的写意作品,介绍写意画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2.分析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形象简练、笔墨自由、意境抽象;3.学习用大胆的笔触和墨色表现花鸟的技法。
第三课:欣赏中国花鸟画名家作品1.欣赏中国花鸟画名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2.分析名家作品中的构图、用色和笔墨运用;3.学习欣赏和品味中国花鸟画的审美特点。
第四课:学生主题创作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花鸟题材;2.分组开展主题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3.学生展示和评议,分享彼此的作品和创作心得。
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其在文人画中的地位和意义。
3.分析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讨论,了解其取材、形象、色彩和意境等方面的表现手法。
4.针对花鸟画的基本技法,进行示范和练习,如用毛笔勾勒和填充。
第二课:中国花鸟画的写意表现1.欣赏中国花鸟画中的写意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写意画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4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4](https://img.taocdn.com/s3/m/73c0374bf01dc281e53af031.png)
宋代花鸟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枫鹰雉鸡图 双喜图 崔白
李迪
• (五)、元代水墨花竹杂画的两种风格形态 • 宋元之际的文人画运动,在绘画史上一直是以山 水画为代表,但实际上山水画只是后来者居上, 最早的其实是从水墨花竹等题材的领域开始。 元代的水墨花竹画主要有良种风格形态,一是写 意水墨花竹,一种是工笔水墨花竹,擅长的画家 很多,前一种如元四家中倪瓒、吴镇两家都擅长 画竹,柯九思、李息斋、顾安、管道升、赵雍、 王冕等等都擅长竹及梅花。后一种的代表画家有 陈琳、张中、王渊等人,是吸取了宋代院画风格 的一些长处,加以改造后形成的较为工整的文人 花竹画的一种别体。
• 北宋徽宗赵佶绘,纵81.5cm,横 53.6cm。绢本设色立轴,双勾重彩工 笔花鸟画。 此图画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 锦鸡构成画面。画中锦鸡落处,芙蓉 摇曳下坠之状逼真如实,锦鸡视线之 际,双蝶欢舞,相映成趣。赵佶自题: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 五德,安逸胜凫鷖”。画内藏印有 “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 “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等,是宋以降历代皇室重宝。 作者意旨: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 人的五种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 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 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 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 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 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 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 出了锦鸡的重量感。
• (一)、唐以前“山水”“花鸟”只是“人物” 画的背景 • 唐以前“山水”、“花鸟”画只是“人物”画的 背景,这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驭龙 图》以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 显看出来。当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 成熟时,山水、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 唐代边鸾、薛稷等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 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 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 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 屏条。
借物抒情__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借物抒情__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d2e2439a5fbfc77da269b16f.png)
•工笔花鸟画欣赏
•一、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一、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一、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画工笔花鸟画首先应该苦练基本功, •其次还应提高观察及写生能力。
•用笔墨线条表现物象的要求: • ——线应该表现形体结构; • ——线要表现质感、颜色; • ——工笔白描要求中锋用笔。
•一、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花鸟画的起源阶段。(原始——汉)
新石器时代彩陶上 有花、草、鸟的图案, 至青铜时代,商周的青 铜器上有花瓣纹、鸟纹 和凤纹等,将这些花和 鸟的形象进行了抽象变 形。
•一、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 《出水芙蓉图》是宋代工笔花卉中之上品,形态逼真,风 格典雅,质感极强,可谓显示了中国古代工笔花卉极高的艺术 表现力。 • 《花篮图》一精美的藤编篮,内盛各色花卉。它是一幅静 物画,但不是画植物标本。在画家灵巧的笔下,这些花卉被描 绘得水灵鲜嫩和娇艳。用线工细严谨,刻画花朵生动逼真、婀 娜多姿,厚重而不失娇美,淡雅而不乏瑰丽。画家强调的是花 卉的生命力 。
