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合集下载

混凝土垫层及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垫层及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垫层及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一、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混凝土垫层体积计算规则及公式:2.配筋长度计算规则及公式:配筋长度(L)=2×(L+W)+条数(n)×断端长度(Lb)其中,L是混凝土垫层的长度,W是宽度,n是配筋的条数,Lb是断端长度。

3.其他注意事项:-考虑混凝土的浪费因素,通常取混凝土的工程浪费率为5%;-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考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包括浇筑、养护等。

二、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混凝土基础是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的结构部分。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需要考虑基础的尺寸、体积、配筋长度以及其他因素。

1.基础尺寸计算规则及公式:混凝土基础的尺寸计算通常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

2.混凝土基础体积计算规则及公式:混凝土基础的体积计算需要根据基础的尺寸进行计算。

混凝土基础的体积(V)=长度(L)×宽度(W)×厚度(H)3.配筋长度计算规则及公式:混凝土基础通常需要进行配筋加固以增强其承载能力。

配筋长度计算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计算公式进行。

配筋长度(L)=2×(L+W)+条数(n)×断端长度(Lb)4.其他注意事项: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考虑混凝土的浪费因素,通常取混凝土的工程浪费率为5%;-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考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包括浇筑、养护等。

综上所述,混凝土垫层及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混凝土的体积、配筋长度以及其他因素,根据设计要求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浪费因素、强度等级以及施工工艺要求等。

通过合理计算工程量,可以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并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混凝土基础工程量是指建筑物地基中混凝土的用量,是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内容。

正确计算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和施工进度,合理控制项目的成本。

下面是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及公式。

1.体积计算规则:混凝土体积计算的基本规则是根据构筑物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计算。

直线部分的体积计算公式:V=l×w×h其中,V为混凝土体积,l为构筑物的长度,w为构筑物的宽度,h为构筑物截面的高度。

曲线部分的体积计算公式:V=A×l其中,V为混凝土体积,A为曲线所包围的面积,l为曲线周长的一半。

2.空洞计算规则:对于基础中的空洞部分,需要根据其几何形状进行计算。

矩形空洞的体积计算公式:V=l×w×h其中,V为混凝土体积,l为空洞的长度,w为空洞的宽度,h为空洞的高度。

圆形空洞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²×h其中,V为混凝土体积,π为圆周率,r为空洞的半径,h为空洞的高度。

3.综合计算规则:在混凝土基础施工中,常常碰到多种形状的结构,需要进行综合计算。

复杂结构的体积计算公式:将结构进行分割,按照直线和曲线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然后将各部分的体积相加得到总体积。

4.混凝土的浆砂比计算:浆砂比是指水和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关系。

浆砂比计算公式:水泥用量(kg)/水用量(kg)根据施工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所需的浆砂比。

5.材料消耗计算规则:除了混凝土用量的计算,还需要计算其他辅助材料的消耗,如砂、石等。

砆石量计算公式:V=A×h其中,V为砆石体积,A为砆石所包围的面积,h为砆石的高度。

砂用量计算公式:V=A×h其中,V为砂用量,A为施工面积,h为砂层的厚度。

以上是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及公式。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还应考虑施工的损耗因素,合理安排材料的供应和施工进度,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达到要求。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三十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如图53、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3、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三十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计算公式——V=板长×板宽×板厚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

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3、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

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4、平板指无柱、梁而直接由墙支撑的板。

其工程量按板实体积计算。

三十三、现浇砼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计算方法: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占体积。

计算公式:V=墙长×墙高×墙厚-0.3m2以外的门窗洞口面积×墙厚式中:墙长——外墙按L中,内墙按L内(有柱者均算至柱侧);墙高——自基础上表面算至墙顶。

墙厚——按图纸规定。

图1 图2 图3 图4图5三十四、金属结构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均按图示钢材尺寸以吨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肢、切边、切角的重量,焊条不另增加重量,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计算。

2..制动桁架、制动板重量合并计算,套用制动梁定额。

墙架柱、墙架梁及连接柱杆的重量合并计算,套用墙架定额。

依附于钢柱上的牛腿及悬臂梁合并计算,套用钢柱定额。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涉及到对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量化计算和估算。

基础部分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建筑规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些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常用规则和公式。

