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医疗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医疗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1.1.1 中国移动医疗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2013年,国内移动医疗领域投资开始升温,包括病情预测、诊断、病情管理、后期康复在内的医疗环节均有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病情监控、远程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等新的移动医疗模式成长较快。
2014年以来,移动医疗领域引发市场资本的热切关注,融资案例及金额出现爆发性增长。
图表 2014-2015年移动医疗领域投融资动态
资料来源:各企业公开信息
1.1.2 中国移动医疗需求旺盛投资前景良好
4.1.1需求激增与有限供给创造行业发展大机遇
近年来,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其需求往往随收入增长和技术进步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最近十年
,我国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出现较大的增幅,
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从593.9元增至2327.37元,十年内增长了近3倍。
然而,医疗服务的供给却存在供不应求、供不对求、体验不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机遇。
首先,让更多患者获得医疗。
原本供应不足,又加之运作效率底下的传统医疗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持续增长、且不断多样化的国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互联网的连接性、效率性在此大有作为的机会。
如,远程医疗可以让集中于城市、东部的优质医疗资源可以辐射更广阔的地区。
其次,让患者获得合适的医疗。
《2016-
2020年移动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总结,我国现有的三级诊疗制度基本没有做到分层服务的合理,其原因包括:1)缺少分级收费:缺少和分级诊疗制度配套的服务-
收费体系;2)医生层分级不清:缺少有效的医生评价体系,病患只能根据其所属医院等级进行判断选择,小病大看,花钱买放心。
互联网企业若能从此切入,借由互联网在线导诊、问诊平台实现有效分诊,有望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运作和降低病患成本。
最后,极致化患者体验。
患者在整个就医相关流程从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到院外康复(慢性病管理)9个环节中存在诸多痛点和刚性述求,互联网企业从此切入,优化病患体验,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新兴的移动医疗技术正在成为人们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世界各国的医疗成本上升、服务均等化、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等重大医疗健康问题的新希望。
美国移动医疗应用正处于迅速普及阶段,有65%的18到24岁用户及52%的25到34岁用户表示他们“很可能”在未来的6个月内使用移动医疗技术。
中国移动医疗应用市场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当前中国移动App的数量已达2000款,到2015年将会有30 %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
世界很多国家医疗健康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各国政府必须解决医疗费用上升、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地区差距以及慢性疾病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相关政策制定、预算安排和医疗服务提供。
探讨如何利用移动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如何利用移动终端来提高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效率、增强信息交互能力、降低医疗负担,扩大医疗服务获取渠道和提升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报告显示,移动医疗健康服务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已经推出了移动医疗健康服务计划,据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2 30亿美元。
我国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市场正在快速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7年年底,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此外,中国可穿戴移动医疗健康设备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预计到2017年,这一市场规模将接近50亿元人民币,远程监测设备和视频会议也是移动医疗健康中增长较快的部分。
在“互联网+传统行业”这个发展大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医疗行业正进入颠覆式的大变革中——
目前,全国已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现阶段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包括健康咨询问诊、在线挂号、体检测试、购买医药产品、专业信息查询等服务。
“火爆”来自旺盛的社会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医疗”成为热火朝天的朝阳产业。
这场涉及到互联网技术、数据技术、医疗设备研发和医学从业人员的医疗行业重布局在2014年前所未有地成为公众视野的中心。
2014年被称为移动医疗信息化元年。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8.4亿元,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以上。
移动医疗在国内的迅速引爆不但与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旺盛的社会需求更是其崛起的巨大内在动力。
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教授白春学早在21世纪初便开始关注移动医疗。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移动医疗的发展在应对老龄化社会、应对中国较高的慢性病患病率和解决传统医疗模式的弊端方面有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面临着世界最大的老年社会,这将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
”白春学说道。
据统计,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
口的比例将超过20%。
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老年人口规模所呈现出的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给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而移动医疗在信息、监测、监控、诊断方面的优势无疑将缓解这种“医疗供需矛盾”。
