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整理
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
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
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从上世
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影视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
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
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
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
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
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单选题1.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对以上决定认识£确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泾济体制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D.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A. 建立经济特区B.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 开发和开放浦东3.“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该材料出自()A. 《论人民民主专政》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C.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5.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举措是指()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6.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2011.5.20【一、本单元知识结构】 49-52:经济恢复调整 49—56:建立社会主义 53-56:三大改造(过渡时期) 53:过渡时期总路线 53—57:一五计划 56年:八大: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任务——建设蓬勃开展大跃进 56-66:全面建设 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人民公社化60:八字方针-62年国民经济好转56-76:十年文革——阶级斗争——损失5000多亿 社会主义 农村 改革 -今:建设新时期 城市:国企—增强企业活力 开放:80年代:特区-城市-开发区-90年代: 浦东-21世纪:天津滨海新区;加入WTO【二、本单元主干知识梳理】1、概述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探索:过渡时期: 1949—1956年: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53-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53-57年实施了一五计划:中国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时期的探索:1956-1966年:56年召开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8年出现“左”倾错误:①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②大跃进(生产力);③人民公社化(生产关系)。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形势于1962年底开始好转。
文革十年:1966-1976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 改造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三面 红旗 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立 社义 市场 经济 体制 经济 腾飞 生活巨变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1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
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历史阶段 ①1949—1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2底:国民经济恢复和巩固政权时期;1953-1956底:工业化建设起步、三大改造和社’制度确立时期)②1956-1966:开始全面建设社’的探索时期 ③1966-1976:文革时期 ④1976-1978:停滞状态 ⑤1978以后:社’现代化建设或建设中国特色社’时期(改革开放)2.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1949-1956: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1956以后: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底)a.背景:建国初经济全面崩溃(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搜刮、战争破坏)b.影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1-2.一五计划(1953-1957)a.内容①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三大改造(1953-1956),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1-3.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a.成功①1956《论十大关系》②1956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为社’建设指明方向 ③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④1960八字方针(调、巩、充、提)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底起开始好转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的失误:左倾错误1.(1)1958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反映人民迫切愿望,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1958大跃进: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反映人民迫切愿望,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落后。
如大炼钢铁、放卫星 (3)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违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分配中搞平均主义,损害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4)1966-1976文革十年浩劫 2.“三面红旗”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加上天灾、苏联撤走专家,造成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3-1.结合史实说明20C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如何受苏联影响①农业: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 ②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工业化运动,中国一五计划、大跃进)③经济体制: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计划经济3-2.思考为何一五计划要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其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a.原因①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而建国初我国重工业薄弱,急需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巩固国防 ②受苏联影响b.特点:集中在东北c.原因:东北工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靠近苏联(易接受经济、技术等援助) 3-3.三大改造(1953-1956)a.原因: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内容: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c.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意义:标志我国社’制度基本确立,开始进入社’初级阶段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失误原因①客观:社会主义建设刚起步,缺乏经验 ②主观: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个人崇拜严重,党的民主生活遭破坏;民主法制遭破坏,领导干部缺乏监督;左倾思想泛滥(2)教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思想 内容: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PPT课件
.
16
.
17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上海滩老洋房 中西合璧
.
别墅 新式住宅
18
.
19
.
20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21
•
• 第二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基本要求:了解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轮船、铁路、汽车、飞机等;了解电报、电话等 通讯工具的发展,认识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对人 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
12
四、原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
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侵略,
外因
西学东渐:
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 活方式的涌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 政治变革: 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
事件的推动;
经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
内因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 1.发展历程
• (1)传统工具:轿子、马车
• (2)近代交通发展:
• A.人力交通工具:洋车、三轮车、自行车
• B.机械交通工具:电车、汽车、火车、
•
轮船、飞机
(3)新中国现代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多层次性
2.特点:(1)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
(2)各地发展不平衡
(3)各层次交通. 工具并行应用
体会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 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感受改 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22
• 第二节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一、交通工具更新 • (表现、特点、原因、影响)) •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 (邮政通信、电报、电话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87张PPT)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 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 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 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 穿着中山装。由于中(Mao Suit),但中国却 从未有如此称呼。
在封建社会、服饰紧密联系着 每个人的身份与社会等级。服 饰的式样、颜色、质地必须符 合穿用者身份的高低贵贱
等级森严、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 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9世纪,帝国主义的炮舰强 行打开了清朝国门。为了“变 法图强”大批中国青年留学欧 美,从此,近代西方思想与科 学技术大量传入中国,作为一 种社会思潮的直接表现,在中 国的社会上层和占风气之先的 学界首先出现了服饰改革运动。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态度)发
生了什么变化?
