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论文]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预习思考题、分析题参考答案

[论文]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预习思考题、分析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预习思考题、分析题参考答案1.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模拟的条件是什么?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理论依据是:对稳恒场而言,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唯一地决定了场的结构或分布,若两种场满足相同的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则它们的结构也必然相同,静电场与模拟区域内的稳恒电流场具有形式相同的微分方程,只要使他们满足形式相同的边界条件,则两者必定有相同的场结构。

模拟的条件是:稳恒电流场中的电极形状应与被模拟的静电场中的带电体几何形状相同;稳恒电流场中的导电介质是不良导体且电导率分布均匀,并满足σ极>>σ介以保证电流场中的电极(良导体)的表面也近似是一个等势面;模拟所用电极系统与被模拟电极系统的边界条件相同。

2.等势线和电场线之间有何关系?等势线和电场线处处相互垂直。

3.在测绘电场时,导电微晶边界处的电流是如何流动的?此处的电场线和等势线与边界有什么关系?它们对被测绘的电场有什么影响?在测绘电场时,导电微晶边界处的电流为0。

此处的电场线垂直于边界,而等势线平行于边界。

这导致被测绘的电场在近边界处受边界形状影响产生变形,不能表现出电场在无限空间中的分布特性。

【分析讨论题】1.如果电源电压增大一倍,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如果电源电压增大一倍,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但电场强度增强,电势的分布更为密集。

因为边界条件和导电介质都没有变化,所以电场的空间分布形状就不会变化,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也就不会发生变化,但两电极间的电势差增大,等势线的分布就更为密集,相应的电场强度就会增加。

2.在测绘长直同轴圆柱面的电场时,什么因素会使等势线偏离圆形?测绘长直同轴圆柱面的电场时测到的等势线偏离圆形,可能的原因有:电极形状偏离圆形,导电介质分布不均匀,测量时的偶然误差等等。

3.从对长直同轴圆柱面的等势线的定量分析看,测得的等势线半径和理论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⑴偏大,可能原因有电极直径测量偏大,外环电极表面有氧化层产生附加电阻,电压标示器件显示偏大等;⑵偏小,可能原因有电极直径测量偏小,中心电极表面有氧化层产生附加电阻,电压标示器件显示偏小等。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思考题】1. 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3)如何降低热损耗?答:(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3.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实验四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思考题】1. 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什么?答:在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应保持一致,因为温度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且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2. 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答:过热现象使得溶液沸点高于正常沸点。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电热丝较粗糙,吸附的空气作为形成气泡的核心,在正常沸点下即可沸腾,可避免过热现象。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

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H2In-? HIn2-? In3-(pKa2=6.3 pKa3=11.55)紫红兰橙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

而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

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Al3+、Fe3+、Cu2+、Co2+、Ni2+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KCN掩蔽Cu2+、Co2+、Ni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药物分析实验习题答案

药物分析实验习题答案

药物分析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 甲硝唑片溶出度的测定-----------------------------------------------------------------------------------------------1 实验二 RP(Reverse Phase)-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含量2 实验三 Gas Chromatography(GC,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软胶囊的含量-----------------------------------------2 实验四 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的含量-----------------------------------------------------------------------------------3 实验五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4 实验六 阿司匹林Aspirin的红外光谱(IR, Infrared Spectroscopy)鉴别-------------------------------------------------4 实验七 薄层扫描法测定卷烟中尼古丁的含量-----------------------------------------------------------------------------5 实验八维生素B1注射液的含量测定------------------------------------------------------------------------------------------5 实验九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片的含量-------------------------------------------------------------------------6 实验十AAS法龙牡壮骨颗粒中钙的含量--------------------------------------------------------------------------------------6实验一 甲硝唑片溶出度的测定1. 何为溶出度?哪些类型药物需做溶出度实验?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思考题一1. 实验中使用的无机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如何影响它们的浓度的?答案:无机离子的溶解度通常会随着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当溶液中有其他离子存在时,无机离子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

这种影响是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改变导致的。

2.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哪些常用的分析技术?答案: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其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电化学分析(如电解、电位计测定等)和色谱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思考题二1.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仪器误差、样品质量和纯度的差异等因素引起的。

