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_1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ccd32178482fb4daa58d4be1.png)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437-27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们济宁三号煤矿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着眼于安全生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全面启动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现代化矿井管理相适应,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了矿井安全工作沿着良性轨道健康发展。
一、提升境界,整合创新,“3+6”特色安全文化构建形成新形势下,煤炭行业正在形成一种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的趋向和潮流,这既是国家安全管理的大方向,也是煤矿与时俱进的新方式。
济三煤矿适应这种形势发展,逐步升华“以人为本、法情并重、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和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作为投产时间比较短的新矿井,我们起初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术及装备水平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矿井快速发展,20xx年以年产1008万吨被收录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就了“三年三个台阶”的显著成效。
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安全是媒矿的命根子,没有安全,就没有媒矿的一切,和谐矿区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文化引领,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文化引领,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972799e2998fcc22bcd10d08.png)
文化引领科技创新整体推进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大同煤矿集团王坪煤电公司安全发展大同煤矿集团王坪煤电公司,是同煤集团子公司。
至2004年参组同煤集团以来,公司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注下,全体干部员工艰苦创业,团结奋战,依靠一种撼人心魄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实践,直破坚冰,一路推进,使原来的年产不足百万吨提升到年产二百多万吨,员工收入、精神面貌,矿容矿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坪煤电公司在困境中迅速崛起,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发展之路。
在企业发展过成中,全公司始终把握“安全第一,超前预防,贯穿全程,关键落实”这条主线,以全面展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题,以深入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超前预防”上做文章,在“关键落实”上下工夫,坚持强化“双基建设”,着力夯实安全基础,向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坚持思想先行,建设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高境界,就没有工作的高标准。
为此,公司首先从提高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认识入手,大力宣传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就是促管理,保安全,是事关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事关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摆上“生命工程”,“效益工程”的高度,变被动为主动,由简单完成任务到自觉提高标准,逐步形成安全质量标准化高标准,严要求,自觉运行的工作氛围。
一是把握实质,解决好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高标准的要求多了,干惯了,习惯了,形成制度,才能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
为此,要坚决杜绝为标准化而标准化,为检查而标准化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将质量标准化建成面子工程,检查工程。
二是科学推进,抓好质量标准化创新工作。
在认真贯彻安全质量标准化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特点,不断研究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新动向,新问题,增强工作的超前性,主动性,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运行,不断改进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实施“3+6”安全文化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_
![实施“3+6”安全文化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_](https://img.taocdn.com/s3/m/55f7fbfe4028915f814dc20f.png)
实施“3+6”安全文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济三煤矿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安全管理超前预防这一课题,探索实施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三为”为核心,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六预”为运作流程的“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初步构建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矿井安全发展。
一、提升境界,探索创新,潜心打造“3+6”特色安全文化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是当前安全管理的大方向。
济三煤矿作为投产时间相对较短的矿井,针对安全基础相对薄弱、现场条件极为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实际,起初在依法管理、科技兴安、严格奖惩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有个别职工“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对法规制度执行上存在逆反心理”等现象,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威胁。
通过深刻反思,我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人,要实现矿井本质安全,必须用先进的安全文化来培育全员安全价值观,规范安全行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的员工队伍;必须构建预防为主的安全长效机制,预防在前,牢牢抓住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为此,济三煤矿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预防为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探索,系统挖掘,深入实践,构建实施了独具特色的“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
