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渗透德育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教育是教育现代化、长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其渗透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够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协调发展,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更加重视生物学科的德育功能,在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探索科学、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案,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真正达到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双重效果。
一、以生物教材为载体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现成德育素材。
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以教材课本为载体,来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
(一)利用简短材料教材中的简短材料往往内容精简、重点突出,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
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对生物教材课本进行全面、深入且细致的研读,选择其中简短的材料,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在寓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 孙强心摘 要当前时期,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领域得以全面地实施和深化,德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应当渗透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去,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以生物教材为载体、以科学家为榜样、以生物实验为手段、以节日效应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为途径五个层面出发,全面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德育教育 教学实践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德于教中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可以在获取生物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道德意识和观念。
例如:在教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时,本节课程主要以“生命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为主题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始前,我利用互联网收集了一些与生命有关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引出话题“生命是很宝贵的”并进行宣传。
在活动开始后,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生命的了解,利用这一话题点燃学生交流的欲望。
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中学生物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教育,且阐明了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为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德育任务、内容、方法等,这些都应成为生物教学中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不仅仅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还要是一名德育工作者,可见,教学不仅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还要完成德育的任务。
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一认真砖研教材,寻求德育因素德育内容都隐含在生物学知识中,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
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挖掘生物学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1.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而实验教学活动除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具有育人的功能。
一方面,培养学生爱校如家的良好品质:爱护和珍惜每一件实验器材,正确使用和维护,在实验中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品质。
另一方面,教育学生用人道主义精神去对待被用于实验的动物,使学生养成尊重自然、爱护生命的良好品德,益于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爱护生物的责任感。
2.利用生物学史渗透德育教育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198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医大第三附院诞生;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初步完成;2001年2月12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
细胞学说的建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等告诉学生要大胆质疑、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3.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学习细胞癌变、艾滋病、人类遗传病相关内容时,教会学生如何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生物教研组闫向华常言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
要成才首先学会做人,所以教育者并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生物教师,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一、指出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完善。
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应用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外,我更加注意讴歌新中国成立后在生物科学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点燃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与火。
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生物课时,给学生介绍了“我国克隆羊培育成功”,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走在世界生命科学的前列,以及“我国两位博士后移植小草抗旱基因培育旱稻获得成功”等科研成就,向学生说明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是新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的新兴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将占居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激励学生向这些生物科学家学习,刻苦钻研生物知识,树立远大目标,将来大有用武之地。
在讲“遗传和变异”时,介绍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获世界金奖,1988年“种子太空旅行”后选育的高品质、高产的蔬菜粮食品种等;讲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已于2007年考上了西安西京大学;讲“免疫”时,介绍我国医学保健的飞速发展等。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我国全面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对学生进展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古代学校总是把德育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孔子说:“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
”又说:“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弗畔矣。
”孟子说:“设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他们都把德育放在首位,优先于智育,把明人伦即培养学生的品德作为教育的目的。
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科学将因其领头学科地位确实立而在新世纪里对社会的开展和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以下是我一些浅薄的思考与研究,请大家批评指正。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生物学的教学目标中已经规定了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良好品格等。
但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它不同于思想政治课,其思想教育内容并没有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的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因此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展情感陶冶及道德标准的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对学生进展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能使学生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以及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袭,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根底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高中生物德育渗透典型案例
高中生物德育渗透典型案例
高中生物课程中包含许多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案例。
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
主题:人类基因组计划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内容:
1. 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成果。
2. 让学生了解基因组计划需要全球科研人员合作完成,以及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基因歧视、伦理道德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平衡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4.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和国际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品德课和班会课,而忽略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其实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不仅能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能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1、唯物主义渗透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有关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体的最基本组成不过是20多种化学元素,按照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由微观到宏观的构建方式最后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人体在新陈代谢中生长发育、繁衍后代、衰老死亡,最后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等)分解,于是这个生前或高贵或卑微的人就此解体,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形式返回生态环境,成为一棵小草或一棵小树成长的营养,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
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教育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2、挫折教育渗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
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父亲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
高中生物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高中生物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年级:高中
教学内容:什么是德育教育?为什么在学校中实行渗透德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德育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渗透德育教育在高中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教科书、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视频、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德育教育?为什么在学校中需要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解释德育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2. 分析渗透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
三、实践活动(20分钟)
1. 小组讨论:你认为学校中哪些行为和活动可以体现渗透德育教育?
