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讲义word版
基础会计知识讲义
(二)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 作为会计核算的具体目标应当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中的会计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简化了会计目标的提法,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指投资者(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及其职能机构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它规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起讫日期采用公历制。(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涉及多种货币的情况下,要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类,采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全相符,称为“合龙门”或“龙门账”。
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
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
3.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单位。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有一部分是国家拨款投入的预算资金,也有一部分资金是单位自身业务收入的预算外资金,其支出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一方面是通过预算内(外)取得货币资金,另一方面,要发生预算内(外)支出支付各种行政费用和业务费用。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活动中发生的预算内(外)财务收支活动,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会计基础会计1-3章讲义
会计基础会计1-3章讲义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任务1.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门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信息的学科。
它涉及对财务交易的记录和分析,以提供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1.2 会计的任务会计的主要任务包括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和合规监管。
1.3 会计的职责和道德规范会计的职责是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人员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如保持独立性、保守保密等。
1.4 会计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专业行为、保持独立性等。
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可能导致惩罚和声誉损失。
第二章:会计等式和账户2.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表示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公式。
它表明企业资产的来源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2 资产账户资产账户记录企业拥有的资源,如现金、存货、设备等。
常见的资产账户包括现金账户、应收账款账户、存货账户等。
2.3 负债账户负债账户记录企业欠他人的债务,如应付账款、借款等。
常见的负债账户包括应付账款账户、短期借款账户等。
2.4 所有者权益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
常见的所有者权益账户包括资本账户、收益账户等。
第三章: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分析3.1 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记录会计交易的方法。
每个会计交易都需要至少两个会计分录,一个为借方分录,一个为贷方分录。
借贷方金额应相等。
3.2 会计分录的要素会计分录包括日期、摘要、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等要素。
日期表示会计交易发生的时间,摘要说明会计交易的内容。
3.3 会计账户的分类会计账户可以根据性质进行分类,如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等。
这种分类有助于对账户余额和变动的分析。
3.4 会计账户的分析会计账户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通过分析账户余额和变动,可以获取有关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信息。
以上是关于会计基础会计1-3章的讲义概述。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基础会计讲义教学文档
课程内容第一讲总论第二讲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第三讲会计核算基础第四讲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五讲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六讲账户分类第七讲会计凭证第八讲账簿第九讲财产清查第十讲会计核算形式第十一讲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讲总论〔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本专题,应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概况,重点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信息的作用与会计目标,初步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产生与发展阶段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会计萌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所处年代:奴隶社会以前标志:人类已经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刻石记事、垒石计数和结绳记事等。
但还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与机构。
2、古代会计(公元前11世纪至15世纪末)所处年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标志:会计人员和机构的产生、会计名词的出现等。
如:在我国的周王朝中就设立了会计机构和专门人员;“会计”名词也产生于那个时期;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会计思想。
★会计在国外称簿记——Bookkeeping例:我国周王朝严密的财计组织孔子的会计思想:“会计当而已矣。
”春秋战国时期韩非的会计思想:“人有欲则会计乱,会计乱则有欲甚。
”“所谓会计乃计量财物多少,出入不误,含廉洁理财之意。
”3、近代会计(公元前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标志: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计量单位的演变等。
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是对单式记账法(簿记)的重大变革,被称之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4、现代会计(20世纪30年代至今)标志:(1)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
(2)会计理论和方法逐渐分化为两个领域。
(3)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重大变化。
(4)会计记账手段的变革。
(5)会计规范的国际趋同。
(二)总结1、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
2、会计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
3、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人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用会计干什么。
第1章__会计学基础总论
24
2020/2/10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又称“会计实体”。
25
2020/2/10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2
2020/2/10
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
此外,这个定义还体现了“会计主体”,即: 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 在谁的角度进行账务处理。
【例】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 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 会计代理记账,也是应该分别对甲公司和乙公司做销售和采购 的业务。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1)会计主体前提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 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例】购买一批原材料,只需要在本企业账中反映原材料增加 就可以了,不必反映卖方企业的库存商品减少。卖方企业的库 存商品减少在卖方企业的账中反映。
(2)会计主体前提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 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的概念
持续经营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按既 定的经营方针和预定的经营目标会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在可预 见的未来,不会停产倒闭。
33
2020/2/10
