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 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详细翻译及解析这次语文全国1卷的诗词赏析题,考了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做陆龟蒙,是一位田园诗人。
陆龟蒙出身官宦世家,从父亲往上数几代均是居显赫要职,也正因为如此,他从小就熟读《诗》、《书》、《春秋》等经史著作,可惜长大后的陆龟蒙,屡试不第。
由此他开始了一段幕僚生涯,在湖州刺史张博的帐下任职,后又回到故乡隐居。
陆龟蒙和陶渊明一样,是真正能够融入田园生活的,经常自己带着农具,和家里的帮工一起下田间劳动,并且还撰写了《耒耜经》,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
所以陆龟蒙还有一个“农学家”的名头。
闲来无事,他则携笔墨纸砚、书茶钓竿,泛小舟于江湖烟波之上,煎茶垂钓,吟诗作文,好不惬意,所以当时人们都称他为江湖散人。
另一位诗人皮日休在任苏州刺史的时候,与陆龟蒙相识,二人互相引为至交,经常唱和,这次诗词赏析题,就是陆龟蒙和皮日休之作: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解释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2020-202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③,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④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⑤,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
兴元,汉中。
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
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
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
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纪村事》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纪村事》含答案解析[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纪村事
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2分)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2分)
解题思路应先对诗句意思进行解读,然后概括其描绘的画面特点。
答题时要抓住上句,总结出“忙碌”,抓住下句,总结出“祥和”。
【白话诗歌】绿色的植物藤蔓映照着农家的一对门扉,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路顺着墙边蜿蜒向前。
近来雨水很多,庭院中的果子掉落腐烂,田里的稻子已经熟了,水边的禽鸟很肥。
家家户户酿造香醇的美酒,准备迎接新社,远处传来的捣衣声送走了落日的余晖。
忽然清脆的笛声从牛背上传来,是谁家送饭的人从田间归来了。
【诗歌鉴赏】首联通过写绿植和小路,展现了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中的“果烂”“稻熟”写出了农忙时节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
颈联描绘了农家的日常生活场景,寄寓了渴望来年丰收之情。
尾联视听结合,描写了农人送饭归来时悠闲自得的场景。
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动静结合,描写了农村农忙时节的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六: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考点解读★★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精选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公无渡河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写黄河西来,咆哮奔腾,而“触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意在表明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
B.从远古河害到滔天洪水的平治,诗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写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洪水得治,却留下“茫然风沙”。
C.诗歌的下一节,诗人痛诉狂叟溺死波浪,流浮东海,终于作了巨若“雪山”的鲸齿冤魂,此处用了夸张手法。
D.诗歌最后,诗人一变双行之体,只写了孤单的一句“箜篌所悲竟不还”,便掷笔而叹,其悲不忍卒“写”。
15.李诗比课文中出现过的《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更具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体现在哪里。
(6分)14 A(“触龙门”只是在表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15 、两首诗均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李白诗的悲剧意味更体现在①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气势,及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②除了妻子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侧面烘托出狂夫的悲剧。
③李诗还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1,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2,辛苦向天涯。
[注]1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
大历后期宦游至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诗歌鉴赏——赏析陆游的《苦笋》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诗歌鉴赏——赏析陆游的《苦笋》任何一种植物为人所欣赏,必有其独特的美感。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竹”大都喜爱有加。
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轩》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对“竹”的偏爱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色观感上,人们对“物”的热爱往往因为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人们托物言志,以物比德,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咏竹亦是如此。
竹子的植物特性如凌寒不凋、虚心有节、刚直坚韧等都在文学中形成了相应的象征内涵。
而新竹之始的竹笋作为文学题材,广泛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之应始于宋代,较竹的形象略晚。
《全宋诗》诗题含“笋”316首,诗歌正文含“笋”1939首。
《全宋词》词序出现“笋”4次,词内容出现“笋”154次。
笋成新竹是一种动态生长过程,也被附会上成材与凌云之志等象征意义。
竹笋品类繁多,其中的“苦笋”因黄庭坚《苦笋赋》一文又开辟出了新的文化内涵。
其赋云:“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所以苦笋如同谏臣。
《新唐书・魏征传》载:“帝(太宗)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也。
”魏征以直言苦谏著名,故后人以魏征比喻苦笋,说它虽苦口而有利于身心黄庭坚说“苦而有味,如忠谏可治国”,为苦笋充实了“苦谏”的内涵,此后苦笋忠臣之喻成了常典。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诗歌鉴赏就选取了陆游的《苦笋》一诗。
其诗如下: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食粗茶淡饭之时,被藜藿占据的盘中,剥开的苦笋若退去襁褓肤白如玉的婴儿,让诗人眼前为之一亮。
