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与实现方式(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

站点数量 电源获取 量测数据
少,<100 方便 充足
多,几百、几千甚至上万 困难
严重缺乏
11
现状——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总体情况
国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近四十年 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于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FA),其主 要设备为重合器和分段器,不需要建设通信网络和主站计算机系统;
9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意义
配电自动化的实施,对于提高成熟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 显著优势,供电可靠性从99.9%至99.99%的提升主要靠网架改造,从99.99%到 99.999%的提升必须依靠配电自动化建设。
一是通过网络运行分析、提供转供能力,开展带电作业,优化停电计划管 理、减少重复停电,优化抢修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达到减少计划停 电时间的目的。
东京电力银座支店配电自动化系统(日本国内第一个)电力负荷密度148,000kW/km2
13
现状——各国配电自动化发展
2、新加坡配电自动化现状
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投运大型配电网的SCADA系统,在90年代加以 发展和完善,其规模最初覆盖其22kV配电网的1330个配电所,目前已将网络管 理功能扩展到6.6kV配电网。
配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
术、通信技术及新的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 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 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
4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
预安排停电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占总停电时间的73%,故障停 电时间占27%。预安排停电中,检修停电和工程停电是主要因素,占预安排停 电时间的98%;故障停电中,外力因素、设备原因和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占 故障停电时间的79%。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刍议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摘要:文章基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要求,提出了配电网的合理规划要求,对开关(断路器)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基本需求,分析了不同故障处理模式的原理及优缺点,提出基于配电网全局拓扑信息的集中式馈线控制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分布智能模式;集中智能模式1 配电网的合理规划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将环网结构开环运行的配电网线路通过分段开关把供电线路分割成各个供电区域。

当某区域发生故障时,及时将分割该区域的开关跳开,隔离故障区域,随后将因线路发生故障而失电的非故障区域迅速恢复供电,从而避免了因线路出现故障而导致整条线路连续失电,减少了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因此,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规划提出了以下要求:(1)供电线路要连接成环网,且至少具备双电源,对供电密集区甚至要考虑构成多电源供电系统。

(2)线路干线须进行分段。

避免线路某处出现故障导致整条线路都连续失电,即通过分段开关的倒闸,将非故障区域负荷转移。

分段原则是:根据具体情况,或按负荷相等,或按线长相等,或按用户数量均等原则。

应考虑投资效益,一般线长在3km以内的宜分3段,线路更长时分段不超过5段。

(3)若分段开关使用负荷开关,不使用断路器,可节省部分一次设备的投资。

线路发生故障后,分段开关的作用是隔离故障区域,而不是切除故障电流。

当故障发生后,变电站内1okv出口断路器分开,切除故障电流,此后,划分故障区域的分段开关才跳开隔离故障,此时故障电流已经切除。

(4)分段开关可使用断路器。

目前我国开关生产厂家已经生产出分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及短路电流的1okv户外真空断路器。

这种设备与计算机的遥控技术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连接后能够实现遥控操作、数据信息通讯等功能。

2 开关设备的选型开关设备作为配网自动化的关键设备,为实现控制中心和各分段开关进行数据通信,要求控制开关、断路器不仅具备远方的遥控操作和数据信息通讯等基本功能,同时还要具备独立、完善的操作电源系统。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探讨摘要: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是一个具有较高综合性、操作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包括电力企业中和配电系统相关的所有控制及功能数据。

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及总结对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系统;模式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配网自动化概述1.1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突破点及创新点与先进的国外配网自动化系统相比,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进程还处在不断摸索的初级阶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电力系统偏重于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投入,却忽视了对配网综合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技术投入、设备使用、生产环境建设等方面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我们对国外的dms发展历程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针对其智能性的自动就地控制及近远程可选控制方式加集中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的控制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实现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重大突破。

1.2 智能化的控制装置(ied)智能电网的 ied 控制装置用于保护和控制, 它通常与提供人机接口(hmi)的用于就地控制、监视和系统组态的一台站计算机集成在一个网络中。

