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
音色
声音的特性
响度
声现象
演讲人姓名
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340m/s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固体、液体、气体
复习提问
思考: 小孩的声音要“尖细”一点。 老人的声音要“粗犷”一点。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高,有的听起来低呢?
听小孩和老人的声音,你听出了什么吗?
动手做做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成一个活塞。用水沾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你能试着做出这样一只口哨吗?
想想议议:苍蝇飞行的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你知道为什么吗? 人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从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01
0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不同频率的声波波形图
500Hz 1000Hz 1500Hz
B
A
3Hz
6Hz
讨论: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 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 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
哪些动物能发出和听到超声波
实际上它们是在用一种我们听不到的声音在进行交流,这就是次声波
大自然的一些活动,像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波
一些机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有些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的。
小组讨论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它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沟通交流。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声音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向周围媒质传播机械波,从而产生声音。
常见的声源有乐器、人的声带、汽车引擎等。
声音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声波会在媒质中以波的形式传递,并经历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高,声音就越高音调;频率低,声音就越低音调。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度,可以通过声级来衡量。
声级的单位是分贝(dB)。
响度与声音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声音就越响。
3. 声速:声速是声音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单位是米/秒(m/s)。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
三、媒体对声音的影响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不同媒质对声音的传播会有不同的影响。
1. 固体:在固体中传播,声速比在空气中更快。
这是因为固体的分子间距离小,分子振动传递速度快。
2. 液体:在液体中传播,声速比在空气中更快。
但液体分子间距离相较固体较大,所以声速会比固体中稍慢。
3. 空气:在空气中传播,声速相对较慢。
空气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振动传递速度相对较慢。
四、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当声音波到达障碍物时,部分能量会被障碍物吸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声音的反射和回声进行定位和判断。
比如在山谷中发出声音,可以通过回声来判断山谷的深度和位置。
五、声音的干涉和共振当两个或更多声音波同时传播到同一地点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可以是增强或减弱声音的效果。
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声音的频率接近时,物体会产生共振现象。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p〔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根底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生疏,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理论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时机。
〔2〕注重联络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表达,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p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根底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根底概念的缺乏和探究方法不熟悉,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声学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二物理声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物体使周围空气发生振动,形成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听者的耳朵。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才能传播。
2.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2.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音调;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音调。
2.2 声音强度声音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声音强度的单位为分贝(dB)。
通常,人类可以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为0dB,而常见的谈话声音约为60-70dB。
2.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与频率有关。
声音的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调也称为声音的音高。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40米。
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1500米。
4. 声音的反射与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当人们发出声音时,声波会遇到墙壁或其他物体,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通过测量回声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物体和人之间的距离。
5. 声音的吸收与传导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导和吸收情况也是不同的。
固体是最好的声音传导体,而气体(如空气)则是最差的声音传导体。
各种材料对声音的吸收程度不同,例如,软材料(如海绵)可以吸收大部分声音,而硬材料(如金属)则会产生回声。
6. 声音的干扰与衍射当两个或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时,声波会相互干扰,产生共振或抵消效应。
此外,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声波绕过物体传播。
7.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话、音乐播放器、扬声器等都是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工作的。
初二物理同步精品预习专项-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一、声音的特性知识点1.音调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1)音调的理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我们经常说“这首歌调太高,唱不上去”就是指音调高。
通俗地讲:音调高时,声音比较尖细:音调低时,声音比较低沉。
一般情况下,女生说话时声音尖细,音调高:男生说话时声音比较粗,音调低。
(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大量实验表明,发声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因此,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
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因此又可以说音调的高低由频率来决定。
它们的关系为: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
2.响度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究: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碎纸屑在鼓面上的跳动情况,并仔细辨别声音,实验情况如下表所示。
探究归纳: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用振幅来表示。
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声音响度越小。
拓展延伸: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除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同样大小的声音,我们距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
如听老师讲课,前排同学比后排同学听得清楚。
(2)声音的分散程度。
通常情况下,声音从声源向四周传播出去,用喇叭形状的传声筒传声,可以使声音尽量集中在传声筒所指方向上,也就能传得更远。
如果声音能沿着管道传播,则分散得更少,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易错警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二者是声音的两种不同特性,科学地描述音调用“高”或“低”,响度用“大”或“小”。
但在生活中,描述声音的特性很随意,描述也不太清楚,同学们要很好地区分它们。
典型例题题干: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的响度大,的音调高。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物理学中,用“高”和“低”来描述音调。
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和“低”就是指音调。
日常生活中,有时也用高和低来表示响度,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
【考点】音调2.频率为100Hz的声音()A.每分钟振动100次。
B.人耳听不见。
C.响度比10Hz的一定大。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解析】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100赫兹的声音指发声体每秒振动100次,这个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耳能听到;100Hz的声波比10Hz的音调高,但响度不一定大。
【考点】音调和响度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答案】低频率低于20赫兹【解析】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变慢,所以音调会逐渐变低。