此外,实验条件和操作技术也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如何确定和排除异常值?答案:确定异常值的方法包括检查测量结果是否明显偏离其他数据点,并使用统计工具如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

排除异常值时,需要仔细考虑可能的原因,例如测量误差或实验条件的异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思考题三1. 实验中如何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答案: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如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可靠性。

2.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答案:使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例如计算均值、标准差、误差等指标,进行数据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等。

这些统计学方法有助于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滴定练习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答:台秤。

NaOH不是基准物质,只能粗配后用基准物质标定。

2、NaOH溶液和HCl溶液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吗?为什么?答:均不能。

NaOH和HCl不是基准物质。

NaOH易吸收H2O及CO2,盐酸易挥发。

3、滴定管为何要用滴定剂润洗?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是否也要润洗?为什么?答:残留的水会稀释溶液。

锥形瓶不需润洗,润洗会引入待测物质。

4、HCl溶液与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l和水,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溶液时采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呢?答:颜色由浅入深,变色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二KHP标定NaOH1、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常用的有哪些?本实验采用的基准物质是什么?与其他基准物质相比它有什么显著的优点?答:标定NaOH基准物质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草酸[H2C2O4.2H2O]和碘酸氢钾[KH(IO3)2],本实验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与其他基准物质相比分子量大且稳定。

2、称取NaOH和KHP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答:NaOH台秤,间接法配制。

KHP分析天平,是基准物质直接法配制。

3、已标定的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时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它测定HCl溶液的浓度,若用PP为指示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若改用MO为指示剂,结果又如何?答:PP偏大,产物为NaHCO3;MO无影响,产物为H2CO3。

4、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微红时,溶液的pH为多少?变红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又会变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答:变色点9.1。

吸收CO2,溶液酸性增加,pH下降。

5、用KHP标定0.1mol/L NaOH标准溶液时,怎样计算出用量为0.4~0.6g?为什么用酚酞而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答:m=cVM=0.1×(20~30)×204.1=0.4~0.6(g)(耗滴定剂20-30ml)突跃范围为碱性,PP变色范围在突跃范围内,MO不在。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3.基准试剂主体含量大于99.9%;高纯试剂杂质含量少;专用试剂指在某一特殊应用中无干扰,如光谱纯、色谱纯。

6.标定c(NaOH)=0.05mol·L-1时,草酸m=0.05×0.025×63=0.08g称量误差r 0.00020.25%0.1% 0.08E==>而m(邻)=0.05×0.025×204=0.26gr 0.00020.1% 0.26E=<∴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

若c(NaOH)=0.2mol·L-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

8.H2C2O4·2H2O会失水,使标定的NaOH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

10.Na2B4O7·10H2O、B、B2O3和NaBO2·4H2O与H+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1∶2、2∶1、1∶1和2∶1。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过失;(2)随机误差;(3)系统误差。

4.例2.9中因样品消耗的NaOH仅0.90mL,体积误差为0.022%0.90=,若使误差小于0.1%,需增加称样量10~20倍。

5.称样3.5g,称量误差为0.13%3.5=,若报告结果中有4位有效数字,表示其相对误差<0.1%,与测量的精确程度不符;若报2倍有效数字,则反映了测量精度。

第三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1.物料平衡:[Cl-]=3{[Fe3+]+[Fe(OH)2+]+[Fe(OH)2+]}=3c(FeCl3)电荷平衡:[H+]+3[Fe3+]+2[Fe(OH)2+]+[Fe(OH)2+]=[OH-]+[Cl-]质子条件式:[H+]=[OH-]+[Fe(OH)2+]+2[Fe(OH)2+]2.pH指-lg a(H+),滴定到50%时[HA]=[A-], 所以应为MaK。

4.(1)用NH4F掩蔽Fe3+、Al3+时,起作用的是F-,应使pH>4才能主要以F-形式存在。

分析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分析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二)注意事项1.当混合碱为NaOH 和Na 2 CO3 组成时,酚酞指示剂用量可适当多加几d,否则常因滴定不完全而使NaOH 的测定结果偏低。

