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电力智能监控系统用户手册
新能源发电智能监控系统-安装手册
![新能源发电智能监控系统-安装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f886d7783e0912a3162a81.png)
新能源发电智能化集中经管系统安装调试手册(简)(内部使用,请勿外传!)北京金鸿泰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12月02日编写:李智滨孙弥魏洪审核:刘宝林李光辉王修业批准:王勇杰周双全技术方案说明版本更改履历总目录第一部分: ON3100新能源发电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第二部分:电站设备资产经管系统第三部分: WatchGuard硬件防火墙配置手册第一部分: ON3100新能源发电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LINUX分册)目录1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4系统安装11.1 基本安装11.2 系统基础环境配置171.3 其它支撑软件的安装181.3.1 安装nas181.3.2 安装QT181.3.3 安装Java192 Oracle数据库安装和配置193 安装ON3100304 更换显卡驱动,解决图形显示效率问题325 WEB服务器配置335.1 安装JDK1.6335.2 安装apache-tomcat335.3 Web发布文件hallweb配置345.4 让LINUX浏览器支持JAVA小应用程序浏览356 启动ON3100系统357 注意事项367.1 系统起停说明367.2 tomcat服务起停说明367.3 涉及到的oracle常用命令361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4系统安装1.1 基本安装1.放入光盘,启动机器,进入安装程序2.进入“CD Found”界面,检测光盘的好坏。
可以Table键选择“Skip”跳过3.安装界面启动,点击“NEXT”进入语言选择菜单界面,选择“Chinese(Simplified)(简体中文)”,下一步“NEXT”4.键盘选择,默认“美国英语式”,点击“下一步”继续5.输入安装系统的序列号,“确定”后进入分区方式选择界面6.分区方式可以选择第一个“在选定磁盘上删除所有分区创建默认分区结构”,即全硬盘格式化安装(单操作系统建议使用该方式),并选中“检验和修改分区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系统的分区大小,否则系统则采用默认的分区大小,并且只有boot、root和swap分区。
YT-2000监控软件操作说明书
![YT-2000监控软件操作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b0d6a0ba1aa8114531d917.png)
目录第一章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 1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1.1 硬件环境.......................................................... 11.1.2 软件环境.......................................................... 11.1.3 网络环境.......................................................... 21.2 软件的安装 ............................................................... 21.3 软件的卸载 ............................................................... 3第二章系统组态......................................... 32.1组态概述.................................................................. 32.2系统组态.................................................................. 32.2.1 新建工程.......................................................... 42.2.2设备逻辑树......................................................... 52.2.3回路和设备......................................................... 52.2.4信号属性........................................................... 72.2.5 通道设置........................................................ 102.2.6运行系统设置..................................................... 12第三章界面组态....................................... 143.1主界面.................................................................. 143.2工程配置................................................................ 143.3 图元 ................................................................... 163.3.1 断路器和刀闸开关................................................ 163.3.2 文本和文本组.................................................... 183.3.3 有载调压........................................................ 19第四章工程的系统路径设置 ............................. 204.1 “SCADA-NT系统路径设置”的作用.......................................... 204.2“YT2000系统路径设置”的使用............................................ 204.2.1启动“路径设置”对话框........................................... 20第五章通信服务器..................................... 235.1主界面.................................................................. 235.2.1 模拟量.......................................................... 245.2.2 开关量.......................................................... 255.2.3 电度量.......................................................... 265.2.4 整定值.......................................................... 265.2.5 通信报文........................................................ 27第六章数据服务器.................................... 286.1 概述 ................................................................... 286.2 遥控、遥调的方法....................................................... 286.2.1 遥控............................................................ 286.2.2 遥调........................................................... 306.3 设备查看 .............................................................. 316.3.1读写整定值的方法................................................. 316.4 电压棒图 ............................................................... 326.5远动指示................................................................ 336.6 历史信号和SOE事件....................................................... 336.7 操作记录 ............................................................... 346.8 用户管理 ............................................................... 346.9 日报表 ................................................................. 356.10 月报表 ................................................................ 39第七章报警处理..................................... 407.1概述.................................................................... 407.2 SCADA-NT报警的基本方式.................................................. 407.3 SCADA-NT报警处理的一般过程.............................................. 417.4 报警的文字表达 ......................................................... 