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用药量计算
3.3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
药理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给予的药液量(m1数),以便给药。
例1:给体重22g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体重,溶液浓度为0.4%,应注射多少(m1)?
计算方法:小鼠每kg体重需戊巴比妥钠的量为40mg,则0.4%的戊巴比妥钠溶液的注射量应为10ml/kg体重,现小鼠体重为22g,应注射0.4%戊巴比妥钠溶液的用量:10×0.022=0.22(m1)。
例2: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 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
计算方法:兔每kg体重需注射1g,注射液浓度为20%,则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的注射量应为5ml/kg体重,现在兔体重为1.8kg,应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用量:5×1.8=9(m1)。
【习题】
1.给体重2.1kg的兔子注射30mg/kg的尼可刹米.注射液浓度为10%,应注射多少毫升?
2.大鼠口服双氢氯噻嗪剂量为5mg/kg,灌胃所需药液量为2.5ml/100g应配制的浓度是多少?
3.硫喷妥钠注射剂每支0.5g,免体重1.9kg,静注硫喷妥钠剂量为100mg/kg容量为1m1/kg,该药0.5g应配成多少ml?注射的药量是多少m1?。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给药量引言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领域中常用的手段,用于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动物实验中,给药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动物实验中常用的给药量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研究人员正确确定给药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给药量的计算方法动物体重和药物剂量是确定给药量的主要因素。
以下是常用的给药量计算方法:按体重计算按体重计算给药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常,研究人员会根据体重来确定每只动物需要接受的药物剂量。
计算公式如下:给药量(mg/kg)= 药物剂量(mg)/ 动物体重(kg)以研究小鼠为例,假设药物剂量为10mg,小鼠体重为20g(相当于0.02kg),则给药量为:给药量(mg/kg)= 10mg / 0.02kg =500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另一种常用的给药量计算方法是按体表面积计算。
这种方法考虑了不同动物种类体表积的差异,更精确地调整了给药量。
计算公式如下:给药量(mg/m²)= 药物剂量(mg)/ 动物体重(kg) × 动物体表面积系数动物体表面积系数是根据不同动物种类的体表积指数进行调整的。
研究人员可以参考相关文献获得不同动物种类的体表积系数。
其他因素的考虑除了体重和体表面积,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在内。
例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给药途径和给药频次都可能对给药量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给药量进行修正。
给药量的注意事项在确定给药量时,研究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精确记录动物体重给药量的准确性依赖于动物体重的准确记录。
研究人员应该使用专业仪器或称重工具来测量动物体重,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考虑药物的特性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特性,如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最高浓度等。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给药量的选择。
研究人员应该详细了解药物的特性,并根据需要调整给药量。
留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动物实验中常常需要使用较高剂量的药物才能达到所需效果。
不同种实验动物间用药量换算
2 mgk /g折算 mgm “ 换 因子 ” 算法 / 转 计
算问题。由于多数药物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及其对 不同动物的用药量没有详细的资料可查询 ,所 以, 实验人员在动物实验时常会为确定动物 的给药量 而苦恼。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及相关资料 , 综合五种 不同实验动物给药量确定的方法及其应用差异 , 为 动物 实验人 员提 供必 要的辅 助 。 1 按体表面积直接换算法 按照各种实验动物问单位体表面积的 用药量 相等 的原 则 进行 药物 换 算 , 此方 法 的重 点是 计算 实 验动物的体表面积。一般认为 , 计算我 国人 的体表 面积 ,许文 生公式较适 宜 ,即:体表 面积 m )0 。 . = 0 1 高 (m) 002 06X身 c + .18 X体重 (g 一012 。动 k ) .59 物 的体 表面 积通 常应用 由体重 推算体 表 面积 的 M e— u nr eh R b e公式 , : ( 即 A 体表面积 n )KX 体 l = w( 重 ,)/ 100 式中 K为一常数 , g2 / 0 。 30 随动物种类而异 ( 见表 1 2 ) 第 列 。以上公式计算 出来的体表面积是 粗略的估计值 , 未必完全符合具体实测数值 。 例如 : 某 药大 鼠灌 胃的剂 量 为 30 /g试 估计 犬 灌 胃给 0mg , k 药 时 的试 用剂 量 ?解 : 用标 准 实验 大 鼠体 重约 为 常 20 , 其 体 表 面 积 为 : 大 鼠 = . 0 g A 91 X
2 0 //0 0 = . 1 (I 。 0 mg g 0 231 0 0 00 11 ) 3 0 / 改以 m / 3 T k g 表示: m
30 20 3 12 m / 0 0 /0 = 9 9( g ) x. . 1 1 m 。常用标 准犬体重约为 1k , 其 体 表 面 积 为 : 犬 = 1 X 0g A l. 2
实验动物用计量的换算方法
实验动物用计量的换算方法
1.老生常谈的等效剂量
我个人观点是只设置2个剂量组,折中一下。
但不论如何,设置多剂量组之后,对于动物数(n)要求较高,小鼠每组至少10只,大鼠至少8只,犬或者猴至少4只。
当然了,试验检测指标只包括一般性的计量资料可以如此设定动物数。
如果涉及评分法之类的计数资料,动物数(n)可能还得往上加。
4.给药体积换算
直接举例子
① 体重2kg的新西兰白兔静脉注射20%A药物溶液(20g完全溶于100ml水),若A药设计剂量为1g/kg,那么该注射多少体积的药物?
