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变迁、现状及创新

合集下载

【推荐下载】谈谈中国基层民主的现状与发展

【推荐下载】谈谈中国基层民主的现状与发展

谈谈中国基层民主的现状与发展中国基层民主的现状与发展如下文 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党在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提出的重大课题,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基层民主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建设日新月异,许多新型的基层民主参与方式应运而生,基层民主的发展顺应了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需求而进行的扩大基层群众政治参与渠道、提高了政治制度化水平,这样的尝试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民主的几种主要形式 1. 选举民主 选举民主的一般做法是:县委决定乡镇长副乡镇长候选人,通过乡镇党委,这些候选人交由乡镇人大主席团提名,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任命。

这个过程中既缺乏竞争性又缺乏公开性、平等性,其中引发的政府内部权力斗争以及矛盾日益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基层民主,进行乡镇长任命方式的改革,尝试乡镇长的公推公选以至于进行乡镇长的直接选举,成为地方政府进行改革的一个首选方向。

这个改革的方向,从意识形态上落实的是群众参与、把政府权力还给人民等原则,而这与执政党和政府所奉行的群众路线、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等原则完全一致。

[1]而从实际的效果看,进行选举制度的改革,可以比较有效的解决干部腐败、干群关系紧张、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在有的地方甚至有立竿见影之效。

同时也可以通过乡镇竞争性的选举选拔有能力的领导人,提高乡镇政权工作能力和运转效率。

[2]另外,基层选举所需要的改革成本比较少,便于操作。

因此,进行基层选举制度的改革,成为地方政府进行政治创新改革的主要方向,这个方向,也得到乡镇政府和基层群众的支持,以及学者和媒体的密切关注。

 2. 参与式民主 参与式民主,指的是由于公众既有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导致地方治理种种弊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志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官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的一些拓展公众政治参与渠道的制度创新。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变迁、现状及创新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变迁、现状及创新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二)近代以来 1.清朝末年
清政府倡导的地方自治与传统自治是一脉相成的,自治亦 主要是为补官治不足而实施的。具体到乡土社会,从基本方 面来说,乡村自治是维护清政府在地方的统治,发挥地方精 英在地方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防止劣绅和反对势力左右乡村 社会,捍卫原有统治秩序的需要。
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民主选举 选举特点 1、注重宣传
对于选举,法规制订这种面上的工作许多政权都可以做,但认真 地组织和宣传就有一定难度,事实上中国近代以来并没有哪个政权 做过类似的工作,而挨家挨户的说服动员,这样细致繁难的工作就更 没有人想过尝试了。而这一切,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都建时期
(3)乡约首领职役化。明清乡约首领都不是官,没有俸禄,但事务繁 忙。明代乡约集保甲、社仓、社学、乡礼于一身,乡约首领在上述 事务方面都要协助官府,如王阳明的南赣乡约规定乡约首领的职责 是:解决约内疑难、调解裁决约内纠纷、举报约内犯罪成员、监督 纳粮当差、移风易俗等。清代乡约尽管职能单一,主要推行教化, 但实际上,‚稽查奸宄、催征钱粮和调处纠纷,成为各地乡约的共 同职能。 乡约首领一旦未能完成官府交代的任务,不仅要承担责任,还要 被笞打、关押。由此,乡约首领逐渐沦为在基层协助官府的、贱役、 奴隶。而这导致了两种恶果,一是良民多不愿意为乡约长,为之者 多为乡间无赖;二是官府因为离不开乡约的协助,就无视或纵容乡 约长的为非。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3.宋元明清时期
吕大钧死后百余年,南 宋大儒朱熹重新发现了 吕氏乡约,极为称赞, 于是对吕氏乡约进行了 修订和阐释,撰为《增 损蓝田吕氏乡约》,并 在士大夫间广泛传播, 为明清在全国推行乡约, 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浅论我国农村基础选举状况 及对策建议

浅论我国农村基础选举状况 及对策建议

论文题目:浅论我国农村基础选举状况及对策建议摘要农村基层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使农民在所在村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问题。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农民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找到的适应当前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依靠村民自治组织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民主的原则是人人平等,而选举中的“一人一票”正是这种民主原则的体现。

