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7 卷第 10 期 2010 年 10 月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esearch
Vol. 27 ,No. 10 Oct. 2010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
龚 锋 雷 欣
*
。选择单一维度的分权 内容提要 : 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严格的法律意 义 上 的 分 权, 而 是 一 种“事 实 性 分 权 ” 指标, 无法准确衡量中国式 财 政 分 权 的 程 度 。 本 文 以 1997 - 2007 年 中 国 的 省 级 数 据 为 样 本, 选取财政收入自治 财政收入占比 、 财政支出自决率 、 财政支出占比 、 税 收 管 理 分 权 度、 行 政 管 理 分 权 度 6 个 指 标, 对中国式财政分 率、 运用基于 Bootstrap 的 Shannon-Spearman 测度方法, 选择信息 损 失 最 小 的 组 合 指 标 作 为 中 权进行全景式评估;进而, 国式财政分权的有效衡量指标;最后, 应用财政分权衡量指标, 检验财政分权与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 。 实 证 结 果 显 示:中国省级财政分权程度在样本期间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中国式财政分权整体 上 不 利 于 地 方 经 济 增 长 , 但不同维 度的分权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相同 。 关键词 : 财政分权; Shannon-Spearman 测度; Bootstrap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 C8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 - 4565 ( 2010 ) 10 - 0047 - 09
[ 1]
拥有相当程度的自 主 决 策 权; ③ 财 政 收 入 权 力 高 度 集中于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种的税率和税 基没有决定权; ④ 地 方 财 政 收 支 缺 口 由 中 央 政 府 的 转移支付 以 及 地 方 政 府 的 预 算 外 收 入 来 弥 补 。 因 此, 中国式财政分权 并 不 是 严 格 的 法 律 意 义 上 的 分 , 权, 而是一种“事 实 性 分 权 ” 即地方政府只是在财 政收支方面具有事实上的部分自由处置权
一、 引言与文献回顾
财政分权是中央政府将财政权利和责任向下级 政府转移的系统制度 安 排 。 1970 年 代 以 来, 分权化 改革的浪潮席卷发展中国家 。 在人口超过 500 万的 75 个发展中 国 家 中, 有 63 个 国 家 实 施 了 一 定 程 度 的财 政 分 权, 其中就包括中国
。
* 本文为国家社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财 政 激 励 、 机会平等与公共 ( 项目编号:09CJY079 ) 阶段性成 果;教 育 部 人 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 文社会科学基 金 项 目“中 国 政 府 间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优 化 设 计 研 ( 项目编号:09 YJC790205 ) 阶 段 性 成 果;本 究:基于机会平等的视角 ” 文还获湖北省社会科学 基 金 项 目《财 政 分 权 、 激励重构与地方政府 的资助 。 绩效问题研究 》
The Quantitive Measurement of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Gong Feng & Lei Xin
Abstract :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is not a strict decentralization in legally , but a kind of de facto decentralization. We can not measure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accurately by using a single-dimension index. We select six indexes to evaluate Chin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anoramically. Then we use the Shannon-Spearman Measurement and bootstrap method to choose the composite index with minimum information loss as the valid measure for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Finally ,we apply these indexes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results