A药浓度为20%,则1g药物需溶于5ml水,1kg的兔子注射1g 药物,则1kg兔子的注射体积为5ml。
那么2kg兔子注射体积就是10ml。
②假如犬的肌注药物剂量为10mg/kg,肌注体积为1ml/kg,药物该配成多少浓度?
此时可认为1kg动物肌注1ml体积的液体中有10mg药物,也就是每100ml溶液中需要1000mg药物,配药时用1g药物充分溶解在100ml水中即可。
实在弄不清,就带上单位来换算,就搞清楚了。
这才是正道的光!
5.体型系数换算
这个方法区别于表面积换算法,后者往往需要动物在其规定的体重范围内,否则会有较大误差。
然而,现实往往是动物体重增长较快,实验前、中、后期,体重变化较大,如果再抱着表面积计算会导致后期实际用药量降低。
体型系数换算可以根据动物的实际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个人觉得更贴近实际。
计算公式如下
D代表种属剂量(mg/kg),R代表上表中的系数,W代表体重(kg)。
注:此表和公式引自《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第2版(李才、任立群著)。
实验动物用药剂量换算汇总
实验动物用药剂量换算汇总展开全文⊙编辑:星河《药理实验方法学》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表1 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最后一行,就是我们通常用到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0.018/0.2kg= 6.3 X mg/kg.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
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
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
注意体重的单位要化成一致。
这个折算系数是以上表中蓝色所示的标准体重计算得来的。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小鼠、豚鼠等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
小鼠的剂量=X mg/kg×70kg×0.0026/20g=X mg/kg×70kg×0.0026/0.02kg= 9.1 X mg/kg.豚鼠的剂量=X mg/kg×70kg×0.031/400g=X mg/kg×70kg×0.031/0.4kg= 5.42 X mg/kg.兔的剂量=X mg/kg×70kg×0.07/1.5kg= 3.27 X mg/kg.猫的剂量=X mg/kg×70kg×0.078/2.0kg= 2.73 X mg/kg.猴的剂量=X mg/kg×70kg×0.06/4.0kg= 1.05 X mg/kg.狗的剂量=X mg/kg×70kg×0.32/12kg= 1.87 X mg/kg.注意,人的临床剂量常会以××mg/d 来表示,这时我们一定要把它转化成××mg/kg才能以上式来折算。
实验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
实验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1. 同种动物间的剂量换算以mg/kg体重以mg/m2体表面积体表面积A=R·W2/3其中,A是动物体表面积(m2),W是体重(kg),R是动物的体型系数。
同种动物之间可以采用以下比例式折算:D1:D2=A1:A2=W12/3:W22/3例已知20g小鼠某药物剂量为58mg/kg,现欲取40g老年小鼠给1/10的剂量给药,应取多少剂量为宜?20g鼠剂量0.02kgX58mg/kg=1.16mg其体表面积0.06X(0.02)2/3=0.0044m2体表面积剂量 1.16/0.0044=264mg/m240g鼠体表面积0.06X(0.04)2/3=0.007m21/10剂量0.007X264/10=0.185mg标准动物的等效剂量折算系数法首先查得折算系数(K),再按照下式计算:D B=K·D A其中,D A为A动物的剂量D B为B动物的剂量。
A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兔猫20g200g400g 1.5kg2kgB动物小鼠20g 1.07.012.2527.829.7大鼠200g0.14 1.0 1.74 3.9 4.2豚鼠400g0.080.57 1.0 2.25 2.4兔 1.5kg0.040.250.44 1.0 1.08猫2kg0.030.230.410.92 1.0不同动物等效剂量(mg/只)的折算系数等效剂量的直接折算法对于任意动物:每只用量(mg/只)D B = D A ·(R B /R A )·(W B /W A )2/3千克体重剂量(mg/kg )d B = d A ·(R B /R A )·(W A /W B )1/3对于同种动物:每只用量(mg/只)D B= D A·(W B/W A)2/3千克体重剂量(mg/kg)d B= d A·(W A/W B)1/3将动物体型系数及标准体重引入公式,预先计算出换算系数(R ab),校正系数(S A,S B):R ab=(k a/k b)·(W b/W a)1/3S a=(W标准/W a)1/3S b=1/(W标准/W a)1/3由标准体重求标准体重的剂量D b=D a· R ab由标准体重求非标准体重的剂量D b’=D a· R ab· S b由非标准体重求非标准体重的剂量D b’=D a’ · S a· R ab· S b例已知20g(标准体重)小鼠某药物剂量为4mg/kg,求8kg(标准体重)犬的用药剂量?查表得,R ab=0.150犬的剂量为,D b·R ab=4X0.150=0.600mg/kg3.注意事项千克体重剂量和体表面积剂量。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嘿,你知道吗,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可是非常重要的哦!这可不能马虎!
