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饰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清代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难点:清代女子服装的变化
第 壹历 章史


一、朝代背景:
清朝(1636年—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统治者为满洲 爱新觉罗氏;自1644年清顺治帝入关到辛亥革命为止,共经历了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 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 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 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 境无事,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 侵,中国人民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 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二)袍袄
游牧民族惯骑马,因此多开 衩,后有规定皇族用四衩, 平民不开衩。其中开衩大袍, 也叫“箭衣”,袖口有突出 于外的“箭袖”,因形似马 蹄,被俗称为“马蹄袖”。
清代官服中,龙袍只限于皇 帝,一般官员以蟒袍为贵, 蟒袍又谓“花衣”,是为官 员及其命妇套在外褂之内的 专用服装,并以蟒数及蟒之 爪数区分等级,
二、官员服饰
(一)补服
清朝的补服,也叫“补褂”,为 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 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补子 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清 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 的一种官服。
文官补子
武官补子: 一品麒麟 三品豹 五品熊 七八品均为犀牛
二品狮 四品虎 六品彪 九品海马
圆形补子有以下几种: 皇子,龙褂为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 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团,间以五彩 云纹 亲王,绣五爪龙四团,前后为正龙, 两肩为行龙; 郡王,绣有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 一); 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 贝子,绣五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
《延禧攻 略》娘娘 们的“咬 唇妆”, 参照清朝 女子妆容 图鉴画出 的“点绛 唇”。
晚清女子妆容
第 肆清 章代
首 饰 特 征
观 察 这 两 张 图 首 饰 特 征 ?
钿 子
一、清代首饰特征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最后阶段,首饰的制作工艺集历代之大成,种类之 繁多、纹样之精美、造型之独特为历代之最。清代首饰在继承了历代首饰的同时, 又根据本民族之特点,创制出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首饰来与之相应。 清代宫廷后妃们的首饰由广储司和造办处的撒花作、累丝作、玉作、牙作、镶嵌作、 珐琅作等处承做。这些宫廷首饰造型高贵典雅,做工细致入微,所用金银珠宝的数 量之巨难以数计。同样这些首饰中间也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后妃们的首饰按习 惯分成头饰、颈饰、手饰、佩饰等几大类。
马面裙
马面裙侧面打裥,如果 所打褶裥细密,则为百 褶裙
为避免细密的褶裥走形, 其间以丝线衍缝固定, 行走转侧时,裥部作鱼 鳞状,即为鱼鳞裙
若无褶,仅饰以异色滚 边者,则为襕干裙
清代凤尾裙
(四)镶滚彩绣
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 特色。通常是在领、袖、 前襟、下摆、衩口、裤管 等边缘处施绣镶滚花边, 以绣、绘、补花、镂花、 缝带、镶珠玉等手法为饰。
十二章纹样为日、月、 星辰、山、龙、华虫、 黼、黻八章在衣上; 其余四种藻、火、宗 彝、米粉在裳上,并 配用五色云纹。
康熙礼服-石青四团云龙妆花缎袷衮服
清代礼服之一 圆领,对襟,平袖, 左右及后开裾 缀铜鎏金圆扣五枚。
(二)吉服
也称彩服,一般用于典礼, 如慰劳将士、受俘、赐大臣 饮宴、及祝寿等活动
便帽: 瓜皮帽--官员燕居及土庶男子则多戴瓜皮帽,帽上用“结 子”,以红色为主,丧用黑或白。清末以珊瑚、水晶、料珠 代之。帽缘正中饰以四方形帽准,材质多为玉。
清代男子的形象发型:
常看的清宫戏里满族男子都梳 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 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 然而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清朝发 式是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 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 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几乎 就是光头)阴阳头是清末才慢 慢出现的。
朝冠 领约
朝珠
朝褂
乾隆皇后富查氏朝服像
(一)霞帔
清代命妇礼服,承袭明朝制度,以 凤冠、霞帔为之。清代霞帔演变为 阔如背心,霞帔下施彩色旒苏,是 诰命夫人专用的服饰。中间缀以补 子,补子所绣样案图纹,一般都根 据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唯独 武官的母、妻不用兽纹而用鸟纹。
(二)坎肩:满族女子喜穿长
(四)旗 髻
满女梳两把头,满族人称“达拉翅”。 后来旗髻逐渐增高,两边角也不断扩 大,上面套戴一顶形似“扇形”的冠, 一般用青素缎、青绒做成,称为“旗 头”或“官装”,俗称“大拉翅”。
一把头
旗头
二、汉族女子
汉族女子平时穿袄裙、披风等。上衣由内至 外为:肚兜、贴身小袄、大袄、坎肩、披风。 披风是清代妇女的外套,作用与男褂相似, 其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颜色大多用 红、桃红、水红之类。女子的下裳,多为裙 子,颜色以红为贵。裙子的样式,初期尚保 存着明代习俗,有凤尾裙及月华裙等。清末, 在普通妇女中间,逐渐流行穿裤。
(五)鞋
汉女缠足,多着木底弓 鞋,鞋面多刺绣、镶珠 宝。南方女子着木屐、 娼妓喜镂其底贮香料或 置金铃于屐上。
(六)发髻
汉女留牡丹头、荷花头等。中期,汉女仿满宫 女,以高髻为尚,如叉子头与燕尾头等。清末 又以圆髻梳于后,并讲究光洁,未婚女子梳长 辫或双丫髻、二螺髻,喜在头上插上鲜花羽毛 等饰物。北方妇女常在髻上插银簪,南方妇女 喜欢横插木梳。平时不戴帽。北方天寒时,着 貂毛翻露于外的“昭君套”。南方一带则大多 戴兜勒,称脑箍,在黑绒上缀珠翠绣花,带子 结于脑后。
穿窄袖、大襟、花缎、阔边大袄汉族女子
汉族女子的日常装束
(二)裙:清代裙主要为汉族妇女所穿。晚清时期满汉服装相互交流,裙
广为满汉妇女穿用。普通妇女日常穿用之裙有马面裙、百褶裙、鱼鳞裙、凤 尾裙、襕干裙等类型。
(三)裤子:多为侍婢或乡村劳动女子所穿着。因上衣较长,着坎肩时
坎肩也较长,所以裤子在衣下仅露尺许。腰间系带下垂于左,但不露于外, 初期尚窄下垂流苏,后期尚阔而长,带端施绣花纹,以为装饰。
阴阳头
清代男子的形象主要有:
①官员:头戴暖帽或凉帽,有花翎、朝珠,身 穿褂、补服、长裤,脚着靴。 ②士庶: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马褂,掩腰 长裤,腰束带,挂钱袋、扇套、小刀、香荷包、 眼镜盒等,脚着白布袜、黑布鞋。 ③体力劳动者:头戴毡帽或斗笠,着短衣,长 裤,扎裤脚,罩马甲,或加套裤,下着蓬草鞋。 这种服式延续至20世纪下半叶。
顺治便服-黄色云龙妆花缎夹裤
裤子:清朝男子已不着裙,而普遍穿裤,
中原一带男子穿宽裤腰长裤,系腿带。西北 地区因天气寒冷而外加套裤,江浙地区则有 宽大的长裤和柔软的于膝下收口的灯笼裤。
鞋:公服着靴,便服着鞋,有云头、双梁、
扁头等式样。另有一种快靴源自文库底厚简短,便 于出门时跋山涉水。
二、男子首服
礼帽 -- 分二种 一种是凉帽像斗笠,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 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 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另一种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 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 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一、满族女子
满族女子、皇族命妇的朝服与男子朝服 基本相同,唯霞帔是女子专用。 满族女子平时着袍、衫,初期宽大后期 窄如直筒。在袍衫外加着坎肩,一般与 腰际平,亦有长与衫齐者,有时也着马 褂,但不用马蹄袖。上衣多无领,穿时 加小围巾。 .
梳两把头、穿旗袍、系围巾的女子
金约 端罩 朝袍
彩帨(shui)
(七)妆容
清代女子妆容宫廷民间反差大。 官宦及宫廷女子着色沿袭秦,以橘色为 主,艳丽的色彩张力是清上层的着妆风 尚。柳叶眉,水眉,平眉,斜飞眉占据 主位。眼妆反强调素净。脸颊着色偏暗, 唇色艳红居多,强调艳丽雍容。 民间多素净。但总体与其他朝代相比, 妆容严谨,一丝不苟,较死板。
清朝女子的唇妆追求的是一种小而薄的感觉。嘴唇都是上唇几乎不涂,下唇只涂抹内唇部分,从 中间向两边减淡, 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像现在特别流行的“咬唇妆”。
清 代
服 装
目 录
壹 贰叁 肆 伍
清 代 历 史 背 景
清 代 男 子 服 饰
清 代 女 子 服 饰