连接到各种不同用户的ied 和就地网络,奠定了更高级远程功能的基础, 如先进的电力系统管理和处于运行状态下的设备状态监测。

该控制装置为通信模拟系统、电力一次设备监控、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有效的实现了对一次设备的远程控制,为配网计算机分布式实时网络结构的引入和实现创造了条件。

1.3 自动重组方式配网的自动重组方式体现在其开关采用电动操作式负荷系统,同时利用计算机故障识别、实时监控的保护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继电保护方式,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配网系统中的故障隔离,能快速的使系统恢复供电,保持电网的畅通与持续,使配网的自动优化与处理功能成为可能。

同时, 我国还实现了计算机的就地监控功能与远程通信功能的分离,从而为配网的实时调度管理、持续运行、科学控制、畅通通信及严密的地理信息系统控制营造了良好的、开放的、分布式的实时网络结构及管理环境。

2024年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

2024年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

2024年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年的配网自动化体系结构将进一步完善,并借助先进的实现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系统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的配网自动化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体系结构2024年的配网自动化体系结构将建立在以下几个核心模块上:1.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收集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并借助通信网络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将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如物联网、5G等,以实现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在数据处理中心,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重要信息,并生成预测和优化结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将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测电力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案。

3. 控制与决策模块: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提供的信息,控制与决策模块将根据系统实时情况对电力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并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控制与决策模块将采用智能算法和优化算法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4. 安全与保护模块:在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中,安全与保护模块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与保护模块将借助先进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恶意攻击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实现技术2024年的配网自动化将依靠以下几种实现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为配网自动化提供强大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能力。

通过在电力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和控制与决策模块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5配电网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5配电网自动化

二、配电管理系统
配电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7
三、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
1、提高供电可靠性 2、提高供电经济性 3、提高供电能力 4、改善电能质量 5、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8
5.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的构成
一、结构
(1) 配电主站控制中心 (2) 远方测控终端 (3) 通信部分
的动作过程。 5、什么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管理的内容和技术手段有哪些? 6、远程自动抄表技术是如何构成的?其使用的通信方式有
哪些?
4、分段器
分段器(Sectionalizer)是一种与电源侧前级开关配 合,在失压或无电流的情况下自动分闸的开关设备。当 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分段器在预定次数的分合操作后闭 锁于分闸状态,从而达到隔离故障线路区段的目的。若 分段器未完成预定次数的分合操作,故障就被其它设备 切除了,则其将保持在闭合状态,并经一段延时后恢复 到预先的整定状态。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容
(1) 调整负荷,优化用电方式
根据电力系统的生产特点和各类用户的不同用电规律,有 计划地、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各类用户的用电负荷及用电时间, 达到发、供、用电平衡协调。
(2) 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通过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高效设 备来实现的,其根本目的是节约用电、减少电量消耗。
5.4 配电自动化终端单元
一、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的分类
1、馈线远方终端FTU 2、站所远方终端DTU 3、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TTU
二、馈线远方终端
主要功能有:
(1) 遥信功能
(2) 遥测功能
(3) 遥控功能
(4) 远方控制闭锁功能;
(5) 手动操作功能 (6) 远程通信功能;

配网自动化系统

配网自动化系统

配网自动化系统引言概述: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电力配网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增加,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系统概述、功能特点、应用优势、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概述1.1 系统组成: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监控与控制中心、智能终端设备、通信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等组成。

1.2 工作原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自动识别故障和异常、智能调度设备运行,实现电网的自动化管理。

1.3 应用范围:配网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城市供电网、农村配电网、工业用电网等不同类型的电力配网系统。

二、功能特点2.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定位故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2 智能调度:系统具有智能调度功能,能够根据电网负荷情况和设备状态进行智能调控,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2.3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三、应用优势3.1 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电网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发生。

3.2 降低运维成本: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减少人工巡检频率,降低运维成本。

3.3 提升电网质量:系统能够实现电网负荷均衡和设备智能调控,提升电网供电质量,改善用户体验。

四、发展趋势4.1 智能化升级: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配网自动化系统将实现更高级的智能化升级。

4.2 多能互联:系统将与智能电表、光伏发电系统等多能互联,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利用。

