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1acc2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5.png)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们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找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现象和状况,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现场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2.调查法: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例如,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看法和意见,调查工作场所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等。
3.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安全标志、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4.测量法:通过测量和监测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参数,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
5.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因果图、故障树分析等方法,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使用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
例如,采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评价:使用统计分析或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例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层次评价:将风险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组成部分和相对重要性。
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动态评价法等。
4.多指标评价:考虑多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16ff44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d.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1.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识别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各类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实地勘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勘查,观察和检查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化学品储存区等。
(2)文献调研:查阅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和规范标准,了解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专家咨询:请安全专家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和指导,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3.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危险源:如高温、高压、高速、噪音、辐射等。
(2)化学危险源:如有毒气体、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等。
(3)生物危险源:如病原体、细菌、病毒等。
(4)人为危险源:如不当操作、违章行为、缺乏培训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1. 风险评估的目的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危险源对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风险矩阵法: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2)风险评估表法:制定风险评估表格,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打分,以便确定风险的程度和紧急程度。
(3)专家评估法:请安全专家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指导,确定风险的程度和控制措施。
3. 风险评估的内容风险评估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等级: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的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8746f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9.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事故或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1. 工作场所环境因素的辨识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如噪音、振动、温度、湿度、辐射等。
通过测量、观察和记录,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的辨识对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进行辨识,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学品、气体等。
通过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规程和维护记录,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定期维护保养、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等。
3. 工作场所作业活动的辨识对工作场所的作业活动进行辨识,包括人工作业、机械作业、高处作业、化学品操作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高风险动作、不当操作、无防护措施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引发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通过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轻事故的后果。
1. 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主观判断,如采用风险矩阵法、风险等级法等。
定量评估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得出风险指标和概率,如采用风险值法、风险频率法等。
2. 风险评估的步骤(1)确定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对象和目的,确定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2)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数据,包括事故案例、工作场所环境数据、设备设施数据等。
(3)分析和评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4)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bb829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8.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1. 工作场所危险源辨识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各种危险源,如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高温、高压等。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全面检查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机械设备方面,需要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在化学品方面,需要对存放和使用化学品的区域进行标识和分类,确保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2. 工作任务危险源辨识不同的工作任务可能存在不同的危险源。
对于每个工作任务,都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以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例如,在高空作业任务中,可能存在坠落、物体打击、电击等危险源。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要考虑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等因素,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1. 风险可能性评估风险可能性评估是对危险源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
通过对历史数据、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在进行高温作业时,可能存在着火的风险。
通过评估工作环境的温度、设备的状况、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等因素,可以确定着火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增加消防设备、提供适当的防火装备等。
2. 风险严重程度评估风险严重程度评估是对危险源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
通过对潜在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或伤害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威胁。
例如,在进行化学品操作时,可能存在中毒的风险。
通过评估化学品的毒性、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体浓度等因素,可以确定中毒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等。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557e4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2.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引言概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用于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评估其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风险。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组织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并详细阐述其五个关键部分。