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
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
思想解放;民国的剪发易服政策;西服本身的魅力 3、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2、现代服饰变化(新中国) (1)概况: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 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 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 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 发不可收之势。
思考: ——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现在的婚纱照更上一层 楼,在追求个性与独特的 今天,新人不再满意于商 场出售的成品婚纱,开始 迈向订制的个性年代。化 妆技术的进步也让新人更 加愿意面对镜头露出自信 的笑容,留下美好的回忆。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知识能够被获得,并且因为它的本质,知识总是局部的,它永远都不是完整的,所以,⼀切源于知识的⾏动也都是局部的、不完整的。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历史必修⼆知识点1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经验教训(1)过渡时期总路线①核⼼内容“⼀化三改”:社会主义⼯业化和对农业、⼿⼯业、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2)社会主义⼯业化的开端①实施:⼀五计划(1953—1957年)②主要内容:优先发展重⼯业,处理好农、轻、重等关系③成果:“⼀五计划”成果图④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的⼯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业布局,社会主义⼯业化全⾯展开。
(3)三⼤改造: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标志:⽣产资料的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计划经济建⽴。
为⼯业化开辟道路。
(4)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①中共⼋⼤:(1956年)分析了社会主要⽭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②作⽤: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③左倾错误: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跃进运动(以⼤炼钢铁为中⼼)和⼈民公社化运动(以“⼀⼤⼆公”为特点)特征:⾼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危害:造成国民经济⽐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态环境;挫伤⼈民的⽣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④纠“左”举措: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的⼋字⽅针。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⑤时间:1966——1976年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的结果表现:严重⼲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民⽣活⽔平长期在低⽔平线上徘徊。
⑥教训: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盾是⼈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产⼒的⽭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追求⾼速度;⽣产关系的调整要与⽣产⼒⽔平相适应。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_第四单元
--精品--
图说历史
公共汽车1924年出 现上海,1935年出 现于北京。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
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
怪物,这就是汽车。
--精品--
图说历史
意义:标事业志的中开国始航。空 思考题:民及航发事展业概开况始如的何标?志
1909年9月,冯如终于完成了
①趋势:渠道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方便。 ② 新的方式出现,但旧的联系方式并没有废止,都在发挥着 各自的不同作用;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丰富; 沟通联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精,品世-- 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自由讨论
结合前面所学,归纳中国近代以来交 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主要由哪些因素 促成的?
1.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 2.洋务运动的影响;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社会经济的发展。
--精品--
自由讨论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①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了信息的交流; 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④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⑤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 ⑦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
--精品--
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为何能进入一 个快速发展时期?
缓慢的原因: ①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②政局动荡; ③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所决定。
发展的原因:收回利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精品--
图说历史
自由讨论
下列有三段关于“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 的材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我的观点是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农经济的含义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
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4、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五、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1.“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生活习俗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 .近代社会生活:1840—1949:列强侵华,逐步沦为两半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原因:①列强侵略,西方文明传入带来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②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③历届政府的推动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倡导,民主思想不断传播表现:①衣:鸦片战争洋布、洋装进入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学生装、新式旗袍(特点:由拘谨、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平民化转变)②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习俗:⎩⎪⎨⎪⎧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民国时期: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949——1978——至今(1)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成立,文革期间左倾错误严重,强调阶级斗争;计划经济体制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1978—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解放思想;民主法治不断健全于发展①物质生活⎩⎪⎨⎪⎧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
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住:1995年,国家启动“安居工程”。
②社会风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命题:1.就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就男女关系转变、婚姻习俗角度命题例1: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
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
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这反映了A. 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B. 妇女地位提高C. 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例2: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四单元 知识清单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1949---1956年:过渡时期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过渡时期(1953-1957年,一五计划)2、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3、1966---1976年,十年文革4、1976---1978年,两年徘徊时期5、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恢复的意义时间:1952年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二、过渡时期经济政策(1949-1956)1.总路线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结合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①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②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发展重工业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③具体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和飞机制造厂④总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②我国种工业基础薄弱③增强国防实力,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4.三大改造(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革命)内容: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全行业公司合营意义: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建立起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国民经济曲折发展1.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地点:北京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精力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评价: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未能坚持2.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生产力)和人民公社(生产关系)(1)时间:1958年起(2)指导思想: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3)评价:①反映了人们的迫切需求经济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③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结果:造成三年经济混乱(1959-1961)3.面对严重经济困难的对策及结果在农村工作中纠正“左”倾错误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1960,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年逐渐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四、文革阶段的经济建设1.国民经济的劫难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严重破坏2.纠正措施周恩来主持工作1971-1975 结果:1973年经济复苏邓小平主持工作,全面整顿时间:1975 实质:系统的纠正“文革”错误成效: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启示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1978年主要内容思想:①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政治: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经济:①决定实行改革开放②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组织:①拨乱反正,审查解决冤假错案②正确评价领导人的功过是非二、经济体制改革1.总体认识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象: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体制开始时间:1978年12月开始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内容:意义:①废除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发展③推动了城市改革3.城市经济改革开始时间:1984年后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高或企业内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结果基础条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关键因素: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doc