4.3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攻击日益增多,配网自动化系统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未来展望5.1 智能城市:配网自动化系统将与智能城市建设相结合,实现城市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5.2 绿色发展:系统将促进电力系统的绿色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化利用。

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

DTU一般安装在常规的开闭所(站)、户外小型开闭所、环柜、小型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等处,完成对开关 设备的位置信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等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对开关进行分合 闸操作,实现对馈线开关故障识别、隔离和对非故障区间恢复供电。部分DTU还具备保护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 功能。
配自动化的投资动力-实现了自动化、集约化和权利回收的诉求:年初国一号文件提出了“三集五大”的战略 方向,反映了国对提高大电驾驭能力、加强专业化、精益化管理的意图。“三集五大”本质上体现了国对加强电 垄断和控制力的诉求-即在实现效率提升、集约化的同时,削减了地方机构,实现管理的扁平和权力的中央化。而 配自动化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点。利用计算机、通信与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配电实时运行、电结构、设备、用 户进行自动化管理,在提高供电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同时,大幅减少了对底端人力需求。这将有助于国从正金字塔 管理向倒金字搭管理的模式转型。同时配段拓扑结构复杂是电各个环节中最适合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的部分。
国内配自动化比率仍然大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空间依然很大:配自动化建设在大多数城市仅仅局限于试点。 覆盖率仅仅为试点城市的1/5-1/4。整体配自动化的覆盖率约在10%,而国外如日本,配自动化的覆盖率高达80% 的水平。测算了主要设备和软件的投资。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做配自动化改造需要设备价值在7亿以上。假设每年 建设10个城市配自动化全覆盖的情况下,市场容量将超80亿。若每年实施5个城市,市场容量将超40亿。可见未 来配自动化的市场空间是值得期待的。
主要任务
配电自动化从之前的试点逐步过渡到推广的阶段,由于国家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针 对这种情况,国家电公司安全运行与发输电运营部公布了《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方案》。根据该导 则,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主要任务应包括如下内容: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实现技术探究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实现技术探究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实现技术探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如今的电力系统已从简单的集中供电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进行自动监测、控制和优化,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实现技术进行探究,重点介绍其实现原理、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配网自动化实现原理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据采集与通信、智能监测与控制、智能分析与决策。

通过在配电设备和线路上部署传感器和智能终端,实现对配电网络各个节点的数据采集,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监测,并通过通信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响应并自动切换至备用线路,保障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通过智能分析与决策技术,监控中心能够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分析和优化调度,提高配电系统的能效和运行安全性。

二、配网自动化技术挑战虽然配网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成本较高,包括设备采购、安装维护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对于传统电力系统的改造与升级需要耗费大量资金。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人为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恶意攻击、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对配电网络造成影响。

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场景较为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何实现技术的普适性和通用性也是一个挑战。

三、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未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相关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推动技术的统一应用和推广。

加大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不断降低成本。

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技术的智能化和智能决策能力,实现更加自适应、智能化的配电网络管理和运行。

配网自动化设备

配网自动化设备

配网自动化设备配网自动化设备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配网系统的监控、控制和管理的设备。

它能够提高电力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人工操作和维护成本,提高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一、配网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配网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监控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

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电力配网系统的各项参数和状态信息,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电能质量等,同时还可以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

控制系统根据监控系统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控制器对配网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操作,包括开关的合闸、分闸、调节电压等操作。

通信系统负责将监控系统和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以及与上级调度中心的通信。

配网自动化设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功能:实时监测电力配网系统的各项参数和状态信息,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电能质量等。

2. 故障检测与定位:通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力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定位故障的位置,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3. 远程控制与操作:通过控制系统对配网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操作,实现开关的合闸、分闸、调节电压等操作。

4. 负荷管理:根据实时监测到的负荷信息,对电力配网系统进行负荷调节,实现负荷均衡,提高供电质量。

5. 数据分析与统计: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报表和图表,为运营和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6. 通信与调度:通过通信系统与上级调度中心进行通信,接收调度指令,向调度中心上报实时数据和状态信息。

二、配网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领域配网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工业园区、农村电网等各个领域,具体应用包括:1. 城市电网:实现对城市电网的监控和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时间。

