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8-2019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外比较品三国顾钧《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这就是著名的“长坂桥张飞退曹兵”,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大手笔。

但如果我们放眼西方文学,则不难在荷马史诗中找到一个非常接近的例子:一连三次,卓越的阿基琉斯隔着壕沟啸喊,一连三次,特洛伊人和著名的盟军部众吓得惊散;其间,他们中十二个最好的勇士即刻毙命,扑身自己的战车和矛尖。

阿开亚人从飞舞的枪械下拖出帕特罗克洛斯,将其放躺在尸架上,亲密的伙伴们围站他的身边,哭得悲哀,捷足的阿基琉斯和他们同在,热泪滚滚,看着他所信赖的伴友尸躺架面,挺着被锋利的铜枪豁裂的躯干。

(《伊利亚特》第十八卷)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角,得知自己的亲密战友帕特罗克洛斯捐躯的消息,他怒不可遏,发誓要把尸体从敌人的包围中夺回。

他的三声“啸喊”完全可以媲美张飞的三次“厉声大喝”。

如果从被喊声吓死的人数来看,他的一打十二个无名勇士显然超过了一个夏侯杰。

但张飞的表现更具有戏剧性,他的三声大喝每次都有变化,特别是最后一声,仔细品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感觉张飞有点心虚。

阿基琉斯是女神的儿子,刀枪不入(当然除了脚后跟),所以无所畏惧。

河南省周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试题含详解

河南省周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试题含详解

2019年5月周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末抽测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说略“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

“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受。

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

“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

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到游子的孤寂。

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等。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

艾青对于光明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

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又有“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等。

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着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在唐代,政文俱旺;那么,在宋代,虽非“俱旺”,却政文贴近。

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宋代重视文官当政,比较防范武将。

第二个原因,宋代由于文人当政,又由于对手是游牧民族的浩荡铁骑,在军事上屡屡失利,致使朝廷危殆、中原告急。

这就激发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心中的英雄气概、抗敌意志,并在笔下流泻成豪迈诗文。

陆游、辛弃疾就是其中最让人难忘的代表,可能还要包括最后写下《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的文天祥。

这确实也是中国文脉中最为慷慨激昂的正气所在,具有长久的感染力。

但是,我们在钦佩之余也应该明白,一个历时三百余年的重要朝代的文脉,必然是一种多音部的交响。

与民族社稷之间的军事征战相比,文化要广泛得多,深厚得多,丰富得多。

因此,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

苏东坡也曾经与政治有较密切关系,但终于在“乌台诗案”后两相放逐了:政治放逐了他,他也放逐了政治。

他的这个转变,使他一下子远远地高过王安石、司马光,当然也高过比他晚得多的陆游、辛弃疾。

有了他,宋代文化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所以,我以前也写过,在他被贬谪的黄州,在无人理会的彻底寂寞中,在他完全混同于渔夫樵农的时刻,中国文脉聚集到了那里。

苏东坡是一个文化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雄视千年。

苏东坡更重要的贡献,是为中国文脉留下了一个快乐而可爱的人格形象。

不管是久远的历史、辽阔的天宇、个人的苦恼,到他笔下都有了一种美好的诚实,让读到的每个人都能产生感应。

他不仅可爱,而且可亲,成了人人心中的兄长、老友。

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

因此,苏东坡是珍罕的奇迹。

把苏东坡首屈一指的地位安顿妥当之后,宋代文学的排序,第二名是辛弃疾,第三名是陆游,第四名是李清照。

辛弃疾和陆游,除了前面所说的英雄主义气概之外,还表现出了一种品德高尚、怀才不遇、热爱生活的完整生命。

河南周口市2017-2018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河南周口市2017-2018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河南周口市2017-2018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中抽测调研高一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刘佳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因扰京剧很久了。

我们或许其的应该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

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与人类日常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如实地再现生活。

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夺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一“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一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

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句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

作为构成美和至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浙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氷袖的曼妙、唱腔的婉柃和武功的惊心动魄。

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现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

2018_2019学年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载可编辑.专业.整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这所国际名牌大学,吸引了来自于六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B .王教授最终还是把节省下来的课题经费购置了十五台电脑。

C .她为了伙伴说自己胆小,便壮着胆子爬上陡峭的“天梯”。

D .他到今天上午,仍然没有拿定主意究竟是学文科还是理科。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泛舟漓江,我惊诧于大自然的神奇功力,竟能把山水_____得如此多姿多彩。

②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_____,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③总_____人才,为了挽留这位软件设计师继续在公司工作,多次亲自登门拜访。

