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教案 第六章
电机学同步电机第六章第7讲
![电机学同步电机第六章第7讲](https://img.taocdn.com/s3/m/caea9ebb25c52cc58ad6be6c.png)
P1
p Fe p ad
Pem
p cu1
P2
PemP2pcu1 P1pmec pFe pad
1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
电磁功率方程
P1
Pem P2 pcu1
p m ec
p Fe p ad
p cu1
Pem
P2
mUIcosmI2Ra
m I(UcosIRa)
mEIcosi
E jIX
i
不饱和的隐极电机
2功角特性
P e m m U Iqc o s m U Idsin
IqUsin/Xq Id(E 0U cos)/X d
P emm E 0U X sd inm U 22(X 1qX 1d)sin2
2功角特性
P emm E 0U X sd inm U 22(X 1qX 1d)sin2
励磁(基本)电磁功率
1.1电磁功率方程
E0 EQ
Id X d
IX q
Id X q
E 0 U IR ajIdX djIqX q
EUIRajIX
jIq X q
jIX
E
IR
U
Iq
i
I
Id
E cosi
不饱和的凸极电机
1.1电磁功率方程
E0 EQ
Id X d
E cosi EQ cos [E0 (Id Xd Id Xq)]cos
3.1有功功率调节 (1)发电机并入电网但不输出有功功率时
➢ 原动机输入的功率恰好补偿各种损耗,θ=0,Pem=0 。
➢ 可能E0>U而有电流输出,但是无功电流,即只有直轴 分量Id,而没有交轴分量Iq 。
3.1有功功率调节 (2)增加原动机输入功率P1 ➢ 增大输入转矩T1,使T1>T0,则转轴上就会出现剩余转矩
《电机学》电子教案
![《电机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4381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d.png)
《电机学》电子教案电机学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掌握电机的分类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电机的基本原理a.电机的定义和分类b.电磁感应定律c.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直流电机a.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b.直流电机的分类和应用c.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方法3.交流电机a.交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b.交流电机的分类和应用c.交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方法4.电机的保护和维护a.电机的保护措施和装置b.电机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电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电机的基本原理a.电机的定义和分类:通过讲解电机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概念。
b.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c.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讲解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直流电机a.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通过讲解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和特性。
b.直流电机的分类和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直流电机的分类和应用。
c.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方法。
4.交流电机a.交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通过讲解交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交流电机的原理和特性。
b.交流电机的分类和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交流电机的分类和应用。
c.交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交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方法。
5.电机的保护和维护a.电机的保护措施和装置:通过讲解电机的保护措施和装置,让学生了解电机的保护方法。
b.电机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讲解电机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电机的维护要点。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电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电机学教材
![电机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b8ef6f67c1cfad6195fa763.png)
第六章同步电机 (272)6.1 概述 (272)6.1.1 同步电机的结构型式 (272)6.1.2 同步电机的励磁方式 (278)6.1.3 同步电机的冷却方式 (278)6.1.4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278)6.2 同步电机的运行原理 (279)6.2.1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 (279)6.2.2 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 (282)6.2.3 隐极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 (286)6.2.4 凸极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 (291)6.3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295)6.3.1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296)6.3.2 特性曲线在参数计算中的应用 (299)6.3.3 同步发电机稳态参数的测定 (306)6.4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307)6.4.1 投入并联的条件和方法 (308)6.4.2 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 (311)6.4.3 功角特性 (312)6.4.4 有功功率调节与静态稳定 (314)6.4.5 无功功率调节和V形曲线 (318)6.5 同步电动机和调相机 (319)6.5.1 基本电磁关系 (319)6.5.2 无功功率调节 (322)6.5.3 起动与调速 (323)6.5.4 调相机 (326)6.6 同步发电机的不对称运行 (327)6.6.1 相序阻抗和等效电路 (327)6.6.2 不对称稳态短路 (330)6.6.3 负序和零序参数测定 (334)6.6.4 不对称运行的影响 (336)6.7 同步电机的突然短路 (337)6.7.1 超导回路磁链守恒原理 (337)6.7.2 三相突然短路过程中的基本电磁关系 (338)6.7.3 同步电机的瞬态参数 (343)6.7.4 突然短路电流及其衰减时间常数 (347)6.7.5 突然短路对电机的影响 (351)6.8 特殊用途的同步电机 (352)6.8.1 磁阻同步电动机 (352)6.8.2 磁滞同步电动机 (354)6.8.3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 (356)习题 (358)电机学第六章同步电机272第六章同步电机同步电机是交流电机的一种。