2. 工业园区:实现对工业园区电网的监控和控制,提高供电稳定性和质量,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3. 农村电网:实现对农村电网的监控和控制,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新能源接入:实现对新能源发电设备的监控和控制,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平稳接入电网。

课件配网自动化

课件配网自动化
情况,其总体成本较高
两层结构模式 主站 —— 终端 这种模式适用于配电网络较小,信息分散的情况,
其总体成本较低
精品ppt
配网自动化结构
主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GIS工作站
MIS工作站
主 站 层
前置机A
前置机B



配电子站B
通信设备



FTU
分段开关
联络开关
精品ppt
SCADA工作站
WEB服务器
打印机
16位AD采样,模拟量采集精度更高。 光电隔离输入 常开继电器控制开关
精品ppt
性能指标
电压测量范围:0~300 V,测量准确度不超过±0.5%; 电流测量范围:0~50 A,测量准确度不超过±0.5%;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测量准确度不超过±1.0%; 频率测量准确度不超过±0.2%; 采集容量可扩展,最大支持48路模拟量; 状态量输入:单板20个无源接点,可扩展 SOE分辨率:不大于2ms 控制输出:接点容量:AC250V,5A;DC30V,5A;单板容量12路,
精品ppt
配网自动化的实践意义
提高供电可靠性 改善电能质量 节能降损,优化运行,提高系统经济运
行水平 提高配网现代化管理水平 提高服务水平,改善用户形象合理规划,
科学决策
精品ppt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三层结构模式 主站层 ——子站层—— 终端层 这种模式适用于配电网络较大,信息相对集中的
精品ppt
抗干扰的能力
绝缘性能 绝缘电阻:装置所有电路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在标准实验条件下,不小于100MΩ。 介质强度:装置所有电路与外壳的介质强度能耐受交流50Hz,电压2kV(有效值),历时1min 试验,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当复查介质强度时,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

配网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配网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配网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配网自动化系统基于先进的通信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安装在不同节点的智能设备,如智能终端单元(RTU)、电能表、感应器等,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这些设备通过通信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2. 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如光纤通信、局域网、无线通信等。

数据中心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各种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挖掘、分析和建模等。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

根据分析结果,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电力系统的操作,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4. 控制与操作: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如遥控终端单元(RCU)、自动化开关等,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
制和操作。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自动调整电力系统的操作参数,实现电网的优化调度和协调控制。

5. 响应和报警: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自动控制和操作设备,
实时响应电力系统的变化和故障。

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或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修复,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等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电力配网自动化方案

电力配网自动化方案

电力配网自动化方案
一、前言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地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电力配网自动化就是指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现代
化技术手段对配电网的各种设备、线路和负荷进行信息感知、智能
化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从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
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电力物理量
感知技术、电力设备智能控制技术和电力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

1.电力物理量感知技术
电力物理量感知技术是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基础,其核心是通过
各种传感器、智能分集器等设备对电力网络中的电流、电压、功率
等物理量进行感知,并将感知数据通过通讯网络传输给电力配网自
动化系统。

2.电力设备智能控制技术
电力设备智能控制技术是电力配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主要任务是对电力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及时发现、诊断和解决设
备故障,实现自动化操作和管理。

常见的设备智能控制技术有遥控、遥信、遥测、遥调、遥设等技术手段。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从2008年开始,中山供电局统筹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工作,按照“三分”原则(配电网络结构“分区”、配电网络结构“分层”、公用线路和用户设备管理“分界”)对配电网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解决了10kV电网结构较为薄弱、转供能力差、环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形成了较为简单合理的环网结构,大幅提高了配网线路的环网率,为配网自动化(DA)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 主站集中型DA模式(基于光纤通信方式)主站集中型DA是馈线自动化普遍采用的模式,在配电房或环网箱安装配电终端,并建设可靠有效的通信网络将配电终端与主站系统相连,通过信息收集和遥控命令由主站系统集中进行故障判别和隔离。