但在具体的运作上,在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和值得改革或思索的问题关键字:民主意识、制度保障、现状问题、解决对策前言农村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起点。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广大的农村发动土地革命,并带领农民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督机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目前在农村基层选举过程中还还存在着不足,竞争缺位、公开性不足和缺少监督机制。

为什么村委会选举会如此激烈?甚至有不少人冒着违法的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行贿、买票来参选,更为严重的是,选举中的违法活动, 违背选举程序,包庇、纵容了一批腐败分子,使得他们借此登上各级权力的宝座。

继之,他们春风得意,更加蔑视人民群众,互相勾结,沆瀣一气,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更大的私利,在吏治和司法方面,搞更可怕的腐败活动,侵害党和国家的健全肌体。

一、农村民主选举概念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农村选举主要是指农村人民代表选举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及委员选举。

目前,村民委员会的选举适用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省的地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资格和产生程序作出详细的规定,只规定了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劝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既是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建设有中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所在。

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所在。

而基层选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石,而基层选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石,而基层选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石,更更是具有不容轻视的意义。

是具有不容轻视的意义。

村民自治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志着我国基层政治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

作为一种农村基层自治形式,村民自治理应依赖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其发展。

但事实上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因两委关系的恶化、选举的虚化以及自治权的虚无等而面临着巨大的现实生成困境乃至流于形式,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民主化及现代化过程,村民自治的历史情境内在地要求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必须社会化、村民自治的历史情境内在地要求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必须社会化、民主化、民主化、制度化。

下面我就农村基层选举的村级选举这一个方面的有关内容作以论述。

一、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背景一、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背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明确规定:法》(以下简称《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农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大创新。

主民主权利的重大创新。

因此,因此,因此,进一步完善“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搞好村民搞好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委员会选举工作,努力提高选举质量,努力提高选举质量,努力提高选举质量,对于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对于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对于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村民委员加强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会的组织建设,保证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保证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保证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都具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民参与,走向民主:2023年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

全民参与,走向民主:2023年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

全民参与,走向民主:2023年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民主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未来的2023年,在乡镇选举中全民参与,走向民主是大势所趋。

本文将探究乡镇选举的民主化,分析及其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乡镇选举。

乡镇选举作为中国乡镇基础政治单位的选举制度,其地位不言而喻。

通过选举出来的人员将在各个方面对乡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乡镇选举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普选,而仅有一些代表选票低于选区总票数”的“早选”。

这样的选举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将乡镇选举进行民主化改革,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全民可以参与乡镇选举的时候,才能让我们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也能提升人民对政治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民主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而只有当政治制度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时,才能让人们对其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在乡镇选举中,我们需要注重全民的参与。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广告等多种渠道来推广选举信息,以及对投票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解释和强调。

同时,选举时采用透明公正的投票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让每个选民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监督机制来保证选举流程的公正。

选举的全过程应该被公开透明,并且相关的监督部门需要对所有的选举过程进行监督。

同时,要想让选举更加民主化,我们还需要频繁地开展选举,增加选民对于选举的参与度,以及对于选举候选人和政治制度的投入。

民主化的乡镇选举将有助于社会进步。

这是因为民主化的选举将使政治制度更加公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得以解决。

人们的利益也得以维护和保护。

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自己的政治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促进其创新和进步。

总之,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不仅有力地推进了政治制度的完善,而且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论农村基础选举状况及对策建议

浅论农村基础选举状况及对策建议

浅论农村基础选举状况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成果,农村基层选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农村基层选举的状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们希望探讨其现状及对策建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前农村基层选举的状况。

一、现状分析1.参与率低在不少村庄,村民大会或村委会选举的参与率不高,很多村民对选举过程缺乏兴趣,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参与选举。

有时,选举的结果只反映了少数人的意愿,失去代表真正意愿的价值。

2.候选人质量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由于候选人能力普遍较低或无业可从,有些干部任期达数年或数十年,没有新鲜血液参与竞选,导致问题长期存在,受质疑。

3.选举过程不透明有些村民自治组织选举不透明,机构一些出现违法违规选举、贿选等现象,导致选举结果失去公信力,影响社会建设和民主建设。

二、对策建议1.提高选民参与度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选民普及选举知识,让他们了解到参与选举的必要性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将选举日期确定为休息日,为选民提供方便,积极扩大选民参与范围和数量。