1.矩形基础的体积计算公式:矩形基础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长×宽2.圆形基础的体积计算公式:圆形基础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3.长方形地基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地基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长×宽4.圆形地基的体积计算公式:圆形地基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5.长方形柱状墩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柱状墩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长×宽6.圆形柱状墩的体积计算公式:圆形柱状墩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7.梁的体积计算公式:梁的体积=截面积×长度截面积=底宽×底宽8.钢筋混凝土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柱的体积=截面积×长度截面积=(底宽-顶宽)×(底宽+顶宽)/29.单层砖墙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单层砖墙的表面积=长度×高度面积=2×(长度+高度)×厚度10.单层砖墙的砌筑砖数计算公式:单层砖墙的砌筑砖数=砖长方向的长度/砖的长度×砖宽方向的长度/砖的宽度11.瓦片的使用量计算公式:瓦片的使用量=屋顶的面积/单片瓦片的面积12.柱子的体积计算公式:柱子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π×半径²13.混凝土地梁的体积计算公式:混凝土地梁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底宽×底宽14.钢筋混凝土梁的体积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梁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底宽-顶宽)×(底宽+顶宽)/215.方形井筒的体积计算公式:方形井筒的体积=底面积×高度底面积=边长×边长这些是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一些常用规则和公式,它们可以用于计算和估算基础部分工程所需资源的量化值,帮助工程项目进行预算和规划。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建筑物场地厚度在± 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 2 米以平面积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 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 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2,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3,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4,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 - 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 —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土建基础工程量计算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土地平整、地基处理、混凝土工程等各个方面,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土建基础部分的工程量计算进行详细的介绍。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原有地表的不平整部分进行清除和整理,并进行基础填筑工作。

计算土地平整工程量时,首先需要对工程区域进行勘测,确定土地平整的范围和地形状况,然后计算土地平整的面积和体积,最后根据平整的难易程度确定工作量。

地基处理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要求的工程。

地基处理主要包括地基加固与改良、地基排水、地基处理等方面。

计算地基处理工程量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勘测结果,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和范围,然后计算工程量和工作量。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工程施工规范,计算混凝土材料的用量和施工工艺。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混凝土基础、柱、梁、板、墙等各个构件的混凝土用量计算。

在计算混凝土工程量时,需要考虑施工的方式和工期,确定施工要求和配比比例,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混凝土的用量。

地下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地下空间施工的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地下室、地下管道、地下电缆等。

地下工程量计算需要根据地下空间的设计要求和平面图纸,计算材料用量、施工工艺和工程量。

在计算地下工程量时,需要结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难度,合理评估工作量和施工周期。

以上是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计算,可以准确确定工程的材料和工作量,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设计要求、规范标准和施工条件,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需要合理评估施工难度和工期,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要求得以满足。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工程量计算是工程评标程序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工程预算的基础。

通过对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可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程量计算的基础部分。

工程量计算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概念、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一、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概念1.工程量:指工程项目中进行设备安装、土石方开挖、管道铺设等工作的数量。

2.工程量清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案等编制出的一个详细列表,包括了项目中各个细项工程的名称、规格、数量等。

3.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各项工程的数量和计量单位,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工程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数量。

二、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查阅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要求和设计标准。

2.制定工程量清单,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将工程项目拆分成若干个细项工程,并对每个细项工程进行详细描述。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3.确定计量单位,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每项工程进行计量单位的确定,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

4.进行数量计算,根据工程量清单中的计量单位和相关要求,对每项工程的数量进行计算,得出工程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数量。

5.计算各项资源的综合数量,将每项工程的资源数量相加,得出工程项目的总资源数量。

6.核对和修订,对计算结果进行核对,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如发现错误或遗漏,及时进行修订。

三、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键入和导入数据时要格外小心,避免输入错误或遗漏。

2.在计算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算方法和计算精度,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在计算过程中,要关注单位换算,确保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4.对于难以计量的工程项目,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需要提供相应的依据和计算过程。

