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风险与收益及其损失
风险管理1
第一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1-2节)
2、 风险事故(Peril):风险事件, 是损失的直接原因。
洪水、地震、雷电、盗窃、死亡、爆炸、疾病….
3、 损失(Loss):经济价值的减少 或人身伤害
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风险因素引 发风险事故,而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三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损害对象分:
人身风险: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 失劳力 财产风险: 财产发生损毁、灭失、贬值 责任风险:人们因行为上的疏忽、过失造 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在法律上 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第二节 风险决策
期望值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 前景理论
一、期望值理论
例子:1000元钱在1年之内: 夹在书中:——1000元 存入银行:——1030元 投资基金:——预定指数高于大盘指数(比如上证指数):回 报率40%;低于大盘指数回报率-20%。
EV Pi X i 0.5 *1400 0.5 * 800 1100
18
方差
方差是每一种可能结果的取值与期望值之差平 方的加权平均数 用δ2表示方差,则: δ2 =P1· 1-E(X)]2+ … +Pn· n-E(X)]2 [X [X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
δ= δ 2
19
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就是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
离散系数越小,损失分布的相对危险越小 。
面临风险时追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
35
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i取值xi, 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i时的效用为 u(x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 U(X) = E[u(X)] = P1u(x1) + P2u(x2) + ... + Pnu(xn) 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 。 因此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又叫做冯〃诺依 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NM函数)。
第一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风险概述一、风险的概念(一)风险的概念所谓风险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过程中,预测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
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2、不确定的损失才是风险。
在概率上不可能等于0,也不可能等于1。
3、风险既是客观现实,又是一种主观感受。
(二)风险的属性1.自然属性,表明事物本身固有的运动规律和不受外界影响的事物本质,风险的自然属性一般称为不可抗力。
2.社会属性,是指风险是客观地,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风险的内容不一样。
3.经济属性,是指风险一旦发生其产生的经济后果。
(三)与风险相关的基本概念1.危险危险是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
风险与危险的共同之处---都是有可能但尚未生的现象。
风险与危险的不同之处----风险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而危险只有一种可能的结果。
2.损失机会又称损失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规模的危险单位可能发生损失的次数。
损失频率=损失发生次数/危险单位总数×100%3.损失程度损失程度是指一次事故发生所导致标的物的损毁程度。
损失程度=损毁价值/危险标的总价值量×100%二、风险及其特性危险是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
危险的特性:1.危险的客观性2.危险的普遍性3.危险的不确定性4.危险的可测性5.危险的可变性三、风险的构成要素(一)风险因素(风险条件)是指引起或促使危险事故发生、损失增加或扩大的原因和条件。
通常分为两类:1.有形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2.无形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二)风险事故。
也称风险事件。
是指危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
(三)风险损失。
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四)风险载体。
是指风险事故直接指向的对象,分为人身载体和财产载体。
四、风险成本风险成本是指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的发生,人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和预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
(完整版)保险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1.什么是风险?风险由哪些要素组成?答: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保险理论中的风险,是指损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害。
2.风险的分类因素有哪几种?答:按性质来分类,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按风险对象来分类,分为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人身风险。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来分类,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按风险的影响程度分类,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3.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有何区别?答:⑴概念不同。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害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害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⑵后果不同。
纯粹风险所导致的后果有两种:损害和无损害;投机风险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损害、无损害和收益。
⑶是否具有规律性。
纯粹风险的变化较为规则,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大数法则测算;投机风险的变化是不规则的,无规可循。
PS:纯粹风险为可保风险,投机风险为不可保风险。
4.什么是风险管理?如何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答:风险管理是指为实现一定得管理目标和策略,在全面系统及动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管理方法进行选择和组合,制定并监督实施风险管理总体方案的决策体系、方法与过程的总称。
从管理的角度: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保险原理与实务》吴小平从决策的角度: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的决策过程。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管理的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
----《保险术语》PS:见书P9-P105.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简述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风险管理的目标。
⑴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成本收益原则):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⑵风险管理的损害前目标:通过加强损失控制、事先安排损失融资方式及组织内部积极采取措施抑制风险等风险管理手段,有效地减少风险损害发生的频率及损害程度,减轻经济主体对潜在损害的烦恼和忧虑,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中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考试重点: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
中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考试重点: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知识点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教训:一是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金融创新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二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使银行资产负债表短时间内严重受损;三是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助推了危机的形成和扩大;四是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创造了条件。