“三为”即: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体现生命至高无上的安全管理理念,旨在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舒适、高效、文明、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六预”即:构建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防控体系,落实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时时把职工凝聚于安全管理之“魂”,遵守于安全管理之“道”,塑造全新的安全管理之“形”,实现安全管理的超前主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检验,“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逐渐形成了集团公司内外推广实施的独特品牌。
二、超前预防,闭环控制,将“六预”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将“六预”纳入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使之具体化、系统化,无形变有形,做到超前预防,闭环控制,层层实施,环节不漏,“六预”逐步成为了干部职工基本的安全行为习惯。
三型六化目标规划
![三型六化目标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8a0e6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a.png)
三型六化目标规划第一篇:三型六化目标规划“三型六化”建设目标规划一、坚持科学规划,抓好“三型”建设。
1、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规划。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工作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的思想,真正把安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绷紧安全这根弦,不能存有松劲、麻痹的思想。
杜绝存在早干完活、早上井的思想,忽视安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对员工的安全教育。
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有针对性的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互保联保意识进行加强,牢固安全第一的观念。
执行规章制度要严,不能存在好人主义现象,放纵员工,工作中不能存在“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问题,更不能存在胡干、蛮干、马虎、凑付、不在乎的现象。
2、安全高效型专业队伍建设。
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要严要细,特别是对一些临时性工作,杜绝存在措施编制不及时的现象,使施工项目作业时有章可循;在措施的贯彻方面要细要透,不能使员工对措施内容似懂非懂,影响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落实兑现;在现场落实上,杜绝凭经验干。
部分干部员工中存在着认为井下工作天天干,老生常谈,而没有把规程措施的规定要求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一环节。
每设计一个巷道、硐室、工作面等,在设计前要认真研究、分析所设计巷道所在位置、详细地质情况、煤层及岩性情况、所在位置压力、巷道布置情况等,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真科学进行设计,保证设计科学、合理、经济。
3、绿色生态型矿井建设规划。
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一、完善专业管理责任体系,抓好“六化”工作落实1、全面推行行动准军事化。
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素质。
按制度办事培养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严格推行质量标准化。
深化“双基”建设,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双基”建设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不断拓展、延伸,才能实现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大力选树典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搞的好的头面,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查找不足,以点带面,使“双基”建设工作不断延伸,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提升。
建塑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煤矿
![建塑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煤矿](https://img.taocdn.com/s3/m/c4181c62c1c708a1294a4436.png)
建塑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煤矿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建塑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煤矿近日,在川煤集团芙蓉红卫煤业公司职工下井前,矿工们举起了右手,站在贴有自己妻儿照片的“安全全家福”橱窗前,在值班队干和班组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为了企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我坚决做到:服从管理,规范操作;自保互保,文明上岗;珍爱生命,决不违章。
”一句句誓言从职工的心中迸发,表达了职工珍爱生命、服从管理、按章操作、搞好安全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事实上,这仅是该矿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
为了使广大职工从“要我安全”的思路逐步转换到“我要安全”的意识上来,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安全文化主旋律,该公司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取得了一个个显着成效,确保了安全生产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向前迈进。
学习安全文化建设“三结合”,确保认识到位川煤集团肖天任董事长在指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讲话鼓舞了大家,他说,“一是安全文化建设要同‘双基建设’、质量标准化建设等三方面应协调发展,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
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个工作要求。
企业文化针对煤矿特色来说,就是安全文化。
一个有品位的企业一定有一支有品位的员工队伍,一支有品位的员工队伍一定是陋习少的员工。
肖天任强调,在安全上,科技进步要抓,基层、基础、标准化建设要抓,但是,如何把安全文化有机地融入其中,却是一个关键问题。
从实践来看,文化建设可以起到经营管理起不到的作用。
作为煤矿企业,真正有我们自身特点的文化就是安全文化,只要我们抓好了安全文化建设,川煤集团的文化自然就形成了。
二是安全文化建设要同完善制度、执行制度相结合。
制度是“要我安全”的被动管理,文化则是引导员工“我要安全”的主动管理。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矿井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e26846e558f5f61fb73666a0.png)
