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物质的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授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授课课件

物 理 性 质
常 见 的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和状态。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点 击
氧气 二氧化碳

片 播
颜色 无色 无色
素养目标
4. 了解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 身边的物质应用了哪些用途。 3. 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认识归纳 整理的应用。 2. 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 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探究新知
你会观察实验吗?
探究新知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提示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 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问题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 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化学 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
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铜丝用作导线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2 物质的性质》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2 物质的性质》教学课件

《1.1.2 物质的性质》的性质。

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习,主动地获取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设计目的、时间分配等)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讲解]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板书]2、沸点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

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

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5][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练习:书后习题作业:书后习题思考并总结倾听并联系物理思考、讨论: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10′10′6′3′1′板书设计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新课讲解
三、运用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氧气能供给人呼吸
决 定
用途: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登山、潜水、航空等领域。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强化练习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B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方法点拨】明确物质的用途依据物质哪些性质,然后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判断。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强化练习
3、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我能让铁生锈 B、我能使食物腐烂 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我能供给呼吸
【方法点拨】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能使食物腐烂,是利 用了氧气的氧化性,是化学性质;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物理性质;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随堂练习
4 . 下列古代生成工艺中,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B ) A.瓷器烧制 B.井水煮盐 C.钢铁冶炼 D.火药发明
5 . 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B ) A.吸附 B.爆炸 C.升华 D.蒸馏
6 . 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看到的现象是 __变_浑__浊__,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_ 化_学__变__化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化”),判断的依据是 _有_新物质__生__成_。
观察生成物的 颜色、状态
实验1-1 水的沸腾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遇到冷的玻璃片, 液化成小水珠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2 胆矾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块状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 磨成粉末
粉末状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C)
A.光合作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制作碳酸饮料
2.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下列关于正
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A.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
B.易燃
C.沸点为95.8℃
D.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等
物质
变化





用途
随堂练习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C.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D.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小结
物质变化
体现 决定
物质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用途
今日作业 助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本课结束
课堂检测
1.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木炭可以燃烧 ③木炭粉碎 ④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⑤蜡烛熔化 ⑥蜡烛能燃烧 ⑦蜡烛受热可以熔化 ⑧蜡烛燃烧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④⑦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⑥;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⑧。
2.镁条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镁条变短,因此金属镁可以 制作照明弹,回答下列问题: ①镁条的物理性质是: 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是 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 ②判断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生成白色粉。末 ③金属镁可以用作照明弹的原因是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方法一
方法二
分别将燃烧的木 条伸入两只集气 瓶中,若木条燃 烧更旺,则为氧 气;若木条熄灭, 则为二氧化碳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向两只集气瓶 中滴入相同滴数的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则为二氧化 碳;若无明显现象, 则为氧气。
活】 先独立完成5min,随机抽选同学展示。
性质与变化组合题的方法 先分“性质”与“变化”,
再判“物理”还是“化学”
蜡油能凝固
物理 性质
活动二: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2】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①酒精易挥发;②水能结成冰;③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二氧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钢铁能生锈;⑥纸张燃烧剩下一些灰烬.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密度:0.8g/ml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 化学性质 。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火柴可以燃烧
锈会生锈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 物理性质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2.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
变化的是( D )
A. 食物:我腐烂了
B. 煤气:我燃烧了
C. 菜刀:我生锈了
D. 水:我沸腾了
3.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G.编制香包 H.植物光合作用 J.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 热性、导电性等。
金属铝能导电
盐酸易挥发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区别 性质判断
性质内容
归纳总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直接(眼看、鼻闻、 耳听、手掂量等) 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 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 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 会、可以、易、难等
实验分析 变化:固态
液态 (状态改变)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 物质生成
产生水蒸气,遇冷 气态的水
(1)
液态的水
凝结成小水珠 (水蒸气)