综上所述,工程量计算的基础部分是工程预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工程量计算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预算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基础部分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的汇总:一、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1.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土方工程量(m³)=0.5×(面积或长度1+面积或长度2)×平均高程差2.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公式:混凝土工程量(m³)=面积或长度×断面积3.砌体工程量计算公式:砌体工程量(m³)=(长×宽×高)/砌块体积二、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1.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钢筋长度(m)=(平行长度1+平行长度2+弯曲长度)×弯曲系数2.钢筋重量计算公式:钢筋重量(kg)= 钢筋长度× 单位长度重量3.钢筋根数计算公式:钢筋根数(根)=钢筋长度/钢筋间距三、暖通工程量计算公式:1.暖通空调风管工程量计算公式:风管工程量(m²)=连接段数×(平行长度1+平行长度2)×截面面积2.暖通空调末端工程量计算公式:末端工程量(个)=房间面积/平均末端面积四、电气工程量计算公式:1.线缆工程量计算公式:线缆工程量(m)=线缆长度×线缆根数2.灯具工程量计算公式:灯具工程量(个)=房间面积/平均灯具面积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土建、钢筋、暖通和电气工程量计算公式,具体的计算公式还取决于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

在实际运用时,还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修正系数、浪费系数等因素,以得到更准确的工程量计算结果。

工程量计算对于工程建设的进展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预算,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公式和规则进行计算,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1.土地测量:土地测量是对施工地块的详细测量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边界、土壤类型等。

根据土地测量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土壤剥离量、挖土量等,在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2.地基工程量计算:地基工程量计算是根据地基的形状和尺寸,计算出土方量、用石量、用砂量等。

其中,土方量是指地基挖土或填土的体积,可以通过测量地基的宽度、长度和深度,再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用石量和用砂量是指在地基中加入石料和砂料的数量,主要用于改善地基的支撑能力和排水性能。

3.基础工程量计算:基础工程量计算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荷载要求,计算出混凝土量、钢筋量等。

混凝土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基础的厚度、宽度和长度,以及基础的形式(如筏、扩展、独立等),通过计算公式或表格可以得出混凝土的用量。

钢筋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基础的荷载要求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通过计算公式可以得出所需钢筋的直径和长度。

4.其他部分工程量计算: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工程量计算外,土建基础部分还包括其他一些细项的工程量计算,如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数量、排水管道的长度和直径等。

这些细项的工程量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具体的测量和计算。

在进行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测量:在进行土地测量和地基测量时,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如全站仪、测距仪等。

同时,还需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合理估算: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准确估算每个部分的数量和用量,以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材料和工程量。

合理估算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通过与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充分沟通和交流,进行合理的估算。

3.科学计算: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工具,如计算软件、计算工具等。

通过科学计算,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的产生。

4.成本控制:在进行工程量计算的同时,需要进行成本控制,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节约。

基础工程量计算

基础工程量计算

1、条形基础工程量包括:(1)、素土垫层工程量(2)、灰土垫层工程量(3)、砼垫层工程量(4)、砼垫层模板(5)、条形基础工程量: 砖基; 砼条基(6)、砼条基模板(7)、地圈梁工程量(8)、地圈梁模板(9)、基础墙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体积(11)支挡土板工程量(11)槽底钎探工程量2、条形基础计算方法(1)素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2)灰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3)砼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4)条形基础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①砖条形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②砼条形基础按分层净长线计算有些地区(天津)计算规则规定,条形基础以地圈梁顶为分界线,这就造成了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个工程条形基础同时出现不同标高的圈梁时候,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区分出墙的底标高,对手工造成了麻烦。

(5)、砼垫层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垫层模板按砼垫层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垫层模板=砼垫层的侧面净长×砼垫层高度(6)、砼条基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条基模板按砼条基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条基模板=砼条基侧面净长×砼条基高度 . (7)、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8)、地圈梁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地圈梁模板按地圈梁以体积计算。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方法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二、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基础工程量计算