首先呢,计算实验动物用药量有几个关键步骤。
要先确定实验动物的体重,这就像给它们量个身一样重要呢!然后根据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用体重乘以相应的系数来算出用药量。
但这里面可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呀!比如一定要准确测量体重,不能有误差,不然那可就糟糕啦!还有就是要仔细查阅药物资料,确保使用的剂量范围是正确的,这可不能乱来呀!
接着说说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计算用药量的时候,可不能只想着达到效果,还得保证动物的安全呀!要是用药量过多,可能会对动物造成伤害,那实验不就失败了嘛!就像我们不能给小朋友吃太多药一样。
而稳定性也很关键呀,每次用药都得保持一致,不能今天多明天少的,那可不行!
再讲讲应用场景和优势。
这种计算方法在药物研发、医学研究等领域那可是大有用处呀!它能帮助科学家们准确地给动物用药,获取可靠的数据,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呢!它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就像给实验上了一道保险一样。
来看看实际案例吧!之前有个研究团队在做药物实验的时候,因为没有仔细计算用药量,结果实验结果乱七八糟的,后来重新认真计算了用药量,实验就顺利多啦!这就充分说明了正确计算用药量的重要性呀!
所以呀,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真的超级重要呀!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这可是关系到实验成败和科学研究进展的大事呢!。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之一:剂量换算关于剂量换算的问题最近不少战友询问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学习药理的战友来讲,可能是非常熟悉了。
但对于非药理专业但又需做药理实验的战友来说,仍然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mg/kg×70kg×200g=Xmg/kg×70kg×=Xmg/kg.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
实验动物用药量计算
在观察一个药物的作用时,应该给动物多在的剂量是实验开始时应确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药物的剂量。
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
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
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
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
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
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
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少。
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 5-89日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
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灌肠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ml数),以便给药。
例1:计算给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计算方法:兔每kg体重需注射1g,注射液为20%,则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的注射量应为5ml/kg体重,现在兔体重为1.8kg,应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用量=5×1.8=9ml。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之一:剂量换算关于剂量换算的问题最近不少战友询问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学习药理的战友来讲,可能是非常熟悉了。
但对于非药理专业但又需做药理实验的战友来说,仍然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动物实验给药剂量换算
动物实验给药剂量换算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分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个问题;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试着换算一个;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200g=X mg/kg×70kg×=X mg/kg.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倍;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注意体重的单位要化成一致;这个折算系数是以上表中蓝色所示的标准体重计算得来的;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小鼠、豚鼠等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小鼠的剂量=X mg/kg×70kg×20g=X mg/kg×70kg×=X mg/kg.豚鼠的剂量=X mg/kg×70kg×400g=X mg/kg×70kg×=X mg/kg.兔的剂量=X mg/kg×70kg×=X mg/kg.猫的剂量=X mg/kg×70kg×=X mg/kg.猴的剂量=X mg/kg×70kg×=X mg/kg.狗的剂量=X mg/kg×70kg×12kg =X mg/kg.注意,人的临床剂量常会以××mg/d来表示,这时我们一定要把它转化成××mg/kg才能以上式来折算;如:某药,成人每天服用50mg.计算大鼠的等效剂量;大鼠的等效剂量=50mg/60kg×=kg.在这里,我们一般把成人的体重按60kg来算比较合理;尽管在这个表中,成人的标准体重设为70kg;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来编制这样一个简表,希望能给广大战友们提供一个方便;这样,我们不必去翻阅厚重的药理实验参考书,也不必在初涉实验时茫然无措了;见下表:关于这个表,我说以下两点:1.这个表虽然是以体重的比来计算剂量,但实际上计算的是体表面积;很多人误认为这是按体重来算剂量,不准,提出要按体表面积来算;这是误解;这个折算系数实际上就是已经把体重与体表面积的关系折算过来了的;不信,你可以用体表面积的公式来算,结果是相差无几的;如:一个70kg的人平均体表面积是,一只200g大鼠的体表面积约305cm2.