(2) 固态的石蜡
石蜡熔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石灰石与稀 盐酸的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 和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质 生成
1.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三和实验四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一、二与实验三、四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60年后这雕塑又变成怎样呢?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
铜变成铜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 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课后习题答案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 化,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2.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6)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7)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8)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 变化。 4.物理性质:(1)(2)(5)(8) 化学性质:(3)(4)(6)(7)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 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
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练一练
5、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 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 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 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物理性质:色态 银白色固体 硬度 软 密度 比水小 熔点 低
化学性质: 能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2、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强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常般见气物体理压性强质越:大颜色,、液状体态的、沸气点味就、硬越度高、; 压密强度越、小熔,点液、体沸的点、沸导点电就性越、低导。热性、溶
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练一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Hale Waihona Puke 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练一练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判断:
(1)物质的变化是指一种变化过程,而物质 的性质是指物质具有的某种属性
(2)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以、 是、难、易、能、会”等标志性字, 如 酒 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问题:1、怎样闻气体的气味?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归纳出氧 演示[实验1—2] 气和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共14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共14张PPT)
第一单元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我们周围的物质处在不断地变 化过程中。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 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的白 云,白云又可以变成雨滴重新降落 到地面。那么,在这些变化过程中 ,有新物质生成吗?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 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化学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 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_是__否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12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1-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 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 生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液态水
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 成水珠
液态水 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思维拓展】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请尽可能多地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2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氮气无色无味 B. 碳酸易分解 C. 铜呈紫红色 D. 蔗糖易溶于水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题思路]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典例3 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领悟提能 轮胎爆胎、气球爆炸、蒸汽锅炉因压强过大 而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 学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 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A.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B.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B 项过程中涉及到燃烧,体现物质的可燃性, 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一 物质变化的判断
例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
[答案] C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点拨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二 物质性质的判断
例 2 下列物质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利用铝的延展性制作易拉罐
B. 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制作玻璃刀
C. 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D. 利用铁的导热性作炊具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 延展性、 硬度大和导热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 A、B、D 项错误。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石墨做铅笔芯 C.用二氧化碳灭火 D.用金、银等材料做奥运奖牌
探究新知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序号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1-2 固体的 石蜡熔化 液态的 无新物
石蜡
石蜡 质生成
探究新知 实验1-3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2 mL 氢氧化钠溶液向 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新知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探究新知
思考: 1.有发光、放热、爆炸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探究新知
2.化学变化一定能观察到现象吗? 3.能否通过现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导入新课
1.描述格式: (填写方法), xxx 的是水, xxx 的是酒精。 2.展示要求:表述清楚,站姿挺拔,声音洪亮。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化学变化

2.烧制陶器。
化学变化

3.冰雪消融。 4.镁在空气中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金 睛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物理性质
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实验,试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新知
为什么酒精可以做 燃料?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当堂训练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
变化前的 物质
块状的 大理石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大理石表面产 生气泡,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有新物质

生成
探究新知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通常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矿石粉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B)
A.铁制炊具
B.氢气做燃料
C.铜做导线
D.冰块用于冷冻食品
2.在下列短文中的横线上用序号填上: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C ,把块状硫粉压 碎 A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继
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
决定 反映
性质 可燃性
决定 反映
我们以木柴为例
变化 化学变化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背诵和抄写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H 氢 Li Be B 锂铍硼 Na Mg Al 钠镁 铝 K Ca 钾钙
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具有可燃性
。 D
B,这说明硫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提 高:
• 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三者之间, 你可以探索出哪些联系?
用途 做燃料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较 小 密度: 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熔点: 较 低 颜色: 银 白 色

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水 发生反应,
该反应属于 放 热 反应 。(放热或吸热)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
化学性质:
腐蚀性、毒性、可燃性、稳定性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阅பைடு நூலகம்P9
实验1-2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 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 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 1、熔点和沸点 熔点:物质熔化时的温度 (固→液)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气) 液体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
• 2、密度
(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用手分别“掂量”)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变化
D是物理性质,E是物理变化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练习:
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 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 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 据此判断:
• 7、酒精能燃烧。化学性质 • 8、酒精能挥发。物理性质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三、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酒精能燃烧
物质的性质:
描述时,常在表达中有某些意愿动词出现, 例如:“能、能够、可、可以、难、易、会” 等 表示物质具有某种能力。 如:纸张能燃烧、碱式碳酸铜易分解等。
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化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 是1083 ℃物。理性质
•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化学性质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练习
下列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哪些是物理性质?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物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物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理变化
2、什么是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汽油挥发,呼吸作用,蜡烛受热熔化, 光合作用,气球爆炸,火药爆炸, 灯泡通电发光,食物腐败, 干冰升华,金属生锈,粮食酿酒
物质的性质
一、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CNO 碳氮 氧
Si P S 硅磷硫
He 氦 F Ne 氟氖 Cl Ar 氯氩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谈一谈: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
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化学变化
木材燃烧
化学性质
木材能燃烧(可燃性)
铁生锈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碱式碳酸铜 受热分解
如:
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可燃性、稳定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 腐蚀性、酸性、碱性、能与某某反应等。
二 、物理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理解:1、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2、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练习: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的单位:g/cm3
9页表1-2 常见物质的密度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1. 1物质的 性质( 共17张 PPT)
交流合作
物质有许多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硬度、腐蚀性、熔点、毒性、 可燃性、稳定性等请你将上述性质的 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分类。
物理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