【资料】唐山地震与持续经营 在1976年7月唐山地震以后,几乎全国各地都在防地震。因为 可能要地震了,在地震中,谁死谁活还不知道。这样,很多人 觉得在可预见的未来,极有可能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自然也 就没有心情再正常工作、正常生活了。所以,为了在“余下” 的不多的时间里好好生活,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都吃掉,平时 舍不得吃肉,那一段时间几乎天天买肉吃。有的人半夜里起来 还要吃一顿饭,因为地震随时可能发生,不能做“饿死鬼”。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不能再生存下去, 他(她)就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工作和生活。 企业的会计核算也 是如此。如果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持续经营下去,那么也 就不能用正常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会计学基础 全套课件共265页文档
•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 责任的书面证明,是会计信息资料的最初 载体,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 (4)登记账簿
• 登记账簿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在 账簿上连续、完整、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经 济业务的一种方法。
• (5)成本计算
• 所谓成本计算,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
•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确 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法,对企业、行 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
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为有关各方提供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1.2 会计的对象
• 1.2.1 会计的一般对象
•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经济活动的特定对象, 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以货币表 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 金运动。
• (3)会计核算有一套科学的专门方法,组成 了一个方法体系
• 1.1.4 会计的目标
• 会计目标,亦称为会计目的。通俗来讲, 是指会计工作应当达到的要求。根据经济 管理的客观要求和会计的职能,可以将会 计目标表述为: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 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 的履行情况。
• 1.1.5 会计的概念
• (2)相关性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 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 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 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 (3)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 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4)可比性
•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 可比性。
第一讲会计学基础
第一讲会计学基础(一)基本概念1.会计目标(教学指导72页)、会计假设(教学指导74页)、会计要素(教学指导74页)、会计原则(教学指导74页)、会计方法(教学指导74页)2.权责发生制原则(教学指导88页)、谨慎性原则(教学指导教90页)、配比性原则(教材20页)3.会计等式(教材27页)、会计科目(教材29页)、会计账户(教材31页)4.借贷记账法(教材34页)(二)简答题1.简述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教学指导74页)2.如何理解权则发生制原则?(教学指导88页)3.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教学指导91页)4.会计要素的内容及特征是什么?(教学指导76页)5.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教材34页:概念+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6.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什么?(教学指导72页)(三)业务题1.借:银行存款 250000贷:实收资本 2500002.借:原材料80000应交税费 13600贷: 应付账款 936003. 借: 固定资产 3000000贷:在建工程 30000004.借:其他应收款5000贷:现金 50005.借: 固定资产 100000贷:资本公积 1000006. 借: 无形资产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7.(1)借:银行存款 1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应交税费 1700(2)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0贷:库存成品 70008.借:生产成本80000制造费用 10000管理费用 30000贷: 应付职工薪酬 1200009. 借:利润分配100000贷: 盈余公积 50000应付利润 5000010. .借:所得税费用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第二讲财务会计报表阅读与分析(一)基本概念流动比率(教材66页)、速动比率(教材68页)、应收账款周转率(教材83页)、存货周转率(教材85页)、每股收益(教材79页)、市盈率(教材82页)(二)简答题1.财务报告有哪些组成部分?(教学指导94页)2.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各有什么作用?(教学指导98、99页)3.资产负债率是否越低越好?(教材71页)4.你认为会计报表信息有哪些局限性?(教学指导103页)5.杜邦分析法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教学指导111页)(三)业务题1.计算有关财务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8050/4000=2.012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6500/23000 =28.26%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2400/(5200+4000)/2 =12400/4600=2.70存货周转天数=365/2.70=13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21200/(1300+1200)/2=21200/1250=16.9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16.96=22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2520/21200×100%=11.89%2.把实际运算结果与同行业标准对比:从偿债能力看,流动比率略高于同行业标准财务比率,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资产负债率远低于同行业标准财务比率,只有行业标准的一半,说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也较强。
会计学基础讲稿
“会计学基础”讲稿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1、生产的重要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为什么要管理)(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物质资料生产还必须与分配、交换、消费有机地结合,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
这个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这种复杂性与日俱增。
(3)生产过程要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不仅需要技术方法,还需要管理方法。
2、必须采取有效方法,运用特定的手段管理生产过程(会计是方法之一)(1)对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观察、推测。
(2)运用一定方式观察、记录,经过计算、整理、分析,为管理提供资料。
3、会计的初步概念:会计就是通过记帐、算帐、报帐、用帐等活动,来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提供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是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1、物资生产的需要;2、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3、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需要】(二)会计的发展【过去未来,事后事前,职能的拓展】1、反映(客观反映)、监督(合理、合法)【事后反映、监督:财务会计】2、参与决策【事前预测、决策、预算:管理会计】二、会计的职能(一)定义: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二)会计的具体职能1、反映职能(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管理提供经济信息。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货币计量)上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内容、时间、有序)(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
(事前、事中、事后)2、监督职能(控制职能):利用反映职能所提供的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事前、事中、事后)3、参与决策:利用各种预测数据,参与制定经济决策。
会计学基础(全)
(二)负债 1、定义与特点 2、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 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 股利、应交税金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 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 期应付款等。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不同。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 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 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 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三、会计分期