•二、彩墨相映、挥洒性情的写意花鸟画
• 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 像 •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 •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意在笔先,笔为意用。 •为此,其特别注意笔墨,因笔墨能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 •挥毫泼墨,直抒胸臆。
• • 写景、写物是为了写情、写心,最后达到情景交融, 物 •我两• 忘寄的情境花界鸟。,托物言志,便是中国花鸟画的美学意蕴。
•一、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பைடு நூலகம்
• 《狸奴小影图》描绘了一只 •可爱的小猫,姿态就像日常所见 , •神情天真而专注,似乎发现了什 •么。一身长毛柔软蓬松,从中可 •以看出画家超凡的观察力和表现 •技巧。
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4ddffb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c.png)
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课程分析】中国古代绘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部分。
在课时安排上,他们都可以各占一课时,本课主要学习中国古代花鸟画。
在教学中,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整理等方法来引导学生鉴赏中国古代花鸟画作品。
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花鸟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主要针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概括及其艺术特点作系统的介绍,花鸟画有工笔,,写意,白描,没骨等多种技法,表现手法丰富。
花鸟画家面对同一题材,依个人感受之不同,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美,“画家通过对生活的的深入观察达到“成竹在胸”意在比先,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可以使人感受到画家的性情,审美理想和精神寄托。
本课以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诱思教学思想,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及发展概况有更深了解。
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学习中国花鸟画的技术画法教学难点:借助笔墨技巧创作中国花鸟画意境教学方法:①探索感知,认识现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利用大屏幕展示课件,使学生身心感受自然界的万物及花鸟画巨大魅力,同时热爱自然,爱生活。
②理论研究,把握实质:讲授法③学以致用,迁移深化:课时:2节课教学过程:创设意境,导入新课PPT展示校园绿化图片,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总结出这是古代绘画的哪一类?学生活动:中国花鸟画教师活动:中国花鸟画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东方艺术的崇高审美理想。
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根据作品来归纳花鸟画的分类,教师总结。
古代花鸟画的分类:从传统分:花卉,蔬菜,翎毛,草虫,畜兽等从画法分:工笔和写意1.工笔花鸟PPT展示工笔花鸟画作品,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有效的时间内说出对工笔花鸟画的印象进行PK赛.教师归纳总结:展示出水芙蓉图引导学生怎么样欣赏工笔花鸟画。
浅析中国花鸟画的情感表达 刘洋初
![浅析中国花鸟画的情感表达 刘洋初](https://img.taocdn.com/s3/m/05ee262b102de2bd970588a7.png)
浅析中国花鸟画的情感表达刘洋初摘要: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古今经典画作有的表现了画家对所画对象的珍爱,有的是画家以物言志的写照,笔法或急或缓,墨色或浓或淡,结合或喜、或悲、或哀、或爱的情绪,使画面真切的传达着画家当时的感受,这无疑是纯粹的,更是感人的。
花鸟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花鸟画家的精神载体,画家把对自然的事物热爱与心灵的感悟经笔墨传达给我们,本文通过对中国花鸟画内在精神的简述花鸟画色彩,构图,造型等技法结合举例,浅析了中国花鸟画与画家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花鸟画,精神内涵,情感表达,色彩,构图,造型引言艺术是情感表达我们生活里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这样一个话题——"情感”。
因此”情感的表达”自然也成为了人类发展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人类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艺术就是其中之一,例如诗词,歌曲,乐曲,电影,绘画等。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经典诗句,寄托着古人的乡情、友情、亲情、物情、爱情被千古传诵。
古今画坛的经典佳作也都蕴含着画家的情感。
《向日葵》是文森特?梵高创作的系列油画。
《向日葵》系列作品向世人传达着梵高的精神世界和对于生命的理解。
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的向日葵,就像梵高一生都在为他渴望而不可得的生命的热忱与真挚的爱情呐喊。
徐渭代表作《墨葡萄》以墨绘制串串果实挂在枝头,形象生动,画面左上方自题:"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表现了徐渭对自己经历的感慨,他将抱负难酬、饱经患难的无可奈何抒泄于笔墨之中。
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画家情感的物质化,只有真实的情感得到恰当的表现,才会与观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