2.第一计量点的颜色变化为红一微红色,不应有CO2 的损失,造成CO2 损失的操作是滴定速度过快,溶液中HCl 局部过量,引起HCl + NaHCO3 = NaCl + CO2 + H 2 O 的反应。

因此滴定速度宜适中,摇动要均匀。

3.第二计量点时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

滴定过程中摇动要剧烈,使CO2 逸出防止形成碳酸饱和溶液,使终点提前。

七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基本操作1 容量瓶的使用〔见P34-35〕:〔1〕容量瓶的准备:试漏、洗涤〔2〕容量瓶的使用:14 ①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溶解一定量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②用容量瓶稀释溶液,则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2 滴定操作(二)思考题: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 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 用Na2CO3 为基准物。

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 浓度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大?为什么?如何控制?答:用Na2CO3 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 浓度时,因为钙指示剂与Ca2+在pH=12~13 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 控制溶液的pH 为12~13。

3.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定EDTA 浓度的实验中,溶液的pH 为多少?解: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定EDTA 浓度的实验中,溶液的pH 为5-6。

4.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那些不同点?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答: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如下不同点:〔1〕络合滴定反应速度较慢,故滴定速度不宜太快;〔2〕络合滴定法干扰大〔在络合滴定中M 有络合效应和水解效应,EDTA 有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滴定时应注意消除各种干扰;〔3〕络合滴定通常在一定的酸度下进行,故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

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 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

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

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 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答案一、实验室基本常识(一)玻璃器皿的洗涤(P2-3)分析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玻璃容器和瓷器,用不干净的容器进行实验时,往往由于污物和杂质的存在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所以容器应该保证干净。

洗涤容器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玷污的程度加以选择。

一般来说,附着在仪器上的污物有尘土和其他不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有机物质及油污等。

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下列方法:①用水刷洗:用自来水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尘土和水溶物。

②用去污粉(或洗涤剂)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油污和有机物质。

若仍洗不干净,可用热碱液洗。

容量仪器不能用去污粉和毛刷刷洗,以免磨损器壁,使体积发生变化。

③用还原剂洗去氧化剂如二氧化锰。

④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即使少量杂质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这时可用洗液清洗容量仪器。

洗液是重铬酸钾在浓硫酸中的饱和溶液。

(5g粗重铬酸钾溶于10mL热水中,稍冷,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浓硫酸中就得到铬酸洗液,简称洗液)。

使用洗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洗液前最好先用水或去污粉将容器洗一下。

②使用洗液前应尽量把容器内的水去掉,以免将洗液稀释。

③洗液用后应倒入原瓶内,可重复使用。

④不要用洗液去洗涤具有还原性的污物(如某些有机物),这些物质能把洗液中的重铬酸钾还原为硫酸铬(洗液的颜色则由原来的深棕色变为绿色)。

已变为绿色的洗液不能继续使用。

⑤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和破坏衣物。

如果不慎将洗液洒在皮肤、衣物和实验桌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⑥因重铬酸钾严重污染环境,应尽量少用洗液。

用上述方法洗涤后的容器还要用水洗去洗涤剂。

并用蒸馏水再洗涤三次。

洗涤容器时应符合少量(每次用少量的洗涤剂)多次的原则。

既节约,又提高了效率。

已洗净的容器壁上,不应附着不溶物或油污。

这样的器壁可以被水完全润湿。

检查是否洗净时,将容器倒转过来,水即顺着器壁流下,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而不应有水珠。

(二)试剂及其取用方法(P3-5)1.试剂的分类根据化学试剂的纯度,按杂质含量的多少,国内将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一级试剂(优级纯试剂)通常用G.R表示。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篇一: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1.如何表示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分析实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以多少为宜?灵敏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答:天平的灵敏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加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

天平的灵敏度一般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灵敏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加,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节?如果偏离太大,又应该怎样调节?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情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

平衡点:天平有载重情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静止的那点。

天平零点的调节:用金属拉杆调节,如果不行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绝对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整个重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如果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灵敏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

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

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加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进行的?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答:应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答:因为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实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近代实验思考题一1.夫兰克-赫兹实验测出的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大小与F-H管的温度有无关系?为什么?答:夫兰克赫兹实验所测出的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与F-H管的温度是没有关系的。

