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优质精选)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学习目标: 1、通过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图活动,初
步体会“尺规作图”的认识。 2、能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重点:尺规作图的意义与两个基本作图 学习难点:作图题的几何语言表述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你能用一支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一些美丽的图案吗?(结合课件展 示图案) 二、自主探究: 1、尺规作图的定义:
2、如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 AB.
求作:线段 A′B′,使 A′B′=AB. 作法:(1)作射线 A′C′. (2)以点 A′为圆心,以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 A′C′于点 B′. A′B′就是所求的线段.
2、已知:∠AOB。 求作: ∠A’O’B’ 使∠A’O’B’=2∠AOB。 四、小结与反思: 尺规作图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课本 P154 第 1、2 题
2
3、如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呢? 已知:∠AOB。 求作: ∠A’O’B’ 使∠A’O’B’=∠AOB。
1
(1) 作射线 O’A’; (2) 以点 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交 OA 于点 C,交 OB 于点 D; (3) 以点 O’为圆心,同样(OC)长为半径画弧交 O’A’于点 C’; (4)以点 C’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 D’ , 过点 D’作射线 O’B’. ∠A’O’B’就是所求的角. 三、随堂练习: 1、已知线段 a,求作一条线段 b,使 b=2a.
七年级数学下册 2.4 用尺规作角《尺规作图》知识知多少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
《尺规作图》知识知多少“尺规作图”问题是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学好“用尺规作线段和角”呢?一、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1、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显然,尺规作图的工具只能是直尺和圆规.其中直尺用来作直线、线段、射线或延长线段等;圆规用来作圆或圆弧等.值得注意的是直尺是没有刻度的或不考虑刻度的存在.2、基本作图:(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利用这两个基本作图,可以作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或差.二、熟练掌握尺规作图题的规范语言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①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②连结两点××;或连结××;③延长××到点×;或延长(反向延长)××到点×,使××=××;或延长××交××于点×;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①在××上截取××=××;②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③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④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三、了解尺规作图题的一般步骤尺规作图题的步骤:1、已知:当题目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在目前,我们只要能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三步(另外还有第四步证明)就可以了,而且在许多中考作图题中,又往往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出作法,可见在解作图题时,保留作图痕迹很重要.四、典题精析例1 如图,已知线段a 和b (a>b ). 求作:线段c ,使c=a -b. 解析:作法:(1)作射线AM ;(2)在射线AM 上截取线段AB=a ;(3)在线段AB 上截取AC=b.则线段BC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评注:用尺规作图,首先要弄明白所作的是什么图形,要作这个图形应从哪里入手.一些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基本作图得到的.本题就是两次利用“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例2如图,已知∠α和∠β(∠α> ∠β),求作∠AOB,使∠AOB =∠α-∠β.解析:作法:(1)作射线OA ; (2)以射线OA 为一边作∠AOC=∠α;(3)以O 为顶点,以射线OC 为一边,在∠AOC 的内部作∠BOC=∠β.则∠AOB 就是所求作的角.评注:本题同样是两次运用基本图形——“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值得注意的是作∠B OC 时,应在∠AOC 的内部,为什么不在∠AOC 的外部呢?答案非常明显是两角的和.MB αβAOC βα-abαβ。
七年级数学上册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新版沪科版
新课讲解 定义:
• 尺规作图:用无刻度的直 尺和圆规画线 段 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 B’,使A’ B’=截取AB=a
3.用圆b的长度
的和,我们就说线段c是线段a,
结论 不能 少
a
b的和,记做c=a+b,即 AC=AB+BC
c
b
AB
线段AC就是 所求的线段
C
D
类似地的问题,
1.直尺只能用来画线,不能量距.
2.尺规作图要求作出图形, 说知角”
已知: ∠AOB.
求作: ∠A’O’B’ 使
范
(1) 作射线O’A’;
(2) 以点O为圆心, 任意长为半径 画弧图形,设计图案,时常要画线段 和角.
•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可以先 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画出 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 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以利用量 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再画
法
示
范
(1) 作射线A’C’ ;
(2) 以点A’为圆心,
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A’ C’于点B’,
A’B’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A’’B’ C’ 牛牛文档分 享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 两条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
画法:
a
b
1.画射线AD
享
练一练
1、已知: ∠AOB.
利用尺规作: ∠A’O’B’ 使∠A’O’B’=2∠AOB.
法一:
B’ CB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口述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法二: D B
CLeabharlann OAB’E
O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4.2.3 尺规作角
2.如图,已知∠AOB,请用尺规作∠A′O′B′,使∠A′O′B′=2∠AOB。
作图如下:
小组展示
越展越优秀
提疑惑:你有什么疑惑?
知识点1: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重难点)
(1)作射线O′A′;(2)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 C,交OB于点D;(3)以点O′为圆心,以O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C′;(4)以点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点 D′;(5)过点D′作射线O′B′。∠A′O′B′就是所要作的角。
作法:如上图,(1)作射线O′A′。(2)以点______为O圆心,以 __任__意___长_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3)以点___O__′_ 为圆心,以___O__C_的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
(4)以点___C__′_为圆心,以_____C_D的长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 (5)过点______作射D线′ _____。∠OA′′BO′′B′就是所要作的角。
2角
第3课时 尺规作角
1.会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会通过尺规作图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
结能力。 3.通过尺规作图,规范学生的作图步骤,培养学生的规范性。
旧知回顾 1.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有哪些?
度量法,叠合法 2.角的和差怎么表示?
略
问题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移动其中一个角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如何移动一个角,使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呢?
图片导入 打台球时,球的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
如右图。红球能否被击入右下角的袋中? 你能画出红球在第一次反弹后的运动路 线吗?
视频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4-125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几何初步--线段与角的经典题(含答案)