“我国目前有哮喘病患者3000万,睡眠呼吸暂停者2000万,慢性心脏疾病患者650 0千万,糖尿病患者9700万……”白春学据此分析道,“慢病诊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慢病诊疗的管理覆盖面却越来越低。
”
随着移动医疗的日趋普及,新技术将为慢性疾病的预防、早期治疗和监测作出贡献。
其中,不仅有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新载体可随时记录、分析个人的健康情况数据,帮助大家及早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能使医疗服务更加便捷,比如通过移动高清视频可以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不错过慢性疾病的黄金治疗期;云端医院、未来医院、空中医院、小微医院、远程会诊等新型理念也将随时随地监测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情况。
长久以来,传统医疗模式、医疗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科学,导致看病难、看病贵。
白春学认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模式存在医疗资源利用不合理、医疗服务质量欠佳、医疗体系效率较低、入名院难、看名医难等问题,而本该在医疗体系中起基础作用的社区医院又处在高端设备覆盖率低、病人认可率低、高端技术掌握度低的“三低”状态。
这些都为国内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医疗资源总量短缺、分布不平衡是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移动医疗的介入可以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和流动。
除此之外,移动医疗拓展了医生和患者之间除了面访之外的沟通渠道,大大提高了医生与患者互动的效率;对于病情的资源整合作用也不容小觑,方便医生调阅各种资料,开具医嘱;在医院内部也能实现医生与护士的信息即时共享,大幅提升医护的工作协同效率。
更具多元化 “钱”景广阔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移动医疗行业的探索期。
在此期间,医疗保险的出现推动了大型医院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与此同时,移动技术快速发展,更多行业参与者进入市场。
随后,互联网医疗规模化上线,大量资本涌入市场。
开始于2013年的市场启动期使产业进入整盘阶段,主流厂商形成并发力,商业模式的探索拉开了序幕。
4G网络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变革,移动医疗形式更具多元化,大量医疗机构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格局形成。
在未来,移动医疗行业还将经历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
彼时,移动医疗用户的规模将快速增长,盈利模式将逐渐清晰,收入规模也将高速增长。
大数据应用、数据变现能力提升将成为移动医疗的核心竞争力。
在应用成熟期,移动医疗产业链将臻于完善,商业模式达至成熟,实现O2O医疗服务的无缝链接。
“在移动医疗行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患者始终位于核心地位。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是其发展的技术保障,而医疗保险、药企、医院和医生则是其社会基础。
”杨春说道。
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引爆未来
如果说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是移动医疗行业高速前进的引擎,那么IT巨头们纷纷入场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无疑为移动医疗的发展加入了引爆剂。
随着苹果、谷歌和三星等IT巨头推出Apple Watch、Google Glass和SAMSUNG Galaxy
Gear等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这一移动医疗赖以实现的终端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发展局面。
《2016-
2020年移动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出,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的发展应遵循以下方向:
首先要最大化自己的特长,以求医疗界的青睐。
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与医院专业医疗器械是两个范畴,前者在种类、精度、诊疗价值上有先天不足,但实时、长时、常态、居家和大数据获取上却有明显优势。
其次,可延伸医院服务的价值链长度,实现实时监测、观察趋势和及时预警。
第三,可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突破医院床位限制,扩大服务人数。
1.1.5 中国移动医疗行业未来前景预测
移动医疗将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积极推动力,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升温并迎来井喷式发展。
据《2014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我国移动医疗APP发展迅速,现阶段已达2000多款。
蓝皮书指出,目前移动医疗APP主要分5种,包括医药产品电商应用,满足专业人士查询专业信息的应用,满足寻医问诊需求的应用,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平台,细分功能产品。
事实上,目前医疗APP火爆的原因也正是现行医改的难点。
“移动医疗火爆的驱动力主要是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民间资本的追逐。
”弘晖资本管理合伙人王晖表示,作为投资机构,希望能与制药企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一起构建医疗生态圈。
据普华永道的评估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中国则有望达到25亿美元。
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华平表示,当下是移动医疗融资的最好时代,只要项目能满足公众的就医需求,就可以向资本市场要钱。
“在更广泛的领域和社会经济层面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可获得和可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目标。
”吴晓滨博士表示,辉瑞公司希望携手优秀的创业团队、投资机构、医学界专家等一起来探讨创新的“改善就医理念提升治疗效果”移动医疗模式,将线下资源对接到移动医疗平台,为中国广大患者带来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和体验。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移动医疗有利于扩大医疗服务获取渠道、优化健康信息数据、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
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积极推动里,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升温并迎来井喷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