1.1 应用介绍中山供电局在中心城区使用光纤通信方式建设三遥配电终端,实现“三遥+故障隔离”功能。

主站集中型DA采用“主站—终端”的两层结构,在就近的变电站使用通信子站汇聚各配电终端的光纤通道,以减少重复投资;同时配网主站系统与主网EMS系统实现互联,通过数据转发方式获取变电站内开关位置及保护信息。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各终端设备检测到馈线有故障电流,集中上传到主站,由主站系统根据故障信息、拓扑结构,结合变电站的保护动作、开关跳闸信息,综合分析并确定故障类型和故障区段。

主站集中型DA可以闭环或者开环运行,当采用闭环运行方式时,由主站系统根据最优处理方案直接发遥控命令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从而减小停电面积和缩短停电时间;当采用开环运行方式时,主站系统仅提供一个以上的处理方案供调度员参考,辅助调度员进行决策和遥控操作,达到快速隔离故障和恢复供电的目的。

1.2 故障处理分析2 架空线路就地型DA模式(基于重合器-分段器)基于重合器-分段器的就地型DA是通过开关设备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线路故障的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其模式通常有三种: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模式、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以及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1. 概念: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测、故障定位、自动切换和负荷调节等功能。

2. 原理: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依靠智能终端设备、远动终端设备和配网自动化系统三个层次的协同工作。

智能终端设备负责采集和处理配电设备的状态信息,远动终端设备负责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并向配网自动化系统发送控制命令,配网自动化系统负责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

3. 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网、工业园区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等不同类型的配电网中。

它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电能质量,降低运维成本。

二、馈线自动化技术1. 概念: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对输电路线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输电路线的远程监测、故障定位、自动切换和负荷调节等功能。

2. 原理: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依靠智能终端设备、远动终端设备和馈线自动化系统三个层次的协同工作。

智能终端设备负责采集和处理输电路线的状态信息,远动终端设备负责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并向馈线自动化系统发送控制命令,馈线自动化系统负责对输电路线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

3. 应用: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路线、变电站出线路线和重要工业用户供电路线等不同类型的输电路线中。

它可以提高输电路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电能质量,降低运维成本。

三、配网自动化技术与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关系1. 配网自动化技术和馈线自动化技术都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有着相似的原理和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低压配电网,而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压输电路线。

配网自动化的实现92

配网自动化的实现92

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对电力要求方面,逐渐提高的不单是对电量的需求,对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大大的提高。

电力系统自动化成为了其主要发展趋势,其中一个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更有效的减少停电范围以及时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量。

关键词:可靠性;馈线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引言: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还必须全面实现高水平的配电网自动化。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上进行了配电网自动化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馈线自动化,需要合理的配电网结构,具备环网供电的条件;各环网开关、负荷开关和街道配电站内开关的操作机构必须具有远方操作功能;环网开关柜内必须具备可靠的开关操作电源和供FTU、通信设备用的工作电源;具备可靠的、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通信系统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原则是,故障后的网络重构应采用集中控制与分布控制相结合,优先采用分布式控制的原则,以提高反应速度;实现配电网的闭环运行,故障情况下,瞬时切断故障段并保持对非故障区的不间断供电;兼容开环运行模式。

1、配网自动化的主站配电自动化主站是整个配电网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配电网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存储,并进行综合分析、计算与决策,并与配网GIS、配网生产信息、调度自动化和计量自动化等系统进行信息共享与实时交互,按照功能模块的部署可分为简易型和集成型两种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2、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配电自动化终端主要指安装于开关站、配电房、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处,用于采集配电设备运行故障信息和进行控制的终端设备。