几何初步--线段与角的经典题一.解答题(共45小题)1.如图,已知线段AB(1)请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①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②延长线段BA到D,使AD=AC(不写画法,当要保留画图痕迹)(2)请直接回答线段BD与线段AC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3)如果AB=2cm,请求出线段BD和CD的长度.2.已知线段MN=3cm,在线段MN上取一点P,使PM=PN;延长线段MN到点A,使AN=MN;延长线段NM到点B,使BN=3BM.(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求线段AB的长;(3)试说明点P是哪些线段的中点.3.如图(1),线段上有3个点时,线段共有3 条;如图(2)线段上有4个点时,线段共有6条;如图(3)线段上有5个点时,线段共有10条.(1)当线段上有6个点时,线段共有条;(2)当线段上有n个点时,线段共有条;(用n的代数式表示)(3)当n=100时,线段共有条.4.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3:5:4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9cm,求CM和AD的长5.如图,已知线段AB=16 cm,点M在AB上,AM:BM=1:3,P、Q分别以AM,AB的中点,求PQ的值.6.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①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②写出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前进,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在(2)的情况下,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7.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2AB,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AB,取AB中点E,若DE=7.5cm,求DC的长.8.如图,已知线段AB的长为x,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AB.(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C的长和AC的长;(2)取线段AC的中点D,若DB=3,求x的值.9.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N,P分别是线段AC,BC,AB的中点.(1)若AB=12cm,则MN的长度是;(2)若AC=3cm,CP=1cm,求线段PN的长度.10.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AP=2PB,点Q为PB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11.如图,延长线段AB到点F,延长线BA到点E,点M、N分别是线段AE、BF 的中点,若AE:AB:BF=1:2:3,且EF=18cm,求线段MN的长.12.如图,线段AC=20cm,BC=3AB,N线段BC的中点,M是线段BN上的一点,且BM:MN=2:3.求线段MN的长度.13.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以2cm/s的速度运动,C是线段BD 的中点,AD=10cm,设点B运动时间为t秒.(1)当t=2时,①AB=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若AB的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 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为BD,且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20,求AB、CD的长.15.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CB=a 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 cm,M、N分别为AC、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16.如图所示,点A在线段CB上,AC=AB,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CD=3,求线段AD的长.17.(1)观察思考: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请分别写出以点A、B、C、D为端点的线段,并计算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2)模型构建:如果线段上有m个点(包括线段的两个端点),则该线段上共有多少条线段?请说明你结论的正确性;(3)拓展应用:某班45名同学在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中,若每两人握1次手问好,那么共握多少次手?请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上述模型,并直接应用上述模型的结论解决问题.18.如图,点A、M、B、N、C在同一直线上顺次排列,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MC的中点,点N在点B的右边.(1)填空:图中共有线段条;(2)若AB=6,MC=7,求线段BN的长;(3)若AB=a,MC=7,将线段BN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来.19.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1:2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且AC:CB=2:1,则点C 是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1)已知:如图2,DE=15cm,点P是DE的三等分点,求DP的长.(2)已知,线段AB=15cm,如图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在射线AB上向点B方向运动;点Q从点B出发,先向点A方向运动,当与点P重合后立马改变方向与点P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2cm,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与点Q重合时,求t的值.②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20.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填空:①A、B两点间的距离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2)求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3)求当t为何值时,PQ=AB;(4)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2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其位置如图1所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40,AB=120,AC=2AB(1)图1中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2)如图2,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点P在点Q左侧运动时,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3)如图3,若T点是A点右侧一点,点T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n,TB的中点为M,N为TA的4等分点且靠近于T点,若TM=2AN,求n的值.22.如图,线段AB=1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为定值.(3)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N为BP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长度不变;②MA+PN的值不变,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23.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BC=a,其他条件不变,求MN的长度;(3)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cm/s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P、Q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25.【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巧点”.(1)线段的中点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若AB=12cm,点C是线段AB的巧点,则AC=cm;【解决问题】(3)如图②,已知AB=12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 匀速移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为何值时,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说明理由26.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B=20cm,BC=8cm,点P从A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已知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功.设点P运动时间为xs.(1)AC=cm;(2)当x=s时,P、Q重合;(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P、Q这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有一科技小组进行了机器人行走性能试验,在试验场地有A、B、C三点顺次在同一笔直的赛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90米.甲、乙两机器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同向出发到终点C,乙机器人始终以50米/分的速度行走,乙行走9分钟到达C点.设两机器人出发时间为t(分钟),当t=3分钟时,甲追上乙.前4分钟甲机器人的速度保持不变,在4≤t≤6分钟时,甲的速度变为另一数值,且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请解答下面问题:(1)B、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米.在4≤t≤6分钟时,甲机器人的速度为米/分.(2)求甲机器人前3分钟的速度为多少米/分?(3)求两机器人前6分钟内出发多长时间相距28米?(4)若6分钟后,甲机器人的速度又恢复为原来出发时的速度,直接写出当t >6时,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S.(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8.如图,∠AOB=∠COD=90°,OC平分∠AOB,∠BOD=3∠DOE.试求∠COE的度数.29.已知∠AOB=130°,∠COD=80°,OM,ON分别是∠AOB和∠COD的平分线.(1)如果OA,OC重合,且OD在∠AOB的内部,如图1,求∠MON的度数;(2)如果将图1中的∠COD绕点O点顺时针旋转n°(0<n<155),如图2,①∠MON与旋转度数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②当n为多少时,∠MON为直角?(3)如果∠AOB的位置和大小不变,∠COD的边OD的位置不变,改变∠COD 的大小;将图1中的OA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m°(0<m<100),如图3,∠MON与旋转度数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24.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1)如图1,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E恰好平分∠AOC,请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如图3,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转动到某个位置时,若恰好∠COD=∠AOE,求∠BOD的度数?30.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DOE=90°.(1)如图1,若∠AOC=130°,OD平分∠AOC.①求∠BOD的度数;②请通过计算说明OE是否平分∠BOC.(2)如图2,若∠BOE:∠AOE=2:7,求∠AOD的度数.31.如图①,已知线段AB=20cm,CD=2cm,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E、F 分别是AC、BD的中点.(1)若AC=4cm,则EF=cm.(2)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我们发现角的很多规律和线段一样,如图②已知∠COD在∠AOB内部转动,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则∠EOF、∠AOB和∠COD有何关系,请直接写出.32.点O 是直线AB上一点,∠COD 是直角,OE平分∠BOC.