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液 净 化 治 疗 应 急 预 案

合集下载

血液净化中心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

血液净化中心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

北京易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血液透析应急预案及流程血液净化中心2016/04前言血液透析是一项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医疗护理行为。

在透析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偶然的、突发的变化,为应付某些意外情况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流程,以有效减少透析风险,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二零一六年四月修订目录第一部分血液透析应急预案1.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或休克的应急预案 (1)2.透析中出现血压升高应急预案 (3)3.透析中发生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 (4)4.透析器反应的应急预案 (5)5.失衡综合症的应急预案 (7)6.肌肉痉挛的应急预案 (8)7.血液透析中发生癫痫的应急预案 (9)8.恶心和呕吐的应急预案 (10)9.头痛的应急预案 (11)10.胸痛和背痛的应急预案 (12)11.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13)12.皮肤搔痒的应急预案 (14)13.溶血的应急预案 (15)14.透析中发热的应急预案 (16)15.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 (17)16.透析过程中静脉肿胀的应急预案 (19)17.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20)18.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的应急预案 (22)19.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应急预案 (23)20.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应急预案 (25)21.血液透析管路破裂的应急预案 (26)22.血液透析管路意外脱落应急预案 (27)23.体外循环凝血的应急预案 (28)24.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30)25.透析机空气报警预案 (31)26.透析用水质异常的应急预案 (32)27.透析液异常的应急预案 (33)28.血液透析中异常脱水的应急预案 (34)29.临时穿刺桡动脉的应急预案 (35)30.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36)31.坠床的应急预案 (37)32.猝死的应急预案 (38)33.停电的应急预案 (39)34.停水的应急预案 (40)35.透析机故障应急预案 (41)36.火灾应急预案 (42)37.地震应急预案 (43)38.失窃应急预案 (44)39.透析患者发现传染疾病的应急预案 (45)40.医疗纠纷应急预案 (46)第二部分血液透析应急预案流程1.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应急预案流程 (48)2.透析中发生休克的应急预案流程 (49)3.透析中出现血压升高的应急预案流程 (50)4.透析中发生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流程 (51)5.透析器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 (52)6.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流程 (53)7.肌肉痉挛的应急预案流程 (54)8.溶血的应急预案流程 (55)9.致热源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 (56)10.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流程 (57)11.透析过程中静脉肿胀的应急预案流程 (58)12.穿刺失败引起出血或皮下血肿应急预案流程 (59)13.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应急预案流程 (60)14.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的应急预案流程 (61)15.血液透析管路破裂的应急预案流程 (62)16.体外循环凝血的应急预案流程 (63)17.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流程 (64)18.透析机空气报警的应急预案流程 (65)19.血液透析中停电应急预案流程 (66)20.血液透析中停水的应急预案流程 (67)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或休克的应急预案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陆一鸣)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陆一鸣)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与指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急诊部陆一鸣Luyiming@急性中毒是急诊科的一个常见病,也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1955年Schreiner首次报道用血液透析治疗一例急性中毒患者以来,许多种血液净化疗法先后被尝试用来清除急性中毒患者体内的毒物,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液置换和血浆置换。

血液净化疗法(hemopurification)已有近50年历史。

早在1913年,Abel等即用火棉胶制成透析器,成功地进行了活体动物透析试验,并将透析器取名为“人工肾”;但直至1943年Kolff将醋酸纤维膜“人工肾”用于临床抢救急性肾衰获得成功,才迎来透析疗法的新纪元,“人工肾”亦成为透析疗法的同义语。

尽管这些治疗方法曾经在一些中毒患者身上得到应用并获得临床上病情的改善,然而由于缺乏临床毒理学特别是毒物动力学的资料,它们的疗效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因而其适应证也非常有限。

事实上,血液净化疗法用于急性中毒必须要达到三个目的:(1)在毒物动力学上有效,即能显著增加毒物的排出;(2)在临床上有效,即能缩短中毒患者的病程和/或减轻病重程度;(3)相比于其它治疗方法如对症和解毒拮抗剂治疗,具有良好的效价比和较小的风险。