000 绪论
![000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28e77e2dbd64783e09122b4c.png)
10
绪 论Introduction
电机的发展-4—— 电机的发展
Brief history of machine development 交流电动机的发明是由美国发明家特斯拉完成的, 交流电动机的发明是由美国发明家特斯拉完成的,最早 特斯拉完成的 的交流电动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 的交流电动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结构比起直流电 动机更为简单, 动机更为简单,同时也比起只能使用在电车上的直流电 动机用途更广泛, 动机用途更广泛,它的发明让电动机真正进入了家庭电 器领域。 器领域。
12
绪 论Introduction
0.1 电机及电机学概念(The concept of electrical machines)
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应用广泛。举例: 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应用广泛。举例: 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 电机分类: 电机分类: 电动机: 电动机:电 能 按功能分
2
《电机学》目录Contents
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二篇 三相异步电动机-4 第7章 第8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三相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及磁动势 三相交流绕组、
第9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理论 第10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性能 10章
3
《电机学》目录Contents
同步电机第三篇 同步电机-5 第11章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11章 第12章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理论 12章 第13章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13章 第14章 同步发电机的异常运行和突然短路 14章 第15章 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15章 直流电机第四篇 直流电机-2 第16章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16章 第17章 直流电机的运行 17章
《电机学》电子教案
![《电机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2ad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6.png)
《电机学》电子教案电机学电子教案第一节电机的基本原理一、电机的分类1.直流电机2.交流电机3.步进电机4.永磁同步电机5.阻尼电机二、电机的工作原理1.电磁感应原理2.洛伦兹力原理3.滑差转子原理第二节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一、直流电机的结构1.电枢2.磁场3.磁极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1.电流通过电枢产生磁场2.磁场与电枢之间产生转矩3.转矩驱动转子转动三、直流电机的性能参数1.额定转速2.额定功率3.额定电流第三节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一、感应电动机1.工作原理2.转子结构3.转子工作原理二、同步电动机1.工作原理2.磁场同步3.转矩产生第四节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一、步进电机的结构1.定子3.步进机构二、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1.脉冲信号驱动2.步进角度3.步进精度第五节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一、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1.永磁体2.定子3.转子二、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1.磁场同步2.转矩产生3.功率系数第六节阻尼电机的工作原理一、阻尼电机的结构1.铝制电枢2.铁质定子二、阻尼电机的工作原理1.铝制电枢制动2.阻尼环减震3.变速范围结语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可以了解到电机的基本原理、各种类型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参数。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电机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特点和优势,为以后的电机应用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电机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机学教学大纲
![电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d6d65fc77da26925c5b0f7.png)
电机学教学大纲(一)正文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分配(理论课共74 学时)第一章导论(2 学时)1、基本内容1.1 电机的发热与温升1.2 电机常用绝缘材料1.3 电机冷却及机壳防护1.4 电机的额定值与定额1.5 导磁材料与铁磁材料1.6 磁路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7 电机学的性质、任务2、基本要求2.1 了解电机的发热的原因、温升的定义及测量方法2.2 认识绝缘材料的六个等级2.3 了解电机冷却介质、冷却方式及机壳防护形式2.4 掌握电机的额定值与定额2.5 了解导磁材料与铁磁材料2.6 掌握磁路计算的原理与方法3、重点掌握电机的额定值与定额、磁路计算的原理与方法4、难点磁路计算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章直流电机(共12 学时)1、基本内容1.