417.5 SOE在应用中的在作用.................................................... 427.5.1 SOE的记录...................................................... 427.5.2 事故重演........................................................ 43第八章曲线分析...................................... 438.1基本概念................................................................ 438.2 SCADA-NT实时曲线分析.................................................... 458.2.1实时曲线组件..................................................... 458.2.2实时曲线类型..................................................... 468.2.3配置方法......................................................... 478.3 SCADA-NT历史曲线分析.................................................... 488.3.1 历史曲线组件.................................................... 48第九章工程模式...................................... 489.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操作教程
![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bfc9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1.png)
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操作教程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逐渐成为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基本的操作教程,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
1. 系统登录首先,我们需要打开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的电脑客户端,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一旦成功登录,系统将自动进入主界面。
2. 主界面介绍主界面是系统的核心界面,提供了各种功能按钮和信息展示。
在主界面的顶部通常有菜单栏和工具栏,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按钮进行各项操作。
中间的主体区域则显示了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和控制面板。
3. 实时数据监测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各项指标,比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通过主界面上的数据显示区域,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前的系统工作状态。
同时,系统还可以生成曲线图和报表,帮助用户更好地分析和研究系统数据。
4. 历史数据查询系统还提供了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时间段和参数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
通过这一功能,用户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时间段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运行维护和改进决策。
5. 报警与故障处理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还具备报警和故障处理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事先设置的阈值和规则,自动监测系统工作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
当收到警报后,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报警处理界面查看详细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故障排除和处理。
6. 远程控制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还支持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远程操控电力设备的开关、调节参数等。
这一功能对于远程维护和故障处理非常有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7. 数据分析与优化除了基本的监测和控制功能外,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还提供了数据分析和优化功能。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优化建议,帮助用户改进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总之,智能电力技术监测与控制系统是电力行业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
智能安防系统远程监控操作手册
![智能安防系统远程监控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a5cdd7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0.png)
智能安防系统远程监控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产品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第二章安装与配置 (4)2.1 硬件安装 (4)2.1.1 安装前准备 (4)2.1.2 安装步骤 (4)2.2 软件配置 (4)2.2.1 安装软件 (4)2.2.2 配置软件 (4)2.3 网络设置 (5)2.3.1 网络连接 (5)2.3.2 IP地址配置 (5)2.3.3 端口配置 (5)2.3.4 网络监控 (5)第三章用户注册与登录 (5)3.1 用户注册 (5)3.1.1 注册流程 (5)3.1.2 注意事项 (6)3.2 用户登录 (6)3.2.1 登录流程 (6)3.2.2 注意事项 (6)第四章实时监控 (6)4.1 实时画面查看 (6)4.1.1 操作步骤 (6)4.1.2 注意事项 (7)4.2 录像回放 (7)4.2.1 操作步骤 (7)4.2.2 注意事项 (7)4.3 报警信息处理 (7)4.3.1 操作步骤 (7)4.3.2 注意事项 (7)第五章设备管理 (7)5.1 设备列表 (7)5.1.1 功能概述 (8)5.1.2 操作步骤 (8)5.2 设备添加与删除 (8)5.2.1 设备添加 (8)5.2.2 设备删除 (8)5.3 设备参数配置 (9)5.3.1 功能概述 (9)第六章用户管理 (9)6.1 用户列表 (9)6.1.1 概述 (9)6.1.2 操作步骤 (9)6.2 用户权限设置 (9)6.2.1 概述 (9)6.2.2 操作步骤 (10)6.3 用户密码修改 (10)6.3.1 概述 (10)6.3.2 操作步骤 (10)第七章报警设置 (10)7.1 报警类型设置 (10)7.1.1 概述 (10)7.1.2 操作步骤 (10)7.2 报警阈值设置 (11)7.2.1 概述 (11)7.2.2 操作步骤 (11)7.3 报警通知方式设置 (11)7.3.1 概述 (11)7.3.2 操作步骤 (11)第八章数据统计与分析 (11)8.1 数据报表 (11)8.1.1 报表概述 (11)8.1.2 报表流程 (11)8.1.3 报表内容 (12)8.2 数据导出 (12)8.2.1 导出功能概述 (12)8.2.2 数据导出流程 (12)8.2.3 注意事项 (12)8.3 数据分析 (12)8.3.1 数据分析概述 (12)8.3.2 分析方法 (12)8.3.3 分析步骤 (13)第九章系统维护 (13)9.1 系统升级 (13)9.1.1 升级准备 (13)9.1.2 升级步骤 (13)9.1.3 升级注意事项 (13)9.2 系统备份 (13)9.2.1 备份策略 (13)9.2.2 备份步骤 (14)9.2.3 备份注意事项 (14)9.3 故障排查 (14)9.3.2 故障排查步骤 (14)9.3.3 故障排查注意事项 (14)第十章常见问题解答 (14)10.1 使用问题解答 (15)10.1.1 如何进行远程登录? (15)10.1.2 如何设置监控画面清晰度? (15)10.1.3 如何设置移动侦测报警? (15)10.1.4 如何查看历史录像? (15)10.1.5 如何和导出录像文件? (15)10.2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15)10.2.1 如何获取技术支持? (15)10.2.2 售后服务有哪些? (15)10.2.3 售后服务承诺期限是多少? (15)10.3 用户反馈与建议 (16)10.3.1 如何提交反馈与建议? (16)10.3.2 反馈与建议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16)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智能安防系统远程监控操作手册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全面、高效、便捷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
空调及电力远端监控系统技术手册【精选文档】
![空调及电力远端监控系统技术手册【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d5bde05f61fb7360a4c6589.png)