(1)①如图1,若∠DOE=25°,求∠AOC 的度数;②如图2,若∠DOE=α,直接写出∠AOC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将图1中的∠COD 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 2 所示位置.探究∠DOE 与∠AOC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3.探究题:如图①,已知线段AB=14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 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1)若点C恰好是AB中点,则DE=cm;(2)若AC=4cm,求DE的长;(3)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设AC=a cm请说明不论a取何值(a不超过14cm),DE的长不变;(4)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12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0°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34.如图①,∠AOB=∠COD=90°,OM平分∠AOC,ON平分∠BOD.(1)已知∠BOC=20°,且∠AOD小于平角,求∠MON的度数;(2)若(1)中∠BOC=α,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3)如图②,若∠BOC=α,且∠AOD大于平角,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35.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初步尝试:(1)如图1,若∠AOC=30°.求∠DOE的度数;类比探究:(2)在图1中,若∠AOC=a,直接写出∠DOE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解决问题:(3)如图2时,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探究∠AOC和∠DOE的度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36.如图,∠AOB=100°,∠AOC为锐角,且OM平分∠BOC,ON平分∠AOC.(1)如果∠AOC=40°,求∠MON的度数;(2)如果∠AOC为任意一个锐角,你能求出∠MON的度数吗?若能,请求出来;若不能,说明为什么?37.已知:∠AOD=160°,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则∠MON的大小为;(2)如图2,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求∠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10°,当∠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DON=2:3,求t的值.38.如图,∠AOB=20°,∠AOE=110°,OB平分∠AOC,OD平分∠AOE.(1)求∠COD的度数;(2)若以点O为观察中心,OA为正东方向,求射线OD的方位角;(3)若∠AOE的两边OA,OE分别以每秒5°和每秒3°的速度,同时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OA回到原处时,OA,OE停止运动,则经过多少秒时,∠AOE=30°?39.如图,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在直线AB上,OC,OD是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OE平分∠AOD.(1)若∠COE=20°,则∠BOD=;若∠COE=α,则∠BOD=(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当三角板绕O逆时针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测∠COE 与∠BO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0.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1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OMN=30°),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求∠BON的度数.(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秒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则t的值为(直接写出结果).(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在∠AOC的内部,请探究∠AOM与∠NO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1.阅读解答过程,回答问题:如图,OC在∠AOB内,∠AOB和∠COD都是直角,且∠BOC=30°,求∠AOD的度数.解:过O作射线OM,使点M,O,A在同一直线上,因为∠MOD+∠BOD=90°,∠BOC+∠BOD=90°,所以∠BOC=∠MOD,所以∠AOD=180°﹣∠MOD=180°﹣∠BOC=180°﹣30°=150°.(1)如果∠BOC=60°,那么∠AOD等于多少度?如果∠BOC=n°,那么∠AOD等于多少度?(2)如果∠AOB=∠DOC=x°,∠AOD=y°,求∠BOC的度数.42.已知:∠AOD=160°,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当OB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2)如图2,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当∠BOC绕点O 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10°,当∠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DON=2:3,求t的值.43.如图(a),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1)若∠DCE=25°,∠ACB=;若∠ACB=130°,则∠DCE=;(2)猜想∠ACB与∠DCE大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b),若是两个同样的三角尺60°锐角的顶点A重合在一起,则∠DAB 与∠CAE的大小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4)已知∠AOB=α,∠COD=β(α、β都是锐角),如图(c),若把它们的顶点O 重合在一起,则∠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44.如图,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OC=∠AOD,射线OM(与射线OB重合)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15°/s,射线ON(与射线OD重合)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12°/s.两射线OM、ON同时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本题出现的角均指小于平角的角)(1)图中一定有个直角;当t=2时,∠MON的度数为,∠BON 的度数为,∠MOC的度数为.(2)当0<t<12时,若∠AOM=3∠AON﹣60°,试求出t的值;(3)当0<t<6时,探究的值,在t满足怎样的条件是定值,在t满足怎样的条件不是定值.45.已知,如图(1),∠AOB和∠COD共顶点O,OB和OD重合,OM为∠AOD 的平分线,ON为∠BOC的平分线,∠AOB=α,∠COD=β(1)如图(2),若α=90°,β=30°,则,∠MON=(2)若将∠COD绕O逆时针旋转至图(3)的位置,求∠MON(用α、β表示)(3)如图(4),若α=2β,∠COD绕O逆时针旋转,转速为3°/秒,∠AOB绕O 同时逆时针旋转,转速为1°/秒(转到OC与OA共线时停止运动),且OE平分∠BOD,请判断∠COE与∠AO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线段与角的经典题一.解答题(共45小题)1.【解答】解:(1)如图所示,BC、AD即为所求;(2)由图可得,BD>AC;(3)∵AB=2cm,∴AC=2AB=4cm,∴AD=4cm,∴BD=4+2=6cm,∴CD=2AD=8cm.2.【解答】解:(1)如图所示:(2)∵MN=3cm,AN=MN,∴AN=1.5cm,∵BN=3BM,∴BM=MN=1.5cm,∴AB=BM+MN+AN=6cm;(3)∵点P在线段MN上,PM=PN,∴点P是线段MN 的中点,∵BM=AN=1.5cm,PM=PN=1.5cm,∴BP=AP=3cm,∴点P是线段AB 的中点.3.【解答】解:(1)当线段上有6个点时,线段共有=15条;(2)当线段(3)当n=100时,线段共有=4950上有n个点时,线段共有条;条;故答案为:15,,4950.4.【解答】解:设AB=3xcm,BC=5xcm,CD=4xcm,∴AD=AB+BC+CD=12xcm,∵M是AD的中点,∴AM=MD=AD=6xcm,∴BM=AM﹣AB=6x﹣3x=3xcm,∵BM=9 cm,∴3x=9,解得,x=3,∴CM=MD﹣CD=6x﹣4x=2x=2×3=6(cm),AD=12x=12×3=36(cm).5.【解答】解:∵AB=16cm,AM:BM=1:3,∴AM=4cm.BM=12cm,∵P,Q 分别为AM,AB的中点,∴AP=AM=2cm,AQ=AB=8cm,∴PQ=AQ﹣AP=6cm.6.【解答】解:(1)①8﹣12=﹣4,8=12=20,∴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4或20,②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则点P表示的数8﹣6t;(2)分两种情况: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点P运动追上点Q,即8﹣6t=﹣4﹣4t,解得t=6;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点P运动追上点Q,即8﹣6t=20﹣4t,解得t=﹣6(舍去),∴点P运动6秒追上点Q;(3)∵M为AP的中点,∴M点表示的数为(8+8﹣6t)÷2=8﹣3t,∵N为PB的中点,∴N点表示的数为(﹣4+8﹣6t)÷2=2﹣3t,∴MN=8﹣3t﹣(2﹣3t)=6,∴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MN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7.【解答】解:∵E是AB中点,∴AE=EB,设AE=x,则AB=2x,又∵DA=AB,∴DA=2x,∵BC=2AB,∴BC=4x,∵DE=7.5cm,∴3x=7.5,解得:x=2.5,∴DC=DA+AB+BC=2x+2x+4x=8x=8×2.5=20(cm).8.【解答】解:(1)∵AB=x,BC=AB,∴BC=x,∵AC=AB+BC,∴AC=x+x= x.(2)∵AD=DC=AC,AC=x,∴DC=x,∵DB=3,BC=x,∵DB=DC﹣BC,∴3=x﹣x,∴x=12.9.【解答】解:(1)∵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C=AC,CN=BC,∴MN=MC+CN=AC+BC=(AC+BC)=AB=6cm.故答案为6cm;(2)∵AC=3cm,CP=1cm,∴AP=AC+CP=4cm,∵P是线段AB的中点,∴AB=2AP=8cm.∴CB=AB ﹣AC=5cm,∵N是线段CB的中点,CN=CB=2.5cm,∴PN=CN﹣CP=1.5cm.10.【解答】解:如图1所示,∵AP=2PB,AB=6,∴PB=AB=×6=2,AP=AB=×6=4;∵点Q为PB的中点,∴PQ=QB=PB=×2=1;∴AQ=AP+PQ=4+1=5.如图2所示,∵AP=2PB,AB=6,∴AB=BP=6,∵点Q为PB的中点,∴BQ=3,∴AQ=AB+BQ=6+3=9.故AQ的长度为5或9.11.【解答】解:设EA=xcm,则AB=2xcm,BF=3xcm,EF=6xcm.∵点M,N分别是线段EA,BF的中点,∴EM=MA=xcm,BN=NF=xcm.∵AB=2xcm,∴MN=MA+AB+BN=4xcm.∵EF=18cm,∴6x=18,解得:x=3,∴MN=4x=12cm.12.【解答】解:∵AC=20cm,BC=3AB,∴BC=×20=15cm,∴AB=5cm,∵N为BC的中点,∴BN=CN=7.5cm,∵BM:MN=2:3,∴MN=×7.5=4.5cm.13.【解答】解:(1)①∵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以2cm/s的速度运动,∴当t=2时,AB=2×2=4cm.