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表
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一、选择题1.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二、非选择题1.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
”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次科技革命
4.垄断组织的出现,从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反映了 A.资本主义进入大工业生产的阶段 B. 自由资本主义从此得到充分发展 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已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5.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 叉进行的,这对它们来说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 (2)图示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 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 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的 知识 • 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 活方式 • A①②③④ B ①③ • C ①③ D ②③
D、亚洲国家按照西方制度对社会进行改造。
C
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 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 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例7.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几种科技出现的时代,通过图片判断 ②是飞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可以排除。
• 例8 下列文明成果最早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的是
•A蔡伦与造纸术
•B指南针 •C突火枪
•D地动仪
• 例9、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 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据此回答(1)——(3)题: • (1)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织厂在 城市得以兴建,这种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 是 • A城市人口众多,便于提供自由劳动力 • B交通工具有了生大突破 • C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 D城市居民的购买力水平高,市场大
初三九年级 历史 复习课 科技革命专题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各位同学好导入:前一段时间,华为发布了他的最新科技成果,各大手机巨头彻夜难眠,这项技术就是石墨烯,它延长了电池两倍寿命,充电却只需要几分钟。
石墨烯的应用,加上其它黑科技的应用使得华为实力足以碾压苹果三星。
一时世人目光瞩目。
华为也威胁到了很多外国企业,出现了很多外国企业抵制华为的事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为华为企业鸣不平,也能看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震撼,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个表格,快速回答表格中的10个空缺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检验你的完成情况。
你来连连看重要人物和相关成就。
考考眼力看看谁更眼疾手快。
注意观察图2图5图9。
他们是早期蒸汽机,汽轮,和计算机。
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你能最先答出哪个?我们能够最直接想到是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交通方式,联系方式等),还有就是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比如:世界市场,全球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两级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的演变。
哪些消极影响你最先想到?对照这几个角度,我们发散思维,再去搜集一下相关答案。
通过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我们来做一则材料题,快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给出建议。
分析问题,有3个子问题,依据材料作答得出结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当然这里更多强调消极方面。
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我们总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来探究一下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联系。
世界市场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请同学们阅读世界市场产生形成的过程,理解全球化趋势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我们在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中,看到了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作用。
所以,科技发展是全球化趋势形成的根本原因。
请同学们对照知识网络加强理解。
我们来做材料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材料并思考问题。
材料一中,独立的水桶,管道相连,彼此想通体现的是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
高三复习用专题资料整理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核能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
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3、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九年级“三次科技革命”谈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
从九年级“三次科技革命”谈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准确的传授历史知识,当学习完所有课程后,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制定相关的复习方案,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巩固历史知识。
“三次科技革命”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九年级“三次科技革命”来具体分析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
关键词:三次科技革命;九年级;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掌握和突出以为教育的特征,实现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完美衔接,为学生后续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积极探索如何制作完善的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
一、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基本任务初中历史专题课的性质决定着其要坚持复习的原则。
初中历史教师在制定专题复习课时要以原有的知识点巩固和学习为基础。
如果忽视了原有知识点的巩固,那么初中历史复习课将会失去其原本的意义,不仅与专题复习课原本的属性相背离,而且会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1]。
在制定初中历史专题课时,要保证其与新的授课模式相区别,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挖掘新的历史知识。
如果在初中历史专题课中仍然在讲解以往学过的、陈旧的知识点将会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要以自身特点为基础形成全新的特征,实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三次科技革命”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首先,教师将基础知识再现,要求学生回答三次科技革命是什么,为学生正确、有效的梳理三次科技革命中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基础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历史基础知识。
其次,初中历史教师要向学生提问三次科技革命是怎么样的,它给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专题复习复习目标:记住: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最早国家、重大发明、标志性成果、特点、等基本知识归纳: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学习:(基本知识梳理)合作探究:1、这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有没有参与?这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有哪些:(提示:从社会生产力、生活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由此,我们有什么启示?【随堂小测】1、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A、瓦特B、爱迪生C、爱因斯坦D、牛顿2、18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
下列哪一事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宪章运动D、英国内战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发回战场的最新消息,不可能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A、移动电话B、有线电话C、有线电报D、无线电报4、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A、汽车制造技术B、飞机制造技术C、生物工程D、计算机网络技术5、下列事件中,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6、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下列能源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A、太阳能B、电力C、石油D、原子能7、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说明该如何趋利避害?。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一、复习主题:三次科技革命、近代科学文化和世界贸易组织二、考点揭示:1、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2、知道内燃机的应用;了解“电气时代”;3、知道梵高的代表作;4、知道世界贸易组织;5、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三、考点默写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人类社会带进_________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人类社会带进_________时代。
3、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__”。
6、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问题。
四、思维导图五、例题演示1、(2021·河北省·18)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是:“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这说明英国()A.跨入手工工场时期B.开始使用机器生产C.进入了“蒸汽时代” D.步入了“电气时代”2、(2021·湖北十堰·9)科技改变世界,下列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本茨成功制造第一辆内燃机汽车②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③建立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④莱特兄弟发明飞机()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3、(2021·甘肃兰州)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
实现了生 电气时 产方式的 代 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 方式的自动 化,并向信 息化、智能 化方向发展
网络信 息时代
名 称
交通工具 新兴的部门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 (蒸汽、煤炭)
第一次 汽船(轮 科技革 船)、火 命 车
第二次 电车、汽 石油化工、汽 发电机和电动机 车制造、电力 (电力)、内燃 科技革 车、飞艇、 工业 命 飞机 机(石油)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