一、基本原理和方法1.毒物动力学作为临床毒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毒物动力学是用一些敏感的和特异性的方法来测定体液中的毒物和/或它们的代谢产物。

毒物在血液净化的清除率(Clearance or Dialysance)的计算:C=QB(A—V)/A。

C:清除率(Clearance);QB:血液流速(Blood flow rate);A:血液净化之前血中毒物的浓度(Concentration of drug at the inlet);V:血液净化之后血中毒物的浓度(Concentration of drug at the outlet)。

毒物动力学可以确定:(1)毒物的自发动力学变化参数;(2)毒物的几个排泄途径包括消化道,肾脏和肝脏代谢以及它们的分别作用;(3)血液净化疗法以及解毒剂或黏附剂治疗的疗效,并评估这些治疗的指征和效/价比(4)毒物动力学参数与临床症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如毒物血浓度与吞服量或中毒症状之间的关系;(5)影响毒物动力学的各种因素,如毒物吞服量,年龄,性别,几种毒物中毒,并发症如循环衰竭、低血容量和肾功能衰竭,影响肝脏代谢的药物如西米替丁,呼气末正压通气等与中毒的关系;(6)帮助分析影响中毒病人预后的参数;(7)哪些参数可帮助分析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并在急诊立即开始拮抗剂治疗。

医学专题血液净化在急症中的应用

医学专题血液净化在急症中的应用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安眠、镇静药 解热镇痛药 三环类抗忧郁剂 心血管药 抗癌药 毒物 抗菌药
3、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4、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血液滤过
• 无需透析液系统,只需要血泵式人体动 静脉压力差,使血液通过过滤器过程中 清除血浆中的水分,电解质和一部分小 分子物质。优点是方法简便,体循环稳 定,对水分清除十分有效,还有清除炎
血液透析
• 需有透析液系统,应用血液透析机。 主 要清除血中小分子物质和电解质,可透 性药物和毒物,还可利用超滤系统清除 血浆中的水分。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不 全(ARF),可透析性药物和毒物及严 重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1、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 急性肺水肿、 血钾 > 6.5mmol/l、无尿或少尿3天以上, CO2CP<13mmol/l 、血Cr>530.4umol/l。
血液净化治疗在急症中的应用
• 高钠血症致血晶体渗透压增高,导致细 胞内脱水,配合用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好 且安全。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生化结果决 定净化方式和透析液类型。
血液净化治疗在急症中的应用
• 血液净化对各种低钠血症均有效,应根 据具体情况决定净化方式,如合并水中 毒 以 HF 为 主 , 合 并 酸 碱 失 衡 可 行 HD 或 HDF。
• 国内外采用PE治疗袼林-巴利综合征和重 症肌无力,可以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血液净化治疗在急症中的应用
• PE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和重症肌无力, 可以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 应 用 PE , IA 可 治 疗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SLE),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等疾病。
血液净化治疗在急症中的应用
肝昏迷病人应用CBP可清除假性神经递质, 中分子物质,细胞因子,芳香族氨基酸, 促进其清醒,能提高清醒率。肝移植术 后进行CBP是必要的,可防止急性肾衰, 减少死亡的危险因素。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4. 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 5. 处理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手套、围裙、面罩和护
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工作人员手卫生
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有关医 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在透析操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1. 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2. 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
五、治疗物品转运
1. 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 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 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消毒要求。
2. 治疗车不能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3. 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4. 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
处理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手套、围裙、面罩和护目镜。
在对透于析 H3B操V.作抗中原建做阳到性立以患患下者几应者点进:一档步案行H,BV—在DN排A及班肝表功能、指标病的历检测及; 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 患者做明确标识。 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护理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置后;
二、治疗前准备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基本设施要求
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血液净化在急诊的临床应用【急诊科】 ppt课件

