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中的风水学理论应用

中国园林中的风水学理论应用
中国园林中的风水学理论应用

中国园林中的风水学理论应用

作者:李欣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3期

摘要:风水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本文探讨了风水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园林建设及保护工作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水学;景观园林

一园林选址

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都受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指导。过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的评价和研究,多是从诗画的角度,借用古代画论、文论的诸多论说;而很少取风水理论的,以致于不能全面解释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

二园林规划

风水地是“精之所聚,气之所蓄”的地方,其自然景观常因“灵气所钟”而显得“山吉水秀”,成为风景优美之地。园林是帝王、望族、名人雅士们采用移景于庭、聚景于园的手法建造,是对自然景观的微缩或再创造,追求“幽曲奇巧”的山水环境。可见园林和风水的共同特点都追求一种幽曲有情的理想山水环境;不同点仅在于:风水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主,而园林只是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基础或加以人工修造,得到宛若天成的景观效果。所以古代园林的规划布局、修造无不受到风水思想的深刻影响。

三园林植物的种植配置

按照风水理论的观点,理想的风水地不仅形局佳、气场好,而且山青水秀、环境宜人。所以风水思想十分重视种植园林树木,主张在城镇、村落、居宅庭院内外种植园林树木。这样可以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还能维护小环境生态,使村落、庭院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内容丰富和有生机。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载:“于(村落)背后,左右之处有疏旷者则密植以障其空”、“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强调园林树木种植配置要适当,不要过稀和过密。风水理论对园林树木种植配置的方位、品种也有特殊要求。如不可在门前种植大树,“大树压门,无女少男”、“大树当门,六畜不存”,门前有大树易隔挡阳光,阻扰阳气生机进入屋内,同时屋内阴气不易驱出,还使人出入不方便和易招雷击。清高见南《相宅经纂》则规定:“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宅东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门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风水理论的这些特殊要求,貌似无稽之谈,实则具科学道

理,不仅符合园林树种的生态特性,而且咳满足改善城镇、村落、居宅庭院的小气候和人们观赏的要求。风水理论中重视园林树木景观和配置的思想无疑中国传统园林的营建和园林植物的配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日本最早的造园学著作《作庭记》中,可以完全清楚地看到风水思想对园林植物种植配置的显著影响。其“树事”载:“在居处之四方应种植树木,以成四神具足之地。经云:有水由屋舍向东流为青龙。若无水流则可植柳九棵,以青龙。西有大道为白虎,若无,则可代之以七棵楸树。南有池为朱雀。若无,则可代之以九棵桂树。北有丘岳为玄武。若无丘岳,则可植桧三棵,以代玄武。如此,四神具备,居此可保官位福禄,无病长寿。”[8];众所周知,日本造园艺术是从中国传去的,中日园林艺术存在着渊源关系。《作庭记》中所反映的日本平安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晚唐、两宋时期)的造园思想和手法,也可以说反映了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艺术的一些重要内容。风水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若不曾对中国园林产生过重要影响,则很难理解风水思想会对日本园林产生如此之影响。

四园林组景

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因地制宜,随形就势,构思高超,极富变化。主要表现手法有借景、对景、点景、补景等,这些手法均与风水理论有着很深的关连。

1.借景: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中着重提出的艺术手原则。从《园冶》中对借景手法的记述,可以看出是受风水思想的影响。如在卷十“借景”中说:“构园无格,借景有因。……林皋延竚,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入,门引春流到泽。”;可见,这种园林空间与风水地空间结构是一致的。无锡名园寄畅园就是近借锡山、惠山的景致,是园林借景手法的典型。借景作为“林园之最要者也”的艺术手法还演变出许多形式,主要有远借、近借、邻借、实借、虚借、镜借以及应时而借,无一不同风水理论有关联。

2.对景:对景一般是通过营建园林建筑来实现的。宋朱长文《吴郡图经记·南园》中有:“亭宇台榭,值景而造”的论述,“值景”是面对风景,就是对景。清代李渔《闲情偶记》中论园林窗户时说:“开窗莫妙于借景。”讲的也是对景,主要利用门窗对景。这种对景的表现手法也是从风水理论中变化而来的。

3.点景:点景是造园者用较少的笔墨,略施小筑,可使园林注入灵气,顿时移情生辉,成为有机的空间图景。这种手法也是从风水理论中变化而来的。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约2500亩,浩渺广阔,造园家在园林结构布局时借用风水理论的“点穴”手法,在湖中疏密合宜点缀龙皇庙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以及凤凰墩等小岛,达到了景观上的和谐。