古今经典画作有的表现了画家对所画对象的珍爱,有的是画家以物言志的写照,笔法或急或缓,墨色或浓或淡,结合或喜、或悲、或哀、或爱的情绪,使画面真切的传达着画家当时的感受,这无疑是纯粹的,更是感人的。
中国画花鸟画的“意写观”的辨析
![中国画花鸟画的“意写观”的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6fd93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3.png)
26艺术家The artists花鸟画的“意写观”展开了探析,希望能为花鸟画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画;花鸟画;意写观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科,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的一种,写意花鸟画指通过简练概括的手法描写对象的一种画法。
我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审美需求,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写意非常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比较注重抒发作者的情感,在表达作者感情时不会因为对物象的描绘而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1]。
中国花鸟画非常重视人事的描绘,重视通过动、植物和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来立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表现。
写意花鸟画不仅重视真的表达,还非常重视美与善的表达,绘画者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和欣赏来影响人们的情趣及精神生活。
写意花鸟画注重体现作者内在思想的表达和追求,写意花鸟画一定程度上最能见美见性,能够体现人的性情与修养。
一、中国画的研究分析中国画是我国非常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通过笔、墨、水、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画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名称,一般被称为丹青之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能够体现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联系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2]。
宋代以前绘图在绢帛上,绘画材料十分昂贵,所以题材多以王公贵族肖像或生活记录等为主;宋代,纸质得到改良和推广,加之文人画的兴起等因素,一定程度上让绘画题材、技法向多元发展,也是书画同源的开始;明代后,大众绘画不断发展,绘画成为广大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风俗画由此产生;清代,西方绘画传入中国,绘画材料和题材更加丰富,同时中国画也受西方画的影响,呈多元化发展。
中国画有着明显的特征。
它的表达不强调利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它非常讲究以形写神,追求的是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它非常讲求笔墨神韵,其在笔法上要求平、圆、留、重、变;在墨法上强调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浅析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析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be2545c850ad02de80412b.png)
浅析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摘要:中国古代花鸟画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以写生为基础;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中国古代花鸟画重视表达画家寄托在花鸟之中的情感与理想。
关键词:中国古代花鸟画写生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中国画在世界艺术领域内自成独特体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文学、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中国画按题材划分,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的花鸟画,其描绘对象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按传统的分法,分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面。
1 以写生为基础中国古代花鸟画重视写生,以写生为花鸟画创作的基础。
所谓写生,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客观的花卉禽鸟,而是要求在真实的描绘客观对象的基础之上,能表现出花卉禽鸟的生命力及其各不相同的个性,重视传神。
作品《芙蓉锦鸡图》是宋代皇帝画家赵佶的传世画作,此图所画锦鸡,飞临于疏落的芙蓉花枝上,转颈回顾,翘首望着一对留恋彩蝶翩翩起舞,此图状物工丽、神情逼肖,锦鸡神态自然、生动,全身毛羽设色艳丽。
芙蓉枝叶因锦鸡重量而轻轻摇曳,描写精妙入微、且每一片叶子都不相同,各具姿态。
此画用笔精娴熟练,双钩设色细致入微,空间分割细致自然天成。
赵佶的美学思想于绘画中注重诗意的含蕴回味,及观察事物的精细入微,以及写实表现的传神精切,于此画中展现的一览无余。
2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性能和特点。
借物抒情,是强调艺术作品与作者的情感关系。
艺术与冷漠是不相容的,强烈的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点之一。
托物言志源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诗言志”说,“志”即志向怀抱。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另一重要特征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写意花鸟画审美意境探析