血液净化在急诊的临床应用【急诊科】  ppt课件

ppt课件
5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肾损伤AKI,全身 炎症反应综合征 ( SIR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MODS、严重心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乳酸酸中毒 、严 重电解质紊乱 、药物或毒物中毒 、重症胰腺炎等疾病 。
ppt课件
6
技术原理

血液净化包括 :肾脏替代治疗 (RRT)血液灌 流 (HP) 及血浆 置换 (PE) 等 .CRRT 是指 所有连续 24 h及 24 h以上 , 缓慢清除 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RRT基 本模 式有三类 , 即血液透析 (HD) 、血 液 滤 过(HF )和 血 液 透 析 滤 过(HDF) 。
ppt课件
14
血液净化在急诊中的应用

一 是 急 性 肾损 伤 伴 或 不 伴 有 其 他 脏 器 功 能 的 损 伤;
二 是 非 肾 脏 疾 病 或非 肾 损 伤 的 急 危 重 症 状 态 , 如 器 官 功 能 不 全 的 支 持 、 缓 慢清 除 水 分 和 溶 质 、 稳 定水电解质 内环境、中毒等。

ppt课件
4

1995年 ,首届国 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contin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会议在美国圣地亚哥正式举
行 ,确定了CRRT的定义 :采用每天连续24h 或接近 24h 的一种长时间 、连续的体外 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 肾功能 。 2004 年 ,第九届 CRRT美国圣地亚哥会议上 , Ronco教 授 把 CRRT的治疗扩展为多 器官支持疗法 ( multiple organ support therapy, MOST) 。
12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

有机磷中毒
• 特性: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分子量:584.6(MMS)
• 毒理机制:有机磷酸酯基团与胆碱酯酶结合生成不易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 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
剧毒类 •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
中毒类 • 乐果、敌百虫、久效磷
高毒类 •甲基对硫磷、甲胺磷 •敌敌畏、氧乐果、马拉氧磷
中毒性疾病构成特点
• 海洛因、摇头丸等 毒品中毒逐年上升
• 药物中毒比例在城市 大幅度上升
• 农村地区主要 为农药中毒
• 有机溶剂职业性急性中 毒事件发生频繁
• 禁用杀鼠剂群 体中毒事件多
第一页,共47页。
中毒的社会性特点
1突发性
2群体性
3多元化
4隐匿性
• 发生毫无预警
• 毒物作用迅速
• 危及范围大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通 过选择各种适当单体、致孔剂和 交联剂,按要求调制修饰孔结构
用不同交联剂可构成不同空间结 构,可影响树脂吸附性能
在有适当孔径可确保溶质良好 扩散的前提下,树脂比较面积 越大吸附量越高。
孔径是被吸附物质扩散的途径, 是吸附基本条件,因此要根据对 象进行调控或选择适当致孔剂
孔容的大小长决定吸附效率,既随 孔容增大吸附量增高
3
血液灌流
4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第六页,共47页。
血液净化定义
定义
• 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血液净化装置 ,除去其中的致病物质(毒素),达到净化血 液,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即为血液净化
第七页,共47页。
中毒领域常用的血液净化模式
血液透析(HD)
1
2 血液滤过(HF)
中毒常用血 液净化模式

血液净化治疗中肌肉痉挛的紧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血液净化治疗中肌肉痉挛的紧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血液净化治疗中肌肉痉挛的紧急处理预案及流程I. 目的: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中肌肉痉挛的紧急处理预案及流程,确保成功率及规范性。

II. 范围:适用于所有血液净化治疗中肌肉痉挛的患者的紧急处理。

III.预案:肌肉痉挛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

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析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1、寻找诱因:是处理的关键。

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治疗: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3、预防: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1) 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2) 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或序贯钠浓度透析。

但应注意患者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増长。

(3) 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4) 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