show :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de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1997 - 2007 ;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s a whole was not conducive to local economic growth , but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decentralization had different impacts on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 Shannon-Spearman Measurement ; Bootstrap ; Economic Growth
[ 7]
以人 均 省 级 财 政 支 出 占 人 均 总 财 政 支 出
( 省级财政 支 出 与 中 央 财 政 支 出 的 和 ) 的 比 率 来 衡 量财政分权, 结果显示, 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具 但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 。 有显著的影响, 事实上, 财政分权具有多维度的特征, 选择单一 指标无法反映财政分权的全部信息 。 对于中国这种 规范程 度 不 高 的“事 实 性 ” 分 权 而 言, 情况更是如 此 。 如果仅选用支 出 指 标 来 衡 量 分 权, 无疑会高估 中国的财政分权程度, 反之, 仅选用收入指标来衡量 则会低估中国的财政分权程度 。 此外, 中国地 分权, 这部分资金 方政府还拥有规模 庞 大 的 预 算 外 收 支, 基本上由地方政府自主支配 。 忽略预算外收支的信 息, 显然也会低估中国财政分权的程度 。 因此, 有必 要构建一个综合 、 全面的财政分权衡量指标体系, 尽 可能涵盖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全部信息 。 已有学者在 这方面作了有 益 的 尝 试 。 张 晏 ( 2005 ) 坤荣和付文 林 ( 2005 )
[ 9] [ 8]
二、 多维财政分权指标的选取
综合 既 有 的 研 究 成 果, 结合中国式财政分权的 实际, 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性, 本文选取以下 6 个财 以尽可能涵盖中国政 政分权衡量指标 ( 参 看 表 1 ) , 府间收入权利配 置 、 支 出 责 任 分 摊、 转 移 支 付 分 配、 预算内外收支以及财政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① 。 1. 地方财政收入自治率( RA ) 。 地方财政收入自治率等于地方本级预算收入占 地方预算总收入的 比 例, 其中预算收入为预算内收 入和预算外收入的加总 。 这一指标衡量了地方政府 对财政收入的自主支配程度 。 由于地方预算总收入 和地方本级预算收入之间的缺口即为地方获得的转 移支付补助收入, 因此, 这一指标间接反映了地方政 府 对 转 移 支 付 的 依 赖 程 度 。 Akai 和 Sakata ( 2002 ) [11 ]认 为, 即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不 高, 但只要其财政收入的自治性比较高, 那么也可以 认为地方政府实现了较高的财政分权水平 。 2. 地方财政收入占比( RR ) 。 地方财政收入占比等于地方人均本级预算收入 占中央和地方人均本级预算收入的比例 。 这一指标 衡量的是, 与中央政府相比, 地方政府拥有的可支配
构 建 了 12
个财政分权衡量指标( 总 量 和 人 均 指 标 各 6 个 ) 、 沈 提出了 7 个测度财政分权 水平的指标 。 他们的指标同时考虑了地方预算内和 预算外收支的信息, 但没有考虑地方政府对中央转 移支付的依赖程度, 特别是没有考虑地方财政收入 的自治程度 。 此外, 他们在测度各个省的分权程度 时, 指标的分母 是 相 同 的 。 张 晏 是 用 各 个 省 的 数 据 除以中央的数据, 沈坤荣和付文林是用各个省的数 据除以全国的数据 。 基于这些指标来评估各个省的 分权程度, 往往会得出人口和经济规模越大的省区, 财政收支规模就越 大, 从而其财政分权程度也就越 2009 ) 高的结论,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黎精明,
[ 2]
。自改革开 放 以
中 国 经 历 了 两 次 财 政 分 权 化 改 革。 第 一 次 是 来, 1980 年代中期的“财 政 包 干 制 ” , 第 二 次 是 1994 年 的分税制改革 。 目前, 中国已经在分税制的框架下, 构建了具有中 国 特 色 的 财 政 分 权 体 系 。 总 体 而 言, 中国式财政分权具 有 以 下 特 征: ① 财 政 分 权 从 属 于 行政集权, 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权并存; ② 地 方政府承担了大部 分 支 出 责 任,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
[ 3]
以人 均 省 级 财 政 支 出 占 人 均 中 央 财 政 支
[ 6]