4.补景:补景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手法之一,在平地或无山的地方造园所进行的人工堆山掇石、挖池引水等方法就是补景。它是从风水理论中的“补风水”、“培风脉”变化而来的。如山欠高以塔或亭增之,砂不秀育林美之,冈阜不圆正加土培之,水无聚疏导浚之,宅后植风水林,宅前凿畔池都属于补景一类。这种补景手法既增加了园林的生机,又丰富了景观的空间层次。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1单选(2分)以下哪一句对风景园林三大基本方面的概念有误? A.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 B、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 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 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 A 2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的尺度不属于绝对空间尺寸? A.人体气泡 B、单个台阶 C、高大远山 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 C 3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不就是风景园林规划的特征? A.规划的依据性 B、规划的多样性 C、规划的空间性 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 B

4多选(3分)以下哪些项就是风景园林的哲学追求? 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与谐的大背景 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 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 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 A、B、D 5填空(3分)以风景园林三元论为基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大基本方面就是(形态活动背景 ) 6填空(3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概念就是(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 )7填空(3分)谈谈对风景园林的哲学认识(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 1单选(2分)以下哪一种比例尺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要求 A、1:500 B、1:5000 C、1:10000 D、1:3000 正确答案: A 2单选(2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活动类类规划设计 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 A 3多选(3分)以下哪些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流程 A.规划设计B、方案设计 C、施工图设计 D、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 B、C、D 4.多选(3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流程 A.施工图绘制B、空间规划――总体规划图 C、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图 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 A、D 5判断(2分)风景园林/景观先规划再设计的流程不可逆。√正确 6填空(3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得分/总分(背景类规划设计、形态类规划设计、活动类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7填空(3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包含哪些层面。 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设计 1、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上) 1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就是风景园林专业语言的来源? A、文化历史 B、自然山水 C、民族风情 D、以上都就是正确答案: D