空调及电力远端监控系统技术手册【精选文档】(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空調及電力遠端監控系統技術手冊參、BACnet、LonWorks簡介與發展現況一、互通性的優點互通性系統(Interoperable Systems)這個名辭對國內與建築自動化系統有關的人員也許還是很生疏的,但是討論不同廠家控制系統和元件的整合問題時,都覺的這種技術非常有需要。
其實互通性的建築自動化系統就是使用標準資料通訊協定的一種控制網路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使用一種共同的語言,使網路上不同廠家製造的產品彼此能了解和交談,雖然其產品功能和傳統直接數位控制器(DDC)並無差異,但因其彼此互通的通訊功能,使得各種自動化系統和產品可以完美的整合在一起,發揮BAS最大的功能。
建築內的各種設施具有互通性的通訊標準之後,業主得以由各別專業設備供應商獲得最理想的產品,而不用擔心安裝之後,無法與建築自動化系統整合,因此可擴大專業設備廠商的行銷潛力,間接鼓勵其追求技術的提昇,形成產業界良性的競爭。
對於建築物業主而言,採用互通性的系統更可獲得許多好處,舉例來說,其優點如下:(一)、降低初設成本和維護成本業主選用具有互通性的系統之後,將可促使設備供應商在相同的基礎上良性競爭,而獲得較彽價格和較高品質產品的供應,並且不同設備可以選用不同廠家產品,但是卻無礙於整合系統的建立。
在系統和設備維護方面,以往尚未有互通性系統時,業主採用某一廠牌自動化系統之後,當系統需要維護時,仍需要由同一廠商供應,通常必須忍受高昂的維護費用,更糟糕的是,如果產品停產或品質不良,業主必須面臨作出系統全數汰換或者停用的決定。
使用互通性的系統時,業主可以依據其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來維護一部份的系統元件,對安裝自動化系統的建築可提供最多的保障。
(二)、提高系統安裝效率和整合性設備製造商根據互通性協定標準之要求,在產品出廠前即做好控制介面,在安裝現場連接控制網路後就可以通訊,可以提高安裝的效率。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使用指南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f03148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c.png)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使用指南第一章:概述 (2)1.1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简介 (3)1.2 监控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3)第二章:系统架构 (4)2.1 系统整体架构 (4)2.1.1 数据采集模块 (4)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4)2.1.3 控制模块 (4)2.1.4 通信模块 (4)2.2 数据采集与传输 (4)2.2.1 数据采集 (4)2.2.2 数据传输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3.1 数据预处理 (4)2.3.2 数据分析 (5)2.3.3 数据可视化 (5)第三章:设备安装与调试 (5)3.1 设备选型与安装 (5)3.1.1 设备选型 (5)3.1.2 设备安装 (5)3.2 设备调试与验收 (6)3.2.1 设备调试 (6)3.2.2 设备验收 (6)第四章:用户操作指南 (6)4.1 系统登录与界面导航 (6)4.1.1 系统登录 (6)4.1.2 界面导航 (7)4.2 数据查询与展示 (7)4.2.1 数据查询 (7)4.2.2 数据展示 (7)4.3 报警与通知 (7)4.3.1 报警设置 (7)4.3.2 报警通知 (7)5.1 电网运行状态监控 (8)5.2 设备运行状态监控 (8)5.3 异常情况处理 (8)第六章:历史数据管理 (9)6.1 历史数据查询 (9)6.1.1 查询条件设置 (9)6.1.2 查询结果展示 (9)6.1.3 查询权限管理 (9)6.2 数据统计与分析 (9)6.2.1 数据统计 (9)6.2.2 数据分析 (10)6.2.3 分析报告 (10)6.3 数据导出与备份 (10)6.3.1 数据导出 (10)6.3.2 数据备份 (10)6.3.3 备份策略制定 (10)第七章:系统维护与管理 (10)7.1 系统升级与维护 (10)7.1.1 系统升级 (10)7.1.2 系统维护 (11)7.2 用户权限管理 (11)7.2.1 用户分类 (11)7.2.2 权限设置 (11)7.2.3 权限管理工具 (12)7.3 系统日志管理 (12)7.3.1 日志类型 (12)7.3.2 日志文件 (12)7.3.3 日志管理工具 (13)第八章:故障诊断与处理 (13)8.1 故障诊断方法 (13)8.2 故障处理流程 (13)8.3 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14)第九章:安全防护 (14)9.1 系统安全策略 (14)9.2 数据安全保护 (15)9.3 网络安全防护 (15)第十章:节能优化 (16)10.1 节能措施 (16)10.2 节能数据分析 (16)10.3 节能效果评估 (16)第十一章:智能应用 (17)11.1 预测性维护 (17)11.2 人工智能算法应用 (17)11.3 无人值守 (17)第十二章:附录 (18)12.1 常见问题解答 (18)12.2 技术支持与联系方式 (18)12.3 系统版本更新说明 (18)第一章:概述1.1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简介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智能电网监控技术手册
![智能电网监控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3181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5.png)
智能电网监控技术手册智能电网监控技术手册是为了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而设计的一项重要工具。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智能电网监控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操作方法,以帮助电力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实现电网的高效运行。
一、智能电网监控技术简介智能电网监控技术是指通过网络、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它可以对电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预警,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操作和控制。
二、智能电网监控技术的原理智能电网监控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安装在电网设备上的传感器和监测装置,获取电网运行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运算,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预警,从而实现对电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智能电网监控技术的应用1. 实时监测:智能电网监控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电网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
2. 故障诊断:智能电网监控技术可以对电网设备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比对设备的实时数据和预设的故障数据库,可以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定位故障的位置和原因,为维修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3. 负荷管理:智能电网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负荷情况,根据负荷需求和优化算法,进行负荷调度和分配,实现电网的最优化运行,节能降耗。
4. 安全管理:智能电网监控技术可以对电网设备进行实时安全监测,通过对设备的接地电阻、温度、振动等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智能电网监控技术的操作方法1. 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在电网设备上的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信息。
2. 数据传输: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
3. 数据处理:监控中心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存储。
电力配网智能监控与运维技术手册
![电力配网智能监控与运维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6906a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c.png)
电力配网智能监控与运维技术手册一、引言电力配网是指电力从输电系统到用户的最后一环,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电力配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智能监控与运维技术成为了当今电力行业的研究热点。
本手册将介绍电力配网智能监控与运维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帮助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并运用这些技术。