IV.参考依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人民军医出版社,陈香美主编。

V. 附件:肌肉痉挛处理流程:血透中发生肌肉痉挛↓减慢血流量,减少或停止超滤↙↓↘低钙者超滤过多或过快者序贯透析静注葡萄糖酸钙可静滴高渗糖、0.9%氯化钠注射液可调钠透析5%碳酸氢钠125〜250ml↓护士或陪护给患者拿捏痉挛的肌肉,局部按摩缓解病人的疼痛。

稳定病人的情绪。

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第9章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一、血液透析空气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血液透析治疗中,空气进入血液引起空气栓塞是少见但严重的致命并发症。

空气进入体内的最重要原因是机器空气报警及气泡捕获失灵,途径是泵前部分。

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补液、输血或透析液输送过程中除气不良,静脉壶液面机器自动打气,透析结束时回血操作失误等都有可能发生空气栓塞。

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内可无明显症状。

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

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患者的体位及进入气体的容量有关。

患者表现为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发绀、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呼吸、心搏停止而死亡。

一旦发现空气进入体内,立即停止血泵,快速夹住静脉管道,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使空气停留在右心室顶端而慢慢溶入血液中吸收。

为防止空气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要采用左侧卧位并头低下肢抬高。

嘱患者镇静并深呼吸,立即通知医师。

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

清醒患者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患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静脉注射,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

若进入体内空气量较多应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右心房穿刺抽气。

使用高压氧疗法也比较有效。

最有效的是事先预防。

处置流程】1.面罩/气管插管高流量100%氧气吸入2.空气进入体内3.立即停泵并夹闭静脉管道4.快速夹住静脉管道5.左侧卧位,头底足高位6.心肺支持治疗7.呼叫医师8.清醒患者面罩吸纯氧9.意识丧失患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10.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11.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直接心脏穿刺/心导管术从心房或心室抽吸空气12.高压氧治疗二、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处理原则应立即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内瘘血管内外形成凝血块。

穿刺失败的处理方法:当穿刺未形成凝血块时,应及时寻求其他帮助。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与指征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与指征
中毒 患 者 体 内 的毒 物 ,如 血 液 透 析 、血
总清 除 率 在 10 lmi 上 ,临 床 上 再 0 m/ n以
尽 管 许 多毒 物 在 理 论 上都 具 备 被 某 用 血 液 净 化 技 术 就 没 有 什 么 意 义 了 。

液 滤 过 、血 液 透 析 滤 过 、血 液 灌 流 、血
基 于 扩 散 原 理 ,通 过 一 层 半 透 膜 ,将 小 素 而 限 制 了 其 有 效 性 ,如 滤 过 装 置 的 血 血 液 透 析 疗 法 。
分 子 量 和 高 水 溶 性 的 物 质 去 除掉 。 只 有 液 流 量 的 限 速 ,活 性 炭 棒 的 很 快 饱 和 ,
种 血 液 净 化 方 法 清 除 的 物 理 化 学 特
要 证 明 血 液 净 化 疗 法 在 临 床 上 有
液 置 换 和 血 浆 置 换 。尽 管 这 些 治 疗 方 法 性 , 实 际 上 很 少 能 完 全 符 合 其 动 力 学 特 效 ,理 想 的情 况 是 毒 物 排 出 的 增 加 使 其 曾经 在 一 些 中 毒 患 者 身 上 得 到 应 用 并 获 性 而 被 大 量 有 效 地 清 除 。 任何 血 液 净 化 血 浓 度 发 生 变 化 ,使 靶 器 官 和 组 织 细 胞 得 临 床 上 病 情 的 改 善 ,然 而 由于 缺 乏 临 技 术 都 是 将 毒 物 从 血 液 或 血 浆 中 去 除 , 中 毒 物 浓 度 减 少 ,进 而缩 短 病 程 使 患 者
维普资讯
中华 急 诊 医学 杂 志 2 0 0 2年 8月 第 1 卷 第 4期 C i J m r d 1 hn e Me ,A g s 2 0 ,V 11 , N . E g u ut 0 2 0 . 1 0 4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停电时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保持机器参数不变,将机器消音。