我们来换算一下;按体表面积来算,那就是要算于它们单位体重所占的体表面积的比值,也就相当于它们的剂量比;人:/70kg=大鼠:305cm2/200g=305×10-5/=大鼠剂量/人的剂量=大鼠比表面积/人比表面积==可以看出,与我们上述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几乎相同;为什么说要按体表面积来算才是准确的呢起初人们也以为是直接按体重比计算剂量就可以了,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经研究才知,是与体表面积基本成正比的;这是根据能量代谢的原理而得出的,认为人和动物向外界环境中放热的量与其体表面积成正比;很多研究指出:基础代谢率、热卡、肝肾功能、血药浓度、血药浓度_时间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肌酐Cr、Cr清除率、血液循环等都与体表面积基本成正比,因此按照动物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比体重更为合理;应该说,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推论;在目前没有更好的、也没有更方便的换算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当前这种折算关系当作一种重要的参考;附:早在十九世纪末年,生理学家Voit 氏等发现虽然不同种类的动物每kg体重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相差悬殊,但都如折算成每m2体表面积的散热量,则基本一致;例如马、猪、狗、大鼠和人的每m2体表面积每24小时的散热量都在1000 kCal 左右;药理学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则习惯于以mg/kg 或g/kg等方式来计算药物的剂量;这种办法行之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时,问题似乎不大;但用于不同种类动物时,常常会出现严重偏小或偏大,以致无法完成实验;1958年Pinkle氏报告6-MP等抗肿瘤药物在小鼠、大鼠、狗和人身上的治疗剂量,按mg/kg计算时差距甚大,但如改为按mg/m2体表面积计算,就都非常接近;此后,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的概念逐渐为药理学家接受,被认为尤其适用于不同动物之间剂量的换算;以上所述,一方面是想说明按体表面积算剂量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想表明通过折算系数后,以体重为参照,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实用的,且方便;2.这种换算关系的前提是:各种动物对某药的敏感程度是一样的;在上述的折算关系中,我们是没有考虑到种属差异的;我们理想地认为,对任何药物,各种动物和人的敏感程度是完全一样的;这是我们折算等效剂量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例如:犬无汗腺,对发汗药不敏感,而对流涎药比较敏感;大鼠无胆囊,对利胆药及有明显肝肠循环的药物与其他动物差别较大;鼠和兔对催吐药不敏感,而犬猫则较为敏感;吗啡对一般动物有抑制作用,但却对猫引起兴奋;抗凝血药毒鼠强等对小鼠特别敏感,中毒剂量可以其他动物小数百倍;抗胆碱类药物阿托品,莨菪碱等,家兔有明显耐受性黑色家兔,特别不敏感,但新西兰家兔除外;同是啮齿类动物,家兔是草食动物,大鼠小鼠是杂食动物,对一般药物在静注时剂量换算尚属可用,在口服用药时家兔往往起效较迟,吸收较差,特别是对胃动力药及消化系统药差异更大;大鼠对血管阻力药敏感,却对强心苷类不敏感,而猫对强心苷类则很敏感;大鼠对缺乏维生素及氨基酸敏感,因能自行合成维生素C,故对缺乏维生素C不敏感,而豚鼠对缺乏维生素C及变态反应特别敏感;我们可以用常用的麻醉剂试试对不同动物的作用;如果机械地按等效剂量去算,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实际上,我们都是一半参考等效剂量,一半靠自己的摸索;因此,不能把这个所谓的等效剂量完全照搬;当然,我们同样反对毫无根据地乱设剂量;如:有的人做实验相当然地自己随意地设置10mg/kg ,20mg/kg, 40mg/kg.好像是方便自己配药,而不是根据科学的道理来设置;这是我们所应当摒弃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换算方法只是一个重要参考而已;遇到有很大种属差异的药物或化合物,上述换算关系就相差很大了;这一点要引起大家的关注;下面我再介绍一下体型系数;体型系数是人们根据不同动物的体重与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来的;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体型系数;不少动物包括人的体型系数在~;体表面积=体型系数×体重2/3在此附上一些常用实验动物的体型系数表;下面我们来算一下,各种动物之间的体表面积比;如:一个70kg的人与一只200g的大鼠的体表面积;人的体表面积=×702/3=大鼠的体表面积=×2/3=体表面积比大鼠/人==~~=再算体重为20g 的小鼠的;小鼠的体表面积=×2/3=体表面积比小鼠/人==~~=可以看出,这个计算结果与前面我们所说的那个表基本是一致;事实上,那个表就是根据体型系数算出来的;这个按体型系数计算体表面积的公式被称为Mech公式;于1879年发表;这个公式的发表,可以说,对于科学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使得我们从事药理、实验动物学的科研人员有了很好的借鉴;从上述解析也可以看出,我们完全可以信任第一个表中所列出的折算系数,当然,也完全可以信任后面我编制的那个简表;因为,这一切都是由体型公式计算得来的,也就是说,是按体表面积来计算等效剂量的;为什么说,当实验动物体重不在上述标准体重的附近的话,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剂量就不那么准了呢这是因为,我们用这个折算系数,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关系;就是说,70kg的人对200g的大鼠,那么这个剂量完全准确的;但如果大鼠不是200g,那么就会有偏差了;这个偏差来源于体型系数的公式;我们是应当按体表面积来计算剂量的;体表面积=体型系数体重2/3注意,体表面积是与体重的2/3次方成正比的;而我们按折算系数计算的时候,是直接按体重给药的;也就是说,剂量是与体重成正比的,而不是与体重的2/3次方;这就是偏差的来源;我们下面就来一一地算一算;以大鼠为例;设人的剂量为X mg/kg,体重70kg.体重为15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剂量=X mg/kg , 1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体表面积=2/3=人的体表面积=体表面积比大鼠/人=/=18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70= X mg/kg体重为18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剂量=X mg/kg , 18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X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体表面积=2/3=人的体表面积=体表面积比大鼠/人=/=18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70= X mg/kg体重为25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剂量=X mg/kg ,2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X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体表面积=2/3=人的体表面积=体表面积比大鼠/人=/=2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70= X mg/kg体重为30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剂量=X mg/kg , 30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X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体表面积=2/3=人的体表面积=体表面积比大鼠/人=/=2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70= X mg/kg体重为35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剂量=X mg/kg , 3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X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体表面积=2/3=人的体表面积=体表面积比大鼠/人=/=2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70= X