基础工程量计算

第十三页,共60页。
第十四页,共60页。
(一)独立(dúlì)基础
1、一般独立(dúlì)基础 可分解为立方体或立方体+四棱台。
2、杯形独立(dúlì)基础 可分解为立方体或立方体+四棱台,
扣减一个倒四棱台。
第十五页,共60页。
一般(yībān)独立基础
第十六页,共60页。
杯形基础(jīchǔ)示意图
第四十六页,共60页。
第四十七页,共60页。
第四十八页,共60页。
(三)满堂(mǎn tánɡ)基础
满堂基础即为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是把 柱下独立基础或者(huòzhě)条形基础全部用联 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 梁等整体组成。
满堂基础一般有板式(也叫无梁式)满堂基础、 梁板式(也叫片筏式)满堂基础和箱形基础三种 形式。
第四页,共60页。
框架式设备基础、箱型基础、地下室, 分别按基础、柱、梁、墙、板相应定额计算 (jì suàn)。楼层上的设备基础按有梁板定 额执行。有梁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梁高(指 自基础扩大面至梁顶的高度)高于1.2m时套 用相应的墙体定额。
第五页,共60页。
归纳总结: 比较清单规则和定额规则,对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计算的规定(guīdìng)基本是一致的,因此(除梁 高高于1.2m时),
S= ( 1.0 + 0.4 ) /2×0.2+1.0 × 0.3 =0.44(m3 ) 搭头体积: V搭 =(1.0-0.4)/2 ×0.2×(1.0+2×0.4)/6
= 0.3×0.2×0.3 = 0.018( m3 ) 带形基础工程量:
V2 = ( 24 + 3.8 )× 0.44 + 2 × 0.018 第四十二页,共60页。

基础工程量计算范文

基础工程量计算范文

基础工程量计算范文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量的计算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其中最为基础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面是一个关于基础工程量计算的范文,供参考。

我们以一些建筑项目的地基基础工程量计算为例。

这个建筑项目是一栋高层住宅楼,地处市中心,地下有两层停车场。

我们将分别计算这个项目的平面基础工程量和立面基础工程量。

一、平面基础工程量计算1.地基开挖量计算: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图和设计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整个地基的开挖量。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整个建筑物的平面面积。

假设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为矩形,长为100米,宽为50米。

那么建筑物的平面面积为100米×50米=5000平方米。

2.基础混凝土用量计算:在地基开挖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就需要使用混凝土来进行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在地基上铺设50厘米厚的混凝土层。

那么基础混凝土的用量为5000平方米×0.5米=2500立方米。

3.地基回填量计算:在地基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地基进行回填,以填平地基表面。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在地基表面回填50厘米的填方土。

那么地基的回填量为5000平方米×0.5米=2500立方米。

二、立面基础工程量计算1.基础墙体砌筑量计算:在地基施工完毕后,我们需要进行立面墙体的砌筑。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建造的墙体高度为20米,墙体厚度为30厘米。

那么立面墙体的砌筑量为20米×0.3米=6立方米。

2.基础地下室砖砌量计算: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地下室墙体砖砌。

根据设计要求,地下室墙体的高度为4米,墙体厚度为25厘米。

那么地下室墙体的砖砌量为4米×0.25米=1立方米。

3.基础主墙体砖砌量计算:在地上部分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主墙体砖砌。

根据设计要求,主墙体的高度为30米,墙体厚度为25厘米。

那么主墙体的砖砌量为30米×0.25米=7.5立方米。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

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施工安排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基础部分1、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的工程量计算通常按照长方体体积进行。

计算公式为:V=长 ×宽 ×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础顶部有斜坡,应分别计算斜坡部分和矩形部分的体积并相加。

2、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体积计算较为复杂。

一般分为矩形部分和梯形部分。

矩形部分的体积为:V1 =长 ×宽 ×高;梯形部分的体积为:V2 =(上底+下底)×高 ×长 ÷ 2 。

最后将两部分体积相加。

3、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按照整块板的体积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V=板面积 ×厚度。

如果筏板基础有不同的厚度区域,应分别计算并累加。

二、柱矩形柱的体积计算方式为:V =柱截面面积 ×柱高。

柱截面面积=长×宽,柱高应从基础顶面或楼板顶面算至上层楼板底面或柱顶面。

2、圆形柱圆形柱的体积计算:V =π × 半径² ×柱高。

3、构造柱构造柱的体积计算需考虑与墙体的连接情况。

一般来说,构造柱的体积为:V =(构造柱断面积+马牙槎断面积)×柱高。

三、梁1、框架梁框架梁的体积计算:V =梁截面面积 ×梁长度。

梁长度计算时,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梁与梁相交时,算至梁中心线。

2、次梁次梁的计算方法与框架梁类似,但在与主梁交接处,次梁长度通常算至主梁侧面。

3、圈梁圈梁的体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四、板有梁板的工程量包括板和梁的体积之和。

板的体积=板面积 ×板厚,梁的体积按照上述梁的计算规则计算。

2、无梁板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3、平板平板的体积=板面积 ×板厚。

4.5 基础工程量计算(1)