A .装点 不齿 爱惜B .点缀 不齿 爱护C .点缀 不耻 爱惜D .装点 不耻 爱护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导游的领导下,这批游客便登堂入室,津津有味地欣赏起博物馆的文物来。

B .虽然室外又闷又热,但由于工作间安装了空调,舒适的温度使大家如坐春风。

C .喜好在名胜古迹上刻字留言,这种不文明之风不知起于何时,始作俑者是谁。

D .当年他只身闯京城,前倨后恭,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篇论文论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必须严格要求。

B .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将聘请包括工艺美术大师在的一百位德艺双馨的民间艺术家。

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答案

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答案

周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末抽测考试语文A卷·答案(1~4题,7~8题,10~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3分)1.B 2.C 3.B 4.D5.答案 ①清明柳:忠心、爱国,对先贤的追思。

介子推忠心耿耿被大火烧死于柳前,一片丹心获得人们广泛的纪念,人们在清明节插柳、植树来表达崇敬之情。

②将军柳:勇毅、柔情、奉献。

无论是周亚夫、左宗棠还是冯玉祥,他们都用无情的刀剑保卫着自己的祖国,也用柔软的柳树装点人生,绿化大地,造福于民。

③诗人柳:艺术与实践的结合、人生情怀的凝结。

陶渊明、白居易等不仅在诗词中赞美柳,更用汗水浇灌柳,亲身种植柳;他们或隐居或贬谪,在逆境中寄情于柳,借柳表明心志。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答案 第一问:①排比,展现了柳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拟人,突出了各色“柳”独有的特点。

③引用,丰富了柳的历史文化内涵。

④形容词尤其是叠词的使用,使语言生动且具抒情性。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第二问:通过对历史上富有文化底蕴的各种“柳”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柳”具有的文化品格的赤诚热爱以及赞美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7.B 8.C9.答案 马拉松的运营商、管理者方面:专业度不够,管理不到位,规则不明确,过分注重宣传,忽视选手的真正诉求。

(4分)城市政府部门方面:过于看重“城市名片”,过分注重经济利益。

(2分)10.C 11.C 12.B13.答案 (1)王羲之小时候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等到长大,富有辩才,以性情耿直著称。

(关键词“奇”“赡”“骨鲠”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2)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关键词“是”“适”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3)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关键词“咎”“极”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

王羲之小时候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等到长大,富有辩才,以性情耿直著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国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复杂。

正是借助汉字,才可以把中央政令贯彻到全国各地。

罗马帝国灭亡后,民族独立,分裂成许多分散割据的邦国,迄今为止,还是多种文字并存。

他们的生产能力的总和已超过美国,他们深感分散给发展带来的弊端,却一时无法改变。

我们的汉字,早在秦以前各大国如齐、楚、秦时,已基本趋同,秦统一中国后,将文字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我们的二十四史就是用汉字记录下的。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文化普及,国家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

改革的原则是一个字不超过十划。

由于时间仓促,考虑不周,把原几个不同的字,简化为一个字。

有时发生歧义,影响字义的准确性。

但总的说,这次改革是成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影响到海外,像新加坡早已使用了简化汉字。

因为书写方便,合理的简化字是受欢迎的。

但由于有些简化后的汉字,与古汉字发生歧义,给汉字的使用带来新的问题,甚至因此闹出一些误解和笑话。

现在电脑软件有汉字繁简转换的功能。

由于繁、简汉字存在的歧义,电脑识别也常发生错误。

而且我们现在提倡国学,想教孩子从小读点古诗词、古文,由于青年人没有机会接触繁体字,阅读古人著作时发生隔阂,看不下去。

xx年高考试卷有古文今译的考题。

广州考区的一道古文翻译题,交白卷的达万人之多。

我曾提议过“用简识繁”的补救办法。

在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遇到简体与繁体发生歧义的字时,简化字旁用括弧注出该繁体字。

例如吉庆有余(餘)、史湘云(雲)。

老师不必专门讲,也不列入学生考核内容。

经过十二年的熏陶,不知不觉中认识了不少繁体字。

这等于在全国做了一项国学普及工作,中国的古文、古诗词、古小说,人人可以方便阅读。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上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黄亚果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

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

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

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

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

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

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

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

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河南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斋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

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

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

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

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

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往往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

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

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

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

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

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

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

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

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

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

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

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语文(人教版)·答案①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语文(人教版)·答案①

秘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测评考试试题语文(人教版Ⅰ)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3分)C(“成为时尚模本”的主语应为“衣着和精神气质传递着美丽、摩登、魅力的信息”,而不是“女郎”)2.%(3分)B(文章主体段落不厌其详地阐述的是“旗袍演变史”,而不是“换装,是为了男女平等”)3.%(3分)C(A“换上了男性象征的上衣下裤”者是“思想激越的西方女性”。

