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热学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完整版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完整版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力和运动》和第四章《热学》。

详细内容包括: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机械能、内能、热量传递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滑轮、小车、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相互推开,让学生感受力和运动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牛顿三定律的应用:分析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讲解如何运用牛顿三定律求解。

(2)动量守恒:讲解一个碰撞问题,说明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求解方法。

(3)能量守恒:以一个物体自由下落为例,解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换,强调能量守恒。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难点:针对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牛顿三定律2. 动量守恒3. 能量守恒4. 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已知斜面倾角和物体质量,求物体滑到斜面底部的速度。

(2)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发生弹性碰撞,已知两物体质量、初速度,求碰撞后的速度。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体在复杂力作用下的运动,如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等。

(2)探讨动量和能量的守恒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应用,如天体运动、化学反应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牛顿三定律:理解每个定律的含义,能熟练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019最新】中考物理 热学(一)复习教案

【2019最新】中考物理 热学(一)复习教案

【2019最新】中考物理热学(一)复习教案【教学内容】热学(一)【教学目的】1、掌握温度的概念及测量.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及其特点.3、知道水循环过程中物态的变化.【教学重点】物态变化【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的特点【教学程序】〖引入新课〗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新授〗一、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二、温度计:1、作用:测物体的温度2、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3、分类:水银温度计(实验室常用)、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4、使用前应做到:⑴观察它的量程⑵认清它的分度值5、使用方法:(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2)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和被测物体接触.(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6、体温计:⑴量程:35~42℃⑵分度值:0.1℃例:用一只已甩过的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所得示数为38℃、38℃、39℃,但在测量过程中,体温计没有甩,试判断甲、乙、丙三人的体温的值及范围.1、熔化和凝固(1(2)晶体的熔化、凝固及熔化凝固图像(3)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需要吸收(放出)热量;非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吸收(放出)热量.2、汽化和液化(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观察水的沸腾,水在沸腾前与沸腾时气泡和声音如何变化?(4)沸腾: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5)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6)汽化需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3、升华和凝华(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做凝华.(2)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4、水循环〖习题训练〗1、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⑴冬天嘴里呼出“白气”⑵放在箱子里的樟脑变小⑶深秋晚间下霜⑷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⑸夏天,水泥路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了⑹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冻肉,过一会儿,手也“粘”在冻肉上了2、将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中,冰和水的数量发生如何变化?3、水循环的根本动力是A、太阳照射B、人类活动C、地势的高低D、海洋洋流〖小结〗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作业〗完成《中考指要》相关内容*教后记*。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第一章:热学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让学生了解热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热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热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及实例。

4. 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1. 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3.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及实例。

四、教学难点1.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热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化对热力学定律的理解。

第二章:热传导1. 让学生掌握热传导的原理和规律。

2. 让学生了解热传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热传导的定义和原理。

2. 热传导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3. 热传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热传导的原理和规律。

2. 热传导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难点1. 热传导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热传导的原理和规律。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热传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化对热传导现象的理解。

六章:对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流的定义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对流现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对流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 对流的定义和原理。

2. 对流现象的分类和特点。

3. 对流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对流的定义和原理。

2. 对流现象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1. 对流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对流的定义和原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对流现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化对对流现象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热学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物理热学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物理热学的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掌握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3. 理解物体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应计算;4.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热学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材:九年级物理教材;2. 教具:热学实验装置、温度计、热量计等;3. 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热学问题,如为何保温、太阳能利用等,激发学生对热学的兴趣,并启发他们思考热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知识讲解1. 热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解释热学的定义,介绍热学所研究的内容和重要性,并向学生介绍一些热学的基本术语,如温度、热平衡、热传导等。

2. 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通过实物、示意图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并详细解释每种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3. 物体的温度和热量介绍物体温度和热量的概念,阐明二者之间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展示温度计和热量计的使用方法。

4. 热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引导学生思考热学问题的解决思路,例如如何确定传热速率、如何计算物体的温度变化等。