一、危险源辨识1.1 环境分析: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物理环境、化学品、设备和工具等,以确定潜在的危险源。
1.2 作业过程分析:对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步骤和操作,包括人员行为和工作条件等。
1.3 事故案例研究: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以帮助识别类似的危险源。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识别: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进一步评估,确定其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潜在风险。
2.2 风险分析:分析危险源的概率和可能导致的后果,以确定其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2.3 风险评估报告:总结风险评估结果,提供详细的风险描述和建议措施,以便组织决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风险控制3.1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适当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消除危险源、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风险后果等。
3.2 控制措施实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3.3 监督和改进:定期监督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风险沟通4.1 内部沟通:向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传达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2 外部沟通: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共享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以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信息。
4.3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包括事故报告和紧急疏散程序等,以应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五、持续改进5.1 监督和审核:建立监督和审核机制,定期审查和评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过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2 培训和教育: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7bc4b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5.png)
评估标准将更加注 重实践性和可操作 性,能够更好地指 导实际工作
评估标准的更新和 完善将更加及时和 有效,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风险环境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危险辨识及风险评 估的普及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和演练
建立公众参与的安 全监督机制
提高媒体对安全问 题的关注和报道
汇报人:
确定风险等级
确定风险评估的目标和范围 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领域
风险评估在安全生 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风险评估在事故预 防和应急处置中的 作用
风险评估在职业病 防治和环境保护方 面的应用
风险评估在安全生 产标准化建设中的 作用
环境保护领域
风险矩阵法:将危险源和危险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分类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 措施。
危险指数法:通过对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定量分析,计算出危险指数,并根据指障树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故障树来分析系统故障原因的方法 目的:识别导致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并确定故障发生的概率 步骤:确定顶事件、建立故障树、分析故障树、进行故障诊断 优势:能够全面分析系统故障原因,提高系统可靠性
风险评估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主要是对环境污染源进行监测和评 估,确保环境安全。
在环境突发事件中,风险评估有助 于及时预警、快速响应,降低对环 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环境保护 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顺序,制定相应 的保护措施。
风险评估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促进 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提 高了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危 险 辨 识 的 方 法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91b39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6.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任务背景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旨在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评估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员的安全。
二、危险源辨识1. 定义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疾病的物质、设备、环境、行为或作业过程。
2.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以采用现场勘察、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在现场勘察时,应注意对设备、工艺、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
3. 危险源辨识内容: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火灾隐患、高处作业、危险物贮存、人员行为等。
三、风险评估1. 定义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引发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2. 风险评估方法: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应考虑危险源的概率、严重程度、暴露时间等因素。
3. 风险评估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级,以便后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控制措施1. 控制措施选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2. 工程控制:通过改变设备、工艺或环境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的产生。
例如,安装防护设备、改进工艺流程等。
3. 行政控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教育等方式来管理和控制人员行为。
例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培训等。
4. 个体防护措施:为人员提供个体防护装备,以减少对危险源的暴露。
例如,佩戴安全帽、防护服等。
五、风险评估报告1. 报告内容: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危险源辨识的结果、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结果、控制措施的建议等内容。
2. 报告格式:风险评估报告应采用标准格式,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等部分。
在正文中,应清晰地呈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8102b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0.png)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实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场所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电气设备、人为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调查:对已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的危险源,并加以改正。
3.员工培训:培训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识别: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确认。
2.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3.风险评估: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优先级,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风险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为控制等。
2.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包括对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等进行改进和加强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等。
3.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估:对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c39de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c.png)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危险和评估相关风险水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风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办法。