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额定值1.2 电枢绕组--- 单叠绕组1.3 直流电机的磁场--- 直流电机空载时的磁场及磁化曲线、电枢磁动势和磁场、电枢反应、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1.4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特性--- 基本(电势、功率和转矩)方程、工作特性、机械特性1.5 直流电力传动-- 起动、调速、制动1.6 直流电机的换相(简述)1.7 特殊用途直流电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测速发电机、其它直流电机1.8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2、基本要求2.1 了解直流电机的分类、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额定值2.2 了解电枢绕组的基本特点、能绘制单叠绕组展开图2.3 掌握电枢反应的分类及性质、会进行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的计算2.4 掌握电势、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2.5 懂得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6 掌握起动、调速、制动方法2.7 了解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结构、原理、应用3、重点3.1 直流电机分类、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额定值3.2 电枢反应、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3.3 电势、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3.4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3.5 起动、调速、制动方法4、难点4.1 基本结构4.2 直流绕组的构成4.3 电枢磁动势和磁场,电枢反应及其影响4.4 起动、调速、制动物理过程4.5 换相第三章变压器(16 学时)1、基本内容1.1 变压器的分类、基本结构、额定值1.2 变压器空载运行--- 电磁过程与正向惯例、平衡方程、等效电路1.3 负载运行分析--- 磁动势及电压平衡方程、绕组折算、相量图1.4 等效电路1.5 参数测定1.6 标么值1.7 运行特性1.8 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电路系统与联接组、电动势波形1.9 并联运行1.10 不对称运行(简述)--- 对称分量法、单相负载运行与中点移动1.11 变压器的瞬变过程--- 空载合闸时的瞬变过程、二次侧突然短路时的瞬变过程1.12 三绕组变压器1.13 自耦变压器1.14 互感器2、基本要求2.1 掌握变压器的分类、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额定值的定义(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均指线值)2.2 懂得变压器运行的电磁过程与正向惯例相关知识2.3掌握空载和负载运行分析方法2.4掌握其等效电路2.5掌握利用空载、短路试验进行参数测定的基本方法2.6学会用标么值表示各物理量2.7掌握其运行特性、电压调整率的概念及计算2.8掌握三相变压器两类磁路系统、电路系统与联接组2.9学会分析不同绕组联结和磁路系统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2.10空载合闸电流及突然短路电流最大值的大小2.11掌握变压器理想并联运行的条件及非理想条件下并联运行的有关计算2.12掌握Y/Y o联结三相变压器单相负载运行等效电路、相关计算及中点移动的产生原因和大小2.13掌握三绕组变压器的绕组排列、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及折算法、了解自耦变压器有关知识3、重点3.1工作原理、主要结构、额定值3.2空载和负载运行分析---等效电路、参数测定、标么值3.3运行特性3.4三相变压器两电路系统与联接组3.5不同绕组联结和磁路系统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3.6变压器理想并联运行的条件及非理想条件下并联运行的有关计算3.7 Y/Y o联结三相变压器单相负载运行等效电路、相关计算及中点移动的产生原因和大小3.8三绕组变压器的绕组排列、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及折算法4、难点4.1工作原理、主要结构4.2负载运行分析时各电磁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磁势平衡的概念4.3 一二次侧之间的折算4.4不同绕组联结和磁路系统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非理想条件下并联运行有关计算4.5Y/Y o联结三相变压器单相负载运行等效电路、零序阻抗分析4.6三绕组变压器的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及折算法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6学时)1、基本内容1.1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和分类、槽电势星形图1.2三相双层(叠)绕组1.3绕组电动势---节距系数、分布系数和绕组系数1.4电动势谐波及其削弱方法1.5单相绕组的脉振磁动势---脉振磁动势1.6三相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旋转磁动势1.7圆形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1.8 谐波磁动势1.9 交流电机的主磁场、漏磁场2、基本要求2.1 了解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和分类、能绘制槽电势星形图2.2 学会绘制三相双层叠绕组的绕组展开图2.3 掌握节距系数、分布系数和绕组系数的物理意义,会计算绕组电动势2.4 了解交流绕组电动势谐波及其削弱方法2.5 掌握单相绕组脉振磁动势的性质及大小2.6 掌握三相绕组的旋转磁动势的性质及大小2.7 了解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高次谐波的特点2.8 会判别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动势性质--- 脉振、圆形、椭圆形中哪一种3、重点3.1 槽电势星形图3.2 三相双层叠绕组3.3 节距系数、分布系数和绕组系数3.4 电动势谐波及其削弱方法3.5 单相绕组的脉振磁动势3.6 三相绕组的旋转磁动势3.7 圆形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4、难点4.1 槽电势星形图、电动势谐波及其削弱方法4.2 单相绕组的脉振磁动势4.3 推导电势、磁势的计算公式,绘制并解释磁势波形图4.4 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的高次谐波、圆形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第五章异步电机(16 学时)1、基本内容1.1 异步电机的类型、基本结构1.2 基本工作原理1.3 额定值1.4 转子静止时的异步电机--- 磁场与电抗1.5 转子旋转时的异步电机及等效电路、参数计算1.6 等效电路的简化1.7 参数测定1.8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1.9 电磁转矩1.10 工作特性1.1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起动过程、起动方法、深槽式和双笼感应电动机1.12 异步电动机制动1.13 异步电动机调速1.14 感应电动机在不对称电压下的运行分析及单相感应电动机1.15 特种异步电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测速发电机2、基本要求2.1 了解其主要结构、掌握感应电机的基本原理、额定值了解其主要结构2.2 