mg/kg从上述计算我们是不是看出了一点规律那就是,当大鼠体重小于200g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小;而大鼠体重大于200g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大;推广一下,当实验动物体重小于标准体重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小;而当实验动物体重大于标准体重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大;哪一种计算结果更准确呢当然是按实际的体表面积来算;哪一种计算方法更方便呢当然是按折算系数来计算;尤其是对非药理、实验动物专业方面的战友来说;那么,二者的误差有多大我们该怎么样调整下面我们就谈一谈两种计算等效剂量方法的误差问题;从上面我们已经知道按折算系数计算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应该说是属于系统误差;是由于这个公式本身给我们的实验带来的误差;还有一种误差是我们在实验中实际给药时,由于称体重、给药时的不准而产生的,那就不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问题了;我们仍以大鼠为例来讨论这个误差问题;设人的剂量为U mg/kg, 体重为70kg;设大鼠的体重为X kg,按折算系数计算得出的Xkg大鼠的用药量为Y1;则:Y1=U X=按实际体面表面计算得出的Xkg大鼠的用药量为Y2;Y2=X2/3/1.722U 70=X2/3这样,我们就构筑了两个函数关系式;函数Y1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其值是与X成直线相关的;函数Y2是一个指数函数,其值是随X增大的,但不成直线;这两个函数在什么时候相等呢很显然,就是当X=的时候;因为折算系数是当大鼠体重为时来计算的;根据前面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预测到:当X<时,函数Y2在Y1的上方,当X>时,函数Y2在Y1的下方;如下图所示:我们知道,一般用于实验的大鼠,其体重大多在150~350g之间;常常选用的是180~220g的大鼠;如下图矩形框所示;下面我们来计算误差;这个误差应为相对误差;令: 按折算系数计算的剂量=A按实际体表面积计算的剂量=B相对误差=A-B/B×100%=A/B-1很显然,这个相对误差是有正负的;当X<时,误差为负;当X>时,误差为正;因A=Y1=,B=Y2=X2/3这样,我们就可以以X为自变量,以相对误差为因变量,再构筑一个函数Y3;Y3=/X2/3-1=X1/3-1现在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这个来估算按折算系数计算的剂量与实际相差多少;如果相差不大,我们认为是可以接爱的;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当大鼠体重在200~300g时,误差不到20%.在200g以下,是负的误差;体重kg 相对误差从以上数据可知:当大鼠体重在170~230g范围内,按折算系数计算剂量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当大鼠体重在150~260g范围内,按折算系数计算剂量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当大鼠体重在120~300g范围内,按折算系数计算剂量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当大鼠体重在100~340g范围内,按折算系数计算剂量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大鼠在实验期间的体重在180~250g;这样,我们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剂量,其相对误差不会超过10%.基本上能接受;如果比较均匀,在180~220g,则相对误差在5%以内;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至此,我们是否明白了那就是说:药理实验方法学所编的等效剂量折算表,按体重给药,只要大鼠体重相差不是很大,其误差是可以接受的;这个表的编制,就是为了方便广大科研工作者;如果大鼠体重达300g以上,尤其是达350g以上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实际体表面积来算;我们知道,要把体重转化成体表面积,要用到计算器;这在我们给药的时候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如果我们真的一定要很严谨,坚持要按实际体表面积给药的话,我们如何快速、简便地算出剂量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理论的结果来进行修正;凡体重在250~300g之间的,误差按10%计算;即:A-B/B=;我们可以直接按折算系数,算出A的值;而B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最接近实际体表面积的值;易知:B=. 那就是说,在这个体重范围内的大鼠,剂量打九折就行了;凡体重在300~350g之间的,误差按15%来算;B=;剂量为八点七折;凡体重在350~400g之间的,误差按20%来算;B=凡体重在400~450g之间的,误差按25%来算;B=凡体重在450~500g之间的,误差按30%来算;B=这只是理论推算,除极少数情况外,实际体重太大的恐怕不能用于实验;此前,不少战友对于剂量到底是按体重算还是按体表面积算,是有过一番争论的;在此,当我们了解了其中的相对误差后,就会有选择依据了;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提到的误差,权衡一下用哪一种方法;除了这些误差之外,我们在实验中常有不少人为误差;给药的剂量常会因为人为的操作而出现偏差;而那样的偏差达10%我想是很常见的;而我们这个折算系数公式算出来的剂量误差在15%以内的话,是不足为虑的;因此,在说了这么多之后,我想说的是: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按折算系数算出来,剂量是八九不离十的;按照前面我所编制的简表,大家都可以非常方便的算出剂量来;也就不必经常来论坛里问剂量了咯~~~多一句很笨笨的话:有人会问,那我要算大、小鼠之间的剂量比呢,要算大鼠和豚鼠的呢在鼠和兔的呢这就很简单了;我们知道它们之间与人的剂量比,相比一下就知道它们之间的比了;至此,我们对于这个折算系数换算剂量的方法基本解析完全;附:为了这一个小小的剂量的问题,花大量的篇幅来讲,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论证药理实验方法学上那个等效剂量折算表的权威性;按此表来计算,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而如果一定要用实际体表面积来算,一则相差无几,二则繁琐,令人不胜其烦;看了以上的论述种种,您是否已有了上述感受呢现在,您就可以放心地用我编的那个简表了;很简单的几个数字:小鼠:倍大鼠:倍豚鼠:倍兔:倍猫:倍猴:倍狗:倍;欢迎大家多多探讨~~本人意见仅供参考;又附:在此对那个药理实验方法学中的折算关系表再提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商榷;我觉得,此表中,人的体重设为70kg,是有点不妥的;我们国人的平均体重是否能达到70kg难道我们都能吃得这么好这恐怕不是太合理;如果设为60kg或55kg,则能为大多数人接受;这样一来,这个表就得进行修正;如果为60kg,则人的体表面积为左右;那么,这样一来,折算系数表的中数字,全部要修正;最后一行的数字要乘以=而表最右上端的人的体重改为60kg.