本质安全型矿井,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司马煤业公司从三方面做起。
一是狠抓安全生产管控,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公司确立安全管理支撑性制度469种,并相应制定了保障性制度299种,初步构筑了完善的安全制度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开展“大超前”安全管理,建立隐患征集制度,深化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坚持领导带班跟班制度。
二是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和科技创新,实现系统安全。
主副提升设备选用落地摩擦式提升机,实现了数字化计算机控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辅助运输先后引进了智能型柔性防跑车装置、雷达抓捕式防跑车装置、远控式柔性防跑车装置等,实现了坡道运输的安全作业。
引进KJ95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变化、风速风量和设备开停状况等;引进井下车辆定位跟踪系统和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实现了对井下人员和车辆的实时监控,确保了辅助运输的顺畅和人员作业的安全。
矿井管理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
三是创新教育培训理念,强化培训效果。
打造“四大教育培训平台”。
建立高标准培训教育平台,投资350多万元建成了具有国家“三级培训资质”的高标准职工培训中心。
同时创建校企联合培训平台、搭建员工自学平台、开发网络学习平台。
推行“五种培训措施”全方位培训员工、提高技能。
新汶矿业集团内蒙能源公司自2007年建矿以来,以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营造本质安全环境为着力点,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矿井。
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年产量均在200万吨以上的长城、福城两座矿井,累计产煤500多万吨,连续安全生产1500天。
其中正式投产的长城矿被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
实施安全素质工程,塑造本质安全人他们创办内部期刊,开辟宣传栏,广泛进行安全理念信息传播;印发《员工手册》,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播放专题视频,实施安全理念灌输。
打造安全文化 构建长效机制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打造安全文化 构建长效机制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7ed2df5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42.png)
打造安全文化构建长效机制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我们矿业集团围绕实现“把安全管住,把煤矿管好,让职工富裕”的目标,致力培育特色企业安全文化,以文化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我矿集团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系统思考,整合提升,构建特色安全文化体系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由于受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条件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的制约,发生事故的几率较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煤矿安全形势严峻,从地方小煤矿到国有大矿事故频发,桩桩“矿难”触目惊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我们矿业集团依靠先进安全文化的引领,把文化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融汇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们就以大搞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总抓手,对井下现场工程实施质量达标管理,成为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发源地;到了80年代,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又有了新的充实和发展,由井下作业现场质量达标扩展到生产全流程的达标。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升华,逐步形成了以行为科学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主线,把人的行为、工程质量和标准化管理理论系统应用于煤矿工作实际的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素质,使煤矿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逐步认识到,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继续保持良好的安全工作势头,由先进到更先进,就必须创新发展安全文化,以更加先进的安全文化支撑推进安全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围绕“怎样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什么样的安全文化”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们认为,我矿集团实施质量标准化的20年,就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20年。
尽管60年代、80年代还没有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但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作为全员、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向生产环节渗透发挥效应的具体实践。
建塑“3+6”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
![建塑“3+6”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e093275aad02de80d4d840e1.png)
成共 同安全价值观念 , 培育 “ 本质安全人 ” 打造 , “ 本质安 全队伍 ” ,凝 聚驾御安 全复杂局 面 的整
体合力 。我们也深刻感 受到 , 对安全 问题 、 事故
的被动追 究处理 ,不 能从根本 上引起 干部职工
合 力也越来越 成为普遍 的共识 。济 三煤 矿在实
践中, 以着眼 于安 全生 产 “ 为之 于未有 , 之 于 治 未乱 , 防患 于未 然 ” 目的 , 为 建塑 “ + ” 色安 3 6特 全 文化 , 着力构 建安全管理 长效机制 , 面实施 全
维普资讯
安 全 生 产
建 塑“ + " 3 6 安全文化 打造本质 安全型和谐矿 井
李位 民
全 文 化 建设 作 为煤 矿 安 全 工 作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经 越 来 越 引 起 社 会 的 已 关 注 , 文 化 的力 量 融 入 安 全 管 理 的 把
想 。 现 干 部 精 业 务 、 管 理 , 工 实 会 职
下午 4 3 :O由分 管 安全 生 产副 矿长
组 织 召开隐患 治 理平 衡 会 , 督促重 大安 全 隐患 整改 落实 , 态 预测安 动 全 问 题 , 使 “ 个 闭 环 ” 层 相 促 三 层 联 , 环相扣 , 环 保证 安 全 预测 的细
的 良性 发 展 轨 道 。
化, 推动安全 管理 由制度管 理 向文化管理转 变 , 打造本质安 全型和谐矿 井形 成全员共 识。
20 0 5年 , 们 以集 团公 司“ 全 文化 建 设 我 安
年” 动 为契机 , 活 以集 团 公 司 提 出 的 “ 个 必 十 须 、 个坚 持” 十 为指导 , 安全 文化 这一新 课题 对
