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玲玲的画》教案4
小学语文《玲玲的画》教案
小学语文《玲玲的画》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创意。
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玲玲的画》是一篇关于一个聪明的小女孩玲玲的故事。
故事中,玲玲参加绘画比赛,但她不小心弄脏了画纸,她机智地利用这个错误,创作出了一幅更出色的画作。
2.2 生词和句子生词:弄脏、机智、创作、出色、挑战等。
重点句子:玲玲看着弄脏的画纸,心里有些失望,但她并没有放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画,引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入课文《玲玲的画》。
3.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的大意。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3 生词和句子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学生通过朗读和造句的方式巩固学习内容。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4.2 创意绘画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创意,绘制一幅画作,展示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5.2 拓展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绘画和创作的兴趣。
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探索相关主题。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角色扮演等。
6.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创意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绘画技巧、创意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朗读练习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7.2 生词学习学生回家后,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进行造句练习。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的文本版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小学教案设计《玲玲的画》
小学教案设计《玲玲的画》《玲玲的画》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更好了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同时也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要乐观积极地面对遇到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但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
对于故事中的道理,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引导才能更好地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有趣的故事充满兴趣,喜欢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会写要求的生字。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过程。
- 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一道理。
- 例如,在认识生字词方面,“详”字可能容易写错,“玲”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玲玲从开始的满意到画弄脏后的着急、伤心,再到最后解决问题后的满意,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需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精心准备的东西被破坏时,会产生类似的情绪波动。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一思维方式。
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将抽象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有一定难度的。
比如,在遇到作业被弄脏的情况时,如何像玲玲一样巧妙地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生字时,可以通过展示生字卡片,直观地让学生认识生字的字形结构。
部编教材《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教材《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精选10篇)部编教材《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识字8个“玲、详、幅、奖、催、叭、脏、筋”,写字5个“肯、脑筋、糟、楼”。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人物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
(出示名子,学习“玲”。
学生讲字,看到这个字你还会想到哪些字?换偏旁“邻、岭、零、冷”等)。
2、板书课题《玲玲的画》,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玲玲画的什么?玲玲的画怎么了?)读读课文你们的问题就解决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文下拼音读准,标出自然段。
2、分段试读、纠正字音。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玲玲通过(动脑筋),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写字。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读文第1——4自然段,随文识字“详、幅、奖、催、叭、脏”。
“详”:洋、样等;说说“端详”是什么意思,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幅”:形近字组词练习“富、福”;量词练习:一幅()、一把()、一条()、一座()。
文中“叭——趴”对照,还有哪些声音发出“叭”声?“脏”多音字(课文中没有要求,学生要是提出可相机拓展)。
再次读文,在课文中巩固生字。
2、好不容易画好的画却弄脏了,这可怎么办?玲玲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答案。
3、看到玲玲修改的画,爸爸是怎么说的?出示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识“筋”。
相机指导写字“糟”对比“楼”中“米”。
重点指导“曹”笔顺。
“脑筋、肯”。
学生观察三个字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竖。
四、巩固识字。
(要求识、写的字均包括)1、换词认读:玲珑、详细、幅度、夸奖、催促、叭的一声、脏乱、筋疲力尽2、加偏旁、再口头组词。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玲玲的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玲玲的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玲玲的画》一课。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玲玲画画的过程以及画出的内容。
2.通过阅读故事,感受玲玲独特的创造力和勇气。
3.理解故事中存在的“色彩搭配”、“特别的画法”等艺术概念。
4.培养学生对画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玲玲的画》小故事2.教学反思表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看看课文插画,引导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例如:“这是谁?” “她在画什么?” “她画的画好看吗?”2. 课文故事故事讲述了玲玲爱画画,她在画的时候,经常会产生自己的奇思妙想,把平时看到的事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3. 与学生共同欣赏请学生们共同欣赏这副画,了解画中存在的“色彩搭配”、“特别的画法”等艺术概念。
4.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玲玲在画画中所表现的独创性和勇气。
2.介绍画画的技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试着画出自己对这幅画的表现。
6.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课堂学习收获,并引导学生梳理并总结本次学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1.教师的引导方法:通过问题式引导,切合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把握课堂内容。
2.课堂氛围:采用欣赏、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创造性的思考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了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和素质提高的目的。
3.教学效果:学生受到了启发,开始对画画产生兴趣,并提高了对色彩搭配等艺术概念的理解。
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带领学生理解了玲玲画画的过程和方法,更教会了他们勇敢创造。
同时,也让学生的才艺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024年《玲玲的画》教案(通用
2024年《玲玲的画》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玲玲的画》,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讨论以及创意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和句子解析。
难点:理解课文主题,体会玲玲和家人之间的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课文学习(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解析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和家人之间的感情。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锻炼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玲玲的画》2. 生字词:珍惜、亲情、家人、关爱3. 句子解析:玲玲的画让家人感受到了温暖和爱。
4. 主题: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写一篇创意写作。
答案示例:我的家人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给予我关爱和支持,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和勇气。