B“两度改良”错,应是“三次改良”。

D“企图消弭净尽女性根性”的主语应是“初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中国女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4.%(3分)C(“又渲染秋的混乱不堪,无法卒读”分析错误,应是“又强调出秋的无限活力”)5.%(6分)①“秋的文章愈乱愈好”意为秋天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季节,不同庄稼成熟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物产丰富,自然愈丰富愈好。

②“秋的文章总在删节着,斧削着,大剪大裁”意为秋天是变化的季节,已成熟的作物被收割,未成熟的正生长,田畴变化日新。

③“也在不断地追求着精美”意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作物成熟后饱满诱人,尽显丰收之美。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6分)①多用叠音词。

如白云悠悠、缥缥缈缈、高高的天空、茫茫大地、乱哄哄、红旗飘飘、丝丝、豁豁牙牙、热气袅袅等,表情达意形象可感,音韵和谐悦耳。

②多用拟人修辞。

第⑨段写牵牛花,写庄稼,第輥輳訛段写大白菜等,都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人的情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③多用比喻修辞。

第輥輱訛段“豆类花生就是标点符号”,第輥輳訛段“土里的洋芋如一窝汉字拱破地皮”等处,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④多用短句独立成段。

不仅句短情浓,而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使文章节奏徐疾有致,灵活多变。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3分)C(“它”指代不明,承前指代“法国”,但应指代“国际展览局”;“迄今”说法错误,原文材料一中说“截至2013年4月”)8.%(3分)B(转折复句分句倒置。

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青浦期末)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句子中与“中华传统美德”无关的一句是()A .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下面是×市×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三处并进行修改。

《语文匠》编辑部:我是×市×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学生。

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

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

还望务必拔冗固复为谢!此致敬礼!张晓2018年7月6日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冷眼看“热词”“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的流行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

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

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

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说略“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

“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受。

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

“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

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到游子的孤寂。

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等。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

艾青对于光明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

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又有“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等。

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着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

除了康桥,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

云在视觉上,既给人流动感,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不显单调,有韵味。

徐志摩是“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民主、自由,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他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因此,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有删改)【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作为诗歌中重要的审美对象,既具有客观物的具体可感性,又蕴含着人的主观意识。

B.从古至今,诗人们大都喜欢选取“云”作为诗歌意象,这与“云”本身具有的丰富内涵有关。

C.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借“云”抒发丰富的情感,如单的赞美、孤寂的心情、美好的理想等。

D.徐志摩借助“云”表现对爱、美和自由的追求,“云”是他笔下钟爱的意象,更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意象的可感性入手,进面阐述“意”与“象”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意象的本质特点。

B.文章主体部分从爱美、自由三个层次,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的特征。

C.文章用艾青诗歌中太阳意象与徐志摩诗句中云意象对比,意在突出徐志摩诗歌中意象的特点。

D.文章运用引证法,大量引用写到“云”的相关诗句,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社会的认知,通过意象我们能了解诗人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B.徐志摩诗歌中的云意象,既是他对传统诗词中“云”意象的一种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

C.云具有的轻柔、飘动特点,与“三美”主张中语言的绘画美相契合,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徐志摩对云的喜爱。

D.从《偶然》《康桥西野暮色》到《再别康桥》,云是诗中重要的意象,反映着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历程。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心插柳卢恩俊①每年清明,都是回老家过节,上坟祭祖之余,参加乡亲们的折柳植树活动。

今年回不了老家,就折柳于灯下,用心植一篇“柳”吧。

②我先折了一枝“清明柳”,插上。

那不离不弃的“清明柳”,凄美、悲壮。

据说那是介子推的灵魂转化。

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大臣,他力保国君重耳,随之出逃19年,曾割股作汤救活重耳,忠心耿耿。

后来重耳作了国君封赏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与老母在绵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于山中的枯柳树下,当重耳听说后赶到现场,只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的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第二年清明枯树死而复活,重耳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当时人们清明插柳,说是替介子推“招魂”,后来广为流行,纷纷插柳纪念介子推。

由插柳到植树,清明也就成为古代的植树节。

②又折几枝“将军柳”,插上。

那些用锋锐无情的刀剑保卫祖国大地的将军,却能用柔情依依的细柳绿化大地。

西汉著名将军周亚夫在军营植柳,号称“细柳军营”。

他爱绿柳很出名,而治劲旅更出色,在七国之乱中,统率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

晚清名将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期间,带兵在河西走廊沿途植柳,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所称道。

