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扩声的声学指标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46742f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0.png)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反映的是厅堂扩声系统与声音效果的关系,但不包括与建筑特点有关的声音效果关系。
那只与扩声系统有关的声学特性指标有哪些呢?按国标《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标准规定有以下五个指标:1、最大声压级该指标是衡量扩声系统所提供的最大声压级。
当然该数值与厅堂的使用功能,造价直接相关,不能盲目地选得很大,标准提出了文艺演出类、多用途类及会议类三大类厅堂及相应一级、二级的定位,从性能指标上依次递减。
最大声压级基本上决定了厅堂扩声系统的动态范围的上限,而动态范围的下限基本取决于厅堂的本底噪声。
2、系统总噪声从实际厅堂的测试来看,本底噪声是包含两个概念:一是系统的总噪声,二是厅堂的本底噪声。
一般来说系统总噪声比较容易达标,而厅堂本底噪声很难达标,因此系统动态范围下限受制于厅堂的本底噪声。
3、频率特性按标准分类的三类厅堂具有相应的要求,平台区范围从80—8KHZ相应降低到125—4KHZ,不均匀性从±4dB降低到-6/+4dB。
从实际实践来看,这是符合当前国情的,不是越宽越好,同时频率特性的不均匀度也不是用频率均衡器补偿得越平坦越好,而是要确保均衡器的补偿不要超过±6dB,允许厅堂的频率特性有±4dB的不均匀。
对于平台区的上限区域及下限区域,按-6dB/oct的斜率均衡。
以上这些标准,在实践中很容易被误读,主要是频率响性的平台区越宽越好,频率特性补偿得越平直越好。
这在设计、安装、调试中是应该避免的。
4、传声增益按该指标的定义是:厅堂扩声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
最高可用增益就是系统产生声反馈自激临界点以下6dB的增益。
标准规定:一类文艺演出厅堂的传声增益,在平台区域的平均值是大于或等于-8dB。
这里为什么是一个负值,这是因为听众席处的声压级肯定大于传声器处的声压级,相减就得到一个负值,两者差值越大,即传声增益越高,扩声系统的声音放大量越大。
标准与法规(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标准与法规(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79258ffd0a79563c1e72ea.png)
标准与法规(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0301一93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for the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in ballroom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业性歌舞厅的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安装有扩声设备的各类歌厅、舞厅、卡拉OK厅和类似功能的厅.2.引用标准GB3241声和振动分析用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3661测试电容传声器技术条件GB3785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GB3947声学名词术语GB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YJ25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3.术语3.1扩声系统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扩声系统由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环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传声器,放大电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昕众区的声学环境。
3.2空场vacant auditoria除必要的测量技术人员外,厅内没有观众和演员.测量时,厅内设置与相对应的满场正常使用时完全相同. 3.3最大声压级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厅内空场稳态时的最大声压级。
3.4最高可用增益maximum available gain歌舞厅扩声系统在声反馈自激临界状态的增益减去6dB时的增益.3.5 声反馈acoustic feedback由于扩声系统中扬声器输出的能量的一部分反馈到传声器而引起的啸叫声或衰变声.3.6传输频率待性transmissi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厅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
3.7传声增益hound]transmission gain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
WH-T 18-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WH-T 18-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011be7ee45c3b3567ec8bb7.png)
声学 户外声传播的衰减 第 2 部分:一般计算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有关名词术语的解释内容,只是为了说明本标准的各项标准的各项指标中有关项目的物 理意义,而不是该名词术语的全部完整定义。 3.1 扩声系统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由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环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传声器, 放大电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音箱)和观众区的声 学环境。 3.2 空场 vacant auditoria
一
以 100Hz~6300H
100Hz~300Hz z 的平均声压级为
100Hz≤10dB;
扩声系统中扬声器输出能量的一部分反馈到传声器而产生啸叫声或衰变声的一种现象。 3.6 传输频率特性 transmissi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 频响应。 3.7 传声增益 (sound) transmission gain
内平均声 允许≤±4dB;63
声评价曲
平均值≥-8 Hz、4000Hz、 z;1000Hz)
评价
内
级
压级≥100 Hz~125Hz 和 500
dB
5000Hz≤8dB
线 曲线
dB
0Hz~8000Hz 的
允许范围见图 9
以 125Hz~5000H
125Hz≤14d
室
三
125Hz~50 z 的平均声压级为 125HZ~5 B;500Hz、1
内平均声 内允许≤±4dB;40Hz~8
000Hz、4000Hz、 0Hz;100 噪声评 ≤35dB
WH 0301-1993 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 0301-1993 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6c9c17a216147917112852.png)
扩声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但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厅内各测点处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
3.11 系统失真 system distortion