2.加强候选人管理政府应鼓励一批新人承担村民集体和村委会工作,加大招募优秀人才的力度。

同时,应采取措施,实现候选人的平等竞争,确保候选人的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

此外,对于违法违规竞选现象,应依据法律规定进行惩罚或取消其参选资格。

3.完善选举监督制度应完善选举监督制度,加强对选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在选举过程中,可以设置选举观察员等组织,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选举过程公正公开。

4.强化选举水平管理政府应该加大培训和学习力度,加强村干部的专业化培训,加强乡村民主意识和行政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整个村庄的民主水平和行政能力。

结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村基层选举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希望从政府角度出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农村基层选举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完善,推动村庄发展。

浅析我国农村选举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农村选举现状及对策建议

目录一、绪论 (1)二、我国农村选举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一)村民自治和农村民主选举概念简述 (5)1、村民自治概念简述 (5)2、农村民主选举概念简述 (6)(二)农村选举现状 (6)1、农村民主选举,让农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夙愿 (6)2、农村民主选举,农村社会矛盾有所激化 (7)3、农村民主选举,使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 (7)(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8)(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9)1、上级组织干预过多。

(9)2、制度不够规范。

(9)3、两种体制的冲突。

(10)4、选举精英与利益团体对选举的影响 (10)5、选举公开性和透明度不足。

(10)6、选举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11)三、对策建议 (12)(一)加强对村民自治、农村民主选举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12)(二)尽快规范相应的村级选举的法律法规,规范选举行为,提高选举质量。

(12)(三)提高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的民主公开程度。

(14)(四)加强“五个文明”建设,消除宗族观念、家族势力的消极影响。

(14)(五)对选举过程全程实施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

(16)(六)加强党的领导和纪律约束,杜绝违法选举的现象发生。

(17)四、结论 (20)摘要为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让地域广阔的农村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农村的落脚点就是如何通过村民自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简言之就是实现村民当家作主,村里的大小事务由村民自己做决定。

在农村是否实现村民自治就要看是否做到了民主选举。

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材料,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选举的重要意义、选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全面指导村民选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选举,现状问题,解决对策2浅析我国农村选举现状及对策建议一、绪论农村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起点。

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

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

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基层民主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

一、制度的完善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基层民主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基层民主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各基层组织的选举制度、参政制度、合法性制度等都已经确立,从而保证了基层民主的运行。

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如一些地方的选举中存在票数造假、贿选等问题,一些村委会、居委会的选举质量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在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二、民主参与的拓宽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也体现在民主参与的不断拓宽方面。

今天,我们在城市社区、乡村、工厂、学校,乃至各个社会实践中,都可以见到广泛、深入的群众参与。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基层民主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基层民主中来。

但是,一些群众参与的意识和意愿相对较弱,对基层民主的参与难以深入,因此需要加大群众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能力提升的切实需求基层民主的发展离不开能力提升。

基层组织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者,群众也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参与基层民主,但当前基层管理者和群众能力提升程度还较低,存在跟不上基层民主快速发展的现象。

因此,需要加强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并通过教育、文化、科技等手段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从而不断提升能力水平,保证基层民主的顺利运行。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民主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在我国稳步推进。

当前,关键是要继续完善民主制度,拓宽民主参与,提升能力素质,为基层民主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街道关于农村民主选举现状的调研报告

街道关于农村民主选举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街道农村民主选举现状的调研报告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为总结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经验,**街道组成调研组对我街道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针对如何进一步搞好村级民主选举问题,结合本次换届前后村级班子发生的新变化,呈现的新特点、新成效,广泛征求了进一步搞好村级民主选举工作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街道村“两委”换届选举基本情况**街道现有行政村(社区)**个。

自3月**日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始以来,至5月**日已完成全部77个行政村(社区)的“两委”换届,换届成功率达到100%。

本次换届共选出“两委”成员378名,其中初次当选的184名,占总数人数的48.7%;女性成员84名,占总数人数的22.2%;党员315,占总数人数的83.3%;45岁以下的244名,占总数人数的64.5%;“三高三强”型人才261名,占总数人数的69.1%。