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当频率低于20赫兹时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
【考点】音调的影响因素4.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质量的水,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_瓶;若用嘴贴着瓶口向瓶内吹气,也会发出声音,此时的发声体是________。
【答案】甲瓶内空气柱【解析】瓶子内装水,用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声,水越少,越容易振动,其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水少的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向瓶内吹气,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水越多,空气越少,越容易振动,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考点】声音音调的改变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为Hz 。
(3)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20000 Hz。
(2)物理学中,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称为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
3.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音色(1)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
课堂练习知识点1 音调1.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感觉,而且还可以评价。
“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高B.振幅大C.响度大D.音色好2.(2018·昆明一模)“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知识点2 超声波与次声波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知识点3 响度4.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许多老师上课时都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B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5.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知识点4 音色6.(2019·曲靖初二秋季期末)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能分辨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判断的。
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
【答案】(1)音色;(2)响度.【解析】(1)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一般不同;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判断的;(2)增大音量,是指增大了声音的响度;【考点】音色;响度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答案】C【解析】声音有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生活中的轻声、高声说话是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声源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声源。
【考点】声音的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3.如上图是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
从图形可知__________图响度大,__________图音调高。
【答案】甲乙【解析】甲的振幅大响度大,乙的波形密集,所以频率大,音调高。
【考点】响度音调4.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 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答案】A【解析】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A、用木棒敲过从B到A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铁护栏的长度不同,体积和质量都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一定不同.符合题意.B、都是木棒敲打铁护栏,物体的材料和结构都相同,音色不会有明显改变.不符合题意.C、用力大小可能不同,铁护栏的振动幅度可能不同,响度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D、由B分析知,音色不会改变;由C分析知,响度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声音的特性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只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灌水过程中是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水位升高,,空气柱长度变短,音调变高,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可以根据音调的变化分析。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难点】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新课教学】活动一:音调(10分钟)利用2分钟阅读教材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音调?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群学交流书中32页演示实验2分钟。
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频率的大小如何计算?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3、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4、声和声音有区别吗?5、根据小资料的内容回答,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能听到次声波?活动二:响度(10分钟)阅读教材34--35页响度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1、什么是响度?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是振幅?4、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三:音色(10分)阅读教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1、什么是音色?2、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决定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声音的本来特色。
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1.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答案】不同音色响度【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等条件有关,所以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的特性有: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等因素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距离声源的远近。
不同的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声源。
【考点】声音的特性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物理学中,用“高”和“低”来描述音调。
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和“低”就是指音调。
日常生活中,有时也用高和低来表示响度,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
【考点】音调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答案】低频率低于20赫兹【解析】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变慢,所以音调会逐渐变低。
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当频率低于20赫兹时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
【考点】音调的影响因素4.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指关节轻轻叩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是否悦耳动听D.这种判断方法不合理【答案】B【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当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初二物理声现象学习口诀
初二物理声现象学习口诀1.声音的传播物体发声要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
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
通常声速340m/s,声速固中比液快。
2.声音的特性声音特性三种,音调、响度、音色。
物体振动快慢,对应音调高低。
每秒振动(次数)频率,频率单位赫兹(Hz)。
人耳听见范围,20到20000Hz.物体振幅大小,声音强弱响度。
不同声音区分,声波不同音色。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工作声音,干扰听音声音,都是常见噪声。
声音等级分贝(dB),刚听弱声为0.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
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超70(dB)。
保证休息睡眠,声音不超50(dB)。
减弱噪声三阶段,声源、传播和人耳。
声的利用有两类,传递信息和能量。
初二物理光现象学习口诀1.光的传播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C=3×105km/s=3×108km/s.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光走声不走。
2.光的反射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
物像到镜距相等,它们连线垂镜面。
作图反射反延长,虚线交点即像点。
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
4.光的折射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
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
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
水中光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于法线。
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
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
5.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色散七色光。
色光三原红绿蓝,颜料三原红蓝黄。
红色物体反红光,其它色光都吸收。
没有反射光进眼,看到一片是黑色。
所有色光都反射,呈现白色该物体。
所有色光全吸收,呈现黑色是物体。
所有色光能透过,无色透明此物体。
6.看不见的光红光外面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强。