扩声系统由输入声信号到输出声信号全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畸变。注:当测量由声输入
到声输出的非线性失真有困难时,允许测量由电输入到声输出的非线性失真作为系统失真,
但应注明。一般常用谐波失真来近似衡量系统失真。
250~4000Hz 的
0dB,允许+4~-10dB,且在 2
B、4000Hz
45
13%
z≥93dB
平均值≥-10dB
50~4000Hz 内允许+4~-6d
≤8dB
B
注:一级歌舞厅声场不均匀度舞池与座席分别考核。
二、三级歌舞厅声场除噪声外所有指标仅在舞池测试。
4.3 迪斯科舞厅扩声系统学特性指标为一、二级,具体指标见表 3。
间〉
dB
核
4.2 歌厅、卡拉 0K 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分为一、二级,具体指标见表 1 表2 声学特性
最大声压 等级 级(dB)
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
声场不均 匀度
总噪声 级
dB(A)
失真度
2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
40~12500Hz 以 8
100Hz≤10d
传声增益
失真度
度
dB
〈A〉
一级
以
40~12500Hz80~8000Hz
100Hz≤10d
125~4000
100~6300Hz≥103d 的平均声压级为 0dB,允许
B、1000Hz≤
Hz 的平均
35 5%
B
+4~-8dB,且在 80~8000
声场设计依据数值
![声场设计依据数值](https://img.taocdn.com/s3/m/f07c40222af90242a895e587.png)
1.扩声系统设计指标根据会议现场的建筑环境,节目类型及音源动态要求,现行的多功能厅,报告厅会议室等,都按照《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YJ25-86 的语言兼音乐扩声一级标设计,设计的指标如下:最大声压级(空场稳态,准峰值):125~4000 Hz,平均≥98dB传输频率特性:125~4000Hz,≤4dB传声增益:125~4000Hz,≥8dB声场不均匀度: 100Hz≤8dB, 1000 Hz~6300 Hz≤6dB噪声级:≤NR25 (扩声系统)2.专业扩声系统术语解释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扩声系统中电子设备的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处理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影响扩声系统还原性能的主要瓶颈是换能器(扬声器)的失真,因此扬声器是决定扩声系统设计指标和品质因素的重点,换言之,扩声系统的预期指标与扬声器的规格参数息息相关。
3.频响范围频响范围由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组成:频率范围指电子设备最低有效重放信号频率与最高有效重放信号频率之间的范围,一般采用图表形式表示音箱的相对幅度和频率的函数关系(频率响应图)。
左图是某音箱理想的频率范围: 60Hz~20KHz@-3dB;频率响应指将一个恒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相位频率的相关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为分贝(dB)。
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为频率特性。
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人耳可分辨的频响不平坦程度因人及节目内容而异,大多数人对同一节目的频响变化如果小于 2~4dB就不易觉察。
选择音箱时应是扩音系统频响范围越大越好,但也必须是平坦的,两端衰减量不大于3dB才有意义。
声压Sound Pressure:有声波产生时,传播媒质中的压力与静压的差值。
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
会议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会议系统声学特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b5957dd50e2524de5187e4a.png)
100Hz时小于或等于10 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 dB,8000Hz时小于或等于8 dB
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 dB
NR-20
二级
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3 dB
以100-63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 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 4 dB~+4 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2-2中斜线部分
125-63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 dB
1000Hz、4000Hz小于或等于8 dB
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 dB
NR-20
文艺演出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
等级
最大声压级(dB)
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dB)
稳态声场均匀度(dB)
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
系统噪声级
会议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2010-1-2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等级
最大声压级(dB)
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dB)
稳态声场均匀度(dB)
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
系统噪声级
一级
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6 dB
以80~800H z的平均声压级为0 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 dB~+4 dB;40~80HZ和8000~16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2-1中斜线部分
一级
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3 dB
以100~6300H z的平均声压级为0 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 dB~+4 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2-3中斜线部分
音乐建筑的声学设计指标规定
![音乐建筑的声学设计指标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acc419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e.png)
音乐建筑的声学设计指标规定
音乐建筑的声学设计指标规定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1.自然声-响度(对于自然声演出,足够的响度是最基本的要求;厅堂越大,音质的主观评价越受响度大小的影响;清晰度、丰满度、空间感);
2.混响时间;
3.声扩散;
4.声场分布(均匀度,避免厅内各处响度差别过大,或死角;Δp(分贝)不均匀度值;指标:无楼座的厅堂:在125-4000Hz覆盖频率范围内:小于6分贝;有楼座的厅堂:在125-4000Hz覆盖频率范围内:小于8分贝);