2. 课后阅读:推荐一本关于亲情的书籍,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亲情的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关于亲情的主题活动,如亲情故事会、亲情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亲情的珍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024年《玲玲的画》教案(
2024年《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玲玲的画》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成分分析、课文朗读与表达、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与运用。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句子成分的分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引导学生谈论画的美丽,进而引入课题《玲玲的画》。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与运用。
4. 句子成分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句子成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提高语文素养。
5. 课文朗读与表达: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培养学生的语感。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玲玲的画》2. 生字词:略3. 句子成分:略4. 课文主题: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美丽的画,并写一篇关于画的作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画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美好”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与教学目标的设定。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
4.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
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教材的章节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核心知识。
2024版《玲玲的画》教案设计(通用)
参加培训研讨,更新教育观念
1 2 3
参加教育培训课程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教育培训课程,学习新的教育 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参与教育教学研讨 积极参与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会, 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教育热点问题,提高自己 的教育理论水平。
阅读教育专业书籍 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了解最新的教育 研究成果和趋势,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 持。
提供具体反馈
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 改进建议。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
05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材资源挖掘与整合
深入挖掘教材内涵
通过对《玲玲的画》的深入解读,挖 掘其中蕴含的艺术元素、情感表达和 思想内涵,为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素 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让学 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课 文内容。
问题探究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 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解决 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课件、图片、音频等 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 形象性和趣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01
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追求美的情感
通过欣赏玲玲的画作,感受艺术之美,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通用2024)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师专业成长与反思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玲玲的画》背景介绍
01
《玲玲的画》是一篇讲述艺术与生 活关系的课文,通过玲玲画画的故 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艺术融入 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2024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玲玲的画》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玲玲的画》。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玲玲的画》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思想感情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
2. 学生能够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画中的主人公是谁呢?”从而引出课题《玲玲的画》。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玲玲为什么会哭?她的画为什么会变得那么美?3. 讲解生字词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结构和组词。
4.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体会玲玲的心情。
5. 朗读感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7. 小结课文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玲玲的画》2. 生字词:悲伤、满意、笑眯眯、颜料、等奖3. 课文主要内容:玲玲画画的经历和情感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3)谈谈你对玲玲情感变化的看法。
2. 答案:(1)课文讲述了玲玲画画的经历,从开始的悲伤到后来的满意,展现了玲玲积极向上的品质。
(2)例句:小明的画得到了老师的满意,他笑眯眯地走回了座位。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幅画,并描述画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年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
2024年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玲玲的画》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课文情感的表达和理解。
2.生字词的准确记忆和应用。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玲玲的画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画,并简单介绍画的含义。
2.引导学生关注画家如何通过画作表达情感和故事。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玲玲的画》,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识并正确读音。
2.学生跟读生字词,注意发音准确。
3.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玲玲的哪些经历?3.教师提问:玲玲是如何面对困难,将画变得更好看的?五、观察与想象1.教师出示玲玲的画作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2.学生展开想象,根据画面创作一个故事。
3.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情感体验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
2.学生讨论:如何像玲玲一样,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以《我的画》为主题,创作一篇作文,描述自己画画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玲玲的画》,让学生理解了玲玲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勇敢的心态,以及通过观察、想象和努力将画变得更好看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2024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玲玲的画》教案.docx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玲玲不小心把准备参赛的画弄脏了,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继续来讲一讲,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吧!(板书课题)
新课
教学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本文围绕玲玲的画,描写了玲玲的心情的变化:得意一着急一满意。请找出相应的段落、关键句子,读一读,体会玲玲的心情。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理解切入点:使学生找出描写玲玲心情变化的语句。接着找出“得意、着急、满意”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关键词语理解感悟。】
【设计意图:爸爸说的话也是本文的难点,需要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去说一说。
【设计意图:再次朗读爸爸的话,起到加深学生印象积累运用的目的,进一步深化对关键句的认识。
(“我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课件出示:脏画
(2)师:真是难过,遇到这样的麻烦事,玲玲该多么伤心啊。想一想玲玲一边哭一边说的话,会是怎样的语气来读的呢?体会玲玲着急的心情:
3.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爸爸又是怎样做的呢?是批评了玲玲吗?