一、危险源辨识方法1. 事故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案例,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和过程,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现场勘察法:通过对现场的实地勘察,观察和检查设备、工艺、场所等相关环境和条件,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3.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员工、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的认知和看法。
4. 蔓延效应分析法:通过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事故后果的蔓延路径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危险源。
二、风险评价方法1. 定量风险评价法: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潜在危险源的概率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计算风险值或风险等级来评价风险的严重程度。
2. 定性风险评价法: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潜在危险源的性质、特点和影响进行判断,并通过描述和比较来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
3. 定性-定量风险评价法: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首先基于专家经验和知识进行初步的定性评估,然后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关键参数进行定量评估,最后综合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常见风险评价工具1. 危险与可操作性矩阵(HAZOP):对设备、工艺和操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的方式,识别可能的危险和操作失误。
2.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对系统或设备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通过评分和排名的方式,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事件树分析(ETA):通过逻辑树的方式,分析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并对每个可能的发生事件进行概率计算,评估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4. 风险矩阵:将可能的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区间,通过评估和比较,将潜在风险进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办法,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和需求的方法来进行相关工作。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14ab8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f.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引言概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可以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危险源辨识1.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方面之一。
包括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
例如,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可能存在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地理位置接近化工厂等危险场所的居民区,可能存在化学品泄漏、火灾等危险源。
1.2 设备设施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对危险源的辨识至关重要。
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建筑结构等。
例如,老旧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建筑结构不符合安全标准,可能存在倒塌、崩溃等风险。
1.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危险源辨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包括人员操作、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等。
例如,操作不当、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缺乏安全培训的员工容易忽视安全细节,增加事故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例如,对于一个化工厂来说,可能存在化学品泄漏、火灾等风险。
2.2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通过分析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例如,对于化学品泄漏的风险,可以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影响程度。
2.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例如,对于化学品泄漏的风险,可以加强设备维护、建立紧急应急预案等措施来控制风险。
三、风险评估方法3.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基于专家经验和知识,对风险进行主观判断的方法。
通过专家的意见和经验,对风险进行描述和分类。
例如,根据专家判断,将某个危险源的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3.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通过数据和统计分析,对风险进行客观量化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e2c724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6.png)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或潜在危险因素的过程。
这些危险源可以是物理的,如噪音、高温、高压等;化学的,如有毒物质、化学品泄漏等;生物的,如病原体、昆虫等;以及人为的,如疏忽或错误操作、不当使用设备等。
危险源的辨识可以通过观察、检测,参考以往经验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风险评价是指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潜在风险的程度。
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危险源:确认与工作环境或作业过程有关的危险源。
2.评估风险的概率:评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包括频率和持续时间。
可以使用历史数据、统计数据或专业知识来评估概率。
3.评估风险的严重性:评估风险发生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影响的严重程度。
例如,可能的伤害程度、经济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4.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概率和严重性的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
5.采取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预防性的(如改进工作环境设施、采取工程措施等),也可以是应急响应措施(如培训员工、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6.监控和评估: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对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及时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员工免受潜在的危害。
此外,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还有助于加强工作场所的紧急响应能力,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确保参与者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需要充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重要的是,应将这一过程纳入日常管理,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以适应工作环境和作业过程的变化。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9b7cc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1.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任务背景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以支持这一过程。
二、目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潜在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组织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三、方法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法规和标准,了解相关行业的危险源和风险评估方法。
2. 实地调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化学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3. 专家咨询: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辨识和评估危险源。
4. 统计数据分析:分析历史事故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四、步骤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识别危险源: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化学品、机械设备、工艺流程等。
2. 评估风险程度: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
3.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4. 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组织实施相应的工程改进、培训和监督,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 定期复查和更新:定期复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改进,确保持续有效地管理危险源。