4.5 基础工程量计算(1)

一砖墙大放脚三层砖基础大放脚折加高度0.394:
(0 .1 2 6 3 0 .0 62 5 0 .1 2 6 2 0 .0 62 5 0 .1 2 6 1 0 .0 62 5) 2 0 .2 4 0 .39 4
或 把一侧的大放脚扣到另一侧上,是个矩形,长×宽/基础 墙宽0.24
§4-5 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1)
砖石基础工程量计算
砖基础一般采用台阶形
式向下逐级放大,形 成阶梯形,砖基础是 由基础墙和大放脚组 成。基础大放脚一般 采用每两皮挑出1/4 砖(等高式大放脚)
±0.000
或二皮与一皮间隔挑
出l/4砖(不等高式
砖基础分解示意图
大放脚)两种形式。
一、基础与墙身(柱身.0625n 矩形高:h = [0.126(n+2) + 0.0625n-]〓0.5 n —-大放脚错台层数
[h(n 2) h2n] 1 A n b 大放脚截面面积: 2 n n b [ (h1 h2 ) h1 ] 2 [0.126 2) 0.0625 n] (n n 0.0625 2
查P94教材表6.2.2可知: 1砖墙基础三层等高大放脚折算断面积为0.0945(m2)。
S基础=0.24 〓1.5+0.0945=0.4545m2
(2)砖基础工程量(V基顶)
V基顶= S基础〓( L外中+ L内(基顶))
=0.4545 〓(59.40+36.84) =43.47m3
查P122定额上01030001

基 价:1498.50(元/10m3) 综合基价:43.47〔10〓1498.50= 6513.98(元)
例4 P60教材例4.3.2

造价基础工程量计算

造价基础工程量计算

造价基础工程量计算一、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1.逐个单项计算,确保计算准确;2.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方案,确保计算完整;3.量取工程实际数据,确保计算真实可靠;4.根据工程资料,按照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二、工程量计算的步骤1.确定计量单位:根据工程施工的常用计量单位,例如:立方米、平方米、米、吨、根数等,确定计量单位。

2.测量或估算工程尺寸: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方案,测量或估算出工程的尺寸数据,如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等。

3.计算工程量:根据工程尺寸数据,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每项工程的数量。

4.检查核对: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核对,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5.汇总统计:对各项工程量进行汇总统计,得到工程的总量。

三、常见的工程量计算方法1.直接计算法:直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数据,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比例法: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数据,通过比例关系进行工程量的估算。

3.面积法:根据工程的面积尺寸,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

4.体积法:根据工程的体积尺寸,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

5.交叉面积法:对工程的交叉部分,通过计算各个部分的面积,再进行交叉计算。

四、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精确测量:在进行工程量计算之前,要确保测量工程尺寸数据的准确性。

2.相符设计图纸:工程量计算应根据相符的设计图纸进行计算,避免因使用错误图纸而导致计算错误。

3.正确计算公式:不同工程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应选择正确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4.工程数据完整:工程量计算应确保工程的数据完整,包括各个组成部分等。

5.检查核对:在完成工程量计算后,应对结果进行检查核对,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总之,工程量计算在建筑项目的预算与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取正确的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按照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确保工程尺寸数据的准确性及计算的可靠性,可以得出准确的工程量计算结果,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注意正确选择计算公式、核对计算结果等,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正负300以内的挖、填、运、找
平、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
2米以平房面积计算。

3、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16=建筑物底层建筑面
积+2倍外墙外边线周长+16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矩形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量计算
二、建筑物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基础土方设计尺寸以基础垫层面积乘挖土深
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计算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
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宽,槽底的长和宽指加上工作面,需要放坡时,应将方破的土方量合并于总的土方量。

3、开挖土方的计算公式
清单计算:挖土方地面积*挖土深度
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槽底宽度+2倍工作面宽度+K*基槽深度)*基槽深度*基槽长度外墙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以内墙净长计算、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
中:A为基坑上口长度、B为上口宽度、a为基坑底面长度、b为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
基坑基槽回填土体积:基坑基槽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体积、
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指S底----(外墙中心线长度*墙厚+内墙净长线长度*墙厚)
室内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垫层、找平层、抹灰面层的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