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结构布置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 宽比应分为A级和B级
– (1)B级指较高的,因而设计有更严格要求的建筑。
– (2)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指符合规程表 1.3.2- 1 高度限值的建筑,也是目前数量最多,应用 最广泛的建筑。当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 高层建筑,其高度超过表1.3.2-1规定时列如B级高 度高层建筑。
160
150 130 100
70
筒中筒
200
180 150 120
80
板柱-剪力墙
70
40
35
30
不应采用
•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 高度(m)
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部分框支剪力墙
筒体
框架-核心筒
筒中筒
非抗震设计
170 180 150 220 300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 面布置。
• 规则建筑:
• l/b≤1及l/Bmax≤0.3
• 2.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 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 建筑长度 L及外伸尺寸l等值宜满足表 1.3.3-1的要求;
设防烈度
L/B
6、7
≤6
• 图示不规则平面中,图a重叠长度太小,应力集中十分显 著,宜增设斜角板增强,斜角板宜加厚并设边梁,边梁 内配置拉筋。
• 图b中的哑铃形平面中,狭窄的楼板连接部分是薄弱部位。 板中剪力在两侧反向振动时可能达到很大的数值。因此, 连接部位板厚应增大;板内设置双层双向钢筋网,每层、 每向配筋率不小于0.25%;边梁内配置受拉钢筋。
160
140 120
170
150 130
140
120 100
210
180 140
280
230 170
2.高宽比限制
•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 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 宜超过表1.3.2-3的数值;
结构体系
框 架、板柱-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 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 形, z形平面的重叠部分应 E≥B’
• 不宜采用细腰形平面图形。
– 这种平面在中央部位形成狭窄 部分,该部分在地震中容易产 生震害,尤其在凹角部位,因 为应力集中容易使楼板开裂、 破坏。
• 这些部位应采用加大楼板厚 度,增加板内配筋,设置集 中配筋的边梁,配置45度斜 向钢筋等方法予以加强。
• 3. 抗震设计的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 筑, 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少偏心。
• 4. 楼面凹人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宽度的一半,即L2≥0.5L1, a1+a2≥0.5L2;
• 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
• 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每一边的楼板净宽 度不应小于2m。
• 为了防止楼板削弱后产生过 大的应力集中,楼电梯间不 宜设在平面凹角部位和端部 角区。
• 如果确实非设不可,则应采 用剪力墙筒体予以加强。
1.3.3结构竖向布置
• 1、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 内收;
• 2、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变化,不 要突变;
• 3、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1.房屋适用高度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 最大适用高度(m)
结构体系
非抗震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
6度 7度 8度
9度
框架
70
60
55
45
25
框架-剪力墙
140
130 120 100
50
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150
140 120 100
60
部分框支剪力墙
130
120 100 80
不应采用
筒体
框架-核心筒
• 对抗风不利的平面是有较多凹凸的复杂形状平面.
• 各种体型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相对效应系数 :
8. 结构平面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
• 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 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5倍;
• 在布置抗侧力结构时,应使结构均匀分布,令荷载合力 作用线通过结构刚度中心,以减少扭转的影响。
• 4、抗震设计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 楼层侧向刚度的70%;
• 5、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 贯通 。
l 当裙房面积较小,与主楼相比其刚度也不大时,上、下层 刚度中心不一致而产生的扭转影响较小,可以采用图 a~c 的偏置形式;
当裙房面积较大,裙房边长与主楼边长之比B/b、L/l 大于1.5时,宜采用图d的内置式,并且裙房刚度中心口, 与主楼刚度中心口的偏心不宜大于裙房相应边长的0.25倍。
楼电梯间布置
(1) 如图中所示,设置拉梁a, 也可以设置拉板(板厚可为 250~300mm)。拉梁、拉板内配 置受拉钢筋; (2) 或增设不上人的外挑板 或可以使用的阳台b,在板内双 层双向配钢筋,每层、每向配 筋率0.25%。
7.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 较小的平面形状
• 对抗风有利的平面形状是简单规则的凸平面。
8、9
≤5
l/Bmax ≤0.35 ≤0.3
l/b ≤2 ≤1.5
–(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以避免两端相距 太远,震动不同步, 产生复杂的振动形态使结 构受到损害.
• 长距尺寸一般小于80m(但昆仑饭店已达138m).
