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复习题(有答案)
马基复习提纲(配答案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母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这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4-18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批判继承了哪些学说?p8-10-------------------------------4.什么是哲学?p.27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马哲定义。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8-29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并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马基选择题题库 打印版(含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指(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指( D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阶级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资本主义生产和人口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会的产生和斗争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的人是( B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蒂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
马基机考试题及答案
马基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性C. 可分性D. 多样性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对象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影响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与自然的矛盾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 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参与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是()。
A.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C.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D.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矛盾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A. 公有制B. 按需分配C. 无产阶级专政D. 阶级斗争答案:C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社会主义C. 实现资本主义D.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是()。
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思维D. 物质与意识答案:A B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A. 改造自然的实践B.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 科学实验D. 艺术创作答案:A B 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供求机制B. 价格机制C. 竞争机制D. 企业机制答案( 2 ) 标准答案:22.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 把感觉作为认识的起点B. 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 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 2 )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 3 )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 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 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 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 4 )5.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指()。
A. 绝对适合 B. 基本适合C. 部分适合D. 相互等同答案( 2 ) 标准答案:26.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A. 先验论 B. 反映论C. 能动的反映论D. 经验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7.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 3 ) 标准答案:38.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 先进的机器设备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 4 ) 标准答案:4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 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 4 ) 标准答案:411.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 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 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 受自然和社会的约束D. 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答案( 2 ) 标准答案: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 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 2 ) 标准答案:2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 先验论B.不可知论C.消极直观的反映论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答案( 4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 第一次认识到了世界的物质性B. 第一次提到实践范畴C. 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D. 坚持了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答案( 3 )15. 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 3 ) 标准答案:31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 标准答案:317.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A.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 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C.它们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D.它们的实现都不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答案( 2 )18. 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大一公共课马基试卷附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2、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D)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5、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D)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7、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9、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10、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11、实践是指(D)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2、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C)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二、填空题1、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D)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2、剩余价值规律(ABCD)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BCD)A.资产阶级政党B.军队、警察C.监狱、法庭D.政府机构4、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D)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5、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BC)A.立法司法职能B.对内职能C.对外职能D.行政职能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BC)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8、“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特征 B.理论核心 C.理论品质 D.理论前提【答案】C【解析】(1)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2)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物质与意识。
(3)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3. 客观实在性是()。
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形式【答案】B【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
那么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第三点,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的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马基期末考试重点
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答案: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
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怎样理解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答案: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马基模拟题及答案
马基模拟题(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有()A 自由和必然B 真理和客观规律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D 理论和实际E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就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它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B 它是“科学之科学”C 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E 他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3 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A 思维辩证法B 朴素辩证法C 自然辩证法D 唯心辩证法E 唯物辩证法4 实践是()A 客观的物质活动B 有意识的活动C 任意的活动D 社会历史的活动E 适应环境的活动5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 概念B 知觉C 表象D 判断E推理6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7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E.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8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9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10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1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马基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A、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C、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2、一些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在哲学史中被称作(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思辩唯物主义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4.马克思主义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D )A. 形式和状态B. 结构和功能C. 原因和动力D. 方向和道路6.哲学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诸项具体学科知识之间,形成(D)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感性和理性的关系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7.设想世界内存在着离开了物质的运动,属于哲学派别中的(A )A.唯心主义 B. 唯物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8. 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离开人的意识独立存在,但是( C )A. 否认物质世界的广延性B. 不认为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同哲学的“物质”概念相混淆D. 把可以直接感知的某种物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B )A.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B.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了(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1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险些除此而外都是鬼话。
”这是一种(B)A、相对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12、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的是(C)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14、“无物常驻,万物皆流”属于(A)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宿命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6、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C)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17.《吕氏春秋•博志篇》云:“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
马基期末复习资料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含哪些方面?分别是划分什么的标准?)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它们分别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答: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是与唯物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发展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4)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三、列宁对“物质”的经典定义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概念,具有以下三方面内容:1.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3.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四、意识的本质?(1)意识从其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五、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答: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非常强大的马基考试重点复习题附答案.
马原理思考题绪论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 、工业革命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2、马克思产生的阶段基础和实践基础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罢工和起义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3、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 、辩证法B 、历史观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4、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与时俱进第一章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是机械唯物主义厂D 、旧唯物主义是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即克服又保留第二章1、实践的客体是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 、客观物质世界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基习题 3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3(附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解析: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题目: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开始)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马基维利亚提出的基本观点?A. 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
B. 人性本恶。
C. 君主应该保持仁慈和慈爱。
D. 政治权力来源于上帝。
答案:B2. 马基维利亚对于政治的定义是什么?A. 政治是一种伦理学问题。
B. 政治是为了达到普遍幸福而存在的活动。
C. 政治是实现权力的手段。
D. 政治是一种社会契约。
答案:C3. 马基维利亚的主要著作是哪一本?A. 《国家论》B. 《道德原理》C. 《政治学纲要》D. 《社会契约论》答案:A二、问答题1. 马基维利亚对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持有什么观点?答:马基维利亚认为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政治活动应该超越个人的道德准则。
他主张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而不受道德约束。
2.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答: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三、论述题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他的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基维利亚坚信政治权力来源于实际力量,而不是上帝。
他强调政治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认为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追求国家的稳定和自身的统治。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他主张君主应该高度集中政治权力,通过强力统治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然而,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受到了批评。
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冷酷无情,忽视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权、民主等现代价值观存在冲突。
另外,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容易被滥用,可能导致专制和暴力统治。
总之,马基维利亚的政治思想虽然具有争议,但仍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经典之一。
通过对他的思想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与运作方式,同时也能够对现代政治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D)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2、“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3、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B)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4、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6、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7、度是(B)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8、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B)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填空题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DAB)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E)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3、辩证的否定是(ABCDE)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E.既克服又保留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使统一体分解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6、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7、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E)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8、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在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中,参考答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题的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备考。
I. 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是:答案: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奠基人是:答案:卡尔·马克思。
3.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原则是:答案:无产阶级解放。
4.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方法是: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II. 简答题1. 什么是剩余价值?为什么马克思将其视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答案: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了剩余价值的私有化,这导致了剥削和阶级矛盾的产生。
2. 马克思如何解释商品和货币的起源?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是劳动产品之间的等价物交换。
货币则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流通的一种特殊商品。
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货币作为一种普遍等价物而产生。
III. 论述题1. 马克思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致。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是资本主义本质的表现,这是由于无限的利润追求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波动的必然结果。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的革命,最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消除剥削和阶级之间的对立,实现社会财富公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IV. 分析题1.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其可能引发的变革。
答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剩余价值的私有化和无限的利润追求,这使得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和阶级对立日益加剧。
这种矛盾可能引发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马基答案(全)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关系。
4.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6.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价值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4.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5.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4.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5.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6.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7.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C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单项选择题答案]1.C2.A3.C4.C5.D6.B7.B8.C9.C10.D11.D12.D13.A14.A15.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4.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单项选择题答案]1.C2.B3.D4.A5.D6.C7.B8.C9.C 10.C 11.B12.C 13.B 14.C 15.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