推荐-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
![推荐-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5f9b7661f111f18583d05a7d.png)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我们济宁三号煤矿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着眼于安全生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全面启动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现代化矿井管理相适应,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了矿井安全工作沿着良性轨道健康发展。
一、提升境界,整合创新,“3+6”特色安全文化构建形成新形势下,煤炭行业正在形成一种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的趋向和潮流,这既是国家安全管理的大方向,也是煤矿与时俱进的新方式。
济三煤矿适应这种形势发展,逐步升华“以人为本、法情并重、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和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作为投产时间比较短的新矿井,我们起初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术及装备水平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矿井快速发展,2003年以年产1008万吨被收录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就了“三年三个台阶”的显著成效。
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安全是媒矿的命根子,没有安全,就没有媒矿的一切,和谐矿区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技术装备、安全制度、强制管理等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出路还在于高层次的安全文化。
因此,我们在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年”活动中先行一步,在公司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外出学习取经,分层次座谈,全员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大讨论”,从职工群众中广泛征集安全文化理念。
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心研究,设计方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为、六预,简称为“3+6”安全文化管理新模式。
“三为”指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指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
其内在涵义就是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突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抓住“预防为主”这一安全工作核心,以先进的文化理念贯穿融合,通过从预教到预防一套闭合、量化、务实的工作方法,时时把职工凝聚于安全管理之“魂”,遵守于安全管理之“道”,塑造全新的安全管理之“形”。
“三为六预”安全文化
![“三为六预”安全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0fdad6a011ca300a6c390d7.png)
“三为六预”安全文化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责任文化,促进我矿安全工作的平稳发展,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矿制定了“三为六预”安全文化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统一规划,坚持以人本化管理为核心,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把先进的文化理念用于研究、部署、落实安全工作之中,用“三为六预”安全文化指导实际工作,营造人人想安全事、人人尽安全责、人人自觉保安全的浓厚氛围,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影响一切”的位置,确保矿井本质安全。
二、“三为六预”的内涵(一)目标:本质安全通过加强管理,超前控制,实现人、机、物、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二)理念: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突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抓住“预防为主”这一安全工作核心,促进矿井安全形势稳固发展。
(三)要素: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预教,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培育全员共同安全价值观念,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素质。
预测,超前排查发现各类危险因素。
用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方法,对矿井安全状况、现场危险源进行动态分析预测,及时预知各类隐患。
预想,动态弥补预测结果的缺失。
充分发挥全员主观能动性,对各个生产工序、环节认真分析,想象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后果,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动态弥补预测结果。
预报,把预测预想结果准确及时地传输给相关单位及个人。
对预测预想出的安全隐患或危险性问题,通过预报,让有关单位和个人超前掌握各类风险隐患和防范措施。
预警,对预报出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及时警示。
对预报反映的安全风险隐患,整理分类,采取针对性的预警措施,强化对“人”的警示。
预控,提前消除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2af778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8.png)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日益枯竭,矿产资源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矿井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我国矿业安全事故频发,呈现出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影响广泛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成为了矿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理解本质安全型矿井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指矿井内的人员在一定规范和约束下,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以保证生产流程不被危险和风险所干扰,从而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
本质安全型矿井并不是绝对的安全,而是建立在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二、安全文化建设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安全文化是指矿井内的人员对安全问题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在本质安全型矿井中,安全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矿井的管理者应该注重从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等各个方面将安全元素贯穿进矿井生产过程中。
