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生化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九章-肝胆生化PPT课件

第十九章-肝胆生化PPT课件

• 竞争结合剂
尿中无胆红素
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
胆红素脑病
.
25
(三)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主要是进行摄取、转化 和排泄三个过程。
.
26
摄取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
清蛋白
胆红素
胞膜特异受体摄取 Y蛋白 Z蛋白
胆红素-Y或 胆红素-Z
.
27
转化
结合胆 红素
胆红素-Y或 UDP-葡糖醛酸转移酶 胆红素-Z
合成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清蛋白
A/G比值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场所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特殊代 谢、转化及氨基酸的合成
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 鸟氨酸循环 肝性脑病的原因
.
8
三、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汁酸盐 ▪ 维生素的储存
是Vit A、D、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 ▪ 维生素的转化
Vit D3 → 25-(OH)-Vit D3
.
9
三、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作用:参与激素的灭活和排泄。
▪ 激素的灭活 激素主要在肝中转化,降解或失去活
性的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
.
10
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
.
11
一、胆汁
胆道系统 肝分泌 (肝胆汁)
胆囊浓缩 (胆囊胆汁)
*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含量最高)、多种酶类等
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 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
31
*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 0.1 ~1mg/dl 4/5为未结合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
*两种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 合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

【医学ppt课件】肝胆生化

【医学ppt课件】肝胆生化
CO
8
19 CH3
9
OH
10 7
HN
16
HOOC
1
6
2
OH
亲水侧
5 4
3
甘氨胆酸的构象式
OH
2.抑制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沉淀
若腹泻/回肠切除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 影响脂类消化,并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偏高, 易形成胆结石。
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
• 定义:胆汁中有色化合物的总称。 • 内容: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胆素 • 来源:铁卟啉化合物 血红蛋白(Hb)、
O
硫酸转移酶 + PAPS
HO
O
H O 3S O
+ PAP
(2)乙酰基结合反应
N H2
乙酰转移酶
+ CH3CO~SCoA
S O2N H2
NHC O CH3
+ HS—CoA
S O2N H2
对氨基苯磺酰胺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3)甲基结合反应
三、生物转化的特点
(一)反应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二)解毒致毒两重性
葡萄糖醛酸
+ UDPGA
+ UDP
转移酶
苯酚
苯-β-葡萄糖醛酸
UDPGA:尿苷二磷酸-α-葡萄糖醛酸
COOH
葡萄糖醛酸
+ UDPGA
转移酶
O C-- G A
+ UDP
苯甲酸
苯甲酰-β-葡萄糖醛酸
UDPGA:尿苷二磷酸-α-葡萄糖醛酸
2、其他物质的结合反应
(1)硫酸结合反应 3’-磷酸酰苷-5’磷酸硫酸
VitD的活化(-OH):1,25-(OH)2D3
②参与辅酶的组成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

临床意义
升高
Ø 肝硬化,阳性率在80%以上 Ø 爆发性重症肝炎、急性肝炎伴随肝坏死时 Ø 严重脂肪肝患者 Ø 甲亢、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充血性心衰等 47
二、蛋白质合成功能
Ø 总蛋白(TP) Ø 白蛋白(ALB) Ø 前白蛋白(PA) Ø 凝血酶原(PT) Ø 胆碱酯酶(ChE)
48
三、血清胆汁酸(TBA)
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 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 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意义: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的反复利用,促进
脂类物质消化吸收。
18
胆红素代谢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正常成年人胆 红素约80%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血红素, 约20%来源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分解。肝脏是 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称结 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 称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人血液中主要是 未结合胆红素,胆汁中主要是结合胆红素。
39
2、乳酸脱氢酶(LD)
LD有五种同工酶,LD1,LD2,LD3, LD4和LD5。肝脏以LD5为主,其次是LD4。 肝病时血清中LD虽然升高,但敏感度远不 及转氨酶。许多肝外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 死、溶血时也会升高。故LD的监测对肝病 的诊断缺乏特异性。
40
3、谷氨酸脱氢酶(GD)
GD是线粒体酶,集中分布在肝小叶的中 央区域。在不侵犯线粒体的肝细胞损伤时, GD正常,当肝细胞坏死时,线粒体受损而 释放出大量GD,血清中该酶活性显著升高。 所以GD正常不能排除肝细胞的轻度损害, 而GD异常提示肝细胞坏死。
Ø急慢性肝病 Ø胆汁酸淤积 §3.肠道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异常 降低 § 4.胆汁酸代谢与高脂血症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35
表2 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实验室鉴别诊断
项 目
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脂蛋白—X 血清酶学 ALT ALP LAP γ-GT 其他方面 凝血酶原时间 胆固醇 CA/CDCA
肝细胞性黄疸
Alb减少,γ—球蛋白↑ 多为阴性 肝炎急性期↑ 正常或轻度增高 可增高 可增高 延长,VitK不能纠正 降低,尤其CHE明显降低 ﹤1
7
(四)胆红素代谢紊 乱
1.胆红素(bilirubin)来源与生成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 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1)衰老的RBC破坏、降解 2)无效红细胞生成
主流胆红素 (80%) 分流胆红素 (20%)
8
胆红素来源
3)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蛋白质 (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肌 红蛋白等)分解
NADP+ NADP+
UDPGA 内质网 UDP
葡糖醛酸胆红素
+
NADPH+H
大部分 胆素原(少量) 小部分
胆红素
(10% ~ 20%)
胆素原 葡糖醛酸胆红素 O2 胆素 胆红素 葡糖醛酸 肠管
肾 胆素原 O2
2% ~ 5%
胆素
尿 粪便
22
胆红素代谢通路
23
5. 胆红素代谢紊乱与黄疸
1) 黄疸的概念:
(一)蛋白质代谢异常