2. 分组展示: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交互讨论
四、案例分析(15分钟)
1.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渗透德育教育解决问题
2. 学生互动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
2. 定期进行德育教育主题班会或讲座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参与程度
课后作业:
1. 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德育教育的理念,并写下自己的见解
2.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渗透德育教育在其他学校的实践经验,做简要总结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也是教育者奋斗的目标。
教育者的任务并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果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的渗透德育:一、努力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际渗透德育德育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德育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加上生物这门学科的理科特性,容易使我们较多的重视严密的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中国成立后生物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多处安排了我国生物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这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该充分钻研,在恰当的时机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生物学告诉我们,生命的物质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都是强调生命的物质性,生物性状的表现,生物世界的绚丽多彩都离不开物质基础。
在指导学生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让他们理解性别决定的原理以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的规律,性别不是上帝决定的,而是由细胞里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决定的,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有的发育成女孩子,有的却发育成男孩儿,这都是性染色体在起决定作用;这些知识都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讲解这些知识点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高中生物渗透德育的教案
高中生物渗透德育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渗透是生物体内液体平衡的重要过程;2. 掌握渗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4.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教学内容:1. 渗透的定义和分类;2. 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渗透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4. 渗透在身体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通过展示海绵吸水的实验,引出渗透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 理论学习:简要介绍渗透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实验操作:设计一个模拟生物体内渗透作用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结果。
4. 小组讨论:分组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渗透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5. 情景应用:讨论渗透在身体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身体内液体平衡。
6. 总结提升:复习渗透的基本知识,强调情感体验和道德意义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评价:1.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价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措施。
2.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学生综合评价,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
教学延伸:1. 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将渗透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身体健康并注意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相关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以上为渗透德育的生物课堂教学教案范本,欢迎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运用。
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能够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高中生物德育渗透教案
高中生物德育渗透教案
教学内容:人体生物学知识与生命伦理道德
教学目标:通过生物知识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了解人体生物学知识,包括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等;
2. 探讨生物技术与生命伦理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生命的伦理道德问题。
教学难点:
1. 如何将生物知识和道德教育有效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伦理道德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并提出以下问题:人类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在哪里?我们如何看待生命伦理道德问题?
二、讲解与讨论(35分钟)
1. 生物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
2. 生命伦理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生物技术在生命伦理方面的影响,例如遗传改造、克隆技术等,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提供生命伦理道德案例,让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伦理道德问题的复杂性。
四、小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物知识与道德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馈:
可设计一份简短的问卷或讨论小组,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价,以便了解学生对生物德育渗透教学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学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而学科渗透又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若能注意挖掘并付诸实践,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珍爱生命思想以及环保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等。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为此,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生物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观念培养很有必要。
一、联系生活,渗透环保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生物中,有很多规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课堂教学是最根本的德育途径,而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德育内容也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充分挖掘书本中的德育资源,找到德育与教育的结合点,力求在45分钟内收到双重的教育效果。
但书本内容毕竟有限,教师若不进行适当补充,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相分离,学生听之无味,德育教育更无从谈起。
如讲到神经调节时,介绍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它又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这时可以补充毒品(兴奋剂和镇静剂)的作用原理,使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落实生命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组织学生在校内或街头当一回志愿者,宣传禁毒理念。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多。
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找出结合点,把环境道德教育自然地融于其中,渗于其内,从而收到双重的教育效果。
例如,讲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时提出:如何理解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和大树底下好乘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与讨论,总结出:是因为树木成长过程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的含量高而变得清新宜人。
完整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完整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人文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发展,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严谨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科学现象、进行科学实验,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强调生物伦理和生态伦理教育生物伦理和生态伦理教育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发展对社会、环境和生命带来的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伦理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