4.后来在爸爸的引导下,玲玲把画又补好了。她是怎样做的?在课文的哪里体现出来了?请你找一找。
课件出示:爸爸的话“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坏事变好事的情况吧?学生交流讨论。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1.爸爸的话非常有用,让我们再次来朗读下爸爸的话,好吗?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尝试在坏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好的决定,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玲玲满意地笑了。”
出示课件:小狗的画
小学语文《玲玲的画》教案
小学语文《玲玲的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换位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画或艺术品。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画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对语气、节奏的把握还有待提高。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的辅导和训练。
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时,还需加强引导,帮助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换位思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和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以我的口吻,为二年级上册的学生们讲授《玲玲的画》这一课。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五课《玲玲的画》。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玲玲在画画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但她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是让学生们通过课文学习,能够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我还准备了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亲自动手画画。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播放了《玲玲的画》的动画片,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了课文内容。
然后,我提问:“你们觉得玲玲的画怎么样?”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玲玲的画很漂亮。
3. 实例讲解: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举了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明白在遇到问题时,要如何去解决。
4.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当场回答,以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我还让学生们用彩笔画画,让他们亲身体验创作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玲玲的画创新 + 努力 = 成功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复述课文内容,概括玲玲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答案:玲玲在画画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但她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
2. 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遇到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答案: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谈谈在遇到问题时,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法的。
人教部编版《玲玲的画》教案4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玲玲的画人教(部编版)玲玲的画【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会认“玲、详、幅、评、奖、催、叭、脏、报、另、及、懒、并、糟、肯”15个生字,会写“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10个生字,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感悟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两重含义和一个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教师用电脑出示两幅画(玲玲修改前的画和修改后的画)。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欣赏两幅画,你们仔细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得更好一些呢?生:第二幅画比第一幅画多了一只小狗!第二幅画更好,因为我喜欢小狗。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确实多了一只小狗,让我们感觉第二幅画更温馨了,是吧?那么我们今天来讲一讲,这两幅画背后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课题。
生:玲玲的画(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师:大家先自己读课文,把不会读,不懂得生字标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
师:好,谁来告诉老师你画出了哪几个生字?生:玲、叭、糟……生:催、懒……教师课件展示生字。
师:屏幕上的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大家小组内讨论,互相帮助,把这些字都读准,交流识字方法,把它们都认准了。
开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学习。
师:安静!下面请一个小组上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他们组的识字方法,哪个组愿意上来?好,有请第五小组。
第五小组展示识字方法:加一加法、换一换法、组词法、形近字法。
师:掌声谢谢第五小组!下面一起来读读这些字,预备起!接下来开火车读,看谁读的音最准!大家都读得很棒!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学会怎么去写这些字,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看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在黑板范写生字。
部编版《玲玲的画》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4)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运用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会写“玲”。
能力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重难点创设情境,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及爸爸说的话蕴涵的道理。
(三)活动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
通过小组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再经过小组的合作交流汇报结果,教师做适时地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
(四)活动准备:课前预习、课题质疑。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1、孩子们,老师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很多朋友。
其实,咱们通过阅读一篇篇文章也会交到朋友。
比如《数星星的孩子》中的张衡,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还有《画家和牧童》中的牧童,你想成为他的朋友吗?为什么?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魔力。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朋友,她叫“玲玲”,因为是叠词,所以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使用哪些叠词?你真会学习,这就叫“举一反三”。