掌握感应电动机转子不动与转子旋转时绕组的相电势和平衡方程2.3 掌握负载运行时的等效电路2.4 掌握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分布及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2.5 掌握感应电动机的T=f(s) 曲线,会求取起动电磁转矩、最大电磁转矩2.6 学习其工作特性2.7 掌握感应电动机参数测定方法2.8 掌握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过程、起动方法、掌握深槽式和双笼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性能2.9 了解其制动方法2.10 掌握调速方法2.11 了解感应电动机在不对称电压下的运行分析方法2.12 掌握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种类及起动方法2.13 掌握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测速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重点3.1 感应电机的基本原理、额定值3.2 感应电动机转子不动与转子旋转时运行分析方法、等效电路3.3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3.4 电磁转矩3.5 工作特性3.6 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过程、起动方法3.7 电动机调速方法3.8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种类及起动方法4、难点4.1 主要结构4.2 频率折算、等值电路及其参数4.3 电磁转矩计算4.4 附加转矩及其对起动的影响4.5 感应电动机在不对称电压下的运行分析方法第六章同步电机( 20 学时)1、基本内容1.1 概述--- 基本结构、励磁方式、冷却方式、额定值1.2 运行原理--- 空载运行分析、电枢反应、负载运行、平衡方程式、等效电路、矢量图1.3 运行特性--- 空载特性、短路特性、零功率因素特性、外特性、稳态参数测定1.4 并联运行--- 并联运行条件和方法、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调节和静态稳定、无功功率的调节和V 形曲线、两台容量相近的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1.5 同步电动机和调相机--- 同步电动机的相量图、基本方程、功角特性、无功功率的调节、起动方法、同步调相机1.6 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 稳定短路、参数测量、电机的影响1.7 突然短路--- 突然短路电流的特点、计算、对电机的影响1.8 特殊同步电机-- 磁阻同步电动机、步进电动机2、基本要求2.1 认识其基本结构、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2.2 学习其主要额定值2.3 掌握保梯电抗、直轴饱和电抗2.4 掌握电压调整率、调整特性2.5 掌握稳态参数测定方法2.6 掌握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时的磁场、电动势及空载特性2.7 掌握对称负载时的电枢反应性质2.8 掌握隐极同步发电机的不饱和及饱和负载运行时的相量图、等效电路图2.9 掌握凸极同步发电机磁动势换算方法、波形系数、电枢反应系数的定义2.10 掌握凸极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的相量图2.11 掌握同步发电机的空载特性、短路特性、直轴不饱和电抗的计算、短路比的定义2.12 掌握由零功率因数特性、空载特性确定定子相漏抗及直轴电枢磁动势的方法2.13 懂得电压调整率的计算方法2.14 学会用转差法进行同步发电机稳态参数测定2.15 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2.16 掌握同步发电机功角特性2.17 学会其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方法2.18 掌握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方法、静态稳定条件及静态过载倍数的定义2.19 无功功率的调节和V 形曲线2.20 了解两台容量相近发电机并联运行的功率调节方法2.21 掌握同步电机发电机、调相机、电动机三种运行状态2.22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相量图、基本方程、功角特性、调节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方法、懂得其起动方法2.23 了解同步调相机的用途2.24 掌握不同稳定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的大小关系2.25 了解负序、零序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不对称运行对电机的影响2.26 会计算突然短路时最大冲击电流了解突然短路对电机的影响2.27 了解磁阻同步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掌握步进电动机的原理、结构3、重点3.1 基本结构及额定值3.2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分析电动势及空载特性3.3 对称负载时的电枢反应性质3.4 隐极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分析相量图、等效电路图3.5 电枢反应系数的定义3.6 凸极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相量图3.7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特性、短路特性、直轴不饱和电抗3.8 零功率因素特性、保梯电抗、直轴饱和电抗3.9 电压调整率的定义及计算3.10 同步发电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3.11 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和功角特性3.12 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方法、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和静态稳定3.13 无功功率的调节和V 形曲线3.14 同步电机的三种运行状态、同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调节、同步调相机用途3.15 不同稳定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的大小关系3.16 突然短路时最大冲击电流的计算3.17 步进电动机4、难点4.1 基本结构4.2 凸极同步发电机的双反应理论,用方程式、相量图进行复数计算4.3 直轴饱和电抗的求取、用转差法进行同步发电机稳态参数测4.4 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和静态稳定、无功功率的调节和V 形曲线、4.5 同步电机的三种运行状态4.6 负序、零序参数的测量方法4.6 突然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分析教材外的补充内容: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异步电机矢量变换控制等4学时)、本课程的实验及实物模型参观(14 学时)实验一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特性(2 学时)实验二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短路与负载特性(2 学时)实验三三相变压器的极性和联结组(2 学时)实验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2 学时)实验五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3 学时)实验六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3 学时)三、实习及作业由于专业课时压缩,教师可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进行短时实习;作业以教科书上为主。