论自然风水学的科学特点_宋泓锡

改革探索 论自然风水学的科学特点 【摘要】为了把中国风水的研究与运用真正推向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自然科学层面,从而达到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自然风水与行为风水的最佳组合,最真诚地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最切实地保护自然,回归中国风水的自然性、规律性和文化性与合理性,作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立了《自然风水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纲领。自然风水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生态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和福祉相契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本精神相呼应。自然风水学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关键词】自然风水学;美丽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阴阳宅的建造活动,都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时刻都要遵循山川河流和地理环境的运行规律,时刻都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万物的生存状态,时刻都要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这就是自然风水学倡导的核心理念。自然风水学是中华历代先祖历经沧桑而发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自然规律,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珍贵结晶。自然风水学的科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葬(藏)乘生气 自然风水学是乘“行乎地(球)中”的生气,即是乘地气。因为人类生长在地(球)上,地(球)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所以阴阳二宅首要的是要乘(利用)“行乎地(球)中”的生气,这是自然风水学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最核心的理论。龙穴砂水四者的得位与失位、孰是孰非,必须详细而周到去选取,最主要的是乘龙气。要以龙神作为规矩,去察龙、审穴、辨砂、论水,这就是自然风水学的根本要旨。来龙是一卦独行,即自之祖山至入首,起祖是金,每节驳换,至入首龙,都是金。是木,都是木。是火,都是火。是水,都属水,是谓一卦独行。来龙远,而不会散异,以正来为佳。如果是散异或者是侧闪的龙脉,就称为傍落。若是傍落的龙脉也应该是一卦独行,不要参差不一。如果来龙起祖属金,其每节都是金,而到头入首却是木、火或水,这就称为变局(真行伪落)的龙脉。若果来龙真,即不是真行伪落的龙脉,同时点穴正确,没有差错,堂前朝应的砂和水都是生旺朝堂,就是龙真穴的,即《葬书》说的“外气所以聚内气”。实践证明,只要明堂点穴正确,入首龙与水合卦,起祖至入首一节,都是一卦独行,这与我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的“地应力”是相同的。其实,所谓“伪行真落”与“真行伪落”,在客观上是没有的,是不符合李四光的“地应力”学说的。只要点穴正确,都是龙真穴的。格龙乘气、消砂纳水等旺相休囚死与吉凶,大部都由方位来决定。因此,罗盘测定方位的时候,切勿草草行事,必须细心的勘察、理解、分析、研究和处理穴场周围山川的信息,一定要把龙、穴、砂、水、向对阴阳宅的关系,弄个清楚明白,为自己和人类造福。 二、龙坐旺山 龙坐旺山是自然风水学中七十二龙与二十四山的一个重要关系,在这里都要运用地盘。所谓龙坐旺山是指七十二龙本身要坐二十四山的胎、养、长生、冠带、临官和帝旺等六秀宫位,比如北京故宫所有重要的门楼宫殿都是坐子山午向兼癸丁(庚子土龙),水龙与土龙合用一局即水局,庚子龙坐子山为龙坐帝旺,是为兴盛。又如甲申水龙坐申山为龙坐长生,也是龙坐旺山。其余各龙仿此。但是,龙坐旺山又不是绝对的,所以一定要辨证取用。如果穴场符合了自然风水学的其它要件,有时候龙坐衰山也是可以的,比如己巳木龙坐巳山是龙坐衰宫,这种穴场也是可以选用的。在这里,要认真理解风水学中“黄泉”一词的真正涵义。黄泉有四经五行黄泉和自然风水学黄泉两种,四经五行黄泉又有二种,一是向上天干黄泉,二是向上天干反复黄泉。向上天干黄泉是“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先,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向上天干反复黄泉是“庚丁坤上是黄泉,坤见庚丁不可然。巽宫最嫌居乙丙,乙丙 须防巽水先。乾上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当乾。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流 须知甲癸颠”。这种黄泉是出之于清代风水师,由于不认识罗盘所改。因为罗盘注记的黄泉圈,在坤上注有庚丁,巽上注有乙丙,乾宫注有辛壬,艮宫注有甲癸,因而水流甲庚壬丙乙丁辛癸,也称为黄泉,是无义理的。上述没有反复的黄泉才是四经五行。由于乾丙乙子寅辰属金,巽巳是长生;艮庚丁卯巳丑属水,坤申是长生;坤壬辛午申戌属木,乾亥是长生;巽甲癸亥酉末属木,艮寅为长生。水冲长生就称为黄泉。这种黄泉也是错误的,因为所属向是四经五行,而长生宫是正五行的长生宫位。风水学中的“曜气”,大概是指八曜,即是八煞,其歌云:“坎龙坤免震山猴,巽鸡乾马兑蛇头,艮虎离猪为煞曜,宅墓逢之一齐休”。即是:坎水山怕辰土水口,坤土山怕卯木水口,震木山怕申金水口,巽木山怕酉金水口,乾金山怕午火水口,酉金山怕巳火水口,艮土山怕寅木水口,离火山怕亥水口。这种八煞,若以正五行解释,都是水口克山,尚有义理。在《钦定罗经解定》中,以八卦六爻纳甲五行论生克而属生克的八煞是无义理的。但是,自然风水学不是以上述的黄泉为黄泉和八煞为八煞,而是以四死方为黄泉,以八墓绝为八煞。如果四死方或八墓绝方的水,不是悠扬清沏,四死方和八墓绝方的峰砂不是方圆秀丽,则称为黄泉和八煞。反之,如果四死方或八墓绝方的水是悠扬清沏,四死方和八墓绝方的峰砂是方圆秀丽,非但不是黄泉八煞,而且四死方和八墓绝方的秀峰秀水还主吉利,一般是对三房有利。 三、顺(山)“势”造作合形 自然风水学特别强调阴阳宅的选址与修建一定要顺“势”造作,这个“势”主要是指山(龙)脉的运动趋势体现了一定的方向性,也可以理解为地(球)中生气发生、发展、运动的走向,即高处走向低处的趋势,“势”止则龙尽,龙尽则气钟。一般情况下,山(龙)脉的运动趋“势”都是从高处走向低处,由最高到次高、再过度到一个缓坡、然后再到前面见水(河流)则“势”止。那么,阴阳宅的坐向一定要顺“势”,后乘龙气、前朝河流,即阴阳宅的地势一定要后高、前低(人站立时与阴阳宅的朝向为同一个方向判断),阴阳宅的地势切不可前面高、后面低,违背了山“势”运动的自然规律,必然诸事不顺、大事难成。自然风水学的形法是勘察地(球)中生气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作用在地表面的表现形态,即龙(山脉)、砂、水的形态。顺“势”造作是自然风水学最关键的施工技术、也是最重要的形法。 四、步砂量水尺理气 自然风水学的理法是理解和处理行乎地(球)中的生气,即乘生气。自然风水学的理法,通过勘察客观存在的龙、砂、水,所得到的感性认识,经过研究分析的理性认识(主要是十二长生步砂量水标准尺)予以处理,使阴阳宅趋吉避凶,即是客观存在决定思想意识。运用十二长生步砂量水标准尺审察客观存在的龙、穴、砂、水、向,是自然风水学最重要的测量技术、也是最精确的设计手段,不仅使用于阴阳宅的消纳砂水,也使用于阳宅室内空间布局的合理调整,也就是说,风水师手持罗盘站立在房屋的正中央位置(即房屋的中央立极点或称几何中心点),转动和运用天盘察看房屋里面的厨房、主卧、餐厅、大门和卫生间等分别在十二长生步砂量水标准尺的哪一个宫位,一定要把厨房、主卧和孩子的卧室设置在六秀宫位(即胎、养、长生、冠带、临官、帝旺),把卫生间、出水口一定要设置在休囚位(即衰、病、死、墓、绝、沐浴),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功效。 五、龙水合局与经纬妙用 这是说龙与水交会的问题,雄是指龙脉,雌是指随龙水,即龙脉所生的水。明堂内所有的水都是群龙会聚的龙脉所生的水。龙脉和水合趋于墓库,就称为“雌与雄,交会合玄空”。自然风水学中的玄空,与佛学的玄空释义不相同。在自然风水学领域玄空是指风水条件,即穴场的内气和外气形成的“因”(即自然风水条件)的作用带来的“果”所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形可见,空空如野,因而称为玄空。龙水交会合趋 宋泓锡 中共张家界市委政策研究室 427000 DOI:10.13751/https://www.360docs.net/doc/5a4264316.html,ki.kjyqy.2014.07.253