后清人杨昌溪作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爱国名将冯玉祥,也是爱树如命,带兵种植大量杨柳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

④再折几枝“诗人柳”,插上。

那些用多情的墨水赞美柳的诗人,也能用汗水浇灌柳的葱郁,这岂不让人感动!被誉为“五柳先生”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更爱树木,尤其爱柳,明代诗人袁敬写诗夸赞曰:“藜杖芒鞋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

呼儿点检门前柳,莫遣飞花过石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本姓柳,且爱柳,被贬到柳州任刺史,带领百姓大面积植柳的地点又是在柳字当头的柳江西岸,因此作了一首含有很多“柳”字的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真乃美中有趣。

诗的下半部分又说出了他为民造福的崇高情怀,“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时,年年植柳种花,他在《春葺新居》一诗中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宋代文学家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曾在湖边筑堤种杨柳、芙蓉等花木。

诗曰:“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使西湖增添了“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的美景。

后有明代杨周诗赞:“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鸟。

何处黄鹂破暝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⑤还有那真情绵绵的“章台柳”,唯美的词牌名,好词佳句引无数人为之折腰;那含情脉脉的“曲江柳”,华美的皇家园林,摇曳的情思不断被后人吟诵;那迎归送往的“灞桥柳”,曾是离别的信物,是情意绵绵的挽留,是枝繁叶茂的祝福,诱人折尽灞桥柳。

李白有词嘱:“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那送别怀乡的“寄托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⑥不尽的折柳情,就想起清朝周希陶《增广贤文》中的两句话:“有意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荫”。

内涵深刻的至理名言,也包含了对柳的生命力强、易成活的赞美。

但我还是折其“柳”,将“无”改为“有”,世上的事,哪怕再容易,也需要用心去做。

⑦“有心插柳”,才能“柳成荫”!(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交代了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具有总领全篇的作用,其中两处“折柳”一实一虚,文中重点对后者展开了叙述。

B.通过清人杨昌浚的诗句,可以看到历史上左宗棠在边疆带领士卒种植柳树的盛况,以及对当地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C.文章布局合理,详略得当,详写了“清明柳”“将军柳”和“诗人柳”,略写了“章台柳”“曲江柳”等。

D.文章结尾一反传统将“无心插柳柳成荫”改为“有心插柳柳成荫”,告诉读者对待传世至理名言也应勇于质疑,翻出新意。

【小题2】文章中写到了“清明柳”“将军柳”“诗人柳”,请分析它们各自的意蕴。

【小题3】文章第⑤段在表达上有何特点?寄寓着作者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9月16日清晨7:30,2018年第38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按照惯例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

本次北京马拉松赛,报名人数达到111793人,相比去年增加了13106人。

“马拉松热”在中国大地不断升温,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国马”,“北马”的报名人数也是逐年水涨船高。

并且我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包合了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现在平均每天都有3场马拉松赛事。

马拉松在中国短时间快速发展,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的推动,除了包含赛事本身产生的多层的商业合作体系,如赛事冠名商、赞助商、服务商等,还推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如装备、训练、补给、信息服务等。

业界普遍认为,马拉松经济=赛事本体经济+赛事载体经济+赛事媒体经济+赛事衍生经济。

对比美国每年举办1200场马拉松赛事,有55万人可以完成全程马拉松比赛的市场规模,中国跑步市场依然潜力巨大,据预测,未来中国跑步市场的容量可以达到300亿元。

2017年,全国马拉松共有500万人次参加,参赛者带动的消费规模达百亿元。

(摘编自《北京商报》)材料二:城市马拉松赛事,是一场城市“小奥运”,充当着“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对城市形象产生积极的综合性影响力。

城市居民、游客和其他受众对城市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等的综合印象,可以透过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以体育运动参与的途径将城市形象和感知者(居住者和游客)发生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

(摘编自《中国首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材料三:马拉松赛事井喷式发展背后,藏着各种肆意生长的问题。

除了各地想要这张“城市名片”外,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一个重要推手。

只有当赛事管理者与参与者在专业层面同步提升,马拉松赛事才能真正配得上“国际”标签,才能得到更多认可。

在某地马拉松比赛中,医疗和后勤支援让来自北京的跑友大失所望。

马拉松赛事存在运营商不成熟现象,则成为受访者的共识。

从马拉松赛事本身来着,马拉松赛事举办门槛、准入规则不明确。

马拉松赛事与其他比赛不同,它会占用极大的公共资源,这种资源的调度和配置只有相关部门才能执行。

目前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是报备制,不是审批制,至于这个城市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赛事,没有衡量标淮,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也没有很明确的准入门槛。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目前相当数量的赛事公司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选手的真正诉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