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装联工艺的质量与可靠性.pptx

合集下载

电子行业电子装联工艺技术课件

电子行业电子装联工艺技术课件

电子行业电子装联工艺技术课件1. 引言电子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而电子装联工艺技术则是电子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课件将介绍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工艺流程和技术。

2. 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概述电子装联工艺技术是指在电子制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将电子元器件和组件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的技术。

它涉及到电子元器件的布局设计、焊接工艺、表面处理等方面。

3. 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重要性电子装联工艺技术在电子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质量,还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合理的工艺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工艺流程4.1 元器件布局设计 - 元器件布局设计是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第一步,它涉及到元器件的选型和布局设计,要考虑到电路的功能要求、接线的合理性以及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 元器件布局设计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电路板上的线路长度和线路复杂度,提高电路板的性能和稳定性。

4.2 焊接工艺 - 焊接工艺是电子装联工艺技术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 常见的焊接工艺包括手工焊接、波峰焊接、表面贴装焊接等。

- 焊接工艺的选择要根据电路板的设计和元器件的要求来确定,同时要考虑到生产效率和成本。

4.3 表面处理 - 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电子元器件的导电性和耐环境腐蚀性。

-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金、镀锡和喷锡等。

- 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5. 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5.1 接触不良问题 - 这是电子装联工艺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导致电路板无法正常工作。

-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焊接、更换元器件等。

5.2 过热问题 -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可导致元器件损坏。

- 解决方法包括控制焊接温度、加强散热设计等。

5.3 氧化问题 - 元器件的接触表面可能会因为氧化而导致导电性能下降。

电子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技术 PPT

电子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技术 PPT


● ●
例4:神舟5号火箭发射成功的可靠性为0.997.

不可靠度
定义: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 、产品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概率。它也是时间的 函数,记作F(t),也称为累积F(t)=p(T≤ t)

R(t)+F(t)=1
失效概率密度f(t)
定义: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F(t)对时间的变化率, 它表示产品寿命落在包含t的单位时间内的概率,即t时刻, 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可靠性指标的选择的依据
a、装备的类型,例如对坦克为平均无故障里程( MMBF)、对于飞机为平均无故障飞行小时( MFHBF)、对一般设备则为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b、装备的使用要求(战时、平时、一次使用、重 复使用)对于一次使用的产品则为成功率(例 导弹); c、装备可靠性的验证方法,厂内试验验证则用合 同参数,外场验证则用使用参数。

可靠性模型
数学型
假设各单元寿命服从指数分布
Rs (t ) Ri (t )
i 1
n
MTBFs=1\λs
s i
i 1
n
建立产品的可靠性模型

产品的可靠性模型是进行产品可靠性指标定量分配和 预计,以及开展产品可靠性分析的基础。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
串联、并联(热储备)、混联、表决(k/n)、冷储备( 非工作)和网络系统等。
dF (t ) f (t ) F (t ) dt
瞬时失效率λ(t),(简称失效率)

定义:是在t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的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t ) lim
t 0
F (t t ) F (t ) dF (t ) 1 R(t )t dt R(t )