园林景观设计的5大基本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的5大基本理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人们的生活,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设计理念对园林景观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到园林景观的发展。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园林景观设计的五大基本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和艺术性。 园林景观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 园林景观设计离不开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文化元素。我们要接受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创造,以促进中国具有世界性、有中国艺术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学科的迅

速形成。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 当今工业化、现代化的狂热发展,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将园林景观设计的工作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将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始终穿于设计中。考虑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论易学风水气场原理和自然现象作用

论易学风水气场原理和自然现象作用 作者:裴春云 风水学的五大要素龙、穴、砂、水、向,其本质是气。寻龙,探穴,察砂,觅水,定向,是在于察寻适于人体的吉气,避开不利于人体的煞气,趋吉避煞,在于对气的趋避。物物之间存在场,气来自场。现代科学已初步察证,人体有场气,植物有场气,建筑物有场气、万物之间皆有场气。恰如万有引力一样,场气也是万有的。 一幢建筑可以举足轻重,但如组成建筑群,场气可能剧变。3、场气导引观风水之气,是宇宙场气、地球场气、地域场气、建筑组群场气、植物场气和人体场气的统一场气中的气。宇宙、地球、地域的场气,为大场气。大场气,虚处来,实处止。阳宅多选在类似盆地、半盆地(山环、山湾)中,这种地域,土肥水上,宜于民生,利于接纳大场气。场气的性状,是螺旋式运动的,任何局部某一层次的螺旋式运动的场气,都是宇宙大环境的一部分。小环境植物、建筑、人体是小场气。小环境场气,风水学称为地气,地气高处来,低处去。然而这种场所,在一定条件下,在局部环境中又是可以经过人的智能认识加以适当导引的。二/术家常言看风水即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 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截。可见水在阴阳风水中的重要性。水之祸福应速,山之祸福稍迟。水有来有去,有水床,有水口。水亲朱雀,缠玄武,绕青龙,包抄白虎为养阴之水。水要回旋,要到堂,要上阶,要拱背,要入怀,要弯抱,要囊聚,均为上吉之水。经曰:“逆水一滴,胜于万脉”。山怕粗恶,水爱潜澄,纵横似织,方有眷恋之情。汇泽如湖,在其经穴之处,看其左右前后,如见水三横四直,弯曲交流,犹如织帛,此为砂恋水,水恋砂,有如夫妇相随不肯离异之状。水到明堂或左或右,可知砂水交会之势。但需辨水的出入,向何方朝会,或出大江,或出于大湖,古人曰:“杨杨悠悠,顾我欲流。”大地必有逆龙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 龙逆水如夫妇交感:万川同归者,亲而又亲,来而不去者,恋而再恋;水如弯曲如有情,如九曲水,为秀水,却为外应而地结于内。甚为贵重;三/台朝案,横摆当前,而穴结于前,越靠前者越快发,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住,人丁众,水散处,人不住。此为阴基相水之法也。池塘水有生成者,蓄积财禄,穴前亲之最吉。如妄开池塘,伤残池发龙气,主招凶祸之灾。龙若住,水口狭,若不住,定宽阔。气怪形,论得水。五龙落,四水聚,真血脉,真生气,变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流直去,下溅莫取。 水主财,主禄。水为地脉之血,血脉周流而不停止,日夜不息,尽归于海。水喜动,不动则聚,聚则血盈,如人得禄,故日财禄。水来之处谓之天门,如水来不见源流,曰天门开。水去处为地户,不见水去,曰地户闭。水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之不尽。水深处为财大,浅处则财小,水口即门户也。水出之处有两山高耸,贵地也,有如交锁为妙。水口高耸紧夹,此处地为最大,水口平低且宽,此处地为轻微。有龟、狮、象等重重把守,四水环绕,富地也。故曰江西赣州风水看地之妙诀先取龙气,龙气旺则人丁兴旺。次取水聚,水聚则财巨,三取砂秀,砂秀则官高文秀;四取局园,局园则富贵悠远。大风富甲之乡,大都为山环水抱,弯曲有情之地也。“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凡水来处谓之天门,水去处谓之地户,这也是风水术相水的基本常识,也是选地定局时要明确的首要问题,但如何定水口呢?首先要考虑随龙水,也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