5.频率响应(指听众席某一座位上,接受到的各个频率声压级的均衡程度,关系到听闻的纯真度。
指标为:63-8000的覆盖范围内各频率的声压级差小于等于10分贝);
6.早期反射声和声能比(明晰度)(早期反射声作用:提高直达声的强度和亲切感,侧向反射声可以增强空间感);
7.允许噪声级(对语言和音乐的听闻有很大的掩蔽作用,特别是低频噪声;不同音乐建筑对噪声的要求不一样;标准较高,音乐厅、歌剧院和音乐录音棚;其次,音乐演奏厅为主的多功能大厅;稍低,
排练厅、琴房、音乐教室(一般允许噪声级25分贝);8.没有音质缺陷(音质缺陷与声扩散、均匀声场是对立关系)。
国家标准-声学特性指标-摘自《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声学特性指标-摘自《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dd1130679563c1ec5da7172.png)
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3 -1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5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3 -2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2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10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5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3dB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 ~ +4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2 -1125~63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 ~ +4dB;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2 -2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5 图4.2.2 -1图4.2.2 -2。
扩声类标准
![扩声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c7b2ec98bd63186bcebbccf.png)
目录目录 (1)表1-1 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标准(音乐类) (2)表1-2 多用途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与音乐兼用类) (3)表1-3 会议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类) (5)表1-4 歌厅、卡拉OK厅扩声系统标准 (7)表1-5 歌舞厅扩声系统标准 (9)表1-6 迪斯科舞厅扩声系统标准 (11)表1-7 体育馆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12)表1-8 体育场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14)表1-9 音乐扩声系统标准 (16)表1-10 语言和音乐兼用的扩声系统标准 (17)表1-11 语言扩声系统标准 (19)表1-1 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标准(音乐类)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传声增益(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106dB以80~8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的变化;40~80Hz和8000~16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1.1100Hz≤10dB1000Hz≤6dB8000Hz≤8dB100Hz~8000Hz≥-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二级≥103dB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允许范围:±4dB;50~1OOHz,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1.21000Hz、4000Hz≤8dB125Hz~6300Hz≥-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图1.1.1文艺演出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1.2文艺演出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2 多用途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与音乐兼用类)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传声增益(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103dB以100~63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的变化;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2.11000Hz≤6dB4000Hz≤8dB125Hz~6300Hz≥-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二级≥98dB以 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63 ~125Hz 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2.21000Hz、4000Hz≤8dB125Hz~4000Hz≥-10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5图1.2.1 多用途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2.2 多用途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3 会议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类)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传声增益(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98dB以125~4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6dB的变化;63 ~125 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3.11000Hz,4000Hz≤8dB125Hz~4000Hz≥-10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二级≥95dB以125~4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6dB的变化63~125 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1.3.21000Hz,4000Hz≤10dB125Hz~4000Hz≥-12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5图1.3.1会议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3.2会议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4 歌厅、卡拉OK厅扩声系统标准图1.4.1歌厅、卡拉OK厅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4.2歌厅、卡拉OK厅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4.3卡拉OK厅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5 歌舞厅扩声系统标准注意:一级歌厅声场不均匀度舞池与座席分别考核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压级,正常使用应在96dB以下为宜,短时间最大声压级应控制在110dB以内。
