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洋中脊在南端相互串连。东太平洋海隆南部向西绕行,在澳
大利亚以南与印度洋中脊的东南支相接。印度洋中脊的西南支 绕行于非洲以南与大西洋中脊南端相接。另一个特点是,三大 洋中脊的北端伸展入大陆。东太平洋海隆北端伸入加利福利亚 湾,潜没于北美洲大陆西部之下。印度洋中脊北支,经冰岛进 入北冰洋,从罗蒙诺索夫海岭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南森海盆通过, 并在勒拿河河口附近伸向西伯利亚。因此,中脊构造虽然主体
层1,沉积层,厚度变化大,大洋中脊上往往缺失或作零星分布。 层2,火山岩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泛分布于洋盆中,纵波速度变化大。 深海钻探表明,主要由拉斑玄武岩,部分为固结沉积岩组成。 层3为辉长岩或橄榄岩,纵波速度和厚度都十分稳定,厚度在5公里左右,是大洋地 壳的主体部分。 层3的底面为莫霍面,该面之下为上地幔层。莫霍面实际上是海水渗透和热液蚀变 的最低界面。洋壳的形成是熔融的地幔物质,通过地壳上的热点,分期、断续地挤
离散型(扩张型)板块边界 平移型(转换型)板块边界
二、洋底地形基本单元及形成
1. 2. 3. 4.
大洋中脊和断裂带(转换断层) 深海盆地 无震海岭及残留陆块 岛弧-海沟系
1 大洋中脊和 断裂带(转换断层)
大洋中脊系统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也称为中央海岭,他是地球上最大、 最长的山系。这条洋底山系在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连续延伸。并且展入北冰洋,成为环球 山系,总长约八万公里。大洋中脊顶部的水深 约2000-3000米,高出两侧洋盆约1~3公里。有 些高起处,可突出海面成为岛屿。中脊的宽度 不一,宽者可达三、四公里,总面积约占洋底 面积的32.8%。可见,大洋中脊是全球最宏大 的构造单元之一。
上,故其过渡型与海沟的递变形式相似。由大陆向海沟方
向,花岗岩层尖灭,地壳厚度减薄。
上述几种地壳过渡形式,以岛弧—海沟—边缘海系列最为复杂, 安第斯型次之,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最为简单。
地壳厚度向洋的变薄是突变还是递变,与大陆边缘及相邻陆地
的地形形态有关,地形越陡峻,厚度变化越剧烈,地形越平缓,
厚度递变就比较缓和。
大洋中脊
虽然大西洋洋中脊发现较早,但直至1956年, 才由拉蒙特地质所的尤因和希曾首先指出, 整个世界大洋洋底横贯一条大洋中脊体系。 大洋中脊的发现是近代地质学的一项重大成 就。由此曾进一步导致了海底扩张说的建立, 大洋中脊顶部是形成新海底的扩张中心。
大洋中脊在三大洋的分布特点
太平洋内,他的位臵 偏东,两坡平缓,一 般称为东太平洋海隆。 大西洋内,山系居于 正中部位,轮廓与大 西洋两岸平行,也是S 型弯曲,其两坡较陡, 故称为大西洋中脊。 印度洋中脊也大体位 于大洋中部,整个洋 中脊形状歧分三支, 成为倒臵的Y型。
第九章 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大洋地壳的结构 洋底地形基本单元及形成

岩石组成
一、大洋地壳分层
1.洋壳的三层结构 第一层,沉积层,地震纵波速度1.5—3.0公里每秒。具有间 断分布的性质。在近大陆坡麓处厚度最大,可达1—2.5公里; 在洋中脊斜坡上较薄,约200米;在中脊顶部100—200公里 宽的地带,沉积层极薄或缺失。 第二层,火山岩层(基底层),具有到处分布的特征,其纵 波速度为4.5—5.5公里每秒,平均厚度1.5公里。地震反射 探测显示这层表面极其不平坦。 第三层,玄武岩层(大洋层),在大西洋,这层速度值的80 %落在6.5—7.1公里每秒之间。他的平均厚度为5公里左右。 除了大西洋中脊外,其余地区。这层的厚度随洋底高度增大 而增大。
或者次大洋型地壳;有时则保留有薄层花岗岩层,出现次大 陆型地壳。从边缘海盆向大陆坡、大陆架方向,地壳厚度复 又增大,这里的地壳过渡型式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相似,在 大陆架出现正常的大陆型地壳,大陆坡则往往是次大陆型地
壳。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过渡情况相对简单,这里海沟与大陆 坡相邻,其间并没有出现边缘盆地。岛弧仿佛焊接在大陆
在大西洋型和安第斯型大陆
边缘,通常可以将大陆坡麓 作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 壳的分界(如图)。在岛 弧—海沟—边缘海地区,大 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之间 的过渡是复式的,因为岛弧
陆侧又出现具大洋型或过渡
型地壳的边缘盆地。
根据板块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力学性质, 板块边界分三种:

汇聚型(挤压型)板块边界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表现为另一种过渡形式,其又可以分为 两种,一种以西太平洋岛弧—海沟—边缘海系列为代表, 另一种以南美西缘的安第斯亚型大陆边缘为代表。
以西太平洋岛弧—海沟—边缘海系列最为复杂,过渡带的范围 异常广阔,从洋向陆出现下列单元:海沟—岛弧—边缘海深海 盆地—陆坡—陆架,地壳厚度急剧变化,地壳类型交替出现

可见,大洋型地壳区别于大陆型地壳的要点,在于薄而重,同时缺失大陆型 地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

大陆型地壳不仅具有“花岗岩层”,而且“玄武岩层”也比大洋型地壳大大 增厚。这样一般大陆地壳就比大洋地壳厚达4—6倍。
2、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过渡
在不同的大陆边缘,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间的过渡,表现 为不同的型式。
第一种,出现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陆地经过大陆架、大陆 坡、大陆裾过渡到大洋盆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位于板块内
源自文库
部,其两边的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是作为同一板块一起
运移。根据地震探测,发现地壳厚度由洋向陆急剧增大。在 美国东部大陆边缘,一个显著特点是沉积层底面出现明显的 坳陷,这里沉积厚度增大,形似被充填(如图)
(呈镶嵌状)。海沟的向洋一侧斜坡,是典型的大洋型地壳。
在海沟的轴部,地壳厚度有所增大。向海沟的内侧坡,地壳厚 度进一步增大。到岛弧区,可以出现大陆型或者次大陆型地壳。
如果从岛弧向海沟方向追索,发现随着花岗岩层尖灭,地壳 厚度减薄。而从岛弧向边缘海深海盆地方向,地壳厚度也明
显减小。在边缘海盆地区,花岗岩层通常缺失,出现大洋型
入上部,迅速冷却和蚀变的结果

正常大洋地壳(洋盆区)的一般厚度为5~10公里。在大洋中脊轴部,由于沉 积层和大洋层的变薄或缺失,地壳厚度减至3~5公里。在无震海岭或海底火 山区,地壳厚度可以增大到15公里或更大。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以及其他一 些海底高地,属于残留的微型大陆,但是地壳厚度一般小于正常的大陆地壳。 人们通常把较薄的大陆地壳叫做次大陆地壳,把较厚的大洋地壳叫做次大洋 型地壳,二者也统称过渡型地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