各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是金融监管标准过于宽松;二是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未及时跟进金融创新的步伐;三是监管标准不一致导致监管套利。
1.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1.1风险、收益与损失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灾难性损失。
预期损失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非预期损失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的较大损失;灾难性损失指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
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灾难性损失—购买商业保险、限制业务。
1.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风险分散(非系统风险)、风险对冲(管理市场风险—自我对冲与市场对冲)、风险转移(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风险规避(消极)、风险补偿(价格补偿)1.1.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八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
信用风险观察数据少不易获取,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市场风险数据充分易于计量,适于采用量化技术加以控制,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和非营利性,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流动性风险最具破坏力,其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声誉风险是多维风险;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密切相关的还有违规风险和监管风险巴III增加了对交易账户和双重违约的处理。
风险管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 风险: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2.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行为.3. 静态风险: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4. 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发生,必定对当事人造成损失.5. 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6. 责任风险:指由于社会个体经济单位的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无法履行合同致使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二、试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及其相互关系.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就是说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三、试述风险的代价.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1. 风险事故的代价是指风险发生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2. 风险因素的代价是指一种为防范风险而付出的无形代价.A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B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3. 处理风险的费用,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于是费用便产生.四、试述风险管理的作用.1. 对企业的贡献A 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B 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 直接贡献:降低费用b 间接贡献: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间接贡献i. 有效的风险管理会使企业上下获得安全感,并增强扩展业务的信心.ii. 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加领导层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iii. 在决策从事某种业务时,如果能对其纯粹风险进行正确的处理,那末其业务经营会变得更为明智与有效.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一、试述风险管理的总目标: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二、试述风险管理的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一损前目标是指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它可以分为:1. 经济目标:风险管理必须经济合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总目标的实现.2. 安全系数目标:是指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3. 合法性目标底线:企业不是独立与社会的个体,它受到各种各样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每一项经营行为、每一份合同都加以合法性的审视.4. 社会公众责任目标:当一个企业遭受损失时,受损的决不只是企业本身,还有他的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劳动者,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二损后目标:损后目标从最低的生存目标到最高的持续增长的目标,风险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1. 生存目标:当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后,它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因为只要生存下去就能有恢复发展的希望.因此,损失后风险管理第一目标是生存.2. 持续经营目标:持续经营活动是指不因为损失事件的发生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应尽可能的在损失后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3. 获得能力目标:风险管理者必须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企业的获利能力不会低于最低报酬率.4. 收益稳定目标:受益的稳定性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正常发展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5. 发展的目标:企业只有不断地推出更新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牢牢地吸引顾客.企业只有不断地开拓新市场,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6. 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减少损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保护与企业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的利益,因而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三、试述企业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直线制组织结构:由企业领导人全权负责,不设职能机构,只设协助人员.适用于小型企业.在小型企业中,一般可设置少数专职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厂长或经理是风险管理总负责人,全权处理企业各类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简单明了,责权分明,效率较高.但是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的能力,对领导的素质要求较高.无法处理复杂的风险.二职能制组织结构:职能制要求企业除主管领导人之外,同时还在企业内设置若干相应职能机构,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手中.这些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专门设有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部门有负责拟定有关风险管理的计划,从事风险管理控制处理,在职权范围内,可向下级下达命令.这种情况由于使用里专业的人才,可是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但是比较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秩序紊乱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企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建立起行政领导系统.