二、随时观察不间断电源()工作情况或人工转动血泵,保证透析患者血液的正常体外循环。

三、迅速打电话致电工室,询问并通报有关情况。

四、暂时停电:确认停电时间小于15分钟,暂不用回血,透析机储备电池可保证血泵正常运转15分钟。

没有备用电池的透析机需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保险夹拿出,夹住静脉传感器,再用手摇血泵以避免凝血。

五、长时间停电:预计停电时间大于15分钟,则应回血,停止透析治疗。

六、短时间供电恢复后:透析机恢复工作,报警解除后,观察透析机工作情况、参数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附:处理流程突然停电备用电池启动或人工转动血泵暂时停电(<15分钟)暂不回血供电恢复观察参数,继续透析机器消音通知电工室长时间停电(>15分钟)回血,停止透析治疗停水时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安抚患者,保持透析中心正常秩序。

二、与透析中心工程师共同查找停水原因。

三、出现水处理故障:等待工程师处理,维修时间预计超过 2 0分钟,停止透析,所有患者回血等待。

四、非水处理原因:与水工组联系,节假日、晚夜间与总值班联系,协助查找原因及维修工作。

维修时间预计超过20分钟,停止透析,所有患者回血等待。

五、等待时间超过半小时,通知下一班透析患者透析时间。

附:处理流程突然停水水处理的故障安抚病人非水处理故障查找原因回血等待通知下一班透析病人透析时间火灾时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发现火情,总务老师(或护士长)负责立即拔打卫队的电话(61034)和通知其他值班人员、主任、护士长。

在组织病员撤离时,工作人员需待病员撤离后方可撤离。

二、治疗护士负责(下午由11~17′班护士)切断着火电源,关闭供氧阀。

三、沉着、冷静,稳定病人情绪,管床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分离透析管路与血管通路,夹闭血管通路夹,封闭血管通路上开口,用压带压紧穿刺点。

急诊血液净化技术

急诊血液净化技术

急诊血液净化技术急诊血液净化技术就是通过净化设备将急危重症患者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清除到体外,并能够恢复机体内环境稳定的技术,根据治疗的时间又可分为连续血液净化,也称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和常规的间断血液净化两大类,目前在急危重症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适应证1.急性肾功能损害,尿毒症。

2.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3.急性高血容量状态,充血性心衰。

4.急性肝功能衰竭。

5.严重的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6.急性重症胰腺炎。

7.急性中毒。

8.其他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二、禁忌证对血液净化相关材料过敏者。

其他没有绝对的禁忌证,但对于活动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律失常、血小板明显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需要重视。

对于终末期患者应权衡利弊而定。

三、血液净化技术的选择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方式将体内各种有害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恢复酸碱平衡的目的,适合于尿毒症、水溶性小分子毒物中毒的清除。

2.血液滤过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是通过机器(泵)或患者自身的血压,使血液流经体外回路中的一个滤器,在滤过压的作用下滤出大量液体和溶质,同时补充与血浆液体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与血液透析不同的是血液滤过主要通过对流和跨膜压清除中、大分子。

和血液透析相比的优势在于:可以控制顽固性高血压、纠正心功能不全、清除过多液体,以及减轻治疗期间副反应和维持心血管状态稳定性、清除中分子物质等方面。

3.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结合了血液透析和滤过的优点,通过弥散作用清除小分子物质和通过对流作用清除中分子物质,因此治疗效果优于透析和滤过的任何一种。