二、智能监控技术1. 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是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的基础,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时获取电力配网各个节点的状态信息,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控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用于将智能感知技术获取到的数据传输给监控系统。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有线传输适用于较短距离的数据采集,而无线传输则更适用于跨区域的数据采集。
3.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通过接收和处理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发送的数据,实时监控电力配网的运行状态。
监控系统可以提供实时告警、故障诊断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问题,提升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三、智能运维技术1. 运维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是智能运维技术的核心,它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包括设备管理、工单管理、巡检管理、维修管理等。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电力配网进行综合管理,并实现故障预警和故障诊断等功能,提高运维效率和准确性。
2. 故障诊断与预防技术智能运维技术还包括故障诊断与预防技术,通过对电力配网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提前判断潜在故障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修复,从而减少故障发生和停电时间。
3. 智能巡检技术智能巡检技术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对电力配网进行巡视和检测,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降低了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巡检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巡检的准确性。
四、案例分析通过以上介绍的智能监控与运维技术,已经在多个电力配网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某地的配网项目为例,通过智能监控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到配电箱的电流数据,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异常电流波动,并及时告警,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监控系统操作说明书--通用
![监控系统操作说明书--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1aa5ec83c4bb4cf6ecd191.png)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操作说明书二O一0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简介 (3)一、设计思想 (3)二、系统简介 (3)三、系统主要特点 (4)第二部分系统安装 (5)一、物理硬件及驱动程序安装 (5)1、多设备驱动卡的安装(串口卡) (5)2、电话语音卡及驱动的安装 (5)二、数据库安装及还原 (5)1、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安装 (5)2、还原系统数据库 (5)三、监控系统软件安装 (7)1、软件狗驱动安装 (7)2、监控软件安装 (8)3、远程客户端的安装 (8)第三部分服务器操作说明 (8)一、启动运行服务端 (8)二、系统菜单说明 (9)1、日常操作 (9)2、系统配置 (9)3、系统管理 (11)三、工具栏说明 (12)第四部分客户端操作说明 (13)一、系统启动 (13)二、系统菜单介绍 (13)1、日常操作 (13)2、系统状态 (13)3、系统设置 (14)4、系统管理 (23)5、系统查询 (23)6、系统界面 (23)三、实时数据查看 (23)第五部分历史数据查看 (25)一、操作步骤 (25)二、注意事项 (26)第六部分报警数据查看 (27)一、操作步骤 (27)二、注意事项 (27)第七部分操作记录查看 (28)一、操作步骤 (28)二、注意事项 (28)第八部分短信操作说明 (29)第九部分常见错误解决办法 (31)第一部分系统简介一、设计思想系统采用专业的监控开发平台,把当今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监控系统。
不但可以对设备数据、图像、声音等实现监控,而且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及企业的计算机业务也纳入了监控范围。
系统建立了一个技术完全开放的结构,操作简单方便,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用户经过短期系统培训便可成为监控专家。
二、系统简介远程监控系统组态平台是我公司研发部自主开发的远程监控系统组态平台,可将数据、图像、声音共一个平台集中监控,C/S+B/S结构,可同时采用RS485技术及LONWORKS技术等多种技术,该组态平台软件可用于机房集中监控、变电站远程监控、楼宇控制、动力环境集中监控、安全防范监控、智能小区监控管理、智能大厦监控管理、工业控制、远程数据图像声音监控,已在海关、电力、保险、银行、政府机关、工厂、电信及移动等各行业大量使用。
电力安全智能锁控系统说明书
![电力安全智能锁控系统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0574069b6648d7c0c74632.png)
电力安全智能锁控系统一.概述本系统用于对变电站/发电厂重要区域出入通道门(如:高压室门、继保室门、安具室门、通讯机房门、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员工宿舍)、各类设备箱柜门(如:保护柜门、监控柜门、端子箱门、机构箱门、汇控柜门、构架爬梯门)及各类手动设备操作机构进行管理。
由于系统结构合理、流程完善、品质优良,使其具有管理全面;使用灵活、高效;投资省、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安全、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
该系统的使用可为变电站/发电厂加强人员出入管理、设备使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二.系统结构本系统有两种配置方案:方案一由管理员工作站、局域通讯网、门禁主控机(嵌入式主控机、PC机)、智能钥匙(Smart Key)、锁具等部件组成;方案二由管理员工作站、局域通讯网、门禁主控机(嵌入式主控机、PC机)、智能钥匙传送/充电器、智能钥匙(Smart Key)、锁具等部件组成系统结构框图一系统结构框图二三.系统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门禁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范围广,可以对设备区、办公区、生活区内多种门及各类手动设备操作机构进行管理;2.主控机门禁管理软件设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功能,使用安全、可靠;在一次任务中,只能对圈定范围内的锁具进行解锁,可以避免走错位置(设备间隔) ;3.操作流程完善、高效,可十秒内完成圈定和授权工作,得到最高权限授权可以打开站内所有的锁具,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4.嵌入式主控机内置工控机、液晶触摸屏、指纹识别器、RFID读卡器、钥匙存放仓、传送/充电器等系统部件,体积小、集成度高;壁挂式结构设计,不占用桌面空间,便于布置;5.智能钥匙体积小,方便操作和携带;功耗低,一次充电可连续开锁3000次以上。
6.无需铺设电缆线,施工简单、成本低,只需要将锁具安装到指定位置,再将对应数据写入软件数据库即可;7.维护方便,不存在线路维护问题,也不会发生通讯故障;8.锁具可靠性高,户外锁锁芯防雨水、防沙尘等级可达IP68级;使用寿命长,不加油可使用十年以上。
电力电缆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
![电力电缆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ef9e300b1c59eef9c7b413.png)