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伸出右手食指,让老师听听谁说的笔顺最正确?(板书课题)2、师:首先小组根据提示检查预习情况。
(交流完成,组长汇报。
课件出示:预习检查要点)各个小组已经检查完成了。
3、张善钰:现在汇报检查结果。
第一关,标自然段序号有漏标、错标吗?共几个自然段。
(吴金辉)同意的起立。
顺利过关。
第二关,文中生词有圈画错误、漏圈的吗?(生)(课件出示生词)没有的请坐。
老师来指(生:我们来读)4号位准备。
大家听听他们的读音正确吗?开始。
(生读词,跟读)过关。
第三关,还有不认识或不会组词的生字吗?(生)谁来帮帮他?(生)(课件出示生字)老师来指(生:我们来读)3、4组,一字一词一音。
(生识字,跟读)过关。
老师,大家闯关成功!您可以检测了。
师:大家能够正确识字了,你们会用吗?(课件出示有形近字的语句)果然不错。
二年级《玲玲的画》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玲玲的画》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玲玲的画》教案(精选3篇)《玲玲的画》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二年级《玲玲的画》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二年级《玲玲的画》教案(篇1)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以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二年级《玲玲的画》教案(篇2)学习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第5课,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玲玲的画》。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及拓展。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比喻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挂图、录音机。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你们知道画中的故事吗?”从而引出课题《玲玲的画》。
2. 课文朗读与生字词学习(10分钟)a.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b.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c.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用彩笔在课本上勾画出生字词,加强记忆。
3. 课文解析(15分钟)a. 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 分析拟声词和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c. 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如“爸爸的画技很高超”等句子。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b. 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
5. 实践活动(10分钟)a.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玲玲,你会画一幅怎样的画?”b. 各组展示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玲玲的画》2. 生字词:画、技、超高、拟声词、比喻句3. 课文主要内容:爸爸的画技、玲玲的想象、画中的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
b. 造句:运用课文中的拟声词和比喻句进行造句。
c. 画一幅以“我的家人”为主题的画。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答案。
《玲玲的画》教案(完美版)部编4
5 玲玲的画知识与能力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端详”“收拾”等比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句子。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认清字形,理解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句子。
教学难点1.抓住人物的情感线索,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展示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揭示古诗题目、作者:这首名为《画》的古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之手。
3.导入新课:本文的“画”则是一幅玲玲参加评奖活动的作品。
可是,在参加评奖的前一晚却发生了一点儿意外。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玲玲的画》这篇课文去寻找答案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由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学生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玲、详、幅、评、奖、另、并、糟”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形近字相对比的方法;学习“催、叭、报、及、肯”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同音字相对比的方法;学习“脏、懒”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评、催”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动作。
形近字对比示例:玲(玲珑) 邻(邻居)拎(拎包) 领(带领)详(详细) 洋(海洋)祥(吉祥)幅(一幅画) 福(祝福)副(名副其实)奖(奖品) 浆(泥浆)桨(木桨)另(另外) 男(男孩)别(别人)并(并列) 井(水井)拼(拼音)糟(糟糕) 遭(遭遇)嘈(嘈杂)同音字对比示例:叭(喇叭) 巴(巴不得)八(四面八方)报(报纸) 抱(怀抱)暴(暴雨)及(及时) 急(着急)集(集中)肯(肯定) 恳(诚恳)啃(啃骨头)(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玲玲的画》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含达标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以及“玲玲”和“叭”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以读为主线,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突破方法:采用情境设计,情感体验和朗读感悟法,玲玲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突破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
1、让学生预习课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蒲老师听说二(1)班的孩子画画特别棒,今天特地选了其中的两幅作品,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看看这是谁的作品?那这一幅?还有这幅,猜猜它的作者是谁?嗯。
猜对了。
今天老师还
把玲玲请到课堂上来了,快来和她打个招呼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件:25《玲玲的画》,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讲解“玲”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学习生字
(1)检查自主认字情况
(2)互帮互助解决不认识的字
(3)你指我认,学生互相评价
(4)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文
三、细读感悟
(一)画好作品,体会“满意”
1、课件出示第一幅画
(1)读第一段,体会玲玲的心情
(2)指名读第一段,读出玲玲的高兴和满意。
(3)理解“端详”,指名做动作表演,用端详说话练习
(4)齐读、
(二)弄脏作品,感受着急
课件出示第二幅画
1、体会意外。
2、自由读第4段,自悟人物心情。
3、指名读,读出伤心难过
4、同桌互读,体会难过
5、分角色读4-6段
(三)画更漂亮,再悟“满意”
1、自由读7-9段。
2、勾画爸爸的话。
3、指名读,爸爸是怎么和玲玲说的?谁愿意当一当慈祥的爸爸。
体会爸爸的慈祥
4、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情
5、课件出示第三幅画,与第一幅画比较,哪个更漂亮?为什么?
6、体会人物肯动脑经。
玲玲“想了想”,说明她是个怎样的孩子?玲玲在想些什么?指名说。
7、引导用“懒洋洋”说话,通过对比体会人物的满意心情。
8、设问:如果你是玲玲,你还会想到哪些办法?