电子产品装联工艺的质量与可靠性

电子产品装联工艺的质量与可靠性

3.2 元器件表面安装(SMT)
3.2.3 焊膏
焊膏的技术要求
焊膏的成分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GJB3243 5.3.2.2条) 在储存期内焊膏的性能保持不变 焊膏中金属颗粒与焊剂不分层 室温下连续印刷时,焊膏不易干燥,印刷性好 焊膏粘度要保证印刷时具有良好的脱模性,又要保证良好的触变性,印刷后焊膏不产生塌
QFP BGA CSP(μBGA) DCA MCM …… 小型,超小型器件的出现和推广应用,促进了高密度组装技术的发展,也模糊了一级封 装和二级组装之间的界限。同时对电子产品的设计、组装工艺、组装设备等提出了更新更高 的要求。
1.2 电子产品的分级
按IPC-STD-001“电子电气组装件焊接要求”标准规定,根据产品最终使用条件 进行分级。
0.635mm的器件,印刷焊膏量一般为0.5mg/m㎡; 焊膏覆盖每个焊盘的面积应在75%以上,无明显塌落,错位不大于0.2mm,细间
距不大于0.1mm; 印刷压力一般选择为0.3~0.5N/mm,印刷速度为10 ~25mm/s; 严格回收焊膏的管理和使用。
3.2 元器件表面安装(SMT)
3.2.4 焊膏印刷工艺 注意事项 焊膏初次使用量不宜过多,按PCB尺寸估算,A5尺寸面积约200g;
焊料中10s的浸泡时间; 元器件引线歪斜度误差不大于0.8mm; 元器件引线共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1mm。 无铅元器件镀层识别(IPC-1066) 湿敏器件的处理规定(IPC-020、IPC-033)
3.2 元器件表面安装(SMT)
3.2.2印制电路板(PCB)
PCB基材一般选用FR4环氧玻璃纤维板,或FR4改性、FR5板; 板面平整度好,翘曲度≤0.75%,安装陶瓷基板器件的PCB翘曲度≤0.5%; 焊盘镀层光滑平整,一般不采用贵金属为可焊性保护层; 阻焊膜的厚度不大于焊盘的厚度; 安装焊盘可焊性优良,表面的润湿性应大于95%; 焊盘图形符合元器件安装要求,不允许采用共用焊盘; PCB能进行再流焊和波峰焊 PCB生产后,72小时内应进行真空包装。

《电子产品装连工艺》课件

《电子产品装连工艺》课件

3
软件调试
软件调试是确保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关键。对软件进行测试、调整和优化,以实 现预期的功能。
品质控制
1 检测流程
品质控制包括检测、测试和检验等环节。通过严格的流程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 靠性。
2 测试方法
采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发现产品中的问题或缺陷。各种测试工具和技术帮助提高产品 的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装连工艺也将继续演进和改进。保持学习和跟进最新技术是至 关重要的。
3 故障排除
当产品出现故障时,故障排除是必要的。通过分析和定位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并改善产 品。
最佳实践
设计注意事项
• 合理布局和封装设计 • 电磁兼容性(EMC)考虑 • 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维修经验分享
• 故障诊断和分析 • 替换和维修元器件 • 软硬件问题排查
结论
电子产品装连工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了解工艺流程和最佳实践,能够帮 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产品装连。
《电子产品装连工艺》PPT课 件
背景介绍
电子产品装连工艺在现代科技和数字化时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节 将介绍电子产品装连的意义以及其发展历程。
材料准备
元器件选型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是电子产品装连工艺的首要任务。需要考虑性能、可靠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PCB板制作
制作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是电子产品装连中的重要步骤。它承载着电子元器件并 提供电气连接。
器件贴装
器件贴装是将电子元器件精确地焊接到PCB上的过程。需要注意对齐、定位和焊接质量等方 面。
装配流程
1
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是电子产品装连的核心环节。通过有效的焊接过程,确保器件之间的电 气连接可靠稳定。

《电子产品装连工艺》PPT课件

《电子产品装连工艺》PPT课件
本课主要内容
印制电路(PCB)板的组装工艺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散热件、屏蔽装置的装配工艺: 其他连接工艺
教学目的:
1.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和要求。 2.了解面板、机壳装配、散热件、屏蔽装置的 装配工艺。 3.了解其他连接工艺。
教学重点: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和要求。 教学难点: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和要求。
元器件插装的技术要求(续):
7.插装玻璃壳体的二极管时,最好先将引线绕1~2圈,形成螺旋 形以增加留线长度如图所示,不宜紧靠根部弯折,以免受力破 裂损坏。
8.插装元器件要戴手套,尤其对易氧化、易生锈的金属元器件, 以防止汗渍对元器件的腐蚀作用。 9.印制电路板插装元器件后,元器件的引线穿过焊盘应保留一 定长度,一般应多于2mm。为使元器件在焊接过程中不浮起和脱 落,同时又便于拆焊,引线弯的角度最好是在45°~60°之间, 如图。
• 在面板、机壳上印刷出产品设计需要 的文字、符号及标记。
为了保证漏印质量,漏印前对面板、机壳和丝网有如下要求:面板、 机壳需要漏印的表面应无划痕损伤等缺陷;面板、机壳要经除尘处理; 网上的文字、符号和标记等图样不走形,网孔要干净,易漏油墨。
漏印流程:
漏印图
形文字 的丝网
漏印
套色
干燥
制板
1.将要漏印的文字、符号和标记等图样照相制成1∶1大 小的负片。 2.负片再次爆光制成正片。 3.正片放在涂有感光胶的丝网上,在曝光灯下曝光1~2m in。应掌握好曝光时间,曝光时间短,未感光部分不易 冲洗掉,造成丝网漏孔不干净,已感光部分的感光胶也 容易脱落,致使文图不清晰,影响漏印质量;曝光时间 过长,则使文字、符号和标记等图样的边缘产生毛刺。 4.丝网冲洗显影。
SMT安装方式: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介绍课件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介绍课件