1.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 1、景观生态学原理、现代空间理论、行为心理学以及设计艺术思潮等领域得探索与研究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研究得基石。 2、通过将空间、行为、生态及人文精神得有机结合,综合提升土地得使用价值与效率,以可持续得方式、方法促进人居环境得发展。 3、促进现代景观设计变革得主要因素: ①20世纪急剧变化得世界格局导致景观设计领域国际化加剧; ②哲学与美学及艺术思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得理念; ③相关科学技术得发展改变景观设计得架构; ④随着学科高速发展,景观专业知识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得趋势; 4、以生态学、“3S”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改变学科发展态势,改变专业价值观念。 5、景观设计在经历了古典主义得唯美论、工业时代得人本论后,在后工业时代迎来了景观设计得多元论。 6、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代表作唐纳花园得设计特色“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得花园设计之一”。受立体主义思想得影响,丘奇认为花园每处景观应可以同时从若干个角度来观赏,并且一个花园应该没有起点与终点得限制,景观空间就是复始得。线条之间得对抗、形式之间得对立,使整个形体具有强烈得约束感,不仅具有自身独立得特点,同时也符合场地得得需求。 7、丹·凯利得米勒花园:占地1、86ha得长条形米勒花园平面沿着长轴方向被划分为三个部分,花园、草地与林地,她用树篱、林荫道与墙垣围合形成矩形空间,在庭院区与草坪之间就是一条两边种植着美洲皂荚得林荫道,道路得尽头摆放着亨利摩尔得雕塑。(2013已考) 8、美国劳伦斯·哈普林得罗斯福纪念公园。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植物等营造了四个空间,分别代表了罗斯福得四个时期及她所宣扬得“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四个时期得重要事件,用岩石与水得变化来烘托各时期得社会气氟,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开放得,引人参与得纪念园得空间特色、景观

浅谈易学风水与环境心理

浅谈易学风水与环境心理 摘要:一个和谐社会具备自然环境和谐以及人文环境和谐两个条件。风水学和环境心理学以不同的方式对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诠释,正确处理传统易学风水思想和环境心理之间的关系,使其为人类创造美好家园服务很有必要。 关键字:建筑设计人际交往养生保健心理学 一,易学风水的概念 《周易》属于古代哲学一种,风水属于古代堪舆科学。风水,又称堪舆,“风”与“堪”指“天道”——是人周围的天文条件;“水”与“舆”指“地道”——是人周围的地理环境。两者之间有一些相互支持反正的关系。由于风水,实际上是中国人的天地观或自然观,它不是一味去“改造”破坏环境,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一定意义上,风水术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所以它和周易的关系说得清道得明。 风水最基本的对环境的要求就是背山面水。风水理论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的区位选择理论或空间规划理论,这些理论既用来给老百姓看阴阳宅,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城市选扯也是按着这个理论来选择的,包括首都的选扯。 细的说,周易的精髓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顺应天意。顺应天意并不是要听天由命,那是一种颓废的人生态度,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教授解释为: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国人历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万物都孕育着生命,都具有适合其存在的最佳环境和条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则有创造有益于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理想环境的能力。中国古老的风水术,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糟粕,就是探讨如何寻找并提供这种环境的理论和艺术。 二,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研究范畴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自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研究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三,易学风水和环境心理的关系 由于风水机器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的是人文美和环境自然美的和谐,所以很明显环境心理学在风水中的重要性。环境不简单,它是风水学的重要部分。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

[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艺术法则与造景手法: 一、园林艺术法则: 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2.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3.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5.欲扬先抑,柳暗花明 6.起结开合,步移景异 7.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二、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1.主景与配景手法: 2.对景与抑景手法 3.分景与隔景手法 4.夹景与框景手法 5.透景与漏景手法 6.配景与添景手法 7.前景与背景手法 8.层次与景深手法 9.俯景与仰景手法 10.引景与导景手法 11.实景与虚景手法 12.景点与点景手法 13.内景与外景手法 14.朦胧与烟景手法 15.四时造景手法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 一、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1.静态空间艺术类型: 按活动内容分: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等 按地域特征分: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 按开朗程度分:开朗空间、半开朗空间、和锁闭空间等 按构成要素分: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 2.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1)风景界面和空间感: 风景界面: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 空间感: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特征,有旷达感 山环树抱庙宇林立的复合空间,给人以山间仙境的神秘感 2)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最宜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类

型的视距 最佳视域: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160,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3)三远视景: 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大于45,60,80,90时,由于视线的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 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瞰大地。一般视角小于45,30,1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 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 4)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见图) 5)静态空间尺度规律:(见图) 二、动态序列的艺术布局: 1.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 1)一般序列:一般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的两段式或三段式之分,所谓两段式就是从起景逐步过渡到高潮而结束。三段式大体上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个段落。 2)循环序列: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采用了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 3)专类序列: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他们各自的特点。 2.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见图) 3.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 1.风景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 2.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 3.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 4.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a4264316.html,/thread-47861-1-1.html) 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这是由画论移植而来的。意,可视为意志、意念或意境。它强调在造园之前必不可少的意匠构思,也就是指导思想、造园意图。然而这种意图是根拒园林的性质、地位而定的。皇家园林必以皇恩浩荡、至高无上为主要意图;寺观园林当以超脱凡尘、普度众生为宗;私家园林有的想耀祖扬宗,有的想拙政清野,有的想升华、超脱,而多数为崇尚自然,自得其乐,乐在其中。这就是《园冶》中兴造论所谓“……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说,它表现了设计者的意图起决定作用。 意境指情景交融,意念升华的艺术境界,表现了意因境存、境由意活这样一个辩证关系。如淘渊明所代表的田园意境,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追求清淡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仙山琼阁、