中毒相关血液净化疗法

中毒相关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透析
透析有效的中毒药物:
• • • • 镇痛剂:水杨酸盐、扑热息痛; 酒精:乙醇、甲醇; 镇静剂:巴比妥盐、导眠能、安宁、丙咪嗪; 抗生素: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磺胺药、氯 霉素、四环素、异烟肼; • 其他:地高辛、环磷酰胺、氨甲喋定。
血液透析
临床急性并发症: • 失衡综合征: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 数小时出现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骨 骼系统的急性医原性症状的总称
适应征
• 严重的临床中毒症状伴异常生命体征出 现深度昏迷,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生命 体征减低,如低血压、低体温、低通气 或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
适应征
• 经过积极对症处理或常规解毒措施无效, 病人仍有进行性病态变化,且估计药物 或毒物有可能被继续吸收 • 没有特效的解毒剂,即便积极治疗后病 情持续恶化者
中毒相关血液净化疗法
简介
• 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急性重度或毒物中毒 是籍助体外血液循环及特殊解毒净化装 置或腹膜,从血液中直接、迅速清除药 物或毒物,终止其对机体靶器官的毒性 作用,从而迅速缓解或解除中毒症状, 提高救治成功率
简介
种类:
• • • • • • • •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 单纯超滤和序贯透析(UF和SHD) 血液滤过(hemoflitration,HF)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AVHDF)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
超滤及透析作用而除去小分子代谢废物
及水分,而血液灌流则有赖于吸附剂、
酶、活细胞等对血液某些成分进行吸附
粘除或加工处理。

血液净化应急预案

血液净化应急预案

【血液净化室(中心)常见并发症应急预案与程序】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与程序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于10mmHg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

1、发生原因(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2、处理原则(1)采取头低位,停止超滤。

(2)遵医嘱补充生理盐水100ml,必要时给予50%葡萄糖或白蛋白溶液等。

(3)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

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3、预防措施(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

(5)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雍新立医院血液净化治疗应急预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病人,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以确保透析安全。

一、低血压透析中低血压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的症状。

症状性低血压在透析中的发生率为20%-40%。

(—)发生原因:①超滤过多过快和使用低钠透析液导致有效血容量的不足。

②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透析液温度过高、降压药物的应用及透析液中醋酸盐的作用等。

③心源性因素:左心室肥厚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不良、缺血性心脏病、高龄、药物引起心率减慢等。

④透析治疗导致血管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的失衡。

⑤其它不常见原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营养不良和贫血、心包填塞、透析过程中进餐等。

(二) 临床表现: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打哈欠、便意等,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黑朦、耳鸣,血压明显下降,严重者出现低血压休克。

(三)处理方案:①立即停止超滤,采取头低足高位。

②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00一200m1③吸氧。

④必要时输入高渗液体(50%葡萄糖液、高渗盐水、5%碳酸氢钠液、白蛋白等)。

⑤血压平稳、症状消失后,重新制定透析处方,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二、高血压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也比较常见,若处理不及时将发生严重后果。

(一)发生原因:①高钠透析液、②透析中输入高张液体过多过快。

③透析过程中血浆肾素活性增加。

④透析反应、失衡综合征、热原反应等。

⑤精神紧张及其它未知因素。

(二)临床表现:透析中后期多见,轻度升高可以没有症状,超过180∕100mmHg 可以出现头痛、头晕,严重者发生高血压危象。

(三)处理方案①调整透析液电导度和温度等参数。

②口服或舌下含化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

③必要时应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缓慢静脉滴注。

④血压持续升高,症状明显者结束透析,积极治疗。

三、头痛透析过程中头痛比较常见,其发生率为5﹪。

(一)发生原因:(二)临床表观:透析过程中出现头痛,有偏头痛病史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几率高或加重。

(三)处理方案:①积极寻找原发病并采取相应治疗。

②没有明确病因者可口服或肌肉、静脉应用止痛药。

四、肌肉痛性痉挛透析中常见,发生率20%左右。

(一)发生原因:①超滤过多过快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和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②应用低钠透析液。

