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梁开洞要求
梁上开孔规范
梁上开孔规范梁上开孔规范是指在梁上进行开孔时要遵循的一些规范和要求。
这些规范和要求旨在确保梁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影响,并保证开孔不会对梁的功能和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梁上开孔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开孔位置:开孔应在梁的强度受力较小的位置进行,避免影响梁的承载能力。
开孔位置通常应位于梁的节点处,且节点的剪力作用较小。
在选取开孔位置时,应考虑梁的设计荷载、开孔尺寸、材料强度等因素。
2. 开孔尺寸:开孔尺寸应符合梁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开孔的尺寸应按照结构设计师提供的图纸来进行,并且需要保留足够的边缘距离以保证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开孔的尺寸一般不应超过梁的1/3,且开孔的尺寸应该逐渐减小,以降低影响梁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风险。
3. 开孔形状:开孔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并符合梁的受力特点。
常见的开孔形状有圆形、矩形和梯形等。
对于大型或复杂的开孔,应寻求专业的结构设计师进行设计和评估。
4. 开孔间距:开孔之间的间距应保持一定的规范。
通常情况下,开孔之间的间距应大于开孔的直径或宽度的2倍。
开孔之间的间距过小可能会导致梁的强度不足或产生应力集中,增加开裂和破坏的风险。
5. 加强措施:对于较大或复杂的开孔,需要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以保证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加强措施包括在开孔周围加设加强筋或加强板,以增加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加强措施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6. 检测和验收:开孔完成后,应进行检测和验收工作。
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包括梁的强度和稳定性、开孔尺寸和形状、加强措施的有效性等。
检测和验收应由专业的结构工程师或施工单位进行,并记录相关的检验结果和数据。
总之,梁上开孔规范是为了确保梁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影响,并保证开孔不会对梁的功能和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梁上开孔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开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梁上开洞加固方案
梁上开洞加固方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是起承载作用的重要构件之一。
而在一些旧建筑的翻新改造中,由于年代较久远,结构稳定性比较差,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进行梁上开洞加固。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梁上开洞加固方案。
方法一:增加钢筋或钢板增加钢筋或钢板是一种常见的梁上开洞加固方案。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根据洞口大小确定所需钢筋或钢板的数量和规格,然后在梁的上、下表面分别打孔,将钢筋或钢板穿过钢筋或钢板并通过孔洞固定在梁上。
此方法可以加强梁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方法二:增加混凝土增加混凝土是另一种常见的梁上开洞加固方案。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在梁洞口的上下表面分别用水泥砂浆预留出钢筋的位置,然后将钢筋插入孔洞内,用托板等工具将其定位。
接着,在孔洞内部填充混凝土并进行充分压实,最后养护一段时间,等待混凝土充分凝固。
此方法可以增强梁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达到加固梁的目的。
方法三:采用悬挂式支撑采用悬挂式支撑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大跨度梁的加固方案。
此方法将梁上开口处的支撑点向两侧延伸,形成悬挂式支撑,从而使得梁的承载能力更大,稳定性更高。
具体实施时,首先在洞口两侧的梁上末端安装较长的钢板,然后在钢板和洞口之间加装钢构件,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结构。
方法四:采用工字钢加固采用工字钢加固是一种适用于较小梁的加固方案。
此方法可以将钢梁安装在洞口上方,以工字钢的承载能力为主要支撑力量,将洞口箍紧并加固。
相对于其他方法,工字钢加固操作简便,安装速度较快,加固效果也较为明显。
总结:梁上开洞加固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加固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施工。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加固效果,并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梁开洞要求
在梁腰上开不大于150的洞,位置应在梁跨中1/3范围内,梁高的中间1/3范围内,洞边及洞上下构造配筋
管子的上部和下部不得小于200.一般设计单位对梁上留洞和管子要求都很严。
个人经验,只供参考;
1:开孔高度不得超过梁高的1/3,且洞宽不宜大于650,洞边距梁顶或梁底距离不小于200.