(1)第一次科技革命: 一方面,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 市场,推动他们对当时封建落后、闭关自守的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又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诱导,中 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艰难地起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方面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的集中和“过剩资本”的出现,推动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加 紧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这一时期的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客观上影 响了中国对科技革命成果的吸收、转化,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 遇。 (3)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方面由于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以及国内一系列政 治、经济“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失之交臂,影 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但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即使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的 科学家也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中 国人也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 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极大 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你能说一说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哪些成果吗?
1970 1964
1967
知识拓展: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名称
开始 时间
兴起 国家
主要 标志
主要科 发明 时代 能源 技成果 人
煤炭
第一次工 英 18世纪 业革命 国 60年代
材料二: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负面效 应。在20 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 器的威胁… … 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 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请回答: l、 材料一中所说电子计算机、载人飞船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原子能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 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②中国人民掀起救 亡图存运动。
林 则 徐
开国大典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 国先进科学技术,加强自主创新,科技领域硕果累5年9月的一天,“旅行者号”机车拖着 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车厢载有450名乘客和90吨货物。当 时,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火车跑,还有一些人 骑马与火车并驾齐驱。结果,这列火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跑 完了40千米的路程。 材料二:1866年,德国人维· 西门子发明电动机后,曾给他在伦敦 的弟弟写信:“电力技术很有发展前途,它将会开创一个新纪 元。” (1)材料一所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还有哪一新的交通工 具?(2分)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2007年高考历史专题(九)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考点揭示及大纲要求总体上看,本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成就、特点、影响。
②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分析。
③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大纲,本专题有如下主要内容:世界近现代史上,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与科技革命。
这三次工业与科技革命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以后又扩展到欧美一些国家。
它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的深入与扩展,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 9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展开。
它是在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以及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原子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人类社会揭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帷幕。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
与本部分内容相关的热点问题:①工业化问题。
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轻工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国家工业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欧美国家工业化程度大大提升。
②城市化问题。
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工业与科技革命加速了欧美国家的工业化,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影响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时 间
三 次 工 业 革 命 简 表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棉纺织:解放手的发明: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1.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 2.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2. 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电灯(留声机、蜡纸、 油印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奥托的内燃机;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工具的出 现;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1.更加进步的生产力和社会文明;进入“电气时代” 2.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 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
表现
影响
次
三 次 工 业 革 命 简 表
第 项目
第三次工业革命
20世纪40——50年代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展; 2.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时 间 背景 条件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开始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今
2.领先国家: 美国 3.科学理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4.标志性成就: 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使用
5.新能源: 核能
6.进入时代: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7.代表人物: 尤里.加加林 8.重大发明:原子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工业革命 强国之路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周期缩短; (最突出的特点)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有什么相同点?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以 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①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a、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②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 中的原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病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如何应对科学技术的进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实行“科教 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在科技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环境问题,坚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
中国在三次科技革命错失机遇的原因: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初三上册: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1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初三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初二下册: 第19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20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工业革命
开始 标志 主要 核心 成就 成果
新能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 科技革命
原子能、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工 程等领域取得重大 突破。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 原子能太阳能 国际互联网 克隆技术
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 瓦特改进蒸汽机 煤炭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石油
同期 成就
爱迪生发明电灯 富尔顿发明汽船 卡尔.本茨发明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内燃机、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电话、电报的发明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7、 五一长假期间,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
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哪一项源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A、乘火车到达武汉
B、转乘轮船游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返回郑州
材料题解题方法:
一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包括标题、
注解、出处等。
二找:找出关键信息(如关键词、句 等)。 三联:与所学知识联系。 四答: 答题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语言
3.四个同学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世界的面貌, 改变了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讨论。不正确的是( )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不 利影响 4、美国总统奥巴马对美国首位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去世深 表悲痛,并盛赞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阿姆斯 特朗从事的航天实验属于哪次科技革命(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四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复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 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
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
长至60%,现在已达80%。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 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 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 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 工业国,而亚非拉国家则越来越贫穷 落后。
思考:“强大”和“落后”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一、三次科技革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是中国第一架 试飞成功的飞机, 它的设计者是谁?