面对盘中白而有节的苦笋,诗人不禁想到了性情耿介之人,笋之节与生俱来,人之耿介又何尝不是?南宋诗人陆游定然读过黄庭坚的《苦笋赋》,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耿介敢谏的魏征,魏征与苦笋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品性相似,都正直清高:魏征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而竹笋如同白玉般高洁的品格也是与生俱来的。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精选精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精选精练卷南阳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世俗生活,信奉佛教,晚年便归隐于终南山,“南山陲”指他的别墅所在地。
B.作者经常独自一人游山赏景,自得其乐,“胜事”指的是山中美景。
C.颈联具体描写游玩的情景,作者沿着山溪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白云从山间升起,闲适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情。
'15、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14.D(“舍不得让老人回去”错,“热情”之说不当)15.(6分)两个字是“独”“空”。
(2分,每个1分)“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己。
(2分)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2分)(意合即可)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制中石城寺赵嘏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焰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15,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答案】14.B15.①写景上视听结合。
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送沈康知常州》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送沈康知常州》含答案(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
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
①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9. 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10.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9. 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10. 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结合题目、注释、作者等信息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大意;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提示筛选出与之有关的句子或短语,最后分点作答。
本题题干要求是从诗中找出与“常州”有关的信息。
首先考生要注意“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一句,沟渠已经半废,土地贫瘠,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厨传还在,但是百姓生活却依旧贫困,由“田畴薄”“市井贫”可以概括出“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另外从“白屋”一词也可看出“百姓生活贫穷”,白屋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彩装饰,故名;从“最忆荆溪两岸春”可以看出此地自然风景优美。
10.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
“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其实这是作者委婉地表达对沈康的勉励,希望他能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盼望,这是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待。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20题) 二(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20题)1.诗歌鉴赏。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歌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歌元丰五首(其五)①王安石豚栅鸡埘②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③。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注]①神宗元丰初,神宗没有因王安石辞去相位而废止新法,王安石退居江宁多时,却仍关注着朝廷对施行新法的态度,于元丰二年写下一组《歌元丰》诗。
②埘: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
③南山:钟山南面。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的是傍晚的景色,是说农家的猪圈和鸡窝都渐渐没入苍茫的暮色之中。
B.诗歌前两句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出了诗人跟随农人从田里归家时所见之景。
C.“丰年处处人家好”表达了诗人对元丰初年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D.全诗格调明快,虽然不在官,但自己的新政依然在造福于民,诗人带着欢快的心情结束行程,余味悠扬,兴致不尽。
(2)“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和陶渊明的诗句“悠然见南山”在意境上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2)题。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①未成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注] ①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就气势不凡,使用了“叠嶂”“万马”“众山”等意象,动景与静景相结合,先声夺人。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七: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含解析)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精选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公无渡河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写黄河西来,咆哮奔腾,而“触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意在表明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
B.从远古河害到滔天洪水的平治,诗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写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洪水得治,却留下“茫然风沙”。
C.诗歌的下一节,诗人痛诉狂叟溺死波浪,流浮东海,终于作了巨若“雪山”的鲸齿冤魂,此处用了夸张手法。
D.诗歌最后,诗人一变双行之体,只写了孤单的一句“箜篌所悲竟不还”,便掷笔而叹,其悲不忍卒“写”。
15.李诗比课文中出现过的《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更具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体现在哪里。
(6分)14 A(“触龙门”只是在表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15 、两首诗均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李白诗的悲剧意味更体现在①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气势,及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②除了妻子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侧面烘托出狂夫的悲剧。