五、数据和案例支持为了更好地理解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以下提供一些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1. 数据支持: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事故和伤害往往是由于未能及时辨识和评估危险源导致的。
通过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3c030c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1.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任务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险源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的定义、目的以及常用方法,同时还将阐述风险评估的概念、流程和重要性。
二、危险源辨识1. 定义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识别和分析可能引发事故或危害的因素,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并进行分类的过程。
它是危险源管理的基础,能够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目的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并降低事故对组织造成的损失。
3. 常用方法(1)检查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的运行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3)访谈法: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看法和意见。
(4)统计法: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数据,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而识别危险源。
三、风险评估1. 定义风险评估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潜在风险程度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哪些危险源具有较高的风险,从而优先采取控制措施。
2. 流程(1)确定评估对象: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危险源,包括工作场所、设备、工艺等。
(2)辨识潜在风险:通过危险源辨识的结果,确定潜在的风险。
(3)评估风险程度: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通常采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估矩阵。
(4)确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的消除、减少和防范。
(5)监控和复评估:对已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定期进行风险复评估,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 重要性风险评估是组织管理危险源的重要工具,具有以下重要性:(1)提前预防: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c326c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c.png)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分析可能导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一些办法。
一、危险源辨识的办法1、文献资料查询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政府法规、行业标准和经验总结,了解和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2、访谈法与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3、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企业的作业场所和设备,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如设备的磨损、安全标志不清晰等。
4、事故调查法分析过去的事故和事件,发现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5、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在集体研讨和讨论中,识别和确认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二、风险评价的办法1、概率评价法根据统计数据和经验,评估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2、严重程度评价法对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伤害和后果进行评估和量化,确定其严重程度。
3、风险矩阵法将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将事件的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指导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4、风险指数法将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因素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风险指数,以指导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优先级。
5、剧本分析法通过模拟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情景,评估其潜在的影响和后果,确定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要点1、全面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尽可能涵盖所有可能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避免遗漏。
2、客观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
3、实用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制定控制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4、定期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定期进行重新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总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办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并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fd72c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f.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任务背景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旨在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因素。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组织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和管理策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危险源辨识1. 危险源辨识的定义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系统地识别和分析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因素等,以确定潜在的危险源。
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资料收集法: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记录、事故案例等,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辨识。
(2)现场观察法: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学品等。
(3)专家咨询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和评估,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辨识危险源。
3.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确定辨识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辨识的对象和目的,确定辨识的范围,如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等。
(2)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辨识对象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记录、事故案例等。
(3)现场观察和检查: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检查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整理和分析数据: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
(5)编制危险源清单:将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整理,编制危险源清单。
三、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的定义风险评估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潜在风险程度。
2. 风险评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危险源进行定性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如高、中、低风险等。
(2)定量评估: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危险源的概率和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计算风险值和风险等级。
3. 风险评估的步骤(1)确定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对象和目的,确定评估的范围,如人员伤亡风险、财产损失风险等。