如此一来,我所编的那个简表就要修正了;按人体重60kg计算:这样,计算各种实验动物与人的剂量的倍数时就是这样了:实验动物用剂量=人的剂量60折算系数/动物体重;而原有的计算方法为:实验动物用剂量=人的剂量70折算系数/动物体重;这样,相当于简表中的数字都要乘以6070=结果如下:小鼠:倍大鼠:倍豚鼠:倍兔:倍猫:倍猴:倍狗:倍;同理,按人体重55kg计算:简表中数字乘以5570=小鼠:倍大鼠:倍豚鼠:倍兔:倍猫:倍猴:倍狗:倍;同理,按人体重50kg计算,简表中数字乘以5070=小鼠:倍大鼠:倍豚鼠:倍兔:倍猫:倍猴:倍狗:倍此结果与大家共探讨;如有不同看法,请与我交流;在做动物实验的时候,我们通常要用到不同的给药途径;而且,有时候我们想知道不同的给药途径之间的效果相差有多大以什么样的比例给予能使不同给药途径之间的效果差不多呢比如:某药,可静脉注射,也可以腹腔注射,我们想把静脉途径改为腹腔,到底给多少药比较合适呢或者,把静脉的改成口服,又大概是多少呢这些问题,许多实验书上并没有定论;大多数是我们在实践中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谈到生物利用度;按照经典的定义,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吸收的速度反反与药物的达峰时间相关联;而吸收的程度与发挥作用的药量是相关的;而我们常常主要关注的是吸收程度;因而,生物利用度F=药物吸收量/经静脉给药的量,这就是绝对生物利用度;我们谈到不同给药途径之间的换算,就是要用到绝对生物利用度;通常我们以静脉为参照,来比较其它途径给药能达到静脉的百分之几来衡量;关于不同途径给药的问题,在不少的药理及相关的书上,有如下的叙述:以口服量为100时,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0~30,静脉注射量为25;这些是我们实验时所得到的一般的经验;从以上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常常把口服生物利用度估计为25%左右;认为肌注相当于静脉的80%,皮下相当于静脉的50%;应该说,这样的估计是比较合理的;口服一般生物利用度可有30~40%,高者也可达70%,低者在15%以下;估计为25%,有点偏于保守,本人倾向于估计为30%;除此之外,在动物实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就是:腹腔注射;它可达到不错的效果,而又比静注要简单方便,因此常常采用;除了有吸收不太规则的缺点之外,其余方面很不错;而且吸收一般可达静注的80~85%;因此,我们可以将上述结果列于下:对此简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给药剂量可参照经验,但最好亲自实验;因为每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不一样的;简表中所示只是一种多数情况下的估计;可能与实际会有较大出入;第二,能够不改给药途径时,尽量不改;实验药量足够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改给药途径;一则是各给药组间要剂同对比;二是给药途径改后效果不好对比;尤其是口服和静注之间有时按上述折算给药时,血药浓度相差太大;主要是口服影响因素多;第三,有时实验操作熟悉程度影响很大;尤其是静注;而口服途径一般来说,较易实现相对准确;以上所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和我交流~~~~附:关于局部给药的剂量折算问题有时候,我们做的虽然是在体实验,却是局部给药;如:想考察一种药物对烧伤的作用;一般用兔子做实验;那么,在多大的面积上给多少药才与临床差不多等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讨论皮肤给药的;我个人认为,如果只是看药物在局部的作用如:烧伤,就和人体用相同的剂量;即用于人体多少面积涂多少药,动物也是多少面积涂多少药;不过,要注意一点,这是我们设想实验动物对此药敏感程度与人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如果是透皮吸收的呢也就是说,把皮肤只当作一个给药途径,最终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呢那实际上就相当于体内给药了,仍然按前面所述的等效剂量给药;那么,对于这样一些在这个表中无法找到折算系数的动物,我们怎样来折算它们与人或其它动物的等效剂量呢对此,很多人会感到茫然;其实,只要知道等效剂量折算的原理,我们照样可以很好地估算出来;与其它实验动物的剂量折算相似,方法如下:第一,能找到有参考文献的,可以用现成的剂量;但这样的情况不多;第二,有临床用量的,折算到动物;这就要我们去找到相应的动物的体型系数;通过查文献我们可以找到;;;LD50与药效学实验剂量的换算面对一个全新的化合物,无任何资料可参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设置剂量我想,首先至少我们会做一个急性毒性实验;在急毒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LD50,或者是最大耐受量MTD;这可能成为我们选择剂量的一个重要依据;那么,如何根据LD50或MTD来选择剂量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下面我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在不少的药理书上,都是讲测出药物或化合物的LD50以后,取其1/10,1/20,1/30的剂量作为药效学的高、中、低剂量;对此,我们差不多也是这样做的;只是有个预试过程;在预试中摸索并调整剂量;但上述剂量的设置似乎没有一个定量的、理论的依据;那么,我们如何来估计药效学实验的剂量呢在此,我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我们知道,药物是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存的;在达到很好的药效的时候,可能已经产生毒性了;我们既要控制毒性,又要在这个基础上尽量最大地发挥药效;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满足这样一个要求呢我觉得,就是:当药物差不多刚刚引起毒性反应时的剂量设为药效学的最高剂量,再往下以等比递减;如果要给一个定量的数字,我觉得取LD5比较好;就是说,把引起5%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定为药效学最高剂量;如果这样,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寻找LD50与LD5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运用药理学与数学的知识来探讨这个问题;为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基础知识;我们知道,药理效应跟剂量或药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完全地成比例,可能是效应与浓度的对数成比例,也可能效应与浓度的对数亦不成比例,而是表现出一种这样的规律:浓度较小时,增加浓度药效增加不很明显;浓度中等时,增加浓度药效有较明显地增加;浓度较大时,增加浓度药效增加又不太明显;直到出现最大效应;这就是所谓的“量-效关系”或“浓度-效应关系”;如何用数学的模型或是公式来描述这样一种“浓度-效应关系”呢早已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为大家所公认的是由提出的一个方程:E=ECs50+ Cs这就是着名的Hill方程;式中,Emax表示药物的最大效应;EC50表示达到50%的Emax时的药物的浓度;C表示药物的浓度;上标S是表示浓度-效应关系曲线形状的参数;毒理效应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药理效应;因此,我们将这一公式移植到急毒实验中来进行一些应用;对于一定大小的动物而言,一定的剂量与一定的血药浓度基本上成正比的;所以,我们就以剂理来代替浓度进行计算;上式中,以LD50代替EC50,以LD代替C,则得:E=LDs50+ LDs。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实验的目的,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经口给药、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下面将介绍各种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并简述药物给量的计算方法。
1.经口给药(口服给药)经口给药是实验中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药物通过口腔、食道、胃和肠道进入血液循环,对实验动物产生作用。