各级行政领导人,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直接向其上级负责,对下有指挥命令权.各级行政单位设置的职能机构是领导人的参谋,不能对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这种组织形态中,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是协助企业高层领导的,起着咨询服务作用.它对下级无命令权,只是进行指导和监督.领导层由于由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较为正确的进行风险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相对集权整个企业又可以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这是一种企业普遍接受的形势.四、试述风险管理的效绩评定标准:一结果定向标准:年产量10万吨二行为定向标准:每天工作11个小时五、试述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掌握着许多的会计信息,可以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风险分析资料,帮助风险经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部门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分配风险管理成本,帮助风险经理监督风险计划的执行情况.但是会计部门自身也会产生值得注意的风险.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部门,它筹集、投放、分配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风险管理决策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需要财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相互合作.三购销部门:购销部门常会使企业面临风险损失.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损失控制时,需要购销部门的合作,以便分析识别损失原因,从而使损失降至最小.四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在指导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常会使生产或劳务工人孟授予工作相关的损害,风险管理人员应帮助生产人员识别风险,指导他们如何防止、避免风险或为他们消除风险.五人事部门:人事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设计,安排和管理雇员福利计划.此外人事部门还可以帮助风险管理部门分析处理企业的某些风险.六、风险管理计划书的作用:风险管理计划书能将风险管理目标和要求传达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风险管理计划书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可以建立整个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义风险管理部门责权地位,协调企业各分支机构,对风险暴露单位的风险级别评定,建立提高现有的交流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风险识别一、风险识别的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便于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风险识别是风险衡量的基础,也是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因此目的之二是为了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二、如何理解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一感知风险:即了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二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感知风险与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两个阶段,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为拟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三、为什么说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所谓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不能局限在某个部门,某个环节中,而要研究经济单位这样一个完整系统所具有的全部风险.所谓持续性,是因为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风险的制和量都在变化,还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风险,若非连续的工作,实难发现经济单位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制度性,是因为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本身要有组织、有制度.四、简述下列几种分析方法:流程图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保单对照法、事故分析法.一流程图分析法:将一个特殊活动过程连续生动地描述一幅流程图,在辨别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后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二投入产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流量的关系,来识别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一种分析方法.三保单对照法:是由保险公司将其现行出卖的保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相结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表,企业风险管理人员依据此表格与企业已拥有的保单,加以对照比较分析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四事故分析法:是对可能以其损失的事故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方法.五、风险识别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独使用:一任何一种方法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经济单位的性质、性质以及每种方法的用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二由于经费的限制和不断地增加工作会引起收益下降,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效果最优的方法或方法组合.三如前所述,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仅凭一两次调查分析不能解决问题,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答案.六、感知风险有哪些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标准调查表保单调查表、保单对照表、资产-损失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风险有哪些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威胁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第四章企业风险分析一、企业的财产权利主要有那几种:一抵押权:企业可能因贷款或赊销等原因产生债权,企业如果就某一债权和债务人签订了抵押合同,那么它就拥有因抵押合同产生的抵押权,企业有权依法因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二质权:动产质押中,债务人获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企业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企业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三留置权:我国担保法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券,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二、企业在责任诉讼案中可以运用哪些理由进行抗辩:一根本没有责任.企业必须证明自己有受害方所受损失无关,但这往往比较困难.二自担风险.企业若能证明受害方已经认识到某项活动所包含的风险却仍然参与此项活动,因之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免责.三受害方有过失.企业以此理由进行辩护,如果成功,则可以避免赔偿或至少可以减少赔偿金额,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交通事故中.四最后明显机会原则.指的是原告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它能证明企业方有最后的明显机会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却没有利用这一机会,那么可从企业处获得赔偿.三、财产损失的原因:一火灾:由于失去控制的异常性燃烧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意外事故.二爆炸:物体在瞬间发生分解或燃烧时排出大量气体,对其周围环境或容器造成强大压力所发生的爆破现象.