发现财政分权与中国经 出的比例来衡量财 政 分 权, 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Jin 和 Zou ( 2005 ) 分别采用 省级财政支出和财 政 收 入 占 比 来 衡 量 财 政 分 权, 发 现 1994 - 1999 年间, 支出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没有 显著关系, 但 收 入 分 权 与 增 长 显 著 负 相 关; 乔 宝 云 ( 2002 )
· 48 ·
统计研究
2010 年 10 月
近年 来, 有关中国财政分权的实证研究文献大 量涌现 。 这些文献致力于检验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 增长
[ 3]
来自百度文库
本文 在 综 合 国 内 外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首先构建一 个多维的财政分权 衡 量 指 标 体 系, 对中国式财政分 权进行全面测度;进而采用可靠的统计技术, 将多维 并将该指标的测度结 指标合并成一维的 组 合 指 标, 果予以公布, 以期为 未 来 的 相 关 研 究 提 供 基 础 性 数 据 。 与既有研究相 比, 本文工作的不同之处主要体 现在:( 1 ) 在构建多维 的 财 政 分 权 衡 量 指 标 体 系 时, 不仅充分考虑了预 算 内 和 预 算 外 收 支 、 中央转移支 付以及财政管理等 方 面 的 信 息, 还尽可能剔除了人 口和经济规 模 因 素 对 财 政 分 权 程 度 的 干 扰; ( 2 ) 采 用 Shannon-Spearman 测 度 方 法 以 及 Bootstrap 抽 样 选择最有效的指标加总方法, 将多维的财政分 技术, 权指标进行组合, 达到降低指标维度 、 浓缩指标信息 的目的 。 本文 剩 余 部 分 的 结 构 安 排 如 下:第 二 部 分 阐 述 多维财政分权衡量 指 标 的 含 义;第 三 部 分 对 多 维 指 标进行组合;第四部分应用财政分权指标, 实证检验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是基本结论 。
、 收入分配
[ 4]
、 宏观经济波动
[ 2]
等等的关 系 。
由于选用的财政分 权 衡 量 指 标 不 同, 得到的研究结 论可能迥然相异 。 以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 例 。 Lin 和 Liu ( 2000 )
[ 5]
采用省级财政收入的边际
留成率来衡量财政 分 权 程 度, 发现财政分权对中国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显 著 的 促 进 作 用; Zhang 和 Zou ( 1998 )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esearch
Vol. 27 ,No. 10 Oct. 2010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
龚 锋 雷 欣
*
。选择单一维度的分权 内容提要 : 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严格的法律意 义 上 的 分 权, 而 是 一 种“事 实 性 分 权 ” 指标, 无法准确衡量中国式 财 政 分 权 的 程 度 。 本 文 以 1997 - 2007 年 中 国 的 省 级 数 据 为 样 本, 选取财政收入自治 财政收入占比 、 财政支出自决率 、 财政支出占比 、 税 收 管 理 分 权 度、 行 政 管 理 分 权 度 6 个 指 标, 对中国式财政分 率、 运用基于 Bootstrap 的 Shannon-Spearman 测度方法, 选择信息 损 失 最 小 的 组 合 指 标 作 为 中 权进行全景式评估;进而, 国式财政分权的有效衡量指标;最后, 应用财政分权衡量指标, 检验财政分权与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 。 实 证 结 果 显 示:中国省级财政分权程度在样本期间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中国式财政分权整体 上 不 利 于 地 方 经 济 增 长 , 但不同维 度的分权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相同 。 关键词 : 财政分权; Shannon-Spearman 测度; Bootstrap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 C8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 - 4565 ( 2010 ) 10 - 0047 - 09
[ 1]
拥有相当程度的自 主 决 策 权; ③ 财 政 收 入 权 力 高 度 集中于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种的税率和税 基没有决定权; ④ 地 方 财 政 收 支 缺 口 由 中 央 政 府 的 转移支付 以 及 地 方 政 府 的 预 算 外 收 入 来 弥 补 。 因 此, 中国式财政分权 并 不 是 严 格 的 法 律 意 义 上 的 分 , 权, 而是一种“事 实 性 分 权 ” 即地方政府只是在财 政收支方面具有事实上的部分自由处置权
一、 引言与文献回顾