电力电缆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电力电缆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目录安全规程...................................................................... .................................................... 1 1. 概述 ..................................................................... ....................................................... 2 1.1 相关概述 ..................................................................... .............................................. 2 1.2 系统功能 ..................................................................... . (2)1.3 系统工作环境 ..................................................................... (3)1.4 系统工作过程 ..................................................................... ....................................... 3 1.5 技术原理综述 ..................................................................... (4)1.6现场安装指导说明……………………………………………………………………….... 5 1.7系统结构及网络 ..................................................................... . (6)2. 硬件使用及维护说明...................................................................... .............................. 7 2.1硬件说明 ..................................................................... ............................................... 7 2.1.1 传感器 ..................................................................... ............................................... 7 2.1.2 电力电缆检测装备 ..................................................................... .............................. 9 2.1.3数据服务器和数据通信单元...................................................................... .............. 10 2.2 硬件使用说明 ..................................................................... ......................................11 2.3 硬件维护 ..................................................................... ............................................ 12 2.3.1 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 12 2.3.2 用户维修 ..................................................................... .......................................... 12 2.3.3 故障分析 ..................................................................... .......................................... 12 3系统功能 ..................................................................... ................................................ 13 3.1 安装 ..................................................................... ............................................... 13 3.2 卸载 ..................................................................... ............................................... 14 4操作系统 ..................................................................... ................................................ 15 4.1 开始 ..................................................................... ............................................... 15 4.2 设备管理 ..................................................................... ........................................ 16 4.2.1 电缆基本信息管理...................................................................... ...................... 17 4.2.2 电缆接头信息管理...................................................................... ...................... 17 4.2.3 数据采集卡信息管理 ..................................................................... ................... 18 4.3 参数设置 ..................................................................... ........................................ 20 4.3.1 参数设置...................................................................... .................................... 20 4.3.2 局放采集卡配置 ..................................................................... .......................... 22 4.4 手动监测 ..................................................................... ............................................ 23 4.5自动监测 ..................................................................... ............................................. 25 4.6查看数据 ..................................................................... ............................................. 26 4.6.1 局放数据查询...................................................................... ............................. 26 4.7 趋势查询 ..................................................................... ............................................ 27 4.7.1局放趋势查询...................................................................... ................................... 27 5 常见问题及简单处理方法...................................................................... (28)安全规程从事本设备的运输、安装、投运、操作、维护和修理的所有人员, 必须有相应的专业资格。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操作手册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39e66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0b.png)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操作手册第1章系统概述 (4)1.1 智能电网简介 (4)1.2 监控系统功能介绍 (5)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5)2.1 硬件设备安装 (5)2.2 软件系统安装 (5)2.3 系统参数配置 (5)第3章系统登录与退出 (5)3.1 登录系统 (5)3.2 修改密码 (5)3.3 退出系统 (5)第4章电网数据监控 (5)4.1 实时数据监控 (5)4.2 历史数据查询 (5)4.3 数据分析 (5)第5章电网设备监控 (5)5.1 设备状态监控 (5)5.2 设备故障报警 (5)5.3 设备远程控制 (5)第6章电网运行管理 (5)6.1 运行参数设置 (5)6.2 运行模式切换 (5)6.3 运行报表 (5)第7章安全防护与权限管理 (5)7.1 用户权限设置 (5)7.2 操作日志查询 (5)7.3 安全防护策略 (5)第8章通讯与接口 (5)8.1 通讯协议配置 (5)8.2 接口对接说明 (5)8.3 数据与接收 (5)第9章故障处理与维护 (6)9.1 常见故障处理 (6)9.2 系统维护与优化 (6)9.3 备份与恢复 (6)第10章系统帮助与支持 (6)10.1 系统使用指南 (6)10.2 技术支持与联系方式 (6)10.3 更新与升级 (6)第11章典型案例分析 (6)11.1 案例一:地区电网监控 (6)11.2 案例二:分布式能源监控 (6)11.3 案例三:微电网监控 (6)第12章智能电网发展趋势 (6)12.1 新技术展望 (6)12.2 智能电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6)12.3 未来发展前景 (6)第1章系统概述 (6)1.1 智能电网简介 (6)1.2 监控系统功能介绍 (6)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7)2.1 硬件设备安装 (7)2.2 软件系统安装 (7)2.3 系统参数配置 (8)第3章系统登录与退出 (8)3.1 登录系统 (8)3.2 修改密码 (9)3.3 退出系统 (9)第4章电网数据监控 (9)4.1 实时数据监控 (9)4.1.1 