三雷电:是指发生在积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四洪水:指大量的降雨在短时间内汇集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五地震: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灾难.六盗窃:分为内盗和外盗两种.1. 外盗:指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盗窃.可以通过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来减少.2. 内盗:指企业内部雇员或与外部人人内外勾结进行的盗窃.四、财产损失的形式:一按财产性质分:不动产损失、动产损失.二按损失原因分:火灾损失、爆炸损失、飓风损失….三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间接财产损失、收入损失、费用损失、责任损失四按财产权益分:所有权权益损失、抵押权权益损失、质权权益损失….五按是否通过保险得到补偿:可保损失、不可保损失.五、风险损失评估的方法:一财产直接损失评估:1. 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财产现时重置全价扣除损耗或贬值来确定倍评估财产价值的一种方法.2. 现行市价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与被评估财产相同或类似的财产价格,据以确定财产评估价值的方法.3. 收益现值法:企业的某些财产,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取收益,因此这些财产的价值,可以用他们未来收益的现值表示.二财产间接损失评估1. 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2. 额外费用增加:企业财产损毁后,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必定要发生一些额外费用或支出.六、财产间接损失评估:一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1. 营业中断损失:指企业财产遭受直接损失后不能继续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恢复正产之前所蒙受的收入损失.1 假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中断,本可以获得的净利润.2 营业中断后,仍然继续发生的费用.如:员工的工资、贷款利息等.2. 连带营业中断损失: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一个或若干个原料供应商或客户,那么一旦这些原料供应商或客户发生某些意外,导致正常的生产经营受阻,竟会连带影响企业等产或销售.3. 产成品利润损失:如果企业的产成品在风险事故中遭受损失,直接损失是产品的成本,间接损失是企业销售掉这些产成品可以获得的利润,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不同,期待售商品受损而导致的利润损失,已包括在经营中断损失中,其可能的间接损失是由于在营业中断期间,资金周转受阻,实际损失中超过商品成本加一次销售的利润的那部分损失.4. 应收账款减少损失:企业意外事故的发生,可能使一些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与重要凭证损毁,导致企业收债困难,甚至根本收不回贷款.包括:1 债务人拒绝偿还的贷款.2 应收账款延迟收回情况下企业的贷款利息.3 重建记录费用与增加的收账费用.5. 租金收入:企业出租的房屋因损毁而无法继续出租时,企业承受租金收入损失,即使在租约中规定预付租金,只也只能减少有限租期内的部分损失.二额外费用增加:1. 租赁价值损失:企业在房屋受损后,在重建期间要另租房屋,所付租金为租赁价值,其损失金额内还需减去租赁期间所不必开支的费用.2. 租权利益损失:承租人因租赁期间租赁价值的上涨,对超出租金的那部分价值的利益,如果房屋发生损毁,这部分利益就丧失了.3. 超额费用:某些特殊企业如报业、储蓄所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使生产经营中断,会使客户纷纷转向他处,及时恢复了生产经营,也难以达到损失前的水平,导致此营业中断更大的损失,或者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形象或保持良好信誉的考虑,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继续营业,因此会产生一些超额费用.七、企业主要的责任风险:一雇主风险:减少雇主风险的方法:1. 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2. 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工具.3. 提供安全防护的设施,制定安全操作制度.4. 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二产品责任风险:一方面,企业因过失或无过失而侵犯了顾客正当的财产权与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顾客因购买使用企业的产品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企业就违反了产品安全的暗示保证.三企业责任风险: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劳务也要做到不损害它们的正当权益.四汽车责任风险:多采用保险方法处理汽车责任风险.八、企业人身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稳定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二鼓舞士气,其高工作效率.三执行了有关企业安全生产与福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享受了员工福利计划中的税收优惠.四形成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九、企业人身风险损失形态:一死亡:二疾病:三工伤: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引发生各种意外或因职业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总称.1. 人为因素2. 物的因素3. 环境因素4. 管理因素四年老:主要指的是养老的问题、员工老龄化的问题第五章风险控制一、风险控制的概念及种类: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害性.风险控制有以下方法:一风险避免二损失控制三非保险转移-控制型四隔离二、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三、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一风险避免不需要其他技术辅助,后两者都是损失控制方法.二损失减少重点是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损失抑制重点是减少损失的程度.四、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一先要找出风险控制的成本. 二在找出风险控制的效益. 三适用预期值和贴现值进行分析.五、试述安全教育的内容:一安全法制教育.经济单位要贯彻安全法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二安全知识教育.经济单位要从理论上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三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践训练以掌握各种技能、技巧.四安全态度教育.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六、试述风险避免的适用性:适合采用风险避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某种特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二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七、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一风险隔离分为分割和复制.分隔就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经他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个地点.分散就是通过加大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位的损失.复制是指在设置一份经济单位艘游的财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二分割和复制的特点:1. 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2. 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3. 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4. 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八、风险转移的含义和方法:一风险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 风险的财产转移2. 风险的财务转移二风险转移的方法:出售、分包、约定免责.九、损失控制的定义和分类:一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二损失控制的分类:1. 依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2.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按照执行时间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损失发生后.第六章风险的财务处理一、试述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优缺点:一优点:1. 财务型非风险转移方法所能处理的风险,既可以是纯粹风险,也可以是投机风险,既有可保风险,可又不可保风险.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2.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具体操作措施灵活多样.3.