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复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复习优秀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复习优秀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节能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 办事。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答案] (1)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 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降低能耗、治理污染就是 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而破坏生态环境,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 GDP的增长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解析] ①是一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否认了人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符合题意。④也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应
舍去。②的寓意要求人们树雄心,立大志,勇于拼搏,符合题意。
③一方面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求人们不要停留在过去,
地经济发展。
(2)努力发挥认识的预见性、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
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3)尊重客观规律,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等有利条件,创造
“一站式”服务等新条件,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变式训练] (2008年海南卷第23题)辨析题:有一本被誉为
“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 材料一 2007年7月30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 能源领导办联合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 称: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单位GDP 电耗同比上升3.6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 3.87%。从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看,煤炭下降
返回目录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复习PPT课件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复习PPT课件

C. ②④
D. ③④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解析] ④观点错误,可直接用排除法排除C、D两项。然后比
较A、B两项,①是共有的,可不考虑,直接分析②和③即可。
“你的智慧是有限的”体现③,材料不体现联系的观点。故选B项。
[答案] B
2. 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 材料一 2007年7月30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 能源领导办联合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 称: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单位GDP 电耗同比上升3.6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 3.87%。从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看,煤炭下降
(2)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保 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等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 表现。
(3)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可以利用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制约或影响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 范围。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采取政策支持和引导节能等措施, 就说明了这一点。
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本题是“怎么做”类型,根据规律
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
动性,具体分析材料中该地区是如何认识利用客观规律、如何在

返回目录
方法技巧
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利用有利条件发挥规
律的作用的。
[参考答案] (1)积极认识规律,以对规律作用的认识指导本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PPT教案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PPT教案
第9页/共27页
3、关于规律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规律 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条件) 可以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性质 规律不同于规则、定律(主观与客观) 规律不同于现象(表面和本质)
第10页/共27页
4、主观能动 性、意识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
第14页/共27页
7、关于认识
认识的基础 实践 认识的来源 实践(唯一) 认识的途径 直接经验(实践)和间接经验(离不开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根本目的 实践 每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第15页/共27页
8、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
第19页/共27页
哲学上的物质就是物体 (物体即物质的具体形态,不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唯一特性,还有其它属性)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脑) 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反作用的大小与意识正确与否无关) 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
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成为世界最长 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 工难度世界第一。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可以抗击8级地震。
第25页/共27页
港珠澳大桥从提出到论证再到开工,所反 映的辩证唯物论的原理有哪些?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第6页/共27页
第7页/共27页
1、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性
客观存在 ——包括物质和意识 客观实在 ——指物质 客观性 物质具有客观性 正确的意识也具有客观性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 “思想等等是主观的 东西,做或行是主观 见之于客观东西,都 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我们名 之曰‘自觉的能动 性’,是人之所以区 别于物的特点。”
2021/4/10
16
意识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产生过程中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 识。
2021/4/10
17
2 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从动物心理向人的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劳 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使人直立行走
劳 动 促进人思考问题
产生语言
2021/4/10
劳动创造了人, 也促使意识的产 生和发展。 社会
实践活动的需要 促进了意识的形 成和发展。
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意识通过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 然”。
4)意识活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控制作用
2021/4/10
23
• 意识、精神对人和客观世界的作用是巨大 的。人 与人之间的差异优劣主要不表现在
身体上,而表现在人的思想,思维,智力, 意志,情感方面,即人的意识上。因此, 培养人提高人,主要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意 识、思想、精神。
第一章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2021/4/10
1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2021/4/10
2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 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 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第三课第二第三节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PPT课件

第三课第二第三节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PPT课件

.
20
❖ 5.下列成语和日常用语,蕴含客观规律性
C 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 )
❖ ①拔苗助长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③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④心想 事成
❖ A.①② D.①④
B.③④
C.②③
.
21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
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
主观意志决定的。人们不能改变自然现象中的天
灾,如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避免
性。
(2)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抗灾不由天”
即抗灾的成败不是由天意决定的。通过顽强的精
神、不懈的努力是可以战胜困难的,在救灾中,
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体现了“抗
灾不由天”。
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 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与活动。
.
5
面对海啸,人会怎么办?动物 会怎么办?
.
6
面对滔滔海啸,人会怎么办?动物会怎么办?