监控内容 (9)4.1.2 监控技术 (10)4.2 历史数据查询 (10)4.2.1 查询内容 (10)4.2.2 查询方式 (10)4.3 数据分析 (10)4.3.1 数据分析方法 (10)4.3.2 数据分析应用 (11)第5章电网设备监控 (11)5.1 设备状态监控 (11)5.1.1 监控系统的组成 (11)5.1.2 监控技术 (11)5.1.3 监控内容 (11)5.2 设备故障报警 (12)5.2.1 报警系统组成 (12)5.2.2 故障检测方法 (12)5.2.3 报警方式 (12)5.3 设备远程控制 (12)5.3.1 远程控制技术 (12)5.3.2 远程控制功能 (12)5.3.3 安全措施 (12)第6章电网运行管理 (13)6.1 运行参数设置 (13)6.1.1 参数分类 (13)6.1.2 参数设置方法 (13)6.1.3 参数校验与优化 (13)6.2 运行模式切换 (13)6.2.1 运行模式分类 (13)6.2.2 切换条件与策略 (13)6.2.3 切换过程管理 (13)6.3 运行报表 (13)6.3.1 报表类型 (13)6.3.2 报表方法 (14)6.3.3 报表管理与发布 (14)第7章安全防护与权限管理 (14)7.1 用户权限设置 (14)7.1.1 用户创建与删除 (14)7.1.2 用户权限分配 (14)7.1.3 用户权限撤销 (14)7.2 操作日志查询 (14)7.2.1 查看操作日志 (14)7.2.2 分析操作日志 (14)7.3 安全防护策略 (15)7.3.1 防火墙设置 (15)7.3.2 数据加密 (15)7.3.3 防止SQL注入和XSS攻击 (15)7.3.4 限制登录尝试次数 (15)第8章通讯与接口 (15)8.1 通讯协议配置 (15)8.1.1 协议选择 (15)8.1.2 协议配置 (15)8.2 接口对接说明 (16)8.2.1 硬件接口 (16)8.2.2 软件接口 (16)8.3 数据与接收 (16)8.3.1 数据 (16)8.3.2 数据接收 (16)第9章故障处理与维护 (16)9.1 常见故障处理 (16)9.1.1 故障诊断方法 (16)9.1.2 故障处理流程 (17)9.1.3 常见故障处理案例 (17)9.2 系统维护与优化 (17)9.2.1 系统维护 (17)9.2.2 系统优化 (17)9.3 备份与恢复 (17)9.3.1 数据备份 (17)9.3.2 数据恢复 (18)9.3.3 备份与恢复策略 (18)第10章系统帮助与支持 (18)10.1 系统使用指南 (18)10.1.1 系统概述 (18)10.1.2 快速入门 (18)10.1.3 详细功能介绍 (18)10.1.4 常见问题解答 (19)10.2 技术支持与联系方式 (19)10.2.1 技术支持 (19)10.2.2 联系方式 (19)10.3 更新与升级 (19)10.3.1 更新内容 (19)10.3.2 升级方式 (19)第11章典型案例分析 (19)11.1 案例一:地区电网监控 (19)11.1.1 项目背景 (20)11.1.2 项目实施 (20)11.1.3 项目成效 (20)11.2 案例二:分布式能源监控 (20)11.2.1 项目背景 (20)11.2.2 项目实施 (20)11.2.3 项目成效 (21)11.3 案例三:微电网监控 (21)11.3.1 项目背景 (21)11.3.2 项目实施 (21)11.3.3 项目成效 (22)第12章智能电网发展趋势 (22)12.1 新技术展望 (22)12.1.1 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 (22)12.1.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22)12.1.3 电力电子技术 (22)12.2 智能电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22)12.2.1 政策支持 (22)12.2.2 项目实施 (23)12.2.3 产业布局 (23)12.3 未来发展前景 (23)12.3.1 市场规模扩大 (23)12.3.2 技术创新不断 (23)12.3.3 国际合作深化 (23)第1章系统概述1.1 智能电网简介1.2 监控系统功能介绍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设备安装2.2 软件系统安装2.3 系统参数配置第3章系统登录与退出3.1 登录系统3.2 修改密码3.3 退出系统第4章电网数据监控4.1 实时数据监控4.2 历史数据查询4.3 数据分析第5章电网设备监控5.1 设备状态监控5.2 设备故障报警5.3 设备远程控制第6章电网运行管理6.1 运行参数设置6.2 运行模式切换6.3 运行报表第7章安全防护与权限管理7.1 用户权限设置7.2 操作日志查询7.3 安全防护策略第8章通讯与接口8.1 通讯协议配置8.2 接口对接说明8.3 数据与接收第9章故障处理与维护9.1 常见故障处理9.2 系统维护与优化9.3 备份与恢复第10章系统帮助与支持10.1 系统使用指南10.2 技术支持与联系方式10.3 更新与升级第11章典型案例分析11.1 案例一:地区电网监控11.2 案例二:分布式能源监控11.3 案例三:微电网监控第12章智能电网发展趋势12.1 新技术展望12.2 智能电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2.3 未来发展前景第1章系统概述1.1 智能电网简介智能电网,又称智能化能源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力系统技术的综合功能源网络。
智慧式用电安全监控终端说明书
![智慧式用电安全监控终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89c785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1.png)
用电监控系统用电安全监控终端一、产品介绍产品名称:用电安全监控终端产品型号:SC-GP-UITA是对低压配电系统(400V)引起的火灾、人身触电、系统故障、A、B、C、N对地短路等产生的剩余电流、温度、电流、电压等进行监控报警。
剩余电流过大时、温度过高时、电流过大时,会烧毁电气设备或者产生热量和火花导致火灾,温度过高直接可以产生火灾。
二、功能特点●实时显示剩余电流、温度、电流、电压值●报警值和延时报警时间可设置●剩余电流报警功能●过温度报警功能●过压欠压报警功能●过流报警功能●报警输出功能●远程控制功能●短信提示功能三、技术参数操作流程通过切换/设置按键,可以观察不同的参数(电流、电压、温度、漏电、故障记录、报警记录)长按上翻/复位按键3秒进入复位长按下翻/消音按键3秒进入消音长按切换/设置按键3秒进入密码登录界面;初始密码0000。
密码验证成功后可以进入设置界面。
设置界面:1.电压上限设置:设置电压上限值,用于过压报警2.电压下限设置:设置电压下限值,用于欠压报警3.电流上限设置:设置电流上限值,用于过流报警4.温度上限设置:设置温度上限值,用于过温报警5.漏电上限设置:设置漏电上限值,用于漏电超限报警6.报警延时:当发生报警时,延时报警的时间。
单位:秒7.报警输出使能:当发生报警时,继电器是否输出。
0:不输出1:输出8.低压报警使能:欠压时是否报警;0:不报警1:报警9.自检:0:不动作1:进入自检模式10.故障记录删除:删除当前故障记录11.报警记录删除:删除当前报警记录12.电流量程:输入电流互感器的测量量程,满量程为100mA,2000:113.密码设定:修改登录密码;四:接线说明●剩余电流检测范围:100-2000mA ●误报警延时时间:0-60s●剩余电流报警范围:200-1000mA ●温度测量范围:0℃-155℃●温度报警范围:45-140℃●电流测量:10A-1000A●电压测量:100V-300V●剩余电流精度:±0.5%●温度精度:1℃●剩余电流响应时间:< 1s●温度响应时间:< 1s●电源输入范围:AC220V●满负载功率:1.5W●最小功率:0.5W●通信协议:工业协议●无线传输:GPRS●隔离电压:2500Vac●使用温度:-10℃- 70℃●保存温度:-50℃- 80℃●使用湿度:0% - 90%无结露●保存湿度:0% - 95%无结露五、安装尺寸●安装方式:导轨式(标准导轨35mm)●外形尺寸:130*100*55mm(长*宽*高)六、产品应用●使用场所:酒店、住宅交流低压配电系统、工业的交流低压配电系统、医院交流低压配电系统、商业交流低压配电系统●SC-GP-UITA 需要连接外置的传感器(GBYH、GBFH、GBNF、GBPT-100剩余电流、电流及温度传感器)。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的功能使用说明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的功能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fe40e455901020207409c8b.png)
TIP3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的功能使用说明双击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的图标,打开系统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进入系统主界面。
在系统主界面上部有一排功能菜单,如图1所示。
单击每个功能菜单,均可调出相应的子菜单。
各菜单功能介绍如下:图1 系统主菜单【系统配置】:实现系统参数配置、系统登录密码管理、操作人员设置、系统操作日志查询、数据库管理及维护、区域设置等功能。
【实时监控】:提供门禁、环境、安防、视频、消防等信息的综合监控,提供图标、电子地图等多种监控方式,实现设备的信息查看及远程控制。
【辅控主机管理】:实现对辅控主机的搜索、添加、运行参数设置、在线检测等功能,实现对每一个监控通道的监控内容、信息类型、告警门限等参数设置。
【门禁管理】:实现发卡授权、卡片管理、开门方式设置、开门记录查询、门禁设备管理等功能,在此可完成门禁系统的所有功能。
【视频管理】:实现视频监控设备管理、视频录像查询、联动抓拍查询、实时视频监控、摄像机预置点设置。
【电子地图】:实现电子地图的设计、编辑。
【联动方案管理】:完成各子系统间的联动配置,实现广泛联动功能。
【规约配置管理】:实现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通信规约配置。
【数据记录报表】:实现各种历史数据的查询及报表管理。
下面我们分别来认识每个功能菜单:一、系统配置系统配置功能在【系统配置】主菜单的各子菜单中完成。
1 系统参数配置完成系统通信参数、登录选项及数据保存目录设置,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系统参数设置】,即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2 修改密码当前登录人员可以登录系统进行原登录密码的修改操作。