9、朗读第10段。
你们和玲玲对这幅画都很满意,那这幅画得奖了吗?来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她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我们二(1)班的同学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看,他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课件一出示:女同学的裙子被桌子勾破了,你能用上爸爸的话来帮帮她吗?
课件二:男同学的数学只考了60多分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老师还要奖励奖励大家,送给你们一句名言。
【课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动脑筋,定能使你变得更加聪明。
五、布置作业
课件:
1、抄写“读读抄抄”中的句子。
2、课下,把课文编成一个课本剧,和同学们一起演一演。
六、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高兴伤心满意
﹝图略﹞﹝图略﹞﹝图略﹞
肯动脑筋,坏事变好事
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必须扎实扎根于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而不能孤立或游离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学时,我始终关注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注重课堂生成,注重在朗读中求知、悟情、启智。
同时,我还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理解重点,拓展思维。
因此,很好地完成了教学预先设计的目标,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纵观整节课,气氛和谐,情感激荡,思维活跃,处处洋溢着激情与理智之花,有点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教学成功之处:1、关注学生,注重生成。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删除了“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圈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这一环节。
在检查完读文后,我发现学生朗读水平一般,我就及时播放带文字的带读音的动画片,并要求学生轻声跟读,随后告诉学生怎样朗读的窍门:眼看文字,脑想图画,口读文字。
并增加了学生用此种方法练读这一环节。
随着课件的渲染,随着朗读的深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对文本感悟的增强,课堂越来越活跃,学生的情绪越来越强烈,我的教学完全顺着学生思维而动,以致不知不觉地解决了“这儿”的词意,生成了“金手指”一幕,水到渠成地解决了玲玲喜悦心情产生的原因,(在爸爸的指点下,污渍变成小花狗,使原来的图画《我家的一角》不仅变得更漂亮了,还增添了家的温馨。
)
2、注重实际,合理拓展
拓展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造就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
但拓展的不好,只会在原地打圈圈,有画蛇添足之嫌,无功而返。
教学《玲玲的画》时,根据学生认识具有直观性,联想的现实性,我先让学生观看课件《乌鸦喝水》,然后让学生依据乌鸦喝水的故事,联系课文的中心句,口头填空: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____事往往能变成____事。
因为学生有文本中的故事和课件《乌鸦喝水》的情节作依据,学生在老师的稍微点拨下,就填出了:喝不着水,喝着水;不可能,可能;困难,容易;悲伤,高兴等词语。
课堂充满了灵性,闪耀着智慧。
不足之处:注重了学生的生成,削弱了教师的主导。
以致于,忘记在课堂结束时运用归纳性描述对学生的学习作一番回顾,把所学的知识,所领悟的道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达标训练:
一、我是拼读写字小能手。
lóu tī nǎo jīn kěn dìng hěn zāo huā gǒu
二、双胞胎组词。
狗()详()坏()楼()
够()洋()杯()搂()
三、黄金搭档。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地哭()地笑()地看()地说
()地端详()地趴着()地思考()地欢呼
四、词语对对碰。
(给句子中加点的词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
2、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
3、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画。
()
4、玲玲满意地笑了。
()
五、句子加工厂。
1、懒洋洋小花狗楼梯上地趴在(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2、玲玲把画笔收拾好了。
(改成被字句)
3、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仿写句子)
,不是?
4、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加上标点符号)
七、课文内容我熟悉。
(按课文内容填空)
爸爸看了,()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的那么()。
只要(),()往往能变成()。
”
八、快乐阅读。
粗心要不得
发试卷了,我一看卷子,99分!我一连看了好几遍,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
回到家,我连忙把卷子拿给妈妈“邀功”,“妈妈,您看!”妈妈接过卷子看了看说:“不错,有进步!”我被妈妈表扬得更加得意了。
可是不一会儿,妈妈的脸“晴转阴”了。
我正纳闷着,妈妈指着卷子扣分的地方问我:“你想过错误的原因吗?”我瞥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我就是不小心把‘食指’写成‘十指’了。
”“瞧你说得多轻松,不小心?你这不小心,要是医生写手术意见书,手术病人被切十个手指头啊!”我不由吃了一惊。
妈妈接着严肃地说:“粗心要不得,这不仅仅是个分数的问题,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会给工作带来什么后果啊?”
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也没有心情去欣赏那卷子上的分数了,不禁陷入了沉思。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欣赏()沉思()得意()
2、写出你对下面词语的理解。
满不在乎:
晴转阴(原来的意思):
(文中的意思):
3、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