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相关伦理问题。
3.关注生物与社会的联系教师应通过生物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应用领域,如医学、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生物科技的社会影响和挑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
4.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发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生命、自然和环境的尊重和珍惜。
教师还应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科学与道德、价值观的关系,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水平。
5.建设德育课程和活动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学校应建设多样化的德育课程和活动。
包括设置德育选修课程、开展德育主题讲座和论坛、组织德育实践活动等。
学校还应注重教师的德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6.评价与反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适当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包括综合评价、观察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通过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德育问题和进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引导和激励。
高中生物教案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案德育渗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过程;
2.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与生长条件;
3.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并提倡爱护大自然。
教学内容:
1.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与生长条件;
3.植物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的保护责任。
教学步骤: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二、学习任务(15分钟)
1.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过程,与学生一起探讨植物的生长需要和生长条件;
2.学生分组探讨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状态,并汇报讨论结果。
三、德育渗透(2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环境?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
五、课后作业(5分钟)
学生自觉收集和整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料,并撰写一篇小结。
评估方式: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检查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
3.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环保行动、参观植物园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于植物生长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验,实践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索一、引言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德育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涵盖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国家观念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需要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体现。
生物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在其中渗透德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二、德育渗透1. 德育理念渗透德育理念的渗透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科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家的德行和品质,激发学生对伟大科学家的尊敬和学习兴趣。
也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生物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2. 科学精神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生物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分析生物现象和问题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科学态度。
在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过程中,其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操作技能的精细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及结果分析的逻辑性都是涵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3. 国家观念渗透国家观念的渗透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
也可以通过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国家发展观念。
三、渗透策略探索1. 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整合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合理选择和整合教材内容。
在选择生物教材内容时,要注重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将其贯穿于教学中。
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可以在提供知识的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
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
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现如今的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高中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都需注重德育教育,生物学科自然也不能例外,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物;德育渗透;教学策略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加强德育在新课程中的渗透,彰显德育的魅力,更有利于“整体育人”。
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深钻教材,发掘德育因素,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德育渗透1.生物课程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形势下,不少封建迷信思想并未完全绝迹,一些反动组织也一直在利用邪教理论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归根结底,群众百姓,抑或学生学者之所以上当受骗,是他们都没有树立坚定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缘故。
在高中阶段,我们就要根据生物体的组成来告诫学生世间万物的生命组成都是一样的,都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加深学生生物学识水平的过程,就是加强他们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一个历程。
笔者认为,寓德育于生物知识传授中、于生物科学素养形成中是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
2.生物课程中体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高中阶段,生物知识非常丰富而精彩,彰显了生命的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给学生以强烈的吸引力。
另外,在教材中还渗透了不少中国生物学家学者在生物知识的发展演变的历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笔者以为,这时候我们要适时地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譬如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投放市场的乙肝疫苗;还有我国生物学家将人的成长激素诸如鲤鱼的受精卵中所研制出的转基因鲤鱼;还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所带来的绿色革命,解决了亿万人口的粮食问题等。
在生物课堂中,这么多丰富的素材,能供教师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感染和熏陶。
3.生物课程中进行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们知道,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抑或有成就的学者,科学态度的养成与良好的科学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生物教案(渗透德育)
高中生物教案(渗透德育)
学科:生物
级别:高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现代生存环境的挑战和问题;
2. 了解人类在保护环境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人类现代生存环境的挑战和问题: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等;
2. 人类在保护环境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应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
教学流程:
1. 导入环节:呈现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 知识点讲解:介绍人类现代生存环境的挑战和问题,以及环保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几个真实的环境问题案例,并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4.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