![写意花鸟画审美意境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5e323287c24028915fc3e1.png)
是分离 的, 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中有情 , 中有境 。① 境 情 一幅 写意花鸟 画作 品如果具有 意境 ,就能使欣赏者通过 联想发人深 思, 使人产 生共鸣 , 思想感情 受到感染 , 也是作 品成功 与否的 这
重要 因素。
二、 写意 花 鸟 画审 美 意 境 的体 现 1 情 画 意 . 诗
卉, 把北 方质 朴的 自然景色融进 了 自己的大写意花 鸟画作 品中 ,
那是他对北方地域情感 的挥洒 。他在《 民画集》 卉 中说 :我 的画 “ 作题材多是生机无 限的花 与鸟 , 表现 的领 地是 山花与野草 , 表现 的是北方特有的动植 物与昆虫与禽鸟 。④
空 白是中国画形式美 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方法 , 以鲜 明地 可
气韵 生动是谢 赫提 出来 的中国绘 画千古不变 的法则 ,体 现
・
3 ・ 2
日 _ 篓 [
突出主体艺术形象 , 是种极其简练 的艺术语言 , 能够让欣 赏者去 想象 、 联想 , 而取得虚实相合 的“ 从 象外 之象 ” “ 、景外之景” 。明末 清初 的八大 山人作 品《 有余 图》 用高度 简练 而苍劲 的线条 勾勒 ,
2气韵 生动 .
产生丰富的联想 ,从而细细 品味作 品中所反映的物象 的本质 面
貌。
4无 画 处 皆 生妙 境 .
要想使 画面取得空灵变化的意境 ,必须巧妙的处 理空 白 、 虚
实、 疏密 的关系。
宗 白华先生 曾在《 艺境》 书中说道:中国画取消 了空 白就 一 “
像西洋油画了。” ③
体 的艺术境界 ,也是 画家 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 所形成
的艺术境界 , 它既来 自于画家对客观事物特 征的发现与选择 , 也 来 自于画家对观众心理 的分 析与掌握 。意境 中既有来 自艺术家 主观 的“ , 情” 又有来 自客观现实升华的“ ” 这种“ ” 境 ” 境 , 情 和“ 不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e5d1f0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a.png)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适用年七年级上册级所需时三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组成:中国花鸟画从古至今。
单元重难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淮安美术中考复习提纲
![淮安美术中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69cf4426fff705cc170ae5.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1. 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
2. 宋代赵佶的书法被称为“瘦金体” ,作品《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
3. 被称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五代的黄筌,作品《写生珍禽图》4. 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朱耷,作品《游鱼》,属“清四僧”之一。
5. 《墨竹图》是宋代文同的代表作6. 被称为“徐熙野逸”的画家是徐熙。
7. 《双喜图》是宋代崔白的代表作品。
8. 中国花鸟画到了明代发展出以徐渭为代表的写意派。
“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是明代的徐渭为《墨葡萄图》题的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9. 《蟹篓图》是齐白石的作品,“为万虫写像,为百鸟传神” ,笔墨简洁,擅作花鸟鱼虫,尤爱虾。
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强调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10. 清代晖寿平善用“没骨法”作画,作品《花卉册》。
“没骨法”,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
11. 陈之佛,代表作《松龄鹤寿图》12.墨分五彩(宋):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效果,如色彩一样表现丰富。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堆满野草莓的柳条篮子》法夏尔丹。
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出土,新石器时代。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稿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蜡笔,粉笔,油画棒亦可。
《窗边的餐桌》英希拉芬尼利。
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 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法布尔用精美的文字、逼真的画面,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异的昆虫世界。
并著有《昆虫记》一书。
第五课耕牛•战马唐代韩滉《五牛图》,工笔画,运用厚重线条勾勒,用笔朴实雄健,画出了牛的坚韧筋骨,质感逼真。
被元代赵孟頫评为“神奇磊落,稀世名笔” 。
北宋画家李公麟《五马图》。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抒情写意——中国花鸟画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抒情写意——中国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17ebb69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1.png)
锦
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
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
庄典雅的气质。
》
《 芙
• 作品中构图有什么独 特之处?