三、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例如,实验1:利用热学实验装置探究传导的规律。

四、理论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热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他们对热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归纳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和理解难点。

六、拓展延伸提供一些拓展内容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热学相关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价:1. 针对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个人评价;2. 针对实验报告和课堂答问等形式,进行集体评价。

五、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以上便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热学的优秀教案范本。

教案在教学中起到了指导和框架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三年级物理总复习-热学综合教案

初三年级物理总复习-热学综合教案

初三年级物理一一热学综合一、考点、热点回顾1.温度:⑴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⑵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涨冷缩原理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一估二看三放四读五记。

常见温度计的种类:实验室温度计、函数表、体温计。

体温计的最小分度为0.1摄氏度,量程为35摄氏度一42摄氏度,读数特点为可取出读数。

使用特点:使用前要甩一甩。

⑶摄氏温度t:0 ℃的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100℃的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⑷热力学温度T:以绝对零度为0起点:单位:K (开尔文)。

两者关系:T= (t+273K)。

2.物态变化:升华■哦抄⑴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温度不断上升。

相同点:都吸热。

一些常见的晶体:海波、水、钻石、石英、实验、明矾、萘、各种金属;一些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ri,⑵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⑷液化的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⑸升华:樟脑丸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干冰人工降雨等⑹凝华:霜的形成,冰花的形成,白炽灯壁变黑等,如燧他J劫能、重力静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势ft.的相互转化向「分子劫理论的基本观史机能,定义;所宥分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u L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T 热1定义:热传递中传递的趣量*您一单位二焦耳J内x[热值:单位航量(■体积)克全然烧释放的能量能T吩(■定义:单位质量、温度变化一摄氏度、热量比她单位:MK^C)热心式:O= CniAf容存[物理意义:(观察解释》就能量髓化四冲程的工作原理机热机效率・能量守恒定律二、典型例题【例I l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例2】图甲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⑴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图甲中的这种物质是⑵物质在BC 段这个过程中要 热;⑶这种物质在某点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 ___ 。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优秀教案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优秀教案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初中阶段物理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高中阶段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力学部分: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能量守恒与转化2.热学部分:热现象、热力学定律、热量计算3.电磁学部分:电磁现象、电磁定律、电磁感应4.光学部分: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成像5.原子物理部分:原子结构、原子核物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电磁感应、光的成像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光的成像、热量计算四、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素养。

3.结合实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4.注重练习,巩固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力学部分1.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力有关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复习牛顿运动定律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概念和公式。

3.简单机械讲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4.能量守恒与转化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过程。

5.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答案。

第二课时:热学部分1.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热有关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热现象讲解热膨胀、热传导等热现象。

3.热力学定律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4.热量计算讲解热量计算的方法和公式。

5.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答案。

第三课时:电磁学部分1.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电磁有关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电磁现象讲解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电磁现象。

3.电磁定律讲解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波传播规律等。

4.电磁感应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

5.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答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教学设计

【典例分析】例1、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解析:物体温度降低,分子运动速度减慢,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内能减小,A正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物态变化时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不变,B错;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即内能而不是温度;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而不是物体对外界做功。

答案:A拓展延伸:温度、内能、热量、功是四个不同的物理量,物理意义是绝然不同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快慢的宏观表现。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例2、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壶中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D.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内能转移到气筒上,使气筒壁温度升高解析:磨刀时,砂轮转动对刀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流星发出光和热是由于空气与陨石摩擦,机械能转化为陨石的内能;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气筒打气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再进行热传递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答案:BCD方法提炼: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同时,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习题巩固】: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人内能就越大D、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它的内能一定增加3.物理学中引入“比热”的概念,是为了比较()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不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不同C、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D、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吸收不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不同4.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3:5,比热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A、9:10B、10:9C、2:5D、5:25.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低的不同B、水和干泥土比热的不同C、离太阳远近的不同D、日照时间的不同6.在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热,是由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光能A、质量大的物体传到质量小的物体B、密度大的物体传到密度小的物体C、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D、比热容大的物体传到比热容小的物体11、两个物体接触时发生热传递,实质上是能量从(1997.5,0.72)A、质量大的物体传到质量小的物体B、比热容大的物体传到比热容小的物体C、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多的物体传到热量少的物体12、状态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容(2001.9,0.89)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正比D、是它的特性之一,其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初中热学复习教案

