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2.面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1)国民党:①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1940年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②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2)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①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②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3.全民族抗战: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战)阅读课本105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板块二:中共七大1.认真阅读课本105-106中共七大部分,完成表格2.日本投降视频3.日本投降的国际国内背景形势(1)国际: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③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军队对日寇发动全面反攻。

出示图片:(1)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2)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3)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4.日本投降的过程(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出示图片:板块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合作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5)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二)表格梳理正面战场的战争教师:向学生展示表格内应填写的内容,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与自己所填写的内容进行核对(三)探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国民政府告全体上海同胞书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侵略者停止了向国民党战场的战略性的进攻,逐渐地将其主要军事力量移到了解放区战场。

从这时起,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它的政策上的变化,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渐转移到反共反人民。

它采取了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保存军事实力,而把作战的重担放在解放区战场上,让日寇大举进攻解放区,它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师: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一)过渡到敌后战场教师:请学生看教材150页“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向学生讲解战争形式的变化,解释何为“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打击日军的相关史实(二)通过解读左权的家书认识敌后战场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

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

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

今年没有种花,也很少打球……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左权致夫人刘志兰教师:给学生半分钟时间仔细阅读家书,向学生提出问题1.“左权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2.“生存条件为什么会这么艰难?(是谁造成的)”3.“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政策或措施?”4.“这封家书体现了左权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学生回答并给出答案。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学案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学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1 九一八事变(1931 年9 月18 日)1.原因(1)日本方面:1929 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日本社会矛盾,造成政局的动荡。

(2)国际方面:英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3)国内方面:蒋介石的大规模内战,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借口:___柳条湖事件_______。

3.地点:某某。

4.结果:蒋介石实行___不抵抗政策_________致使东三省沦亡。

5.影响:东北人民的反抗(局部抗战开始)(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考点2 某某事变(1936 年12 月12 日,又称“双十二事变”)1.背景:日本加紧入侵华北,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领导者:_X学良______(东北军将领)和_杨虎城______(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将领)。

4.结果:在周恩来的调停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X,X学良释放了蒋介石,某某事变得到了__和平______解决。

5.意义: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3 抗日战争(1937—1945 年)1.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 年7 月7 日,日本发动___卢沟桥事变________(又称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2.国共第二次合作:七七事变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八一三事变:1937 年8 月13 日日本大举进攻某某。

4.某某大屠杀6.中共七大(1945 年4 月,某某)(1)背景:抗战即将胜利,中国人民面临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2)内容:作了《___论联合政府_____________》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某某主义的中国。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相关图片、地图及文字史料(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具体的抗战史实及日军的残酷暴行(唯物史观) ; 通过自主思考及合作探究,客观理解抗日战争中国共两个战场的历史地位及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同时, 通过国际视角的分析,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最终,通过对本课的整体学习,使学生能够从中深切感悟到战争的残酷以及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进而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并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奋斗(家国情怀)二、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教材分析:教科书为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总共有十个单元,本课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下的一课。

《中外历史纲要》的单元划分体现了多元史观,直接采用了历史研究的新概念和新说法,“学术观点”一栏,贴近学术,切合高中教学的需要。

四、学情分析:1、本课程教授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

2、知识储备:初中时学过抗日战争一课,了解抗日战争的原因和结果,但是过程不清晰。

3、学习能力:记忆里,观察力,想象力有所提升,思维活跃,能区分主要和次要。

注意力能够集中。

需要帮助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习兴趣:好奇心强,对于历史中的具体事件的经过感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了解抗日战争一系列史实,知道全面抗战路线。

2、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通过史实学习与分析,真正理解抗日战争为何“伟大”?五、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分析法,归纳法与探究法等。

《抗日战 争》 导学案

《抗日战 争》 导学案

《抗日战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原因和经过。

2、认识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3、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抗日战争的主要经过和重要战役。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难点(1)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形势和各方力量的作用。

(2)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抗日战争的背景1、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逐渐形成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政策。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转嫁国内矛盾,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中国的社会状况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但同时,中国人民也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二)抗日战争的经过1、局部抗战(1)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2)一二八事变:1932 年 1 月 28 日,日军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2、全面抗战(1)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日军随即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这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2)国共合作: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3)正面战场的抗战①淞沪会战: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②太原会战:包括平型关大捷等战役,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③徐州会战:其中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第16课 抗日战争导学案(教师版)

第16课 抗日战争导学案(教师版)

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复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学习难点:抗战中两个不同的战场及其关系;客观评价国民党初期的抗战【自主复习】一、日本的全面侵华1.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年,制造事变,此后侵占东北。

(2)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侵略。

(3)1932年,在东北建立。

(4)1935年,制造事变,威胁平津。

(5)年,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制造了事变。

2. 日军的滔天罪行(1)1937年12月,日军在屠杀和平居民三十万人。

(2)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惨案。

(3)日军在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部队”二、全民族的抗战1.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路线。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会战、会战、会战、会战。