③李诗还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1,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2,辛苦向天涯。
[注]1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
大历后期宦游至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
2020年高考诗歌赏析——鉴赏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赏析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选取了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其诗如下: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这是一首“次韵”奉和之作。
“次韵”就是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也称“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袭美”是皮日休的字,皮日休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
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
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
事实上,二者在认识之初便存在身份上的差别。
皮日休为及第进士,而陆龟蒙只是一个取得参加“礼部试”资格的乡贡进士。
他对皮日休的唱和多少夹杂着,提升文名,借其地位以求赏识于上官之意。
皮陆唱和之中,陆龟蒙的唱和之作就多达二百余首。
这首《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便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写朋友因抱疾,无奈爽约,不能如期沐春风、赏春光、醉美酒,其中的失落与怅惘溢于言表。
于是,诗人放下帷幕,潜心教书。
《后汉书•马融传》记载:“(马融)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后世常以“下帷”指教书。
诗人因未能与友人同游赏春,虽在书舍”裁遍“诗书,却未能写出游春的诗篇,”裁诗“指的是作诗的意思。
如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诗人没有了友人相伴,竟“裁诗“不得,诗人夸张的言语之中多少有几分奉承之意。
颔联“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蕙”即“蕙兰”,《楚辞•离骚》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诗人“下帷”育“蕙兰”百亩,英才无数。
“三秀”即“灵芝”,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
《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诗人“欲采商崖三秀枝。
”是要效仿“商山四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志向。
2020年高考天津版高考语文 (一)古典诗歌鉴赏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语言诙谐、风趣或辛辣。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想象丰富奇特,气魄雄伟宏大,意境辽远壮阔, 感情横溢豪迈,胸襟豁亮旷达。
例句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 “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描写,更是对其神韵、品 格的高度概括。
7.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例句
分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考点清单
清单一 诗歌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
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分类
人物形象: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事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诗人形象:
分析
梨花盛开时,雪白的花不是一朵一朵的,而是一团一团的,花团锦簇,梨 花压枝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相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势之大, 更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温暖。
2.比拟: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 写。 作用:使事物栩栩如生,使诗歌更生动,增添情趣。
例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孔雀东南飞》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 1.树木、花草等植物类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根据(南京市、盐城市3 月第二次模拟、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南京师大附中一模试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检测试卷、丹阳市3 月质量检测、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二、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三、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校校内第二次模拟、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3 月考前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汇编而成南京市、盐城市3 月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 ~10 题。
羌村三首(其二)杜甫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 注] 公元757 年,诗人言事触怒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
糟床,榨酒的器具。
9. 简要赏析“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的表达效果。
(5 分)10. 古人评点: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
请结合后八句诗,简要分析这样评说的原因。
(6 分)9.细节描写逼真感人地刻画幼子与久别之父见面情状。
(1 分)“不离膝”写娇儿久别后乍见父亲的惊喜、亲昵、不舍;(1 分)“畏我”点明娇儿久视父亲后因陌生而畏惧的心理。
(1 分)“复却去”表现了娇儿发觉父亲“少欢趣”,害怕而不解的心理(或:害怕、担心我又离家的心理)。
(1 分)侧面表明诗人落魄凄苦的现状。
(1 分)10.(1)中四句:对比今昔家中生活,寄托胸中苦闷。
“抚事”直说思量当前国事。
“煎百虑”极写忧国深沉的情感煎熬。
(2)后四句:名写酒,实说愁,是迟暮之年、壮志难伸的愤激之辞。
“且用”表现了诗人深沉无奈与痛楚之情。
(6 分。
每点3 分)扬州市3 月阶段性检测(二)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 题。