2.加强宣教工作。
矿井的管理者应该通过安全教育、演练和讲座等多种途径,将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传递给所有的矿工。
3.高度重视安全培训。
矿井内的工人应该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以提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是保障矿盘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系是创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必不可少的一步。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严格的安全制度。
矿井应该有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程序,包括工作指导、工作许可、检查、救护和应急预案等。
2.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矿井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矿井的工作环境、机器设备和矿工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生产计划编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加强安全检查。
矿井管理者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四、科技创新是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建设平安和谐矿区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建设平安和谐矿区](https://img.taocdn.com/s3/m/0ae9496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3.png)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建设平安和谐矿区我们煤矿是沈煤集团主要生产矿井之一,始建于1975年x月xx日正式建成投产,现核定生产能力120万吨,并配有相同入洗能力的选煤厂。
今年可生产优质洗精煤80万吨,工业产值6亿多元。
全矿在籍员工3942人。
多年来,我们林盛煤矿一直把培育安全文化作为打造特色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保持以人为本,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坚定不移的走安全发展之路。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培育安全理念,改善心智模式,丰富安全文化内涵。
理念是安全文化的灵魂,是安全文化的基础,是安全文化的精神指向。
我们林盛煤矿一直把培育安全理念作为发展安全文化首要环节来抓,并注重在生产施行中发挥其独特的引导作用。
一是培育理念,改善员工思维方式。
我们林盛煤矿在多年的生产施行中,在经历了众多坎坷曲折后,经过缜密整合、凝集提炼,将“永无止境的努力,事故为零的追求〞作为具有我矿特色的核心安全理念。
这一理念的形成,把党和国家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体化,不仅满足了员工对安全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热切期望,更使广大员工从文化理念的角度充分熟悉到安全生产是与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的幸福相伴相生永无止息的重要工作。
二是,践行理念,养成员工自觉行为。
安全理念能否根植于每名员工的内心深处,关键在于:广大员工能否将理念转化成自觉行为。
我们通过编发《安全文化手册》、《企业理念故事》、《安全文化集锦手册》,以及在工业广场设立大型理念宣扬展板等方式,采用多种渠道,强化理念的渗透,增进员工对安全理念的认知程度,并通过班前、班后会对安全理念的不断讲解释义,使安全理念逐渐内化于员工心中,有效地加大了践行理念的力度。
三是,升华理念,拓展作用发挥空间。
围绕我矿安全理念,我们对理念系统进行全面拓展,建立了区队、班组及个人三级安全愿景,并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安全格言警句、安全诗歌征集活动,将其中优秀的安全格言警句布置在员工常常出入的井口、井下巷道、候车室、更衣箱等地点,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夯实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思想文化基础范文(三篇)
![夯实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思想文化基础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913f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2.png)
夯实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思想文化基础范文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是当前中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只有从思想上树立本质安全理念,形成本质安全文化,才能夯实安全矿井建设的基础,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煤矿安全背景、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概念与特点、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思想文化基础等。
一、煤矿安全背景中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煤炭开采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长期忽视煤矿安全问题,我国煤矿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成为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概念与特点本质型安全矿井是指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煤矿事故的发生。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本质性:本质型安全矿井强调对煤矿安全问题的本质性认识,以“防范为主、安全生产第一”为原则,避免事故的发生。
2. 规范性:本质型安全矿井强调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全面贯彻。
3. 先进性:本质型安全矿井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如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实现对矿井的全面监控和预警,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4. 可持续性:本质型安全矿井注重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通过有效的安全培训和技术更新,确保煤矿持续安全运营。
夯实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思想文化基础范文(二)1. 本质安全理念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思想文化基础,首先要树立本质安全理念。
本质型安全矿井要求从源头上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注重预防和控制,而不是事后救援和处理。
只有树立本质安全理念,强化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安全责任意识构建本质型安全矿井还需要加强安全责任意识。