清代

服饰

在现

代的

运用

回 顾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艺复兴分为几个时期?
文艺复兴服装的造型手法有哪些?
课程目标与重难点
课程目标:1.了解清代的男女服饰特点 2.了解清代官服的特点 3.了解清代的首饰特点
及脚面的旗装,外罩坎肩。坎肩流行 于清代,但并不是满族的传统服装, 它是满族入关以后,在和汉族的杂居 相处之中,向汉族人学习而来的。当 时汉族的坎肩样式比较简单,既没领 也无袖,后来满族人对坎肩进行了改 造,把滚边和绣花装饰在坎肩上
(三)鞋:
旗女天足,着木底 鞋,底高一二寸或 四五寸,高跟装在 鞋底中心,有形似 花盆称“花盆底”, 形似马蹄的称“马 蹄底”。
大襟马甲
一字襟马甲
领衣:清代服式一般没有领子,所
以穿礼服时需加一硬领,为领衣。因其 形似牛舌,而俗称“牛舌头”,下结以 布或绸缎,中间开衩,用钮扣系上,夏 用纱,冬用毛皮或绒,春秋两季用湖色 缎。
披领:加于颈项而披之于肩背,
形似菱角。上面多绣以纹彩,用于官 员朝服,冬天用紫貂或石青色 面料, 边缘镶海龙绣饰。夏天用石青色面料, 加片金缘边。
端罩
朝冠和朝服是大朝、大祀时穿的。大 朝就是朝会. 清朝沿袭明代的朝会 制度,每逢皇帝继位、大婚 、册立 皇后和元旦、冬至、以及万寿节(皇 帝生日)的日子,皇帝就穿朝服,百 官文武也都按品级穿朝服.
朝服 马蹄袖
乾隆皇帝朝服像
朝冠
朝珠
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 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 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 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 绣正龙各一条。

叁清
章代
女满

汉 女

子 服
饰装
女子服饰
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 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 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 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 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 头),穿“花盆底”旗鞋。
穿 吉 服 的 雍 正 皇 帝
(三)常服
也称燕服,闲居时的便 装,清朝皇帝有时在内 廷召见臣下,也穿燕服
康熙行服-石青缎貂皮行褂(秋冬款)
(四)行服
皇帝出巡、行幸、或出 征时穿的,衣服的颜色 和纹饰没有严格规定冠 的形式如同常服冠,用 黑狐或黑养皮、青绒制 成,夏季用藤竹丝,顶 和梁都用黄色,前缀一 枚珍珠,行褂是石青色, 马褂,长度与坐姿取齐, 两袖的长度至肘。
二、服饰背景
满族入关后,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清顺治二年 (公元1645年)下剃发令,军民人等限旬日尽行剃发,并俱依满洲服饰,不许用汉制 衣冠,以此作为归顺与否的标志。在经历一翻斗争后满汉相互妥协让步,从此,男 子一改束发为削发垂辫,以箭衣小袖、深鞋紧袜,取代了明代的宽衣大袖与统袜浅 鞋。而满汉两族女子的服饰则基本保持各自的服饰形制。 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 冕衣裳。
第 贰清 章代
男官
子服

与 民
饰服
清代男子服饰
清代男子以袍、褂、袄、衫、裤 为主,一律改宽衣大袖而为窄袖 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 汉族惯用的绸带。领口变化较多, 但无领子,再另加领衣。在完全 满化的服装上沿用了汉族冕服中 的十二章纹饰。
一、皇帝服饰
(一)礼服包括朝服、朝冠、
朝带、朝珠、端罩、衮服等等
一品至三品 绣五爪九蟒 四品至六品 绣四爪八蟒 七品至九品 绣四爪五蟒
(三)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
的短衣,又称“马褂”,马褂中有一种颜 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 是皇帝特赐的服装。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 大襟、对襟三种。
马甲:为无袖短衣,
也称“背心”或“坎 肩”,男女均服,清初 时多穿于内,晚清时讲 究穿在外面。 其中一 种多钮襻的背心,类似 古代裲裆,满人称为 “巴图鲁坎肩”,又称 “一字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