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 慢性肝病时 ----血浆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出现清蛋 白与球蛋白(A/G)的比值降低,甚至倒置。 ----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 ----血氨增高。 ----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5
(二)糖代谢异常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2.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ALP活性高于正常的2.5倍,转氨酶不超过正 常的8倍,90%为胆汁淤积;反之,90%为病毒性 肝炎。ALP检测的缺点是骨病时也升高。胆汁淤积 时血清ALP升高往往和胆红素平行,肝内占位性病 变尤其是肝癌时,即使无黄疸,ALP也常升高。
3.5'-核苷酸酶(5'-NT)
(三)反映肝纤维化为主的酶类
对抗肝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 延缓肝细胞再生。
2.储脂细胞(FSC): 激活的FSC ①表达ECM基 因,合成大量胶原、蛋白多糖及各种非胶原糖蛋白; ②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 TIMP
3.Kupffer细胞: 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活化 FSC 引起肝细胞损害
4.肝窦内皮细胞及Ca2+ :肝窦内皮细胞释放各种 介质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粪 图10-2 胆汁酸代谢
(三)胆汁酸代谢紊乱
1.先天性疾病: 脑健性黄瘤病 2.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病时常伴有肝 内胆汁淤积或门脉分流,使胆汁酸反流进入 体循环,导致血清胆汁酸升高。 3.肠道疾病 :血清胆汁酸水平降低 ,血 清胆固醇浓度减低 。 4.高脂血症 :胆汁酸代谢与体内胆固醇 的平衡密切相关 。
N, ↑ ↑
N, ↑
↑↑
(一)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为主的酶类
1.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 氨基转氨酶(AST)
肝富含ALT和AST,胞内/外酶活性为5000/1。只 要有1%的肝细胞破坏,足以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 高1倍。 血清转氨酶测定一直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标 准试验。 为了提高血清转氨酶测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可进一步测定AST/ALT比值和AST同工酶。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一节 肝胆的结构及功能概述 第二节 肝胆疾病的常用生物化学检验 第三节 常见肝胆疾病的代谢紊乱及实验诊断 第四节 常用肝功能试验的选择及组合