财政分权是中央政府将财政权利和责任向下级 政府转移的系统制度 安 排 。 1970 年 代 以 来, 分权化 改革的浪潮席卷发展中国家 。 在人口超过 500 万的 75 个发展中 国 家 中, 有 63 个 国 家 实 施 了 一 定 程 度 的财 政 分 权, 其中就包括中国
。
* 本文为国家社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财 政 激 励 、 机会平等与公共 ( 项目编号:09CJY079 ) 阶段性成 果;教 育 部 人 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 文社会科学基 金 项 目“中 国 政 府 间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优 化 设 计 研 ( 项目编号:09 YJC790205 ) 阶 段 性 成 果;本 究:基于机会平等的视角 ” 文还获湖北省社会科学 基 金 项 目《财 政 分 权 、 激励重构与地方政府 的资助 。 绩效问题研究 》
The Quantitive Measurement of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Gong Feng & Lei Xin
Abstract :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is not a strict decentralization in legally , but a kind of de facto decentralization. We can not measure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accurately by using a single-dimension index. We select six indexes to evaluate Chin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anoramically. Then we use the Shannon-Spearman Measurement and bootstrap method to choose the composite index with minimum information loss as the valid measure for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Finally ,we apply these indexes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results show :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de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1997 - 2007 ; Chinese-styl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s a whole was not conducive to local economic growth , but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decentralization had different impacts on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 Shannon-Spearman Measurement ; Bootstrap ; Economic Growth
[ 7]
以人 均 省 级 财 政 支 出 占 人 均 总 财 政 支 出
( 省级财政 支 出 与 中 央 财 政 支 出 的 和 ) 的 比 率 来 衡 量财政分权, 结果显示, 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具 但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 。 有显著的影响, 事实上, 财政分权具有多维度的特征, 选择单一 指标无法反映财政分权的全部信息 。 对于中国这种 规范程 度 不 高 的“事 实 性 ” 分 权 而 言, 情况更是如 此 。 如果仅选用支 出 指 标 来 衡 量 分 权, 无疑会高估 中国的财政分权程度, 反之, 仅选用收入指标来衡量 则会低估中国的财政分权程度 。 此外, 中国地 分权, 这部分资金 方政府还拥有规模 庞 大 的 预 算 外 收 支, 基本上由地方政府自主支配 。 忽略预算外收支的信 息, 显然也会低估中国财政分权的程度 。 因此, 有必 要构建一个综合 、 全面的财政分权衡量指标体系, 尽 可能涵盖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全部信息 。 已有学者在 这方面作了有 益 的 尝 试 。 张 晏 ( 2005 ) 坤荣和付文 林 ( 2005 )
[ 9] [ 8]
二、 多维财政分权指标的选取