配网自动化ppt课件

配网自动化ppt课件

子站系统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 的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配电设 备的运行状态。
子站系统的设备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 定性,以确保区域内配电设备的正常 运行。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层单元,负责配电设备 的控制和监测。
终端设备还应具备故障检测和隔离的功能,能够快速定 位和隔离故障区域。
终端设备包括馈线终端、配电变压器终端等,能够实时 采集和控制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
03
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配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动化 设备对馈线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 区恢复供电。
馈线自动化技术包括集中控制和就地控制两种模式,集中控 制模式下,主站通过通信系统收集终端设备的信息,对整个 馈线进行控制;就地控制模式下,终端设备之间相互通信, 自主完成故障定位和隔离。
配网自动化ppt课件
目 录
• 配网自动化概述 •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 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 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 配网自动化的实际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配网自动化概述
配网自动化的定义
配网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对配电网 络进行远程监控、控制和管理的自动 化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 定位和隔离配电网中的故 障区域,提高供电可靠性 。
负荷预测与优化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历史 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 负荷需求,优化配电网的 运行方式。
智能巡检与监控
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 术,实现配电网设备的智 能巡检和实时监控,提高 运维效率。
物联网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设备互联互通
案例一:某城市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配网自动化方案

配网自动化方案

配网自动化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配网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繁琐。

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需求。

因此,配网自动化方案应运而生。

配网自动化方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控、自动化操作和智能管理,提高了配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方案概述本配网自动化方案旨在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在各个关键节点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负荷等信息。

这些数据将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控和实时分析。

监控中心配备了专业的监控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2. 自动化操作系统在配电网的关键节点安装智能开关和自动化装置,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操作。

通过监控中心的指令,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开关、调节和保护等操作。

同时,自动化操作系统还具备智能切换功能,能够根据实时的电力需求和故障情况,自动切换电源和负荷,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故障检测与定位系统配网自动化方案还包括故障检测与定位系统,通过在配电网中设置故障检测装置和故障指示器,能够实时检测配电网中的故障情况,并通过监控中心进行定位和分析。

一旦发生故障,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并提供详细的故障信息和定位结果,方便维修人员及时处理故障,缩短停电时间。

4. 数据分析与优化配网自动化方案还包括数据分析与优化功能,通过对配电网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负荷和能耗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

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提供电力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方案,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运行。

三、方案优势1. 提高配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配网自动化方案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了配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停电时间和损失。

配网自动化及其实现方式(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工作原理)

配网自动化及其实现方式(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工作原理)

配电需求侧管理DSM
*远方抄表系统AMR
5
DSA和DMS的区别和联系
DMS: 是DSA功能的实现,侧重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控 制系统,它是配电控制中心的一个计算机平台或 者作为开放式的支撑环境。
DSA: 是功能意义上的概念,它除了包括实现配电自动 化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还包括一 次开关设备。
9
DMS各组成部分功能的概括
*故障投诉TC 指接到停电投诉后,GIS通过调用GIS和SCADA,迅速查 明故障地点和影响范围,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和路径,显 示处理过程中的进展,并自动将有关信息转给用户投诉电 话应答系统
*用户信息CIS 借助于GIS,对大量用户信息,如用户名称、地址、帐号、 电话、用电量和负荷、供电优先级、停电记录等进行处理, 便于迅速判断故障的影响范围,而用电量和负荷统计信息 还可以作为网络潮流分析的依据
1:快速动作曲线,通常有一条. (1)
t2 3
2:慢速动作曲线,通常有多条.(2、3) t2 1
若重合整定为一快二慢(曲线1.2)
t1
时序分析:(假设为永久性故障,发生在重合器后)
t1 t2
t2


分闸闭锁
I t
34
重合器的开断特性分析
双时限: 重合器的两种动作特性
1:定时限特性,t不随I变化.
t2
10
需求侧管理系统DSM功能概括
包括:负荷控制系统LM和远方抄表系统(AMR) *负荷控制系统(LM)
根据用户的用电量、分时电价、天气预报以及建筑物内的供暖 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优的运行和负荷控制计划,对集 中负荷及部分工厂用电负荷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合 理的电价结构引导用户转移负荷,平坦负荷曲线 *远方抄表系统(LM) 通过各种通信手段读取远方用户电度数据,并将其传至控制中 心,自动生成电费报表和曲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SA的必要性 1、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 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误操作 2、简化系统,信息共享,减少电缆等 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18
3.3.1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第一阶段: 在RTU的基础+当地监控系统. 未涉及继电保护,控制仍保留. 彩显
打印机
打印机 微机(当地监控系统)
★提高为用户服务水平和用户的满意程度 用户: ★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率;
2
定义一: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概念
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 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 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 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 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彩显
打印机
打印机 微机(当地监控系统)
鼠标
调度 中心
MODEM 数据采集及 控制部件
微机保护管理单元
YC
YX
YM
YK
22
23
对第二阶段SA的评价
优点: *系统造价低、体积小、减少占地面积。 *综合自动化本身已具有对各采集量进行处理能力,取 消变送器和常规测量仪表,还收集保护信息,所以不 必另设RTU,与调度通信。
30
断路器的定时限和反时限概念
★断路器常用的速断与过流保护,也有不同的开断时延,但这种时延只与保护 范围有关,一种故障电流对应一种开断时间