扩声系统一级标准
![扩声系统一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c343dd240c844769eaeeb0.png)
语言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平均声压级:≥90dB(250~4000Hz)传输频率特性:250~4000Hz(+4~-6dB)声场不均匀度:≤8dB(中心频率为1000Hz,4000Hz)传声增益:≥-12dB(250Hz~4000Hz)总噪声级:≤NR30音乐与语言兼用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平均声压级:≥98dB(125~4000Hz)传输频率特性:125~4000Hz(+4~-4dB)声场不均匀度:≤8dB(中心频率为1000Hz,4000Hz)传声增益:≥-8dB(125Hz~4000Hz)总噪声级:≤NR30?音乐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平均声压级:≥103dB(100~6300Hz)传输频率特性:100~6300Hz(+4~-4dB)声场不均匀度:100Hz≤8dB;≤8dB(中心频率为1000~6300Hz)传声增益:≥-8dB(100Hz~6300Hz)(音乐);平均≥-4dB(戏曲)总噪声级:≤NR25体育馆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仅供固定安装扩声系统设计时使用)最大声压级:≥105dB传输频率特性:125~4000Hz(+4~-4dB)声场不均匀度:≤8dB(中心频率为1000Hz~4000Hz)传声增益:≥-10dB(125Hz~4000Hz)系统噪声: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察觉的噪声干扰(如交流噪声等)体育场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仅供固定安装扩声系统设计时使用)最大声压级:≥98dB传输频率特性:以250~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 dB~-6 dB的变化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时,大部分区域≤10dB传声增益:250Hz~4000Hz? ≥-12dB系统噪声: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察觉的噪声干扰(如交流噪声等)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最大声压级:≥103dB(100~6300Hz)传输频率特性:80~8000Hz(+4~—4dB)声场不均匀度:≤8dB(中心频率为1000Hz~6300Hz)≤10dB(中心频率为100Hz)传声增益:≥-8dB(125Hz~4000Hz)总噪声级:≤NR40失真度:7%迪斯科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只在舞池考核)最大声压级:≥110dB(100~6300Hz)传输频率特性:80~8000Hz(+4~—4dB)声场不均匀度:≤8dB(中心频率为1000Hz~6300Hz)≤10dB(中心频率为100Hz)总噪声级:≤NR40失真度:7%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标准国家标准《GYJ125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是作为一个电声扩声系统完成后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d4a4d2dcfc789eb172dc857.png)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一些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的测量和使用效果的调查,还考虑了某些实验结果和国外达到的实际水平,以及我国经济现状,并以当前国产电子声设备达到的使用特性为基础。
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声场不均匀度、总噪声级等参数,在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物性中,已是常规的测量项目,故本标准规定了它的指标。
混响声能与直达声(或时期声)能的级差和系统失真,这二个参数目前定出指标的时机还不成熟,帮对系统失真建议目前暂用在自由场中测量扬声器系统的纯音失真作为参考。
因此,列入本标准的电声性能指标,虽认为是鉴定厅堂扩声系统电声性能时所必要的,但还不是充分的。
扩声系统除应符合本标准所规定的指标外,还应进行主观评价。
目前,语言扩声的主观评价可参考GB4959—85附录A或附录B的方法;音乐扩声的评价方法还无标准。
然而,不论是语言扩声还是音乐扩声的主观评价方法均尚未形成正式标准,所以,目前不可能制订指标。
由于有扩声时,语言和演出的听音效果,不仅与厅堂扩声系统电声性能,而且与其建声性能有关。
因此,在鉴定厅堂声学特怀时,除要按本标准进行所规定的电声性能测量外,还应按厅堂建筑学标准或所选用的设计值(如混响时间)来进行考核,其测量方法见GB4959—85中4.2。
但建筑声学特性不属于本标准范围,故未列入。
1、最大声压级(准峰值)最大声压级决定听音动态范围的上限,而总噪声决定其下限。
实际上扩声系统所产生的噪声一般低于厅堂的背景噪声,故听音动态范围的下限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受背景音乐噪声所限制的。
本标准对演出性扩声系统规定的最大声压级,并未采用国外推荐值中的较高者作为标准,而是以对国内一些厅堂调查所得的实测值和使用效果为依据。
而所制订的语言扩声系统最大声压级指标,不论从国内调查和国外实验结果看,都是相当适宜的。
2、传输频率特性由国外一些厅堂扩专长系统的使用结果、传输频率特性的实测值以用国外有关实验结果,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1)语言扩声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低于250HZ以下降为宜,250—4000HZ 保持平直的传输频率特性很重要,特别是在2000HZ以内的频率特性,其中频范围不得有明显的下降,4000HZ以上开始下降,对语言清晰度几乎无损伤,8000HZ 以上对语言音质已无妨了。
国家标准-声学特性指标-摘自《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声学特性指标-摘自《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dd1130679563c1ec5da7172.png)
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3 -1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5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3 -2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2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10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5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3dB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 ~ +4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2 -1125~63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 ~ +4dB;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2 -2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3dBNR-25 图4.2.2 -1图4.2.2 -2。