2、开孔应在梁的中部范围,孔尽量做成圆形。
3、多孔并列时,孔净距不得小于梁高的1/3及200mm
4、梁高小于450时,梁上不得留洞。
5、圆洞孔径小于50时,可不加筋,孔径大于200时,参照方洞要求加筋。
1 剪力墙开有边长小于800mm的小洞口、且在结构整体计算中不考虑其影响时,应在洞口上、下和左、右配置补强钢筋,补强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截面面积应分别不小于被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面积(图a)。
2 穿过连梁的管道宜预埋套管,洞口上、下的截面有效高度不宜小于梁高的1/3,且不宜小于200mm,洞口处宜配置补强钢筋,被洞口削弱的截面应进行承载力验算(图b)。
梁上开孔规范
梁上开孔规范篇一:梁开洞要求及做法梁开洞要求及做法:一个工程是否有这种混凝土已经成型再来开孔的情况,体现了这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标准的梁上空洞应该采用预留的方式,空洞周边还用采取加强措施!楼主问空洞的位置一般应该在梁高的1/3中部,下面这个截图就是常见的设计方法:平法03G101-1中有一个梁上留洞的加强方式,上面也可以看出空洞的位置限制要求。
孔洞还有方孔与圆孔之分,下面这个截图分别是两种不同孔洞的加强方法:一、留洞要求: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参考资料:《高规》7.2.2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5.3.29《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3.9《苏G01-2003》17页梁上开洞的计算和构造的一般规定(1)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垃置,并应进行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厦构造措施。
(2)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内,必要时也可设置在梁端1/3区域内。
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O不宜大于0.05H。
小孔洞尽可能预留套管。
当设置多个孔洞时,相邻孔洞边缘间净距不应小于2.5HJ。
钢梁腹板开洞原则
钢梁腹板开洞原则钢梁腹板开洞是在钢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情况。
开洞可以使钢梁腹板直接穿透,以便于管道、电缆和其他设备的穿越。
在进行钢梁开洞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梁腹板开洞原则。
首先,开洞位置应该合理选择。
开洞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梁的中性轴线位置,并尽量避开梁的受力区域。
这样可以减少对梁的承载能力影响,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在选择开洞位置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布置和使用需求,以保证洞口的功能性。
其次,开洞尺寸应该符合规范要求。
开洞的大小应该根据穿越的管道或设备的直径来确定。
在确定开洞尺寸时,一般需要保留一定的宽度和高度余量,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修。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梁的受力特点和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开洞过大导致腹板强度不足。
第三,开洞的边缘应该进行加强措施。
开洞后的边缘会对梁的强度和刚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强处理。
一种常见的加强措施是在开洞边缘焊接加强筋。
加强筋的形状和数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增加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添加补强板的方式来增强开洞边缘的强度。
第四,开洞的形状应该合理设计。
常见的开洞形状包括圆形、方形和矩形等。
在选择开洞形状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洞口功能以及施工难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避免开洞形状过于复杂,以便于施工和后续维护。
最后,开洞后需要进行检测和验收。
在完成开洞施工后,应该对开洞进行检测,以确保开洞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焊缝检测、加强筋连接质量检查等。
如果发现开洞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在完成检测和修复后,还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开洞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钢梁腹板开洞是一项常见的钢结构施工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开洞位置、确定开洞尺寸、加强开洞边缘、设计合理的开洞形状以及进行检测和验收等措施,可以保证开洞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进行开洞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循上述原则,并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钢梁的结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
梁上开洞补强措施
关于现场31-32#楼公区风管穿梁新开洞补强措施由于高层31-32#楼结构施工图中标注遗漏,因此梁上未预留洞口。