故答案为:4;②∵AD=10cm,AB=4cm,∴BD=10﹣4=6cm,∵C是线段BD的中点,∴CD=BD=×6=3cm;(2)不变;∵AB 中点为E,C是线段BD的中点,∴EB=AB,BC=BD,∴EC=EB+BC=(AB+BD)=AD=×10=5cm.14.【解答】解:设BD=x,则AB=3x,CD=4x.∵点E、点F分别为AB、CD的中点,∴AE=AB=1.5x,CF=CD=2x,AC=AB+CD﹣BD=3x+4x﹣x=6x.∴EF=AC﹣AE﹣CF=6x﹣1.5x﹣2x=2.5x.∵EF=20,∴2.5x=20,解得:x=8.∴AB=3x=24,CD=4x=32.15.【解答】解:(1)∵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AC=8cm,CB=6cm,∴CM=AC=4cm,CN=BC=3cm,∴MN=CM+CN=4+3=7cm,即线段MN的长是7cm;(2)∵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AC+CB=acm,∴CM=AC,CN= BC,∴MN=CM+CN=AC+BC=(AC+BC)=acm,即线段MN的长是acm;(3)如图:MN=b,理由是:∵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AC﹣CB=bcm,∴CM=AC,CN=BC,∴MN=CM ﹣CN=AC﹣BC=(AC﹣BC)=bcm,即线段MN的长是bcm.16.【解答】解:∵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3,∴BC=2CD=6,∵AC=AB,AC+AB=CB,∴AC=2,AB=4,∴AD=CD﹣AC=3﹣2=1,即线段AD的长是1.17.【解答】解:(1)∵以点A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AB、AC、AD,以点C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CD、CB,以点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DB,∴共有3+2+1=6条线段;(2)设线段上有m个点,该线段上共有线段x条,则x=(m﹣1)+(m﹣2)+(m﹣3)+…+3+2+1,∴倒序排列有x=1+2+3+…+(m﹣3)+(m﹣2)+(m﹣1),∴2x=mm+m+…+m=m(m﹣1),∴x=m(m ﹣1);(3)把45位同学看作直线上的45个点,每两位同学之间的一握手看作为一条线段,直线上45个点所构成的线段条数就等于握手的次数,因此一共要进行×45×(45﹣1)=990次握手.18.【解答】解:(1)图中共有线段1+2+3+4=10条;故答案为:10;(2)∵AB=6,点M是线段AB的中点,∴BM=AB=3,∵MC=7,点N是线段MC的中点,∴NC=MC=3.5,BC=MC﹣BM=7﹣3=4,∴BN=BC﹣NC=4﹣3.5=0.5;(3)∵AB=a,点M是线段AB的中点,∴BM=AB=a,∵MC=7,点N是线段MC的中点,∴NC=MC=3.5,BC=MC﹣BM=7﹣a,∴BN=BC﹣NC=7﹣a﹣3.5=3.5﹣a.19.【解答】解:(1)当DP=2PE时,DP=DE=10cm;当2DP=PE时,DP=DE=5cm.综(2)①根据题意得:(1+2)t=15,解得:t=5.答:上所述:DP的长为5cm或10cm.当t=5秒时,点P与点Q重合.②(I)点P、Q重合前:当2AP=PQ时,有t+2t+2t=15,解得:t=3;当AP=2PQ时,有t+t+2t=15,解得:t=;(II)点P、Q重合后,当AP=2PQ时,有t=2(t﹣5),解得:t=10;当2AP=PQ时,有2t=(t﹣5),解得:t=﹣5(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t=3秒、秒或10秒时,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20.【解答】解:(1)①10,3;②﹣2+3t,8﹣2t;(2)∵当P、Q两点相遇时,P、Q表示的数相等∴﹣2+3t=8﹣2t,解得:t=2,∴当t=2时,P、Q相遇,此时,﹣2+3t=﹣2+3×2=4,∴相遇点表示的数为4;(3)∵t秒后,点P表示的数﹣2+3t,点Q表示的数为8﹣2t,∴PQ=|(﹣2+3t)﹣(8﹣2t)|=|5t﹣10|,又PQ=AB=×10=5,∴|5t﹣10|=5,解得:t=1或3,∴当:t=1或3时,PQ=AB;(4)∵点M表示的数为=﹣2,点N表示的数为=+3,∴MN=|(﹣2)﹣(+3)|=|﹣2﹣﹣3|=5.21.【解答】解:(1)∵AB=120,点B表示的数为﹣40,∴点A表示的数为80.∵AC=2AB,∴点C表示的数为80﹣120×2=﹣160.(2)设点R的速度为x个单位长度/秒,则点P的速度为3x个单位长度/秒,点Q的速度为(2x﹣5)个单位长度/秒,当点P在点Q左边时,P、R相遇时QP=QR,5(3x+x)=AC=240,解得x=12,2x﹣5=24﹣5=19,∴点Q的速度为19个单位长度/秒,(3)设AT=y,∵TB的中点为M,∴TM=TB=(120+y)=60+y,∵N为TA的4等分点且靠近于T点,∴AN=y,∵TM=2AN,∴60+y=y,解得x=60,∴n=80+60=140.故答案为:﹣160.22.【解答】解:(1)如图1,由题意得:AP=2t,则PB=12﹣2t,∵M为AP的中点,∴AM=t,由PB=2AM得:12﹣2t=2t,t=3,答:出发3秒后,PB=2AM;(2)如图1,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BM=12﹣t,2BM﹣BP=2×(12﹣t)﹣(12﹣2t)=24﹣2t﹣12+2t=1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2BM﹣BP为定值12;(3)选①;如图2,由题意得:MA=t,PB=2t﹣12,∵N为BP的中点,∴PN=BP=(2t﹣12)=t﹣6,①MN=PA﹣MA﹣PN=2t﹣t﹣(t﹣6)=6,∴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MN长度不变;所以选项①叙述正确;②MA+PN=t+(t﹣6)=2t﹣6,∴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MA+PN的值会改变.所以选项②叙述不正确.23.【解答】解:(1)∵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 的中点,∴CM=AC=5厘米,CN=BC=3厘米,∴MN=CM+CN=8厘米;(2)∵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CM=AC,CN=BC,∴MN=CM+CN= AC+BC=a;(3)①当0<t≤5时,C是线段PQ的中点,得10﹣2t=6﹣t,解得t=4;②当5<t≤时,P为线段CQ的中点,2t﹣10=16﹣3t,解得t=;③当<t≤6时,Q为线段PC的中点,6﹣t=3t﹣16,解得t=;④当6<t≤8时,C为线段PQ的中点,2t﹣10=t﹣6,解得t=4(舍),综上所述:t=4或或.24.【解答】解:(1)∵∠BOE=∠COE+∠COB=90°,又∵∠COB=60°,∴∠COE=30°,故答案为:30;(2)∵OE 平分∠AOC,∴∠COE=∠AOE=COA,∵∠EOD=90°,∴∠AOE+∠DOB=90°,∠COE+∠COD=90°,∴∠COD=∠DOB,∴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设∠COD=x°,则∠AOE=5x°,∵∠DOE=90°,∠BOC=60°,∴6x=30或5x+90﹣x=120∴x=5或7.5,即∠COD=5°或7.5°∴∠BOD=65°或52.5°.25.【解答】解:(1)∵线段的长是线段中线长度的2倍,∴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巧点”.故答案为:是;(2)∵AB=12cm,点C是线段AB的巧点,∴AC=12×=4cm或AC=12×=6cm或AC=12×=8cm;故答案为:4或6或8;(3)t秒后,AP=2t,AQ=12﹣t(0≤t≤6)①由题意可知A不可能为P、Q两点的巧点,此情况排除.②当P为A、Q的巧点时,Ⅰ.AP=AQ,即,解得s;Ⅱ.AP=AQ,即,解得s;Ⅲ.AP=AQ,即,解得t=3s;③当Q为A、P的巧点时,Ⅰ.AQ=AP,即,解得s(舍去);Ⅱ.AQ=AP,即,解得t=6s;Ⅲ.AQ=AP,即,解得s.26.【解答】解:(1)AC=AB﹣BC=20﹣8=12(cm),(2)20÷(2+1)=(s).故当x=s时,P、Q重合;(3)存在,①C是线段PQ的中点,得2x+20﹣x=2×12,解得x=4;②P为线段CQ的中点,得12+20﹣x=2×2x,解得x=;③Q为线段PC的中点,得2x+10=2×(20﹣x),解得x=7;综上所述:x=4或x=或x=7.故答案为:12;.27.【解答】解:(1)∵乙机器人从B点出发,以50米/分的速度行走9分钟到达C点,∴B、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0×9=450(米).∵在4≤t≤6分钟时,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4≤t≤6分钟时,甲机器人的速度为50米/分.(2)设甲机器人前3分钟的速度为x米/分,则3x﹣50×3=90,解得x=80.答:甲机器人前3分钟的速度为80米/分.(3)当t=4时,两人相距80﹣50=30米,且4≤t≤6时,两人相距总是30米.分三种情况说明:①甲在AB间时,90﹣80t+50t=28,解得t=>,此情形不存在.②甲乙均在B右侧,且甲在乙后时,90+50t﹣80t=28,解得t=.③甲乙均在B右侧,且乙在甲后时,80t﹣90﹣50t=28,解得t=.答:两机器人前6分钟内出发分钟或分钟相距28米.(4)S=.故答案为:450,50;28.【解答】解:∵∠AOB=90°,OC平分∠AOB,∴∠COB=∠AOB=45°,∵∠COD=90°,∴∠BOD=45°,∵∠BOD=3∠DOE,∴∠DOE=15°,∴∠BOE=30°,∴∠COE=∠COB+∠BOE=45°+30°=75°.29.【解答】解:(1)如图1,∵OM平分∠AOB,∠AOB=130°,∴∠AOM=∠AOB=×130°=65°,∵ON平分∠COD,∠COD=80°,∴∠AON=∠COD=×80°=40°,∴∠MON=∠AOM﹣∠AON=65°﹣40°=25°;(2)①如图2中,∠MON=∠COM﹣∠NOC=65°+n°﹣40°=n°+25°.②当∠MON=90°时,n°+25°=90°,∴n=65°.(3)如图3中,∠MON=∠COM﹣∠CON=65°+m°﹣(80°+m°)=m°+25°.30.【解答】解:(1)①∵OD平分∠AOC,∠AOC=130°,∴∠AOD=∠DOC=∠AOC=×130°=65°,∴∠BOD=180°﹣∠AOD=180°﹣65°=115°;②∵∠DOE=90°,又∵∠DOC=65°,∴∠COE=∠DOE﹣∠DOC=90°﹣65°=25°,∵∠BOD=115°,∠DOE=90°,∴∠BOE=∠BOD﹣∠DOE=115°﹣90°=25°,∴∠COE=∠BOE,即OE平分∠BOC.(2)若∠BOE:∠AOE=2:7,设∠BOE=2x,则∠AOE=7x,又∵∠BOE+∠AOE=180°,∴2x+7x=180°,∴x=20°,∠BOE=2x=40°,∵∠DOE=90°,∴∠AOD=90°﹣40°=50°.31.【解答】解:(1)∵AB=20cm,CD=2cm,AC=4cm,∴DB=14cm,∵E、F分别是AC、BD的中点,∴CE=AC=2cm,DF=DB=7cm,∴EF=2+2+7=11cm,故答案为:11;(2)EF的长度不变.∵E、F分别是AC、BD的中点,∴EC= AC,DF=DB,∴EF=EC+CD+DF=AC+CD+DB===,∵AB=20cm,CD=2cm,∴EF==11cm;(3).理由:∵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COE=∠AOC,∠DOF=∠BOD,∴∠EOF=∠COE+∠COD+∠DOF=∠AOC+∠COD+∠BOD=(∠AOC+∠BOD)+∠COD=(∠AOB﹣∠COD)+∠COD=(∠AOB+∠COD).故答案为:.32.【解答】解:(1)①∵∠COD=90°,∠DOE=25°,∴∠COE=∠COD﹣∠DOE=90°﹣25°=65°,又∵OE平分∠BOC,∴∠BOC=2∠COE=130°,∴∠AOC=180°﹣∠BOC=180°﹣130°=50°;②∵∠COD=90°,∠DOE=α,∴∠COE=∠COD﹣∠DOE=90°﹣α,又∵OE平分∠BOC,∴∠BOC=2∠COE=180°﹣2α,∴∠AOC=180°﹣∠BOC=180°﹣(180°﹣2α)=2α;(2)∠DOE=∠AOC,理由如下:如图2,∵∠BOC=180°﹣∠AOC,又∵OE平分∠BOC∴∠COE=∠BOC=(180°﹣∠AOC)=90°﹣∠AOC,又∵∠COD=90°,∴∠DOE=90°﹣∠COE=90°﹣(90°﹣∠AOC)=∠AOC.33.【解答】解:(1)∵AB=14cm,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DE=DC+EC= AC+BC=AB=7cm故答案为:7;(2)∵AC=4cm,AB=14cm,∴BC=AB﹣AC=10cm,又∵D为AC中点,E为BC中点,∴CD=2cm,CE=5cm,∴DE=CD+CE=7cm;(3)∵AC=acm,∴BC=AB﹣AC=(14﹣a)cm,又∵D为AC 中点,E为BC中点,∴CD=acm,CE=(14﹣a)cm,∴DE=CD+CE=a+(14﹣a)=7cm,∴无论a取何值(不超过14)DE的长不变;(4)设∠AOC=α,∠BOC=120﹣α,∵OD平分∠AOC,OE平分∠BOC,∴∠COD=,∠COE=(120°﹣α),∴∠DOE=∠COD+∠COE=+(120°﹣α)=60°,∴∠DOE=60°,与OC位置无关.34.