扩声标准
![扩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0443bf915f804d2a16c158.png)
二级
额定通道内
≥98DB
以250-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6DB的变化;
250HZ~4000HZ的平均值
≥-12DB
中心频率为1000HZ
4000HZ(1/3倍频程带宽)时,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10DB
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察觉的干扰声
三级
额定通道内
≥90DB
以250-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10DB的变化;
250HZ~4000HZ的平均值
≥-14DB
中心频率为1000HZ
4000HZ(1/3倍频程带宽)时,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10DB
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察觉的干扰声
国家标准:
(1)GB/4959-95《厅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
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文艺演出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等级
最大声压级(DB)
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
稳态声场
不均匀度DB
NR-20
二级
额定通道内≥98DB
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4DB;
125HZ~4000HZ的平均值≥-10DB
1000HZ、8000HZ≤+8DB
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3DB
NR-25
会议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等级
最大声压级(DB)
厅堂扩声系统的一般要求
![厅堂扩声系统的一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2c32bd228ea81c758f5784a.png)
厅堂扩声系统的一般要求
2010-1-22
房间混响时间要求:
一般要求:语言扩声要求声音清晰,音乐扩声要有足够的丰满度。
如混响时间过长则导致清晰度下降,混响时间过短,则影响音乐的丰满度。
根据厅堂使用功能不同,可参照表一混响时间推荐值提出设计要求。
以语言扩声为主的厅堂混响时间可适当短些,例如报告厅、教室等,混响时间宜≤0.8S。
对于多功能厅而言,既要保证语言清晰,又要兼顾音乐丰满,混响时间宜在1±0.2S。
房间建筑声学要求:
声学房间建筑不应出现声学缺陷,如反射声、回声及声聚焦、振荡颤音等现象。
噪声评价系数应符合表二中规定,总噪声级小于NR25(30、35)是指在638kHz 范围内,总噪声频谱中任一倍频程的噪声分量都不超过表中NR25(30、35)所列的相应值(dB)。
噪声评价数(NR),是评价噪声烦恼和危害的系数。
它与倍频带声压级的关系见表。
专业国家声学扩声系统标准
![专业国家声学扩声系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e2cbbe0029bd64783e2c49.png)
室外
三级
200Hz~4000Hz范 围内平均声压级 ≥96dB(话剧、曲 艺);≥ 100dB(戏剧、戏 曲) 最大声压级(dB)
以200Hz~4000Hz的平均 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 200Hz~4000Hz 200Hz、500Hz、 允许范围:-4dB~+ 的平均值大于或 1000Hz、2000Hz、 4dB;100~200Hz和4000~ 等于-8dB 4000Hz≤8dB 5000Hz的允许范围看图 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 (dB)
传声增益(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 (dB)
文艺演出 类扩声系 统声学特 性指标
一级
额定通带内:大 于或等于106dB
100Hz时小于或等于 100~8000Hz的 10dB;1000Hz时小于 平均值大于或等 或等于6dB;8000Hz 于-8dB 时小于或等于+8dB 125~6300Hz的 100Hz、4000Hz小于 平均值大于或等 或等于+8dB 于-8dB 传声增益(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 (dB)
80Hz≤12dB;500Hz 80~8000Hz的平 、1000Hz、2000Hz 均值大于或等于 、4000Hz、8000Hz -4dB ≤10dB; 100Hz≤10dB;500Hz 100~6300Hz的 、1000Hz、2000Hz 平均值大于或等 、4000Hz、6300Hz 于-8dB ≤8dB 100Hz≤14dB;500Hz 100~6300Hz的 、1000Hz、2000Hz 平均值大于或等 、4000Hz、6300Hz 于-6dB ≤10dB 125Hz≤10dB;500Hz 125~5000Hz的 、1000Hz、2000Hz 平均值大于或等 、4000Hz、5000Hz 于-8dB ≤8dB 125Hz≤14dB;500Hz 125~5000Hz的 、1000Hz、2000Hz 平均值大于或等 、4000Hz、5000Hz 于-8dB ≤10dB 传声增益(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 (dB)
扩声类标准
![扩声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c7b2ec98bd63186bcebbccf.png)
目录目录 (1)表1-1 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标准(音乐类) (2)表1-2 多用途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与音乐兼用类) (3)表1-3 会议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类) (5)表1-4 歌厅、卡拉OK厅扩声系统标准 (7)表1-5 歌舞厅扩声系统标准 (9)表1-6 迪斯科舞厅扩声系统标准 (11)表1-7 体育馆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12)表1-8 体育场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14)表1-9 音乐扩声系统标准 (16)表1-10 语言和音乐兼用的扩声系统标准 (17)表1-11 语言扩声系统标准 (19)表1-1 