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技术。
但经过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受到肠道酶和肝脏的一次进过效应。
2.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在动物的皮下组织中注射药物。
特点是便捷简单,对实验动物能够均匀吸收。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背部的腰椎处。
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动脉或静脉血管中,使药物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该方法能够实现药物的快速作用,但需要特殊的技术和专业的操作,同时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和药物的性质掌握合适的给药速度。
4.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与皮下注射相比,肌肉注射的吸收更快且更完全,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更持久。
通常将注射部位选择在大肌肉组织上,例如大腿肌肉。
药物给量的计算方法:药物给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药物的浓度和给药途径进行合理估算。
给药量=目标血药浓度×剂量体积/药物浓度×动物体重其中,目标血药浓度是研究中设定的药物效果所需要达到的血药浓度;剂量体积是每次给药所需用到的药物体积;药物浓度是给药液体中药物的浓度;动物体重是实验动物的体重。
在实验中,根据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实际需要,还需要将计算得到的给药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算。
此外,在药物给量计算中还需考虑到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给药次数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给药量的计算只是一个初步估算值,实验中仍需根据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及目标血药浓度进行进一步调整。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药物给量的计算方法是实验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一)动物给药量的确定在观察一个药物的作用时,应该给动物多大在的剂量是实验开始时应确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药物的剂量。
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
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
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
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
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
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
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少。
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5-89日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
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灌肠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
(二)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ml数),以便给药。
例1:计算给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计算方法:兔每kg体重需注射1g,注射液为20%,则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的注射量应为5ml/kg体重,现在兔体重为1.8kg,应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用量=5×1.8=9ml。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经口给药法(一)灌胃法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种常用给药法。
1.鼠类:鼠类的灌胃器由特殊的灌胃针构成。
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右U角中,插入口中,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到达膈肌位置,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
2•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
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
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
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
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
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
(二)口服法口服给药是把混入饲料或溶干饮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
此法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剂量不能保证准确,且动物个体间服药量差异较大。
大动物在给予片剂、丸剂、胶囊剂时,可将用镊子或手指送到舌根部,迅速关闭口腔,将头部稍稍抬高,使其自然吞咽。
二、注射给药法(一)皮下注射皮卜注射一般选取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大鼠、小鼠和豚鼠可在颈后肩胛问、腹部两侧作皮下注射;家兔可在背部或耳根部作皮卜注射;猫、犬则在大腿外侧作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
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
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
(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
大鼠、小鼠、豚鼠可注射大腿外侧肌肉;家兔可在腰椎旁的肌肉、臀部或股部肌肉注射;犬等大型动物选臀部注射。
注射时针头宜斜刺迅速人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注射。
(三)腹腔注射给大鼠、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时,以左手固定动物,使腹部向上,为避免伤及内脏,应尽量使动物头处于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 再将注射器沿45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
手把手教你计算实验动物的给药剂量