初中热学复习教案

初中热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热学的相关知识,包括温度、热量、比热容、热传递等概念。

2. 提高学生对热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

2. 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3. 热学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复习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单位是焦耳(J)。

(3)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kg·℃)。

2. 复习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1) 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2)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3. 复习热学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1)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回顾热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数据的记录等。

(2) 数据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温度变化、热量传递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复习热学知识。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加深对热学概念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热学问题的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比热容计等。

2. 教学课件:热学概念和原理的图片、动画和视频。

3.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热学问题练习题。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热学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对热学的兴趣。

2. 复习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

3. 复习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4. 复习热学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中考物理热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热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热学复习教案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或判断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物态:物质存在的状态。

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4.物态变化: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发生吸热、放热等现象。

1.分子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

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5.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6.燃料的燃烧值:1千克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烧值的单位是焦/千克。

7.内能的利用:加热物体和做功。

8.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包括内燃机、火箭等几种。

9.热机效率: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之比。

一、热现象1.温度的测量(1)要测量温度,首先要建立温标,温标是根据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建立的,而物体这些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人们就得用这些性质的变化制成不同的温度计量测量温度。

(2)摄氏温标(以前也称百分温标)是将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的温度定为零度;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度,在零度和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份叫做1度。

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记作℃。

在0℃以下和100℃以上的温度用1℃间隔的同样大小向外扩展,在0℃以下温度记为负值。

水银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而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水银,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水银面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温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第一章:热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3. 了解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2. 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3. 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2. 难点: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2.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3. 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及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温度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2. 讲解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3. 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4. 讲解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及应用。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热膨胀和热收缩现象,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热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热传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

2. 了解热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掌握热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内容1.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

2. 热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热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热量守恒定律。

2. 难点:热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

2. 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热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热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过程1. 复习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热传递的方式。

2. 讲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

3. 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热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中考物理专题十一热学第3课时内能与热机复习教案.docx

中考物理专题十一热学第3课时内能与热机复习教案.docx

第3课时.内能与热机【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考试内容与要求)1.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形式,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质量一定的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2.,知道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3.知道比热容的概念,能举例阐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利用比热容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能运用关系式Q=cMt2—t\)进行简单.的计算。

4.能举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5.能举例阐明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关系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不要求知道内燃机具体的工作过程,即不要求分析说明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

过程与方法1.类比机械能建立内能的概念。

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进而建立比热容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的同时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比热容的概念和吸、放热计算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能力。

难点认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的区别与联系及有关热量的计算。

【教学坏节安排】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知识再现. “考点知识梳理”见学案(答案见课件或学案后)可用练习或提问的方式梳理基础知识,也可边板书边梳理.展■ •交考点1:内能命题点:(1)内能的概念;(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3)改变内能的方法.流问题1:什么是内能?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问题2:温度、内能、热量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怎样改变内能?完成下表:教师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r温度热量内能区别联系问题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后者是内能的转移。

新人教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复习学习教案

新人教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复习学习教案
温度/ ℃
海波

固液
共存 液 态
48
固态
A(gcgúònn)B
(yèt ài)
时间/m in
(à固ig0)ù体t 4
8 12
吸放热
温度变化
晶体
吸热
保持不变
非晶体
吸热
升 高 第4页/共19页
有无熔点 有 无
第四页,共19页。
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tànjiū)水的沸 腾过程

沸 腾 ( f吸收è 热i 量t,温é 度n(wēg nd)ù)保的持特
第12页/共19页
第十二页,共19页。
一级实验(shíyàn)
扩散现象,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fēnzǐ) 间作用力,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能量守恒定 律
第13页/共19页
第十三页,共19页。