装联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02
智能化:实现自动检测、 自动调整、自动优化
03
绿色化:减少废弃物,降 低能耗,提高环保性能
04
微型化:提高集成度, 减小体积,降低成本
05
网络化:实现远程监控、 远程诊断、远程维护
06
定制化:满足不同客户需 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的分类
电子产品维修过程中的应用
检测故障:利用装联技术检测电子 01 产品的故障部位和原因
更换部件:利用装联技术更换损坏 02 的电子部件
修复电路:利用装联技术修复电子 03 产品的电路问题
升级改造:利用装联技术对电子产 0 4 品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性能和功能
电子产品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应用
01
更换电子元件:通过更换更高性能的电
焊接技术
手工焊接:使用 电烙铁、焊锡丝 等工具进行焊接
回流焊接:利用 熔融焊料在电路 板表面流动,实 现元器件的焊接
波峰焊接:利用 熔融焊料在电路 板表面流动,实 现元器件的焊接
激光焊接:利用 激光束进行焊接, 精度高,速度快
连接器技术
1 连接器类型:插头、插座、端子等 2 连接器功能:传输信号、电源、数据等 3 连接器材料:金属、塑料、陶瓷等 4 连接器结构:线对线、线对板、板对板等 5 连接器应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 6 连接器发展趋势:小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等
02
智能检测技术:提高产 品质量,减少不良品率
01
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谢谢
子元件,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02
优化电路设计:通过优化电路设计,提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pptx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pptx
标准的
▪ 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与板面间距最小1.5毫米。 如:高散热元件。
▪ 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应弯曲引脚 或用其它 机械 支撑以防止从焊盘上翘起。
不接受
▪ 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未弯曲引脚或用其它机械 支撑以防止从焊盘上翘起.
▪ 装配于印刷线路板表面的元件离板面的高度小于1.5毫米.
1 ▪ 绝缘封套裂口或断裂,起不到防止短路的作用。
2 ▪ 与导线交叉的引脚未按规定加绝缘封套。
5.2 元器件的损伤、损伤成形不超过引脚直径的10%。
图35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 第 12 页共 32 页
图36
不接受
▪ 元件引脚的损伤超过了引脚直径的10%。
▪ 元件管脚由于多次成形或粗心操作造成的引脚形变。
▪ 封装体上的残缺导致裂痕使硅片暴露。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 第 13 页共 32 页
图40 图41 图42 图43
不接受
▪ 元件的表面已损伤。
不接受
▪ 元件表面的绝缘涂层受到损伤,造成元件内部的金属 材质暴露在外,元件严重变形。
不接受
▪ 玻璃封装上的残缺引起的裂痕延伸到管脚的密封处。
可接受
▪ 元件体有轻微的刮痕、残缺,但元件的基材或功能部位 没有暴露在外。元件的结构完整性没有受到破坏。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 第 14 页共 32 页
图63 图64
图66
不接受
▪ 表面残留了灰尘和颗粒物质,如:灰尘、纤维丝 ▪ 渣滓、金属颗粒等。
不接受
▪ 焊点及周围有白色结晶。
不接受
▪ 在印刷板表面有白色残留物。 ▪ 在焊接端子上或端子周围在白色残留物存在。

电子产品可靠性PPT课件

电子产品可靠性PPT课件

量等级等均应满足设备工作和环境的要求,并留有足够的裕量。
第19页/共155页

(2) 优先选用经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有发展前途的标准元
器件,不选用淘汰和禁用的元器件。

(3) 应最大限度地压缩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减少生产厂家,提高它们
的复用率。