因为虽然当温度升高,会使管内的热电子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曲线峰电流增大,曲线位置受影响向上移动,但是Vg是一定的,汞的第一激发电位为4.9V不变。

即:由汞原子能级的结构决定了第一激发电位。

2.在夫兰克-赫兹实验中,为什么IA-UGK曲线的波峰和波谷有一定的宽度?答: 因灯丝发射的电子初动能存在一个分布,且灯丝发射的电子其能量分散小于零点几个电子伏特;电子加速后的动能也存在一个分布,这就是峰电流和谷电流存在一定宽度的原因。

3:为什么IA-UGK曲线的波谷电流不等于零,并且随着UGK的增大而升高?答:1.波谷电流不为零是因为:电子在栅极附近跟汞原子发生碰撞存在一定的几率,因此总有部分电子没和汞原子发生碰撞而直接到达A 级从而形成电流。

故其不为0。

2.波谷电流随着UGK的增大而升高是因:随着UGK的增大,在栅极附近没和汞原子发生碰撞,而直接到达A级形成电流的电子数量会不断增多,从而使波谷电流增大。

4题分析,当电子管的灯丝电压变化时,IA-UGK曲线应有何变化?为什么?答:若电子管的灯丝电压变大时,电子动能也会变大,从而使得电子为第一激发势时还有剩余动能;与汞原子碰撞之后剩余的能量越多,能够克服拒斥电场到达A极的电子就会越多,而极板间电流也就越大,所以在汞的第一激发势固定为Vg间隔时,曲线越尖锐。

反之亦然!5题:电子管内的空间电位是如何分布的?板极与栅极之间的反向拒斥电压起什么作用?答:电子馆内的电位分布为:Vk>VG1=VG2>VA;反向拒斥电压的作用为:挑选能量大于UGA的电子,从而冲过拒斥电压形成通过电流计的电流。

6题:RE:在夫兰克-赫兹实验中,提高灯丝电压,IA-UG2A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若提高拒斥电压,IA-UG2A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答:提高灯丝电压,电子获得的动能增加,电子数增加,克服拒斥电压后将有较多电子形成电流,所以曲线电流幅度加大;而拒斥电压增加,能克服它的电子数将减少,电流也减小,所以曲线幅度也就减小了。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供参考)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供参考)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思考题: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答:因NH4+的K a=5.6×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

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答: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3-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思考题: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

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1) V 1=0 V 2>0(2)V 1>0 V 2=0(3)V 1>V 2(4)V 1<V 2(5)V 1=V 2①V 1=0 V 2>0时,组成为:HCO 3- ②V 1>0 V 2=0时,组成为:OH - ③V 1>V 2时,组成为:CO 32-+ OH - ④V 1<V 2时,组成为:HCO 3- +CO 32- ⑤ V 1=V 2时,组成为: CO 32-实验六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思考题: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 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试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试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实验一 果脯的制作
(1)产品若发生返砂和流糖是何原因?如何防止? •果脯制作中,如果煮制过程掌握不当,就会造成成品表面和内部的 蔗糖重结晶,这种现象称为“返砂”。如果果脯中还原糖含量过高, 在高温潮湿季节就会产生吸潮,这种现象称为“流糖”。 •发生返砂原因:(1)原料中含酸量低; (2)煮制过程中没有足 够的蔗糖转化还原糖,导致果脯中还原糖含量过低; (3)贮藏温 度过低(低于10℃ )。 防止方法:⑴煮制时加入适量柠檬酸; ⑵煮制时,在糖液中加入部 分饴糖或果胶,抑制糖的结晶; (3)在12-15℃下储藏,切勿低于 10℃,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发生流糖原因:蔗糖过度转为还原糖,果脯中还原糖含量过高。 防止方法:加酸不宜过多,煮制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蔗糖过度转化。
2. 果脯制作中烘烤温度是否应尽量高一些以提高生产效率? 温度不宜高。因为温度过高,果脯内部的水分散失过快, 散失不均匀,部分成分会挥发,影响产品的质构和风味。
实验二 碳酸茶饮料的制作
1、本实验为一次灌装法,试分析一次灌装法与二次灌装法的区别? 水与调味糖浆按一定比例先调好,再经冷却混合,将达到一定含 量的成品灌入容器中,称为预调式,也称为“一次灌装法”; 水先经冷却和碳酸化,再与调味糖浆分别灌入容器中调和成汽 水,称为现调式,也称为“二次灌装法”。 2、为什么在操作要点中加入溶糖一步? 杀菌,延长保藏期。
实验四 曲奇饼干的制作
1、甜酥性(曲奇)饼干面团调粉时为什么先加入油、糖、蛋等辅 料及进行搅打,然后加入小麦粉? • 使面团中的面筋蛋白质进行限制性胀润,从而得到弹性小、光滑 而柔软、可塑性极好的面团。 2、为什么在制作饼干时,在奶油打发或糖搅拌溶化前,不能加入 蛋液搅拌? • 如果在奶油打发或糖搅拌溶化前加入蛋液,、辊切成型。