双时限: 两种动作特性
t2
1:定时限特性,t不随I变化.
应用于l随电流变化不明显场合,如较短线路.
2:反时限特性,t随I变化.
应用于I随电流变化明显场合,如较长线路.
1:快速动作曲线,通常有一条. (1)
t2 3
2:慢速动作曲线,通常有多条. (2、3) t2 1
若重合整定为一快二慢(曲线1.2)
t1
时序分析:(假设为永久性故障,发生在重合器后)
t1 t2
t2


分闸闭锁
I t
34
重合器的开断特性分析
双时限: 重合器的两种动作特性
1:定时限特性,t不随I变化.
配电需求侧管理DSM
*远方抄表系统AMR
5
DSA和DMS的区别和联系
DMS: 是DSA功能的实现,侧重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控 制系统,它是配电控制中心的一个计算机平台或 者作为开放式的支撑环境。
DSA: 是功能意义上的概念,它除了包括实现配电自动 化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还包括一 次开关设备。
第三章 配网自动化及其实现方式
本章要求:
理解与配电自动化相关的概念; 了解各开关的特性; 理解馈线自动化实现的基本原理; 对各种馈线自动化实现原理会做基本分析;
第三章 配网自动化及其实现方式 3、1配网自动化的概念
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目的:
两方面:
供电部门 ★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率; ★降低线损,提高供电的经济性;
6
DMS各组成部分功能的概括
*SCADA功能 完成从为配电网供电网供电的110kV主变电站的10kV部 分监视,到10kV馈线自动化以及10kV开闭所、配电变 电所和配变的自动化,称为配电SCADA系统。
*SCADA功能的组成: 1)进线监视: 2)开闭所和配电变电站自动化: 3)馈线自动化: 4)变压器巡检与无功补偿
11
2、配电管理系统DMS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比较
EMS
DMS
*组成
计算机硬件 +SCADA+PAS
计算机硬件 +SCADA+DPAS+配电 管理
*目标
发电成本 输电损耗 静、动态稳定性
降低输电损耗 隔离故障并恢复供电 改善与用户的关系
*手段
改变全网P、Q
维护检修 控制开关 与用户接触
12
3.1.2配网自动化DAS与其它自动化的关系
定义二:
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对电网在线运行的设备进行 远方监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
3
• 3.1.1配网自动化与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关系
• 3.1.2配网自动化与其它自动化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的关系 营业管理系统的关系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关系 低压集抄系统的关系
4
3.1.1配网自动化与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关系
DAS
提供通信信道, 实现通信资源共享AΒιβλιοθήκη R3、DAS与调度自动化的关系
DAS
相互提供信息 调度自动化包含DAS
调度自动化
15
3、2配网自动化的实施 实施范围
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包括110kV变电站的10kV出现 开关。
实施对象
配网改造基本完成、具备实施条件、用户反映强烈、对 供电单位产生最大效益的区域
1、配电系统自动化功能分析
*SCADA功能
由DA而来
*变电站自动化SA *馈线自动化FA
配网自动化系统DAS
*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
配电系统 自动化
*配电系统高级应用软件DPAS 配电管理功
*配电工作管理DWM
能DMS
DSA
*故障投诉TC
*用户信息系统CIS
*负荷管理LM
t2
应用I随电流变化不明显场合,如较
1
短线路.
2:反时限特性,t随I变化.
I
应用I随电流变化明显场合,如较长线路.
35
结构 功能
动作方式
重合器与断路器的比较