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直接成本较低.与保险转移相比,所需费用总是低于购买保险的保险费.4. 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控制风险、减少风险.一般而言,把潜在损失转移给那些能够更好的进行损失控制的人,会降低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二缺点:1. 法律和清理的双重限制:2. 合同条文理解的差异可能引起起一些问题.3. 转让人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受让人不会无代价地接受转移,总是要求转让人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4. 受让人有时无力承担所转移的损失责任.二、风险自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风险自留又叫风险承担,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有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其实在在于,当风险事故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经济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措施有:一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经济单位把意外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吸收于短期的现金流通之中.二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又成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是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至损失的一。
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复习题集(第4665篇)
2019年国家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 )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A、高级管理层B、董事会C、监事会D、风险管理专门委员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答案】:A【解析】: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2.下列情形中,表现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关系的是( )。
A、不良贷款及坏账比率显著上升通常被视为资产质量下降及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征兆B、利率波动会影响资产的收入、市值及融资成本等,其任何不利变动必然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流动性风险C、前台交易系统无法处理交易或执行交易时的延误,特别是资金调拨与证券结算系统发生故障时,现金流量便会受到直接影响D、任何负面消息,不论是否属实,都可能削弱存款人的信心而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进而导致流动性困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市场风险的特征与分类【答案】:B【解析】:本题中,4个选项的表述都没有问题,但本题考查的是表现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关系,因此重点就是要体现出市场风险方面的因素如何作用于银行的流动性。
与市场风险有关的因素是各种价格的变动,包括利率变动、汇率变动、商品价格、股票价格。
与这4种价格变动无关的因素引起的风险就不是市场风险。
不良贷款及坏账比率是银行不良资产与坏账的变化情况,属于信用风险的相关指标,是由信用风险引起流动性风险;交易系统与结算系统的故障与价格变动无关,实际上属于操作风险问题引起流动性风险;负面信息首先影响银行信誉,这是信誉风险引起流动性风险。
3.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的一般限度是( )。
A、15%~20%B、20%~25%C、25%~30%D、30%~35%>>>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2节>国别风险的计量与评估【答案】:B【解析】:一般的限度是20%~25%,高于这个限度说明外债负担过重。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本章知识线索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收益与损失(一)风险的定义(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称为变化)。
(抽象概念)(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本书的理解)(3)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二)风险与损失风险绝不能等同于损失。
损失是事后概念,风险是明确的事前概念。
两者描述的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预期损失通过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非预期损失通过资本金来应对;灾难性损失一般通过保险手段来转移。
二、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不同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
(3)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
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可能性和财务成本,保护商业银行所有者的利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模式,因为资本金可以吸收商业银行业务所造成的风险损失,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商业银行有能力接受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比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率仅仅决定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潜力,而其所承担的风险究竟能否带来实际收益,最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讲 风险与风险管理
三、 前景理论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 A.你一定能赚30000元。 ▪ B.你有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性什
么也得不到。
❖ 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
▪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 “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 “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三、 前景理论
❖ 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 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000元,输了 失去50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请做出你的 选择。A.愿意;B.不愿意
❖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 “损失规避”(lossaversion):大多数人 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 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某制药企业有两种方案来减少由于产品责任所带来的损失风 险,其中,每种方案都有两个可能的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方案一
损失 概率
20 000元 0.5
15 000元 0.5
方案二
损失 概率
10 000元 0.98
50 000元 0.02
一、 期望值理论
解答:
两种方案的期望损失 方案一:0.5×20 000+0.5×15 000=17 500(元) 方案二:0.98×10 000+0.02×50 000=10 800(元) 方案一的期望损失比方案二的期望损失大,因此,按照期
第一篇
保险基础
第一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 险 概 述
一、 风险的本质 二、 风险的分类 三、 风险的度量
一、 风险的本质
(一)风险的含义
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风险管理高频考点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第一节商业银行风险考点1风险、收益与损失一、概念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如果某个事件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则不存在风险;若该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在风险。
二、风险与收益收益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开展金融产品交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所获得的盈利。
正确认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的作用:(1)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可能性和盈利可能性的平衡管理。