电机学讲义
![电机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6706130ee06eff9aef807b8.png)
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技术性)
内容:绪论~第六章 同步电机 考核: 出勤 15 平时 15 实验 25 期末 40 其它 5
Yanshan University
第六章
同步电机的稳态分析
同步电机的特点:稳态运行时,转子转速与电网频率之间具 有固定不变的关系,即 同步电机主要用作发电机。现代发电站中的交流发电机几乎 都是同步发电机。 也可以用在不需要调速的大型电动机和改善电力系统供电性 能的同步补偿机。 1.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运行状态 2.空载和负载时同步发电机的磁势和磁场 3.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功率和 本章 转矩方程 主要内容 4.分析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和与电网的并联 5.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补偿机 Yanshan University 6.同步发电机的不对称运行
Yanshan University
Yanshan University
二、同步电机的运行状态 稳态情况下,定子产生的气 隙旋转磁场和转子绕组通过 直流产生的转子磁极之间一 直保持相对静止。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电磁 转矩,进行能量转换。 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补偿机——没有有功功率的转换, 只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 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相量图和等效电路图
Yanshan University
6.4 凸极同步发电机的电压方程和相量图
凸极同步电机的气隙沿电枢圆周是不均匀的。因此做定量 分析时常采用双反应理论。 一、双反应理论 凸极同步电机的气隙是不均匀的,极面下气隙较小, 两极之间气隙较大,故直轴下单位面积的气隙磁导 要比交轴下单位面积的气隙磁导 大很多。 当正弦分布的电枢磁动势作用在直轴上时,由于 较 大,故在一定大小的磁动势下,直轴基波磁场的幅值 相对较大,而交轴基波磁场幅值 将明显较小。
000 绪论讲解
![000 绪论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b3c81ce941ea76e58fa04fe.png)
绝缘等级
A
E
B
F
H
允许温度 OC 105 120 130 155 180
4.结构材料:制造电机所需要的其它金属材料。
8
绪论
二、铁磁材料的磁特性 1.磁化特性:铁磁体会被外磁场磁化,即 铁磁体内磁筹受外
磁场作用形成附加磁场,而呈现出很强的磁性。
2.高导磁性: 铁心磁导率 Fe 0 空气:0 4 10 7H/m
《电机学》目录
第二篇 三相异步电动机 第7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8章 三相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及磁动势 第9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理论 第10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性能
3
《电机学》目录
第三篇 同步电机 第11章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12章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理论 第13章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第14章 同步发电机的异常运行和突然短路 第15章 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第四篇 直流电机 第16章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17章 直流电机的运行
10
绪论
0.3 电机理论中常用的基本电磁定律
一、电磁感应定律 (两种形式) 1.运动电动势
e B l v (方向:右手定则)
2.变压器电动势
e N d(方向:右手螺旋定则)
dt 二、电磁力定律
f B l I (方向:左手定则)
11
绪论
三、电量与磁量、电路定律与磁路定律对比
电路
电动势 E
3.饱和特性: Fe 常数 磁化曲线 B f (H ) 呈非线性。
9
绪论
4.铁心损耗: 磁滞损耗: ph f Bm2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铁磁体内的磁筹反复被磁化,磁筹 反复转向产生摩擦引起的损耗。 涡流损耗: pe f 2 Bm2 d 2 / Re
电机学教案
![电机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39c51ea300a6c30c229f51.png)
电机学教案第六章交流电机绕组及其感应电动势第一节旋转电机的基本作用原理第三节 绕组的感应电势一、导体中的感应电势 1、每极磁通τ⨯=l s2、感应电动势频率3、感应电动势瞬时值4、感应电动势有效值5、导体感应电势小结绕组中均匀分布着许多导体,这些导体中的感应电势有效值,频率,波形均相同;但是他们的相位不相同。
二、线圈的电动势N c 匝整距线圈电动势N c 匝短距线圈电动势τππθππl B S B S B S B m m m m 22sin 10==⋅=⋅=Φ⎰60pnf =tlv B e m a ωsin =mm m m a f pn l B n p l B lv B E Φ==⋅==2602260222πτππτmc m c a c c fN fN E N E ΦΦπ44.422==⋅=m c a c c fN E N E Φββ2cos 44.42cos2=⋅=短距角01180⋅-=ττβy定义节距因数很显然,K p < 1,即短距线圈的电动势比整距线圈的电动势有所减小。
三、线圈组的电动势• 每对极下属于同一相的q 个线圈,构成一个线圈组 • 每个线圈的感应电势由两个线圈边的感应电势矢量相加 • 整个线圈组的感应电势由该组的所有导体电势矢量相加2cos44.42cos44.4)()(βΦΦβττ====<mc mc y c y c p fN fN E E K分布绕组 q 个线圈合成电势单个线圈电势定义分布因数很显然,K d < 1,即分布绕组线圈组 q 个线圈电动势的相量和比集中绕组线圈组 q 个线圈电动势的相量和略小。