初二物理必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必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弦乐器通过改变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来改变音调。
- 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曲子,音色不同,人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B超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初二物理声学基础与声音传播
初二物理声学基础与声音传播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学科,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声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声波的测量等。
本文将介绍初二物理声学基础与声音传播的相关知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振动,形成声波并传播出去。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一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以空气为媒介的声音传播是最常见的,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大多是由空气构成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可以用以下步骤来描述:1. 发声体振动:比如乐器的弦、空气中的声带等能够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2. 声音传递:振动使空气分子发生振动,形成纵波,通过压缩和稀疏的方式传递。
3. 外部接收:空气中的声波传播到人耳附近,振动使耳膜产生相应的振动,然后通过听骨传递到内耳。
4. 内耳感受:内耳的感觉器官将声波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最终产生听觉感知。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三个方面。
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我们平常所说的音高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2. 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和强弱,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3.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和音质特征,不同的声音有着不同的音色。
音色是由声音的谐波组成的,不同的谐波比例决定了音色的独特性。
三、声波的测量与性质声波是声音传播的波动现象,具有频率、波长和速度等特性。
1. 频率:频率是指声波的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声波的音调越高;频率越低,声波的音调越低。
2. 波长:波长是指声波中相邻两个峰或两个谷之间的距离,单位是米(m)。
波长与频率有关系:波长等于声速除以频率。
3. 速度:声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恒定值,对于空气来说,大约是343米/秒。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吃透其精神,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对于本节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实验器材】一、教师演示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二、学生分组钢锯条(25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白话文○(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初二物理第二章资料》声音的特性
《初二物理第二章资料》声音的特性本节主要研究声音的特性,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发声器官和发声条件,介绍了声波和音色,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不同的音调对应不同的声源”,同时还介绍了音色与响度、音调之间的关系。
1、发声器官:耳朵2、声音的传播途径:声源——传声介质——声音——人耳。
3、不同音调的产生: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响度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
5、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有属性。
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
如钢琴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小提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等。
6、乐音与响度和音高有关:音高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但不一定完全由振动频率决定,还取决于发声体与音源之间距离等因素。
7、声波是有方向的:声波是沿直线传播的,声源和接收器之间距离越远,人耳听到的声音越小;8、不同频率波对人耳有不同程度刺激作用;9、声波具有衍射现象;10、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比液体传播快。
11、物体在空气中振动时发出声音,而在固体中振动时发出沉闷不清的声音。
一、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不同物体振动快慢不同,所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时,速度也不一样。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叫做响度,在液体中传播的声音叫做频率,在气体中传播的声音叫做音色。
响度和频率有如下关系:1、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2、物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4、人耳听到的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快慢没有直接关系;5、音调:指发声体每秒振动一次的快慢程度。
它跟频率有关。
频率高时音调高,频率低时音调低。
6、响度还跟距离有关,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真空不能传声。
只有在水、空气、固体和气体中传播时,速度都一样,约为340m/s。
当物体在液体中振动时,速度会增大到600~900m/s 左右。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空气、水和固体都可以传声。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总结及自测 附答案
1、乐音: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声音的高低, 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 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3、频率: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 数叫做频率(Frequency)。频率单位是:次/秒,又记作 Hz。 4、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其中 20 Hz 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 是人类听 觉的上限。 5、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蝙蝠、海豚 等可发出) 6、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地震、海啸、台 风、火山喷发等可发出) 7、超声波的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 8、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Loudness)。 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 有关。在相同距离下,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9、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Amplitude)。 10 、 音 色 : 物 理 学 上 , 把 不 同 的 物 体 发 出 的 声 音 具 有 不 同 的 特 色 叫 音 色 ( Musical Quality)。由物体本身决定,就是说: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 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或区分不同的人。 11、乐音三要素(或三特征):音色、响度、音调。 12、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13、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 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14、三种乐器改变音调的方法: (1)要使打击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打击乐器的材料、大小、形状; (2)要使弦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弦的材料、粗细、长短、松紧程度; (3)要使管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管的材料、长度、粗细、形状。 15、了解几个数据: (1)人类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 85-1100Hz 之间; (2)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约在 20-20000Hz 之间; (3)一般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 20-4000Hz 之间; (4)狗的听觉范围约在 15-50000Hz 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非题
1.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都叫乐音。
()
2.发声体作有规则振动时所发出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
3.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
4.人耳感到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
二、填充题
1.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____以及人离声源的____。
2.声音的强弱通常以表示。
____越大,表示声音越强。
3.从物理学角度分:发声体作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而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
三、选择题
1.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指的是[]
A.每秒振动的次数
B.振动的方向
C.振动的幅度
2.第一次轻轻敲锣,第二次用力敲锣,对站在同一地点的人感到两次声音的响度是[]
A.第一次响度大
B.第二次响度大
C.两次响度相同
D.缺少条件,无法比较
3.响度表示的意义是人耳听到[]
A.声音的强弱
B.声音的高低
C.上面两种说法都对
4.分贝数用来[]
A.表示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
B.客观上表示声音的强弱
C.以上说法都不对
四、说理题
下面的做法都能使声音响度增加,请说出原因。
(1)音叉插入中空的共鸣箱上。
(2)说话时把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3)手表放在耳朵旁,听到声音很弱,在手表后放一只大口搪瓷碗,声音就清楚了。
参考答案:
一、1.×2.√ 3.×4.√
二、1.振幅,距离2.分贝数,分贝数3.乐音,噪声
三、1.C 2.B 3.A 4.B
四、(1)使共鸣箱内空气也振动(2)使分散的声音集中(3)反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