1、它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
7
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2、我国会计期间与日历年度一致,从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货币计量:
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1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核算职能
1 含义: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 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 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
2 特征: 1)会计为经济管理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相关 信息。
2)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4)会计核算是一个层次化、逐步深化的过程。 2
16
二、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资产
1、定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的资源
2、特点:见书上。
3、分类: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分为流动 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 产。除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可统称为非流动 资产或长期资产。
会计学堂讲义
会计学堂讲义摘要:一、会计基础知识概述1.会计的定义与作用2.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3.会计要素及其分类二、会计核算方法1.会计科目与账户2.借贷记账法3.会计分录三、财务报表及其分析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财务比率分析四、企业经营决策与会计信息1.投资决策2.融资决策3.营运决策五、会计实务操作技巧与规范1.会计核算流程2.会计凭证与账簿管理3.税务筹划与申报正文:一、会计基础知识概述1.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是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连续、准确地记录、核算和报告的一项工作。
其主要作用包括:反映企业经济状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和维护经济利益。
2.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会计基本假设包括: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假设。
会计原则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3.会计要素及其分类会计要素是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两大类。
二、会计核算方法1.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用于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体记录单位,用于存储和汇总会计数据。
2.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通过设置会计分录,对经济业务进行借贷双向记账,以达到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目的。
3.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基本单位,包括记账方向、金额和账户名称。
按照借贷记账法,分录分为借方分录和贷方分录。
三、财务报表及其分析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投资回报。
2.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通过利润表,可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益。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1. 介绍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交易和财务信息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广泛的职业。
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本讲义将介绍会计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方法和会计准则等内容。
2. 会计的基本概念2.1 会计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对象是指会计工作所针对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等。
不同的核算对象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要求。
2.2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如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等。
负债是指企业对外借款、应付款项等债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所有权。
2.3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一个基本的会计方程式,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3. 会计方法3.1 记账方法记账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账户的建立、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记录等。
常见的记账方法包括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两种。
3.2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交易和事项的会计文件,包括原始凭证和转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直接记录具体交易的单证,如收据、发票等;转账凭证是将原始凭证中的信息转录到账簿上的会计记录。
3.3 账簿账簿是会计工作中用以记录和汇总会计凭证的簿册,包括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等。
账簿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准确记录和分析财务信息至关重要。
4. 会计准则4.1 会计准则的作用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和指导,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会计准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制定,有些准则是强制性的,有些准则是推荐性的。
4.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IFRS作为其财务报告的准则。
4.3 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是指中国境内企业和机构所适用的会计准则。
中国会计准则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财政部的规定来制定和执行。
基础会计讲义【精品文档】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念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唯一计量单位(×)(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
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数学家卢卡·帕乔里出版了一本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其中一章“簿记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从理论上给予必要的阐述。
传统的会计至此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外部提供会计信息服务为主的“财务会计”,另一类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的“管理会计”。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一、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真实性: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合理性: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目标。
基础会计讲义
基础会计讲义一、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会计是指通过对财务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一套规范和方法。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财务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1.货币计量假设:会计记录和报告基于货币的单位进行。
2.会计主体假设: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与业主个人的财务是分开的。
3.会计期间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如年度、季度等。
4.业务实体假设:企业的经济交易独立于其所有人个人的经济交易。
三、会计的基本原则1.货币计量原则:会计记录和报告使用货币单位进行。
2.成本原则:企业的财务信息应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记录。
3.收益确认原则:收益只有在实现时才能被确认。
4.匹配原则:企业的费用应与相关收益相匹配。
5.持续经营原则:会计假设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
四、会计的核心要素1.资产:企业拥有的权益或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2.负债:企业所应对的债务或义务。
3.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
4.收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5.费用:企业为获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支出。