绕组感应电势有效值式中:Nc ——线圈的匝数 Kd ——节距因数 Kp ——分布因数 KN ——绕组因数q Nc ——线圈组串联匝数四、一相绕组的电势1、单层绕组的相电势• 单层绕组共有p 个线圈组• 若p 个线圈组全部并联则相电势=线圈组的电势 • 若p 个线圈组全部串联则相电势=p 倍 线圈组电势 • 实际线圈组可并可串,每相总串联匝数N 定义如下:2sin2αq R E q =2sin2αR E c =2si n2si n ααq q qE E K cq d ==m p d c c d q K K fqN qE K E Φ44.4==mN c K fqN Φ44.4=apqNN =并联支路数每相总匝数=• 相电势:2、双层绕组的电势• 双层绕组共有2p 个线圈组• 这2p 个线圈组可并可串,每相总串联匝数N 如下:双层绕组要考虑到短距系数:五、三相绕组的线电势• 三相绕组由在空间错开120电角度对称分布的三个单相绕组构成,三相相电势在时间上相差120度电角度 • 三相线电势与相电势的关系: • 三角形接法,线电势=相电势; • 星形接法, 线电势=例题:有一台汽轮发电机,定子槽数Z=36,极数2P=2,节距y=14,每个线圈匝数N C =1,并联支路数a=1,频率为50HZ,每极磁通量Φ1=2.63Wb.试求:(1) 导体电动势En 1 (2) 线圈电动势Ec (3) 线圈组的电动势Eq (4) 相电动势E解:1.导体电动势 V V f f E m m n 29263.25022.222.22111=⨯⨯===φφπ2.极距 槽1812362=⨯==P Z τ mN fNK E Φ44.4=apqN N c2=并联支路数每相总匝数=m N fNK E Φ44.4=短距角 ︒=︒⨯-=⋅-=4018018141818001ττβy节距系数线圈电动势3.每极每相槽数6312362=⨯⨯==PM Z P 槽距角 ︒=⨯=⨯=10363601360Z P α分布系数绕组系数899.0956.094.0=⨯=⨯=d P N K K K线圈组的电动势Eq4.相电动势E Φ94.020cos 2cos=︒==βp K 8.54863.294.015044.444.4=⨯⨯⨯⨯=Φ=m P c y K fN E 956.0210sin62106sin 2sin 2sin=︒⨯︒⨯==ααq q K d VK fqN E m N c q 314963.2889.0165044.444.4=⨯⨯⨯⨯⨯=Φ=12116122=⨯⨯⨯=a pqN N c =VfNK E m N 630063.2899.0125044.444.4=⨯⨯⨯⨯=Φ=φ。
电机学的课程设计
![电机学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f46c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c.png)
电机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电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功能及作用。
3. 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中电机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机性能测试,并处理实验数据。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机学,培养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探究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学基础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电机学的基本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及用途,重点讲解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机概述2. 电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磁力等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机的工作原理3. 电机结构及参数:介绍电机的主要结构,如定子、转子、绕组等,以及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机结构及参数4. 电机启动、运行和调速:讲解电机的启动方法、运行特性及调速原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机启动、运行与调速5. 电机应用实例:分析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家用电器、工业生产等。
《电机学》电子教案共46页
![《电机学》电子教案共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41d72a2e3f5727a5e962db.png)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电机学讲》课件
![《电机学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ff97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3.png)
阐述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每步的转动和磁场的变化。
步进电机特点及应用
介绍步进电机的特点,如精确控制和低速驱动,以及各种应用领域。
第五章:电机控制
电机控制基础
闭环控制及开环控制
说明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信号。
对比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的优劣 和适用场景,以及各自的控制策 略。
电机控制中的PID算法
介绍PID算法在电机控制中的应 用,以及如何调节PID参数。
第六章:电机保护
1
电机运行中的故障
列举电机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如过载、过热和短路等。
2
电机保护方法
介绍保护电机的多种方法,如热继电器、保险丝和断路器。
3
电机保护电路设计
指导如何设计电机保护电路,包括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
详细介绍直流电机的结构和特点, 以及不同类型的直流电机。
揭示直流电机背后的基本原理, 包括电磁力、电刷和转子等。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
介绍多种直流电机调速方法,如 电压变化、电阻调速和PWM调 速。
第三章:交流电机
1
三相异步电机基本原理
2
解析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
括转子的旋转和磁场的产生。
3
三相异步电机调速方法
第七章:电机维护
1 电机维护周期
建议定期进行电机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2 电机保养方法
介绍保养电机的方法,如清洁、润滑和紧固螺栓。
3 电机维修流程
概述电机维修的流程,包括故障诊断、部件更换和测试。
4
探讨三相异步电机的调速方法,包括转 子电阻调速和变频调速。
交流电机结构及分类
《电机学》教学教案
![《电机学》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aca0e240c844768eaee18.png)
《电机学》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院、专业、年级:
任课教师:
教师所在单位:
课程简介
电机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专业性特征明显,它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较广,牵涉电、磁、热、机械等综合知识。
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平台课,学生在学习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和《电磁场》等课程以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机基本理论和电机稳态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下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方面,本课程从磁路入手,以介绍机电能量转换原理为基础,深入地阐述了变压器、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的原理。