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具体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新思潮、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变化最大的要数上海。
2.受西方影响,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最先穿起了西装。
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不少地方成立“不缠足会”,成为戊戌变法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组织。
他们还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力推行剪辫与放足。
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在大城市里,婚姻习俗、婚丧仪式、社交礼仪和称呼等,都发生了变化。
辛亥革命以后,在历法方面也发生变化(“改正朔,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但在农村,风俗习惯的变化还很少。
(理由:小农经济依然根深蒂固)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根本原因是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3.影响新中国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的因素是:政治前提是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加强了与国外的交流。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政府发动了“菜蓝子工程”;为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50﹪以下,标志着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生活水平。
1950年,政府制定的《婚姻法》,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4.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发生质的变化,指的是由“南方舟楫,北方马车”到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船和电车的引进,实现由人力、畜力到机器动力的转变。
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要点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三大改造)·探索与失误当前主要矛盾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中共八大二次全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全国由此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行使的责任制。
近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放整个海岸”、“35 年来”。198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
进一步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B、C、D 三项史实都是我国
对外开放的表现,分别发生于1992 年、1980 年和1988 年,故
与题意不符。
4.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内地 省会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 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所学知 识很容易可得出答案为B 项。
(2)意义: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_内__地__开__发___, 都有深远影响。
3.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__开__放__城__市__中,划出一定区 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 ①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__知__识____密集的 特点。 (3)意义:是学习_先__进__管__理__经__验___、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 所,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答案】A
2.20 世纪 90 年代,为促进上海和长江流域地区的进一步发 展,中国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沿海开放城市 B.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C.设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和开放浦东 【解析】选 D。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20 世纪 90 年代”、 “上海”、“长江流域地区”判断,只有开发开放浦东,才能 实现这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单元综合四:第四单元单元总结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发展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
挫伤了生产者积极 性,阻碍了生产力发 展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推动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理性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 民个体经济的不同: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新中国成 立初的农民个体经济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的,农民只是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②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 方式不同。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民个体经济是一家一户的落后 的生产方式,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 行农田基础建设和生产的。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 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 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 大,公有化程度越高, 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 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 制改革
废除封建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 土地私有制
把土地等生产资 料变为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提高公有化程度 和扩大公有化规 模
在坚持公有制前 提下,实行分户 经营,自负盈亏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知识图解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专题归纳
第四单元 单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土地 改革
农业合 作化
人民公 社化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 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 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理性思考:工业兴国,工业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必然趋势,工业经济体制的调整适应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经过调整,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
2.路线和任务:1953年提出和制定(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①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②同时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
)3.成就:①到1957年底,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改造方式:(1)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组织生产合作社。
农业的途径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2)资本主义工商业:①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
②方法: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①1953年个别企业公私合营;②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3.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得与失1.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1956年(1)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单元总结北师大版必修2
【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2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一、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对近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等等。
1.经济:工业革命的完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促进了近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城市化进程加快。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先后制定了三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如第三个远景规划拟在生物工程、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几个最主要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这对人们的生活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2.政治: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民主取代了专制,法治取代了人治,平等取代了特权。
维新变法运动中,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揭露;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加快了民主化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为现代生活的变化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3.科技革命: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火车、电灯、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电影、轮船以及现代高科技领域的许多成果等,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
石油的发现和火车、轮船、汽车的普及则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