煤矿企业应该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大家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增强每个人对安全的责任感。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2篇)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52df9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5.png)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做实“十个深化”促进“十个转变”实现“十个提高”煤矿安全既是矿井的命脉所系,又是矿区千家万户的幸福之源。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惜生命,追求企业的本质安全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作为兖矿支柱矿井,夯实安全基础,推动矿区安全形势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长期的安全工作实践证明,做实“十个深化”,促进“十个转变”,实现“十个提高”,就一定能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长治久安。
一、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由“安全型”向“本质安全型”转变,提高和谐矿井创建能力。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可更好地进促进安全生产良性发展。
坚持安全理念引导人的原则,以“如何将安全文化理念深植职工心中”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全面普及具有兴隆特色的“三五三四、五个一”安全文化核心理念。
以“明规范、晓利害、知轻重、强责任”为主题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多形式、多层次广泛宣传安全法律法规、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矿井安全制度措施,不断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
以“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寓教于乐,运用安全文化统领全员的思想行为。
二、深化安全培训,由“注重取证”向“增强技能”转变,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
人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一是突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突出班组长的业务培训,使班组长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管理技能,促使其有效地搞好现场安全管理。
三是突出职工队伍的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工人应知应会教育和强制性安全轮训,提高职工的自保、互保技能,努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实用型职工队伍。
坚持教考分离,不定期在井口、到区队、进现场抽考干部职工,凡不合格者下岗到教培中心再培训,促使全员掌握安全知识技能。
三、深化现场管理,由“形态质量”向“内在质量”转变,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范本(二篇)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9ec1a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5.png)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范本在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范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本文将讨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手段和装备、员工培训与教育以及应急管理。
一、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本质安全的基础。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范本需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核心,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文化氛围。
具体措施包括:1.领导示范:领导干部要严守安全红线,树立良好榜样,带动全体员工形成安全优先的风尚;2.安全宣传教育:开展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3.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安全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独立和公正的安全监控和评估体系。
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本质安全的基本要求。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范本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1.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制;2.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安全工作的规范执行;3.风险管理:实施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科学、准确的风险管理体系;4.事故调查与处理:建立健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机制,及时查明事故原因、追责问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技术手段和装备技术手段和装备是保障本质安全的重要支撑。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范本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提高安全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智能监测系统: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的矿井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各项生产指标,确保安全指标在安全范围内;2.安全防控设施:加强通风、瓦斯抽放、防火防爆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矿井安全运行;3.现代化设备:引进高效、智能的矿井开采、运输、通信等设备,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和安全性;4.远程监控技术:实施远程监控技术,对矿井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指导,降低人员的风险暴露。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https://img.taocdn.com/s3/m/38db761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5.png)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我们济宁三号煤矿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着眼于安全生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全面启动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现代化矿井管理相适应,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推进了矿井安全工作沿着良性轨道健康发展。
一、提升境界,整合创新,“3+6”特色安全文化构建形成新形势下,煤炭行业正在形成一种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的趋向和潮流,这不仅是国家安全管理的大方向,也是煤矿与时俱进的新方式。