动物

人会积极思考海啸成因和成 功地战胜海啸的办法。
动 物
人会利用对“水”流动规律的认 只
做 识和对地壳运动规律的把握作为 会
指南,并付诸于实践,以达到变 本
A 作物的产量。这说明( )
❖ 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自然规律 起作用的形式
❖ B. 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
❖ C.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D. 规律是主观能动性的产物
.
18
❖ 3.关于条件、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下
A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条件不具备,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 造条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按客观规 律办事

第一单元唯物论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单元唯物论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十分紧迫的课题。企
业要挑起自主创新的大梁,就必须树立信心、
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我国自主创
新的局面才能得到真正的改观。这说明
❖( ) ❖ A.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 B.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影响 ❖ C.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着导向和选择作用 ❖ D.有时候意识的反作用是决定性因素 ❖ 【答案】 B

(2008年海南单科,16)某地利用当地
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
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
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
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 ② 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 因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 规律、商机和条件 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 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 请做考说不
来,也等不来,关键只有一个字:干!干,
就要实,就要苦干实干。干,就要巧,就
要尊重科学。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 C.勇于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
世界
❖ D.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 来
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
❖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 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 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 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①④
❖ 【答案】 B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PT资料优秀版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PT资料优秀版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 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规 律,自觉得改造世界。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稍纵即逝的 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 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 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
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 的主人。
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 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都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性。但是人可以使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越
社会 趋向属于 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用会自规律己的的决定躯作用体。和物质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
的某些变化。 暂时的曲折倒退,不能改变 前进的总趋势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之间背后的天性,是丰富多彩的 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 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着起作用。
4,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地,人的意识活动要受到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 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 起作用。
自然规律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由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 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 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pt课件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认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
律那么是经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认识的活动实现 的。
〔一〕认识的作用
第一,目的性和方案性 第二,发明性
第三,指点实际改造客观世界 的作用
第四,指点、 控制人的行为 和生理活动
〔二〕客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一致
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扬客观能动 性是辩证一致的。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开展的多 种能够的方向、目的、方式的选择。
主体选择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 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开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 五、在实际中正确、充分发扬主体的能动性 • 〔一〕在实际中正确地发扬主体的能动性 • 错误的主体能动性,即客观盲目性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我,只唯实 • 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 2、坚持实事求是,反对重名轻实的教条主 义思想方式。
• 第一、只需勇于实际,才干谈得上实事求是 • 第二、注重实际效果,是实事求是的中心
•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必需不拘泥于旧实际, 旧阅历,要解放思想,在实际中开展真理。
• 〔二〕解放思想,充分发扬主体能动性
• 要换脑筋,排除思想妨碍 • 第一、抑制思想定势 • 第二、逆向思想方法 • 第三、“切忌想当然〞 • 第四、“求全思想不能有〞 • 第五、让思想“返老还童〞 • 一方面:敢于废除迷信,大胆想象 • 另一方面:敢于突破常规,别出心裁。
前提
客观规律性
必要条件
客观能动性
正确发扬客观能动作用应留意
首先,从实践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开展规律。 其次,实际是发扬人的客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最后,客观能动作用的发扬,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 物质手段。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pt课件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pt课件
.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启示:第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
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基础
第二: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也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二 者结 合起 来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否定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 观能动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 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D
.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
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B)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
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
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
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
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
辨析
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世上最精美的佳肴!”和尚们
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我们是互相喂着吃的!”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客观规律、客观条件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和利用客观条件
表现:①(从质来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 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 果。
②(从量来看)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 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 度.
.
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盲目 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下,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 速度。农业强调“以粮为纲”; 工业强调“以钢为纲”,要求在 5年以致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 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人民 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保 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等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 表现。
(3)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可以利用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制约或影响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 范围。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采取政策支持和引导节能等措施, 就说明了这一点。
C. ②④
D. ③④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解析] ④观点错误,可直接用排除法排除C、D两项。然后比
较A、B两项,①是共有的,可不考虑,直接分析②和③即可。
“你的智慧是有限的”体现③,材料不体现联系的观点。故选B项。
[答案] B
2. 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活动平台
一、选择题
1.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
话所强调的是(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返回目只录
方法技巧
要敢想你就行》。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 这一命题。
[解析] 本题以社会较为流行的一本书的名字为题,考查辩证 思维能力和相关的哲学知识,较为灵活。解答此题,必须首先了 解这道辨析类题目的特点:正误混杂型,既有合理的内容,也有 错误的地方。分别指明正确与错误的观点是什么,并具体分析说 明理由,是这类题目的主要解答方法。本题的具体内容是要求辨 析“敢想”与“行”(成功)的关系。从哲学上看,主要考查尊 重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看, 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
奥运火炬完成了在广东、福建的传递之后进入江西。在这段 路线上,也不断在发生另一种“传递”:许多企业从广东和福建 迁移到江西。
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 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返发回现目:录
方法技巧
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
专题八 认识论
第一讲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 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目录
时政点击 ……………………………………………(3) 方法技巧 ……………………………………………(4) 活动平台 ……………………………………………(9)
时政点击时政点击来自最1.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新 考
2.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3.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 联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以及对
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认识和积极推进,理解影响主观能动
政 点
性的因素。