(4) 除特殊情况外,所有电子元器件应按不同的要求经过必要的可靠
维修安全。

(5) 设备最好具备监测装置和故障预报装置,能使操纵者尽早地发现
故障或测试失效元器件,及时更换维修,以缩短维修时间,防止大故障出现。
第11页/共155页
• 生产方面

1. 生产条件对电子设备的要求

任何电子设备在它的研制之后都要投入生产。生产厂的设备情况、
技术和工艺水平、生产能力和生产周期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等因素都属于生产

(1) 输出高电平UOH。输出高电平UOH是指输入端有一个(或几个)为
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UOH典型值约为3.6 V。

(2) 输出低电平UOL。输出低电平UOL是指在电路输出端接有额定负
载(通常规定为带八个同类型的与非门负载)时,电路处于饱和导通状态时的
输出电压。UOL一般应小于或等于0.35 V。
备能够耐受高低温循环时的冷热冲击。

(2) 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防止潮湿、盐雾、大气污染等气候因素对电
子设备内元器件及零部件的侵蚀和危害,延长其工作期。
第3页/共155页

2. 机械条件对电子设备的要求

机械条件是指电子设备在不同的运载工具中使用时所受到的振动、
冲击、离心加速度等机械作用。它对设备的影响主要是:元器件损坏失效或

电子装联技术PPT课件

电子装联技术PPT课件
靠性。
排列规则
遵循一定的排列规则,使元器件易 于识别、装配和维护,同时保持产 品美观。
考虑散热
合理规划元器件的布局,有利于散 热设计和降低温升,提高产品稳定 性和寿命。
焊接质量的控制
焊接材料选择
根据元器件和基材的特性,选择合适 的焊接材料,确保焊接质量可靠。
焊接温度和时间控制
焊点检测
采用适当的检测手段,对焊点进行质 量检查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 焊点。
评估电子装联产品在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不会出 现性能下降或故障。
05
电子装联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手机电路板的装联技术
手机电路板装联技术
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手机电路板 上的元器件数量不断增加,对装联技 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常用的 手机电路板装联技术包括表面贴装技 术(SMT)和通孔插装技术(THT)。 表面贴装技术主要用于将小型化的元 器件安装在手机电路板的表面,而通 孔插装技术则用于将元器件插入电路 板的通孔中。
可靠性检测
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对电子装联 产品进行长时间运行或加速老化试验, 以评估其可靠性。
可靠性评估的指标与测试方法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衡量电子装联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运行的时间长度。
故障率
评估电子装联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概率。
可靠性增长
通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监测电子装联产品的性能 退化情况,以评估其可靠性增长。
02
电子装联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路板的基本组成
电路板主要由导电材 料制成,如铜箔,具 有传导电流的作用。
电路板上的导电路径 或迹线用于连接元器 件的引脚,形成完整 的电路。
绝缘材料作为基板, 提供支撑和保护电路, 防止短路和断路。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要求(ppt)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要求(ppt)

八、关键工位介绍---高(耐)压测试要求
九、螺丝装配使用工具(1)
气动起子:也称风批,适用于中等力矩要求的螺
钉装配,冲击力矩较大,对螺丝力矩控制的一致 性较差。
出气孔
进气控制阀(力矩调节)
批头
换向开关
L: 左旋(锁进) R: 右旋(退出)
进气管
九、螺丝装配使用工具(2)
电动起子:也称电批,适用于较小力矩且力矩要求严 格的螺钉装配。其冲击力矩很小,对螺丝力矩控制的 一致性很好。
➢线扎剪切作业要求 ▪线头平齐,如图1:
图1
四、剪钳作业规范(3)
➢线扎剪切作业注意事项 ▪剪扎线不能剪断剪伤任何导线
四、剪钳作业规范(4)
➢剪元件引脚作业标准
▪如元件引脚的直径<0.7mm时,元件引脚的长度为2mm≤L≤3mm ▪如元件引脚的直径≥0.7mm时,元件引脚的长度为2mm≤L≤5mm
注意防静电; ➢ 部品在安装过程中不允许产生裂纹、凹陷、压伤和可能影响产
品性能的其它损伤; ➢ 安装时勿将异物掉入机内,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有否掉入螺
丝、焊锡渣、导线头及工具等异物; ➢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整机的外观保护,防止出现划伤、
脏、损坏等现象。
一、整机装配工艺要求(2)
作业者:
➢ 作业者不允许戴戎指、手表或其它金属硬物, 不允许留 长指甲;
仪器工具要求:
➢ 所有的仪器、仪表、电烙铁必须可靠接地 ; ➢ 应防止作业工具对产品外观造成的划伤 ; ➢ 悬吊的风批/电批未作业时(自由悬吊状态),离机器上表面距
离应在15cm以上 ; ➢ 工具未使用时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意放置 。
二、物料拿取作业标准(1)
元器件的拿取:
➢ 手指(或身体上任何暴露部位)避免与元件引脚、印制板焊盘接触, 以免引脚、焊盘粘上人体分泌的腐蚀性液体,影响焊接的质量和可 靠性 ;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工艺方案.pptx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工艺方案.pptx