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标准(音乐类)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传声增益(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106dB以80~8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的变化;40~80Hz和8000~16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1.1100Hz≤10dB1000Hz≤6dB8000Hz≤8dB100Hz~8000Hz≥-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二级≥103dB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允许范围:±4dB;50~1OOHz,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1.21000Hz、4000Hz≤8dB125Hz~6300Hz≥-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图1.1.1文艺演出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1.2文艺演出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2 多用途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与音乐兼用类)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传声增益(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103dB以100~63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的变化;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2.11000Hz≤6dB4000Hz≤8dB125Hz~6300Hz≥-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二级≥98dB以 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63 ~125Hz 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2.21000Hz、4000Hz≤8dB125Hz~4000Hz≥-10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5图1.2.1 多用途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2.2 多用途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3 会议类扩声系统标准(语言类)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传声增益(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98dB以125~4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6dB的变化;63 ~125 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1.3.11000Hz,4000Hz≤8dB125Hz~4000Hz≥-10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0二级≥95dB以125~4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6dB的变化63~125 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1.3.21000Hz,4000Hz≤10dB125Hz~4000Hz≥-12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3dB≤NR25图1.3.1会议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3.2会议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4 歌厅、卡拉OK厅扩声系统标准图1.4.1歌厅、卡拉OK厅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4.2歌厅、卡拉OK厅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1.4.3卡拉OK厅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表1-5 歌舞厅扩声系统标准注意:一级歌厅声场不均匀度舞池与座席分别考核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压级,正常使用应在96dB以下为宜,短时间最大声压级应控制在110dB以内。
厅堂扩声的声学指标标准
![厅堂扩声的声学指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c4068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b.png)
国家标准GYJ125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是作为一个电声扩声系统完成后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将此标准做为一个系统验收的参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其标准如下表中所列:
分类特性
音乐扩声系统一级
音乐扩声系统二级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一级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二级
语言扩声系统一级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三级
语言扩声系统二级
最大声压级空场稳定准峰值声压级dB
.1~范内平均声压级≥100dB
~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5dB
~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0dB
025~范围内平均声压级≥85dB
传输频率特性
~10kHz以~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2dB且在~内允许≤±4dB
~以~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2dB,且在~内允许≤±4dB
≤10dB
≤10dB
~以~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内允许+4~-6dB
~,以其平均声压级 为0dB,允许+4~-10dB
传声增益dB
~的平均值≥-4dB戏剧演出≥-8dB音乐演出
~的平均值≥-8dB
~的平均值≥均匀度0dB
≤10dB, kHz≤8dB
≤8dB
演出场所扩音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 18-2003
![演出场所扩音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 18-2003](https://img.taocdn.com/s3/m/fd7c89272f60ddccda38a03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T 18-2003演出场所扩音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摘要)1.音乐、歌剧扩声系统:音乐、歌剧扩声系统标准——一级标准(室内):最大声压级(dB):80Hz~8000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109dB;传输频率特性:以80~8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40Hz~80Hz和8000Hz~16000Hz的允许范围见标准中图1;传声增益(dB):80Hz~8000Hz≥-6dB;声场不均匀度(dB):80Hz≤10dB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6dB16000Hz≤8dB总噪声级:≤NR25噪声评价曲线;失真度(%):500Hz,1000Hz≤3% ;系统噪声:≤NR20噪声评价曲线。