2. 真实案例资料:关于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案例资料。
教学评估:
1. 参与讨论: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
2.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3. 行动实践:后续课程或校园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够落实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延伸:
1. 在日常课堂中加入更多关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案例和活动;
2.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志愿活动,培养实际行动能力;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提倡环保理念,影响身边的人共同关注和保护环境。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要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关于学生品德及世界观培养的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这些德育素材的运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整理出来大家共享。
一、注重教材知识教授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材中可以扩展涉及德育的教学内容很多,在这些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学处理时,我尽可能的点出其中的重要思想,让学生有明确的认识,有时还让学生对观点进行讨论,达到学生自己把道理辩明的程度。
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材中,第一章谈到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时,文中比较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情况,提出了“两界具有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观点,我由此告诉学生,事物的区别和联系性观点,教育学生对待身边事件甚至包括人要学会用科学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不能够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对待。
又如,在讲到细胞结构和功能时,说到了真核生物细胞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分析了线粒体作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的条件(具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然后在同一章有关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时说到原核细胞内部没有具膜的复杂结构细胞器,当然也包括线粒体在内。
随即提出问题:原核细胞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能否判定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学生对这种完全未知的问题十分感兴趣,讨论十分热烈,答案则两种情况都有,我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首先搞清楚真核细胞线粒体与有氧呼吸的关系,然后提示线粒体这个结构完成有氧呼吸功能的实际条件是什么,最后让学生总结出决定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通过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讨论后,我告诉他们生物学中一条重要的原理:物质(结构)决定功能;并不失时机的提出哲学观念:物质决定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生物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渗透德育培养
【摘要】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
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育;目标;团结竞争;排除干扰
常言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
要成才首先学会做人,所以教育者并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生物教师,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
1、唯物主义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2、挫折教育渗透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
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父亲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
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
”以此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境不是苦难而是一笔财富,正
视它,超越它,定能打造出一片灿烂天地。
”
3、人文关怀渗透
“人文关怀”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简单的说就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即关心、爱护、尊重其他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这一词汇也许会更深刻:物种内部关系即种内关系,通常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在理解种内互助这一概念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森林里着了大火,蚂蚁是怎么逃生的呢?成千上万只蚂蚁会抱成一团裹成一个大圆球,由高处朝低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最外围一层
的蚂蚁被大火烧死,内层的同伴却迅速滚出火灾现场,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种群的保存,蝼蚁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对弱势人群少一分鄙视,多一分尊重;对陌生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怀……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和谐整体。
二、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团结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一个班集体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班的成绩,一个好的班集
体卫生、纪律、成绩等各个方面都会很好,我在讲授生物之间的种内互助时,通过蚂蚁群体生活、蜜蜂群体生活等学生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集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对于整个种群直至个体都是极其重
要的,通过这些简单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可以说明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明白人与人相
处的道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从而提高成绩。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
学说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这适合于大自然,同样也适合于人类社会,现在很多学生安于现状,竞争意识不强,上进心不足,导致学习劲头不足,长期以往,必将使贫穷的人更加贫穷。
在讲述自然选择学说时,我适当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强调只有学好
习才能在社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改变自
己的命运;才能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更
多的价值。
学生意识到,不学习就不能在社会立足,有了这种危机感,
学生自然会发自内心地乐学,自然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三、排除不利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当今社会,早恋、抽烟、喝酒、上网等许多不良行为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这需要教师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这方面,生物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通过国家级法律文件把性教育加入教育内容中,希望从中培养学生全面的性健康认知能力,而在我国,相关的文件还很少。
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多样化对青少年的熏陶,青少年不仅在性生理、性心理发展都有所提前,从完全封闭到突然开放,青少年的性价值取向却不断
模糊,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越趋薄弱。
中学生物有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知识点,教学中往往一闪而过或忽略不教以及让学生自己阅读的现象却不少,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就容易发生问题,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学生成绩。
所以,在学习“生殖和发育”以及“动物激素”时,我抓住契机适时地给学生传授一些性教育知识,让学生在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破除了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了对性
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性心理,除此之外,我从生物学的角度给学生讲吸烟、喝酒的危害,发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改掉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了学
习成绩。
总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生物教师要善于挖掘生物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
乐学、好学、会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
这一切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提高成绩、培养能力、陶冶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