根据设计所发11#改单需对现场31/32#楼J轴~15轴位置处200*650梁上新增850*300洞口,距结构板底50m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保证结构安全等情况特编制此开洞补强措施:一、施工流程结构回顶支撑--操作架搭设--混凝土踢打--混凝土清理--钢筋截断焊接补强--改造界面凿毛清理--模板支设--高一级细石混凝土浇筑--拆模--拆除支撑及操作架--清理现场--结构鉴定二、具体措施1、结构回顶支撑本加固施工前,应对两侧结构板及梁进行钢管回顶支撑,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沿梁底搭设立杆回顶支架(扣件式钢管回顶体系),钢管壁厚不得小于 2.75mm,立杆间距600X600mm,横杆步距1.5m,扫地杆距地0.2m,回顶支架外围四周须搭设闭合竖向剪刀撑,立杆顶部采用可调式顶托,与楼板间采用双根40X40X2方通顶紧。
每层改造梁底均应回顶,直至改造加强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完成,砼强度上升至75%时,方可进行拆除。
具体支撑措施如下图所示:2、操作架搭设本次改造楼栋层高3m,梁高650,由于剔打混凝土需要,搭设钢管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的构造采用梁板结构的形式,以Φ48×2.8mm的脚手架钢管用扣件相扣接进行制作,平台次梁间距为400mm,台面满铺木板,一一加以固定,使其不松动。
操作平台搭设1步,搭设高度为1.8米,栏杆高度1.2米,总高3米。
门架宽度:1.2米;跨距:1.8米(跨数根据现场确定);步高:1.8米;3、混凝土踢打、清理人工空压机踢打混凝士:先定位放线,将要踢打的部分由技术部现场确定好(详下平面图);采用施工电梯将空压机运至各楼层,人工搬运至需踢打梁处。
接风管至踢打区域(根据现场踢打范围人工调整空压机位置、风管长度)进行人工踢打;现场采用空压机将图中所示范围内850*650*200截面尺寸的梁全部混凝土进行剔除,且两侧各延伸100mm,便于后期绑扎环筋,梁上部板也需进行剔除便于后期从上部浇筑混凝土,保留原钢筋。
梁上开洞注意事项
梁上开洞注意事项
1. 柱上不允许开洞。
2. 楼板上开洞小于300,钢筋可绕过去。
洞口尺寸在300~1000,则需补强钢筋。
洞口任一方向尺寸大于1000,则结构专业应在洞口边加梁来重新划分板格进行设计计算。
3. 不管怎么说,任何较大的楼板开洞始终都是不利的。
4. 混凝土剪力墙上的洞口不宜大于800。
小于800的洞口,在有限元计算中是很难精确体现的。
所以一般不考虑这种小洞口,仅配筋时洞边补充钢筋。
5. 当混凝土剪力墙上开洞大于800时,在计算中应该对墙肢进行洞口设置。
按类似于门洞窗洞处理,建模计算时应满足关于剪力墙洞口设置的一些规定和要求。
6. 在混凝土剪力墙的洞口连梁上开洞,不能超过梁高1/3,且开洞后连梁剩余截面高度不小于200。
7. 在框架梁上开洞,要求如下:
(1)孔洞高度宜小于1/6梁高及100mm,孔洞长度不要大于1/3梁高及200mm。
圆形洞不要大于1/5梁高及150mm;
(2)孔洞大小,矩形洞长高比不能大于4,最好不要超过2.5;
(3)孔洞位置,尽量在梁跨中1/3L范围内,必要时也可在端部1/3L。
8. 结构开洞之后,并不是在结构计算中加以考虑,并不是说局部加固,就能逢凶化吉的。
有很多情况都是计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也不是局部加钢筋加固就能弥补构件截面缺陷所带来的抗震不利影响的。
结构板开洞及加固施工方案
结构板开洞及加固施工方案1. 引言结构板开洞及加固施工是在建筑施工或维修过程中常见的操作。
通过开洞可以方便进行管道、电线等设施的穿越,而加固工作则可以增强结构板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结构板开洞及加固施工的方案和步骤。
2. 结构板开洞过程结构板开洞是在预制混凝土板上进行的,开洞的位置和尺寸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且要考虑管道或电线等设施的布置和需要穿越的楼层。
下面是结构板开洞的步骤:2.1 确定开洞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实际需要,确定开洞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开洞位置会选择在梁、柱的边缘或无结构影响的区域。
2.2 制定开洞尺寸开洞尺寸的确定要根据需要穿越的管道或电线等设施的尺寸确定,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开洞尺寸会比设施的实际尺寸略大,以便容纳施工误差和管道设施的安装。
2.3 打标志线使用直尺和铅笔等工具,在结构板上打出开洞位置的标记线,以便施工人员进行准确定位。
2.4 使用电锯或墙砖切割器开洞根据打好的标志线,使用电锯或墙砖切割器进行开洞。
在进行开洞时要注意避开梁、柱等重要结构部位,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5 打磨开洞边缘开洞后,使用砂轮机或手动打磨工具对开洞边缘进行打磨,以确保开洞表面平整,无毛刺。
3. 结构板加固施工方案结构板加固是为了弥补开洞对结构板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结构板的承载能力。
下面是结构板加固施工的方案和步骤:3.1 清理开洞孔在开始加固施工之前,需要先清理开洞孔内的灰尘和杂物,以保证加固材料的粘结质量。
3.2 嵌入加固材料将加固材料(如钢筋等)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安装到开洞孔的周围。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螺栓、钢筋焊接或性能粘接剂等方法对加固材料进行固定。
3.3 浇筑加固砼在嵌入加固材料后,进行加固砼的浇筑。
加固砼的配合比例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配比、搅拌和浇筑。
3.4 养护加固部位加固砼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加固部位进行养护。
有梁开洞的计算书
有梁开洞的计算书梁的开洞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梁的开洞通常是为了满足管道、设备等的穿越需求。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梁开洞计算。
下面将介绍梁开洞计算的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梁开洞计算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等提供了详细的梁开洞计算方法和要求。
这些规范和标准规定了开洞形状、尺寸、布置等方面的要求,并提供了计算公式和例题供设计工程师参考。
其次,梁开洞计算涉及到梁的受力分析。
在梁的开洞计算中,需要结合静力学原理对梁在开洞处的受力进行分析。