③透析中组织缺氧。

(二)临床表现:多在透析中、后期发生,老人、超滤水过多者容易发生,以下肢多见,表现为受累肌群的痉挛性疼痛。

(三)处理方案:①同时有低血压发生者立即输人生理盐水100-200m1。

②给予高张液体(10%氯化钠液lOml, 50%葡萄糖液40m1)。

③牵拉受累肌群。

④根据情况采取序贯或高钠透析,调整超滤量。

五、首次使用综合症首次使用综合症是由于使用新透析器产生的一组症候群,分为A 型和B型,A型发生率为5/10万,B型发生率为3-5%。

A型(一)发生原因:①透析器环氧乙烷和其它消毒剂的残留引起IgE介导的免疫反应。

②透析器膜激活补体系统。

(二)临床表现:多在首次使用透析器时20-30min内发生,通常5min之内出现搔痒、烧灼、发热、荨麻疹、咳嗽、流鼻涕、流泪、腹部痉挛、腹泻和低血压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

(三)处理方案:①立即停止透析,严禁回血,应弃去体外血液。

②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③病情严重时心肺功能支持。

B型(一)发生原因: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补体激活有关。

(二)临床表现:发生于透析开始后数分钟或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主要为胸痛,常伴背痛和低血压,缺乏特异性过敏反应的症状。

(三)处理方案:①不用中止透析治疗,立即吸氧。

②根据病情需要也可以适当应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③对容易发生首次使用综合征的病人,可以先对透析器预处理。

六、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指在透析中或透析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有脑电图特征性改变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

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 4一20%。

(一)发生原因:①血浆中溶质在透析中迅速被清除,在血脑间形成渗透压差引起脑水肿。

②脑组织在透析时反常性酸毒。

③特发性渗透物质的作用。

④其他:低钠透析、透析中低血糖、透析纠正酸中毒后的氧离曲线左移所引起的脑缺氧等。

(二)临床表现:脑型失衡综含征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升高、烦躁、嗜睡,重者有抽搐、扑翼样震颤、谵妄、昏迷等,脑电图为脑波强度异常增加。

肺型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发绀,肺部可听到水泡音。

全身性失衡综合征表现为血压下降、全身乏力感、肌肉痉挛和心律不齐等。

(三)处理方案:①轻度失衡者对症处理,应用止吐剂、降压药物、吸氧等。

②减慢血流量降低溶质清除。

③输注高渗盐水、白蛋白、50%葡萄糖液或20%甘露醇液等。

④症状严重者中止透析。

七、心律失常透析患者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32.4%,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7.2%。

(一)发生原因:①既往存在左心室肥厚和缺血性心脏病。

②电解质紊乱或浓度的急剧变化,常见高钾、低钾、低钙、低镁等。

③低血压。

④低氧血症。

⑤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

(二)临床表现:较常见的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频发室性早搏等,少见的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房室传导阻,表现不一。

(三)处理方案:①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立即缓慢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慢心律等,必要时电复律,同时吸氧和心电监护,进行心肺功能支持。

②严重心律失常纠正后继续静脉持续用药预防复发。

③对于原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多源性室性早搏、二联律、有症状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分别应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地高辛或西地兰、维拉帕米等。

④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⑤立即测定血电解质浓度,根据情况补钾、补钙或降低血钾等措施。

⑥病情严重者中止透析治疗。

八、溶血(一)发生原因:①血泵或管道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械破坏。

②透析液高温、低渗和透析用水水质异常。

③异型输血。

(二)临床表现:血路管内呈淡红色。

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心绞痛、背痛、腹痛、寒战、低血压、严重者昏迷。

(三)处理方案:①立即停止血泵,夹住血路管道,丢弃透析器和管路内的血液。

②对症治疗高钾血症、低血压、脑水肿等并发症。

③吸氧。

④贫血严重输新鲜血液。

⑤检查透析液温度、电解质浓度和透析用水等明确溶血原因。

⑥尽快恢复透析治疗以纠正高钾血症等。

⑦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浆置换。

九、出血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有胃肠道出血、硬膜下血肿、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泌尿系统出血,以及后腹膜血肿、血性胸腔积液、血性渗出性心包炎和眼底出血等。

(一)发生原因:①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容易出血。

②血液透析使用抗凝。

(二)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案:胃肠道出血:尿毒症患者的消化道溃疡发病率高,胃粘膜常存在贫血性弥漫性炎症并伴有广泛点状出血。