(2)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数据,如事故发生率、人员暴露时间等。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5320d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b.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引言概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现代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潜在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危险源辨识1.1 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危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导致事故或伤害的物质、设备、环境或行为。
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等。
1.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危险源辨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如风险矩阵、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HAZOP分析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出系统中的潜在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和评估。
1.3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准确识别出潜在危险源,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
因此,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首要步骤。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评估的概念和目的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2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
常用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风险等级、风险概率、风险严重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量化和分级。
2.3 风险评估的应用和意义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工作场所的风险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同时,风险评估也是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能够提高企业的合规性和竞争力。
三、风险控制措施3.1 风险控制的原则和方法风险控制的原则包括预防原则、综合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等。
风险控制的方法包括隔离控制、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3.2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同时,要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3.3 风险控制措施的监督和改进风险控制措施的监督和改进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2506a2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0.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引言概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评估这些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危险源的辨识1.1 了解工作场所在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了解。
这包括了解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和工艺流程等。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1.2 分析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源。
因此,对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分析工作过程,我们可以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1.3 研究类似事件研究类似事件是一种有效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通过对类似事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类似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这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避免类似的危险源。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2.1 标识潜在风险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标识潜在风险。
在标识潜在风险时,我们需要考虑可能的危险源、可能的事故后果以及可能影响的范围等因素。
通过标识潜在风险,我们可以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2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
可能性指的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指的是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通过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我们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是高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3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制定控制措施时,需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及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风险评估的工具3.1 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
它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来评估风险的程度。
事件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事故发生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出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
3.2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d43852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c.png)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疾病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潜在的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1. 环境因素的辨识环境因素是指工作场所内外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重点关注以下环境因素:- 噪音:通过测量和分析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确定是否存在超过安全标准的噪音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照明:评估工作场所的照明条件,确保足够的照明强度和均匀度,以减少事故和眼部疾病的风险。
- 温度和湿度:监测工作场所的温湿度,确保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员工的健康。
- 通风:评估工作场所的通风状况,确保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浓度。
- 辐射:检测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紫外线辐射等,确保辐射水平不超过安全标准。
2. 设备和工艺的辨识设备和工艺是工作场所中的另一类危险源。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重点关注以下设备和工艺:- 机械设备:对工作场所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
- 高处作业:对高处作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设施进行评估,确保员工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
- 化学品:对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化学品进行辨识和分类,评估其对员工健康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电气设备:检查工作场所的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防止电击和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 火灾风险:评估工作场所的火灾风险,包括可燃物的存储和使用、火灾逃生通道的设置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风险识别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识别出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产生风险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心理等方面的风险。
2.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影响。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9e2d9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2.png)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鉴别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常见的危险源,还包括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风险。
危险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多个方面,比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化学品泄漏、作业人员的疏忽等。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潜在风险造成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对企业产生的潜在威胁。
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环境。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的用于预防潜在风险的措施。