2019年11月11
谢谢你的阅读
23
1.元器件的标志方向应按照图纸规定,安装后能看 清元件上的标志。若装配图上没有指明方向,则应使标 记向外易于辨认,并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读出。
2.元器件的极性不得装错,安装前应套上相应的套 管。
3.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 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胶接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工艺操作规程和胶粘剂 的性能是否正确。
2019年11月11
谢谢你的阅读
11
(1)胶接的一般工艺过程 胶接一般要经过表面处理、胶粘剂的调配、涂胶、
固化、清理和胶缝检查几个工艺过程。为了保证胶接质 量,应严格按照各步工艺过程的要求去做。 (2)几种常用的胶粘剂
①聚氯乙烯胶,是用四氢呋哺作溶剂,加聚氯乙烯
齐全,因而使用不便,价格较高。 (2)技术要求高。如元器件吸潮引起装配时元器
件裂损,结构件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 焊接开裂,组 装密度大而产生的散热问题复杂等。
(3)初始投资大。生产设备结构复杂,设计技术 面宽,费用昂贵。
SMT表面贴装技术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具体讲解, 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2019年11月11
2019年11月11
谢谢你的阅读
2
3.2 组装
组装是将电子零部件按要求装接到规定的 位置上,既要实现电气性能安全可靠又要保证 经久耐用。安装质量不仅取决于工艺设计,很 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装配技 能。
2019年11月11
谢谢你的阅读
3
3.2.1 组装技术要求
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规模对组装的技术要
产品组装中要考虑到有些零部件在运输、搬动中受 机械振动作用而受损的情况。例如一只安装在印制板上 的带散热片的三极管,仅靠印制板上焊点就难以支持较 重散热片的作用力。又如,变压器靠自攻螺钉固定在塑 料壳上也难保证机械强度。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PPT58页).ppt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PPT58页).ppt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11-
第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1)自动插装工艺 自动插装工艺过程框图如图所示。
(2)自动装配对元器件的工艺要求 自动装配与手工装配不一样,自动装配是由装配机自动完成器件的插装 。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12-
第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后盖
TUNING VOLUME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21-
第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2)元器件检测 通过500A型指针万用表、DT-890型数字万用表、YY2810型LCR数字电 桥等设备完成对元器件的检测,具体方法请参阅第1章。二极管极性判别 如下图所示:来自ΩΩ×1
×1
K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25-
第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4)元器件整形、安装与焊接 清除元件表面的氧化层:左手捏住电阻或其他元件的本体,右手用锯条
轻刮元件脚的表面,左手慢慢地转动,直到表面氧化层全部去除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26-
第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R11 1k 棕黑红 R12 220Ω红红棕 R13 24k 红黄橙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14-
第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二极管
IN4148
3个
电解电容
100μF
2个
+- +-
电位器 1个
4.7μF