对于胃肠道出血的透析患者的治疗同内外科常规治疗,在透析治疗时可采用低分子肝素、体外肝素化或无抗凝剂透析。

硬膜下血肿:有报道慢性透析患者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为3%。

透析患者有头部外伤或出现引起颅压增高的因素时容易导致硬膜下血肿,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

对于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同一般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采用体外肝素化、无抗凝剂透析。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发生于存在高血压或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硬化的慢性透析患者。

出血性心包炎:多见于透析不充分和水潴留的慢性透析患者,部分患者存在感染或原因不明。

对于此类患者的透析治疗除加强透析外,宜采用无抗凝剂透析,如必要时可改为腹膜透析。

十、凝血(一)发生原因:①抗凝剂量不足。

②患者存在高凝状态。

③血流量不足或血压降低。

(二)凝血表现: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血凝块、液面上有泡沫。

(三)处理方案:①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防止因停血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输入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

②明确凝血原因对应处理:追加抗凝剂用量,纠正低血压和提高血流量。

③凝血严重者丢弃凝固血液更换管路和透析器继续透析治疗。

十一、透析器破膜(一)发生原因:①短时间内超滤量过大,使跨膜压超过限度。

②重复使用的透析器未经压力检测。

③管路凝血或静脉回流不畅、管路弯曲、压迫等。

④透析器本身质量不合格。

(二)破膜表现:透析机漏血报警,透析液颜色变红。

(三)处理方案:①打开透析液旁路。

②更换透析器。

③根据跨膜压的变化确定是否回输血液。

十二、空气性栓塞(一)发生原因:①血液管路破裂及安装错误、衔接部位漏气、空气探测器报警失灵。

②静脉管道内空气未排尽。

③透析结束后回血不慎空气进入体内,动脉管路补液完成后没有及时关闭。

④透析液内空气通过透析膜进入体内。

(二)临床表现:空气进入脑静脉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甚至死亡;进人心脏和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部紧缩感。

(三)处理方案:①立刻夹住静脉管道关闭血泵。

②患者头低、左侧卧位使空气积存在右心房的顶端,切忌按摩心脏。

③当进入右心室空气量较多时,在心前区能听到气泡形成的冲刷声,应行右心室穿刺抽气。

④给患者吸纯氧或放在高压氧舱内加压给氧。

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减少脑水肿,注入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

十三、电源中断处理方案:①立即启动另一路电源或自备发电机并和相应部门联系维修。

②如果没有上述条件且估计短时间内可以恢复供电,利用透析机的蓄电池或手摇血泵维持体外血液循环,注意患者保暖和人工监测透析管路内空气情况。

③估计短时间内不能恢复供电,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利用透析机的蓄电池或手摇血泵回血结束透析治疗。

十四、水源中断(一)发生原因:水源停水或水处理机发生故障、输水管道断裂等。

(二)处理方案:①立刻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超滤除水程序。

②寻找故障原因并通知相应部门,如在1-2小时内不除故障,应中止透析。

十五、透析中发热反应透析过程中的热原反应发生率为0.1-2.7%。

(一)发生原因:①复用的透析器消毒不充分。

②静脉留置导管感染。

③水处理系统没有定期消毒。

④执行无菌操作不严格等,使细菌或内毒素进人体内而引起热原反应。

(二)临床表现:透析开始0.5-1小时出现畏寒、寒战,继而发热,体温达38℃以上。

(三)处理方案:①病人寒战时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如寒战不能控制给予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

②病人出现高热时给予对症处理。

③必要时取标本做血常规、血培养。

十六、恶心呕吐(一) 发生原因:常规透析的患者10%以上出现,可为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的早期表现或首次使用综合征、高血压、电解质紊乱、急性溶血等的表现。

(二)处理方案:①及时处理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发病因。

②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③恶心持续存在可使用止吐剂。

十七、动静脉内疾血栓形成(一)发生原因:①患者处于高凝状态。

②动脉硬化。

③透析中反复发生低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