蓉
锦
鸡
布局有疏有密。构图偏重左
图 》
侧呈s形曲线,左侧芙蓉、
锦鸡、菊花与右侧蝴蝶遥相
呼应。
工整细致、刻画细腻
瘦金体
秋劲拒霜盛, 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 安逸胜凫鷖。
借鸡的5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5种道德品行。
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此画 的情景?
《双喜图》
崔白的绘画不是简单的写形和求真,而是通过对形 象的细微刻画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总结:
1,国画分类 : 表现形式、描绘内容 2、独立成科: 晚唐 3、发 展: 五代
“黄荃派”“徐熙派”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4、宋 代: 赵佶 《芙蓉锦鸡图》 瘦金体
崔白 《双喜图》
《写生珍禽图》
黄家富贵
黄筌 精致华丽 工笔 徐熙 淡彩水墨 写意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 题材: 江南野景,
比如:野竹小鸟 等
• 绘画风格: 追求花鸟的
自然情趣、薄施 丹彩、用笔清秀、
宋徽宗赵佶
• 这幅宋代佳作《芙蓉
锦鸡图》绘画了什么
内容?
《
金秋的景色,芙蓉盛开,蝴
芙 蓉
蝶飞舞,锦鸡回眸。色彩浓
品中。A.麻雀 B.金面美洲莺
C.龟
D.耕牛
中国画《芙蓉锦鸡图》中,有一只精心描绘的锦鸡,在古代被认为是______的象征。 A.荣华富贵 B.衣锦还乡 C.前程似锦 D.文武双全
南唐时期花鸟画家黄筌有作品《写生珍禽图》。 《写生珍禽图》的作者黄筌,他是一位民间画家。 赵佶(宋朝皇帝)的《芙蓉锦鸡图》中的书法被称为“瘦金体”。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主要是植物、动物、昆虫。
陕西省汉中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美术上册课件: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共19张PPT)
![陕西省汉中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美术上册课件: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89e701c77da26924c5b008.png)
清代画家恽寿平与五代的 黄荃一样,也非常重视写 生,在表现对象时,既不 用墨线勾轮廓,也不用墨 色作底子,而善于用颜色 渲染、点簇并用。他画的 花卉十分工整俊秀,好像 被水洗过一般清新飘逸, 洁净淡雅。
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 文化名人。
齐白石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村家庭,从小就下田 劳动,十二岁开始学做木工,二十七岁才开始学画画,五 十七岁后定居北京。艰苦的生活磨炼,使他拥有了取之不
尽的绘画源泉。擅画花鸟、虫 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 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 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 横生。
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小鸡、鱼虾、 玉米、稻麦、蝌蚪等都收进画中, 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绘画世界。
陈之佛先生创作的这幅巨幅工笔花鸟画,采用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象征美好的题材,用喜气洋洋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 艺术形象,以及严谨的构图、精致的笔墨,精心的描绘了 十只仙鹤在青松之间自由自活动的神态。画家借这个题材,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抒发了艺术家对祖国 美好未来的祝福。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荃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 41.5cm,横70cm,绢本,设色
背景; 《写生珍禽图》左下方有 一行小字款署“付子居宝 习”,是黄筌画给儿子黄 居宝作习画范本用的
技法:
多用淡墨细勾,重彩渲染,用笔极为精细,而后以 淡墨轻色,层层敷染,更重质感。
一只黄褐色的兔
子停在草坡上,仿佛
瘦金体
宋徽宗30岁时的作品《瑞鹤图》
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 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 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 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而 在此之前的五代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杰出的 花鸟画家为这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 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Hale Waihona Puke 笔黄筌《写生珍禽图》
归纳与总结
写
意
朱耷
《游鱼》
艺术特色
造型工整、描绘细腻、 笔意恣意奔放,造型洒脱简
设色精致素雅
约,不拘一格,笔简意赅
归纳与总结
画 家 代表作品
赏析要点
赏析方法
朱 耷 《游鱼》
作品相关背景
探究
赵
佶
《芙蓉锦鸡图》
绘画内容,构图,用笔, 用色、落款