本课程的侧重点为电机的物理本质和分析方法,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电机原理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不仅是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且为《电机设计》、《交流调速系统》、《电力拖动基础》、《电力工程》、《电气工程数值计算》等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同时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多个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该课程在本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案(首页)
教案(分教案)
教案(分教案)
教案(分教案)。
《电机学》教案 第六章
![《电机学》教案 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536616a1b0717fd5360cdc9d.png)
第六章同步电机6.1概述同步电机特点:同步电机转速与极对数、电流频率有严格的关系。
高压、大容量的同步电动机采用旋转磁极式结构;小容量采用旋转电枢式。
转枢式---转子绕组(电枢),定子磁极转极式---转子磁极,定子电枢。
隐极式:气隙均匀、转子高机械强度高转速。
适合细长汽轮发电机。
凸极式:气隙不均匀,适合中速、低速运行。
短粗水轮发电机结构。
6.1.1 同步电机的结构型式一.隐极电机二.凸极同步电机隐极式同步电机只有卧式一种;凸极式则分为卧式和立式结构。
卧式:多数同步电动机、调相机、内燃机发电机、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立式:低速、大型水轮发电机1.卧式凸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12磁极用1~3mm 的钢板冲制叠成。
高速电机用实心磁极。
励磁绕组用扁铜线绕制成同心线圈套在极身上。
磁轭用铸钢或冲片叠制阻尼绕组用铜条插在磁极极靴槽中。
作用是改善起动性能。
2.立式凸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 定子分数槽波绕组转子:用高强度钢整体锻造,制成空心式以减轻重量;支架由轮毂和轮辐构成;磁极用1~1.5mm 钢板叠压,用螺杆拉紧 6.1.2 同步电机的励磁方式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建立磁场。
励磁系统有:1)直流发电机励磁系统:采用独立供电的直流并励发电机,与主发电机同轴。
输出的直流电经电刷、滑环引入同步发电机转子励磁绕组。
2)静止式交流整流励磁系统:为解决换相火花问题,采用交流励磁机取代直流励磁机,但是要经过半导体整流系统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供给同步机励磁绕组。
3)旋转式交流整流励磁系统:亦称无刷励磁系统。
转枢式的交流励磁发电机,与电机一起旋转,整流器也在轴上一起旋转,这样将整流输出直接供给同步发电机励磁,既不用直流励磁发电机的换向器又不用同步机的电刷滑环引入系统。
6.1.3 同步电机的冷却方式空气冷却、氢气冷却、水冷却、超导发电机 6.1.4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与异步电动机一样,额定电压、电流为线值,另外有: 额定容量:发电机出线端额定视在功率,V A kV A. 额定功率:发电机输出电功率 N N N N N N I U S P ϕϕcos 3cos ==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率 N N N N N N N N I U S P ηϕηϕcos 3cos ==额定功率因数及额定效率 6.2同步电机的运行原理研究三相同步电机在对称负载下稳态运行时的内部物理过程,包括基本方程式、矢量图、等效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同步电机6.1概述同步电机特点:同步电机转速与极对数、电流频率有严格的关系。
高压、大容量的同步电动机采用旋转磁极式结构;小容量采用旋转电枢式。
转枢式---转子绕组(电枢),定子磁极转极式---转子磁极,定子电枢。
隐极式:气隙均匀、转子高机械强度高转速。
适合细长汽轮发电机。
凸极式:气隙不均匀,适合中速、低速运行。
短粗水轮发电机结构。
6.1.1 同步电机的结构型式一.隐极电机二.凸极同步电机隐极式同步电机只有卧式一种;凸极式则分为卧式和立式结构。
卧式:多数同步电动机、调相机、内燃机发电机、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立式:低速、大型水轮发电机1.卧式凸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12磁极用1~3mm 的钢板冲制叠成。
高速电机用实心磁极。
励磁绕组用扁铜线绕制成同心线圈套在极身上。
磁轭用铸钢或冲片叠制阻尼绕组用铜条插在磁极极靴槽中。
作用是改善起动性能。
2.立式凸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 定子分数槽波绕组转子:用高强度钢整体锻造,制成空心式以减轻重量;支架由轮毂和轮辐构成;磁极用1~1.5mm 钢板叠压,用螺杆拉紧 6.1.2 同步电机的励磁方式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建立磁场。
励磁系统有:1)直流发电机励磁系统:采用独立供电的直流并励发电机,与主发电机同轴。
输出的直流电经电刷、滑环引入同步发电机转子励磁绕组。
2)静止式交流整流励磁系统:为解决换相火花问题,采用交流励磁机取代直流励磁机,但是要经过半导体整流系统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供给同步机励磁绕组。
3)旋转式交流整流励磁系统:亦称无刷励磁系统。
转枢式的交流励磁发电机,与电机一起旋转,整流器也在轴上一起旋转,这样将整流输出直接供给同步发电机励磁,既不用直流励磁发电机的换向器又不用同步机的电刷滑环引入系统。
6.1.3 同步电机的冷却方式空气冷却、氢气冷却、水冷却、超导发电机 6.1.4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与异步电动机一样,额定电压、电流为线值,另外有: 额定容量:发电机出线端额定视在功率,V A kV A. 额定功率:发电机输出电功率 N N N N N N I U S P ϕϕcos 3cos ==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率 N N N N N N N N I U S P ηϕηϕcos 3cos ==额定功率因数及额定效率 6.2同步电机的运行原理研究三相同步电机在对称负载下稳态运行时的内部物理过程,包括基本方程式、矢量图、等效电路。
36.2.1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1. 空载特性与饱和系数空载时,定子绕组开路,电流为零,转子绕组通入直流励磁电流,发电机被拖动以同步速度旋转转子以同步速度n 1旋转时,主磁通切割定子绕组感应电势频率为f ,则01044.4φN fNk E =0φ 为主磁通:由N 极 气隙 定子齿 定子轭 定子齿 气隙 S 极 转子轭N 极特点是经过气隙,同时与定转子交链的磁通。
σφf 漏磁通:由N 极 极间气隙 S 极 转子轭 N 极特点是不经过气隙,仅与励磁绕组自身交链,不与定子交链的磁通。
发电机空载特性 )(0f I f E =, 因为f f I F E ∝∝00φ,经过适当比例变换,可得)(0f F f =φ,它就是电机的磁化曲线。