食品检验与分析报告实验思考题及其问题详解

食品检验与分析报告实验思考题及其问题详解

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相对密度、折射率及旋光度的测定一、实验原理相对密度、折射率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一样,也是物质的物理特性。

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这些特性,可以指导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以及鉴别食品组成、确定食品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

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方法通常有密度瓶法、相对密度天平法和密度计法,本实验以密度瓶法测相对密度。

利用同一密度瓶在一定温度下,分别称取等体积的样品试液与蒸馏水的质量,两者的质量之比,即为该试液的相对密度。

利用阿贝折光仪测得一定温度下糖溶液的折光率,根据折光率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关系表格,以及温度校正得到糖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相对密度的测定取洁净、干燥、准确称量的密度瓶,装满试样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立即浸入20±0.1℃的恒温水浴锅中,至密度瓶温度计达20℃并保持20-30分钟不变后,取出,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水,立即盖上侧管罩,擦干后用分析天平称量。

将密度瓶中试样倾出,洗净密度瓶。

以煮沸30分钟并冷却至约15℃的蒸馏水注满密度瓶,按上法同样操作即得20℃时水的质量。

2、折射率的测定2.1、样品溶液的准备2.2、熟悉仪器2.3、测定2.3.1、校正阿贝折光仪通常用测定蒸馏水折射率的方法进行校正,即在标准温度(20℃)下折光仪应表示出折射率为1.33299或0%可溶性固形物。

若温度不在20℃时,折射率也有所不同,教材上附有一定温度下纯水折射率表。

2.3.2、测定样品溶液(1)滴加1~2滴样品试液于下面棱镜上,迅速将两块棱镜闭合,调整反光镜,使光线射进棱镜中。

(2)用目观察,转动棱镜旋钮,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

(3)旋转补偿器旋钮,使视野中除黑白两色外,无其他颜色。

(4)转动棱镜旋钮,使明暗分界线在十字线交叉点。

(5)通过放大镜在刻度尺上进行读数。

若在20℃时测定,得到的读数即为可溶性固形物的折射率,查折射率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关系表,即可得糖浓度。

哈工大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及哈工大仪器分析实验思考题答案

哈工大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及哈工大仪器分析实验思考题答案
参考仪器分析书或者波谱分析原理
四离子色谱分析法
实验 1 离子色谱法分析混合阴离子
1.离子色谱进行阴离子检测时,为什么会出现负峰(倒峰)?
负峰是水造成的,水在柱子里无保留,所以会在样品峰之前出现。
2.化学自再生连续阴离子抑制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废液通过通过电场作用而再生
五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实验 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
实验七套管换热器液-液热交换系数及膜系数的测定
1.流体的流向的改变对热交换系数是否有影响?
影响很小,可以不计,从物性考虑。
2.实验时,为什么要做热水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标定曲线?
因为所用的热水转子流量计精度很低,而且每次开启之后实验条件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重新标定。
实验十流化床干燥曲线的测定
1.从观察到的想象,判断属于何种流化。
讨论电压、进样时间、缓冲溶液的 pH 值以及环境温度对分离效果和灵敏度 的影响。
1)电压升高,样品的迁移加大,分析时间缩短,但毛细管中焦耳热增大,基线稳定性降低,灵敏度降低;分离电压越低,分离效果越好,分析时间延长,峰形变宽,导 致分离效率降低。
2)进样时间过短,峰面积太小,分析误差大。进样时间过大,样品超载,进样区带扩散,会引起峰之间的重叠,与提高分离电压一样,分离效果变差。
罗茨鼓风机有强制排气的性质,若不设放空阀则气体会在管道内压缩致电机烧坏,风机爆炸。
参考题
0量纲分析优点?哪些实验用到?
见化工原理书
1.实验数据处理采用的表示方法都有哪几种?图示法有几种?用实验举例说明
列表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
直角坐标,对数坐标,半对数坐标
2.表达实验结果用经验公示的实验?
套管换热器液-液热交换系数及膜系数的测定