黄 筌 《写生珍禽图》 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
设色 浓丽
晕染 细致
自创 瘦金 体。 用笔 瘦劲 犀利, 独具 一格。
思考与探究
思考与探究
守见敌足头鸡
夜食在搏戴有
不相前距冠五
韩 诗
失呼,者者德 者者敢,,:
外 传
,,斗武文 信仁者也也
也也,;;
。;勇
也
;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取材
观察与发现 写生珍禽图 41.5cm × 70cm 五代 黄筌
苏少版中学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七年级上册
抒情与写意
——中国花鸟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一词起源 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 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 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的绘 画。
中国画的分类: 从内容上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和写意
写意
工笔
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
工笔画注重细节,用笔细腻, 描绘的真实逼真
写意画注重意境,用笔用墨 简洁,一气呵成
人物
花
山
鸟
水
花鸟画只是画花和鸟吗?
植物、动物、昆虫等
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 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 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
花鸟画的发展演变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殷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 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艺美术上。魏晋 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带有较 多装饰性,主要表现人物的生活环境。
观察 比较
齐白石 《虾》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感受
思考与探究
朱耷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一 生字、号、别号极多,尤以 “八大山人”最为知名。
思考与探究
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思考与探究
留横山墨
得流河点
文乱仍无
林世是多
朱 耷
细 揣 摹
杈 椰 树
旧 山 河
泪 点 多
。,。,
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境。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绘画。
思考与探究
《雪竹图》描绘的是竹林积 雪的场景。一竿竿细竹拔地 而起,倾斜直上,打破环境 的平板单调,在平逸安静中 产生了动感。竹竿和枝叶都 各具姿态,穿插有致,层次 分明。 此图描写江南雪后严寒中的 枯树竹石。以墨色奠定基调, 运笔粗细结合,遒劲有力, 用墨更是浓淡兼施、华腴滋 润。积雪不用白粉,都用墨 色留白渲染出。一切围绕雪 来作文章。构图新颖,画法 别致,富有变化,层次井然。 整幅画工整精微而写实。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作品 作品基 绘画 名称 本信息 内容
构图
用 笔
用 色
落 款
《 芙 蓉 锦 鸡 图 》
绢本设色 立轴,
纵81.5cm, 描绘金 横53.6cm。 秋景色 北宋徽宗 的花鸟 赵佶绘, 画作。
故宫博物 院藏
画幅左侧 芙蓉、锦 鸡,与右 双钩 上轻盈飞 笔法 舞的蝴蝶 遥相呼应, 线条 布局密中 细劲 见疏。
徐熙 雪竹图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理解
课堂实践
临摹《写生珍禽图》中的一只 鸟或者一只昆虫,乌龟等。
崔白的绘画
崔 白
不是简单的
写形和求真,
《 双
而是通过对
喜 形象的细微
图 》
刻画,创造
出了独特的
意境。
观察与发现
仔细观察这些作品, 说说你的初步印象。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蟹篓图 33cm × 39cm 现代 齐白石
齐白石
(1864一1957) 汉族, 湖南湘潭人, 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20世纪著名的书画大师 和书法篆刻巨匠。
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
观察与发现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朱耷 赵佶 黄筌 齐白石
表现手法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唐中晚期,花鸟画逐渐独立,成为专门的画科。唐 朝有史可查的花鸟画画家就有数十人。花鸟画,人 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
五代时期,花鸟画分为两派。“黄筌派”和“徐熙派”。
南宋——文人画,使花鸟画更臻完善。
明清以来直至近百年,花鸟画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史上 的一个新高峰
宋徽宗 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cm X 53.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