(2)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主动承担风险。
三、风险与损失风险与损失的区别: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风险事件造成的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事前概念,反映的是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是用概率描述的一种可能性。
损失的分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灾难性损失。
①预期损失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
②非预期损失是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到的较大损失。
③灾难性损失。
灾难性损失是指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
商业银行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应对损失:①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②利用资本金来应对非预期损失。
③对于规模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如地震、火灾等,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转移风险。
④对于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失,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加以规避考点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风险,因此又被称为违约风险。
特征:信用风险损失会因为交易对手(包括借款人、债券发行者和其他合约的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造成损失,而且,交易对手信用评级的下降也可能会带来损失。
中级银行从业-风险管理教材要点2017-精选.pdf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教训:一是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金融创新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二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使银行资产负债表短时间内严重受损;三是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助推了危机的形成和扩大;四是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创造了条件。
各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是金融监管标准过于宽松;二是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未及时跟进金融创新的步伐;三是监管标准不一致导致监管套利。
1.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1.1风险、收益与损失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灾难性损失。
预期损失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非预期损失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的较大损失;灾难性损失指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
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灾难性损失—购买商业保险、限制业务。
1.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风险分散(非系统风险)、风险对冲(管理市场风险—自我对冲与市场对冲)、风险转移(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风险规避(消极)、风险补偿(价格补偿)1.1.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八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
信用风险观察数据少不易获取,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市场风险数据充分易于计量,适于采用量化技术加以控制,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和非营利性,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流动性风险最具破坏力,其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声誉风险是多维风险;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密切相关的还有违规风险和监管风险巴III增加了对交易账户和双重违约的处理。
相比巴塞尔协议II,III对资本监管的重要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重新界定监管资本的构成,恢复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核心地位,严格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从严确定资本扣住项目,强化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2.改进风险权重计量方法,大幅度提高高风险业务的资本要求;3.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提升银行体系应对信贷周期转换的能力,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4.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普通股资本充足率应达到7%,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计提1-3.5%的附加资本要求。
风险管理模拟试卷
一、风险、收益与损失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所造成的结果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风险与收益的联系: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可能性和盈利可能性的平衡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主动承担风险。
风险与收益的区别: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的是风险造成的实际结果(善后处理);而风险却是一个事前概念,反映的是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是用概率描述的一种可能性(事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平均值,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非预期损失(置信区间内的可能性,利用资本金来应对)和灾难性损失(具有威胁的重大损失,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转移风险)三大类。
【典型例题】:1、风险是指:A.损失的大小B.损失的分布 C.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D.收益的分布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答案为C。
概念、记忆类。
二、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1、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第一,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第二,风险管理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分散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
第三,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
第四,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第五,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规模;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典型例题】:1、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A.吸存放贷B.支付中介 C.货币创造D.风险管理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答案为D。
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风险管理知识点_精简版
风险管理知识点_精简版第⼀章风险管理导论第⼀节风险的定义及构成要素⼀、风险的定义基本含义:某种事件发⽣的不确定性。
但是,在经济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保险学中尚⽆⼀个适⽤于他们各个领域的⼀致公认的定义。
(⼀)经济学: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
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表明风险是⾯临损失的可能性,是⼀定状况下的概率。