当洞的尺寸足够小,开洞带来的刚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采用梁的刚度法进行荷载计算。
当洞的尺寸较大时,需要同时考虑梁的刚度变化和局部应力集中等因素,可以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此外,梁开洞计算还需考虑洞口的边缘开裂问题。
开洞使得洞口周边的混凝土断面减小,容易引起边缘开裂。
因此,在梁的开洞计算中,需要对洞口周边的混凝土进行开裂承载力的判断。
常用的方法有开裂承载力的验算和应力等效法等。
最后,梁开洞计算还需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梁的开洞会削弱梁体的整体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梁的开洞计算中,需要合理确定洞口的位置、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和加固措施,以提高梁的整体抗震和稳定性能。
综上所述,在梁开洞计算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并进行梁的受力分析、边缘开裂验算及结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的考虑。
这些内容可以为设计工程师提供科学合理的梁开洞计算参考,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能。
国家梁上打孔标准110mm
国家梁上打孔标准110mm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标准一直备受重视,其中,国家梁上打孔标准规定孔径为110mm。
这个标准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和稳定,以及施工质量的达标。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一、梁上打孔的重要性
梁是建筑物中承担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其结构性能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梁上进行打孔作业,必须遵循国家标准,以确保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国家梁上打孔标准规定孔径为110mm,这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合理数值。
二、孔径大小与承载能力的关系
孔径大小直接影响到梁的承载能力。
孔径过大,会导致梁的截面削弱,降低其承载能力;孔径过小,则可能导致施工困难,无法满足安装需求。
因此,国家梁上打孔标准将孔径定为110mm,既保证了梁的承载能力,又满足了施工要求。
三、国家梁上打孔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国家梁上打孔标准不仅对孔径进行了明确规定,还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相关监管部门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施工单位遵守国家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施工行为进行及时纠正。
总之,国家梁上打孔标准110mm是为了保障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都应严格遵守。
只
有这样,才能为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奠定基础。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项标准将不断完善,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梁穿洞原则
梁穿洞原则
梁穿洞原则(Liang Chuan Dong Principle)是在土木工程和结构设计中常用的一项原则,用于指导如何处理梁的洞口开设。
根据梁穿洞原则,当需要在梁上开设洞口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尽量避免在梁的受力区域内开洞:梁的受力区域通常是指梁的中间位置或者靠近支座的位置,这些地方承受着主要的受力。
为了保持梁的强度和刚度,应尽量避免在这些区域内开设洞口。
2. 在梁的非受力区域内开洞:如果确实需要在梁上开设洞口,应选择位于梁的非受力区域内的位置。
非受力区域通常是指距离梁边缘一定距离的区域。
3. 保持梁的整体稳定性:无论在哪个位置开设洞口,都需要确保洞口的开设不会影响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必要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保证梁的结构完整性。
4.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计算和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梁穿洞原则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
具体的洞口形状、尺寸和位置等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结构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相应的工程计算和设计。
【结构设计】详解结构梁上开洞——实战案例
详解结构梁上开洞——实战案例在某些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的特殊要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在梁上开洞.对于结构专业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结构上的开洞处理不应仅仅在总说明中补充一个统一的构造大样,或者选一个标准图集的,还应仔细对照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施工图中的开洞位置和大小.根据计算复核,确定其开洞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影响较小时可采用标准图集的构造措施.影响较大,且可以控制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时,结构设计人员应另外补充加强措施.