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届 11章实验 学生(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11章实验总结

一、杠杆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__,则消除______________,并且方便。(1)右0 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2)小红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不平衡,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怎样改正?答:。

(2)挂上钩码后,不应调节平衡螺母,应加减钩码或改变钩码悬挂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3)如图b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此力大小至少为N;图中B处施加一个方向________的力,此力大小为3N。当杠杆平衡后,将C、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 靠近1个格,那么杠杆__(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上的d点画出所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3)2N 竖直向下不能如图所示

(4)如图C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不改变O点右侧钩码的数目和位置,将O点左侧的所有钩码都挂在字母的下方,仍可实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d

(5)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如图d左所示,则测量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如图d右所示,小红在杠杆的一侧挂钩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某一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住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5)校正“0”点竖直向下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了拉力没有与杠杆垂直

(6)下表是小红实验得到的数据,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Array小红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

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

臂.你认为他的结论(填“可靠”或“不

可靠”),理由是.

(6)①动力臂l1/cm ②阻力F2/N

不可靠只测量一次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7)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杠杆左边所挂钩码的位置和个数不变,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在杠杆右边的不同位置竖直向下拉杠杆,使之平衡,得到下表中的几组数据,

请在图丙中绘出F-L图象。由表中数据或图象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条件下,动力F与动力臂L

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 1为2.5cm 时,F 1为 N 。

(7)图略 反比 12

(8)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a 、你认为他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8)不可靠;当动力和阻力不垂直作用在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小于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 b 、如何用下图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

答: 。

答案: 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比较“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的大小。

二、滑轮组

1.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1)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应该让弹簧测力计 拉,且 (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小明同学做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表.第3次实验的拉力读数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则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第1次实验中,提升钩码所用的时间为1.5s ,则拉力的

(2)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 与钩码所受重力G 的大小关系为F (填“>”、“=”或“<”)G /3,发现,可能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测量 ,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4)比较 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第2

次拉力

做的额外功与第1次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 (5)从表中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提升钩码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在此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4N 的物体匀速提升0.1m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

A .71.6%

B .82.4%

C .92.1%

(6)小芳对上述三个机械效率取平均值,并认为它是这个滑轮组准确的机械效率.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

(7)通过对第5次计算得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 。 (8)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钩码时,增大机械效率的办法是 (忽略绳重和摩擦)。

(9)根据表中第6次实验数据,

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和

计算出机械效率:_______。请计算出第7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J 。

(10)由表中第6、7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1)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得出:第11次实验数据是用 (选填“甲”或“乙”)实验装置测得的. (12)分析比较第11次实验和第12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比较第11次实验和第13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某次实验数据画出下面(图14)图像,分析图象中的A 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 .(忽略绳重和摩擦)

(15)由(图15)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

(1)竖直匀速 缓慢匀速提升 1.2 83.3% 0.12 (2)> 有摩擦、绳重

(3)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4)1、4 增大 有用功增加比额外功增大多得多,从而使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增大 (5)物重 增大 C

(6)不对,机械效率不是一个定值,求平均值无意义。 (7)读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8)在不超过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和不超测力计量程的情况下增大钩码重力 (9)图略 66.7 0.4

(10)动滑轮重 重物重相同,动滑轮越轻,机械效率越高 (11)甲

(12)重物重相同,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13)同一滑轮组,增大物重,机械效率提高 (14)3

(15)不正确,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