这些现象 (xiànxiàng) 说明了什么?
第14页/共19页
第十四页,共19页。
内能的改变方法
第7页/共19页
第七页,共19页。
一级实验(shíyàn)
熔化,熔化吸热;凝固,凝固放热;汽化、汽化吸 热、蒸发(zhēngfā)、蒸发(zhēngfā)吸热致冷;液 化,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升华 吸热;凝华,凝华放热。
第8页/共19页
第八页,共19页。
【范例(fànlì)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
水的沸腾
第2页/共19页
第二页,共19页。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 分 固(nínggù)的异同点
第3页/共19页
第三页,共19页。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熔5点2 54 56

初中物理热学的教案

初中物理热学的教案

初中物理热学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热传递的方式和热量计算;3. 理解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热传递的方式和热量计算;2. 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 热量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2. 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的原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温度计、酒精灯、沙子、水等;2.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如冰融化、水沸腾、蒸汽凝结等。

二、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0分钟)1. 介绍热学的定义: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和物质温度变化的科学。

2. 讲解热量的概念:热量是指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单位是焦耳。

3. 讲解比热的概念: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焦耳/千克。

三、热传递的方式(10分钟)1. 讲解热传递的定义: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2. 讲解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热传递?四、热量计算(10分钟)1. 讲解物体间的热传递公式:Q=cm(t-t),其中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m表示质量,t 表示温度变化。

2. 讲解燃料的燃烧值的概念:燃料的燃烧值是指1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 举例讲解热量的计算。

五、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10分钟)1. 讲解物质三态的概念:固态、液态和气态。

2. 讲解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冰融化成水、水沸腾成蒸汽等。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过程中,热量是如何变化的?六、实验操作(10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一: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记录水沸腾的时间和温度。

3. 实验二:比较水和沙子的容热本领,加热相同时间,观察温度变化。

初中热学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热学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热学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热量、比热容、温度等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3)了解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4)学会使用热学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运用实验和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采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热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热学基本概念:热量、比热容、温度等;2.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3. 热学公式及计算;4. 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已学过的热学知识,引导学生回顾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热传递方式的理解。

2. 课堂讲解:(1)讲解热学基本概念,强调热量、比热容、温度之间的关系;(2)讲解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3)介绍热学公式的应用,进行相关计算练习。

3. 课堂演示实验:(1)演示热传递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传递过程;(2)演示比热容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热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课后作业:(1)巩固热学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记忆;(2)运用热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热学现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能熟练掌握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能正确运用热学公式进行计算;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能正确进行热传递实验和比热容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生活实例,并能运用热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资源1. 热学教材、课件;2. 热传递实验器材:热源、冷源、温度计等;3. 比热容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冷水等;4. 生活实例素材。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第一章:温度和热量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 掌握热量传递的原理和方法;3. 能够运用温度和热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温度概念、计量单位;2. 热量传递原理;3. 实际问题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利用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温度和热量知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温度和热量的概念,讲解其重要性;2. 讲解温度和计量单位,引导学生理解温度表示的意义;3. 讲解热量传递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4. 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温度和热量知识解决;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温度和热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比热容和热值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和热值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 掌握比热容和热值的影响因素;3. 能够运用比热容和热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比热容和热值概念、计量单位;2. 比热容和热值的影响因素;3. 实际问题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利用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比热容和热值知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比热容和热值的概念,讲解其重要性;2. 讲解比热容和热值的概念及计量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3. 讲解比热容和热值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4. 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和热值知识解决;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比热容和热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热传递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热传递的概念及其方式;2. 掌握热传递的规律;3. 能够运用热传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第一章:热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热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的定义和意义。

2.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3.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

4. 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及其区别。

3. 热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法和观察法让学生了解热学的应用。

3. 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热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热学的概念,讲解其定义和意义。

2. 讲解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3. 通过实验演示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

4. 分析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热传递在烹饪中的应用。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生活中的热学现象,并互相交流。

六、课后作业:1. 复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思考并记录生活中的热学现象,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第二章:热传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传递的定义和意义。