综合 既 有 的 研 究 成 果, 结合中国式财政分权的 实际, 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性, 本文选取以下 6 个财 以尽可能涵盖中国政 政分权衡量指标 ( 参 看 表 1 ) , 府间收入权利配 置 、 支 出 责 任 分 摊、 转 移 支 付 分 配、 预算内外收支以及财政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① 。 1. 地方财政收入自治率( RA ) 。 地方财政收入自治率等于地方本级预算收入占 地方预算总收入的 比 例, 其中预算收入为预算内收 入和预算外收入的加总 。 这一指标衡量了地方政府 对财政收入的自主支配程度 。 由于地方预算总收入 和地方本级预算收入之间的缺口即为地方获得的转 移支付补助收入, 因此, 这一指标间接反映了地方政 府 对 转 移 支 付 的 依 赖 程 度 。 Akai 和 Sakata ( 2002 ) [11 ]认 为, 即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不 高, 但只要其财政收入的自治性比较高, 那么也可以 认为地方政府实现了较高的财政分权水平 。 2. 地方财政收入占比( RR ) 。 地方财政收入占比等于地方人均本级预算收入 占中央和地方人均本级预算收入的比例 。 这一指标 衡量的是, 与中央政府相比, 地方政府拥有的可支配
构 建 了 12
个财政分权衡量指标( 总 量 和 人 均 指 标 各 6 个 ) 、 沈 提出了 7 个测度财政分权 水平的指标 。 他们的指标同时考虑了地方预算内和 预算外收支的信息, 但没有考虑地方政府对中央转 移支付的依赖程度, 特别是没有考虑地方财政收入 的自治程度 。 此外, 他们在测度各个省的分权程度 时, 指标的分母 是 相 同 的 。 张 晏 是 用 各 个 省 的 数 据 除以中央的数据, 沈坤荣和付文林是用各个省的数 据除以全国的数据 。 基于这些指标来评估各个省的 分权程度, 往往会得出人口和经济规模越大的省区, 财政收支规模就越 大, 从而其财政分权程度也就越 2009 ) 高的结论,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黎精明,
[ 2]
。自改革开 放 以
中 国 经 历 了 两 次 财 政 分 权 化 改 革。 第 一 次 是 来, 1980 年代中期的“财 政 包 干 制 ” , 第 二 次 是 1994 年 的分税制改革 。 目前, 中国已经在分税制的框架下, 构建了具有中 国 特 色 的 财 政 分 权 体 系 。 总 体 而 言, 中国式财政分权具 有 以 下 特 征: ① 财 政 分 权 从 属 于 行政集权, 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权并存; ② 地 方政府承担了大部 分 支 出 责 任,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
[ 3]
以人 均 省 级 财 政 支 出 占 人 均 中 央 财 政 支
[ 6]
发现财政分权与中国经 出的比例来衡量财 政 分 权, 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Jin 和 Zou ( 2005 ) 分别采用 省级财政支出和财 政 收 入 占 比 来 衡 量 财 政 分 权, 发 现 1994 - 1999 年间, 支出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没有 显著关系, 但 收 入 分 权 与 增 长 显 著 负 相 关; 乔 宝 云 ( 2002 )
· 48 ·
统计研究
2010 年 10 月
近年 来, 有关中国财政分权的实证研究文献大 量涌现 。 这些文献致力于检验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 增长
[ 3]
来自百度文库
本文 在 综 合 国 内 外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首先构建一 个多维的财政分权 衡 量 指 标 体 系, 对中国式财政分 权进行全面测度;进而采用可靠的统计技术, 将多维 并将该指标的测度结 指标合并成一维的 组 合 指 标, 果予以公布, 以期为 未 来 的 相 关 研 究 提 供 基 础 性 数 据 。 与既有研究相 比, 本文工作的不同之处主要体 现在:( 1 ) 在构建多维 的 财 政 分 权 衡 量 指 标 体 系 时, 不仅充分考虑了预 算 内 和 预 算 外 收 支 、 中央转移支 付以及财政管理等 方 面 的 信 息, 还尽可能剔除了人 口和经济规 模 因 素 对 财 政 分 权 程 度 的 干 扰; ( 2 ) 采 用 Shannon-Spearman 测 度 方 法 以 及 Bootstrap 抽 样 选择最有效的指标加总方法, 将多维的财政分 技术, 权指标进行组合, 达到降低指标维度 、 浓缩指标信息 的目的 。 本文 剩 余 部 分 的 结 构 安 排 如 下:第 二 部 分 阐 述 多维财政分权衡量 指 标 的 含 义;第 三 部 分 对 多 维 指 标进行组合;第四部分应用财政分权指标, 实证检验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是基本结论 。
、 收入分配
[ 4]
、 宏观经济波动
[ 2]
等等的关 系 。
由于选用的财政分 权 衡 量 指 标 不 同, 得到的研究结 论可能迥然相异 。 以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 例 。 Lin 和 Liu ( 2000 )
[ 5]
采用省级财政收入的边际
留成率来衡量财政 分 权 程 度, 发现财政分权对中国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显 著 的 促 进 作 用; Zhang 和 Zou ( 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