【解答】解:(1)∵∠AOB=∠COD=90°,∠BOC=20°,∴∠AOC=∠BOD=90°﹣20°=70°.∵OM平分∠AOC,ON平分∠BOD,∴∠MOC=∠BON=35°,∴∠MON=∠MOC+∠COB+∠BON=35°+20°+35°=90°;(2)∵∠AOB=∠COD=90°,∠BOC=α,∴∠AOC=∠BOD=90°﹣α.∵OM平分∠AOC,ON平分∠BOD,∴∠MOC=∠BON=45°﹣α,∴∠MON=∠MOC+∠COB+∠BON=45°﹣α+α+45°﹣=90°;(3)∵∠AOB=∠COD=90°,∠BOC=α,∴∠AOC=∠BOD=90°+α.∵OM平分∠AOC,ON平分∠BOD,∴∠MOC=∠BON=45°+α,∴∠MON=∠MOC﹣∠COB+∠BON=45°+α﹣α+45°+=90°.35.【解答】解:(1)由已知得∠BOC=180°﹣∠AOC=150°,又∠COD是直角,OE 平分∠BOC,∴∠DOE=∠COD﹣∠BOC=90°﹣×150°=15°.(2)由(1)知∠DOE=∠COD﹣∠BOC,∴∠DOE=90°﹣(180°﹣∠AOC)=90°﹣90°+∠AOC=∠AOC=α.(3)∠AOC=2∠DOE.理由如下:∵∠COD是直角,OE 平分∠BOC,∴∠COE=∠BOE,∠COB=2∠COE,∴∠AOC=180°﹣∠COB=180°﹣2∠COE=2(90°﹣∠COE),∵∠DOE=90°﹣∠COE,∴∠AOC=2∠DOE.36.【解答】解:(1)因为OM平分∠BOC,ON平分∠AOC所以∠MOC=∠BOC,∠NOC=∠AOC 所以∠MON=∠MOC﹣∠NOC=(∠BOC﹣∠AOC)=(100°+40°﹣40°)=50°.(2)可以.同理,∠MON=∠MOC﹣∠NOC=(∠BOC﹣∠AOC)=(∠BOA+∠AOC﹣∠AOC)=∠BOA=50°.37.【解答】解:(1)因为∠AOD=160°OM平分∠AOB,ON平分∠BOD,所以∠MOB=∠AOB,∠BON=∠BOD,即∠MON=∠MOB+∠BON=∠AOB+∠BOD=(∠AOB+∠BOD)=∠AOD=80°,故答案为:80°;(2)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所以∠MOC=∠AOC,∠BON=∠BOD,即∠MON=∠MOC+∠BON﹣∠BOC=∠AOC+∠BOD﹣∠BOC=(∠AOC+∠BOD)﹣∠BOC=(∠AOD+∠BOC)﹣∠BOC=×180°﹣20°=70°;(3)∵射线OB从OA 逆时针以2°每秒的旋转t秒,∠COB=20°,∴∠AOC=∠AOB+∠COB=2t°+10°+20°=2t°+30°.∵射线OM平分∠AOC,∴∠AOM=∠AOC=t°+15°.∵∠BOD=∠AOD﹣∠BOA,∠AOD=160°,∴∠BOD=150°﹣2t.∵射线ON平分∠BOD,∴∠DON=∠BOD=75°﹣t°.又∵∠AOM:∠DON=2:3,∴(t+15):(75﹣t)=2:3,解得t=21.38.【解答】解:(1)因为OB平分∠AOC,∠AOB=20°,所以∠AOC=40°,因为OD平分∠AOE,∠AOE=110°,所以∠AOD=55°,因为∠COD=∠AOD﹣∠AOC,所以∠COD=55°﹣40°=15°;(2)因为90°﹣55°=35°,所以射线OD的方位角是北偏东35°;(3)设经过x秒时,∠AOE=30°,①如图1所示,当OA未追上OE时,依题意,得5x﹣110=3x﹣30,解得,x=40;②如图2所示,当OA超过OE时,依题意,得5x﹣110=3x﹣305x﹣110=3x+30,解得,x=70.39.【解答】解:(1)若∠COE=20°,∵∠COD=90°,∴∠EOD=90°﹣20°=70°,∵OE平分∠AOD,∴∠AOD=2∠EOD=140°,∴∠BOD=180°﹣140°=40°;若∠COE=α,∴∠EOD=90﹣α,∵OE平分∠AOD,∴∠AOD=2∠EOD=2(90﹣α)=180﹣2α,∴∠BOD=180°﹣(180﹣2α)=2α;故答案为:40°;2α;(2)如图2,∠BOD=2∠COE,理由是:设∠BOD=β,则∠AOD=180°﹣β,∵OE平分∠AOD,∴∠EOD=∠AOD==90°﹣,∵∠COD=90°,∴∠COE=90°﹣(90°﹣)=,即∠BOD=2∠COE.40.【解答】解:(1)如图2,∵OM平分∠BOC,∴∠MOC=∠MOB,又∵∠BOC=110°,∴∠MOB=55°,∵∠MON=90°,∴∠BON=∠MON﹣∠MOB=35°;(2)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BOC=110°∴∠AOC=70°,当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 时,∠AOD=∠COD=35°,∴∠BON=35°,∠BOM=5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55°,由题意得,5t=55°解得t=11(s);②如图3,当NO平分∠AOC时,∠NOA=35°,∴∠AOM=5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55°=235°,由题意得,5t=235°,解得t=47(s),综上所述,t=11s或47s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3)∠AOM﹣∠NOC=20°.理由:∵∠MON=90°,∠AOC=70°,故答案为:11或47;∴∠AOM=90°﹣∠AON,∠NOC=70°﹣∠AON,∴∠AOM﹣∠NOC=(90°﹣∠AON)﹣(70°﹣∠AON)=20°,∴∠AOM与∠NOC的数量关系为:∠AOM﹣∠NOC=20°.41.【解答】解:(1)∵∠AOB=90°,∠BOC=60°.∴∠AOC=∠AOB﹣∠BOC=30°.∴∠AOD=∠AOC+∠COD=30°+90°=120°.若∠BOC=n°,则∠AOC=∠AOB﹣∠BOC=(90﹣n)°.∴∠AOD=∠AOC+∠COD=(90﹣n)°+90°=(180﹣n)°.(2)∵∠AOB=x°,∠AOD=y°.∴∠BOD=∠AOD﹣∠AOB=(y﹣x)°.∴∠BOC=∠DOC ﹣∠BOD=x°﹣(y﹣x)°=(2x﹣y)°.42.【解答】解:(1)因为∠AOD=160°OM平分∠AOB,ON平分∠BOD所以∠MOB=∠AOB,∠BON=∠BOD即∠MON=∠MOB+∠BON=∠AOB+∠BOD=(∠AOB+∠BOD)=∠AOD=80°;(2)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所以∠MOC=∠AOC,∠BON=∠BOD即∠MON=∠MOC+∠BON﹣∠BOC=∠AOC+∠BOD﹣∠BOC=(∠AOC+∠BOD)﹣∠BOC=(∠AOD+∠BOC)﹣∠BOC=×180°﹣20°=70°;(3)∵射线OB从OA逆时针以2°每秒的旋转t秒,∠COB=20°,∴∠AOC=∠AOB+∠COB=2t°+10°+20°=2t°+30°.∵射线OM平分∠AOC,∴∠AOM=∠AOC=t°+15°.∵∠BOD=∠AOD﹣∠BOA,∠AOD=160°,∴∠BOD=150°﹣2t.∵射线ON平分∠BOD,∴∠DON=∠BOD=75°﹣t°.又∵∠AOM:∠DON=2:3,∴(t+15):(75﹣t)=2:3,解得t=21.答:t为21秒.43.【解答】解:(1)∵∠BCE=90°,∠DCE=25°,∴∠BCD=∠BCE﹣∠DCE=65°,∵∠ACD=90°,∴∠ACB=∠ACD+∠BCD=90°+65°=155°;∵∠ACB=130°,∠ACD=90°,∴∠BCD=∠ACB﹣∠ACD=130°﹣90°=40°,∵∠BCE=90°,∴∠DCE=∠BCE﹣∠BCD=90°﹣40°=50°,故答案为:155°,50°;(2)∠ACB+∠DCE=180°,理由如下:∵∠ACB=∠ACE+∠DCE+∠DCE,∴∠ACB+∠DCE=∠ACE+∠DCE+∠DCE+∠DCE=∠ACD+∠BCE=180°;(3)∠DAB+∠CAE=120°,理由如下:∵∠DAB=∠DAE+∠CAE+∠CAB,∴∠DAB+∠CAE=∠DAE+∠CAE+∠CAB+∠CAE=∠DAC+∠BAE=120°;(4)∠AOD+∠BOC=α+β,理由如下:∵∠AOD=∠AOC+∠COB+∠BOD,∴∠AOD+∠BOC=∠AOC+∠COB+∠BOD+∠BOC=∠AOB+∠COD=α+β.44.【解答】解:(1)如图所示,∵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AOD,∴∠AOC=∠AOD=90°,∴∠BOC=∠BOD=90°,∴图中一定有4个直角;当t=2时,∠BOM=30°,∠NON=24°,∴∠MON=30°+90°+24°=144°,∠BON=90°+24°=114°,∠MOC=90°﹣30°=60°;故答案为:4;144°,114°,60°;(2)当ON与OA重合时,t=90÷12=7.5(s),当OM与OA重合时,t=180°÷15=12(s),如图所示,当0<t≤7.5时,∠AON=90°﹣12t°,∠AOM=180°﹣15t°,由∠AOM=3∠AON﹣60°,可得180°﹣15t°=3(90°﹣12t°)﹣60°,解得t=;如图所示,当7.5<t<12时,∠AON=12t°﹣90°,∠AOM=180°﹣15t°,由∠AOM=3∠AON﹣60°,可得180°﹣15t°=3(12t°﹣90°)﹣60°,解得t=10;综上所述,当∠AOM=3∠AON﹣60°时,t的值为s或10s;(3)当∠MON=180°时,∠BOM+∠BOD+∠DON=180°,∴15t°+90°+12t°=180°,解得t=,①如图所示,当0<t<时,∠COM=90°﹣15t°,∠BON=90°+12t°,∠MON=∠BOM+∠BOD+∠DON=15t°+90°+12t°,∴==(不是定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线段的和、差、倍数等。
教学方法
教法
指导探索、研究、发现法
学
法
自主探索、研究、发现法
教具学具
准备
投影仪,常用的教学工具、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巧设情景
导入新课
见后面
过
程
与
方
法
教学环节与步骤
课
堂
要
素
提
示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分层评价”(渗透探究的内涵)的教学特色
(力求课堂活而不乱,实而不闷)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情感是力量的源泉”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搜索力、发现力、概括力、想象力、记忆力
思维力、操作力、应变力、创造力和自我调控力
教师活动(恰到好处的主导作用)
学生活动(体现充分的主体作用)
知
识
与
技
能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一、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你有什么办法?
巧布课外
作业
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思维
(巧字体现在试题能面向生活,面向生产,面向社会,面向“三考”,能紧跟时代步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及其能力)
(自编或从各种资料上精选试题,份量适中,不能给学生加重负担)
课本P64习题2.5:1、2。
课
后
记
(本课或本章节教学反思)
(2)如何作线段的和、差以及倍数。
(让学生上讲台操作,自由发挥)
认真观察每一个步骤
记录事项
动手操作,可与同伴
合作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课件)
问: 如果你只有一 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 度的直尺,你能画出 这些图案吗?
尺规作图
在几何中,通常用
没有刻度的直规作图
例1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 B′,使A′ B′=AB.
A
B
作法与示范:
例1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 B′,使A′ B′=AB.
A
作 法
; 示 范
B
(1) 作射线A′C′
(2) 以点A′为圆心, 以AB的长为半径 画弧,
交射线A′ C′于点B′, A′B′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A′
B′
C′
补例、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两条已知线段的 a b 长度的和。 画法: 1.画射线AD 2.用圆规在射线AD上截取AB=a 3.用圆规在射线BD上截取BC=b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D’
B’
C’ O’ O’ ∠A’O’B’就是所求的角.
A’ A’
1、按要求填空任意画一条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b,使b=2a
已知:__________ 求作:线段AB ,使_________
2、已知: ∠AOB。 利用尺规作: ∠A’O’B’ 使∠A’O’B’=2∠AOB。
DB 作法一: 作法二 C A
B’
C B
B’
O
E C’
∠A’O’B’为所求.
