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发区有效实施转型发展的策略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开发区有效实施转型发展的策略思考

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又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理应在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率先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前,开发区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数据指标的竞争,也不是有形资源的比拼,更多的是软实力的较量,是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的竞争。

标签:开发工转型发展;助推;策略

1 经济实力的竞争

经过多年量的积累,一些开发区已经集聚了规模的优势,形成了产出效益。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可比性和指标量化性等原则,经济实力的比较应该建立由总量、产业、效益和开放等四方面内容基础上,这就需要考量一个开发区的工业总量、产业结构、产出效益以及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最终体现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根本性指标。从更深意义上讲,经济实力的展示最终要体现在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2 区域环境的竞争

随着国家大开放战略的实施,各地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日益重视优化区域环境,不断启动大规划,建设大交通,实施大战略。在硬环境上,各开发区拼命加大投入,主动接轨中心城市,连接主要交通动脉,形成畅通便捷的良好交通格局。在软环境,不断实施管理创新,主动学习与借鉴先进经验,力求实现“零距离”服务,打造开放开明的一流政务环境。

3 产业基础的竞争

产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与条件。在竞争日趋加剧的条件下,各开发区对产业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都设置统一的门槛、统一的条件,实施统一的政策、统一的服务,要求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竞争过程中,也只能比现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如产业结构、企业素质、原料产品、品牌档次,以及集聚化、集约化水平。总之,谁最具有新型工业化水平,谁就最能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4 基础配套的竞争

基础配套是体现为开发区硬件设施发展水平的象征,更体现为开发区一流服务水准的条件。传统的“圈地”行为已经不再为投资者的单纯所需,仅是通路、通电、通线等也不再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按照现代产业集聚化、园区化的配套要求,现代开发区更应实施后勤设施配套、商贸物流配套、管理服务配套、人才人力配套、体制机制配套等,真正实现由工业区向现代新城转变。

5 资源条件的竞争

当前,土地等有形资源正变得越来越少,这也成为制约开发区继续凸显后发优势的重要因素。依据特有的资源禀赋,一些开发区纷纷提出加快整合提升、实现与周边区域资源共享,加快现有土地盘整、推动资源集约利用等策略措施。因此,就当前来讲,如何实现有限资源最大利用成为开发区永葆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

“有限空间无限发展”、“有限资源无限创造”、“跳出工业发展工业”是现代开发区应当树立的重要理念。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必须依据大视野、大开放、大包容为前提。在现有条件下,善于借助外力,有助于加快实现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

一要善于“借机”,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胡锦涛同志曾说,21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转瞬即逝,不可逆转,邓小平同志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我国在历史上失去机遇太多,建国以后中国耽误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发展;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后果不堪设想。对于地处长三角大开放区域的开发区,真是处在最能把握机遇的前沿阵地,“奥运经济”、“世博经济”为我们打开了闪亮的门窗,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我们必须科学把握机遇,正确规避风险和挑战。

二要善于“借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经济形势难以揣测,各类危机层出不穷。国家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出适度扩大财政支出、稳定国家金融环境的各类政策,如相继制定出台了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中央到各地分别提出了上百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当前开发区可以充分利用的重要资源,是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围绕国家和各地的重点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实施传统产业创新提升计划、新兴产业引进集聚战略,努力形成各类产业统筹协调、各大企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不断通过“借势”,增强发展的综合实力。

三要善于“借力”,进一步增强协作意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上下的关系进一步畅通,分工与协作日趋合理、细化。作为开发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更应是各项权力和利益分配改革试点的示范区,要积极打破区域概念,率先实现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对接、体制对接、配套对接和功能对接,加快推动融合一体发展。同时,要加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坚持用足用好上级赋予的各项权力,加大实施各项优惠条件,努力把外在的力量转化为内在的优势,进一步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四要善于“借智”,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高地,更应该是人才集聚的高地;不仅是发展走在前列的示范,更应该是管理科学先进的典范。要立足于转型升级的要求,积极实施创新提升战略,加大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大力发展企业研发中心和先进成果孵化平台,积极引进集聚与自身产业发展相适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当前,关键是要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弹性机制,完善考核、奖励和保障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让各类人才竞相涌入,让他们的

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五要善于“借名”,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针对各开发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如何有效实施对外宣传,增强自身品牌影响力是打造一流投资环境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开发区整合提升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重点扶持的国家、省级开发区异军突起,一些低层次的开发区的影响力日趋淹没,甚至有被淘汰兼并的危险。因此,开发区在构建对外宣传平台时,要多借助区域概念,多利用长三角、环杭州湾等品牌资源,力求与周边开发区实现统一打包宣传,努力在增强区域影响力的同时,打造自身品牌,实现互动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