比如,在机械设备中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安全。
2.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采取的相应措施。
比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增加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加强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通过控制措施的执行,可以及时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故障类型表
序
故障类型
序
1
结构故障(破损)
18
2
物理性质的结卡
19
3
颤振
20
4
不能保持正常位置
21
5
不能开
22
6
不能关
23
7
错误开机
24
8
错误关机
25
9
内漏
26
10
外漏
27
11
超出允许上限
28
12
超出允许下限
29
13
意外运行
30
14
间断性工作不稳定
31
15
漂移工作不稳定
32
16
错误指示
33
17
流动不畅
3、HAZOP分析的关键词及意义
关键词
意义
没有(否) 完全实现不了设计或操作规定的要求;如无流量、无催 化剂
多(过大) 与设计规定的标准值相比偏大;如温度、压力、流量数 值偏高
少(过小) 与设计规定的标准值相比偏小,如温度、压力、流量数 值偏高
多余
在完成规定功能的同时,伴有其他多余事件发生;如物
(伴随) 料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组分及相变化,组分中掺入杂质
❖ 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危 险程度的方法;
❖ 在一项工程活动(设计、施工、生产运行、 维修等)之前 ;
❖ 对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危险性 类别、出现条件和导致事故的后果所作
的宏观、概略分析。
1分析步骤
✓ 熟悉系统。 ✓ 辨识危险因素。 ✓ 找出危险因素形成的原因事件,即所谓的“触
发事件”。 ✓ 确定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 ✓ 确定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 ✓ 根据危险等级,决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EHS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估
1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流程
收集资料
危险辨识
事故类型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评估
事故的严重度
监 测
审
风险值的确定
查
风险分级
风险控制
制定风险削减措施 落实风险削减措施
2危险
危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 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2.1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源
燃物
排气口 关闭
同上
煤气 充满
同上
充满 CO
火嘴附 近着火
排气口 附近 着火
同上
火花
人在 室内 同上
火嘴 引燃
火嘴连 续燃烧
水过热 烫伤 Ⅱ 同上
爆炸 火灾 煤气 中毒 同上
火灾
伤亡 损失
Ⅲ
火源和煤气阀 装联锁,定期 检查,通风,
气体检测器
伤亡 Ⅱ 同上
同 上
Ⅱ
CO 检 查 器 , 警报器,通风
伤亡 பைடு நூலகம்失
c 放空阀、水幕、压力平稳线、喷淋设施齐全好用。
d 平台、扶梯焊接牢固。
e 采用密闭切水措施,并应有防冻防凝措施。
f 球罐应单独设高液位报警或带联锁的高液位报警。
g
球罐底部出入口管线应设紧急切断阀,入口紧急切断阀应与球罐高 液位报警联锁。
h 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定期检查、校验,保证灵敏可靠。
4.1.4.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事故发生 事 时应急处理 故 和防止事态
次 之
扩大为补救
1件
死亡/重伤害
29件 轻伤害
——事故发生 后再行责罚教 育称为惩戒
事
300件
件
未伤害
危
不安全行为 100…00 不安全状态
险
下 策
——事故 发生前未
前未雨稠 上 缪为预防, 策
重点是首 先是解决 水面以下 的事件和 危险
Ⅲ
火嘴附近应 有耐火构造, 定期检查
同上
排气口装联锁,
同 上
Ⅱ
温度过高时煤气 关闭,排气口附
近应为耐火结构
4.1.4.3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 以七个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系统中工艺 过程或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 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产生的后果 及相应的措施。
▪ 既适用于设计阶段,又可适用于现有装 置;既可用于连续的过程,又可用于间 歇的过程。
故障类型 错误开机 不能关机 不能开机 不能切换 提前运行 滞后运行 输入过大 输入过小 输出过大 输出过小
无输入 无输出 电短路 电开路 电泄漏
其他
3故障等级
故障 等级
影响 程度
可能造成的危险或损失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致命的
严重的
临界的 可忽略
的
可能造成死亡或系统损失
可能造成重伤、严重职业病或主系统 损坏
FFFFF操12345表表表表表作示示示示示人风风风风设员险险险险备对事 事 事 事 是设件 件 件 件 否备对 造 发 发 为熟人 成 生 生 新悉的 的 的 的 技程难影 财 频 术度易响 产 率 、。程损新度失设计或
F1~F5分值表
项目
故障或事故对人的影响F1
对系统、子系统、单元造成的 影响F2
2.2.4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 负荷超限 ✓ 健康状况异常 ✓ 从事禁忌作业 ✓ 心理异常 ✓ 辨识功能缺陷 ✓ 其他心理 、生理性危险因素
2.2.5行为性危险因素
✓ 指挥错误 ✓ 操作失误 ✓ 监护失误 ✓ 其他错误 ✓ 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
3危险因素所造成的事故类别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 研究对象为设备和材料的故障 ❖ 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
割成元件 ❖ 分析各部分可能发生的所有故障类
型及其对子系统和系统产生的影响
1定义
故障: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 不到规定的要求,因而完不成规定的任 务或任务完成不好,称为故障。
故障类型: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故障 的表现形式,一般指能被观察到的故障 现象。
故障或事故发生的频率F3
防止故障或事故的难易程度F4
是否为新设计(技术)及熟悉程 度F5
内容 造成生命损失 造成严重损失 一定功能损失 无功能损失
对系统造成两处以上重大影响 对系统造成两处以上重大影响
对系统无大的影响 易于发生 可能发生 不太可能发生 不能防止 能够预防 易于预防
相当新设计(新技术)或不够熟悉 类似的设计(技术)或比较熟悉 同样的设计(技术)或相当熟悉
2危险等级划分
▪ Ⅰ级 安全的,尚不能造成事故。 ▪ Ⅱ级 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当予以排除 或采取控制措施。 ▪ Ⅲ级 危险的,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要立即采取措施。 ▪ Ⅳ级 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多人伤亡, 系统损毁),必须立即排除。
检查结果 建议 (是/否) 措施
1 液化石油气球罐区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等符合规范要求。
2
罐体无变形、罐基无不均匀下沉,各支柱倾斜度、防火及抗震设施 符合规定,各部螺栓满扣、齐整、紧固。
3 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a
紧急放空阀、安全阀数量和泄压量应符合规模要求,安全阀与罐体 间的隔离阀应处于全开位置。
b
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及防雷防静电接地应定期校验,保证齐全 好用。
可造成轻伤、轻度职业病或次要系统 损坏
不会造成伤害和职业病,系统不会受 损
4评价点数与故障等级对照表
致命度点数 故障等级
说明
>7
Ⅰ致命的 人员伤亡,系统任务不能完成
4<CE≤7 2<CE≤4
≤2
Ⅱ重大的 大部分任务完不成
Ⅲ小的
部分任务完不成
Ⅳ轻微的 无影响
5致命度点数
CE=F1×F2×F3×F4×F5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 粉尘与气溶胶 ✓ 作业环境不良 ✓ 信号缺陷 ✓ 标志缺陷 ✓ 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
2.2.2化学性危险因素
✓ 易燃易爆性物质 ✓ 自燃性物质 ✓ 有毒物质 ✓ 腐蚀性物质 ✓ 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
2.2.3生物性危险因素
✓ 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 致害动物 ✓ 致害植物 ✓ 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
2事故树定性分析
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 计算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分析各事故类型的危险性,确定预防事故的 安全保障措施。
3事故树定量分析
确定引起事故发生的各基本原因事件 的发生概率; 计算事故树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计算基本原因事件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我们也能深刻理解 到 “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所以安全工作也应当做到:
●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
☆ 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
2.2危险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险因素 化学性危险因素 生物性危险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行为性危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
2.2.1物理性危险因素
✓ 设备、设施缺陷 ✓ 防护缺陷 ✓ 电危险 ✓ 噪声危险 ✓ 振动危险 ✓ 电离辐射 ✓ 运动物危险 ✓ 明火
部分
只完成规定功能的一部分;如组分的比例发生变化,无
(局部) 某些组分
相反
出现与设计或操作要求相反的事和物;如流体反向流动,
(反向) 加热而不是冷却,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
其他
出现与设计或操作要求不相同的事或物;如发生异常事
(异常) 件或状态、开停车、维修、改变操作模式
4.1.4.4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谢 谢!
2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 组织编写组 ✓ 对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包括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