O
A’ A
O’
A
∠A’O’B’为所求.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2课时)
2.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尺规作线段与角的方法。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3.小组合作:本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尺规作线段与角的实践操作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尺规作线段与角的基本原理,掌握用尺规作线段与角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能够运用尺规作线段与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直尺和圆规,准确作出给定长度的线段和给定度数的角,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尺规作线段与角的实践操作任务。
2.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尺规作线段与角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4.反思与评价: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互评,使学生能够总结自己在尺规作线段与角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8讲 平行线的性质与用尺规作角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8讲平行线的性质与用尺规作角目标导航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2.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3、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4、能用尺规作一些基本的图形;5、通过尺规作图的理解进行一些线段和角的计算。
知识精讲知识点01平行线的性质一、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都是平行线的性质的一部分内容,切不可忽视前提“两直线平行”.(2)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定;从平行线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关系,是平行线的性质.二、平行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要点诠释:(1)求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方法是在一条直线上任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的距离.(2) 两条平行线的位置确定后,它们的距离就是个定值,不随垂线段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即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知识拓展1】(2021秋•本溪期末)如图,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放置在两条平行线a,b上,若∠1=115°,则∠2的度数为()A.85°B.75°C.55°D.95°【即学即练1】(2021秋•成都期末)如图,直线AB∥CD,点E在AC上,若∠A=130°,∠D=20°,则∠AED=()A.70°B.75°C.80°D.85°【即学即练2】(2021秋•武侯区期末)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直尺的对边平行,若∠1=25°,则∠2的度数为()A.25°B.55°C.65°D.75°【即学即练3】(2021秋•普宁市期末)如图,在△DEF中,点C在DF的延长线上,点B在EF上,且AB ∥CD,∠EBA=60°,则∠E+∠D的度数为()A.60°B.30°C.90°D.80°【即学即练4】(2021秋•铁西区期末)如图,AB∥CD∥EF,若∠ABC=125°,∠CEF=105°,则∠BCE的度数为.【即学即练5】(2021秋•宽城区期末)如图,直线m∥n.若∠1=40°,∠2=30°,则∠3的大小为度.【知识拓展2】(2021秋•成都期末)如图,AE∥BC,且∠ABD=∠ADB,∠DAE=∠E,若∠ABC=63°,求∠DBC的度数.【即学即练1】(2021秋•宝安区期末)生活中常见的探照灯、汽车大灯等灯具都与抛物线有关.如图,从光源P点照射到抛物线上的光线P A,PB等反射以后沿着与直线PF平行的方向射出,若∠CAP=α,∠DBP=β,则∠APB的度数为()A.2αB.2βC.α+βD.(α+β)【即学即练2】(2021秋•香坊区期末)如图,AD∥BC,∠C=30°,∠ADB:∠BDC=1:2,∠EAB=72°,以下四个说法:①∠CDF=30°;②∠ADB=50°;③∠ABD=22°;④∠CBN=108°;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即学即练3】(2021秋•道里区期末)如图,AB∥CD,AD与BC相交于点F,BE平分∠ABC,DE平分∠ADC,∠AFB=96°,则∠BED的度数为度.【即学即练4】(2021秋•罗湖区期末)请解答下列各题:(1)阅读并回答:科学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如图1,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①由条件可知:∠1=∠3,依据是,∠2=∠4,依据是.②反射光线BC与EF平行,依据是.(2)解决问题:如图2,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镜反射,若b射出的光线n平行于m,且∠1=42°,则∠2=;∠3=.【即学即练5】(2021秋•南关区期末)如图,已知AB∥DC,AC⊥BC,AC平分∠DAB,∠B=50°,求∠D的大小.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括号里的空白(理由或数学式).解:∵AB∥DC(),∴∠B+∠DCB=180°().∵∠B=(已知),∴∠DCB=180°﹣∠B=180°﹣50°=130°.∵AC⊥BC(已知),∴∠ACB=(垂直的定义).∴∠2=.∵AB∥DC(已知),∴∠1=().∵AC平分∠DAB(已知),∴∠DAB=2∠1=(角平分线的定义).∵AB∥DC(已知),∴+∠DAB=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180°﹣∠DAB=.【即学即练6】(2021秋•长春期末)已知AM∥CN,点B在直线AM、CN之间,AB⊥BC于点B.(1)如图1,请直接写出∠A和∠C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A和∠C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3,AE平分∠MAB,CH平分∠NCB,AE与CH交于点G,则∠AGH的度数为.知识点02 用尺规作角1.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1)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2)基本要求它使用的直尺和圆规带有想像性质,跟现实中的并非完全相同.直尺必须没有刻度,无限长,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不可以在上画刻度.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你之前构造过的长度.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主要作用是作三角形和作平行线等.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如图2-4-22所示).求作:∠A′O′B′,使∠A′O′B′=∠AOB.图2-4-22作法:(1)如图2-4-23所示,作射线O′B′;(2)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D,交OB于点C;(3)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作弧,交O′B′于点C′;(4)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5)过点D′作射线O′A′.则∠A′O′B′就是所求作的角.图2-4-23【知识拓展1】(2021秋•无为市期末)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A.延长射线AB到DB.以点D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C.作直线AB=3cmD.延长线段AB至C,使AC=BC【即学即练1】(2020秋•大连期末)下列作图语句中,叙述正确的是()A.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B.画直线AB的中点CC.画直线AB=6cmD.延长射线OA到点B【即学即练2】只用的直尺和进行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即学即练3】(2021春•铁岭月考)下列作图语句错误的个数是()①以点O为圆心作弧;②延长射线OM到点A;③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④过三点A,B,C作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即学即练4】(2021春•龙口市月考)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A.画射线OP=3cm B.画出A、B两点的距离C.延长射线OA D.连接A、B两点【即学即练5】(2011春•巴东县校级期末)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而且要画出,写出,保留.【即学即练6】(2019秋•成安县期末)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A.画射线OP=3cm B.连结A、B两点C.画出直线AB的中点D.画出A、B两点的距离【即学即练7】(2018秋•宁阳县期末)下列语句是有关几何作图的叙述.①以O为圆心作弧;②延长射线AB到点C;③作∠AOB,使∠AOB=∠1;④作直线AB,使AB=a;⑤过三角形ABC的顶点C作它的对边AB 的平行线.其中正确的有.(填序号即可)【即学即练8】如图,利用尺规,在△ABC的边AC上方作∠CAE=∠ACB,在射线AE上截取AD=BC,连接CD,并证明:CD∥AB(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即学即练9】下列语句表示的图形是(只填序号)①过点O的三条直线与另条一直线分别相交于点B、C、D三点:.②以直线AB上一点O为顶点,在直线AB的同侧画∠AOC和∠BOD:.②过O点的一条直线和以O为端点两条射线与另一条直线分别相交于点B、C、D三点:.能力拓展类型一、平行线的性质例1、如图,已知AB∥CD,AP平分∠BAC,CP平分∠ACD,求∠APC的度数.【变式】如图,直线AB∥CD,∠C=44°,∠E为直角,则∠1等于()A.132°B.134°C.136°D.138°类型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例2、如图,已知,l1∥l2,C1在l1上,并且C1A⊥l2,A为垂足,C2,C3是l1上任意两点,点B在l2上.设△ABC1的面积为S1,△ABC2的面积为S2,△ABC3的面积为S3,小颖认为S1=S2=S3,请帮小颖说明理由.【变式】下图是一个方形螺线.已知相邻均为1厘米,则螺线总长度是厘米.类型三、平行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例3、如图所示,在长为50m,宽为22m的长方形地面上修筑宽度都为2 m的道路,余下的部分种植花草,求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变式】如图①,在宽为20m、长为30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度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耕地的面积为()A.600m2B.551m2C.550m2D.500m2例4、如图所示,∠ABC的边BC与∠DEF的边DE交于点K,下面给出三个论断:①∠B=∠E;②AB∥DE;③BC∥EF.请你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为条件,填入“已知”栏中,以一个论断为结论,填人“试说明”栏中,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正确命题,并将理由叙述出来.已知:如图所示,∠ABC的边BC与∠DEF的边DE交于点K,________,________,试说明________.【变式】已知,如图,∠1=∠2,∠3=65°,则∠4= .例5、如图,AB∥CD,点M,N分别为AB,CD上的点.(1)若点P1在两平行线内部,∠BMP1=45°,∠DNP1=30°,则∠MP1N=;(2)若P1,P2在两平行线内部,且P1P2不与AB平行,如图,请你猜想∠AMP1+∠P1 P2N与∠MP1 P2+∠P2ND的关系,并证明你的就论;(3)如图,若P1,P2,P3在两平行线内部,顺次连结M,P1,P2,P3,N,且P1P2,P2P3不与AB平行,直接写出你得到的就论.【变式】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A.120°B.130°C.140°D.150°类型四:尺规作图的定义例6.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用三角尺作AB的平行线B.用刻度尺画线段AB=3 cmC.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AB的平行线D.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C类型五: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例7.如图2-4-24所示,已知∠AOB,求作∠CBO,使∠CBO=∠AOB,交OA于点C.图2-4-24类型六:作已知角的和、差、倍例8.如图2-4-25所示,已知∠α,∠β,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α与∠β的和.图2-4-25分层提分题组A 基础过关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1秋•杜尔伯特县期末)如图,已知l1∥l2,∠A=45°,∠2=100°,则∠1的度数为()A.50°B.55°C.45°D.60°2.