影响特大,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不允许其开洞.本篇为大家搜集了6个关于”梁上开洞“的实际案例,部分言论仅供参考,有不同观点,欢迎跟帖留言,共同交流.案例一:我之前做的一个剪力墙的工程中就碰到了.住宅层高3m,其中吊顶高度在2.5m,剩下500,要走各种水管、暖通管线,建筑要求在结构梁上开洞.(本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本案例没有对应,作为参考)领导同意了,所以这个责任就落到我头上了.剪力墙结构梁也不多,所以不仅要在梁上开洞,也要在连梁上开洞.洞口宽度从200到500不等,高度从几十一直到200.梁上开洞,连梁开洞关于梁上开洞的构造要求,如下:1.柱上不允许开洞.2.楼板上开洞小于300,钢筋可绕过去.洞口尺寸在300~1000,则需补强钢筋.洞口任一方向尺寸大于1000,则结构专业应在洞口边加梁来重新划分板格进行设计计算.3.不管怎么说,任何较大的楼板开洞始终都是不利的.4.混凝土剪力墙上的洞口不宜大于800.小于800的洞口,在有限元计算中是很难精确体现的.所以一般不考虑这种小洞口,仅配筋时洞边补充钢筋.5.当混凝土剪力墙上开洞大于800时,在计算中应该对墙肢进行洞口设置.按类似于门洞窗洞处理,建模计算时应满足关于剪力墙洞口设置的一些规定和要求.6.在混凝土剪力墙的洞口连梁上开洞,不能超过梁高1/3,且开洞后连梁剩余截面高度不小于200.7.在框架梁上开洞,要求如下:(1)孔洞高度宜小于1/6梁高及100mm,孔洞长度不要大于1/3梁高及200mm.圆形洞不要大于1/5梁高及150mm;(2)孔洞大小,矩形洞长高比不能大于4,最好不要超过2.5;(3)孔洞位置,尽量在梁跨中1/3L范围内,必要时也可在端部1/3L.8.结构开洞之后,并不是在结构计算中加以考虑,并不是说局部加固,就能逢凶化吉的.有很多情况都是计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也不是局部加钢筋固就能弥补构件截面缺陷所带来的抗震不利影响.无论过去有多伟大的工程之实例,凡违上述原则,皆属殷鉴,勿庸置否.很不幸,我发现我的洞口超过了这上面所说的最大要求,而且我做的是个高层,7度区120m高的建筑.我按照构造手册上关于梁腹开洞的计算要求对每根梁都做了计算,并配了补强钢筋,但是仍然心有余悸.像上面所说,许多情况下都是计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也不是局部加强钢筋就能弥补截面缺陷所带来的抗震不利影响.案例二:先说整栋楼的大体情况吧!整个项目由5栋33层或28层住宅和一栋商业组成,其中高层住宅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带大地下车库.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此5栋建筑的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在我们业主去施工现场查看自己房屋时,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房屋几乎每个梁(无论是框架梁还是剪力墙连梁)上都有开洞的现象,这些洞口尺寸几乎都是直径150左右圆型洞口,目的就是为了地源热泵的管道铺设.为了不使送风管道从梁下方绕过导致净高不足,所以每栋楼几乎每家每户上方的梁都有大批的洞口,而在公共走道上管道洞口尤为集中,有的地方甚至洞口排紧贴在一起,从现场看起来就如纵横交错的蜘蛛网一样!话不多说,直接上图!这些洞口都是后期开洞的,现场都能看到箍筋给打断!但是梁的主筋都没打断!这些连续洞口也不符合《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开洞的间距要求,也没补强钢筋!现在有个问题,目前这些连续洞口可以简化为一个大的矩形洞口,下面就想问下大神们!简化大的矩形洞口显然也比较大!那么到底这个洞口对梁有多大影响?怎么计算?地震下梁端塑性铰的发展怎么发展?目前这个地方的受力形式时如何完成的?网友回复推荐:正常使用目前估计就靠上部现浇楼板的作用了!毕竟整体浇筑的,混凝土结构还有有塑性储备的!现在就怕地震时候梁太弱了,没有塑性铰这个概念了!感觉现在就是塑性铰了.这就是建筑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不同步的影响!结构一般对于梁开洞都只在说明里画上大样,具体怎么做就写上一切应以国家规范为准.但是后期设备设计都是在结构图出完以后再开始的,而且基本上都是穿梁.案例三:房屋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共11层,我家在11层顶楼,客厅正上方有一个25平米阁楼(与客厅大小及户型均一致),想在阁楼上做一个浴室,走下水需要在梁上打一个洞,请问有没有影响?另外那个位置好像是梁和柱连接的部位网友回复推荐:关于梁上打洞的问题,给你个建议,先看看此梁是否为主梁,如果是,打通不要超过2个,直径不能过4-7厘米,控制在这个直径最好;如果不是主梁那打通就可以多一些了;从你的图上看,打洞的位置可以;没有问题;案例四:我的一排250x600的梁,设备要穿150的管,我应该在什莫位置给他开洞比较合理,需要验算吗网友解答推荐:梁腹开洞要预留套管,洞尽量开在跨中1/3区域且需洞口加固,如下图(我院通常做法):构造要求管的直径不能超过梁高的1/4,就整根梁来说是不是应放在1/3跨度得位置案例五:砖混结构顶楼,外墙墙面上有梁,由于要对外开孔,孔打出来,正好是一半混凝土一半砖墙的位置,可能底筋被打断,需要加固吗?网友解答推荐:砖混结构外梁只是作为圈梁之用,造成房屋危险倒塌肯定不会,但有可能会引起梁或墙开裂,最好作贴钢板加固处理.案例六:有一水管dn100,在我的一主梁上穿过,且梁截面在洞口下的有效高度只有150mm(不满足高规),但又必须开洞.请问各位高手,留洞应有什么要求,应有哪些加固措施???网友解答推荐:下列位置不可以开洞:1、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的三角形的范围里及梁净度1/2高度范围里不得开洞.2、120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3、宽度少于1000的窗间墙.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石砌体为300)和转角处450(石砌体为600)的范围内.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的范围里.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应在梁的中部留设洞口,洞口应设加强筋,如何设置应由设计人员确定.以下供参考:1.梁两侧设置环向加强筋;2.梁两侧设置#型加强筋;3.梁两侧设置加强钢板.