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18-06-19T15:32:25.4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作者:殷园园 [导读] 在园林设计理论中,风水学理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风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概念上的划分也比较细致。 防城港市园林管理处广西防城港市 538001 摘要:在园林设计理论中,风水学理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风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概念上的划分也比较细致。风水在我国的实际作用多用于现场的勘察,在方向与位置的确定上有着比较全面的内容,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学问。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完善,并且科学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风水在人们心中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封建迷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风水实际上在我国的文化体系组成中是一种具有极强代表性的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内容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这一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地理的融合。它在为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规划建设城镇、弘扬中华文化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更令中外之仁人志士获教殊多,深受启迪。因此,我国的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设计工作也有了极大的必然联系。本文对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规划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风水理论;园林景观;设计研究;植物风水 引言 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包含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能够将其具体划分为不同的内容,通常包括场地环境选择、硬质景观设计以及软质景观设计,其中软质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搭配更为重要。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园林景观发展至今,其中的风水因素也在不断融入其中,在整体上也将决定一个地区的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风格与地理位置的选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思考方向之一。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都渗透着风水学的影响,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总结的经验,决定着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风格,同时,也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思考方向。园林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手段,代表着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建筑选址中,选取最为合适的地理位置,充分应用风水理论,完善园林景观,并在植物的选取和搭配上有着一定的效果,更能体现设计的质量。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这种规律和生物场,有利于改善城乡的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风水与园林设计工作进行具体的研究,提高我国的整体园林设计水平,是作为园林工作者的终身目标。 1中国传统风水的基本理论 风水从字面上可以分为“风”和“水”2个部分。风水理论是一门结合了水文地质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学以及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的自然科学。风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阴阳、五行和干支生肖。其中,阴阳最早起源于夏朝,从来自阳光的向背角度而言,物体背阴的一面称为“阴”,物体向阳的一面称为“阳”。通过进一步延伸,阴阳概念可以解释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所有现象。再从现代科学分析,任何物质都存在正方两个方面,如自然界昼夜交替变化,四季气候年年变换,周而复始等[8]。五行的说法最早见于董仲舒的《尚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元素组成。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5种元素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五行元素既有被生的一面,又有生他的一面;既有被克的一面,也有克他的一面,这种五行相生相克的存在,就能使事物达到阴阳平衡和相对稳定[8]。我国的传统风水理论思想主要是将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系统是以人类为主体,包含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2中国的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向 2.1“天人合一”的应用 传统风水理论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天人合一”概念的着重强调,大部分园林景观中直观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将风水的原理体现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出整个园林的艺术风格,将人与自然环境紧密有效地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设计理念也要改变,风水概念的融入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和划分,在开始设计时充分考虑和研究物种特性的保存问题,确保平衡性。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种植大量的植物,考虑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的空间,确保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和生长位置,促进植物健康茁壮地生长。在规划工作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因素,综合进行规划,使园林景观具有环境调节的作用,朝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 2.2阴阳平衡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阴阳平衡也在极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哲学辩证思想,并且设计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极大程度上可以利用不同属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较为合理的搭配,使之在园林内部形成独特的美感,使得我国的园林景观具有更浓重的艺术感觉。其中也在主题上比较直接,对高雅通俗之间的具体关系也能够进行清楚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在表现手法和结构上都有着较强的渗透[2],在我国的一些大型的公园景观中对其就存在直接的体现;在植物种类上,根据不同植物间的属性,可以从中判断出需要阳性或是阴性元素;通过对属性的观察,也可以进行植物之间的具体选择种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对植物的习性有着充分的了解,设计工作也将阴阳属性的具体划分而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在考虑好植物的种植环境与具体的生长需求后,进而对美感进行设计,使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具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观赏风格。 2.3五行相生相克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五行相生相克则是指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五行理念来布局,不仅可以改善园林景观的审美效果,而且还能够提高景观的价值功能。比如,在公园中种植一些榕树、蒲桃树、秋枫树等,能够达到改善环境,调节人们心情的效果;五行中属于火元素的植物有龙血树、木棉以及红铁等,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调节心脏和神经,同时,五行相克的原则也要求设计师在选择植物造景时,要注意各种不同植物之间的相克性,比如,在松树旁边种植葡萄,葡萄就会不结果。总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不同植物生克制化的五行关系,既要营造园林景观的艺术美,又要发挥植物的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文化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也将对我国的园林设计起到指导的作用。风水是我