各项比例相比上一届均有提高,尤其是45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比上届高20.8个百分点,“三高三强”型人才所占比例比上届高24个百分点。

从总体上看,我街道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态势比较平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重视,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一是成立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工作。

二是加大指导力度,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组建了11个包村指导组,指导组、社区管委会、驻村指导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关键环节全部由政治素质强的党员把关,处处体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取得了很好的引导效果。

2、前期调研,一村一策做好分类指导。

街道在换届选举开始前,先后组织了四轮调研摸底,通过与离任村干部、离退休干部、党员群众座谈,进门入户走访、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将77个行政村(社区)划分类型,清理难点、焦点问题。

农村选举情况汇报

农村选举情况汇报

农村选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农村选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选举制度
逐步完善,选举程序更加规范,选举活动更加民主,选举结果更加公正。

下面就农村选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村选举工作的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
明确了选举的程序和规范,保障了选举的公正和公平。

同时,对选举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选举秩序。

其次,选举宣传工作扎实开展。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栏、宣传车、宣传片等,向农村群众普及选举知识,提高了选民的参与意识和选举的公信力。

再次,选举程序更加规范。

各项选举程序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选举人、选
民代表的产生更加公开透明,选举活动更加民主,选举结果更加公正。

此外,选举工作的监督机制不断健全。

各级监督部门对选举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选举中的问题,保障了选举的公正和公平。

最后,选举结果更加符合农村实际。

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村民代表大都是受到
群众信任和支持的人士,他们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关心农村建设和发展,为农村治理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选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农村选举工作中还存
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选举程序不够规范、选举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选举程序,加大选举宣传力度,不断提升选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农村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调研报告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调研报告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政治选举和管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将对农村两委换届选举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选举现状从选举时间来看,目前全国各地在进行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时间大多在每三年一次,即在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进行。

从选举方式来看,不同地区的选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的选举方式多采用现场投票的形式,其中有些地区也使用了网络投票。

从选举标准来看,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标准都是根据乡村自治标准进行评定的。

二、问题分析虽然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选举程序不够规范。

选举过程和程序不够规范可能导致选举结果的不公正,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是选民参与度不高。

实际上,许多选民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参加选举,导致选民数量少,选举结果不能真正反映选民的意愿。

再次是选举的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

某些地方政府的选举信息披露不够透明,甚至关键信息都不主动公开,使得选民对选举失去信心,选票效果产生影响。

三、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 选举程序规范化:根据应选举村规定,选民的身份应通过公示或者公开注册以确保选民为选举合格人员,减轻选举过程可能出现的无效票投放。

选举前,普遍的人口普查加上对选民信息的逐个核实可以让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选民地址,减少因选民信息不清而导致的失误。

2. 提高选民参与度:对选民进行教育宣传,提高选民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意识,同时倡导政府公开选举相关信息及政策解读,建立一个平等、公正、透明、阳光的选举环境,明确选举程序,减少选举期间的违规行为,这些都是在选民参与度方面需要重视的。

3. 提高选举信息公开透明度:通过媒体,公告和其他途径宣传选举信息,提高选举信息公开透明度,让选民更有信心,增强选票效果。

健全和完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健全和完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健全和完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进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应如何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实现的,其中,民主选举又是第一位的。

(一)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面临的现实困境1、村两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不能真正发挥。

有的村领导班子没能履行好“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的职能,有的村领导班子在选举过程中成为帮忙的服务机构,有的放松对选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对一些歪风邪气不敢管,不会管,也管不了,削弱了村支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候选人提名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村委会的候选人主要从三个渠道产生:上届村干部为当然人选、上级领导直接提名和各村民小组推荐。

这些不同渠道产生的候选人的竞争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上级指定候选人和原村干部人选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组织或手中的权力控制选举过程。

村民小组推荐的候选人则明显不具有竞争力。

3、村民代表参与意识不强烈,村民代表队伍素质较低。

一是科技知识、文化水平却往往相对较低,不符合主流要求。

二是政治思想觉悟低。

村民代表的产生没有年龄、文化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加之农村较落后的经济条件和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村民代表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与依法治国的要求存在着落差。