2个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15-
第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连接线 Lines 4根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工艺.ppt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工艺.ppt
材料配制而成,有毒、易燃。用于塑料与金属、塑料与 木材、塑料与塑料的胶接。聚氯乙烯胶在电子设备的生 产中,主要用于将塑料绝缘导线粘接成线扎和粘接产品 包装铝内的泡沫塑料。其胶接工艺特点是固化快,不需 加压加热。
2019-7-11
谢谢你的观看
12
②环氧树脂胶,是以环氧树脂为主,加入填充剂 配制而成的胶粘剂。
齐全,因而使用不便,价格较高。 (2)技术要求高。如元器件吸潮引起装配时元器
件裂损,结构件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 焊接开裂,组 装密度大而产生的散热问题复杂等。
(3)初始投资大。生产设备结构复杂,设计技术 面宽,费用昂贵。
SMT表面贴装技术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具体讲解, 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2019-7-11
印制基板的两侧分别叫做元件面和焊接面。元件 面安装元件,元件的引出线通过基板的插孔,在焊接 面的焊盘处通过焊接把线路连接起来。
2019-7-11
谢谢你的观看
22
3.4.1 元器件安装的技术要求
电子元器件种类繁多,外形不同,引出线也多种 多样;所以,印制电路板的组装方法也就有差异,必 须根据产品结构的特点、装配密度、产品的使用方法 和要求来决定。
2019-7-封11 装定位标志不明显,谢须谢查你的阅观看说明书。
20
3. 均衡施力。对准方位后要仔细让每一引线都 与插座一一对应,之后均匀施力将 IC 插入,此外还 要注意:
(1)对 DIP封装 IC,一般新器件引线间距都大 于插座间距,可用平口钳或手持在金属平面上仔细 校正。
(2)对PCA型IC,现在有“零插拔力”插座, 通过插座上夹紧机构容易使引线加紧和松开。已有 厂商生产专用IC插拔器,给装配工作带来方便。
(5)低成本。SMT使PCB面积减小,成本降低;无 引线和短引线使SMD、 SMC成本降低,安装中省去了 引线成型、打弯、剪线的工序;频率特性提高,减少了 调试费用;焊点可靠性提高,减小了调试和维修成本。 一般情况下采用SMT后可使产品总成本下降3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也不允许弯曲成形。 引线成型后,引线不允许有裂纹或超过直径10%的变形。 扁平封装器件(如QFP等)应先搪锡后成形。 成形不当或不符合要求时,原弯曲半径在1~2倍引线直径内,可以矫直后在原处再弯
一次。
2.5 导线端头处理工艺要求
导线端头绝缘层剥除应使用热控型剥线工具,限制使用机械(冷)剥 线工具。
2.3 IPC-J-STD-001D对镀金引线除金的规定
对于具有2.5μm或更厚金层的通孔元件引线,在焊接前,应去除至少 95%被焊表面的金层;
对于表面贴装元器件,不管金层厚度为多少,在焊接前,应去除至少 95%被焊表面的金层;
针对镀金层厚度大于或等于有2.5μm的元器件,可采用二次搪锡工艺 波峰焊接工艺去除焊接端头表面的金层。
PCB的复验
组装前要求
3 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
3.1 元器件通孔插装(THT)
3.1.1 安装原则
元器件在PCB上安装的形式多样,但都必须符合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遵守有关原则: 元器件安装应满足产品力学和气候环境条件的要求; 疏密均匀、排列整齐、不允许立体交叉和重叠; 轴向引线元器件必须平行于板面安装,非轴向引线的元器件原则上不得水平安装; 金属壳体元器件应能与相邻印制导线和导体元器件绝缘。 元器件之间要保持合理的安全间隙或套套管; 大质量元器件的加固; 大功率元器件的散热和悬空安装; 热敏元器件安装,应远离发热元件或隔热措施; 静电敏感元器件安装,采取防静电措施; 元器件安装后,不得挡住其它元器件引线,以便于拆装、清洗;
1.1 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发展概况
装联工艺的发展阶段
电子管时代 晶体管时代 集成电路时代 表面安装时代 微组装时代
装联工艺技术的三次革命
通孔插装 表面安装 微组装
器件封装技术的发展
电子产品的装联工艺是建立在器件封装形式变化的基础上,即一种新型器件的出现, 然会创新出一种新的装联技术和工艺,从而促进装联工艺技术的进步。
采用机械剥线工具,应采用不可调钳口的精密剥线钳,并做到钳口与导线规 配合的唯一性。