冯如
一、三次科技革命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温家宝利用互联网与网友交流
一、三次科技革命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梁 启 超
孙 中 山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面对着滚滚的科技浪潮,我们现在 应如何应对? (作为国家,你认为我们国家
应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作为中学生,你如何 面对新的科技革命?)
二、了消极影响。
1876年费城博览会 1889年巴黎世博会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 美国独立100周 年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
(3)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使上海 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4)上海从屈辱开放到世博盛会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 的积极影响有哪些?说明了怎样的 道理?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 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4年火车机车(英、史
美国德国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
突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
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
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
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
需求。
1、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发
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
灯)——最主要特征
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
展经济的要求)。
1945,美国,第一台电脑
1942,美国,第一座核反应堆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1997,苏格兰,克隆“多利”羊
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电
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
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
的核心。
蒂芬孙)
理论基础
领先国家
牛顿的力学
英国
法拉第的电磁学
对生产方式
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
命对各国经
济发展速度
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
命对中国的
影响
三次科技革
命对我们生
产生活产生
的重大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
械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完成后,英国成为“世
界工厂”,是世界上第
一个工业化国家,资
本主义工业迅速发
展。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
争,使中国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中
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
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电力的应用进一步方便了人
们的生活。耐用电灯泡的发
明、有轨电车的制造、飞机和
汽车的出现、有线电话和电报
的研制成功,为人们提供了便
利。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
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
进一步发展。
②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
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
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极大
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计算
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威胁着人类文明,对可再生能源
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迫需解决的
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
发生改变。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
透;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
活跃的因素。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
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社会
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
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
常生活发生变革;
3、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
化。
共同影响
输出为主时期。
1.社会面貌巨大改观;2.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3.人类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主要标志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叶
蒸汽机
第二次
(电力革命)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初
电机和内燃机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正在进行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
物工程
兴起国家
背景条件
(出现原因
分析)
国民族资本主义产
生)。③先进的中国人
开始向西方学习。
蒸汽动力推动了交
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轮船和火车诞生,方
便了人们的生活。但
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
显露。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
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
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
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
居世界第一、二位。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
内燃机(石油)
新时代
新通讯工具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电话,电报
信息时代
计算机,传真机,移动通讯(手
机)
实质
特点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
于工匠和技师的实践经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
密结合。(最突出特点)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
历史上中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问题。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中国仍然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解
曾错过了哪
三次战略机
遇期?中国
错过的原因
是什么(我国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没
封建国家,与世隔绝,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
使我们错过了机遇。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2)、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
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勇于创新,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科教兴国”
战略对中华
民族复兴的
重要性。
思考、启示
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
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
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
机会。
(一)从国家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
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
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改革开放,
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
最大的不同点)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影响
结合。
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
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
相对缓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
与广泛建立;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
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
对立阶级;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4、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
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
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
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
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断
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
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
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注重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
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20世纪50年代西欧凭借原有的经
济技术基础,经济迅速发展。60
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
本主义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美
国在战后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
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经济稳定发展。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
美、德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新产业部门
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
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
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新交通工具
新动力能源
汽船(轮船)、火车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电车.汽车.飞机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能)、
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
培养。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3.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等。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
下,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
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帝
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
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
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
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
在三次科技
革命中落后
的原因是什
么)
我们应该如
何应对新的
科技革命(第
三次科技革
命)知识经
济)?
如何减少科
技的“负面影
响”
结合三次科
技革命的有
关知识,谈谈
主要成就
英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
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
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技术-工场手工业积
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
4、市场-先后打败西、
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
大。
棉纺织业:
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
年)是其标志性成果;
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
生产和蒸汽作动力;
交通运输:
1807年轮船(美,富尔
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
的冠亚军。二战后日本德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
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
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