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何意义?
材料一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斤
1981年产粮
6.70亿斤
粮食产量大 幅度增加
1982年产粮 7.15亿斤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 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 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 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性作用……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同时也要看到市场 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 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 宏观调控。……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 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江泽民
思考 1 试 答
史料一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调
全国粮票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 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 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 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 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
史 料 研 读
材料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 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 直接原因:日用消费品特别是粮食供应紧张 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 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 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 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 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 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 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 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 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 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 保证一五计划的实施 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 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 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 一样的吗? 试 答
提示:不一样,两者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 济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 合的市场经济。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具有 很强的调控能力。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分析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 果, 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同时借鉴世界经 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通过对外开放, 利用和吸收外 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国际化、 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 略,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各环节、 各领域积极参与国 际分工与协作,以获得最大效益。
不变的方面:
土地所有权不变(公有制为基础)
安徽凤阳县农民喜获粮食丰收
生产队社员正在领取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合同书
农村改革的过程:
1、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2、安徽、四川等省积极推广; 3、广汉县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4、1980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 5、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 权,缺乏活力,不能发挥劳动积极性
1、改革的原因:
2、改革内容: (1)所有制形式: (2)管理体制: (3)分配: (4)流通: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变为间接管理 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按劳分配为主;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发展多种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 企业管理方式、增强企业活力。
二: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到 1978 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 题……人均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按每人平均计算,1958 年 303 公斤, 1978 年 316.6 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 1956 年为 2.78 元, 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 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 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 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 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 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 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2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邻水二中:刘杨华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历史背景
•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2、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社会的发展; • 3、从历史原因看:封闭只能导致贫困落后; • 4、从国际形势看:一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 为时代主题;二是国际联系加强,全球化 逐渐成为趋势。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 说凤阳,道凤阳,
磙子一住就逃荒, 改革鼓点先敲响, 只见凤阳女嫁出, 三年跨了三大步,
不见新娘进凤阳。 如今飞出金凤凰。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材料四
调整产 业结构 发展乡 镇企业 和非农 产业
1、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 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 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 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 2、乡镇企业得到发展;
材料三
安徽凤阳严银昌(立下第一份军令状的队长)一家
人民公社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 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分 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 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特点: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改变方面: (1)高度集中管理到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家庭为单位、分户经营 (2)平均主义分配到按劳分配(自负盈亏)
(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 根本目标。
1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 速度最快的国家。 2使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 3.意义 地的变化,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结合教材回答:我国对外开 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呢?
经 济 特 区
浦东
厦门 珠海 海南 深圳
汕 头
7.经济特区之“特”是在这些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吗? 试 答
提示:否。经济特区的“特”主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 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结合材料及教材思考: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 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①人民公社化体制压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 性,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 困; ②农村和农业的落后影响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 ③中国农民人口多,农村和农业的落后 造成社会不安定。
抉择 ——18个红手
印的生死文书: …… 如果村干部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 保证把他们的小孩 养到18岁。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 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 1、背景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 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放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下被动开放的。 2、目的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 本国经济;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资本 主义发展的需要。 3、结果不同: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 力,提高了国际地位;近代的开放使中华民族 陷入苦难的深渊。 4、性质不同:当今的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 策;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侵略的产物。
ks5u精品课件
3、核心:
6.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具有哪些特点? 试 答
提示:①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②从个别地区 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③从农村起步, 迅速向城市推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计划经济僵化
票证时代——计划经济的产物
史 料 研 读
票证 为保证工业化建设顺利进 行,国家从1953年起对粮食、 油料、棉花实行计划收购、计 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凭票供应的物品扩大到肉、蛋、 糖、豆制品和一些日用工业品, 人们消费普遍实行配给制度
内
地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对外开放特点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
珠海 海南 深圳 厦门
浦东
汕 头
(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 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 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以 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 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1992 年,沿 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 带。
(3)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 通过对外开放, 让我国企 业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对外开 放格局
1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 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标志着我国 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思考 2 特点? 试 答
史料二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
史料解读:由①可知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由②可知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 由③可知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由 ④可知以共 同富裕为目标。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1)调控手段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 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 处。 (2)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只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才能确保社会 主义性质。
3、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 了条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 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 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 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 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 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 已经过去了。
Step2 专题综合 的原因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全面认识中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
1.国家在设立经济特区时,首选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 (1)近代以来,对外开放较早,历史上与海外有着密切 联系,便于吸收外资。 (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较早,有着重要的工业基地。 (3)海陆交通便利。 (4)广东、福建等地是著名的侨乡,靠近港、澳、台, 便于联系。
控手段上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 由①可知其特点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 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
①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
共同发展的方针, ②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 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 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③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 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④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1993 年 11 月 14 日)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根本原因:保证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计划经济僵化 (2)、内外形势严峻 (3)、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微考点二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①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