《肝胆生化》课件

《肝胆生化》课件

3 限制酒精和烟草
减少酒精和烟草的摄入, 对肝脏和胆囊有益。
结论和要点
肝脏和胆囊的重要性
了解肝脏和胆囊在人体中 的功能和作用。
肝胆生化的学习
学习肝胆生化有助于更好 地保护肝脏和胆囊。
健康习惯
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 式,保护肝脏和胆囊的健 康。
解毒作用
肝脏负责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保护身体 健康。
胆汁分泌
肝脏制造和释放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类 食物。
合成代谢
肝脏合成和储存多种重要的生物化学物质, 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免疫调节
肝脏参与免疫反应,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胆囊的功能和结构
1 胆汁储存
胆囊是胆汁的临时储存器,使其能够随时被释放以帮助消化食物。
2 浓缩胆汁
胆囊将胆汁浓缩,使其含有更高浓度的胆盐和其他消化酶。
3 胆固醇代谢
胆囊帮助控制和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并排泄多余的胆固醇。来自胆汁的合成和排泄1
胆汁的合成
胆汁由肝脏合成,包括胆盐、胆固醇、溶解物质和其他有机物质。
2
胆汁的储存
合成好的胆汁被肝细胞分泌到胆汁小管,进而经过胆管,最后储存在胆囊中。
3
胆汁的排泄
胆囊收到消化食物信号后,胆汁通过胆囊管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食物和吸收 脂类。
肝脏疾病和胆囊疾病
肝脏疾病
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严重影响健康。
胆囊疾病
胆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会导致剧痛和不适。
如何保护肝脏和胆囊
1 健康饮食
饮食均衡,减少油腻和 煎炸食物的摄入。
2 适度运动
坚持适度的运动,增强 体质和代谢功能。
《肝胆生化》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你了解《肝胆生化》这一重要的主题,包括肝脏和胆囊的功能、 结构,胆汁的合成和排泄,以及肝脏和胆囊的相关疾病和保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氨酶 (2) 阻塞性黄疸,ADA正常
医学PPT
4
3 LD 乳酸脱氢酶 特异性差,心梗、肺梗、溶血升高
LD2>LD1>LD3>LD4>LD5, 4 GGT γ-谷氨酰转肽酶
阳性检出率最高 GGT(95%)>ALT(83%) 胆管疾病、胆汁淤积和肝占位性病变,肿瘤 增高有肝转移可能 5 ALP 碱性磷酸酶 胆汁淤积,与胆红素正相关;肝癌,也高。
2 进一步发展则肝小叶改变,结节形成,肝 硬化。
3 检查项目: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 粘连蛋白、透明质酸。
医学PPT
14
Ⅲ型前胶原肽 1 主要作为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标志物

2 成长期儿童, 蛋白合成旺盛,血清中也明显 增加,儿童肝纤维化没有诊断价值。
Ⅳ型胶原
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也是反映基底膜胶 原更新率和活动性的指标。
血液
血液
未结合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

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
肝 结合胆红素 胆道
门静脉 胆素原 胆素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
胆素原
尿液胆素原显著增加
肠道
粪胆素
粪便颜色明显加深
医学PPT
颜色加深
10
2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
血红蛋白
血液 未结合血胆液红素
游离胆红素

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
肝 结合胆红素
门静脉 尿中胆红素
医学PPT
5
蛋白质合成功能
1 ALB 清蛋白 半衰期15-19天,急性肝炎无变化,A/G
2 PA 前白蛋白 半衰期1.9天,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3 PT 延长并非肝病特有 4 ChE 胆碱酯酶
医学PPT
6
黄疸
黄疸: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 增高,使皮肤、巩膜、粘膜等被染成黄色的 一种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肝胆生化检验
医学PPT
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医学PPT
2
主要功能
1 物质代谢 糖、脂质、蛋白质、激素 2 生物转化 增加水溶性 3 分泌与排泄 胆汁酸、胆红素
医学PPT
3
酶代谢
1 转氨酶: 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ALT比值
2 ADA (1) 急性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病阳性率均高于
胆道
血中未结合、结合胆红 素均↑↑
尿液胆红素阳性
胆素原
肠道
医学PPT
胆素
粪便颜色变浅
11
3)梗阻性黄疸发生机制
血红蛋白
循环血液 红细胞
非结合胆红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门静脉
血中结合胆红素↑↑
尿液胆红素强阳性
肝 胆道
尿液胆素原减少或消失
肠道
粪便颜色变浅或陶土色
医学PPT
15
层黏连蛋白
糖蛋白,可反映肝窦的毛细血管化和汇管区纤维化
的程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血清明显升高,但
恶性肿瘤和结缔组织病时也明显升高。
透明质酸
肝纤维化时,血清HA浓度增高
医学PPT
16
隐性:17.1-34.2μmol/L 分类: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
医学PPT
7
胆红素
来源、合成部位 、分类、代谢
医学PPT
8
胆红素胆的代谢
血红管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血红素


胆绿素


胆红素
合 物
肠肝 循环
肝细胞 结合胆红素
门静脉 胆管
尿胆素
医学PPT
胆素原-粪胆素
9
1溶血性黄疸
血红蛋白
医学PPT
12
三种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类型 正常
血液
UCB 有
CB 无或极微
溶血性黄疸 高度增加 N或微增Leabharlann 肝细胞性黄疸 增加增加
尿液
胆红素 胆素原
阴性
阳性
粪便颜色 棕黄色
阴性 显著增加 加深
阳性
不定 一般变浅
梗阻性黄疸 N或微增 高度增加
强阳性 减少或消失 变浅或陶 土色
医学PPT
13
肝纤维化
1 定义:由于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刺激后,结 缔组织弥漫性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