浅谈“风水”与应用地质学

浅谈“风水”与应用地质学 摘要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如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园林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的种植培植、园林借对点补组景手法、水口园林等,都是从风水理论中借鉴和变化而来的。“风水”---朴素的应用地质学,对风水有更准确、合适的定位,无疑会使更多的人对风水学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使风水学这一远古传承能与时俱进,千古流传。 关键词风水理论;地质认识;风水与山脉;传统园林;风水理论与科学;影响 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阴阳术、青乌术和青囊 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 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 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 问。也许一看到“风水”这两个字,许多人都会把它与迷 信联系起来。且不说风水先生手拿罗盘神秘兮兮的样子, 单就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什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 后玄武”,就已经使常人看来深不可测。但是用现代科学, 尤其利用地质科学的观点检视“风水”,便能发现“风水” 中有许多地质科学的奥妙。其实,不少学者认为,“风水” 是中国先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探索的成果,是“朴素的应用地质学”,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 与“风水”有关的地质认识及报道 1.1 法国《周末三日》刊关于建房选址的报道 据法国《周末三日》刊1992年4月2日报道: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建房子就是找一块地,挑选一张房屋设计图,那么你应该彻底改变你的理论,认真学一学地球生物学的基础理论。 那么,什么是地球生物学呢?法国全国农艺研究所研究员、 生物学家蒂埃里.阿尔诺的解释是:地球生物学是一门研究 环境与人体器官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如果你认为躲在 家中便能平安无事,那就错了。当你一闭上眼睛,周围的振 荡波便会侵入你的体内,杀伤你的细胞。这种袭击非常隐蔽, 你毫无感觉,而且夜复一夜,每当你体内防御系统处于休息 状态时便会受到袭击。蒂埃里.阿尔诺说:“我们知道人对天 然磁场有敏感的反应。我深信某些地质因素---不同的土质--- 对于人体器官会产生影响:花岗岩质土地内含有放射性元素 氡,它能增加住户患肺癌的危险。此外,空气离子化使人感 到紧张和疲乏也已得到证实。 1.2 李四光教授谈“风水之另一种解释”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

; [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艺术法则与造景手法: 一、园林艺术法则: 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2.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3.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5.欲扬先抑,柳暗花明 6.起结开合,步移景异 7.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二、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1.主景与配景手法: [ 2.对景与抑景手法 3.分景与隔景手法 4.夹景与框景手法 5.透景与漏景手法 6.配景与添景手法 7.前景与背景手法 8.层次与景深手法 9.俯景与仰景手法 \ 10.引景与导景手法 11.实景与虚景手法 12.景点与点景手法 13.内景与外景手法 14.朦胧与烟景手法 15.四时造景手法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 一、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 1.静态空间艺术类型: 按活动内容分: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等按地域特征分: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 按开朗程度分:开朗空间、半开朗空间、和锁闭空间等 按构成要素分: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 2.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1)风景界面和空间感:

风景界面: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 : 空间感: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特征,有旷达感 山环树抱庙宇林立的复合空间,给人以山间仙境的神秘感 2)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最宜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 最佳视域: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160,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倍。 3)三远视景: 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大于45,60,80,90时,由于视线的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 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瞰大地。一般视角小于45,30,1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 : 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 4)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见图) 5)静态空间尺度规律:(见图) 二、动态序列的艺术布局: 1.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 1)一般序列:一般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的两段式或三段式之分,所谓两段式就是从起景逐步过渡到高潮而结束。三段式大体上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个段落。 2)循环序列: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采用了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 3)专类序列: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他们各自的特点。 ? 2.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见图) 3.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 1.风景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 2.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 3.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 4.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转自“园林学习网”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 这是由画论移植而来的。意,可视为意志、意念或意境。它强调在造园之前必不可少的意匠构思,也就是指导思想、造园意图。然而这种意图是根拒园林的性质、地位而定的。皇家园林必以皇恩浩荡、至高无上为主要意图;寺观园林当以超脱凡尘、普度众生为宗;私家

风水理论对园林的影响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园林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的种植培植、园林借对点补组景手法、水口园林等,都是从风水理论中借鉴和变化而来的。 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阴阳术、青乌术和青囊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 学问。近十多年来风水理论研究不断升温,在建筑学、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风水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风水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对今天的园林建设及保护工作也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园林选址 园林选址是造园的首要工作,也就是“相地”,进行造园前的园林环境选择。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理论无疑受风水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深得其精要。北宋时著名皇家园林“艮岳”的选址就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宋徽宗刚登上皇位时,没有皇子,于是询问擅长风水的堪舆家,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倘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1] 八卦中东北方为“艮”,据《易经》,“艮”与子孙宗族的兴旺相关。由低变高,唯一的办法是筑山,一座以堆山为主的皇家园林开始兴筑,精于绘画的宋徽宗亲自规划,园成题名“艮岳”,并引开封城中的景龙江水入园,使之成为一座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从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关于园林选址(相地)的理论,可以看出风水思想的影响,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园,似扁似曲;如长弯而环壁,似扁阔以铺云。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相地合宜,构园得体。”[2] 从这些文字可知,园林选址是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厌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园冶》在“相地”过程中把造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类型,尤以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受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1单选(2分)以下哪一句对风景园林三大基本方面的概念有误? A. 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 B. 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 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 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A 2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的尺度不属于绝对空间尺寸? A. 人体气泡 B单个台阶 C高大远山 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C 3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不是风景园林规划的特征? A.规划的依据性 B规划的多样性 C规划的空间性 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B 4多选(3分)以下哪些项是风景园林的哲学追求? 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和谐的大背景 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 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