三是参政议政能力差。

一些代表由于政治意识淡薄,在决定村里重大事项、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等问题时,往往是盲目地举举手、表表态、投投票,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

4、家族势力影响较大。

农民自身的民主意识十分有限,往往都在区分“自家人”和“局外人”这两个概念,因而在选举中,一般的村民都会把选票投向同族候选人。

在选举过程中,各个家族之间的竞争取代了个人的竞争。

有些人利用地痞、职业游民势力贿选、拉选票,操纵选举,败坏了社会的道德秩序。

有些先富起来或掌握更多经济资源的人通过贿赂、送礼、请客等方式“买”选票,这种“钱权交易”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民主选举的神圣和庄严。

(二)措施与对策1、加强对选举工作的领导和指引。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河南农业2019年第9期(上)渐上升趋势。

据调查,外出务工农民回村参与投票的不到20%,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农民要么放弃投票权利,要么委托他人代投。

委托投票方式虽然保证了外出人员的投票权,但在办理委托投票的程序上也存在诸多漏洞。

有的外出务工村民把自己的投票权通过电话委托给他人便完事,至于投谁的票不再过问;有的即使交代了投票的意愿,事后也不会去查证。

因此,委托投票并没有起到反映委托人真实意愿的作用,实际上是受委托人重复行使了选举权。

另外,一个选民可以账目,使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无法开展工作。

对此,有的基层党组织束手无策,个别村党支部甚至公开支持落选村干部不移交公章、账目。

二、对策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体制机制上考虑,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二是从工作层面考虑,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一)加强党对农村民主选举工作的领导,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其在领导村民自治、推进民主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其民主法制意识,努力改进基层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基层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素质,克服封建意识、宗族观念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在自治过程中增强自治意识,学会自治本领。

另外,还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工作正常进行,重点解决贫困地区选举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进一步规范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结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完善配套法规。

一是规范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方式。

明确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对候选人可以开展的竞选活动加以界定,增强操作性。

二是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选举程序。

如授予选举委员会资格审查权及对违法竞选活动的处置权等权力,严格委托投票手续,受委托人必须持有委托人的委托书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方能进行委托投票。

三是制定选举后工作移交的程序和纪律规定,保证工作移交及时有序。

(三)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督机关要对选举工作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坚决防止乡镇党委、乡镇政府及其负责人干涉村民民主选举结果,随意撤换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选的村干部。

2024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的分析

2024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的分析

2024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的分析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农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村委会选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也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本文将从选举制度、选举参与情况、选举程序、选举监督机制和选举结果等方面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进行分析。

一、选举制度分析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制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该法规定了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和组织方式。

根据该法,村委会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即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候选人的产生方式、竞选方式、投票方式等具体事项。

从制度上看,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村委会选举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在一些地方,选举程序和组织方式存在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这导致了一些候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当选。

其次,村委会选举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村委会选举的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二、选举参与情况分析村委会选举的参与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参与程度是比较高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一些地区,由于村民对选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与程度不高。

此外,一些村民对候选人的了解程度有限,往往受到家族、亲友等关系的影响而做出选择。

其次,在一些地方,存在竞选不正当的情况。

一些候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竞选活动,如行贿、威胁、许诺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选举程序分析村委会选举程序是保障选举公正性和公平性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选举程序包括候选人产生、竞选宣传、投票选举等环节。

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二、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首先,选举秩序换乱,选举程序过于复杂,有待进一步规
范。换届选举中,自由散漫无政府现象严重,选举秩序混乱 ,阻碍了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就选举程序而言,程序复杂 ,时间长,一些关键环节也有待进一步规范。从选举村选委 会、产生候选人到正式选举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直接影响到了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而选不出村委干部, 也影响到了村里的稳定。由此可见,进一步规范村民民主选 举工作势在必行。 其次,部分村民对基层民主选举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 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强。在村委换届选举中,一些村民漠视 村委会民主选举的重要意义,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 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对选谁当自己的村主任 关心不够,持无所谓的态度,致使很多坚持原则、责任 心强、有能力、素质高的干部落选。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 到了换届选举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换届选举前,要对村委干部进行考核、审计,通过考
核将一些能力强、上任以来为村里作了大量工作、政绩显著 的干部大力宣传,以避免坚持原则、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落选。 同时要做好选阿审计工作。审计的重点应放在工作不力、群 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村、难点村。
第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加强民主决
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村,.保障村民自治 有序开展。制定具体的后续手段,规定违反《村委会组织法》 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违法者应受到什 么样的处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公开、公平、公正地管理村务,保障村民的各项民 主权利也才能落到实处,严格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 关规定。
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一、基层民主选举的基本涵义和发展现状 二、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三、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对策 四、结论