食品检验及分析实验思考题和答案解析

食品检验及分析实验思考题和答案解析

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相对密度、折射率及旋光度的测定一、实验原理相对密度、折射率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一样,也是物质的物理特性。

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这些特性,可以指导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以及鉴别食品组成、确定食品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

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方法通常有密度瓶法、相对密度天平法和密度计法,本实验以密度瓶法测相对密度。

利用同一密度瓶在一定温度下,分别称取等体积的样品试液与蒸馏水的质量,两者的质量之比,即为该试液的相对密度。

利用阿贝折光仪测得一定温度下糖溶液的折光率,根据折光率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关系表格,以及温度校正得到糖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相对密度的测定取洁净、干燥、准确称量的密度瓶,装满试样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立即浸入20±0.1℃的恒温水浴锅中,至密度瓶温度计达20℃并保持20-30分钟不变后,取出,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水,立即盖上侧管罩,擦干后用分析天平称量。

将密度瓶中试样倾出,洗净密度瓶。

以煮沸30分钟并冷却至约15℃的蒸馏水注满密度瓶,按上法同样操作即得20℃时水的质量。

2、折射率的测定2.1、样品溶液的准备2.2、熟悉仪器2.3、测定2.3.1、校正阿贝折光仪通常用测定蒸馏水折射率的方法进行校正,即在标准温度(20℃)下折光仪应表示出折射率为1.33299或0%可溶性固形物。

若温度不在20℃时,折射率也有所不同,教材上附有一定温度下纯水折射率表。

2.3.2、测定样品溶液(1)滴加1~2滴样品试液于下面棱镜上,迅速将两块棱镜闭合,调整反光镜,使光线射进棱镜中。

(2)用目观察,转动棱镜旋钮,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

(3)旋转补偿器旋钮,使视野中除黑白两色外,无其他颜色。

(4)转动棱镜旋钮,使明暗分界线在十字线交叉点。

(5)通过放大镜在刻度尺上进行读数。

若在20℃时测定,得到的读数即为可溶性固形物的折射率,查折射率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关系表,即可得糖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二)注意事项1.当混合碱为NaOH 和Na 2 CO3 组成时,酚酞指示剂用量可适当多加几d,否则常因滴定不完全而使NaOH 的测定结果偏低。

2.第一计量点的颜色变化为红一微红色,不应有CO2 的损失,造成CO2 损失的操作是滴定速度过快,溶液中HCl 局部过量,引起HCl + NaHCO3 = NaCl + CO2 + H 2 O 的反应。

因此滴定速度宜适中,摇动要均匀。

3.第二计量点时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

滴定过程中摇动要剧烈,使CO2 逸出避免形成碳酸饱和溶液,使终点提前。

七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基本操作 1 容量瓶的使用(见P34-35):(1)容量瓶的准备:试漏、洗涤(2)容量瓶的使用:14 ①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溶解一定量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②用容量瓶稀释溶液,则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2 滴定操作(二)思考题: 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 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 用Na2CO3 为基准物。

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 浓度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大?为什么?如何控制?答:用Na2CO3 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 浓度时,因为钙指示剂与Ca2+在pH=12~13 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 控制溶液的pH 为12~13。