我院的做法(供大家参考)一、留洞要求: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参考资料:《高规》7.2.2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5.3.29《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3.9《苏G01-2003》17页补充案例:该项目的建筑专业因为以下原因,造成了结构梁、柱上不合理的开洞:1.厨房的烟道布置在厨房外的阳台上,要求框架梁、次梁开洞,位置有支座处、有跨中,抽油烟机排烟孔直径150mm~180mm,结构的梁高为400mm~600mm.如果将排烟孔留在梁底以下,那么在住户吊顶时,将会遮不住排烟孔.建设方要求设计允许在梁上开孔.2.建筑的空调板位置的原因,要求在框架柱上开洞,直径80mm~100mm.最终的处理结果为:1.不允许在梁上开排烟孔,建筑专业将烟道移到厨房内.2.不允许在框架柱上开空调洞,由建筑处理.结构工程中,难免会遇到要在主体结构上开洞的问题,但开洞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构造手册》中对梁上开洞的位置和尺寸进行的要求,也提出了构造措施和计算要求,有些洞不需要处理(如小于0.1h和100mm的圆洞),有些洞只需采取构造加强(如小于0.2h 和150mm的洞).严格来讲,所有的结构开洞都需要进行计算,不能仅仅因为洞较小就可以不处理或只做构造加强,特别是在梁的受力较大处,剪压比不应超出规范的要求.有抗震要求框架梁,应避免在形成塑性铰的位置(支座1.5h范围内)开洞.次梁上开洞的位置可以不限制,但一定要满足计算要求.3.应避免在框架柱上开洞.框架上开洞易形成塑形应力集中,成为一个易破坏的薄弱点.剪力墙上的开洞也不应如《构造手册》和《11G101-1》图集所说的,仅仅按一个800mm和300mm的洞口尺寸确定加强措施,还应该考虑洞口的位置,墙肢的长度、对剪力墙整体计算的影响等因素.比如:应避免在短肢剪力墙上和墙肢长度较小的剪力墙(比如L/hw≤8的墙肢)上开洞;应避免在墙肢的端部开洞;开洞应避开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位置;开洞后应避免对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削弱太多,应复核开洞处剪力墙的轴压比.。
梁开洞规范
梁开洞规范梁开洞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工程活动,目的是为了穿越梁体的管道、设备、电缆等通信线路。
梁开洞的规范操作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梁开洞规范的一些主要要点。
1. 前期准备:在进行梁开洞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确定开洞位置和尺寸,并编制梁开洞方案。
同时需要评估梁的承载能力,以确定开洞不会对梁的结构安全出现影响。
2. 施工图纸:梁开洞需要在相关施工图纸上明确标注开洞位置、尺寸、数量等信息,并与设计方和业主进行确认。
3. 安全防护:在梁开洞的周围需要设置防护护栏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防止人员误入或发生意外。
4. 施工设备:梁开洞需要使用适当的施工设备,如钻孔机、钢丝锯等,确保施工操作的效率和质量。
5. 排水处理:梁开洞时,可能会涉及到梁内的排水问题。
在开洞前,需要预先进行排水处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积水等问题。
6. 符合标准规范:在进行梁开洞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操作。
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7. 施工质量控制:梁开洞过程中,需要保证开洞尺寸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同时,开洞后需要对洞口进行清理,确保通畅。
8. 强度补强:在需要进行大洞口梁开洞时,可能会涉及梁体的结构强度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补强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9. 施工记录:梁开洞完成后,需要及时记录相关施工数据,包括开洞位置、尺寸、开洞时间等信息,作为后期验收和管理的依据。
10. 工期控制:梁开洞是施工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将其纳入总体工期计划中,并与其他施工工序相配合,以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
总结来说,梁开洞的规范操作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从前期准备到施工设备的选择,再到强度补强和工期控制等方面,都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开洞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防护和施工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有梁开洞的计算书
有梁开洞的计算书标题:有梁开洞的计算书梁开洞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案,本文将介绍有关梁开洞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正文: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梁开洞是指梁的部分截面被切割或挖空,以适应管道、电缆或其他设备的通行。
在进行梁开洞设计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梁开洞计算方法:1.洞口尺寸计算:梁开洞的尺寸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通常,洞口的宽度和高度需要满足设备的通行要求,并考虑梁的强度衰减。
2.强度计算:梁开洞后,梁的截面将发生改变,对梁的强度产生影响。
在计算梁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洞口的尺寸、洞口位置和梁的材料特性等因素。
通常使用结构力学的原理和公式进行计算。
3.稳定性分析:梁开洞后,梁的稳定性也需要进行分析。
例如,在梁的顶部或底部开洞时,需要考虑梁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以及梁的变形情况。