(2020秋•历下区期末)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E,若∠CBD=35°,则∠AFB的度数为()A.70°B.75°C.80°D.85°3.如图,AB∥EF,∠C=90°,则α、β和γ的关系是()A.β=α+γB.α+β+γ=180°C.α+β﹣γ=90°D.β+γ﹣α=180°4.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A.画射线OP=3 cm B.画出A、B两点的距离C.画出A、B两点的中点D.连接A、B两点5.在下列各题中,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利用三角板画45°的角B.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C.用直尺画一工件边缘的垂线D.用圆规在已知直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二.填空题(共3小题)6.(2021秋•道里区期末)如图,∠AOB内有一点P,过点P画PC∥OB,PD∥OA,∠AOB=60°,则∠CPD的度数为度.7.(2019秋•辉县市期末)一个小区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那么∠ABC+∠BCD=度.8.(2020秋•石狮市期末)如图,AB∥CD,∠EGB=50°,则∠CHG的大小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9.(2021秋•临漳县期末)探究:如图①,DE∥BC,EF∥AB,若∠ABC=50°,求∠DEF的度数.请将下面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并填空.解:因为DE∥BC,所以∠DEF=().因为EF∥AB,所以=∠ABC().所以∠DEF=∠ABC(等量代换).因为∠ABC=50°,所以∠DEF=°.应用:如图②,DE∥BC,EF∥AB,若∠ABC=65°,求∠DEF的度数.10.(2021春•原州区期末)如图,AD∥BC,∠CAE的平分线是AD,∠C=65°.请你计算出∠DAE、∠CAB和∠B的度数.11.(2021春•敦化市期末)如图,已知:AE∥BF,∠A=∠F,证明:∠C=∠D.12.(2021春•南丹县期末)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CB上,且DE∥BC,EF ∥AB,若∠ABC=65°,求∠DEF的度数.请将下面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DE∥BC(),∴∠DEF=∠CFE(),∵EF∥AB,∴∠CFE=∠ABC(),∴∠DEF=∠ABC().∵∠ABC=65°,∴∠DEF=.题组B 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0秋•南岸区期末)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DE∥BA,∠CBE和∠CDE的平分线交于点F,若∠F=α,则∠ABE的大小为()A.αB.αC.2αD.2.(2021秋•上思县期中)如图所示,若AB∥DE,且∠E=55°,则∠B+∠C的度数是()A.135°B.125°C.55°D.45°3.(2021•临沭县模拟)如图,已知AB∥CD,∠A=56°,∠E=18°,则∠C的度数是()A.32°B.34°C.36°D.38°4.(2021•河南模拟)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如图摆放,直线a∥b,若∠1=65°,则∠2的度数为()A.45°B.50°C.55°D.60°5.(2021秋•常州期中)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A.连接AD,并且平分∠BAC B.延长射线ABC.作∠AOB的平分线OC D.过点A作AB∥CD∥EF6.下列作图不是尺规作图的是()A.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a等于已知线段B.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刻度尺和圆规作一条10cm的线段D.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三角形二.填空题(共4小题)7.(2021秋•南岗区期末)如图,m∥n,l⊥n,垂足为点A,l交m于点B,点C在直线n上,请在直线m 上取一点D,连接CD,过点D作DE⊥CD交直线l于点E,若∠BED=60°,则∠ACD=度.8.(2021秋•道里区期末)如图,a∥b,∠1=∠2,∠3=40°,则∠4等于度.9.(2020秋•成都期末)如图,把一条两边边沿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若∠β=56°,则∠α=.10.(2021春•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折痕EF翻折,使点B、C分别落在点M、N的位置,且∠AFM=∠EFM,则∠NED=°.三.解答题(共4小题)11.(2021秋•农安县期末)已知直线AB∥CD,P为平面内一点,连接P A、PD.(1)如图1,已知∠A=50°,∠D=150°,求∠APD的度数;(2)如图2,判断∠P AB、∠CDP、∠AP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3)如图3,在(2)的条件下,AP⊥PD,DN平分∠PDC,若∠P AN+∠P AB=∠APD,求∠AND的度数.12.(2021秋•嵩县期末)已知一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试探索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1)如图1所示,AB∥EF,BC∥DE,则∠1与∠2的关系是;(2)如图2所示,AB∥EF,BC∥DE,则∠1与∠2的关系是;(3)经过上述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试用文字语言表述):;(4)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则这两个分别是多少度?13.(2021秋•虎林市期末)(1)如图(1),AB∥EF.求证:∠BCF=∠B+∠F.(2)当点C在直线BF的右侧时,如图(2),若AB∥EF,则∠BCF与∠B、∠F的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14.(2020秋•开江县期末)当光线经过镜面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镜面所夹的角对应相等.例如:在图①、图②中都有∠1=∠2,∠3=∠4.设镜子AB与BC的夹角∠ABC=α.(1)如图①,若α=90°,判断入射光线EF与反射光线GH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90°<α<180°,入射光线EF与反射光线GH的夹角∠FMH=β.探索α与β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若α=130°,设镜子CD与BC的夹角∠BCD为钝角,入射光线EF与镜面AB的夹角∠1=x(0°<x<90°).已知入射光线EF从镜面AB开始反射,经过n(n为正整数,且n≤3)次反射,当第n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EF平行时,请直接写出∠BCD的度数(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题组C 培优拔尖练一.选择题(共1小题)1.(2021春•红谷滩区校级期末)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线段EF折叠到EB'C'F的位置,若∠EFC'=100°,则∠DFC'的度数为()A.20°B.30°C.40°D.50°二.填空题(共7小题)2.(2021秋•香坊区校级期中)已知AB∥CD,∠ACD=60°,∠BAE:∠CAE=2:3,∠FCD=4∠FCE,若∠AEC=78°,则∠AFC=.3.(2021春•东港区校级期末)把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①∠C'EF=32°;②∠AEC=1480';③∠BGE=64°;④∠BFD=116°.正确的有个.4.(2021春•涡阳县期末)如图,AB∥CD,P2E平分∠P1EB,P2F平分∠P1FD,若设∠P1EB=x°,∠P1FD =y°则∠P1=(x+y)度(用x,y的代数式表示),若P3E平分∠P2EB,P3F平分∠P2FD,可得∠P3,P4E平分∠P3EB,P4F平分∠P3FD,可得∠P4…,依次平分下去,则∠P n=度.5.(2021春•辛集市期末)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49°,则∠2﹣∠1=.6.(2021春•乐清市期末)将一副三角板如图1所示摆放,直线GH∥MN,现将三角板ABC绕点A以每秒1°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同时三角板DEF绕点D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旋转,设时间为t秒,如图2,∠BAH=t°,∠FDM=2t°,且0≤t≤150,若边BC与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边DE,DF)平行时,则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7.(2021春•钦州期末)如图,已知AB∥CD,BE、DE的交点为E,现作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和∠CDE的平分线,交点为E1,第二次操作,分别作∠ABE1和∠CD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第三次操作,分别作∠ABE2和∠CD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第n(n≥2)次操作,分别作∠ABE n﹣1和∠CDE n﹣1的平分线,交点为E n,若∠E n=α度,则∠BED=度.8.(2021春•奉化区校级期末)如图,AB∥CD,∠DCE的角平分线CG的反向延长线和∠ABE的角平分线BF交于点F,∠E﹣∠F=33°,则∠E=.三.解答题(共5小题)9.(2021秋•农安县期末)如图,点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1)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2)线段PH的长度是点P到的距离,是点C到直线OB的距离.线段PC、PH、OC这三条线段大小关系是(用“<”号连接)10.(2021秋•南岗区校级期中)已知,AB∥DE,点C在AB上方,连接BC、CD.(1)如图1,求证:∠BCD+∠CDE=∠ABC;(2)如图2,过点C作CF⊥B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探究∠ABC和∠F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在(2)的条件下,∠CFD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连接GB并延长至点H,若BH平分∠ABC,求∠BGD﹣∠CGF的值.11.(2021•泉州模拟)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D,DE平分∠BDC.(∠ABD的度数大于90°小于120°)(1)求证:∠BED=90°;(2)若点F为射线BE上一点,∠EDF=α,∠ABF的角平分线BG与∠CDF的角平分线DG交于点G,试用含α的式子表示∠BGD的大小;(3)延长BE交CD于点H,点F为线段BH上一动点,∠ABF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与∠CDF邻补角的角平分线DG交于点G,探究∠BGD与∠BFD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题中所有的角都是大于0°小于180°的角)12.(2021春•靖江市期末)当光线经过镜面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镜面所夹的角对应相等.例如:在图①、图③中,都有∠1=∠2,∠3=∠4.设镜子AB与BC的夹角∠ABC=α.(1)如图①,若α=90°,判断入射光线FE与反射光线GH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α=135°,设镜子CD与BC的夹角∠BCD=θ(90°<θ<180°),入射光线FE与镜面AB的夹角∠1=m(0°<m<90°),已知入射光线FE从镜面AB开始反射,经过3次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FE平行,请用含有m的代数式直接表示θ的度数;(3)如图③,若90°<α<180°,∠1=20°,入射光线FE与反射光线GH的夹角∠FMH=β.若△MEG为锐角三角形,请求出α的取值范围.13.(2021春•江汉区期中)问题探究:如图①,已知AB∥CD,我们发现∠E=∠B+∠D.我们怎么证明这个结论呢?张山同学:如图②,过点E作EF∥AB,把∠BED分成∠BEF与∠DEF的和,然后分别证明∠BEF=∠B,∠DEF=∠D.李思同学:如图③,过点B作BF∥DE,则∠E=∠EBF,再证明∠ABF=∠D.问题解答:(1)请按张山同学的思路,写出证明过程;(2)请按李思同学的思路,写出证明过程;问题迁移:(3)如图④,已知AB∥CD,EF平分∠AEC,FD平分∠EDC.若∠CED=3∠F,请直接写出∠F的度数.。
初一数学尺规作图(可编辑修改word版)
POQ的线段长【知识回顾】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七)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 图,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 a .a求作:线段 AB ,使 AB = a . 作法:(1) 作射线 AP ;A(2) 在射线 AP 上截取 AB=a . 则线段 AB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 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 MN.求作:点 O ,使 MO=NO (即 O 是 MN 的中点). 作法:(1)分别以 M 、N 为圆心,大于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 P ,Q ; (2)连接 PQ 交 MN 于 O .则点 O 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 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 OP, 使∠AOP=∠BOP(即 OP 平分∠AOB)。