热剥工艺造成的绝缘层变色是允许的,但不应烧焦发黑。 化学剥除绝缘层仅适用于单股实芯导线的端头处理,处理后应立即进行中和
清洗; 屏蔽导线屏蔽层的处理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处理方法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
2.6 PCB组装前的预处理
针对采用化学浸镍金(ENIG)工艺的印制板,印制板表面镀金层可 除除金要求。
2.4 元器件引线成型工艺要求
引线成形一般应有专用工具或设备完成。SMD引线成形必 须由专用工装完成;
保持一定的弯曲半径,以消除应力影响; 保持元器件本体或熔接点到弯曲点的最小距离至少为2倍
的引线直径或厚度,但不得小于0.75mm。 引线成形后的尺寸与PCB安装孔孔距相匹配; 引线直径大于1.3mm时,一般不可弯曲成形,小于1.3mm的硬引线(回火处
2.2 元器件引线搪锡工艺
和锡铅合金为最佳的可焊性镀层,其厚度为5~7μm。 镀金引线的搪锡(除金): 金镀层是抗氧化性很强的镀层,与SnPb焊料有很好的润湿性,但直
焊接金镀层时,SnPb合金对金镀层产生强烈的溶解作用,金与焊料中 的Sn金属结合生成AuSn4合金,枝晶状结构,其性能变脆,机械强度 降。为防止金脆现象出现,镀金引线在焊接前必须经过搪锡除金处理
1级(通用电子产品):指组装完整,以满足使用功能主要要求的产 2级(专用服务类电子产品):该产品具有持续的性能和持久的寿命
需要不间断的服务,但不是主要的。通常在最终使用环境下使用不 失效。 3级(高性能电子产品):指具有持续的高性能或能严格按指令运行 设备和产品,不允许停歇,最终使用环境异常苛刻。需要时产品必 有效,例如生命救治和其它关键的设备系统。
3.1 元器件通孔插装(THT)
3.1.2 安装次序 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非敏感元器件后敏感元件、先
表面安装后通孔插装、先分立元器件后集成电路。
3.1 元器件通孔插装(THT)
3.1.3安装要求 安装高度要符合产品防震、绝缘、散热等要求及设计文件要求; 元器件加固要求:7g、3.5g及设计工艺文件的规定; 接线端子、铆钉不应作界面或层间连接用,导通孔(金属化孔)不能安装元器件; 一孔一线,孔径与引线直径的合理间隙(0.2~0.4mm) 空心铆钉不能用于电气连接; 元器件之间有至少为1.6mm的安全间距; 元器件安装后,引线伸出板面的长度应为1.5±0.8mm; 元器件安装后,引线端头采用弯曲连接时,引线弯曲长度为3.5 ~5.5d; 如底面无裸露的电路(印制导线);元件可贴板安装(玻璃二极管除外),如底面有裸露电
2.1 元器件引线的可焊性检查
可焊性是衡量元器件和PCB焊接部位是否可以顺利发生焊接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保 焊点质量,防止焊点缺陷的重要条件。
可焊性检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焊槽法(垂直浸渍法) 焊球法(润湿时间法) 润湿称量法(GB/T2423.32-2008)
IEC60068-2-58试验Td:表面安装元器件的可焊性、金属化层耐熔蚀和耐焊接热 标准试验条件:可焊性试验温度235℃ 耐焊接热试验温度260℃
电子产品装联工艺的质量与可靠性
目录
1、概述 2、装联前的准备工艺 3、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 4、焊接工艺 5、清洗工艺 6、压接工艺 7、防护与加固工艺 8、PCA的修复与改装工艺 9、电缆组装件制作工艺 10、整机组装工艺 11、静电防护工艺 12、国外先进电子组装标准介绍
1 概述
电子产品装联工艺是指用规定的电子元器件和 零、部(组)经过电子及机械的装配和连接,使电 子产品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工艺技术。因此,没 有一整套较为先进成熟的、可操作性的电子装联工 艺技术,是不可能保证电子装联的高质量和电子产 品的可靠性。
1.3 电子装联工艺的组成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元器件的不断出现,电子 装联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电子装联工艺的组成 电子装联工艺的质量控制
电子装联工艺的组成
电子装联质量控制
元 器 件 性 能 测 试 与 筛



















格 证
性 检 查
2 装联前的准备工艺
QFP BGA CSP(μBGA) DCA MCM …… 小型,超小型器件的出现和推广应用,促进了高密度组装技术的发展,也模糊了一级 装和二级组装之间的界限。同时对电子产品的设计、组装工艺、组装设备等提出了更新更 的要求。
1.2 电子产品的分级
按IPC-STD-001“电子电气组装件焊接要求”标准规定,根据产品最 使用条件进行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