除了上述计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设计师应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梁开洞设计,确保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梁开洞设计中不得出现任何与版权相关的争议。
设计师应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不得抄袭或侵犯他人的作品。
此外,文章标题、简介和正文中不得包含敏感词汇或其他不良信息,以保证读者的阅读体验。
同时,也应严禁在文章中插入任何广告链接或其他形式的广告信息。
最后,文章应具有清晰的思路,内容流畅,段落完整,不出现语句缺失或丢失序号的情况。
总结:本文介绍了有关梁开洞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梁开洞设计需要进行尺寸计算、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同时,还需要遵守版权法律,避免敏感词汇和不良信息的出现。
文章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表达,以确保读者的良好阅读体验。
地下室顶板结构局部开洞方案
地下室顶板结构局部开洞方案一、设计要求1.保证地下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2.提供足够的开洞空间,并确保开洞部分的强度和稳定性。
3.确保开洞后的地下室能够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
4.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造价。
二、设计方案1.加强钢筋方案:在开洞部分周边加增加一定数量和直径的钢筋,以增强开洞部分的强度。
可以采用钢筋网格和钢筋筋箍等形式进行加固。
需要注意的是,加强钢筋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并与原有钢筋连接牢固。
2.钢梁支撑方案:在开洞部分下方设置钢梁,通过钢梁的支撑作用来保证开洞部分的稳定性。
钢梁的尺寸和型号应根据开洞部分的跨度和荷载要求来确定,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计算和实验来验证其可靠性。
3.预应力方案:在开洞部分设置预应力钢筋,并通过预应力的作用来提高开洞部分的承载能力。
需要进行钢筋张拉、锚固和灌浆等施工工序,确保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良好粘结。
4.轻质砼填充方案:在开洞部分采用轻质砼(如聚苯板混凝土等)进行填充,以降低开洞部分的自重和荷载。
轻质砼的密度和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与原有混凝土结构连接牢固。
5.钢板加固方案:在开洞部分的上方设置钢板,通过钢板的加固作用来提高开洞部分的承载能力。
钢板的厚度和型号应根据开洞部分的跨度和荷载要求来确定,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计算和实验来验证其可靠性。
6.简化结构方案:根据实际需要,对开洞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尽可能减少开洞部分的面积和数量。
在开洞部分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室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进行加固。
以上是地下室顶板结构局部开洞的几种设计方案,具体选择哪种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地下室的用途、荷载要求、结构材料和施工条件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验证,确保开洞部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一个工程是否有这种混凝土已经成型再来开孔的情况,体现了这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标准的梁上空洞应该采用预留的方式,空洞周边还用采取加强措施!楼主问空洞的位置一般应该在梁高的1/3中部,下面这个截图就是常见的设计方法:平法03G101-1中有一个梁上留洞的加强方式,上面也可以看出空洞的位置限制要求。
孔洞还有方孔与圆孔之分,下面这个截图分别是两种不同孔洞的加强方法:一、留洞要求: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参考资料:《高规》7.2.2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5.3.29《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3.9《苏G01-2003》17页梁上开洞的计算和构造的一般规定(1)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垃置,并应进行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厦构造措施。
(2)孔洞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内,必要时也可设置在梁端1/3区域内。
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O不宜大于0.05H。
小孔洞尽可能预留套管。
当设置多个孔洞时,相邻孔洞边缘间净距不应小于2.5HJ。
梁上开洞补强措施
关于现场31-32#楼公区风管穿梁新开洞补强措施由于高层31-32#楼结构施工图中标注遗漏,因此梁上未预留洞口。
根据设计所发11#改单需对现场31/32#楼J轴~15轴位置处200*650梁上新增850*300洞口,距结构板底50m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保证结构安全等情况特编制此开洞补强措施:一、施工流程结构回顶支撑--操作架搭设--混凝土踢打--混凝土清理--钢筋截断焊接补强--改造界面凿毛清理--模板支设--高一级细石混凝土浇筑--拆模--拆除支撑及操作架--清理现场--结构鉴定二、具体措施1、结构回顶支撑本加固施工前,应对两侧结构板及梁进行钢管回顶支撑,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沿梁底搭设立杆回顶支架(扣件式钢管回顶体系),钢管壁厚不得小于 2.75mm,立杆间距600X600mm,横杆步距1.5m,扫地杆距地0.2m,回顶支架外围四周须搭设闭合竖向剪刀撑,立杆顶部采用可调式顶托,与楼板间采用双根40X40X2方通顶紧。