济三煤矿适应这种形势发展,逐步升华“以人为本、法情并重、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和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作为投产时间比较短的新矿井,我们起初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术及装备水平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矿井快速发展,2022年以年产1008万吨被收录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就了“三年三个台阶”的显著成效。
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安全是媒矿的命根子,没有安全,就没有媒矿的一切,和谐矿区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技术装备、安全制度、强制管理等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出路还在于高层次的安全文化。
因此,我们在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年”活动中先行一步,在公司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外出学习取经,分层次座谈,全员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大探讨”,从员工群众中广泛征集安全文化理念。
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心研究,设计方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为、六预,简称为“3+6”安全文化管理新模式。
“三为”指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指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
其内在涵义就是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突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抓住“预防为主”这一安全工作核心,以先进的文化理念贯穿融合,通过从预教到预防一套闭合、量化、务实的工作方法,时时把员工凝聚于安全管理之“魂”,遵守于安全管理之“道”,塑造全新的安全管理之“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599-17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们济宁三号煤矿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着眼于安全生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全面启动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现代化矿井管理相适应,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了矿井安全工作沿着良性轨道健康发展。
一、提升境界,整合创新,“3+6”特色安全文化构建形成新形势下,煤炭行业正在形成一种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的趋向和潮流,这既是国家安全管理的大方向,也是煤矿与时俱进的新方式。
济三煤矿适应这种形势发展,逐步升华“以人为本、法情并重、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和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作为投产时间比较短的新矿井,我们起初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术及装备水平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矿井快速发展,20xx年以年产1008万吨被收录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就了“三年三个台阶”的显著成效。
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安全是媒矿的命根子,没有安全,就没有媒矿的一切,和谐矿区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技术装备、安全制度、强制管理等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出路还在于高层次的安全文化。
因此,我们在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年”活动中先行一步,在公司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外出学习取经,分层次座谈,全员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大讨论”,从职工群众中广泛征集安全文化理念。
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心研究,设计方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为、六预,简称为“3+6”安全文化管理新模式。
“三为”指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指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
其内在涵义就是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突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抓住“预防为主”这一安全工作核心,以先进的文化理念贯穿融合,通过从预教到预防一套闭合、量化、务实的工作方法,时时把职工凝聚于安全管理之“魂”,遵守于安全管理之“道”,塑造全新的安全管理之“形”。
我们在构筑“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过程中,把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确定为“关爱生命、享受健康生活”,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放在了突出位置,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人本性”。
把职工群众作为建塑安全文化的主体,发动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使安全文化根植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被广大职工群众认可和接受,形成共识、共知、共为,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群众性”。
注重发挥文化管理的规范功能,通过点滴小事积累、文化要素渗透、教育培训规范、岗位技能锤炼,时刻纠正职工身上不正确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规范性”。
强化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风险理念,通过“六预”流程实施,时时、事事、处处、人人预防,促进安全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预防性”。
把安全文化建设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有机统一,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系统性”。
人本性、群众性、规范性、预防性、系统性“五个”特性,适应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蕴涵了济三本土个性。
二、营造氛围,精心组织,“3+6”安全文化管理扎实推进(一)渗透理念,广泛营造氛围。
我们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的强化理念渗透,以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实现安全理念的全员认同。