根据磁化曲线求饱和系数δμF F k 0==NU E '(1.1~ 1.25)F 0 空载额定电压所需要磁势; F δ 负载额定电压气隙磁势;'E 磁路不饱和时,对应F 0磁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空载时-空相量图空间相量:励磁磁势基波分量F f1 以及它产生的气隙磁密基波B f1, 波幅同处于直轴正方向,都以同步角频率f πω21=旋转。
时间相量:定子绕组交链的磁通0.φ,以及它在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0.E 。
0.E 在时间上滞后0.φ900电角度。
3. 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 各次谐波幅值平方和的平方根与基波幅值之比。
%100122⨯=∑∞=U Uk n nM6.2.2 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同步电机空载时,气隙中的同步旋转主磁场仅由转子励磁电流(直流)建立; 负载时定子绕组流过电流产生磁势(称为电枢磁势),它与励磁磁势共同作用产生合成气隙磁场。
因此存在电枢反应问题。
电枢磁场和主极磁场都是相对静止的,二者本身是旋转的。
电枢反应:电枢磁势基波对主磁场的影响。
同样包括去磁、助磁、交磁三种情况。
它会使气隙磁场畸变。
4电枢磁势基波与励磁磁势同转速、同转向,相对静止;因为励磁磁势转速n 1,定子对称三相绕组产生电枢磁势基波转速11606060n pn p p f n ===1.电枢电流.I 滞后励磁电动势.0E 一个锐角ψ时的电枢反应,即 0≤ψ≤900假设某时刻,A 相绕组交链最大磁通,产生最大励磁电动势E 0,此时刻作为时间起点。
此时刻电流滞后ψ角,也达到最大值。
主磁通0.φ超前感应电势E 0900。
令时轴与相轴重合,则,(图6.17)(1)0.φ与B 重合,忽略磁滞涡流时,0.φ与1f F 重合。
(2).I 与a F 重合 根据图6.17b 得⎪⎪⎩⎪⎪⎨⎧==+=ψψcos sin a aq a ad aq ad a F F F F F F F 和⎪⎪⎩⎪⎪⎨⎧==+=ψψcos sin ...I I I I I I I q d q d 此时d I 产生去磁磁势ad F ,q I 产生交磁磁势aq F 。
特殊地: ψ=0 ad F =0 aq F =F a 只有交轴磁势;ψ=90, 只有直轴磁势。
只要知道时间相量的相位关系,便可以确定空间相量间的相位关系,进而分析电枢反应的情况与性质。
2. 隐极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特点由于隐极同步电机气隙均匀,电枢磁势对主极磁场的影响在气隙圆周上任何位置都一样,可以整体考虑电枢反应的影响,不用分成交直轴分量考虑。
磁路不饱和:利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负载时电枢磁势F a 和励磁磁势F f1的各自独立作用,然后进行叠加。
即 .f I 直流励磁电流 1f F 励磁基波磁势 0.φ主磁通 0.E 感应电动势(定子绕组)σφf .漏磁通(与转子交链).I 负载定子电流 a F 电枢磁势基波 a .φ电枢磁通 a E .电枢感应电动势.σφ定子漏磁通 σ.E 定子感应漏电势定子绕组上产生的三个感应电动势0.E 、a E .、σ.E 各自滞后于产生它们的磁通90度电角度。
合成气隙磁通 ..0.a φφφδ+=, 气隙电动势..0.a E E E +=δ5磁路饱和:不能使用叠加原理。
电流产生磁势,求合成磁势,再求合成气隙磁通及感应电动势。
即,.f I1f F δF .δφ .δE.I a F σφ.σ.E3. 凸极同步电机的双反应理论凸极同步电机的气隙不均匀,同一电枢磁势作用在不同气隙位置时,电枢磁势对主极磁场的影响不同,所以气隙磁场会有变化。
(1) ψ=90,正弦电枢磁势基波作用在d 轴上。
(2) ψ=0, 正弦电枢磁势基波作用在q 轴上。
(3) 0≤ψ≤900 电枢磁势作用在任意位置,电枢磁场分布不对称,磁场波形与ψ和F a大小有关。
不能直接确定电枢反应的大小。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分析电枢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双反应理论。
双反应理论:当电枢磁势的轴线既不和直轴重合又不和交轴重合时,可以把电枢磁势分解成直轴分量和交轴分量。
分别求出直轴和交轴磁势的电枢反应,最后再把它们的效果叠加起来。
双反应理论适合饱和以及不饱和情况。
4.直轴和交轴电枢磁势的折算(1) 励磁磁密基波幅值(转子励磁磁势产生)ff f f f f f f B B k F k k B k B 101===δμδ(波形系数)(2) 直轴电枢磁势产生的基波磁密幅值 adad d ad dad d ad B B k F k k B k B 11===δμδ(电枢磁场波形系数)(3) 交轴电枢磁势产生的基波磁密幅值 aqaq q aq qaq q aq B B k F k k B k B 101===δμδ(4) 将正弦波电枢磁势aq ad F F ,折算为等效的励磁绕组方波磁势'',a q a d F F ,折算前后的基波磁密幅值不变。
⎪⎪⎩⎪⎪⎨⎧==⇒===⇒=aq aq aq fq aq aq f aq q ad ad ad fd ad ad f ad d F k F k k F F k k F k k F k F k k F F k k F k k ''00''00δμδμδμδμδδδδ aq ad k k ,直轴交轴电枢磁势折算系数(5) 根据'',aqad F F 查电机的空载特性曲线,可以得到aq ad F F ,产生的磁场在电枢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66.2.3 隐极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1. 不考虑饱和正像前面分析的那样,不计饱和时,可以利用叠加原理。
按照发电机惯例,如图6.20所示参考方向,得定子电动势平衡方程: a a R I U E E E .....0+=++δ其中,a a X I j E ..-=; 电枢反应电势,X a 电枢反应电抗:数值上等于单位电流所感应的电枢反应电动势;物理意义表示对称三相电流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能力。
σδX I j E ..-=; 电枢感应漏电势, X σ漏电抗总为常数。
所以,t a a a X I j R I U X I j X I j R I U E ........0++=+++=σX t =X a +X σ为隐极同步电机的同步电抗,它表征对称稳态远行时电枢反应基波磁场和漏磁场综合效应的电磁参数。
相量图:6.21不计饱和时隐极同步发电机的时空矢量图和等效电路(任意波形) 6.22 不计饱和时用励磁电动势和同步电抗表示的隐极同步发电机的时空相量图和等效电路(正弦波形)2. 考虑饱和考虑饱和时,不能利用叠加原理。
应该由合成磁势δF 求磁通δφ,由磁通求电势δE 电势平衡方程:a R I U E E .....+=+σδ σδX I j R I U E a .....++=根据图 6.24知,饱和时漏抗压降的延长线不和空载励磁电动势闭合。
6.2.4 凸极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1.不考虑饱和此时,转子直流励磁电流和定子绕组电流的交直轴分量各自作用产生磁势,在产生磁通,进一步会感应电势。
最终将所有电势叠加起来得到平衡方程式及相应的相量图。
.f I 直流励磁电流1f F 励磁基波磁势 0.φ主磁通 0.E 感应电动势(定子绕组)σφf .漏磁通(与转子交链).I 负载定子电流 I d ad F φad ad E .电枢感应电动势I q F aq φaq E aq.σφ定子漏磁通 σ.E 定子感应漏电势则,a aq ad R I U E E E E .....0.+=+++σ 相量图6.257同时有:⎪⎩⎪⎨⎧∝∝∝∝∝∝∝∝q aq aq aq aqdad ad ad ad I F F E I F F E ''φφ 记 ⎪⎩⎪⎨⎧-=-=q q aqd d ad XI j E X I j E ..电抗X ad , X aq 是直轴电枢反应电抗和交轴电枢反应电抗,它们物理意义是反映定子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