(⼆)统计学: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三)决策理论: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度量1、损失频率:⽤于度量事件是否经常发⽣2、损失程度:⽤于度量每⼀事故造成的损害图1-1风险发⽣的⼀般规律三、风险的特征(⼀)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概率度量风险发⽣的可能性。
(⼆)损害性。
损害是风险发⽣的后果,⽆风险则⽆保险。
(三)不确定性。
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的地点不确定2、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的时间不确定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损失的后果不确定(四)可预测性。
⼤量风险的发⽣呈现出⼀定的规律性,奠定了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
(五)发展性——可变性当代⾼新技术的开发与应⽤,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
如使⽤⽹络和⼿机的风险,电信诈骗。
四、风险构成的要素(⼀)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的各种原因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时,导致损失扩⼤的原因或条件。
通常分为三种:①物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关——有形的;②道德风险因素:与⼈的修养有关,偏重于⼈的恶意⾏为——⽆形的;③⼼理风险因素:与⼈的⼼理状态有关,偏重于⼈的善意⾏为——⽆形的;实质风险因素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为风险因素⼼理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造成⽣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的、外在的原因,是损害的媒介物。
(三)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故意的、⾮计划的、⾮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直接损失(Physical Loss)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结果(2)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由直接损失引发的⽆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结果包括:额外费⽤损失(Extra Expense Loss)收⼊损失(Income Loss)责任损失(Liability Loss)★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了风险。
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试《风险管理》考点速记第一章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风险管理水平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1.1 风险与风险管理1.1.1风险与收益与损失1.风险的三种定义(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3)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马科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
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匹配性3.风险和损失的区别:事前和事后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损失:事后概念4.损失类型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和冲减利润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灾难性损失——保险手段1.1.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要求,即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风险的分散(行业、区域、期限、客户的分散)、对冲(如利率和货币互换)和转移(如资产证券化)。
2.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定量分析为主;从分散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集中管理。
3.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
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降低法律、合规、监管成本。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两个因素:资本金规模、风险管理水平。
第1章-风险与风险管理(含答案)复习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风险2、可保风险3、风险管理4、静态风险5、动态风险6、纯粹风险7、投机风险二、填空题1、风险的特征是_____ 、______ 、______ 、____ 和______ 。
2、按风险所产生的环境分类,风险可分为_______ 和_______ 。
3、按风险________ 的分类,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4、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 、 ______ 、 _____ 和_____ 。
5、最常用的风险处理方式是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和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1.()是指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
A. 风险识别B.风险估测C.风险评价D.风险分析2.调查和了解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称为()。
A.分析风险B.感知风险C.暴露风险D.管理风险3.()是指掌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风险因素。
A.风险评价B.识别风险C.分析风险D.感知风险4.()是指那些可能导致消极后果或积极后果的因素和危害的来源。
A.风险环境B.风险条件C.风险暴露D.风险源5.从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设想事故发展的过程,进而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称为()。
A.事件树分析法B.事故树分析法C.风险识别D.风险估测6.从某一风险事故开始,运用逻辑学分析原则,由结果分析原因,找出各种可能引起事故的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能够分析出风险因素引起事故发生的重要程度,求出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提供控制风险因素的建议和方案,称为()。
A.风险估测法B.事故树分析法C.事件树分析法D.风险识别法7.风险估测是在()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
A.感知风险B.识别风险C.分析风险D.预测风险8.风险衡量的最终目的是()A.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B.为风险识别提供信息C.为风险决策提供信息D.暴露风险9.通常用()来描述损失发生的规律性。
银行初级《风险管理》高频考点
银行初级职业资格《风险管理》高频考点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第一节商业银行风险考点1:风险、收益与损失★风险与损失:损失(事后概念)、风险(事前概念);风险等同于损失的危害;分类与应对——预期损失(提取损失准备金、冲减利润)、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灾难性损失(保险,对于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造成的灾难性损失,应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加以规避)。
考点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
其中重点是各种风险的内涵及特征,难点是各种风险的对比识别。
(1)非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2)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集团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特征五个中就有一个,贷款组合;(3)多维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
考点3: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征:一是复杂性。
二是突发性。
三是交叉传染性快。
四是负外部性强。
负的外部性以及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巨大溢出效应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的特征。
第二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考点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四个★(一)资产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前)哈里•马柯维茨的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组合理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