3.1940年,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

4.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

6.意义: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和;也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正在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地位得到提高。

[巧记妙思]1.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2.抗日战争【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探究一:日本侵华1.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七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七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七课导学案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蒋碧云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2、理解和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课前小测:(温故知新)A: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南京大屠杀中,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多万人。

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是战役。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B: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是在年7月7日。

地点在。

1938年,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是。

百团大战发生的时间是。

指挥者是。

二、新知探究(在书上相应地方画记并背记)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1、________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2、1945年的____________成为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1、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2、内容: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在书上画记背诵)②大会通过新党章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在书上标记):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抗战的胜利1、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______、______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日军发起猛攻。

2、1945年8月中国军队也发起了全面反攻。

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 _______ 》的声明。

3、抗战的胜利: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______月______日,日本政府向盟国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举行。

教学设计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中共七大等基本史实;掌握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体现及影响;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补充史料以及视频资料的识读提高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树立和增强学科思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明确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

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中的重大贡献,以及民族凝聚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意义。

二、学法指导(1)加强对教材阅读与思考,充分利用教材正文表述、“学习聚焦”和“探究与拓展”等学习资源,在熟悉基本史实、史论的同时,整理知识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

(2)结合学案及同步练习中涉及的相关知识,运用教材知识准确判断,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贡献,理解抗日战争及其胜利的世界意义。

(3)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广泛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状况,通过中外联系加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学习难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方法:图示法提问法文献法讲述法合作探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六、课时安排:40分钟【情境创设】“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上捍卫正义、和平的铿锵呼声,也是历史血与火的惨痛教训。

中华民族经历14年团结一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民族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在14年的浴血奋战中是怎样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场英勇的战斗。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师:展示表格,请学生起来回答影响。

(三)第二封家书
彭雪枫致妻子的信中写到:
十几天以来,我们过的是昼伏夜出的生活,恢复了路西时代的游击战,白天隐蔽封锁消息,夜晚行动,爬山涉水,我们主观力量不能与敌人对比,不能不采取游击战术,这一次在战略上是胜利的,打破了敌人包围合击聚歼的计划,主力部队没有收到损失。

问题2:此封家书反映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什么战略战术?(四)
教师通过展台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内容
(五)
材料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总共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
问题3:根据材: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九)
材料:19371945年日本陆军师团布置
——摘编自《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永存》
材料4: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问题6:结合材料2、材料3和材料4,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原因
(十)
(十一)。

第16课抗日战争导学案(秋)

第16课抗日战争导学案(秋)

第16课抗日战争编制人:陈素秋审核人:陈素秋高一班第组编号姓名小组评价:导学案:老师评价课堂表现:【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目标】1.重点: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国抗战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抗战胜利的原因。

2.合作探究,学会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国民党政府:★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2.如何看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作用(1)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主要任务,较积极地抗战,粉碎了日帝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野心,促使了相持阶段的到来;同时也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但片面抗战路线不利于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并有利于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抗日。

但其力量尚处于积聚时期。

历史的回顾与反思:1、南京大屠杀: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

八年级(上)历史第17课导学案(学生)

八年级(上)历史第17课导学案(学生)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预习前认真阅读如下内容)1、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与原因,培养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激趣导入】从钓鱼岛争端以及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对钓鱼岛问题表态的视频导入,发言人所说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分别是哪个国家?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文后独立思考作答,也可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将答案要点工整记录下来)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阅读教材,说说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的情况。

)1、1944-1945年春,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进行局部反攻。

2、1945年4月,国民党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是会战。

二、中共七大(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中共七大于年4—6月在召开,2、(说一说)中共七大的内容:3、(议一议)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三、抗日战争的胜利(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讨论中国人民是怎样赢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抗战胜利有何意义?)请按时间先后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大事(自主学习,理顺线索,小组展示)【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原因有哪些?2、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分析讨论问题和材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探究问题与材料探究过程探究结果(归纳意义)1、讨论问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结果如何?小组讨论解决。

2、材料(一):抗战胜利后,美英等国承认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材料(二):二战胜利后于1945年成立了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在抗战前后的国际地位的变化。

3、二战人物眼中的中国抗日战争:(1)美国总统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2)英国首相丘吉尔: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八年级历史上册《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二)补充纠正 —— 板前纠正错误,板前补充遗漏 。
(三)教师精讲 —— 梳理脉络 —— 形成板书(以下是板书位置)
(四)解疑释疑 —— 1,把自主与合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炼出来。
2,班内交流,教师点拨,解决疑难。
三:训练提高,巩固新知(15分钟)
1.组内同学相互交流 —— 互 查
2.课堂达标 —— 完成堂堂清测试
八年级历史上册《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 “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中共“七大”召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各框的相关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采用小组共同展示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重点: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分析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自主学习,获取新知(15分钟)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动脑动手完成以下学习内容)
(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1.时间:年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局部反功。
2.起点:1945年4月成为正面战场局部反功的起点。
(二)中共“七大”召开
1.时间:年4------6月 2。地点
3.内容:(1)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2)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4.意义: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促进抗战胜利因素: 1945年8月上半旬,美国在日本的和各投下一枚原子弹。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发动全面反功。命令国民党军队向日占区推进。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教案导学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教案导学案