音乐、歌剧扩声系统标准——一级标准(室外):最大声压级(dB):80Hz~8000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109dB;传输频率特性:以80Hz~8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40Hz~80Hz和8000Hz~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标准中图2;传声增益(dB):80Hz~8000Hz≥-4dB;声场不均匀度(dB):80Hz≤12dB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10dB12500Hz≤12dB总噪声级:≤NR50噪声评价曲线;失真度(%):500Hz,1000Hz≤3 ;系统噪声:≤35dB 。
音乐、歌剧扩声系统标准——二级标准(室内):最大声压级(dB):100Hz~6300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105dB;传输频率特性:以100Hz~6300Hz 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50Hz~100Hz和6300Hz~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标准中图3;传声增益(dB):100Hz~6300Hz≥-8dB;声场不均匀度(dB):100Hz≤10dB500Hz、1000Hz、2000Hz、4000Hz、6300Hz≤8dB 总噪声级:≤NR30噪声评价曲线;失真度(%):500Hz,1000Hz≤5% ;系统噪声:≤NR25噪声评价曲线音乐、歌剧扩声系统标准——二级标准(室外):最大声压级(dB):100Hz~6300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105dB;传输频率特性:以100Hz~63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50Hz~100Hz和6300Hz~10000Hz的允许范围见标准中图4;传声增益(dB):100Hz~6300Hz≥-6dB;声场不均匀度(dB):100Hz≤4dB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10dB 总噪声级:不考核;失真度(%):不考核;系统噪声:≤40dB 。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https://img.taocdn.com/s3/m/22d78b2ea417866fb94a8e53.png)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1 总则1.0.1 为规范厅堂(剧场和多用途礼堂等)扩声系统设计,保证厅堂的观众厅及舞台(主席台)等有关场所听音良好、使用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厅堂相对固定安装的扩声系统设计,不包括电影还音系统(即B环)。
1.0.3 本规范制定了各类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观众厅的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1.0.4 扩声系统设计必须与土建各工种设计同步进行,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1.0.5 设计单位应具备专业设计能力,并应完成扩声系统的调试,听音指标达到本规范的要求。
1.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2 术语2.O.1 扩声系统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public address system 扩声系统包括设备和声场。
主要过程为: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传输,再转换为声信号还原于所服务的声场环境;主要设备包括:传声器、音源设备、调音台、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
2.0.2 扩声控制室 sound control room操作控制扩声系统设备的技术用房,简称声控室。
2.0.3 功放机房 power amplifier room放置扩声系统功率放大器的技术用房。
2.0.4 最大声压级 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扩声系统完成调试后,在厅堂内务测量点可能的最大峰值声压级的平均值。
以峰值因数(1.8~2.2)限制的额定通带粉红噪声为信号源,其最大峰值声压级为RMS声压级的长期平均值加上峰值因数的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单位:dB。
2.0.5 最大可用增益 maximum available gain厅堂扩声系统在声反馈临界状态时的增益减去6dB。
2.0.6 传输频率特性 transmission frequency response 扩声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厅堂内务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设备输入端的电平的幅频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扩声系统二级
最大声压级(空场稳定准峰值声压级(dB)
.1~6.3kHz范内平均声压级≥100dB
0.125~4.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5dB
0.25~4.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0dB
025~4.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85dB
传输频率特性
0.05~10kHz以0.1~6.3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2dB且在0.1~6.3kH内允许≤±4dB
0.063~8.0kHz以0.125~4.0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2dB,且在0.125~4.0kHz内允许≤±4dB
0.1~6.3kHz以0.25~4.0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0.25~4.0kHz内允许+4~-6dB
0.25~4.0kHz,以其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Hz≤10dB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标准
国家标准《GYJ125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是作为一个电声扩声系统完成后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将此标准做为一个系统验收的参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其标准如下表中所列:
分类特性
音乐扩声系统一级
音乐扩声系统二级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一级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二级
语言扩声系统一级
传声增益(dB)
0.1~6.3kHz的平均值≥-4dB(戏剧演出)≥-8dB(音乐演出)
0.125~4.0kHz的平均值≥-8dB
0.25~4.0kHz的平均值≥-12dB
0.25~4.0kHz的平均值≥-14dB
声场不均匀度(0dB)
0.1kHz≤10dB,1.1/6.3 kHz≤8dB
1.0/4.0kHz≤8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