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 A、B、D 5填空(3分)以风景园林三元论为基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大基本方面是(形态活动背景) 6填空(3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概念是(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 )7填空(3分)谈谈对风景园林的哲学认识(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 1单选(2分)以下哪一种比例尺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要求 A.1:500 B.1:5000 C.1:10000 D.1:3000 正确答案:A 2单选(2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活动类类规划设计 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A 3多选(3分)以下哪些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流程 A.规划设计 B.方案设计 C施工图设计 D.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B、C、D 4?多选(3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流程 A.施工图绘制 B.空间规划一一总体规划图 C现状调查分析一一调查分析图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A、D 5判断(2分)风景园林/景观先规划再设计的流程不可逆。"正确

风景园林概论 第五章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Ecology ) 源于希腊文oikos 词根“oiko” + “logos” “住所”或“栖息地” 学问 原意: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住所”或居住环境的科学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Haeckel)初次给生态学创立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营养物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 C. Troll (特罗尔)1939年最先提出“景观生态学” 一词的,目的是为协调统一生物学和地理学两个领域中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当时他认为: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是在综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观点。 景观生态学中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rl Carson )出版著作《寂静的春天》

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1.生物多样性理论 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 3.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 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角、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 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园林树木景观模式中的风水学说

园林树木景观模式中的风水学说 综观古今中外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探讨的都是“”天人关系”,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尽量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大自然在将丰富的资源、美好的环境恩赐给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洪水、雷电、飓风、干旱、地震等灾害;限于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古代中国人把太阳辐射、气温、湿度、气流、日照等环境气候诸要素以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去阐释: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把“天”作为了“天人关系”的中心,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甚至认为可以用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去预测宇宙间的种种奥秘、去反观社会人生的纷繁现象。古老的东方哲学与古代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等诸学科互相渗透、相互影响,诞生了一门独特的学问———风水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它与营造学、造园学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表达出人类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愿望。 1)风水实际上是和景观联系在一起的,是大自然设计好的一个成功景观 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水,“风”是流动着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类就能生活。风水好的吉祥地,总是生气勃勃、欣欣向荣;风水坏的地方总是一片荒凉、充满恐怖。风水又称“堪舆”,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已有“堪舆家”的专门名词,《汉书?艺文志》中也有《堪舆金匮》的书目。在中国古代文意里,“堪”是天道、高处,“舆”是地道、低处;“堪舆”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间,特别是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它以自然景观为研究素材,把天文、地理、水文、气候等生态环境内容引进选择、布建人类生活环境的艺术之中。风水学以《易经》为理论基础、指导实践:人要配合天、效法天才能兴盛发展,违背天理人情、违背自然法则就会失败遭殃。风水学总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生活环境的选择布建与天象结合起来,“法天象地”,力求“天助,人助”;“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周围的生活环境达到协和、共进、互助的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 2)中国风水学的灵魂是有关“气”的理论,“山环水抱必有气”是中国风水学实践千百年的经验总结:在选择聚居位置时,蕴藏“气”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为达到“聚气”的目的,山峦要由远及近构成环绕的空间,在规划区域内要有流动的水系。对于人体来说,天地气场为外气、人体气血场为内气,当天地人三个气场相合一致时才能有利,所以选址青睐水流婉曲又三面环绕的“金城环抱”之地就不难理解了。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地理环境在地表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客观上存在着相对较好的、适合于人们生活并带来方便、幸运和隐藏着吉祥与幸福的环境,也有相对而言比较险恶、危险,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困苦和不吉利的环境。现实中的风水就是告诉你,要尊重原有的场地精神、尊重这块土地的含义:每一寸土地都有神灵在这里栖息。知道了大地的含义,人们就不会随便把一个山头推平,不会随便把一块石头挖掉,不会随便将一棵树砍掉。充满意义的大地阅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居住在其中也会富有情趣:人类本能地要选择、建设、创造自己周围美好的环境,选择和建造适合于人们生活的美丽、舒适、祥和、吉利的环境空间,置身于其中的生活、生产、工作均有方便、舒适、安全之感;美丽而富于特色的环境景观,还会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感染与鼓舞、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与崇高的理想,以此为精神向导来促进事业的成功并带来光明的前途。 3)中国风水学“是一门专家们正在谋求发展的前途无量的学问” 几千年来,原本朴素的风水学掺杂进许多非科学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但时至今日,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