(二)负债风险管理模式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欧式期权定价模型——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及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开辟了风险管理的全新领域。
(四)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全面风险管理代表了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符合巴塞尔协议和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石。
考点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一)风险分散(二)风险对冲(三)风险转移(四)风险规避(五)风险补偿考点6: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1.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2.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原动力3.风险管理可以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4.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5.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充足率水平;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0-b之间通常被认为是预期损失,是企业信贷部门正常承担的风险 C.a-c之间通常被认为是非预期损失,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本储备来吸收 D.b-c之间通常被认为是非预期损失,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本储备来吸收 E.超过c的损失被认为是灾难性损失,应当通过限制高风险业务的经济资本 配置加以控制 正确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损失的概念的综合应用。正确答案是BDE。预期损失是指商 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 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所以A选项不正确,B选项正确。 非预期损失是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 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到的较大损失;所以C选项不正 确,D选项正确。灾难性损失是指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 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商业银行通常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 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所以E选项正确。
收预期损失;利用资本 金来应对非预期损失
例题: 1.对于巨大的灾难性损失,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通常采用的手段的有() A.提取损失准备金 B.冲减利润 C.保险手段 D.资本金 E.核心资本 正确答案:A,B,D,E 解析: 对于规模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如地震、火灾等,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转 移风险;但对于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失,则应 当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加以规避。 2.商业银行通常用来吸收预期损失的方法是()
A.提取准备金 B.发行次级债券 C.冲减利润 D.冲销资本金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C 解析:商业银行通常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 期损失 3.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收益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B.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C.未来收益或损失可以被事先确定,则不存在风险 D.未来收益或损失不能被事先确定,则存在风险 E.未来收益或损失不能被事先确定,则不一定存在风险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未来收益或损失可以 被事先确定,则不存在风险;未来收益或损失不能被事先确定,则存在风险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4.商业银行通常用资本金来应对()。 A.系统损失 B.预期损失 C.非预期损失 D.灾难性损失 正确答案:C 解析:非预期损失是银行超过上述平均损失以上的损失,它是对期望损失的 偏差 5.下列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期损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商业银行已经预计到将会发生的损失 B.等于预期损失率与资产暴露的乘积 C.是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的方差 D.等于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与违约风险暴露三者的乘积
正确答案:C 解析:非预期损失才是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的方差 6.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包括()。 A.系统损失 B.预期损失 C.非预期损失 D.灾难性损失 E.经营损失 正确答案:B,C,D 解析:金融风险可能造成非预期损失、预期损失、灾难性损失 7.下列关于风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险是收益的概率分布 B.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 C.损失是一个事前概念,风险是一个事后概念 D.风险虽然通常采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损失规模来计量,但并不等同 于损失本身 正确答案:C 解析: 二者关系:风险是事前概念,损失是事后概念 8.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不包括()。 A.系统损失 B.预期损失 C.非预期损失 D.灾难性损失 正确答案:A 解析: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9.某客户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其中有1200万元的国债质押,其余是保证 ,假如该客户违约概率是1%,贷款损失回收率为60%,则该笔贷款的预期损 失是()。 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风险管理
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 知识点:风险与收益及其损失
● 定义: 1.收益有利于平衡损失和风险的承担 2.风险通常采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 损失规模来计量
● 详细描述: 损失分类: (1)预期损失: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 (2)非预期损失:资本金 (3)灾难性损失:保险手段 二者关系:风险是事前概念,损失是事后概念 (4)商业银行通常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
C.4.8万元 D.3.2万元 正确答案:C 解析:预计损失=预计损失率×资产风险暴露=1%×60%×(20001200)=4.8万 10.从风险管理角度,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损失通常为()。 A.实际损失、机会成本/损失、非预期损失 B.实际损失、无形损失、灾难性损失 C.预期损失、实际损失、灾难性损失 D.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灾难性损失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 (ExpectedLoss,EL)、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Loss,UL)和灾难性损失 (StressLoss,SL)三大类。 11.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损失通常分为( )。 A.实际损失、无形损失、灾难性损失 B.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灾难性损失 C.实际损失、机会成本/损失、非预期损失 D.预期损失、实际损失、灾难性损失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风险与收益及其损失的概念理解和记忆。正确答案是B。损 失分类:(1)预期损失: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2)非预期损失:资 本金(3)灾难性损失:保险手段,二者关系:风险是事前概念,损失是事 后概念。 12.商业银行的企业信贷部门通过整理和分析过去10年每个月所发生的实际 信用违约损失,按照损失规模和所发生的频度,获得如下图所示的信用损失 概率分布。 其中:a是频度的最高点,b是损失的统计中间数,c是可接受的损失临界点 。 仅就图表而言,下列关于商业银行不同种类风险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0-a之间通常被认为是预期损失,是企业信贷部门正常承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