– (3)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 限制外伸长度l 是为了保证楼板在平面内的刚度和防止建筑 各部分振动不同步. 外伸段容易产生局部振 动而引发凹角处破坏,一般l/b宜≤1。
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以下 构造措施予以加强:
–(1) 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 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或加配斜向钢筋;
–(2) 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 – (3) 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
• 6. 当中央部分楼、电梯间使楼板有较大削 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 措施,还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 接板。
筒中筒、框架-核心筒
非抗震设计
5 5 6 6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4
3
2
5
4
3
6
5
4
6
5
4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 高宽比不宜超过表1.3.2-4的数值。
非抗震设计 8
抗震设防烈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7 度
8度
7
6
1.3.2结构平面布置
• 1. 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 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 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 均匀。
•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 宽比应分为A级和B级
– (1)B级指较高的,因而设计有更严格要求的建筑。
– (2)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指符合规程表 1.3.2- 1 高度限值的建筑,也是目前数量最多,应用 最广泛的建筑。当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 高层建筑,其高度超过表1.3.2-1规定时列如B级高 度高层建筑。
160
150 130 100
70
筒中筒
200
180 150 120
80
板柱-剪力墙
70
40
35
30
不应采用
•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 高度(m)
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部分框支剪力墙
筒体
框架-核心筒
筒中筒
非抗震设计
170 180 150 220 300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 面布置。
• 规则建筑:
• l/b≤1及l/Bmax≤0.3
• 2.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 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 建筑长度 L及外伸尺寸l等值宜满足表 1.3.3-1的要求;
设防烈度
L/B
6、7
≤6
• 图示不规则平面中,图a重叠长度太小,应力集中十分显 著,宜增设斜角板增强,斜角板宜加厚并设边梁,边梁 内配置拉筋。
• 图b中的哑铃形平面中,狭窄的楼板连接部分是薄弱部位。 板中剪力在两侧反向振动时可能达到很大的数值。因此, 连接部位板厚应增大;板内设置双层双向钢筋网,每层、 每向配筋率不小于0.25%;边梁内配置受拉钢筋。
160
140 120
170
150 130
140
120 100
210
180 140
280
230 170
2.高宽比限制
•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 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 宜超过表1.3.2-3的数值;
结构体系
框 架、板柱-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 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 形, z形平面的重叠部分应 E≥B’
• 不宜采用细腰形平面图形。
– 这种平面在中央部位形成狭窄 部分,该部分在地震中容易产 生震害,尤其在凹角部位,因 为应力集中容易使楼板开裂、 破坏。
• 这些部位应采用加大楼板厚 度,增加板内配筋,设置集 中配筋的边梁,配置45度斜 向钢筋等方法予以加强。
• 3. 抗震设计的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 筑, 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少偏心。
• 4. 楼面凹人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宽度的一半,即L2≥0.5L1, a1+a2≥0.5L2;
• 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
• 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每一边的楼板净宽 度不应小于2m。
• 为了防止楼板削弱后产生过 大的应力集中,楼电梯间不 宜设在平面凹角部位和端部 角区。
• 如果确实非设不可,则应采 用剪力墙筒体予以加强。
1.3.3结构竖向布置
• 1、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 内收;
• 2、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变化,不 要突变;
• 3、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1.房屋适用高度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 最大适用高度(m)
结构体系
非抗震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
6度 7度 8度
9度
框架
70
60
55
45
25
框架-剪力墙
140
130 120 100
50
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150
140 120 100
60
部分框支剪力墙
130
120 100 80
不应采用
筒体
框架-核心筒
• 对抗风不利的平面是有较多凹凸的复杂形状平面.
• 各种体型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相对效应系数 :
8. 结构平面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
• 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 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5倍;
• 在布置抗侧力结构时,应使结构均匀分布,令荷载合力 作用线通过结构刚度中心,以减少扭转的影响。
• 4、抗震设计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 楼层侧向刚度的70%;
• 5、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 贯通 。
l 当裙房面积较小,与主楼相比其刚度也不大时,上、下层 刚度中心不一致而产生的扭转影响较小,可以采用图 a~c 的偏置形式;
当裙房面积较大,裙房边长与主楼边长之比B/b、L/l 大于1.5时,宜采用图d的内置式,并且裙房刚度中心口, 与主楼刚度中心口的偏心不宜大于裙房相应边长的0.25倍。
楼电梯间布置
(1) 如图中所示,设置拉梁a, 也可以设置拉板(板厚可为 250~300mm)。拉梁、拉板内配 置受拉钢筋; (2) 或增设不上人的外挑板 或可以使用的阳台b,在板内双 层双向配钢筋,每层、每向配 筋率0.25%。
7.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 较小的平面形状
• 对抗风有利的平面形状是简单规则的凸平面。
8、9
≤5
l/Bmax ≤0.35 ≤0.3
l/b ≤2 ≤1.5
–(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以避免两端相距 太远,震动不同步, 产生复杂的振动形态使结 构受到损害.
• 长距尺寸一般小于80m(但昆仑饭店已达138m).
– (3)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 限制外伸长度l 是为了保证楼板在平面内的刚度和防止建筑 各部分振动不同步. 外伸段容易产生局部振 动而引发凹角处破坏,一般l/b宜≤1。
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以下 构造措施予以加强:
–(1) 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 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或加配斜向钢筋;
–(2) 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 – (3) 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
• 6. 当中央部分楼、电梯间使楼板有较大削 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 措施,还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 接板。
筒中筒、框架-核心筒
非抗震设计
5 5 6 6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4
3
2
5
4
3
6
5
4
6
5
4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 高宽比不宜超过表1.3.2-4的数值。
非抗震设计 8
抗震设防烈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7 度
8度
7
6
1.3.2结构平面布置
• 1. 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 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 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 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