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修改密码】,进入密码修改界面,进行密码的修改。
3 操作员管理主要实现系统平台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包括增加操作员组,增加操作员、删除、修改以及角色授权,可管部门,退出等。
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操作员设置】,即可进入操作员设置界面。
亚安网络监控系统软件使用手册
![亚安网络监控系统软件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c79f1ffad6195f312ba630.png)
感谢您选用本公司的产品,请您在使用本产品前仔细阅读用户手册,本用户手册将为 您提供正确的安装和使用说明。 版权声明: 本用户手册版权归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机构和 个人不得抄录,转载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 “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保留因产品性能改进而对本用户手册修改和更新的权 利,更新内容恕不一一通知用户。”您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本手册未能述及的问题, 请与本公司或本公司的合法经销商联系。 您可以随时登录本公司的网站 ,了解相关产品的最新消息。
5 菜单操作..........................................................................................................................13
5.1 文件菜单 ...................................................................................................................13 5.1.1 锁定/解锁屏幕 ....................................................................................................13 5.1.2 保存当前状态 .....................................................................................................13 5.1.3 登陆系统 ............................................................................................................14 5.1.4 退出....................................................................................................................14
禹超变频 YTA YTB 系列(通用)变频调速器 - 1 - 目 录说明书
![禹超变频 YTA YTB 系列(通用)变频调速器 - 1 - 目 录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dca6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a.png)
目录●前言 (2)●安全使用 (3)●开箱检查 (3)●型号说明 (4)●铭牌说明 (5)●产品标准规格 (5)●安装场所与环境 (7)●配线注意事项 (7)●主回路配线示意图 (9)●基本配线图及选配件的连接 (10)●接线端子说明 (12)●面板操作器说明 (14)●运行与操作 (15)●参数一览表 (16)●参数功能说明 (23)●简易PLC可程式运行模式 (42)●RS485通讯协议(MODBUS) (46)●保养、维护、故障信息及排除方法 (51)●常见故障及分析 (52)●周边设施选用及配置 (54)●主机外形及安装尺寸 (56)●面板操作器外形及安装尺寸 (58)●保修期及售后服务 (59)前言感谢您选用上海禹超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YTA、YTB系列亚泰品牌变频调速器。
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变频器事业部,自主开发生产YTA、YTB、YTC、YTD四个通用系列变频器和多种专用变频器,并研究开发出纺织机械全数字伺服控制器、络筒机专用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和通用步进电机驱动器等多种运动控制产品,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更好发展,公司决定将亚泰变频器事业部独立注册公司,于2014年底注册成立了上海禹超电气有限公司,专业开发生产变频器、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和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等运动控制产品。
YTA、YTB两系列变频器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的通用型变频器,具有方便实用、灵活可靠等优点。
为了充分发挥本变频器的功能和性能,确保使用安全,请务必详细阅读本说明书。
如有疑难,请联络本公司的技术咨询(************),我们的专业人员乐于为您服务。
安全使用注意!♦在对变频器进行操作之前,请您仔细阅读本手册。
♦变频器的存放、安装应避开强振动、强腐蚀、高粉尘、高温、高湿的环境。
♦应定期检查变频器输入输出接线是否正确及设备其它电线是否老化。
♦电机绝缘强度要在安装、运行前进行检查。
智慧用电系统操作手册
![智慧用电系统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900e39b87c24028905fc323.png)
智慧用电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系统综述1.1概述智慧用电系统是一个集成了设备档案维护,实时监控,定时设置等功能模块的服务平台,实现配电箱出线回路的实时监测,远程时段控制及越限控制;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所有用户只有在登录后才可以使用本系统。
1.2功能简介用户登录系统后,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不同权限为其初始化不同的功能菜单,系统的功能如下所示:●设备列表●实时监控●定时设置1.3运行环境网站系统运行的推荐配置:19寸显示器,1920*1080的分辨率,Google Chrome浏览器。
第二章登录2.1功能概述完成系统登录,只有成功登录系统,才可以使用本系统的其它功能。
2.2操作说明在浏览器里输入本系统的网址,进入登录页面,如下图所示。
在“用户名”后面的输入框里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在“密码”后面的输入框里输入正确的密码,然后单击“登录”按钮,将登录系统。
系统会根据登录用户的权限初始化系统菜单,以系统默认的用户管理员用户为例,系统管理员对这个系统的所有模块都有操作权限,系统登录后会进入固定的一个首页,这个页面就是业务概况。
如上图所示,进入管理系统后,左侧为系统的导航菜单。
第三章设备列表3.1功能概述设备列表:展示某个单位下,所有智能配电箱统计信息,包括配电箱名称、挂接微断设备数量、状态信息,并支持操作添加删除微断和修改微断信息。
3.2操作说明用户成功登录后点击进入系统,默认进入该界面,设备列表截图如下:1、以列表形式展示某一用户下面所有智能配电箱统计信息,包括配电箱名称、挂接微断设备数量、状态信息。
2、添加设备:点击添加按钮,以弹出框的形式弹出新加设备信息维护界面,完善名称和编号等相关信息点击保存即可。
3、编辑:在操作栏中点击变价按钮,以弹出框的形式弹出编辑信息表,对设备名称等进行修改,点击保存即可。
4、删除:在操作栏中点击删除按钮,提示是否确认删除,点击确认,则删除成功。
第四章实时监控4.1功能概述展示智慧电力接入用户某一配电箱的实时动态数据,包括当前的电流、电压、功率、温度、漏电、电量(当天用电量)信息,点击可查看当前具体信息,同时可支持对设备进行开断操作、信息档案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高性价比和对电池充放电管理的严密性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我公司隆重推出第四代电力操作电源监控系统YT400A,以求能满足用户对电源系统不断提高的要求,弥补以往监控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往的监控仅仅立足于大系统的基础上,不能满足于绝大多数用户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系统可能要用到不同厂家或不同型号的监控系统,大大增加客户的工作量。
第四代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为:●软件使用高级语言编写,所有文件以项目形式管理,大大减少因软件编辑不够周密而存在隐患,同时提高软件可读性和可修改性,能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更改要求;●大屏幕蓝屏液晶显示(240X128),中文菜单,按键操作,简便易用。
●从安全性出发,最大可能的采用隔离技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多样性,具有非常完美的扩充功能,如开关量检测的扩充(最多可检测166个触点)、电池巡检可灵活配置(可检测24节单体电池电压和内阻)、绝缘检测回路数量可随意扩充(最多可检测120回支路),用户可根据各自系统不同要求灵活配置;●从安装角度出发,产品设计时力求简洁明了,便于用户安装,如主监控采用卡片式安装、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丝印图,尽量做到脱离说明书便可安装。
1性能与特点1.1性能齐全的检测功能,系统由主监控及可扩展单元(如开关量单元、电池巡检和绝缘检测单元等)可以精确的监测系统各种运行参数;1.2严密的控制功能,包括对电池的智能化充放电管理(严格控制电池充电电压电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模块开关机和电压电流控制,硅链调压控制功能,母线绝缘监测功能,交流输入监测功能等。