五、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1.借贷记账法:每个经济交易都应该同时涉及两个账户,分别是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
2.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 资产账户的增加记作借方,减少记作贷方。
- 负债账户的增加记作贷方,减少记作借方。
- 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增加记作贷方,减少记作借方。
- 收入账户的增加记作贷方,减少记作借方。
- 费用账户的增加记作借方,减少记作贷方。
六、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1.资产负债表:显示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
2.损益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和亏损。
3.现金流量表:展示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4.财务分析: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七、会计的伦理和职业规范1.会计师应遵守的准则:行业准则、道德准则、法律准则。
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
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第一篇: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及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概述(一)定义: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从本质上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计量形式:实物计量劳动计量货币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形式)(二)会计的特点:教材第2页(三)会计的分类:(按报告对象不同)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关系人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核算(反映)——观念的总结监督——过程的控制1.核算(1)定义:教材第3页(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3)会计核算所做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4)会计核算的方法:(七种)教材第4页2.监督(1)定义:教材第5页(2)内容: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3.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控制经济活动过程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含义~也称会计客体或会计内容,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资金运动的内容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注:企业的资金运动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也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衡等关系)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一、会计假设(一)会计主体1.定义:~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注: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意义:(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不对等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学基础第1章 ~12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
1.2.1 记 账
❖ 【例1—1】12月1日,公司发行股份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 共收到股东投资款3400万元,已经存入银行。
❖ 分析:公司的银行存款增加3400万元,公司股本增加600万元。依照公司法 之规定,超面额缴入股本28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需设“银行存款”、“股 本”、“资本公积”等账户予以记载。其中,“银行存款”账户需记录其增 加额,由于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因而根据前述约定,其增加额应当记入 其账户的借方;“股本”、“资本公积”账户需记录其增加额,由于这两个 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因而根据前述约定,其增加额应当记入其账户 的贷方。综上所述,应当借记“银行存款”账户34 000 000元,贷记“股本 ”账户6 000 000元,贷记“资本公积”账户28 000 000元。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2
【例1—1】(Continued)
❖ 会计人员根据银行出具的收款证明、验资报告、公司章程等原 始凭证,填制第1号记账凭证。原始凭证附于其后。总账记账人 员根据记账凭证在总账账簿的三个账户中进行登记。根据记账 凭证登记账簿的行为俗称“过账”(posting)。过账之后,可 以在记账凭证中以“√”标注,以免漏记或重复登记。
9
1.1.3 借贷记账法
❖ 【特别提示】账页中的“借方”、“贷方”分别是根据西方国 家记账用的符号“Debtor”(缩写为Dr.)、“Creditor”(缩写 为Cr.)翻译而来的,仅仅作为记账符号使用,分别代表账页中 除余额栏以外的金额栏的左边和右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①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②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③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一)会计核算2特点:货币价值量、完整连续系统5环节:确认、计量、计录、计算、报告3工作:计账、算账、报账7方法:设科目、复账、填审凭证、登账、成本计算、财清、编表(二)会计监督3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合法性合理性VIP三、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资金运动)结论: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价值运动。
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①资金投入:资金进入本企业。
②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又分“供、产、销”三个阶段。
③资金退出:资金离开本企业。
例如:偿债,交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即: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参照考试的四个假设:考试主体,持续学习,考试分期,分数计量)一、会计主体→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即企业应当的其本身发生的交易,事先进行确认,计量,报告。
二、持续经营→即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既定的目标下,正常的、持续的经营下去。
(即:企业不会终止)单选: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持续经营为经营基础和假定前提。
三、会计分期→界定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是一种人为划分。
我国会计期间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合称为“中期”)、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四、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第三节会计基础一、权责发生制: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已形成或义务已发生的时间为标准。
我国企业与我国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础。
二、收付实现制: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现金流入或流出的时间为标准。
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现制;我国事业单位的非经营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经中讲)第五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复习会计对象,四大基本前提。
(准备知识)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六大类,各取一名称)。
作用:①反映会计主体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静态)②反映会计主体特定时段的经营成果。
(动态)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反映财务状况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㈡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财务状况→指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的资产及权益构成情况。
⒈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是满足3个特征的资源)P50多9①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②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④必须能以货币计量**流动资产eg.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资产非流动资产eg.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是满足3个特征的现时义务)①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是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指企业在现形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流动负债eg.短期借款、应付票据\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负债非流动负债eg.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⒊所有者权益: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延伸: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称为留存收益)㈢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动态)⒈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①在日常活动中形成。