4.思想启蒙: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如戊戌变法以后,全国各地的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增加,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人数大大增多,对推广新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中国大力发展教育,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这些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1.表现(1)鸦片战争后——新中国的建立前:①男子服饰的变化: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②女子服饰的变化:宽松肥大——合身适体、短袍窄袖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由传统到近代;中西合璧、土洋并存(2)新中国建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A 、新中国成立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连衣裙、中山装原因:受苏联因素的影响B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代表服饰:军装和干部服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3)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①服饰特征:美观大方、个性时尚、丰富多彩、开放,走向世界②时代特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多元社会③变化原因:内因: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外因:受港台和欧美文化的影响政治: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经济:生产力提高,经济迅速发展;思想:思想解放,自主创新。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1.四大菜系鲁菜(山东)粤菜(广州潮州)川菜(四川)淮扬菜(扬州南京镇江)形成原因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俗习惯等2.西餐的传入⑴传入的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⑵原因: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⑶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①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饮食种类的增多,烹饪方式,饮食礼仪发生变化②一批专门生产糕点等西式食品产开始出现③西菜、西点三、居室建筑的演进1、北方典型民居——四合院2、西式住房的传入: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3、西式居住文化的扩展⑴时间: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天津等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⑵名称:“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⑶典型的特征:中西合璧。
⑷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
2、表现:⑴婚礼习俗的变化:古代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清末明初: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2)丧礼习俗的变化变革:繁——简土葬——火葬①古代旧式丧礼②19C末20C初:新式丧礼,趋于简化③新中国成立后:殡葬由土葬改为火葬⑶其它风俗的变化:①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②社交礼仪: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③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批判,女子获得教育权利,走向社会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1)内因:国内的社会剧变①政治(政策、环境、形势)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②经济(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③思想文化(思想、审美观念变化)(2)外阴:外来文化的影响(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下)(3)总之,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的结果启示: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在碰撞融合中发展进步;中国走向世界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强大的必然结果。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交通工具的更新A表现1.古人的出行方式坐轿子骑马乘舟乘马车2.近现代交通工具:(1)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①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民国时期数量多②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2)机械力牵引: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铁路发展状况: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建了我国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但不久被拆除。
②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马拉火车”) 。
③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
④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收回铁路利权运动推动较快发展。
⑤.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里程碑意义。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点①从无到有,从外国人建到自建经历了一段长期的发展过程。
②发展缓慢,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有很多地方没有铁路交通,特别是西北、西南,出行很不方面。
③大部分铁路被外国人控制。
3.城市交通发展状况(1)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2)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3)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4)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
(5)新中国成立到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发展较快。
4水运与航空的发展水运:(1)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2)1872年,洋务派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航空:(1)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2)20世纪20年代初,民航事业开始起步。
(3)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4)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B 原因外因①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内因①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②政府的大力提倡(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③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二、通讯工具的变迁A表现1.落后的通信方式:驿站——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驿站靠驿马民信局——通过邮差步行或小船运送2.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1949年11月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和一新时代3.电信事业发展——电报、电话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1932年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20世界80年代后通信技术迅猛发展截至2003年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B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因素?①外国侵略的需要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③中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基础薄弱④政府的政策影响⑤清政府同列强的交涉中,以及在维护交通、通讯权利斗争中对交通、通讯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所认识,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给军政、商务带来了方便,有效地制止了外国资本主义企图垄断中国交通、通讯事业的侵夺利权的活动。
C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1)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原因①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内因:②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战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外因:④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2.发展概况(1)形成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商业报纸。
1873年:《昭文新报》(国人自办最早)(2)发展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作用: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与政治活动联系非常密切。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3.通俗性报刊的特点①知识性与趣味性②按类别专门分工③语言通俗,取材世俗④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4.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①传播新闻、舆论监督②通达民情,立言议政③开启民智,传播知识④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影响普及,不及影视)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上海)(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4)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南京。
2.电影19世纪末:传入中国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定军山》: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抗战结束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1931年《歌女红牡丹》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1935年《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35年《风云儿女》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影题材新中国成立后过分强调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改革开放后《小花》《牧马人》《红高粱》《霸王别姬》《英雄》《我的长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3.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概况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2008年中星九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解决了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3)现状: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4)作用①具有政治导向功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时政大事,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传播知识,满足大众文化、娱乐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使人们及时了解各种经济信息,引导人们投资、理财和消费。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互联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008年底,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2.互联网的利弊利: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