2.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和特点。

3. 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的掌握。

2. 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2. 利用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引入热传递的概念,讲解其定义和意义。

2. 讲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原理和特点。

3. 通过实验演示热传递的现象,并收集数据。

4. 引导学生运用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热传递的实际应用问题,并互相交流。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有关知识要点;2.知道知识和方法相伴,渗透比较法、猜想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并尝试应用;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节水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2.难点: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梳理设计意图:回忆起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公式。

(二)、探讨知识和方法(师生交流互动):情景一:一节小学自然课上,老师问学生:“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什么?”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水蒸气……”同学们,“白气”是“水蒸气”吗?请学生比较区分“白气”和“水蒸气”。

【学生1:“白气”看得见,而“水蒸气”看不到。

学生2:“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体,而“水蒸气”是气体……】1.比较法【例1】在表中括号内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物态变化具体过程云()凝华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凝成小水珠,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雨液化()熔化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最后下落时,冰晶熔化成水滴露()在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草木丛中凝成小水珠雾()在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浮尘上的液滴霜()在冬天的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雪()凝华云中的小水珠凝固成小冰晶,与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下落成雪“白气”()水蒸气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延伸1】在表格中填写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柴油机汽油机构造喷油嘴吸入气体汽油与空气混合物点火方式压燃式使用范围拖拉机、载重汽车等汽车、低速飞机等【延伸2】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

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

精品 初三物理复习 教案 热学

精品  初三物理复习  教案   热学
8、由Q=cm(t-t0)得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9、下面哪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 [ ]
7、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3倍,现有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升高的温度是铅块升高温度的。
8、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C,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C。
9、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20千克无烟煤完全燃烧,将可以放出热量,这些热量能使千克15°C的冷水烧开。
(1) 在这4 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 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焦炭?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kg]
8 60 9 1kg,完全燃烧,6.8×108J, 1900千克 10 机械 内 做功
11 1 kg的水每升高1 ℃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4.2×103J/(kg·℃) 改变
12 比热容大 蒸发(汽化)吸热 13热 运动越剧烈,能够 机械 内
14 低 汽油机较轻便 柴油机
选择题
1-5 ABACD 6-10 CADBB 11-15 DBAD (AD)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D、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12、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 ]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热学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热学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热学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主题是“热学”。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策略,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观察,引导他们了解热学的概念和现象。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热学的概念,知道热能的传递和转换。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学的概念和热能的传递和转换。

难点:理解热能的传递和转换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水、冷水、温度计、热源(如热风机)、实验器材(如杯子、勺子)。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感受热和冷的感觉,引导他们思考热和冷是如何传递的。

2. 实验1:热传递实验。

将热水和冷水分别倒入两个杯子中,放在孩子们面前。

让孩子们观察热水和冷水的变化,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实验2:热转换实验。

用热风机对一个勺子加热,然后将勺子放入冷水中,观察勺子的变化。

4. 实验记录:让孩子们用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热能是如何传递和转换的,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热学的概念和热能的传递和转换。

难点:理解热能的传递和转换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这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实践和观察,了解了热学的概念和热能的传递和转换。

他们积极参与实验,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在讨论中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不仅提高了观察力和思考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热能的利用和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参观热电站或者学习热能转换的原理。

还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和记录家里的热能使用情况,并提出节能的建议。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

中考复习教案(热学)第一章:热学基础1.1 温度、热量与内能复习温度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解释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探讨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1.2 比热容与热量守恒复习比热容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讲解热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举例说明热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热力学定律2.1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探讨做功与热传递对系统内能的影响;举例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际应用。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述方式;探讨熵的概念及其意义;举例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热传递3.1 对流与辐射复习对流和辐射的定义及特点;解释对流和辐射在热传递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对流和辐射的实际应用。

3.2 热传导复习热传导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讲解热传导的类型:稳态热传导和非稳态热传导;探讨热传导的实际应用,如热绝缘材料的选择。