3.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定EDTA 浓度的实验中,溶液的pH 为多少?解: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定EDTA 浓度的实验中,溶液的pH 为5-6。

4.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那些不同点?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答: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如下不同点:(1)络合滴定反应速度较慢,故滴定速度不宜太快;(2)络合滴定法干扰大(在络合滴定中M 有络合效应和水解效应,EDTA 有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滴定时应注意消除各种干扰;(3)络合滴定通常在一定的酸度下进行,故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

八水的总硬度的测定(一)基本操作 1 移液管的使用:①洗涤②润洗③移取④放液 2 滴定(二)注意事项:因水样中的钙、镁含量不高、滴定时,反应速度较慢,故滴定速度要慢。

(三)思考题: 1.什么叫水的总硬度?怎样计算水的总硬度?答:水中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计算水的总硬度的公式为:( cV ) EDTA × M CaO × 1000 (mg·L-1)V水( cV ) EDTA × M CaO × 100 ( o ) V水2.为什么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10,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 为12~13?若pH>13 时测Ca2+对结果有何影响?答:因为滴定Ca2+、Mg2+总量时要用铬黑T 作指示剂,铬黑T 在pH 为8~11 之间为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紫红色,终点时溶液为蓝色。

所以溶液的pH 值要控制为10。

测定Ca2+时,要将溶液的pH 控制至12~13,主要是让Mg2+完全生成Mg(OH)2 沉15 淀。

以保证准确测定Ca2+的含量。

在pH 为12~13 间钙指示剂与Ca2+形成酒红色配合物,指示剂本身呈纯蓝色,当滴至终点时溶液为纯蓝色。

但pH>13 时,指示剂本身为酒红色,而无法确定终点。

3.如果只有铬黑T 指示剂,能否测定Ca2+的含量?如何测定?答:如果只有铬黑T 指示剂,首先用NaOH 调pH>12,使Mg2+生成沉淀与Ca2+分离,分离Mg2+后的溶液用HCl 调pH=10,在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Mg—EDTA 标准溶液滴定Ca2+的含量。

九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一)基本操作 1 移液管的使用:①洗涤②润洗③移取④放液 2 滴定(二)思考题 1.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是否超过滴定Bi3+的最高酸度?滴定至Bi3+的终点时,溶液中酸度为多少?此时在加入10mL200g·L-1 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pH 约为多少?答: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没有超过滴定Bi3+的最高酸度。

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pH≈1。

加入10mL200g·L-1 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的pH=5~6。

2.能否取等量混合试液两份,一份控制pH≈1.0 滴定Bi3+,另一份控制pH 为5~6 滴定Bi3+、Pb2+总量?为什么?答:不能在pH 为5~6 时滴定Bi3+、Pb2+总量,因为当溶液的pH 为5~6 时,Bi3+水解,不能准确滴定。

3.滴定Pb2+时要调节溶液pH 为5~6,为什么加入六亚四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答:在选择缓冲溶液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缓冲范围或缓冲容量,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副反应。

再滴定Pb2+时,若用NaAc 调酸度时,Ac-能与Pb2+形成络合物,影响Pb2+的准确滴定,所以用六亚四基四胺调酸度。

十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基本操作 1 溶液的配制 2 称量 3 滴定(二)注意问题:①加热温度不能太高,若超过90℃,易引起H 2 C 2 O4 分解:H 2 C 2 O4 = CO2 ↑ +CO ↑ + H 2 O ② KMnO4 颜色较深,读数时应以液面的上沿最高线为准;③开始时滴定速度要慢,一定要等前一滴KMnO4 的红色完全褪去再滴入下一滴。

若滴定速度过快,部分KMnO4 将来不及与Na 2 C 2 O4 反应而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分解:16 ? 4 MnO4 + 4 H + = 4 MnO2 + 3O2 ↑ +2 H 2 O ④终点判断: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三)思考题 1.配制KMnO4 标准溶液时,为什么要将KMnO4 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配好的KMnO4 溶液为什么要过滤后才能保存?过滤时是否可以用滤纸?答:因KMnO4 试剂中常含有少量MnO2 和其它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物质它们能慢慢地使KMnO4 还原为MnO(OH)2 沉淀。