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又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③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依日常活主次,收入=(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收入依日常活性质,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建造合同)收入⒉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①在日常活动中发生。
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又与利润分配无关。
③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业务成本eg.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成本费用期间费用eg.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⒊利润: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延伸:利润=收入-费用二、会计要素的确认(确认的内容、意义略)确认的标准:⒈符合会计素定义⒉可计量性⒊相关性⒋可靠性⒌确定性⒍合规性三、会计要素的计量㈠计量要求:客观性、有效性、经济性㈡计量属性:⒈历史成本(实际成本)⒉重置成本(现行成本)eg.盘盈固定资产⒊可变理净值eg.存货后续计量⒋现值eg.确定非流动资产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⒌公允价值eg.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㈢计量单位(已讲)四、企业会计等式(会计平衡公式)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会计等式①是一个恒等式。
②恒等公式表明了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会计要素变动。
该公式作为编制资产表的基础。
㈡收入-费用=利润以该公式作为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㈢“资产=负债+所有权益”与“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关系(时点)与(期间)的关系发生经济业务会计要素变动1.1 收入-费用=利润 12.31资产=负+权资产=负+(权+利润)=负+(权+收入-费用)=负+权+(收入-费用)该期间的经营成果即利润应当归属于企业所有者即所有者权益。
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第一节会计核算的概念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4个)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准备知识:(参见P4.教材)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是指资金运动→通过经济业务分项来进行。
资金运动的三个阶段:Ⅰ资金的投入Ⅱ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Ⅲ资金的退出经济业务事项两类:①经济业务(又名:经济交易)定义:P19教材⒈是各种经济利益交换⒉该交易发生于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
例如:商品销售②经济事项定义:⒈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
⒉该事件发生于企业内部。
例如:计提折旧,火灾,出纳卷款而逃具体而言,经济业务项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
(P151多选15)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⒈款项,即货币资金,包括:①库存现金②银行存款③其他货币资金:例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备用金等。
(p151,16.多选)⒉有价证券,包括: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包括:国库券,企业债券,股票。
(P128.21单选)注意: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流动性最强是指最容易变成现金)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即财产,物资、具有实物形态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赊销产生债权,赊购产生债务。
四、资本的增减(会计上的资本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七、其它第四节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在财经讲)第五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具体准则=(一般业务+特殊业务+报告)准则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准备知识:从会计定义可知→会计核算“的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就是(资金运动价值运动会计对象)六大会计要素→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化是会计科目(会计对象的六大类)(每一大类再划分为若干个小类并给每一小类取名)(所取名称就是会计科目的名称)一、会计科目→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P128 25单)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会计科目按具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P151、20多边)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会计科目。
负责类会计科目。
共同类会计科目。
即:可能具有资产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性质成本类会计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损益类会计科目。
(又分为收入类、费用类会计科目)2.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P151 21多选)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
(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明细分类科目。
(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的会计信息。
)eg“原材料”——按品种设置明细科目,“应收账物”按单位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原材料——甲材料”“应收账物——成都人民商场”——乙材料——成都天元有限公司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相关实用+完整稳定准确。
(按大纲只只有前三条)准备知识: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是不一样的,设置的会计科目也不能不一样,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都必须遵守三个原则。
1、合法性原则即:符合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即: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即: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举例说明、量体裁衣)4、完整性原则即:所设的会计科目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核算体系。
5、稳定性原则即:不能经常变动会计科目等。
6、准确性原则即:会计科目的内容定性应确保准确。
第二节账户一、账户→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裁体。
1.会计科目只是会计对象具体化之后的一个项目或名称,会计科目不具有结构。
2.账户以会计科目作为自己的名称,并具有结构..。
账户能够分类,序时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P128、26单选)。
二、账户的分类1.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又分为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2.按所提供信息的说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总分类...账户(又名:总账账户、一级账户)简称:总账,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只能使用货币计量;明细分类账户(又名: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
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是对总账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
可以使用货币计量,实物计量、劳动量计量;注意:①明细账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②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是明细账的统驭账户。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为编报表服务)账户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数据。
利润表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为编制利润表提供数据。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准备知识:参见P16会计要素的量上的变动,要么↑,要么↓,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种方法来记录这种增加、成减少。
〈1〉账户名称〈2〉日期和摘要〈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4〉凭证号码引例所示比较,能否用更简洁的方式来表示账户的基本结构?有,那就是T型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