重合器
断路器
由灭弧室.操动机构.控制系统和 高压合闸线圈组成
由灭弧室.操动机构.
识别故障.断开故障电流.多次重 断开故障电流.电路分合闸 合.分闸闭锁.
鼠标
调度 中心
MODEM
RTU 变压器分接头调节
YC
YX
YM
YK
19
对第一阶段SA的评价
1.由安装在大控制室内的各类仪表、中央信号屏及某些单项的 自动化装置组成。 2.各类装置之间功能覆盖,部件重复设置,耗用大量的连接线
和电缆. 表现在计量,远动和当地监测系统所用的变送器各自 设置,加大了CT,PT负载,投资增加,并且还造成 数据测量的不一致性
自身具有检测故障电流功能.自动 职能接受保护信号动作分闸和控 分闸.再次重合.无需通信通道和 制室遥控命令分合闸. 接受遥控命令.
开断特性 具有双时限和双时性
开断.重合由控制保护系统决定.
安装地点 变电站内或架空线路上
一般安装于变电站内
36
(2)负荷开关
1)柱上负荷开关是指在架空线路上能够关合和开断负荷电 流及过载电流,亦可用作关合和开断空载长线、空载变压器 和电容器组的一种带有简单灭弧装置的配电开关电器。 2)柱上负荷开关必须能承受其所在电路的短时和峰值耐受 电流,同时要满足所在电路绝缘等要求 3)负荷开关不同于断路器,不能进行短路开断,只能进行负 荷开断
32
重合器
原理: 能检测故障电流,并按预先整定的分合操作次数 自动完成分合操作,并在动作后自动复位或闭锁
检测电流,若为故障电流,则自动跳闸,并按预先整定 动作,否则重合成功,无须接受遥控命令
特点: 可以切断短路电流 具有双时限和双时性
33
重合器的开断特性分析
双时性: 对于同一故障电流,有两个分闸动作延时.
用极少量的通信电缆来取代大量的长距离信号电缆,用软件 闭锁来取代或简化二次闭锁回路。
3、减少了设备安装调试的工程量。
4、通过经常性的自检和提供多组整定值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缺点:1、抗电磁干扰、耐腐蚀和抗震动等的能力。
28
1、现场单元功能与性能 (针对第三阶段变电站自动化)
现场
监控 功能
*“四遥”信息的采集与发送 *关键芯片的定时自检 *与保护单元的通信
8
DMS各组成部分功能的概括
*工作管理系统WMS 是指对设备进行监测,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设 备实际磨损状态,并据此检修规划的顺序进行计划检修
*配网高级应用DPAS 包括潮流分析和网络拓扑优化,目的在于通过以上手段 达到减少线损,改善电压质量等目的。此外,还包括降 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质量所必须的分析等。
25
第三阶段:
*按每个电网元件为对象。 *采用分散式系统,安装现场输入输出单元部件,完成保护 和监控功能,构成智能化开关柜; *与变电站控制室内计算机系统通信。采用串形口或 网络技术。
26
27
优点:
对第三阶段SA的评价
1.可靠性提高,任一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即将‘危险’分散 2.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配置及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连, 节省占 地面积和二次电缆的用量.
1 I
31
(4)重合器
本质: 自身具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开关设备
*所谓自具:即本身具备故障电流(包括过流及接地电流)检测和 保护、操作顺序控制与执行功能,无需附加继电保护装置和提供操 作电源。 *自具功能指两个方面:
1)它自带控制和操作电源,如高效锂电池 2)操作不受外界继电控制,而由自带的微处理器控制。其 “智能”化程度比断路器要高得多
单元
*当地显示
功能
保护 功能
*接受后台机下发的保护定值的修改 *自检功能 *发送保护装置信息 *保护装置复归、当地显示
29
3.4.1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
1、配电网各种开关介绍
(1)交流高压断路器
开关特性: ★能够关合、承载、开断运行回路的正常电流,也能够在 规定时间内关合、承载及开关规定过载(包括短路电流) ★断路器的循环操作顺序常由标准统一规定 如: 分-0.5s-合分-180s-合分 ★断路器所配继电保护有定时限和反时限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