印发了《安全文化手册》,使职工达到人手一册,学有内容;采取全员脱产集中学习与职工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全员对理念熟记于胸;统一设计印制了安全文化标识,形成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对罐笼进行具有音效功能的电梯化改造,成为连接井上下安全文化的特殊通道;对工广道路名称赋予文化内涵,对工业广场、区队会议室、井上下候罐室、井下主要作业场所等进行安全文化修饰;建成了由十个展区组成的井口安全文化环形长廊和独具特色的地面安全文化广场、区队安全文化园地、井下安全文化巷道,既形成了具有济三特色的安全人文景观。
实现了安全理念的“外化于形”,达到了入耳、入心、入脑的效果,形成了“声”、“形”兼备,动静结合的全方位、全覆盖的大安全文化氛围。
众多来矿参观考察指导的各界人士对矿井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给予了较高评价。
(二)整合制度,规范行为养成。
坚持继承创新,对传统安全管理制度赋予全新文化内涵系统整合,固化安全理念,初步形成了一套闭合、量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既保证制度管理的严肃性,又不失文化管理的情理性,实现了传统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有机衔接。
我们立足培育本质安全型职工,坚持班前班后会礼仪设定,按要求朗诵理念、安全宣誓、上下井行走列队、乘坐车辆罐笼排队;抓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建立严细的岗位操作标准,动态考核,使职工对制度的理解转化到作业行为当中,安全行为养成逐步达到了明晰化、具体化、标准化。
(三)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我们把建塑安全文化当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矿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划分了决策管理层、专业管理和指导实施层、组织落实层、现场实施层“四个”责任层次,逐级落实了管理、执行两大安全主体责任。
明确规定各单位领导是本单位、本部门安全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和第一身体力行者,并由矿纪委、督察办对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实施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压力感。
同时,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法,成立专门的安全文化建设督导推进小组,对整个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全程检查、督察和考核促进,坚持“沉下去”--及早发现纠正各单位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浮上来”--研究、制定针对性指导措施,使全矿安全文化建设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三、强化“六预”流程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沉底见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六预”作为安全文化向管理渗透的实质内容,我们将其纳入安全管理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各个岗点加以实施,使安全文化得以具体化、系统化,无形变有形,促进了矿井安全形势的稳固发展。
实施预教,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应知应会素质。
我们强化宣贯,固化理念,以文化心,形成共识,引导共为。
积极营造矿井大文化氛围,井上下实施安全人文工程,通过环境熏陶,增强干部职工对安全的渴求;综合运用亲情、热情、友情、真情“四情”文化手段,把环境、亲情、案例、联手、三违惩戒、安全活动日“六项教育”纳入预教流程规范实施,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
突出安全亲情文化培育,定期开展分析、走访、谈心活动,通过生日祝福、“亲情卡”帮教、“连心桥”沟通等架起了单位与家庭的安全信息桥梁,领导、同事、亲人的“一声问候、一声祝福、一声提醒”唤起职工安全意识。
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各级安全主体应知应会素质和技能,有效避免了因为不懂、不会、不熟练而违章、违规或过失造成的事故。
实施预测,动态掌握安全危险性因素。
我们在通过预教逐步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以文化的观点,系统工程的思想,科学化、数量化的综合处理方法,全时空、动态的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认真分析预测,全面掌握矿井安全状况。
在预测内容上,既强化安全灾害、系统预测,更加注重动态预测和行为预测,将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全部纳入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在预测现场落实上,设置现场预测牌板,记录反映各级安全主体在现场监管、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的安全隐患。
在预测责任落实上,创新实施《安全不放心事落实整改卡》和《安全不放心人监督教育卡》,分别落实基层区队长、支部书记责任,较好地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为超前制定防范措施奠定了基础。
实施预想,实现对安全预测的动态弥补。
充分利用安全文化的群体参与功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区队、班组组织开放式、针对性、走动式三种预想,为他人着想,为自己着想,无约束地想象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后果,实现对安全预测的动态弥补。
实施预报,传输预测预想结果。
对预测、预想出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以矿、专业、区队、班组“四级”预报的形式,准确及时的通知责任单位和个人,确保防范措施有效落实。
目前,干部职工正逐步养成像关心天气预报一样,关注现场安全的良好习惯,撑起了自我保护的“安全伞”。
实施预警,增强思想上的安全警惕性。
我们通过安全物质文化的有效“形体”和“器物”,对预报反映的安全隐患,根据潜在危害程度,进行一般、紧张、紧急三种状态预警,强化思想上的安全警惕性和行为上的规范性。
用强制性、禁止性的警告、指令警示牌、个人预警通知单约束安全行为,实现对“人”的预警;用各种标识牌对具有安全危险性的设备、设施、物料进行安全标识,提醒注意和警惕,实现对“机”和“物”的预警;在作业过程中,用语言、声音、信号等方式和提醒警示牌对具有安全危险性的作业地点、环节进工作管理样本| WORK MANAGEMENT行警示,实现对“环境”的预警。
实施预防,及时准确解除现场安全隐患。
建塑安全文化旨在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向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转变。
按照这一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把“3+6”安全文化管理落脚到预防管理上。
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和措施,进行源头预防。
强化“双基”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狠抓安全质量动态精细管理,遏止安全隐患滋生;准确把握安全硬件投入,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和必要的保护装置齐全完好;对井下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等重大灾害制定实施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落实相关措施,精心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现过程预防;对安全不放心人,落实专人监护,实现个体预防。
通过源头、过程、个体预防的实施,现场安全隐患得到超前控制、有效治理、及时解除,矿井安全基础日益稳固。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