关于基层选举的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基层选举的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基层选举的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的基本情况目前在中国的基层选举,主要有三中,一种是农村选举,一种是乡镇选举,一种是社区选举,社区选举也是新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基层选举是我国政治民主的风景,但是,作为渐进式的改革和尝试,避免不了种种弊端的出现。

作为一名从农村来的学生,自己对农村的基层选举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更加深入广泛的了解农村基层选举的现状,我特别对自己所在的义乌市的农村选举做了调查。

在五一回义乌期间,通过以前的同学帮助,在义乌工商学院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问卷调查。

对象就是就读于该校的义乌农村学生。

当时共发问卷47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43份,调查对象来自八个专业(计算机工程、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外语、土木工程、现代文秘、艺术设计、旅游)。

问卷调查者中男生占65.1%,女生占34.9%,通过问卷对农村基层选举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农村基层选举现状分析在对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现在农村基层选举中存在如下问题:1、贿选现象严重。

在被提问者中,当被问道“您所了解的自己村的选举有贿选的现象存在吗?”这一问题时,有60.5%的同学表示有,有18.2%的同学表示无,还有21.3%的同学表示不知道。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贿选现象存在具有普遍性。

周边的多个村长,村支书的上台都是通过贿选或者变相的贿选而达到的。

很显然其贿选对象就是广大的人们群众,他们通过一些物质的手段,比如一壶色拉油、一条烟、一床毛毯之类的,其价值在100元上下,这是对一些铁杆选民的“物质奖励”。

而对于影响选举的关键人群,中间人群的贿选则更加变本加厉,一般都会给予500元每人的贿选“资金奖励”。

到了选举的关键时候,对于选举胜负关键的几张选票,则会给出上千的“贿选奖励”。

而且,竞选者也会通过互相竞争而抬高贿选的额度。

总而言之,谁愿意投入的资金多,谁就占有了选举的优势。

贿选想象的出现与流行,对于基层民主选举的破坏作用很大。

贿选的出现使选举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

一些基层的,没有丰厚资产,但真正想为基层民众做一些实事的竞选者很难有参与的空间。

关于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

关于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起源于新中国 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时期,经过多年 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选举 制度和程序。
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层治理的 重视和村民自治意识的提高,农村基 层换届选举工作不断完善,选举的公 正性和民主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候选人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候选人的素质不高,存在能力不足、品德不良等问题,影响 了选举的质量。
选举竞争不充分
由于一些地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导致选举竞争不充分,一些优 秀的候选人可能无法当选。
选举舞弊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地区存在选举舞弊现象,如贿选、拉票等,影响了选举的公正 性和公平性。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意义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的 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通过选举,村民能够直接参与村务管理,表达自己的意愿 和诉求,提高村级组织的决策水平和治理能力。
价值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有助于培养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村民的责任 感和参与度。通过参与选举,村民能够更好地了解选举制度和程序,提高自己的 政治素养和参政能力,为农村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立专门的选举监督机构,对选举过 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选举的公正、 公开和公平。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选举操作流程和规范,明 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要求,确 保选举工作的规范性。
完善选举工作的制度与规定
制定选举法
制定完善的选举法,明确规定选举的原则、程序、权利和义务等,为选举工作 提供法律保障。
02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程序 与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引言
4、村民自治与民主选举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 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 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组织,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