1.3友好的人机界面,大屏幕蓝屏液晶显示器,按键操作,全部中文显示,操作简便,易于上手;1.4多途径告警功能,当系统出现异常时,立即产生声光告警、启动故障继电器并通过RS485接口传送到后台,同时主监控显示自动跳到故障信息显示画面,30条当前故障记录,20条历史故障记录,断电保存,便于机房无人值守的科学化管理;1.5周全的设置功能,可灵活对系统进行配置(如模块数量、巡检仪和绝缘检测仪数量等)、设定各参数上下报警限、设定电流传感器变比、对故障输出节点进行配置;1.6放电计量功能,当用户要对电池组进行核定性放电时,只要在“放电计量”功能下启动放电计量,系统自动给出放电负载加载控制信号,同时调低模块输出电压(如198V),开始对电池放电,计量放电时间和放电容量,当电池电压达到用户设定的终止放电电压值时,系统又自动给出放电负载切除控制信号,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此时用户可根据记录下的放电容量对电池组进行评估;1.7采用电力部标准通信协议,提供RS485串行通信接口,方便与电力自动化系统对接,实现对电源系统“四遥”功能,从而达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管理的目的;1.8另外考虑到客户的具体情况,本监控系统可灵活的与任意厂家的充电模块联机(包括模拟量调节的模块和数字量调节的模块),同时软件采用开放时设计,可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做最完美的监控系统。
1.9多级操作权限管理方式,系统设有出厂密码、初始化密码和超级密码,非授权人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查询操作,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监控系统的组织结构第四代监控系统灵活的兼容了电源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的检测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主监控、开关量检测单元、电池巡检单元、绝缘检测单元,对于特殊的系统还可配置协议转换单元和数模转换单元。
其中开关量单元最多可扩展4个单元;充电模块最多可控制12台;电池巡检最多可巡检24节电池的电池组;绝缘检测单元最多可扩展到4个单元共120回输出回路。
对于特殊的模块可灵活选配协议转换单元和数模转换单元,从而兼容各个厂家所生产的模块而不至于影响本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安装尺寸:(YT400A)(深度:60mm)3主监控显示界面及操作说明3.1主监控工作原理主监控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如当数据异常时给出告警信息,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如控制模块限流;将数据通过RS485总线远传到后台(如电力自动化系统);接收后台发来的控制命令;接收手动输入的各种操作命令,如设定告警限、控制模块开关机、手动均浮充转换等。
其工作原理框图如下:3.2电池充电管理原理○1恒流充电电流:电池恒流充电的限流值默认为0.1C(C为电池容量)。
○2转换电流:由均充转换到浮充的转换电流默认为0.02C。
○3浮充转均充条件:(以下任一条件成立,则转均充)●手动转均充(通过“电池管理”菜单中设定);●维护性均充,当电池长期浮充超过设定的维护均充时间(默认为30天)则自动转均充;●交流上电,当交流停电后又恢复供电时,进入均充状态;但当电池充电电流在20分钟内降到0.02C以下时,自动返回浮充状态;●大电流均充,当电池充电电流大于0.03C时自动进入均充状态;但当电池充电电流在20分钟内降到0.02C以下时,自动返回浮充状态;○4均充转浮充条件:当电池处于均充的时间超过设定的“均充限时”时间,自动转浮充;或当充电电流小于“转换电流”时,延时“均充延时”时间后转浮充。
接线端子图:接线端口定义界面操作及说明1界面总体结构示意图:2界面详细说明:界面分为三个显示区➢标题显示区:➢时间显示区:➢主显示区(主信息区):如右图所示2.1主界面: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当前运行动态数据。
直观,准确地反应出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
其中“剩时”是指均充或浮充的充电剩余时间,单位为小时;当有绝缘故障时,系统对地电阻值可在当前故障信息界面中查看到。
键盘操作:◆[确认],任何情况下输入此键值将进入“功能选择”界面;◆[↑]、[↓],当系统当前有故障时,输入此键值将进入“当前故障”界面;◆[+]、[- ] ,在此界面无效。
2.2当前故障界面: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当前故障信息显示界面,包括故障信息名称及产生的时间。
一旦系统当前运行有故障时,将进入此界面。
键盘操作:◆[确认],任何情况下输入此键将返回主界面;◆[↑]、[↓],输入此键值将根据信息情况进行前后翻屏;◆[+]、[- ] ,在此界面无效。
2.3功能选择入口: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功能选择入口。
用户可选择相应的功能项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操作。
当前功能项如被选中,该功能项名则反显提示。
键盘操作:◆[确认],输入此键值,将根据用户所先中的功能项进入相应的功能操作界面;◆[↑]、[↓],输入此键值在功能项之间进行切换;◆[+]、[- ] ,在此界面功能无效。
2.3.1历史故障: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历史故障信息显示界面,包括故障信息名称、产生时间及消失时间。
当无历史故障时显示“无历史故障”。
键盘操作:◆[确认],任何情况下输入此键值将返回“功能选择”界面;◆[↑]、[↓],输入此键值将根据信息情况进行前后翻屏;◆[+]、[- ] ,在此界面功能无效。
2.3.2模块数据: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所带充电模块的动态数据显示。
若当前充电模块发生通讯故障,则该模块数据无实际意义。
键盘操作:◆[确认],任何情况下输入此键值将返回“功能选择”界面;◆[↑]、[↓],输入此键值将根据信息情况进行前后翻屏;◆[+]、[- ] ,在此界面功能无效。
2.3.3电池数据: 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所带电池巡检仪的实时数据显示。
电压为单体电池电压;电阻数据为单体电池内阻,在放电时内阻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键盘操作:◆[确认],任何情况下输入此键值将返回“功能选择”界面;◆[↑]、[↓],输入此键值将根据信息情况进行前后翻屏;◆[+]、[- ] ,在此界面功能无效。
2.3.4绝缘数据: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所带绝缘监测仪的实时数据显示。
当有绝缘故障时,将显示相应支路的对地电阻值。
键盘操作:◆[确认],任何情况下输入此键值将返回“功能选择”界面;◆[↑]、[↓],输入此键值将根据信息情况进行前后翻屏;◆[+]、[- ] ,在此界面功能无效。
2.3.5放电管理: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电池放电控制及放电信息显示界面。
系统将根据放电操作智能控制放电开关动作,当前放电操作会反显提示。
放电信息仅作参考。
当电池电压低于设定放电终止值后,将自动终止放电。
键盘操作:◆[确认],任何情况下输入此键值将返回“功能选择”界面;◆[↑] 输入此键值将清零放电计数◆[↓] 输入此键值将结束放电操作;◆[ + ] 输入此键值启动放电开关;◆[ - ] 输入此键值暂停放电。
2.3.6 密码输入: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权限控制界面。
对系统关键数据进行修改时,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采用权限控制功能,仅授权人员才操作系统敏感数据,非授权人员只能查询相关数据。
“5169”为超级用户密码,当用户忘记此密码时,可使用此超级密码;“8358”为系统复位密码,输入此密码后,相关系统恢复成出厂默认设置。
出于系统安全性考虑,复位密码及超级密码请妥善保存,并慎用;键盘操作:◆ [确认],输入此键值,当处于“确认”项时,则进行权限核对,如果权限正确,将进入相关功能操作界面,否则等待用户重新输入密码;处于“返回”项时,返回到“功能选择”界面; ◆ [↑]、[↓] 输入此键值将进行选项切换;◆ [+]、 [- ] 输入此键值,当在密码输入处时将对密码进行输入修改,否则此键无效。
2.3.6.1 模块控制:信息说明:本界面为模块开关机控制操作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模块的开机或关机来控制充电模块的开关机动作。
当前选择项反显提示。
“参数保存”项及“返回”项为功能项,其它项为数据设置项。
键盘操作:⏹ [确认],输入此键值,若当前处于功能项时,则实现相应功能,否则此键值无效;⏹ [↑]、[↓] 输入此键值将进行目标项之间切换;⏹ [+]、 [- ] 输入此键值,若当前为数据项时则进行数据修改,否则键值无效。
2.3.6.2 系统设置: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参数设置界面。
在此界面可完成 “充电机控制电池管理参数及系统配置参数”的相关操作;温度补偿单位为 mV/℃。
“参数保存”项及“返回”项为功能项,其它项为数据设置项。
键盘操作:⏹ [确认],输入此键值,当前处于功能项时,则实现相应功能。
处于数据项时此键值无效;⏹ [↑]、[↓] 输入此键值将进行目标项切换;⏹ [+]、 [- ] 输入此键值,若当前处于数据项则进行数据修改,否则键值无效。
2.3.6.3 告警设置:信息说明:本界面为系统运行数据告警极限参数设置界面。
通过设置告警参数的上下限数据,使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信息告警,“参数保存”项及“返回”项为功能项,其它项为数据设置项。
键盘操作:⏹ [确认],输入此键值,若处于功能项时则实现相应功能,处于数据项时此键值无效;⏹ [↑]、[↓] 输入此键值将进行目标项切换;⏹ [+]、 [- ] 输入此键值,若处于数据项时则进行数据修改,否则键值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