至后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清单一 古代诗歌“形象”破解 1.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形象”分类 (1)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或称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人之外的特定 人物形象。前者如《春夜洛城闻笛》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后者如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隐者李凝的形象。从把握形象方面分析,考查 点为人物形象的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以及人物的身份类 别判断;和其他考点交叉,则综合考查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点 以及对该形象的评价等。 (2)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如虞世南的《蝉》中“蝉”的形象,
⑨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出语高 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不得志,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 慨不平。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 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 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⑩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流畅、圆润洒脱、意 蕴无穷的境界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 “入”相携,织出一张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 推进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 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清单三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诗歌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诗歌
的内容。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诗歌内容时,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大部分。鉴 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仅要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还要赏析其表达效 果。值得注意的是,对诗句的赏析往往与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考查。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一)古代诗歌中6大类意象集释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5.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二)古代诗歌中14类语言特色精讲
(三)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3.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4.诗歌中常见的结构手法。
2020古诗鉴赏真题 翻译诗歌
翻译诗歌1.补充主语和其他省略成分。
2.明确时空。
3.还原倒装。
4.译出修辞。
5.译出情境。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④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⑤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三、【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
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
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四、【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①归。
(注)①饷田:到田间送饭五、【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柏学士茅屋》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鉴赏
学士茅居旧有藏书,上四句叙事,五六句写屋前秋景,七八句勉其子侄。
练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B.颔联用东方朔刻苦用功读书的情景来借指柏学士隐居青山后饱读经典、广泛涉猎的现状,体现了诗人对柏学士刻苦读书的赞美
C.颈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摹出柏学士茅屋外的环境,通过景物描写衬托柏学士专心读书的情形,也暗示了柏学士的美好情操
D.本诗前四句叙事,五六句写屋前秋景,七八句以勉励作结,融叙事抒情于一炉,以事写人,以景衬人,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4.A【解析】A项,“辞去官职”与注解“因战乱失去了官职”矛盾,首联主要是叙述柏学士的遭遇,“轻视名利”与文无据。
15.本诗除了用典外,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表情达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15.①叙事抒情:“年少今开万卷余”于叙事中表达了对柏学士刻苦读书、学业有成的赞美。②借景抒情:颈联借茅屋外美好的景象和环境,烘托出柏学淡泊宁静的境界和美好品行。③直抒胸臆:尾联以“富贵……勤苦得”“男儿须读……书”直接表达出诗人对柏学士的赞美和对后辈的勉励之意。(每点2分)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逃到山中居,将茅屋搭建在பைடு நூலகம்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
古人指汉代文学家东方朔己用三冬足“足”字放到最后,是为了对仗的需要。此句顺说就是,古人已用足三冬。古时人们认为冬季是用来读书的时间。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年少年少,指住在这里的柏学士子侄,一说指柏学士本人。今开开,开卷,指读书。万卷余中国古代在隋唐以前的书,主要是竹简和帛书。到了杜甫所在的时期,一般是手写的卷轴纸书。由于行格疏阔,字体又大,每卷字数并不太多。《史记》平均每卷四千字左右,《魏书》平均每卷六千余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
· 知
是触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不同
识
回 的标题所蕴含的信息也有所不同:
扣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
分
析
预 测
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真 题
·
3.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阅
读
基
4.表明诗歌的题材。
模 板
基 分降为9分,2019年与2018年保持一致。在题型方面的 板
础
· 知
最 大 变 化 就 是 14 题 , 由 2017 年 的 “5 选 2” 变 为 “4 选
识
回 扣
1”。15题简答题,无题型变化。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2.选材特点: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从题材上看,
识
回 都是节选部分,改变了以往古代诗歌阅读题多考查律
扣
诗的传统。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
分 析
3.考点分布:2019年全国卷3套试题,考点覆盖
预 测
面广,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语言、技巧和内容情感,
真
其中分析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是高频考点。所 题
·
以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备考,切忌猜题押宝。另外,
知
识 回
早生”。
扣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
分 析3.词类活用预 Nhomakorabea测
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
真
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因此,古代诗人常常因为炼字需