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民主选举 选举特点 1、注重宣传
对于选举,法规制订这种面上的工作许多政权都可以做,但认真 地组织和宣传就有一定难度,事实上中国近代以来并没有哪个政权 做过类似的工作,而挨家挨户的说服动员,这样细致繁难的工作就更 没有人想过尝试了。而这一切,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都做到了。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二)近代以来 1.清朝末年
清政府倡导的地方自治与传统自治是一脉相成的,自治亦 主要是为补官治不足而实施的。具体到乡土社会,从基本方 面来说,乡村自治是维护清政府在地方的统治,发挥地方精 英在地方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防止劣绅和反对势力左右乡村 社会,捍卫原有统治秩序的需要。
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民主选举
选举特点 1、注重宣传
成立选举训练班,针对选举的技术问题专门进行培训编出了 《选村长》这样的戏剧到处演出,形象地告诉农民选上自己合意的 人会带来什么好处。为了宣传选举,各个边区都印行了大量的小报 和宣传品,仅晋察冀边区就出了各种报刊100余种另外还有成千个村 剧团、宣传队和歌咏队走村串街地进行宣传。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3.宋元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期
吕大钧《吕氏乡约》:‚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它开篇提出: ‚事亲能孝,事君能忠。 夫妇以礼,兄弟以恩,朋友以信。能睦 乡邻,能敬官长,能为姻亲。与人恭逊, 持身清约,容止庄重,辞气安和。衣冠 合度,饮食中节。凡此皆谓之德。‛这 是全约的灵魂, 其他约规不过是这个 灵魂的要求和体现。
(二)近代以来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民国时期,政治一体化或国家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到乡土社会,国家与社会之间此消彼长、 各有进退,乡村治理格局呈现出复杂和多样化的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试图把政治统治的触角伸向社 会各个角落,如建立区乡政权和推行保甲制度,强化国家的 控制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政治统治的向下扩展, 只是促成了当政者统治权力的加强,而未能形成有效的基层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打破专制集权与分散放任相平衡的 尝试并未成功。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1.秦汉时期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 ----司马迁《史记》 亭长持三尺板以劾盗,索绳以收执盗。 ----应劭《汉官仪》 亭有亭长,以禁盗贼。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 ----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村庄衰退的原因:村庄干部没有及时让群众参与管理,
没有及时的改变管理方式,依然沿袭‚能人模式‛,
村庄开始走下坡路。
平湖村
平湖村地处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辖区,总面积大约4平方公里,常 住农户415户,常住人口1469人,共分为9个村民小组。平湖村有入 租企业130多家,外来务工人员2万多人。 80年代初期,平湖村在原党支部书记刘照洪的带领下,抓住改革开 放的机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办工业园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绩。 1993年,该村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5亿元,年工业创汇7510万港元, 年终劳动力分红1万多元,获得了‚全国经济百强村‛的称号。 1995年,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照洪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广东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3.宋元明清时期
吕大钧死后百余年,南 宋大儒朱熹重新发现了 吕氏乡约,极为称赞, 于是对吕氏乡约进行了 修订和阐释,撰为《增 损蓝田吕氏乡约》,并 在士大夫间广泛传播, 为明清在全国推行乡约, 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王阳明:《南赣乡约》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乡约实施的特点:
(1)乡约功能从多样化转向单一化。明代的乡约增加了保甲、社仓、 社学、乡礼的内容,把婚丧嫁娶、日常来往、学校教育、安贫救急、 地方治安都纳入到乡约的互助、互劝范围之内,使之能够解决现实 生活中的问题,形成了以乡约为纲领,以保甲、社学、社仓为条目 的系统,增强了乡约在治安、救济、教育、教化等方面的功能,因 而效果较好。但是到了清代,乡约的功能逐渐单一化,主要就是宣 讲圣谕,推行教化. (2)乡约性质从民间自治转向官府强制。绝大多数的乡约,则是官府 督促或强制乡民建立,而非乡民自愿组织,也不管乡民是否愿意, 一律全部加入乡约。在此情形下,乡约失去了自治性质,成为官府 的工具,其互助守望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
2、选举方式多样
票选法、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烧洞法、投纸团 法、背箱子和乍胳臂,足以让西方世界大跌眼镜。 投票选举法是全世界通用的选举方式,在抗日根据地,这种方式 也在用,不过多用在比较上一级的选举中。而乡村选举用此法时,往 往会加上一些变通措施,比如在候选人名单上编号,甚至用通行的外 号代替大名写在票上 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
三、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治理