3-2-4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日本侵略军必然会失败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问答式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投降时的历史资料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学习(一)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1.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背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战场迅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融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

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逐渐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表现: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与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通过来华参战、提供物资援助等方式,参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教师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1938年,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带领战地流动医疗队,奔赴前线,救死扶伤。

他还创办医护训练班,培训了大批医务人员。

>>> 多媒体课件展示手术中额白求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对外联络通道。

在美国的帮助下,驼峰航线开通。

中美两国飞行员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这条空中通道,从印度运回了中国抗战急需的大量物资。

>>> 多媒体课件展示在驼峰航线飞行的美国运输机2.美国对日投放原子弹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抗日战争导学案

抗日战争导学案

第十六课抗日战争一、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日本侵华的史实;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日本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的意义。

2.能力目标:抗日战争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整理材料和分析财力的能力,提高学生现实和理论相结合深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抗日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为了国家富强而努力的决心。

通过对日本侵华战争罪行和进来右翼势力的分析,培养学生理性爱国的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抗战爆发的原因,全面抗战,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全面分析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全面分析抗日战胜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日军侵华的步骤。

中国的全面抗战。

日本的滔天罪行合作探究探究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及其扩大的原因。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材料二: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日本遭受重创,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

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问题一: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发动侵华战争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危机,转移国内矛盾,日本急需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三:1929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1931-1939年苏联曾多次建议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问题二: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什么影响?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doc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doc

学习内容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措施;2. 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3. 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4. 理解中共七大的最重要的成就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 中共七大的成就和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学习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法提示图片阅读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活动一 预习导学: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 ________ ,加上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 等原因,______________ 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中国共产党为战胜困难、 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了 、、 和 等措施,进行了 斗争。

年,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向日寇发动了局部反攻。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大会决定以 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的意义:中共七大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 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 ______ 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 利。

月—日,在美国军舰 ______________ 上,举行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签字仪式。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初中历史第三册教案

初中历史第三册教案

初中历史第三册教案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

2. 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说出抗日战争的经过。

2. 提问: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

2. 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胜利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抗日战争胜利,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 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全民族英勇抗战,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3)国际援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

四、课堂讨论1. 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 请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通过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在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

学习笔记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笔记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笔记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知识讲解,助学助记知识点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日军逼近山西太原。

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3.徐州会战1938年1—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展开徐州会战。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1)理论指导: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

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2)结果:10月下旬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5.第三次长沙会战(1)过程:抗战相持阶段中,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

面对10余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2)结果: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6.抗战大迁徙(1)背景: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

(2)过程:东部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

影响: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过程①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②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2)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沦陷区的抗战:3.百团大战(1)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2)过程: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

抗日战争导学案

抗日战争导学案

抗日战争导学案一、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侵华史实(1)侵略事件①1931年,制造事变,侵占东北;1932年建立②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③1935年,制造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④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日本开始侵华。

(2)侵略暴行①南京大屠杀(年12月,多万人)②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③“部队”(成立于中国东北的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2.侵华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2)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3)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法西斯政权的建立;(4)有利条件:中国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二、全民族的抗战(一)政治上: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二)军事上:1.国内战场(1)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会战(2)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①指导思想:制定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时间、内容)②史实:百团大战③意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国际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三、抗战的胜利1.原因:战争的性质——正义性;的抗战(根本保证)和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2.标志:年8月15日3.意义:国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心和心。

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二段六步”导学案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

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
*【探究问题二】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
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

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你结合史实,分别对上述谜底予以解释。

屈原
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梁庄初中2015年
八年级历史导学测评学案
课题:编制人:审核人:
●基础题——初显身手
1)背景: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发起猛攻,进逼日本本土;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中国军民的打击下,日本法西斯加速走向灭亡。

(2)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3)意义:①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②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目的:争取的最后胜利;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自由、、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2)时间、地点:1945年4月至6月,。

(3)内容:毛泽东作了的政治报告;制定了;通过了新党章,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为主席的新中央委员会。

(4)意义:①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使全党在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

②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能力题——挑战自我
【探究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材料二“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

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口口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1)根据材料一分析,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

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怎样理解这句话
*【探究问题二】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

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你结合史实,分别对上述谜底予以解释。

屈原——
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拓展题——勇攀高峰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拓展题——勇攀高峰
导学测评课上课步骤: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互查,及时纠错。

3、交流展示,总结方法,反思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