⼿把⼿教你计算实验动物的给药剂量我们在实验中估算⼀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种⽅法是根据临床的⽤量,但没有实验动物的,要进⾏剂量的换算,这是我们后⾯要介绍的内容。
也可以查⽂献,参考别⼈使⽤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
有时没有我们所⽤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这些也得进⾏换算。
另⼀种⽅法是根据⾃⼰或⽂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估算,以期采⽤合适的剂量。
⼀般参考数据是LD50。
⾄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不做讨论。
下⾯我们就来谈谈怎么进⾏药物剂量的换算吧。
假设消炎药A的⽤法⽤量为⼝服,⼀次2⽚,⼀⽇2次,每⽚0.5g。
如果⽤来给⼩⿏治疗的话,每天应该给⼩⿏吃多少⽚药呢?⾸先我们要知道,动物对药物的耐受性⽐⼈⼤,即单位体重的⽤药量动物⽐⼈⼤。
⾄于要有多⼤呢,我们可以通过药剂量换算来确定。
这个换算不是简单的通过⼈与动物的体重⽐进⾏换算,因为药物的mg/kg体重剂量只在(1±20%)动物体重的范围内是可靠的。
当动物体重相差很⼤时,体重越⼩,则每公⽄体重剂量越⼤。
这时,我们⽤体表⾯积剂量(mg/m2)换算较为合适,即动物的⽤药剂量(D)⼤致与其体表⾯积(A)成正⽐,即DA:DB≈AA:AB。
所以我们体表⾯积换算⼈与动物的药物剂量较为合适。
体表⾯积经验公式:体表⾯积A(m2)=R×W(kg)2/3,R为体型系数不同动物有不同的体型系数,下表1为⼈与常⽤实验动物的体型系数表:注:有些资料记载的体型系数(R)为此表中的1000倍,如⼩⿏为59,这是因为单位不同所致。
由此可推导出公式:DB=DA×AB÷AA=DA×(RB×WB2/3)÷(RA×WA2/3),根据该公式可计算出各动物的体表⾯积,然后再根据其⽐值即可进⾏药物换算了,各动物见体表⾯积⽐值见下表2:查表⽅法:由A动物折算B动物的药物剂量,则先在左列找到A动物,再在上⾏找到B动物,⼆者交叉处即是A、B两种动物体表⾯积的⽐值。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给药量关于剂量换算的问题最近许多战友询问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那个问题对学习药理的战友来讲,可能是专门熟悉了。
但关于非药理专业但又需做药理实验的战友来说,仍旧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以下几点来探讨那个问题。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那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截了当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如此,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确实是依照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纳合适的剂量。
一样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那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那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那个确实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这也确实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实验动物剂量换算
实验动物剂量换算问题的解析一、体表面积计算法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本人认为在此表中,人的体重设为70kg,是有点不妥的。
如果设为60kg,则能为大多数人接受。
这样一来,这个表就得进行修正。
如果为60kg,则人的体表面积为1.55m2左右。
那么,这样一来,折算系数表的中数字,全部要修正。
最后一行的数字要乘以1.72 / 1.55 =1.11,而表最右上端的人的体重改为60kg。
那么我们来看看上面这个表的最后一行,这个也是我们通常要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但是如果按这个表来计算实验动物的等效剂量,需要动物的体重基本上在标准体重的区间内相差不大才会准确。
也就是说,小鼠在20g左右,大鼠在200g左右,豚鼠在400g左右等等,这样计算出来才会准确。
当大鼠的体重为180g、250g、300g、350g、400g时,那么它的剂量根据体型系数计算实际体表面积应是多少?而按折算系数算又是多少?它们之间相差有多大?当大鼠体重在哪个范围内波动时,上述折算系数仍然基本准确呢?为什么说,当实验动物体重不在上述标准体重的附近的话,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剂量就不那么准了呢?这是因为,我们用这个折算系数,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观察一个药物的作用时,应该给动物多在的剂量是实验开始时应确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
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药物的剂量。
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
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
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
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
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
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
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少。
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 5-89日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
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灌肠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ml数),以便给药。
例1:计算给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
计算方法:兔每kg体重需注射1g,注射液为20%,则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的注射量应为5ml/kg体重,现在兔体重为1.8kg,应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用量=5×1.8=9ml。
例2:计算给体重23g的小白鼠,注射盐酸吗啡15mg/kg重,溶液浓度为0.1%,应注射多少ml?
计算方法:小白鼠每kg体重需吗啡的量为15mg,则0.1%盐酸吗啡溶液的注射量应为15ml/kg体重,现小白鼠体重为23g,应注射0.1%盐酸吗啡溶液的用量=15×0.023=0.345ml。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1.题目
2.目的
3.原理
4.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7.讨论: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结果异常或失败的原因;
8.结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应带有提示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