为什么要实施基层民主 怎样实施基层民主建设

(一)、为什么要实施基层民主
1、发达经济需要民主
发展后经济需要民主
——大邱庄
——南街
——平湖村
大邱庄
大 邱 庄
大邱庄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当地有‚宁吃三年糠, 有女不嫁大邱庄‛的民谣。能人禹作敏带领大邱庄农民将 一个华北盐碱地上的讨饭村变成全国最富有的村庄。 俗 称‚天下第一村‛、‚华夏第一庄‛。1992年全村工农业
南街村
能人‚一宏二忠‛, ‚一宏‛指支书王宏斌,‚二忠‛
为村主任王金忠和党委副书记郭全忠。
南街村鼎盛的时候曾经有26家企业,面粉厂是支柱, 高峰时期曾经占全村总产值80%以上,2002年已下滑至 30%,50条生产线一度开工不足20条。1997年南街村有 17亿的产值,2002年只有12亿。
一是约中主事由约众的推选, 二是约众 赴会为不可规避的义务, 三是约长会同 约众得调解民事纠纷, 四是约长于集会 时询约众的意见以彰善纠过。 王守仁的乡约思想及实践体系是中国古 代自秦汉以来乡村治理问题的历史延续, 由于他把乡里体制、保甲制度同乡约结 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农村基层控 制体系,因此,可以说他在乡村治理的 思想及实践方面也是一位集大成者。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皇权不下县,行政不下乡。‛
‚国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 事实上, 中华帝国正式的皇权统辖权只施行于都 市地区和次都市地区。出了城墙之外, 中央权威 的有效性便大大地减弱乃至消失。 -----马克思韦伯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皇权,另一方面是自下而 上的绅权和族权,二者平行运作,互相作用,形成 了‘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乡村治理模式,塑造出 一个形象而又独特的描述传统中国政治运作逻辑的 ‘双轨政治’模型。国家行政在乡下是 ‚悬空了 的权力‛。《乡土中国》 -----费孝通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2.唐时期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 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迭相督察。 --------《旧唐书•食货志》 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大唐令》唐代里正的四项职责 县令对乡村一一审定,务须得实。仍令太守仔细案覆, 本道使察访,如有不当者,本里正、村正先决一百,配 入军团。 ---唐玄宗《安养百姓及诸改革制》
一 、引言
1、选举 春秋战国时期的‚选贤举能‛、科举时代指是 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到了近代就演化为通 过投票来选领导人。
一 、引言
2、民主 正统的说法: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理论的说法: 民主就是权力的安排方式。 包括权力的产生、分配、运用、监督。 包括权利的保障、使用。
一 、引言
从主体来看,民主就是民治,公民治理国家。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对传统乡村自治的认知
传统乡村自治具体体现为‚皇权、族权和绅权的结 合‛,是‚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的 宗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绅为纽带而建立来的乡 村自治‛。 ‚传统乡村中国有自治之地方而无自治之民众‛。 传统乡村治实质上仍然是地主士绅阶级对乡村社会的 统治和控制。其自治,是由官民中介的绅士为主,与国家 力量、宗族组织合作治理的治理格局和治理机制。从总体 上来说,是维持性的、低水平的自治。
从规模来看,民主是一种多数人统治的制度。
从治理方式来看,民主是一种权利决定权力的
制度。
一 、引言
3、民主与选举的关系 选举是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存在民主的 地方就存在选举;但是存在选举的地方,不一定 就有民主。推进政治民主化,关键就是看选举制 度;无论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民主,万变不离 其宗——都必须以改革选举制度为落脚点。选举 作为民主的载体,选举制度决定着民主的成色。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变迁、现状及创新
L/O/G/O


一、引言 1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三、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治理 四、中国乡村委员会选举制度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五、中国乡村委员会选举现状 六、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一个文化的思考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3 4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例二:南街村
南街村
南街村的村 民宿舍楼
中国亿元 村的牌子
南街村
南街村的标语
南街村民都 要学习毛泽 东选集
南街村
南街村每家每户 都有一个带毛主 席像的电子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