作法:(1) 以 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OA ,OB 于 M ,N ;(2) 分别以 M 、N为圆心,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 内于P; (3) 作射线 OP 。
则射线 OP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
BPA MPON B(4) 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求作:∠A’O’B’,使 A’O’B’=∠AOB①①①作法: (1) 作射线 O’A’; (2) 以 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 M ,交 OB 于 N ;(3) 以 O’为圆心,以 OM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O’A’于 M ’; (4) 以 M’为圆心,以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 N ’; (5) 连接 O’N’并延长到 B ’。
市优质课《2.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教学实录
市优质课《2.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教学实录作者:文/金秀霞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5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生:漂亮!师:有了它们的点缀,我们的世界才会丰富多彩,你想不想自己也能设计出如此漂亮的图案呢?生:想。
师: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尺规作图: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开始(板书课题)。
师:所谓尺规作图,就是限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的作图,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可以作出很多图形,大家还记得我们是如何用刻度尺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吗?请和老师完成以下作图。
二、正确作图,规范表达师:展示问题: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求作:线段AB,使AB=a师: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完成。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作法与大家分享?生1:我是先用直尺量取线段a的长度为5cm,然后再画出线段AB为5cm。
师:很好,如果我们手中只有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该如何作图呢?哪位同学有好的办法?生2:老师,可以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再用圆规“量取”线段的a长就可以了;生3:不对,老师,圆规没法“量取”线段!生4:可以张开圆规的角度“量取”!生5:老师,先画一条线段也可以!生6:先画一条射线!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但是我的意见更倾向于第一步先画射线,大家能明白为什么吗?生1:线段本身无法延伸,而直线没有端点。
师:对,我们画射线的目的是为了定所画线段的位置和端点;第二步可以用圆规量取线段a的长度的(演示),第三步以A为圆心,以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B。
我们第三步的目的是定另一个端点。
画完后我们再写出结论: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好,请同学们尝试口述作法,并在草纸上完成作图。
生:口述作法并作图。
三、明确步骤,熟记要点师:让我们回顾刚才的作图过程,明确作图步骤,熟记作图要点。
(在屏幕上用动画展示作图过程)师:作图步骤:(1)画射线目的:定位置,定端点;(2)画弧目的:定长度,定另一端点。
用尺规作角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
你会作两个角 的差了吗?
求作: ∠AOB,使得∠AOB= ∠1-∠2
1
2
颗粒归仓
1.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差、倍。 3. 借助于已经学的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来设计 图案。
作业
教材习题2.6 。
图案设计
用尺规作下面的图形:
作法一: B’
C B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口述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法二:
DB C A
B’
O
E C’
O
A’ A
O’
A’
∠A’OB’即为所求作的角.
∠A’O’B’即为所求作的角.
随堂练习
已知: ∠1, ∠2
你会作两个角 的和了吗?
求作: ∠AOB,使得∠AOB= ∠1+∠2
1
2
随堂练习
已知: ∠1, ∠2
(2) 如果你只有一
个圆规和一把没有 刻度的直尺,你能 解决这个问题吗?
A
C
探索发现
上述问题:用尺规(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相当于 “过点C作∠ECD等于已知∠CAB.”
已知: ∠AOB。 求作: ∠A’O’B’ 使∠A’O’B’=∠AOB。
作 法 示
(1) 作射线O’A’; (2) 以点O为圆心, 任意长为半径 画弧, 交OA于点C, 交OB于点D; (3) 以点O’为圆心, 同样(OC)长为半径 画弧, 交O’A’于点C’; (4) 以点C’为圆心, CD长为半径 画弧, 交前面的弧于点D’ , (5) 过点D’作射线O’B’. D B
4 用尺规作角
七年级一班
回顾与思考
怎样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 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b,c,作一条线段m,使得m=a+b-c a b c
初一上数学课件(沪科版)-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11.已知∠AOB=22.5°,分别以射线 OA、OB 为始边,在∠AOB 的外部作 ∠AOC=∠AOB,∠BOD=2∠AOB,则∠COD 的度数是 90°.
11.已知∠AOB=22.5°,分别以射线 OA、OB 为始边,在∠AOB 的外部作 ∠AOC=∠AOB,∠BOD=2∠AOB,则∠COD 的度数是 90° . 12.在作 2∠α-∠β 时,作图的步骤为:①作∠AOB= ∠α ;②以点 O 为 顶点,以 OA 为一边,在∠AOB 的外部作∠AOC= ∠α ;③以点 O 为顶点, 以 OC 为一边,在∠COB 的内部作∠COD=∠β .则 ∠BOD =2∠α-∠β. 13.如图,已知线段 a、b、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3a-b+2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用尺规作图能作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差;
②用尺规作图能作一个角等于已知两个角的和;
③利用尺规作图能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 3 倍;
④利用尺规作图能作一个角等于已知两个角的差.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0.如图所示,已知线段 a、b、c(a>b+c),求作线段 AB,使 AB=a-b -c.下面利用尺规作图正确的是( D )
知识点一:尺规作图 通常用没有 刻度 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这种画图的方法叫做尺规作图. 1.下列各题中,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就能作出的是( B ) A.作线段 AB=a B.过点 O、P 作射线 OP C.在直线上取线段 AB=a D.在射线 OA 上截取线段 OB=a
2.如图,点 C 在∠AOB 的 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NCE,使∠NCE=∠ AOB,作图痕迹中,弧 FG 是( D )
【规范解答】(1)作∠AOC=α;(2)以 OC 为一边,在∠AOC 的边 OA 同侧, 再作∠BOC=β.∠AOB 就是所求作的角.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角》
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 O
(5)过点D'作射线O'B'.∠A'O'B'就是
所求作的角.
O
示范
O'
A'
DB
O'
A'
CA
DB
CA
O'
DB
A' D'
CA
O'
DB
C' A' D' B'
CA
O'
C' A'
学以致用
例1 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 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
2.基础知识:1.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差、倍.
3.借助于已学的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来设计图案.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以归纳为“一线三弧” 先画一条射线,再作三次弧.其中前两次弧半径相同,而第三 次以原角的两边与弧的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径.
基本工具:
圆规 无刻度直尺
• 解:作法如下: • (1)以点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A于点F,交射线CB 于点G; • (2)以点A为圆心,线段CF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H,以点H为 圆心,线段FG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E; • (3)画射线AE,∠CAE即为所求,如图.
利用尺规作角的和与差
1、已知:∠1,∠2, (如图(1)所示),求作:∠AOB ,使得∠AOB=∠1- ∠2。
探究新知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 求作:作∠A'O'B',使∠A'O'B'=∠AOB.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用尺规作角(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用尺规作角(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1.尺规作图:在几何作图中,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称为尺规作图.2.直尺的功能:(1)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2)过平面上的两点画直线;(3)作射线、线段或做延长线.3.圆规的功能:(1)以平面上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圆或圆弧;(2)在直线上截取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特别提醒:1.尺规作图是一种规定了作图工具,且能够有效地减少误差的较精确的作图方法.2.尺规作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作图方法,通常称为基本作图.【考点目录】【考点1【考点2】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考点3】尺规作角的和与差;【考点4】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考点1】作特殊角;【例1】(2024上·安徽宿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利用一副三角尺能画出下列度数的角吗?如何画?试试看.(不要写出做法,要保留作图痕迹)(1)150︒.(2)15︒【答案】(1)作图见分析;(2)作图见分析【分析】(1)选用三角尺画一个60︒的角,再在这个角的外部画一个有公共顶点,有一个公共边的90︒的角即可求解;(2)先用三角尺画一个60︒的角,再在这个角的内部画一个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的45︒的角即可求解.︒=︒+︒,(1)解:如图,1506090︒=︒-︒,(2)解:如图,156045【变式1】(2020上·福建三明·七年级三明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度数的角,能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的是()A.55°B.65°C.75°D.85°【答案】C【分析】一副三角板,度数有:30 、45 、60 、90 ,根据度数组合,可以得到答案.解:利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75 的角,是45 和30 角的组合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特殊角的画法,审题清晰是解题关键.【变式2】(2021上·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统考期末)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的角是().A.75°B.105°C.110°D.135°【答案】C【分析】105°=60°+45°,105°角可以用一幅三角板中的60°角和45°角画;75°=45°+30°,75°角可以用一幅三角板中的45°角和30°角画;135°=90°+45°,135°角可以用一幅三角板中的直角和90°角或45°角画;110°角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解:105°角可以用一幅三角板中的60°角和45°角画;75°角可以用一幅三角板中的45°角和30°角画;110°角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135°角可以用一幅三角板中的直角和90°角或45°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