2. 运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说明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始终
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的必要性。
返回目录
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
[典型例题] (2008年北京卷第40题)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 “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 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 老区。
②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
③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认识规律
④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使其服从人们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解析] 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规律是不能改变的。
[答案] A 6. 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
“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翻越昆仑山,穿越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节能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 办事。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答案] (1)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 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降低能耗、治理污染就是 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而破坏生态环境,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 GDP的增长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祝您高考成功!
小财迷
教会学校的牧师对学生说:“爱是金钱买不到的。”为了让孩 子更加信服,他问道:“假如我出100个法郎,能使你们不爱父母 吗?显然不能!”
教室里一片寂静。突然有个学生嗫嚅地问:“要是我不爱哥哥, 您出多少钱?”
返回目录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返回目录
方法技巧
[答案] 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 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 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要取得成功 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 成功。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 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 大的失败。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 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
C. 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 人的主观意志无所不能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解析] 人们自己设计、设想建成了三峡工程,并按人们早有
的想法发挥出它的综合效益。这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
巨大的,选C项。A、B、D三项均错误。
[答案] C
5. 上述材料还充分说明(

①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应开拓、进取、勇于超越,也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 D
3. 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
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
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
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A.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 B.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C. 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利用规律 D. 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解析] A、D两项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不仅要受到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还要受到一 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的。人是自 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因此人不可 能站在自然界之外。再者,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规律,人类应与自 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力图统治自然。C项不完全对,认识规律不等于
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
一条钢铁巨龙。这表明(

A. 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
B.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C. 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
D. 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巨大的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解析] 青藏铁路在克服重重困难后,腾跃在“世界第三极”, 充分体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发挥,D正确;A观点不切合现 实,B过分夸大了人的能动性,C观点错误,均不选。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解析] ①是一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否认了人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符合题意。④也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应
舍去。②的寓意要求人们树雄心,立大志,勇于拼搏,符合题意。
③一方面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求人们不要停留在过去,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7.76%,钢铁下降6.49%,建材下降7.84%,化工下降5.17%,纺织 下降0.73%,电力下降2.57%;石油石化和有色金属分别上升1.27%、 1.58%。
材料二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 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 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本题是“怎么做”类型,根据规律
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
动性,具体分析材料中该地区是如何认识利用客观规律、如何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