题 ·
阅
要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名词、形容词、数词 读
模
基 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 板
真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题 ·
阅
陆游
读 模
基 础
板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
知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识
回 扣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随文解读]
· 分
1.从诗歌的标题看,这首诗是诗人为“醉”中所
回
扣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 分
2.语序倒装
析
预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
测
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如“千古江山,英
真 题
·
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 阅
读
基
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模 板
础 ·
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
·
分 涉及题画诗、田园诗、咏物诗、咏史怀古、借事抒怀
析
预 测
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名
真
家名篇相当多,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 题
·
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2018年全国
阅 读
模
基 卷Ⅰ、Ⅱ的选材都是七言古诗,2018-2019年全国卷 板
础
· 知
Ⅲ是乐府诗,而且2018年全国卷Ⅱ,2019年全国卷Ⅲ
(唐)
赠元九、李十
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
二》即事抒情
能力。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分析预测】
·
分 析
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中的古代诗歌
预
测 鉴赏题分析特点如下:
真
1.题型变化:相较于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2018
题 ·
阅
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分值方面的变化是由原来的11 读 模
分
析 预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
测
,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真
题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
· 阅
读
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模
基
板
础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
·
知 识
,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回
扣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
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
分
析 预
解析 D.第三联应理解为“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
测
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飞纵横”的 真
题
是作者手中的巨笔,而不是磨墨时从砚台中溅出的墨 · 阅
汁。
读 模
基 础
答案 D
板
·
知
识
回
扣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真
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
题 ·
阅
效果,读者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
读 模
基 础
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
板
·
知 观的景物,而且渗透着诗人的情感。
识
回
扣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 分
三、读懂诗歌的特殊句法
析
预
古代诗歌,通过非常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
考
情
·
分
析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
预
测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真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 ·
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 模
基 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3.①抓关键字:诗歌的题目中有“醉”字,诗中
考
情 两处有“酒”字,再加上“无路空峥嵘”五字,可知
·
分 析
诗人借“酒”浇“报国无门”之愁。
预 测
②抓情、景、事:诗中写诗人胸藏五兵,却“无
路空峥嵘”,只好以酒为旗,以笔刀为槊,在纸上一
真 题
番“从天而降”“烛光相射”“驰骋纵横”后,才感
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
真 题
苏轼( 《送子由使契
选2,5分)+
·
2017 全国卷Ⅱ
七律诗 的思想内容;
阅
基
宋) 丹》送别诗
1 主 观 题 (6 ②鉴赏诗歌的思想内
分) 容和作者情感。
读 模 板
础
《编集拙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内容
·
知
成一十五卷,
和艺术特色;
识
白居易
回 扣
全国卷Ⅲ
因题卷末,戏 七律诗 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
思想感情和结构安 1主观 题 (6
排。 ①理 解诗 句 意 思及 分)
回 扣
《插田歌
刘禹锡
艺术手法;
全国卷Ⅲ
(节选)》即 五言古诗
(宋)
②鉴赏诗歌的语言
事抒情
风格。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①鉴赏古代诗歌内
· 分
《野歌》即
容和艺术特色;
全国卷Ⅰ 李贺(唐)
七言古诗
析
景抒情
础
· 知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诗词中很常见。
识
回
扣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四、读懂诗歌中的典故
·
分 析
典故,指诗文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
预
测 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真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
题 ·
阅
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读 模
作者及
析
年份 试卷
题目和题材 体裁
预
朝代
考点
题型及分 值
测
①理解诗句意思及
陈与义 《题许道宁
全国卷Ⅰ
五言律诗 艺术手法;
(宋) 画》题画诗
真 题
②赏析诗句。
·
基
①理解诗句意思;
《投长沙裴
1客观 题 (4
杜荀鹤
②鉴赏古代诗歌的
全国卷Ⅱ
侍郎》投赠 七言律诗
选1,3分)+
阅 读 模 板
础
2019
·
知
识
(唐) 诗
基 础
。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
板
·
知 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
识
回 扣
出用典的妙处。
菜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语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考
情
·
分 析
五、从题材入手读懂诗歌
预
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代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