每层改造梁底均应回顶,直至改造加强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完成,砼强度上升至75%时,方可进行拆除。
具体支撑措施如下图所示:2、操作架搭设本次改造楼栋层高3m,梁高650,由于剔打混凝土需要,搭设钢管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的构造采用梁板结构的形式,以Φ48×2.8mm的脚手架钢管用扣件相扣接进行制作,平台次梁间距为400mm,台面满铺木板,一一加以固定,使其不松动。
操作平台搭设1步,搭设高度为1.8米,栏杆高度1.2米,总高3米。
门架宽度:1.2米;跨距:1.8米(跨数根据现场确定);步高:1.8米;3、混凝土踢打、清理人工空压机踢打混凝士:先定位放线,将要踢打的部分由技术部现场确定好(详下平面图);采用施工电梯将空压机运至各楼层,人工搬运至需踢打梁处。
接风管至踢打区域(根据现场踢打范围人工调整空压机位置、风管长度)进行人工踢打;现场采用空压机将图中所示范围内850*650*200截面尺寸的梁全部混凝土进行剔除,且两侧各延伸100mm,便于后期绑扎环筋,梁上部板也需进行剔除便于后期从上部浇筑混凝土,保留原钢筋。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梁开洞要求及做法:一个工程是否有这种混凝土已经成型再来开孔的情况,体现了这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标准的梁上空洞应该采用预留的方式,空洞周边还用采取加强措施!楼主问空洞的位置一般应该在梁高的1/3中部,下面这个截图就是常见的设计方法:平法03G101-1中有一个梁上留洞的加强方式,上面也可以看出空洞的位置限制要求。
孔洞还有方孔与圆孔之分,下面这个截图分别是两种不同孔洞的加强方法:一、留洞要求: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参考资料:《高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苏G01-2003》17页梁上开洞的计算和构造的一般规定(1)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垃置,并应进行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厦构造措施。
(2)孔洞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内,必要时也可设置在梁端1/3区域内。
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O不宜大于。
小孔洞尽可能预留套管。
结构梁开洞要求
梁上开洞要求
梁上矩形孔洞:
1、开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孔洞应尽可能设置于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必要时可设置于梁端l/3区域内。
(2)孔洞偏心距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0不宜大于0.05h。
(3)设置多孔时,相邻孔洞边缘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 h h,孔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4)孔洞长度和高度的比值l h /h h应满足:跨中l/3区域内的孔洞不大于4;梁端l/3区域内的孔洞不大于2.6。
矩形孔洞尺寸和位置
跨中l/3区域梁端l/3区域项目
h h /h l h /h h c /h l h / h h h h /h l h /h h c /h l h / h h S2/h
非地震区≤0.40 ≤1.60 ≥0.30 ≤4.0 ≤0.30 ≤0.80 ≥0.35 ≤2.6 ≥1.0 地震区≤0.40≤1.60≥0.30≤4.0≤0.30≤0.80≥0.35≤2.6≥1.5
梁上矩形孔洞:
1、开洞尺寸和位置
应满足以下要求:
(1)孔洞应尽可能设置于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必要时可设置于梁端l/3区域内。
孔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2)对于d0/h≤0.2及150mm的小直径孔洞,圆孔的中心位置应满足-0.1 h≤e0≤0.2 h(负号表示偏向受压区)和S2≥0.5 h的要求,对于抗震设计,圆孔梁塑性铰位置宜向跨中转移1.0 h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上开洞要求
梁上矩形孔洞:
1、开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孔洞应尽可能设置于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必要时可设置于梁端l/3区域内。
(2)孔洞偏心距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0不宜大于0.05h。
(3)设置多孔时,相邻孔洞边缘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 h h,孔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4)孔洞长度和高度的比值l h /h h应满足:跨中l/3区域内的孔洞不大于4;梁端l/3区域内的孔洞不大于2.6。
矩形孔洞尺寸和位置
跨中l/3区域梁端l/3区域项目
h h /h l h /h h c /h l h / h h h h /h l h /h h c /h l h / h h S2/h
非地震区≤0.40 ≤1.60 ≥0.30 ≤4.0 ≤0.30 ≤0.80 ≥0.35 ≤2.6 ≥1.0 地震区≤0.40≤1.60≥0.30≤4.0≤0.30≤0.80≥0.35≤2.6≥1.5
梁上矩形孔洞:
1、开洞尺寸和位置
应满足以下要求:
(1)孔洞应尽可能设置于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必要时可设置于梁端l/3区域内。
孔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2)对于d0/h≤0.2及150mm的小直径孔洞,圆孔的中心位置应满足-0.1 h≤e0≤0.2 h(负号表示偏向受压区)和S2≥0.5 h的要求,对于抗震设计,圆孔梁塑性铰位置宜向跨中转移1.0 h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