第四章:相变与相平衡4.1 相变解释六种基本相变过程(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凝固、蒸发、凝结);探讨相变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举例说明相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2 相平衡复习相平衡的定义及判断条件;解释相图的概念及其应用;探讨相平衡的实际应用,如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第五章:热力学应用5.1 热机解释热机的定义及其分类;复习热机的效率及其计算公式;探讨热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空调等。

5.2 热膨胀与热应力解释热膨胀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探讨热膨胀在工程中的应用,如热补偿器;讲解热应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探讨热应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散热器的设计。

第六章:热传导材料与应用6.1 热传导材料的性质复习热传导系数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探讨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分析影响热传导材料性能的因素。

6.2 热传导材料的应用讲解热传导材料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探讨热传导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分析热传导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第七章:热绝缘材料与环境7.1 热绝缘材料的性质解释热绝缘材料的作用及其要求;复习热绝缘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探讨热绝缘材料的选用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热学复习教案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或判断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物态:物质存在的状态。

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4.物态变化: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发生吸热、放热等现象。

1.分子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

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5.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6.燃料的燃烧值:1千克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烧值的单位是焦/千克。

7.内能的利用:加热物体和做功。

8.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包括内燃机、火箭等几种。

9.热机效率: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之比。

一、热现象
1.温度的测量
(1)要测量温度,首先要建立温标,温标是根据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建立的,而物体这些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人们就得用这些性质的变化制成不同的温度计量测量温度。

(2)摄氏温标(以前也称百分温标)是将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的温度定为零度;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度,在零度和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份叫做1度。

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记作℃。

在0℃以下和100℃以上的温度用1℃间隔的同样大小向外扩展,在0℃以下温度记为负值。

水银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而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水银,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水银面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温度。

(3)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
①不允许超出它所标度的测量范围,否则温度计将被损
坏。

例如;不能使用医用温度计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②在读数过程中,视线要垂直温度计。

温度计不要离开被测物质(医用温度计除外)。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

③不要把温度计当作搅拌器使用。

④医用温度计从构造上来看,在水银泡上一段管子非常细,水银受热膨胀通过细点处上升,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从细点处断开,故医用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指示测量人体时的最高体温。

要打算重测时需先用力将水银甩回泡内。

(4)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

2.晶体与非晶体熔解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晶体熔解时保持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当然只有能凝固成晶体的液体才有一定的凝固点,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熔点随外界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晶体在熔解过程中虽然继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并不升高。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正好相反。

在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熔解时吸收的热量。

3.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蒸发是液体表面的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特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汽化的现象。

液体沸腾时大量汽化,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沸点与外界的压强有关,例如大气压的值越大,沸点也越高;大气的值越小,沸点也越低。

4.固体不经过液体而直接化成蒸气的过程叫做升华。

与这相反的过程叫做凝华。

固体升华也要吸收热量,气体凝华也要放出热量。

5.许多物质,或因本身的温度起了变化,或因它所受外界的影响而压强起了变化,或因两者同时起了变化,那么物质内部分子的聚集状态有时就要相应地起变化,由于分子的聚集状态不同,物质就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状态。

6.几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或混合在一起,高温物体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相同温度时,热交换停止进行。

在热交换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即:Q放=Q吸称为热平衡方程。

热平衡方程实际上就是反映热交换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一般地说,物体总是不断地与周围其它物体进行热交换,因此其温度在相应地变化着,但是在局部范围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热交换后,物体的温度可以达到相同。

(即没有温度差),而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状态叫做热平衡状态。

应用热平衡方程解题时注意:
(1)首先要弄清楚参与热交换物体的初温必须不同。

高温物体降低温度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升高温度,直至参与热交换物体温度相同为止。

(2)应用热平衡方程式求出未知量,计算时注意方程式两边比热和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3)对于两种以上初温不同的物体进行热交换时,它们混合后的末温可以假设在某些温度之间的某一温度(不包括已知温度),根据这个假设确定吸热、放热物体列出方程,解之。

7.在没有物态变化的情况下,热量的计算是:
Q=cm(t2-t1)
式中(t2-t1)是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但是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

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差。

上文就是物理网给您带来的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