另外因MnO2 或MnO(OH)2 又能进一步促进KMnO4 溶液分解。

因此,配制KMnO4 标准溶液时,要将KMnO4 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让还原性物质完全反应后并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滤取MnO2 和MnO(OH)2 沉淀后保存棕色瓶中。

2.配制好的KMnO4 溶液为什么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怎么办?答:因Mn2+和MnO2 的存在能使KMnO4 分解,见光分解更快。

所以.配制好的KMnO4 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存。

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3.在滴定时,KMnO4 溶液为什么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答:因KMnO4 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使碱式滴定管下端橡皮管氧化,所以滴定时,KMnO4 溶液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4.用Na2C2O4 标定KMnO4 时候,为什么必须在H2SO4 介质中进行?酸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可以用HNO3 或HCl 调节酸度吗?为什么要加热到70~80℃?溶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答:因若用HCl 调酸度时,Cl-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 作用。

若用HNO3 调酸度时,HNO3 具有氧化性。

所以只能在H2SO4 介质中进行。

滴定必须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若酸度过低KMnO4 与被滴定物作用生成褐色的MnO(OH)2 沉淀,反应不能按一定的计量关系进行。

在室温下,KMnO4 与Na2C2O4 之间的反应速度慢,故须将溶液加热到70~80℃,但温度不能超过90℃,否则Na2C2O4 分解。

5.标定KMnO4 溶液时,为什么第一滴KMnO4 加入后溶液的红色褪去很慢,而以后红色褪去越来越快?答:因与KMnO4Na2C2O4 的反应速度较慢,第一滴KMnO4 加入,由于溶液中没有2+ Mn ,反应速度慢,红色褪去很慢,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中Mn2+的浓度不断增大,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反应速度越来越快,红色褪去也就越来越快。

6.盛放KMnO4 溶液的烧杯或锥形瓶等容器放置较久后,其壁上常有棕色沉淀物,是什么?此棕色沉淀物用通常方法不容易洗净,应怎样洗涤才能除去此沉淀?答:棕色沉淀物为MnO2 和MnO(OH)2,此沉淀物可以用酸性草酸和盐酸羟胺洗涤液洗涤。

十一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一)基本操作 1 溶液的配制 2 移液管的使用 3 滴定(二)实验注意问题①只能用H 2 SO4 来控制酸度,不能用HNO3 或HCl 控制酸度。

因HNO3 具有氧化17 性,Cl 会与MnO4 反应。

②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因H 2 O2 易分解。

③ Mn 2+ ? ? 对滴定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滴定开始时反应缓慢,随着Mn 2+ 的生成而加速。

(三)思考题1.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 时,能否用HNO3 或HCl 来控制酸度?答: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 时,不能用HCl 或HNO3 来控制酸度,因Cl 会与? MnO4 反应,HNO3 具有氧化性。

?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 时,为何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答:因H2O2 在加热时易分解,所以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 时,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十二软锰矿中MnO2 含量的测定(一)基本操作1 称量2 滴定(二)实验注意问题 1 如果不知软锰矿中MnO2 的大概含量,应首先作初步测定; 2 Na2C2O4 的加入量应适当多过量一些,以加速矿样的溶解并保证溶解完全; 3 在室温下,MnO2 与Na2C2O4 之间的反应速度缓慢,故需将溶液加热。

但温度不能太高,若超过90℃,易引起H2C2O4 分解。

(三)思考题 1.为什么MnO2 不能用KMnO4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答:因MnO2 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所以不能用KMnO4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软锰矿中的MnO2 的含量时,应注意控制哪些实验条件?如控制不好,将会引起什么后果?答:应以H2SO4 控制溶液酸度,酸度不能过低,否则KMnO4 生成MnO(OH)2 沉淀。

溶液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若超过90℃易引起Na2C2O4 分解。

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无汞法)十三SnCl 2 ? TiCl 3 ? K 2 C r 2 O7 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无汞法)(一)基本操作 1 称量 2 溶液的配制 3 滴定(二)实验注意问题 1 用SnCl2 还原Fe3+时,溶液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黄色褪去不易观察,易使SnCl2 过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